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培优竞赛讲座第25讲--奇数、偶数与奇偶分析

初中数学培优竞赛讲座第25讲--奇数、偶数与奇偶分析
初中数学培优竞赛讲座第25讲--奇数、偶数与奇偶分析

第二十五讲 奇数、偶数与奇偶分析

整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两大类:奇数和偶数,奇数与偶数有下列基本性质:

1.奇数≠偶数

2.两个整数相加(减)或相乘,结果的奇偶性如下表所示

3.若干个奇数之积是奇数,偶数与任意整数之积是偶数;偶数个奇数的和为偶数,若干个偶数的和为偶数.

4.设m 、n 是整数,则m 土n ,n m ±的奇偶性相同. 5.设m 是整数,则m 与m ,m n 的奇偶性相同.

奇偶性是整数的固有属性,通过分析整数的奇偶性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奇偶分析法.

例题

【例1】 三个质数之和为86,那么这三个质数是 .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思路点拨 运用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性质,从分析三个加数的奇偶性人手.

注: 18世纪的哥尼斯堡,有7座桥把这儿的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小岛与河岸联系起来,在这迷人的地方,人们议论着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个游人怎样才能不重复地一次走遍7座桥,而最后又回到出发点.

1736年彼得堡院士欧拉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欧拉把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化为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他指出只要我们能从一点出发,不重复地一笔把这样的图形画出来,那么就可说明游人能够不重复地一次走遍这7座桥,这就是著名的“一笔画”问题的来历.

利用奇偶分析不难得到一般的结论:凡是能一笔画成的图形,它上面除了起点和终点外的每一个点总是一笔进来,一笔出去.因此,除了起点和终点外的每一个点都有偶数条线和它相连.

简单地说,当且仅当图形中的奇结点(每点出发有奇数字线)的个数不大于2时,这个图形才能一笔画.

【例2】 如果a 、b 、c 是三个任意的整数,那么2

22a c c b b a +++、、( ). A .都不是整数 B .至少有两个整数 C .至少有一个整数 D .都是整数

(2001年TI 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思路点拨 举例验证或从a 、b 、c 的奇偶性说明.

【例3】 (1)设1,2,3,…,9的任一排列为a l ,a 2,a 3…,a 9.求证:(a l l 一1)( a 2 —2)…(a 9—9)是一个偶数.

(2)在数11,22,33,44,54,…20022002,20032003,这些数的前面任意放置“+”或“一”号,并顺次完成所指出的运算,求出代数和,证明:这个代数和必定不等于2003.

思路点拨 (1)转换角度考察问题,化积的奇偶性为和的奇偶性来研究;(2)由于任意添“十”号或“一”号,形式多样,因此不可能一一尝试再作解答,从奇数、偶数的性质人手.

【例4】已知n x x x x 、、、、Λ321都是+1或一1,并且01

1433221=+++++-x x x x x x x x x x n n n Λ,求证:n 是4的倍数.

思路点拨 可以分两步,先证n 是偶数2k ,再证明k 是偶数,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等式左边各项的特点受到启发,挖掘隐含的一个等式.

【例5】 游戏机的“方块”中共有下面?种图形.每种“方块”都由4个l ×l 的小方格组成.现用这7种图形拼成一个7× 4的长方形(可以重复使用某些图形).

问:最多可以用这7种图形中的几种图形?

思路点拨 为了形象化地说明问题,对7×4的长方形的28个小方格黑白相间染色,除“品字型”必占3个黑格1个白格或3个白格1个黑格,其余6个方格各占2个黑格2个白格.

注:对同一个数学对象,从两个方向考虑(n 项和与积),再将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整体考虑,得出结论,这叫计算两次原理,通过计算两次可以建立方程,证明恒等式等.

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某种操作或变换,问是否(或证明)能够达到一个预期的目的,这就是所谓操作变换问题,此类问题变化多样,解法灵活,解题的关键是在操作变换中,挖掘不变量,不变性.

一些非常规数字问题需要恰当地数学化,以便计算或推理.引入字母与赋值法是数学化的两种常用方式方法.

所谓赋值法就是在解题时,将问题中的某些元素用适当的数表示,然后利用这些数值的大小,正负性、奇偶性等进行推理论证的一种解题方法.

【例6】桌上放着七只杯子;杯口全朝上,每次翻转四个杯子:问能否经过若干次这样的翻动,使全部的杯子口都朝下?

思路点拨 这不可能.我们将口向上的杯于记为:“0”,口向下的杯子记为“1”.开始时,由于七个杯子全朝上,所以这七个数的和为0,是个偶数.一个杯子每翻动一次,所记数由0变为1,或由l 变为0,改变了奇偶性.每一次翻动四个杯子,因此,七个之和的奇偶性仍与原来相同.所以,不论翻动多少次,七个数之和仍为偶数.而七个杯子全部朝下,和为7,是奇数,因此,不可能.

整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例7】在1,2,3,…,2005前面任意添上一个正号或负号,它们的代数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思路点拨 两个整数之和与这两个整数之差的奇偶性相同,只要知道1+2+3+…+2005的奇偶性即可. 因两个整数的和与差的奇偶性相同,所以,在1,2,3,…,2005中每个数前面添上正号或负号,其代数和应与1+2+3+…+2005的奇偶性相同,而1+2+3+…+2005=2

1(1+ 2005)×2005=1003 ×2005为奇数;因此,所求代数和为奇数.

注:抓住“a+b 与a —b 奇偶性相同”,通过特例1十2十3十…十2005得到答案.

【例8】“ 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互赠贺卡表示新年的:良好祝愿.“无论人数是什么数,用来交换的贺卡的张数总是偶数.”这句话正确吗?试证明你的结论.

思路点拨 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从“无论人数是什么数”入手,考虑人数为奇数或偶数的两种情况.

这句话是正确的.下面证明之.

若联欢会上的人数为偶数,设为2m (m 为整数),则每个人赠送给同学们的贺卡张数为奇数,即(2m —

1).那么,贺卡总张数为2m(2m —1)=4m 2-2m ,显然是偶数.

若联欢会上的人数为奇数,设为2m+1(m 为整数,则每个人赠送给同学们的贺卡张数应是2m ,为偶数.贺卡总张数为(2m+1)·2m ,仍为偶数.

故“用来交换的贺卡张数总是偶数”是对的.

注:按奇数和偶数分类考虑问题是常见的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之一.

【例9】桌面上放有1993枚硬币,第1次翻动1993枚,第2次翻动其中的1992枚,第3次翻动其中的1991枚,…,第1993次翻动其中一枚,试问:能否使桌面上所有的1993枚硬币原先朝下的一面都朝上?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若要把一枚硬币原先朝下的一面朝上,应该翻动该硬币奇数次.因此,要把1993枚硬币原

先朝下的一面都朝上,应该翻动这1993枚硬币的总次数为奇数.现在1993次翻动的总次数为1+2+3+…+1993=1993×(1+1993)/2=1993×997是个奇数,故猜想可以使桌面上1993枚硬币原先朝下的一面都朝上. 理由如下:按规定,1993次翻动的总次数为1+2+3+…+1993=1993×(1+1993)/2=1993×997,所以翻动的次数为奇数,而且可见每个硬币平均翻动了997次.而事实上,只要翻动一枚硬币奇数次,就能使这枚硬币原先朝下的一面朝上.按如下的方法进行翻动:

第1次翻动全部1993枚,

第2次翻动其中的1992枚,第1993次翻动第2次未翻动的那1枚,

第3次翻动其中的1991枚,第1992次翻动第3次未翻动的2枚,

第997次翻动其中的997枚,第998次翻动第997次未翻动的996枚.

这样,正好每枚硬币被翻动了997次,就能使每一枚硬币原来朝下的一面都朝上.

注:灵活、巧妙地利用奇俩性分析推理,可以解决许多复杂而有趣的问题,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10】在6张纸片的正面分别写上整数:1、2、3、4、5、6,打乱次序后,将纸片翻过来,在它们的反面也随意分别写上1-6这6个整数,然后,计算每张纸片的正面与反面所写数字之差的绝对值,得出6个数.请你证明:所得的6个数中至少有两个是相同的.

思路点拨 从反面人手,即设这6个数两两都不相等,利用bi a i -与i i b a - (i =1,2,3,4,5,

6)的奇偶性相同,引入字母进行推理证明.

设6张卡片正面写的数是654321a a a a a a 、、、、、,反面写的数对应为654321b b b b b b 、、、、、,则这6张卡片正面写的数与反面写的数的绝对值分别为11b a -,22b a -,33b a -,44b a -,55b a -,66b a -.设这6个数两两都不相等,则它们只能取0,1,2,3,4,5这6个值.

于是11b a -+22b a -+33b a -+44b a -+55b a -+66b a -=0+1+2+3+4+5=15是个 奇数. 另一方面,bi a i -与i i b a - (i =1,2,3,4,5,6)的奇偶性相同.所以

11b a -+22b a -+33b a -+44b a -+55b a -+66b a -与(a 1一b 1)+(a 2一b 2)+(a 3一b 3)+(a 4一b 4)+(a 5一b 5)+(a 6一b 6)= )(654321a a a a a a +++++一)(654321b b b b b b +++++ =(1+2+3+4+5+6)一

(1+2+3+4+5+6)=O 的奇偶性相同,而0是个偶数,15是奇数,两者矛盾.

所以,11b a -,22b a -,33b a -,44b a -,55b a -,66b a -这6个数中至少有两个是相同的. 注:反证法是解决奇、偶数问题中常用的方法.

【例11】有一只小渡船往返于一条小河的左右两岸之间,问:

(1)若最初小船是在左岸,往返若干次后,它又回到左岸,那么这只小船过河的次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如果它最后到了右岸,情况又是怎样呢?

(2)若小船最初在左岸,它过河99次之后,是停在左岸还是右岸?

思路点拨 (1)小船最初在左岸,过一次河就到了右岸,再过一次河就由右岸回到左岸,即每次由左岸出发到右岸后再回到左岸,都过了两次河.因此,小船由左岸开始,往返多次后又回到左岸,则过河的次数必为2的倍数,所以是偶数.同样的道理,不难得出,若小船最后停在右岸,则过河的次数必为奇数.

(2)通过(1),我们发现,若小船最初在左岸,过偶数次河后,就回到左岸;过奇数次河后,就停在右岸.现在小船过河99次,是奇数次.因此,最后小船该停在右岸.

注 关键是对过河次数的理解:一个单程,即由左岸到右岸(或由右岸到左岸)就过河一次;往返一个来回就过河两次.

【例12】黑板上写了三个整数,任意擦去其中一个,把它改写成另两个数的和减去1,这样继续下去,得到1995、1996、1997,问原来的三个数能否是2、2、2?

思路点拨 如果原来的三个整数是2、2、2,即三个偶数,操作一次后,三个数变成二偶一奇,这时如果擦去其中的奇数,操作后三个数仍是二偶一奇.如果擦去的是其中的一个偶数,操作后三个数仍是二偶一奇.因此,无论怎样操作,得到的三个数都是二偶一奇,不可能得到1995、1996、1997.

所以,原来的三个数不可能是2、2、2.

注 解决本题的诀窍在于考查数字变化后的奇偶性.

【例13】(苏州市中考题)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五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1行 2 4 6 8

第2行 16 14 12 10

第3行 18 20 22 24

… … 28 26

根据上面的排列规律,则2000应位于( )

A .第125行,第1列

B .第125行,第2列

C .第250行,第1列

D .第250行,第2列

思路点拨 观察表格,第1行最右边的数为8,第2行最左边的数为16,第3行最右边的数为24,于是可猜测:当行数为奇数时,该行最右边的数为8×行数;当行数为偶数时,该行最左边的数为8×行数.通过验证第4行、第5行、第6行知,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因为2000=8×250,所以2000应在第250行,又因为250为偶数,故2000应在第250行最左边,即第250行第1列,故应选C .

注:观察、寻找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妙招.

【例14】(2000年山东省竞赛题)如图18—1,两个标有数字的轮子可以分别绕轮子的中心旋转,旋转停止时,每个轮子上方的箭头各指着轮子上的一个数字.若左轮子上方的箭头指着的数字为a ,右轮子上方的箭头指着的数字为b ,数对(a ,b)所有可能的个数为n ,其中a+b 恰为偶数的不同数对的个数为m ,则n

m 等于( ) A .21 B .61 C .125 D .4

3 思路点拨 依题意可知所有的数对n=4×3=12,其中a+b 恰为偶数的数对m=3×1+1×2=5.因此,n m =12

5,故选C . 【例15】(第江苏省竞赛题)已知a 、b 、c 中有两个奇数、一个偶数,n 是整数,如果S=(a+2n+1)(b+2n 十2)(c+2n 十3),那么( )

A .S 是偶数

B .S 是奇数

C .S 的奇偶性与n 的奇偶性相同

D . S 的奇偶性不能确定

思路点拨 弄清a+2n+1,b+2n+2,c+2n+3的奇偶性即可.

依题得:(a+2n+1)+(b+2n+2)+(c+2n+3)=a+b+c+6(n+1).

∵a+b+c 为偶数,6(n+1)为偶数,

∴a+b+c+6(n+1)为偶数

∴a+2n+1,b+2n+2,c+2n+3中至少有一个为偶数,∴S 是偶数.故选A .

注:三个数的和为偶数,则至少有一个为偶数;三个数中有一个为偶数,则三数之和为偶数.

学力训练

1.若按奇偶性分类,则12+22+32+…+20022002是 数.

2.能不能在下式, 的各个方 框中分别填入“+”号或“一”号,使等式成立?

答: .

3.已知三个质数a 、b 、c 满足a+b+c+abc =99,那么a c c b b a -+-+-的值等于 .

4.已知n 为整数,现有两个代数式:(1)2n+3,(2)4n 一1,其中,能表示“任意奇数”的( )

A .只有(1)

B .只有(2)

C .有(1)和(2)

D .一个也没有

5.如果a ,b ,c 都是正整数,且a ,b 是奇数,则3a +(b 一1)2c 是( ).

A .只当c 为奇数时,其值为奇数

B .只当c 为偶数时,其值为奇数

C .只当c 为3的倍数,其值为奇数

D .无论c 为任何正楚数,其值均为奇数

6.已知a ,b ,c 三个数中有两个奇数、一个偶数,n 是整数,如果S=(a+n+1)(b+ 2n+2)(c+3n+3),那么( ).

A . S 是偶数

B .S 是奇数

C .S 的奇偶性与n 的奇偶性相同

D .S 的奇偶性不能确定

(第16届江苏省竞赛题)

7.(1)是否有满足方程x 2-y 2=1998的整数解x 和y?如果有,求出方程的解;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2)一个立方体的顶点标上+1或一1,面上标上一个数,它等于这个面的4个顶点处的数的乘积,这样所标的14个数的和能否为0?

8.甲、乙两人玩纸牌游戏,甲持有全部的红桃牌(A 作1,J ,Q ,K 分别作11,12,13,不同),乙持有全部的黑桃牌,两人轮流出牌,每次出一张,得到一对牌,出完为止,共得到13对牌,每对牌彼此相减,问这13个差的乘积的奇偶性能否确定?

9.在1,2,3,…,1998之前任意添上“十”或“一”号,然后相加,这些和中最小的正整数是 . 10.1,2,3,…,98共98个自然数,能够表示成两整数平方差的数的个数是 .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11.在一次象棋比赛中,每两个选手恰好比赛一局,每局赢者记2分,输者记0分,平局每个选手各记1分,今有4个人统计百这次比赛中全部得分总数,由于有的人粗心,其数据各不相同,分别为1979,1980,1984,1985,经核实,其中有一人统计无误,则这次比赛共有 名选手参加.

12.已知p 、q 、pq+1都是质数,且p 一q>40,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质数p = ;q = .

(第15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3.设a ,b 为整数,给出下列4个结论:

(1)若a+5b 是偶数,则a 一3b 是偶数; (2)若a 十5b 是偶数,则a 一3b 是奇数;

(3)若a+5b 是奇数,则a 一3b 是偶数; (4)若a+5b 是奇数,则a 一3b 是奇数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0个

B .2个

C .4个

D . 1个或3个

14.下面的图形,共有( )个可以一笔画(不重复也不遗漏;下笔后笔不能离开纸) .

A .0

B .1

C .2

D .3 ( “五羊杯”竞赛题)

15.π的前24位数值为3.14159265358979323846264…,在这24个数字中,随意地逐个抽取1个数字,并依次记作a 1,a 2,…a 24,则(a 1一a 2)( a 3一a 4)…(a 23一a 24)为( ).

A .奇数

B .偶数

C .奇数或偶数

D .质数

16.没标有A、B、C、D、C、F、G记号的7盏灯顺次排成一行,每盏灯安装一个开关,现在A、C、E、G 4盏灯开着,其余3盏灯是关的,小刚从灯A开始,顺次拉动开关,即从A到G,再从A始顺次拉动开关,即又从A到G…,他这样拉动了1999次开关后,问哪几盏是开的?

17.有1997枚硬币,其中1000枚国徽朝上,997枚国徽朝下.现要求每一次翻转其中任意6枚,使它们的国徽朝向相反,问能否经过有限次翻转之后,使所有硬币的国徽都朝上?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证明.

(太原市竞赛题)

18.对一个正整数作如下操作:如果是偶数则除以2,如果是奇数则加1,如此进行直到1时操作停止,求经过9次操作变为l的数有多少个?

( “华杯赛”决赛题) 19.高为50cm,底面周长为50cm的圆柱,在此圆柱的侧面上划分(如图所示)边长为lcm的正方形,用四个边长为lcm的小正方形构成“T”字形,用此图形是否能拼成圆柱侧面?试说明理由.

(汉城国际数学竞赛题)

参考答案

初二数学培优竞赛题

―――――-―――――――――――――――装――――――订――――――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 考场纪律:正常( ) 不正常( ) 初二数学培优竞赛题 1.已知△ABC,∠BAF=Rt ∠,∠D=75°,AB=AD,延长BA 作CE ⊥BA 交AB 于点E, ∠BAG=∠CAF (16分) (1)画出与△ABC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要求与图中的任意一条边重合)(4分) (2)当∠D=80°时其余条件不变△ABC 还与你画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那么如果∠BAF=80°呢?(任选一个你画的三角形证明)(6分) (3)根据(2)(3)题你得出的结论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你画的三角形于与△ABC 的面积相同(6分) 2.已知直线y=x+3交x 于A ,y 于B ,直线y=-x+2,交x 于C ,y 于D,P 为AB 的中点,过点P,(4,0)两点画直线,交直线y=-x+2于Q (14分) (1)求A,B,C,D,P,Q 的坐标(3分) (2)求直线P,(4,0)的函数表达式(2分) (3)求∠BPQ 的度数(5分) (4)若直线AB 上有点K ,连结KQ ,当△PKQ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QK 的长以及△PKQ 的面积(4分) 3.已知函数y = -2*x + 3与函数y=ax+b 的夹角为30°(11分) (1)求a,b 的值(1分) (2)设函数y = -2*x + 3在第四象限交的第三个格点为P ,交y 于A 函数y=ax+b 交x 于B ,求ΔABP 的面积和周长(4分) (3)如果直线l 平行于直线y=ax+b ,并与x 轴交于点C,且点C 与点B 对称,求ΔCAP 的

七年级数学尖子生培优竞赛专题辅导第二十一讲 应用题(含答案)

第二十一讲 应用题 趣题引路】 2003年“信利杯”数学竞赛有一道有趣的应用型问题: 某人租用一辆汽车由A 城前往B 城,沿途可能经过的城市以及通过两城市之间所需的时间(单位:h )如图21-1所示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km/h ,而汽车每行驶1km 需要的平均费用为1.2元试指出此人从A 城出发到B 城的最短路线(要有推理过程),并求出所需费用最少为多少元? 图21-1 O H G F E D C B A 5 7 11 151413 61710 12 18 9 解:从A 城出发到达B 城的路线分成如下两类: (1)从A 城出发到达B 城,经过O 城.因为从A 城到O 城所需要最短时间为26h ,从O 城到B 城所需最短时间为22h.所以,此类路线所需最短时间为26+22=48(h ). (2)从A 城出发到达B 城,不经过O 城。这时从A 城到达B 城,必定经过C ,D ,E 城或F ,G ,H 城,所需时间至少为49h. 综上,从A 城到达B 城所需的最短时间为48h ,所走的路线为A →F →0→E →B.所需的费用最少为80×48×1.2=4608(元). 在本讲中,将介绍各类应用题的解法与技巧。 知识拓展】 当今数学已经渗人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应用数学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成为各类数学竞赛的一个热点。 应用性问题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解答应用性问题,关键是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数学本质,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其求解程序如下:

四年级数论奇数与偶数(一)学生版

知识要点奇数与偶数 (一) 由于计数的需要,人们创造了数字。令创造阿拉伯数字的先贤们想不到的是,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数字的魅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计数本身,对数的研究已经成了数学领域的尖端学问。本讲将向大家介绍奇数和偶数,让大家领略数字本身的独特魅力。 ①所有奇数都是用2除的余数为1。即 {} 13579L , , , , , ②所有偶数都是用2除的余数为0。即 {} 02468L , , , , , 也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因为偶数是2的倍数,所以通常用2k这个式子来表示偶数(这里k是整数); 因为任何奇数除以2其余数总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21 k+来表示奇数(这里k是整数)。 特别注意,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可以看出:一个数加上(或减去)偶数,不改变这个数的奇偶性; 一个数加上(或减去)奇数,它的奇偶性会发生变化。 (也可以这样记:奇偶性相同的数加减得偶数,奇偶性不同的数加减得奇数。)性质2:偶数?奇数=偶数(推广开来还可以得到: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推广开就是:偶数个偶数相加得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推广开就是:奇数个奇数相加得奇数) 可以看出:一个数乘以偶数时,乘积必为偶数;几个数的积为奇数时,每个乘数都是奇数。 (也可以这样简记:对于乘法,见偶(数)就得偶(数))。 性质3:任何一个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

基础篇 【例1】357911131517 +++++++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例2】135719911993 ?????? L的积是偶数还是奇数,为什么? 【例3】123456799100999897967654321 L L的和是奇数还是+++++++++++++++++++++ 偶数?为什么? 【例4】12345679899 L的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 【例5】从公元1年开始到2年,3年,一直到2008年,在这些年份当中,请问有多少奇数年?有多少个偶数年? 【例6】有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14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则该数列前2009个数中有多少个奇数?

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0 最优化_答案[精品]

专题10 最优化 例1. 4 提示:原式=1 12 - 62 -+)(x . 例2. B 提示:由-1≤y ≤1有0≤≤1,则=22 +16+3y 2 =142 +4+3是开口向上,对称轴为7 1 -=x 的抛物线. 例3.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0≤a +?)(,∴f (a )=2a ,即2a =2132-2+a ,则?? ? ??=--=413 172b a 综上,(a ,b )=(1,3)或(17-2-, 4 13 ) 例4. (1) 121≤≤x ,y 2 = 21+216143-2+-)( x .当=4 3时,y 2 取得最大值1,a =1; 当21= x 或=1时,y 2取得最小值21,b =22.故a 2+b 2=2 3. (2) 如图,AB =8,设AC =,则BC =8- ,AD =2,CD =42+x ,BE =4,CE =16)-8(2+x BF =AD =2. 10)24(816)8(4222222=++=+=≥+=+-++EF DF DE CE CD x x 当且仅当D ,C ,E 三点共线时,原式取最小值.此时△EBC ∽△DAC ,有 22 4 ===DA EB CA BC , 从而=AC = 3831=AB .故原式取最小值时,=3 8. (3)如图, 原式= [] 22222 2 2)24()13()32()01(032--0y x y x -+-+-+-+-+)()(

初三数学培优辅导专题

1、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 A . B. C. D. 2、已知:如图,AD ∥EF ,∠1=∠2.求证:AB ∥DG . 3、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米,下底长180米,上下底相距80米,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 米. (1)用含x 的式子表示横向甬道的面积; (2)当三条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八分之一时,求甬道的宽; (3)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米.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是5.7,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0.02万元,那么当甬道的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的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万元?

1、计算:0 060cos 160sin 30tan -+= 2、甲、乙两同学从A 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 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 (1) 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 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 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4) 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 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上一点,连接CP ,过B 作BE ⊥CP 于E 。 (1)如图1,连接DE ,过E 作EF ⊥DE 交BC 于F ,求证:BP=BF 。 (2)如图2,连接AE ,分别以AE 、BE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EG 、BEF ,连接DF ,求证:AG ⊥DF 图1 图2 P

七年级数学尖子生培优竞赛专题辅导第八讲 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含答案)

第八讲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趣题引路】 甲、乙两人同时解根式方程7 ,抄题时,甲错抄成7,结果解得其 根为 12 7,结果解得其根为13.已知两人除错抄外,解题过程都是正确的.a、 b、d均为整数,试求a、b的值. 解答如下:将x= 12 7 = 7 ,两边平方得49 a b ++= 可知为非负整 数,也为非负整数;将x=13 代 入7类似 可得49a d -+= ,得到 及.因此12-a和13+a均为完全平方数且-13≤a≤12,故a=12或a=-4或a=-13,因此b=37或b=-3或b=-8. 将错就错,倒求a,b!要求你对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相当熟练,下面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一内容. 知识拓展】 1.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 1)2(0) a a =≥ ( 2 (0) (0) a a a a a ≥ ? =? -< ? ( 3 0,0,0) 0) n a b a b a ≥≥≥> =≥ 2.二次根式的化简 (1)主要思路是有理化.分母有理化和分子有理化是两种基本转换技能. (2)复合二次根式的化简通常有三种途径 ①平方法 ②配方法 ③待定系数法 3.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 主要途径有:平方法;求商法;有理化法;几何作图法等.

一、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技巧 二次根式的求值问题可归结为几种模式: 1.化成1 x a x + =模式 例1(2001 年河北省竞赛题)已知 :2=,那 么 的值等于 . 解析:利用两边平方法将已知式变成12x x +=,同时变换待求式,使之出现1 x x +部分,整体代入求值. 解 2=两边平方并整理得1 2x x + =.则: 原式 11==. 2.化成20ax bx c ++=模式 例2 (2001年天津竞赛题)计算 . 2001200019991)1)1)2001--+= . 解析:前三项可提取公因数20011),为方便,可换元求值: 解 设 x 1,则x - 1 2220x x --= 20012000199919992222001 (22)2001 2001x x x x x x =--+=--+=原式 3 . 例3(2002 解析: 设法把2 写成某个数的平方,采取添项拆项法: 2 21112(411)222??+=+=+=? ?

小学奥数奇数与偶数

3 本讲知识点属于数论大板块内的“定性分析”部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大多为“纯粹的定量计算”,拿到一个题就先去试数,或者是找规律,在性质分析层面几乎为0,本讲力求实现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高孩子对数学的严密分析能力,培养孩子明白做题前有时要“先看能不能这么做,再去动手做”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小升初还是杯赛会经常遇到,但不会单独出题,而是结合其他知识点来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一、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通常偶数可以用2k (k 为整数)表示,奇数则可以用2k +1(k 为整数)表示。特别注意,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 二、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性质2:偶数±奇数=奇数 性质3: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 性质4: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性质5: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三、两个实用的推论 推论1:在加减法中偶数不改变运算结果奇偶性,奇数改变运算结果的奇偶性。 推论2:对于任意2个整数a,b ,有a+b 与a-b 同奇或同偶 模块一、奇数偶数基本概念及基本加减法运算性质 【例 1】 1231993++++……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巩固】 2930318788+++++……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巩固】 (200201202288151152153233++++-++++……)(……) 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例 2】 12345679899+?+?+?++?L 的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5-1奇数与偶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1、在一张矩形的床单四周绣上宽度相等的花边,剩下部分面积是1.28 ㎡,已知床单的长是2 m ,宽是1.2 m ,求花边的宽度. 解:设花边的宽度是x m. ()()28.122.122=--x x 028.06.12=+-x x ()36.08.02 =-x 2.01=x ,4.12=x (舍去) 答:花边的宽度是0.2 m. 2、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 40 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 ⑴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⑵ 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 解:⑴ 设台灯的售价为x 元,(x ≥40)根据题意得 [(600-10×(x -40))](x -30)=10000 解得:x 1=80 x 2=50 当x =80时 进台灯数为600-10×(x -40)=200 当x =50时 600-10×(x -40)=500 ⑵ 设台灯的售价定为x 元时,销售利润最大,利润为y y =[600-10(x -40)]·(x -30) 答:⑴ 台灯的售价为80元,进台灯数为200个,台灯的售价为50元时,进台灯数为500个。 ⑵ 3、学校有若干个房间分配给九年级(1)班的男生住宿,已知该班男生不足50人。若每间住4人,则余15人无住处;若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其余均住满),那么该班男生人数是多少? 解:设有x 间,每间住4人,4x 人,15人无处住 所以有4x +15人 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所以x -1间住6(x -1)=6x -6人 还有4x +15-6x +6=-2x +21人 不空也不满 所以0<-2x +21<6 -6<2x -21<0 15<2x <21 7.5<x <10.5 所以x =8, x =9, x =10 不到50人 一共4x +15<50 所以x =8 所以应该是4×8+15=47人

七年级数学培优竞赛教案

奥数培训之趣味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1、诗仙李白豪放豁达,有斗酒诗百篇的美名,为唐代“饮中八仙”之一, 民间流传李白买酒歌谣,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抖,三遇店和花,喝完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解:设酒壶中原有酒x 斗,“三遇店和花”意思是李白三遇店,同时也三见花。 第一次见店又见花后,酒有:12-x ; 第二次见店又见花后,酒有:1-122)( -x ; 第三次见店又见花后,喝完壶中酒,所以 依题意,得 ()[]0111222=---x 解方程,得 87= x 答:酒壶中原有酒8 7斗。 2、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求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 解:设甲有x 只羊,乙有y 只羊。依题意,得 ()? ??+=--=+11121y x y x 解方程组,得? ??==57y x 所以甲牧童有羊7只,乙牧童有5只。 3、一片牧场上的草长得一样快,已知60头牛24天可将草吃完,而30头牛60天可将草吃完.那么,若在120天里将草吃完,则需要( )头牛 A 、16 B 、18 C 、20 D 、22 分析:设草一天增加量是a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的量是b ,原有草的量是c ,根据60头牛24天可将草吃完,而30头牛60天可将草吃完,列方程组,用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即可求解。

解:设草一天增加量是a ,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的量是b ,原有草的量是c 。 根据题意,得 ???==???+=?+=?b c b a a c b a c b 120010606030242460解得, 则若在120天里将草吃完,则需要牛的头数是20120120=+b a c 。故选C 。 4、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 ) A .一样多. B .多了. C .少了. D .多少都可能. 解:设杯中原有水量为a ,依题意可得, 第二天杯中水量为a ×(1-10%)=0.9a ; 第三天杯中水量为(0.9a)×(1+10%)=0.9×1.1×a ; 第三天杯中水量与第一天杯中水量之比为199.01.19.01.19.0<=?=??a a 。 所以第三天杯中水量比第一天杯中水量少了,选C . 5、 甲杯中盛有2m 毫升红墨水,乙杯中盛有m 毫升蓝墨水,从甲杯倒出a 毫升到乙杯里(0<a <m ),搅匀后,又从乙杯倒出a 毫升到甲杯里,则这时( )。 A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少. B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 C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和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相同. D .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与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少关系不定. 解:从甲杯倒出a 毫升红墨水到乙杯中以后: 乙杯中含红墨水的比例是a m a +, 乙杯中含蓝墨水的比例是 a m m +, 再从乙杯倒出a 毫升混合墨水到甲杯中以后: 乙杯中含有的红墨水的数量是毫升a m ma a m a a a +=+?- ①

完整四年级奥数奇数与偶数.docx

一、奇数与偶数 一、新学: 1.奇数和偶数 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 .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通常可以用 2k(k 整数)表示,奇数可以用 2k+1(k 整数)表示。特注意,因 0 能被 2 整除,所以 0 是偶数。 2.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 性 1: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 性 2:偶数±奇数 =奇数。 性 3: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 性 4:奇数个奇数相加得奇数。 性 5: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 利用奇数与偶数的些性,我可以精巧地解决多. 二、例 例 11+2+3+?+1993的和是奇数?是偶数? 例 2 一个数分与另外两个相奇数相乘,所得的两个相差150,个数是多少?例 3 元旦前夕,同学相互送年卡 .每人只要接到方年卡就一定回年卡,那么送了奇数年卡的人数是奇数,是偶数?什么? 例 4 已知 a、b、c 中有一个是 5,一个是 6,一个是 7.求 a-1,b-2,c-3的乘一定是偶数。 例 5 任意改某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的序得到一个新数 .新数与原数之和不能等于 999。

例 7桌上有 9 只杯子,全部口朝上,每次将其中 6只同时“翻转”请.说明:无论经过多少次这样的“翻转”,都不能使 9 只杯子全部口朝下。 例 8假设 n 盏有拉线开关的灯亮着,规定每次拉动(n-1)个开关,能否把所有的灯都关上?请证明此结论,或给出一种关灯的办法。 例 9 在圆周上有 1987 个珠子,给每一珠子染两次颜色,或两次全红,或两次全蓝,或一次红、一次蓝 .最后统计有 1987 次染红, 1987 次染蓝 .求证至少有一珠子被染上过红、蓝两种颜色。例 10 某校六年级学生参加区数学竞赛,试题 共 40 道,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给 3 分,答错一题倒扣 1 分.某题不答给 1 分,请说明该校六年级参赛学生得分总和一定是偶数。 例 12 某学校一年级一班共有 25 名同学,教室座位恰好排成 5 行,每行 5 个座位 .把每一个座位的前、后、左、右的座位叫做原座位的邻位 .问:让这25 个学生都离开原座位坐到原座位的邻位,是否可行? 例 13 在中国象棋盘任意取定的一个位置上放置着一颗棋子“马”,按中国象棋的走法,当棋盘上没有其他棋子时,这只“马”跳了若干步后回到原处,问:“马”所跳的步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例 14 线段 AB 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染红色,另一个端点染蓝色 .在这个 AB 线段中间插入 n 个交点,或染红色,或染蓝色,得到 n+1 条小线段(不重叠的线段) .试证:两个端点例外色的小线段的条数一定是奇数。三、练习题 1.有 100 个自然数,它们的和是偶数 .在这 100 个自然数中,奇数的个数比 偶数的个数多 .问:这些数中至多有多少个偶数? 2.有一串数,最前面的四个数依次是 1、9、8、7.从第五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相邻四个数之和的个位数字 .问:在这一串数中,会依次出现 1、9、8、8 这四个数吗? 3.求证:四个持续奇数的和一定是8 的倍数。 4.把任意 6 个整数分别填入右图中的 6 个小方格内,试说明一定有一个矩形,它的四个角上四个小方格中的四个数之和为偶数。 5.如果两个人通一次电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25 配方法-精编

专题 25 配方法 阅读与思考 把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部分写成完全平方式或者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形式,这种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是代数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式子的原有结构,是变形求解的一种手段;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揭示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 配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配方”,恰当的“拆”与“添”是配方常用的技巧,常见的等式有: 1、222 2()a ab b a b ±+=± 2、2 a b ±= 3、2222 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4、2 2 2 2221 [()()()]2 a b c ab bc ac a b b c a c ++---= -+-+- 配方法在代数式的求值,解方程、求最值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运用配方解题的关键在于: (1) 具有较强的配方意识,即由题设条件的平方特征或隐含的平方关系,如2 a = 能 联想起配方法. (2) 具有整体把握题设条件的能力,即善于将某项拆开又重新分配组合,得到完全平方式. 例题与求解 【例1】 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 5,z 9x y xy y +==+- ,那么23x y z ++=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题设条件实施变形,设法确定x , y 的值. 【例2】 若实数a ,b , c 满足222 9a b c ++= ,则代数式2 2 2 ()()()a b b c c a -+-+- 的 最大值是 ( ) A 、27 B 、18 C 、15 D 、12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乘法公式 ,将原式变形为含常数项及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含解析)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阅读与思考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当两条直线相交或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就产生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位置关系角,善于从相交线中识别出以上不同名称的角是解相关问题的基础,把握对顶角有公共顶点,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边在截线上,这是识图的关键.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和重要性质是我们研究平行线问题的主要依据. 1.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它和另一条也垂直.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 例题与求解 【例1】 (1) 如图①,AB ∥DE ,∠ABC =0 80,∠CDE =0 140,则∠BCD =__________. (安徽省中考试题) (2) 如图②,已知直线AB ∥CD ,∠C =0 115,∠A =0 25,则∠E =___________.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试题)

图② A 解题思路:作平行线,运用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进行求解. 【例2】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每一个“三线八角”基本图形都有两对同旁内角,从对原图进行分解入手. C D B 例2题图 例3题图 【例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综合运用垂直定义、角平分线、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由于图形复杂,因此,证明前注意分解图形. 【例4】 如图,已知AB ∥CD ,∠EAF = 41∠EAB ,∠FCF =41∠ECD .求证:∠AFC =4 3 ∠AEC . (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 D E C A B 图1

七年级数学尖子生培优竞赛专题辅导专题11 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11 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解读】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常用的解法有两种:“代入法”与“加减法”,这两种解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消元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对于一些特殊形式的方程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其结构特征与规律,比如其未知数的系数、常数项的特征,那么我们就可采用灵活、巧妙的方式进行变式,从而最终达到消元的目的. 思维索引 例1.解方程组:(1)9779212, 7997140; x y x y +=??+=?①② (2)()()3536, 3436; x x y y x y ?++=??++=?? ①② 例2.解方程组:(1)23237, 43 23238; 32x y x y x y x y +-?+=???+-?+=??①② (2)12, 57 12; 7 5 x y x y ?+=??? ?+=??①② 例3.(1)当a 取什么值时,方程组5331x y a x y +=??+=?的解是正数? (2)要使方程组21x ky k x y +=??-=? 的解都是整数,k 应取哪些整数值?

素养提升 1.若2310x y z ++=,43215x y z ++=,则x y z ++的值为( ) A.2 B.3 C.4 D.5 2.解方程组32 3 2411 75 1 x y z x y z x y z -+=?? +-=??+-=?①②③,若要使运算简便,消元的方法应选取( ) A.先消去x B.先消去y C.先消去z D.以上说法都可 3.若237 a b c ==,且12a b c -+=, 则23a b c -+等于( ) A. 3 7 B.2 C.4 D.12 4.若201720182016 201820172019 x y x y +=??+=?①② ,则()()23 x y x y ++-的值是( ) A.28 B.0 C.10 D.19 5.今有上等谷子三捆,中等谷子二捆,下等谷子一捆,共得谷子三十九斗;如果有上等谷子二捆,中等谷子三捆,下等谷子一捆,共得谷子三十六斗:上等谷子一捆,中等谷子二捆,下等谷子三捆,共得谷子三十三斗,则上、中、下三等谷子一捆各有斗数是( ) A.3,3,4 B.8,5,5 C.7,9,12 D.12,13,14 6.已知代数式2ax bx c ++,当1x =-时,其值为4;当1x =时,其值为8;当2x =时,其值为25;则当3x =时,其值为 . 7.一对夫妇现在年龄的和是其子女年龄和的6倍,他们两年前年龄和是子女两年前年龄和的10倍,6年后他们的年龄和是子女6年后年龄和的3倍,这对夫妇共有子女 个. 8.在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2 1 21 4 ax b y b x ay ?+-=??--=??① ②时,可以用2?-①②消去未知数x ,也可用 4?+?①②3消去未知数y .则a = ,b = . 9.当2x =-,1y =,或1x =-,2y =,或0x =,1y =时,等式220x y Dx Ey F ++++=都成立,则D = 、E = 、F = 10.某服装厂专门安排210名工人进行手工衬衣的缝制,每件衬衣由2个衣袖、1个衣身、1个衣领组成.如果每人每天能够缝制衣袖10个,或衣身15个,或衣领12个,那么应该安排 名工人缝制衣袖,才能使每天缝制出的衣袖、衣身、衣领正好配套. 11.解方程组:(1)361463102 463361102 x y x y +=-??+=? ① ② (2)73890 2367180 x y x y -=??-=? ① ②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奇数与偶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奇数与偶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奇数与偶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例2,是以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利用算式表征问题理解题意,通过举例、说理获取结论等。 学情分析:学生在对奇数偶数非常熟悉的基础上,探究奇数偶数加法、乘法运算规律。用猜一猜给出三个问题,学生用举例、说理、图示的方法去探索规律。在举例得出结论后,可能学生不能再去验证规律。我会引导学生数学中的结论还需去论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2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特征。 2、在学习中,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思维。 3、经历奇数与奇数、偶数与偶数、奇数与偶数的和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列举、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学流程 一、旧知回顾 1、什么是偶数?奇数呢? 2、按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和()。 3、每相邻两个奇数之间相差(),每相邻两个偶数之间相差()。

二、新知导引我们已经知道了数学王国中的两大家族:奇数和偶数。它们还蕴含着很多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吧!(板书课题) 1、在预习的基础上,猜一猜。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2、举例验证猜想 (1)自己独立举例证明猜想。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自主学习 1、小组讨论。 2、汇报。 1+2=3 1+3=4 2+4=6 3、得出结论。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4、数形证明结论。 5、合作探究。 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呢?偶数与偶数的积呢?请在小组内用举例的方法探索规律 四、当堂检测。 1、不计算直接说出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6 不等式

专题16 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客观世界与实际生活既存在许多相等关系,又包含大量的不等关系,方程(组)是研究相等关系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组)是探求不等关系的基本工具,方程与不等式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解题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只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但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且还要考虑这个数的正负性. 2. 解不等式组与解方程组的主要区别是:解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对几个方程进行“代入”或“加减”式的加工,但在解不等组时,我们只能对某个不等式进行变形,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求公共部分.通俗地说,解方程组时,可以“统一思想”,而解不等式组时只能“分而治之”. 例题与求解 【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t x x x 2 35 35 2恰好有5个整数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16-<<-t B 、2116-<≤-t C 、2116-≤<-t D 、2 116-≤≤-t (2013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试题) 解题思路:把x 的解集用含t 的式子表示,根据题意,结合数轴分析t 的取值范围. 【例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7 10 05)2(< >---x n m x n m 的解集为那么关于x 的不等式)0(≠>m n mx 的解集为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关于x 的不等式,求出m ,n 的值或m ,n 的关系. 【例3】已知方程组?? ?=+=-6 2y mx y x 若方程组有非负整数解,求正整数m 的值.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组,求出m 的取值范围. 【例4】已知三个非负数a ,b ,c 满足3a +2b +c =5和2a +b -3c =1,若m =3a +b -7c ,求m 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例综合了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用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m ,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这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在约束条件下,求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完整版)初一数学培优专题讲义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讲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框图: 数 二、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也可以写成: () () () ||0 a a a a a a ? ?? =? ? - ?? 当为正数 当为0 当为负数 说明:(Ⅰ)|a|≥0即|a|是一个非负数; (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三、典型例题 例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b、c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则代数式|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A )A.-3a B. 2c-a C.2a-2b D. b

解:| a | + | a+b | + | c-a | - | b-c |=-a-(a+b)+(c-a)+b-c=-3a 分析:解绝对值的问题时,往往需要脱去绝对值符号,化成一般的有理数计算。脱去绝对值的符号时,必须先确定绝对值符号内各个数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脱去绝对值符号。这道例题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判断绝对值符号内数的符号,从而去掉绝对值符号,完成化简。 例2.已知:z x <<0,0>xy ,且x z y >>, 那么y x z y z x --+++ 的值( C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零 D .不能确定符号 解:由题意,x 、y 、z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所以 分析: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形结合的重要载体是数轴。这道例题中三个看似复杂的不等关系借助数轴直观、轻松的找到了x 、y 、z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我们顺利化简铺平了道路。虽然例题中没有给出数轴,但我们应该有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3.(分类讨论的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 分析:从题目中寻找关键的解题信息,“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意味着甲乙两数符号相反,即一正一负。那么究竟谁是正数谁是负数,我们应该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这一问题。 解:设甲数为x ,乙数为y 由题意得:y x 3=, (1)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两侧: 若x 在原点左侧,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 ,x= -6 若x 在原点右侧,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y=-2,x=6 (2)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 若x 、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若x 、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y=4,x=12 例4.(整体的思想)方程x x -=-20082008 的解的个数是(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分析:这道题我们用整体的思想解决。将x-2008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即转化为求方程a a -=的解,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我们不难得到,负数和零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零和任意负数都是方程的解,即本题的答案为D 。 例5.(非负性)已知|a b -2|与|a -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 ()()()()()() 1111 112220072007ab a b a b a b ++++++++++L 0)()(=--+-+=--+++y x z y z x y x z y z x

数学培优竞赛新方法(九年级)-配方法

配方法 把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部分改写成完全平方式或者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形式,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揭示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改变式子的原有结构,是变形求解的一种手段。 运用配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配凑”,“拆”与“添”是配方中常用的技巧。熟悉以下基本等式: 1.222)(2b a b ab a ±=+± 2.2222)(222c b a ac bc ab c b a ++=+++++; 3.[] 2222 2 2 )()()(2 1 a c c b b a ca b c ab c b a ±+±+±= ±±±++ 4.a b ac a b x a c bx ax 44222 2 -+ ??? ? ?+=++ 【例1】已知y x ,实数满足0332=-++y x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 (镇江市中考题) 思路点拨 把y 用x 的式子表示,通过配方法求出y x +的最大值。 【例2】已知c b a 、、,满足722 =+b a ,122 -=-c b , 1762 -=-a c ,则c b a ++的值等于( ) A.2 B.3 C.4 D.5 (河北省竞赛题) 思路点拨 由条件等式的特点,从整体叠加配方入手 【例3】已知a 是正整数,且a a 2004 2 +是一个正整数的平方,求a 的最大值。 (北京市竞赛题) 思路点拨 设2 2 2004m a a =+(m 为正整数),解题的关键是把等式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例4】已知c b a 、、是整数,且01,422 =-+=-c ab b a ,求c b a ++的值 (浙江省竞赛题)

奇数与偶数.学生版

本讲知识点属于数论大板块内的“定性分析”部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大多为“纯粹的定量计算,拿到一个题就先去试数,或者是找规律,在性质分析层面几乎为0,本讲力求实现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高孩子对数学的严密分析能力,培养孩子明白做题前有时要“先看能不能这么做,再去动手做”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小升初还是杯赛会经常遇到,但不会单独出题,而是结合其他知识点来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一、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通常偶数可以用2k (k 为整数)表示,奇数则可以用2k+1(k 为整数)表示。特别注意,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 二、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性质2:偶数±奇数=奇数 性质3: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 性质4: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性质5: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三、两个实用的推论 推论1:在加减法中偶数不改变运算结果奇偶性,奇数改变运算结果的奇偶性。 推论2:对于任意2个整数a,b ,有a+b 与a-b 同奇或同偶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5-1奇数与偶数

例题精讲 模块一、奇数偶数基本概念及基本加减法运算性质 【例 1】1231993 ……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 【巩固】2930318788 +++++ ……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巩固】(200201202288151152153233 ++++-++++ ……)(……)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例 2】12345679899 +?+?+?++?的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巩固】123456799100999897967654321 +++++++++++++++++++++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