政务微博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政务微博的特点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全民微博”时代的来临使得公共事件即发端于微博上的互动,信息的传播从未像微博时代这样快速广泛。

这为政务微博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本文将从政务微博存在的现状、意义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政务微博;现状;发展趋势
一、微博概念及特点
微博,是基于web3.0技术的供用户传播信息、获取信息,实现信息互享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文字、图片或视频等超文本形式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

2009年8月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开始,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己达12521.7万人,活跃注册用户数突破650万个。

我国由此迈入微博时代,2010年也被冠名为微博元年。

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监测显示,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微博独立用户数,2011、2012、2013年底预计将分别达到1亿、1.68亿、2.53亿人左右。

以上数据表明,微博发展的势头惊人,微博的用户数量巨大,而且,微博正是通过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因此,微博凭借其受众面积广,参与者阶层广以及传播及时迅速的优势,能轻易影响到公共事务,对公共舆论造成影响。

[1]
继2010年被冠名为“微博元年”后,2011年在微博发展的基础上
政务微博方兴未艾、发展迅速,被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

2011年12月12日,全国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发布,它由拥有2.5
亿用户的新浪微博联合国内知名网络舆情研究机构人民网舆情监
测室共同发布。

报告显示.目前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个领域的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微博约2万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逾1万家,官员个人微博近9000个。

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的增长速度接近200%。

政务微博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渗透到政府机构的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

[1] 二、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及意义
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统计,截止2011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

政府官员微博720个。

从行政区划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大陆已开通政务微博的地区涉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4个直辖市、28个省共32个地区。

从政府职能部门分布情况来看,全国政务机构微博以政府系统为主,共有1671个,占总比例97%;党委系统微博次之,为35个,约占总比3%;政协、纪委各1个,人大没有微博账号。

此外,官员微博的比列与机构微博情况比较相似。

其中,政府系统的官员微博576个,占总比80%;党委系统的官员微博85个,占总比11%;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你微博占总比4%,纪委委员微博占总比1%。

总体看,全国政务微博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机构微博的数量多于官员微博,南方地区发展政务微博的意识更强。

二、公安微博所占比列
最高、服务性最强,党政机关、交通部门亦成亮点。

三、官员微博的性质级别分布呈金字塔型,县处级官员微博的规模最大,高层官员更易成为意见领。

[2]
政务微博在一片繁荣景象之下,现已成为官员和民众之间的新型交流平台,为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很好的缓和了官民的紧张关系。

当下,全媒体发展已成为众多传统媒体,包括利用它们发布信息、沟通社情民意、进行宣传的政府部门、各级官员破解困境的又一选择。

在此背景下,探究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了解民情,提高政策效率
目前,我国拥有4亿多网民,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就超过两亿,网民的意见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声音。

政务微博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发布意向性信息,关注的粉丝可以通过评论和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可被关注自己的人、围观的粉丝所知晓,从而使信息进入新的传播链条之中,使信息呈现扩大化。

通过这种形式的讨论,政府结合观察分析来自意见领袖的微博信息,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民众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政府制定政策由此告别了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错位性,使政府在制定具体的公共政策之前知悉民情,针对民众具体诉求做出有针对性、高效率的政策安排。

借由微博这种调查民情民意和政民双向互动的功能,不仅可以有效的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还能
提高政策落实效率。

继而通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不断调整达到与民众形成共识的目的,增加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了政策落实中可以避免的弯路。

(二)促进服务性政府建设
政务微博,不仅仅是政府信息和时事新闻公开发布的平台,更是一个关注民生、便民服务的有效载体,它围绕民众关心的民生热点,发布有关吃穿住行的全方位信息。

例如2011年12月3日,“上海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发出了一条“周末买点卷心菜”的微博:“上海市郊目前在田卷心菜有3.69万亩,特别是奉贤、金山等产地菜量很大,卖菜难让菜农头疼……”政务微博帮菜农卖菜,“上海发布”一时间受到网友热捧。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
有木有?”今年8月初,外交部政务微博平台@外交小灵通发布的这条“淘宝体”招聘信息令网民至今印象深刻。

短短3个小时,该条微博即被转发了4800余次。

政务微博为民众提供了一条咨询现实中的疑惑和难题、服务人民生活的新途径,这种不带任何“官气”,放低身段、拜民众为师、问情于民的作为,确确实实起到了服务民众的目的。

方便了民众的同时也树立了政府服务群众的崭新面貌,为服务性政府建设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三)及时化解舆情危机
由于微博自发的特性,其内容往往表达个体的主观感受、情感和想
法,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同时微博几何级数式的传播,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扩散到很广的时空领域,使得原本不相熟悉的人在网络上形成集聚,产生网络集群。

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时,基于各种动因所产生的谣言、流言,更易产生非理性冲动,不仅导致网络舆情危机,更是蔓延到现实生活之中,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

此时,由新媒体的非理性冲动造成的舆论危机考验着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正确发挥微博在引导舆论方面的积极作用,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往往能收到化解舆情危机的奇效。

(下转第155页)
(上接第153页)
2011年6月26日晚,有网友在某社区发帖,称在四川会理县政府网站上发现一件“令人吐血”的事:县领导视察通乡公路的新闻中,所配图片疑为电脑软件合成,三位领导被ps“站”在公路上。

事件曝光后,引发了网友对会理县的领导进行“ps”的恶搞。

6月27日日下午,会理县政府承认合成新闻照,并专门开通官方微博道歉。

会理县开设微博应对危机的做法赢得了舆论的认可。

舆论认为四川省会理县政府的态度值得称道。

同时也为政府官方处理舆情危机提供了借鉴。

(四)促进民主社会建设
在政府处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问题时,微博发挥了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促使政府公开相关信息,公平的解决有关问题,如“宜黄
自焚”和“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等。

同时,民众通过政务微博问政,形成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外部问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得有关官员面对公众的评价,无法再以“打太极”“装哑巴”的方式来躲避推诿。

通过微博,群众以相对简捷易行的方式,实现通过网络途径施行问政,促使政府积极主动适应民主、开放、互动的网络生态,很大程度上对于解决以往问政缺乏渠道、渠道不畅,问政效率低下等问题。

将行政官员置于公开的舆论监督环境之中,更加有利于构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运转协调的服务型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树立公民意识,实现社会管理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政务微博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断融合,据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微博用户已接近两亿,街头巷尾都能看见”刷微博”、“发微博”的“微博控”们,公共事件即发端于微博上的互动“微博时代”已经来临,为政务微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目前来看,微博在中国政治舞台的应用.还需要典型的成功案例来打开局面。

”未来的政务微博要想在这片天地出成绩.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以民为本,服务群众,放低身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政民互动,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充分尊重民意,为民办实事,做实绩;深入开展政务监督,公平、公正、公开地运行政务
微博,真正实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

只有这样。

政务微博才能够在不断发展完善,保持长久的,有力的生命力,促进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开通了一个沟通民意的平台,提供了网络化时代民意表达的新途径,对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但我国尚处在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的发展势必存有一定的制约因素,我国政府目前应给予微博更宽松的政策,让微博拉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使其成为重要的对话渠道。

公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推动力,同时也要求国家主动培育和塑造一个能够监督国家权力、具有自觉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eb/ol].人民网舆情监测
室,2012-12-12.
[2]张志安,贾佳.全国政务微博现状[n].社会科学报,2011-05-11.
[3]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马寿帅.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j].新闻知识,2011(09).
[5]韩娜.传播学视角下政务微博的发展路径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