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熹的了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朱熹的了解和认识
摘要:辩证看待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否定其部分思想的同时,对其在儒学发展史上做出的贡献予以肯定。本文同时注重朱熹在文学上的造诣,对其文学作品以及书法写作进行分析时,抛开对其思想上的褒贬,展现一个更为真实具体的朱熹。
关键字:朱熹理学辩证文学作品书法
正文:
一、朱熹生平
朱熹,南宋人,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朱熹为绍兴十八年进士,绍兴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二年到任。任满后,请求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朱学派的创始人。
淳熙二年,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淳熙五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
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时,留有《过润溪》诗。
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以纪念朱熹。
可以说,朱熹的一生仅为官十余年之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教书授课,宣传自己的思想,为程朱理学思想的开创做出自己的极大贡献。先不就其思想进行评价,单就其生平事迹来看,我们就知道朱熹确实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受到大家的追捧。
二、思想家朱熹
后人对朱熹的评价是: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早年出入佛、道,后来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比较讲究。但是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主要是因为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朱熹的理学主张可以概括为: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美学思想
理气论朱熹所谓的理,主要是以下含义:理是形而上者,先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朱熹首先说明理与天下万物的关系,主张理是万物之源,提出了理在事上、理在事中的观点。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一,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同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
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二,在他看来,理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并且理具有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三,的超意志特征,和无所适而不在。四,的超时空特征;普遍之理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气是形而下者,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之分,理生气并寓于气中。
动静观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他探寻了事物的成因,认为运动和静止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一观点是朱熹思想中的辩证法观点的体现。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逐渐积累,最终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对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肯定先验论,又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主张“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的这一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中“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心性理欲论在人性论上,朱熹结合力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这样说来,即使是圣人也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有主从关系,“人心”必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但是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这就是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朱熹的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