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代散文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代散文教学方法
初中古代散文教学方法
如何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呢?这将是我们这一讲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概念及教学意义
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二、全面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有三处三句话):
1.“总目标”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2.“阶段目标之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
3.“实施建议之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
1.“浅易文言文”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何为文章的基本内容?
我想基本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思路、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所持论据、事物的基
本特征或基本原理。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是初中三年教学学习最终预期的能力目标既最终的学业水平,但在三年学习过程中,还需
要教师予以许多指导和训练。
如,有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未必能做
到真正理解。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
吾妻之美我者
美
美měi,会意。
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
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
本义:味美。
<形>形貌好看,漂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动>认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美”,应该没
什么问题。
但是_____
吾妾美我者
客美我者
就很难说是“认为…美”,因为“认为”是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妾的畏,客的有求导致的“美我”,很可能
是口不应心,用工具书恰恰难以得出正确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
和帮助,从而形成能力。
3.“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
两个“考察”并举,不能只关注“记诵”的落实,而忽略“理解”的训练。
讲到这里有的老师可以能会问:古汉语知识要不要讲?看过刘德水写过的一篇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表述的“当然是可以讲。
知
识这个东西决不是坏东西。
关键是什么时候讲,讲多少,讲到什么
程度。
我的私见,知识应该在学生阅读理解出现障碍时,作为解决
问题、跨越障碍的工具,这个时候可以介绍。
或者在多次遇到同一
种情况,学生已经熟知一种语言现象时,可以做一点简单介绍。
也
只不过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其视野,使只了解一点古汉语
研究的成果(其实这些所谓成果,大多在学术界还有争议)而已。
决
不要把这知识的理解当作学习的目的。
”
三、文言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例如,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的导语是这样的:
在宋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他很疲倦,很无辜,出
汴梁、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势利的官员没有给他预备任
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可是人生的坎坷不但没有压垮他,却使他写出了千古美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记承天寺
夜游》。
(二)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略
1.朗读——“自读通大意—诵读理文脉—悟读重积累”
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
代语文教法的精髓。
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
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指导学生在朗
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加深对句意的理解,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同时也有利
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2.翻译——明内容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
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
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汇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
了一一对应的形式。
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
作野兽”。
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
草间”。
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
通顺,读着也拗口。
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的初译
“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
此外,还应注意,要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看看它与
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
如“使其冲烟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
‘青云白鹤'的景观。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
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那样,既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求知欲。
3.探究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章主旨
必须强调的是,文言文教学,千教万教,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在文化上、思想上有所获益。
我们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承载
着一定思想含量的作品,是要告诉后人很多道理的。
初中生尽管还
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能在其中读出自己的结论,从中获取对自己
有益的东西。
读文言文,要读出历史经验、人生智慧,这才是最高
境界!
(2)整体把握下的局部细研
整体把握,局部精研,文言文教学应该进入到领悟文意、品味细节的层面。
教材所选文言文大都篇幅短小,便于课堂班级授课制下的阅读训练。
文理,文章的起承转合、详略安排、前后呼应等,这也和我后面要讲的写作有一定的联系。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必然在“文理”方
面表现为极其的合理性,即既恰到好处,又有独具特色的起承转合、详略安排、前后呼应等。
事理,文章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人物特点、人物关系或事物特点、原理等。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必然会合乎逻辑地展示文章所反映
的生活现象、人物特点、人物关系或事物特点、原理等,认识文章
里这种极精致的逻辑性,是读懂文章的关键,自然也就是阅读指导
的关键。
从文理、事理两个维度实施阅读指导,既可以兼顾词语、文句的落实,又可以落实整体阅读的指导。
如前面谈到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我”的“美”,若孤立地从一词一句看,“以……为美”,似乎也能讲通,但若从事理的
角度看,“有求于我”显然是“客之美我”的原因。
再从文章后面
的“臣之蔽矣”的原因看,当然是因为邹忌之妻之妾之客的“美我”,即,没有说出事实的真象。
事理与文理的相互参照,使看似
一个词语的理解过程,扩展为文章整体的深入理解。
又如《小石潭记》,第一段中“隔”“伐”“取”等词语,若独立地进行词语教学,恐怕就会一带而过,但若从事理、文理的角度
去深入理解,则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首先,从“隔”“伐”“取”等动作看,小石潭是不为世人所知,再者,作者何以面对这美好小
石潭而产生不可“久居”的感受?不正是因为美好而不为人所知小石
潭与自己的政治遭遇非常相似,所谓“触景生情”使然。
(3)从文言文中学习构思和表达技巧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
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
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例如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是中
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
好范例。
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
其一,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
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
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
这样按照
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
其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
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
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
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
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
其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
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
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
其二,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
“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
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
其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
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
若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4.积累
积累离不开背诵。
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
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打折扣,因为这些是对每一位初中生最起码的要求。
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学生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
积累要有目的、有重点。
重点即是实词、虚词、句式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涉及到的,在这里就不赘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