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化成就 (1)思想: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2)科技: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 药用于军事。 (3)文学: ①诗歌: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诗体完备,风格多样,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杰出代表。 ②出现唐传奇。
(4)艺术: ①绘画:进入繁盛阶段,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 存最早的山水画;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善画人物。 ②书法: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大 家张旭、怀素等。
考点一 从魏晋到宋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逐渐成熟
考向1
从历史概念、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考题 2013江苏单科: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统计 2012山东文综:三省六部制的概念、内涵
2.(2012·山东文综)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 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
2.社会经济 (1)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2)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五大瓷窑 和景德镇,出现青花瓷器。 (3)商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坊市界限被打 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 大港。
3.思想文化 (1)思想: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程朱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 “理”是万物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格物 致知”。 ②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发 明本心”。 ③理学在宋元是官方哲学。
[答案] D
从历史事件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 考向2
意义的角度考查 考题 2013天津文综:元代棉纺织技术发展的影响 统计 2013安徽文综:汉唐时期安徽地区农业的发展
3.(2013·天津文综)“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 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 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命题立意] 本题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考查秦汉至宋
元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 题目考查对历史趋势的总体理解,从秦汉至宋元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 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权 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 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排除D。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 官由皇帝任命,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汉朝颁布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把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 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正确。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命题立意] 本题从历史概念、内涵的角度考查三省六 部制。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析] “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 的重要原则之一。四品以下的官员地位较低,委以重权便于 控制,其目的在于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三、宋元时期 1.政治制度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 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地方:军权和财权都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 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的政治制度: ①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 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答案] C
一、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 强,相权不断削弱。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分割相权 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 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 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 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大臣、宦官)转移,即由 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 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考点二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向1
从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考题 统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 2013重庆文综:隋唐均田制的内涵 2012安徽文综:宋代商业繁荣的特征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
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2)科技: ①宋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 ②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 的《农书》。
(3)艺术: ①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②绘画: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风俗画描写市井生 活,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 ③戏曲成熟: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戏曲形 式,被称为南戏;到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 戏曲的成熟。 (4)文学:宋代文学以词为代表;元代以散曲和杂剧为代 表;宋元时期出现话本。
[答案] B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1.隋唐、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
时期
发展表现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隋唐时期 (2)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阶段特征 商业有所发 展,但仍然 受到时空限 制
时期
发展表现
阶段特征
百度文库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
宋元 时期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
[答案] A
从认识、启示、评价、新史观、新情境创设的角 考向3
度考查
考题 统计
2013天津文综:利用图片材料考查宋元时期对南 海诸岛的管辖 2013福建文综:创设新情境考查科举制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对东汉、唐代地图变化的 说明 2012江苏单科: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2012北京文综:以元都城中枢机构分布图创设情 境,考查古代政治制度
2.社会经济 (1)农业: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 犁;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丝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①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 ②城市中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③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④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3.文化成就 (1)思想:佛教、道教兴起,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科技:《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 书。 (3)艺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 为“书圣”;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 凡。
二、隋唐时期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形成并完善:相权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 强皇权,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2)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并完善。把读书、考试 与做官紧密相连,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3)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答案] D
2.(2013·重庆文综)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
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
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命题立意] 本题从历史概念、内涵的角度,以均田制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命题立意] 本题从历史事件条件的角度考查棉纺织业 发展情况,考查综合分析史料的能力。
[解析] 黄道婆是我国棉纺织业的先驱,十三世纪杰出 的纺织技术革新家。她把在南海学到的棉纺织技术带回家 乡,在上海一带推广传播。并经过改革,创造出一套先进的 棉纺工具和纺织技术,不仅泽被故里,造福一方,还极大地 推动了我国棉纺业的发展,故明朝时期,棉花的重要性超过 了麻,答案选B。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命题立意] 本题通过创设材料情境考查科举制,考查 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解析] 材料是对有的学子一直坚持科考的原因的分 析。D选项表述错误;A选项“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作者否 定的,并没有对其批判;B选项把学子的坚持等同于愚昧无 知,错误;因此选C。
打破时空限 制,商业贸 易发达
[答案] B
考向2 从历史起因、条件、影响、意义的角度考查
考题 统计
2013山东文综:从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 革趋势 2011北京文综:宋元时期文庙大量兴建的影响
3.(2013·山东文综)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
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上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
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经 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济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 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
上 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

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
一、时空坐标
二、特征概览
阶段 特征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宋元 (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 成熟的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 表 政 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 现 治 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命题立意] 本题从历史概念、内涵的角度考查宋代土
地政策,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 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 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 经济衰退。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 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 除B项。
现 文 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 艺术的进步。宋元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
化 针和火药的发明与外传;宋元哲学思想——理学
上 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
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
民生活的风俗画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1.政治制度 三省体制开始形成;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2.社会经济 (1)农业:均田制;耕耙耱技术。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烧制出白瓷。 (3)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二、全面认识科举制度 1.其与前朝历代选官标准的不同
2.特点 通过考试选官,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衰落原因 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束缚了人才。
4.影响 (1)它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巩固了 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2)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 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科举制为西方国家所借鉴,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 制度(公务员制度)。
6.(2013·福建文综)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
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
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
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
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
的理解和阐释能力。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均田制。公元485 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无主荒 地分配给农民,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 缴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由此排除A、C两项。均 田制下的露田是国有土地,不得买卖;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 官,但限制买卖,由此排除B项。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 握一定数量的无主荒地,对这些荒地进行重新分配,故答案为 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