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篇一: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主题:

XX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100512 学号:100512117 调查人:李婧指导老师:国亮年2月22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引言:近

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革命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对于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鉴于这一情况我在暑假假期间对此展开了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调查对象:通过走访相关旅游部门、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

调查目的: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优势

调查方式:数据收集、实地考察

调查时间:XX.02.10-XX.02.20

关键词:旅游现状红色景观问题与建议

正文

一、延安红色旅游现状调查

(一)延安市概况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性城市,1997年元月撤地设市,下辖1区12县,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15.1万人。延

安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延安市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

(二)延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延安市境内共有革命旧址360多个,仅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目前对外开放的有12处20多个,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有4处15个。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地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延安还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寺177处,石刻艺术1344处,古建筑180处。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红色旅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为延安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延安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着眼于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属国家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

一),以打造“两黄(黄河文化、黄土风情)、两圣(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旅游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发展战略。10多年来,延安市直接用于文物保护的社会资金达数百万元,不仅如此,延安市政府还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立了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纪念馆,并给各个旧址充实了500多件革命文物;多次组团到省外和国外进行旅游市场促销,发放红色旅游、黄土风情等宣传资料,组建了“延安精神宣讲团”及“老红军、老八路、老革命功勋报告团”,

到全国各地宣讲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有力地推介了延安红色旅游业;结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等,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延安市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并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XX年-XX年连续七年被陕西省政府评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旅游从业人员约10万人。“革命圣地延安、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已成为延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以“红色旅游”着力打造“魅力延安”,让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

地,是延安旅游业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任务。

据统计,XX年-XX年,延安市分别接待国内外游客509万人次、560万人次和650万人次,年均增长13%,综合收入分别达到20亿元、26亿元和35亿元,年均增长32%。近几年春节期间,革命圣地延安推出了“延安过大年”春节旅游活动,吸引着中外游客来延安过春节、参观革命旧址,使延安再次出现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

(三)延安市红色旅游景点

1、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离开凤凰山后,于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

间的住所。在这里曾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供参观的有中共七大会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亦是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方。景点地址:位于延安市西北2.5公里的杨家岭村

2、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景点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

3、延安清凉山

篇二:研究报告,公文

篇一:公文写作—调查报告陕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XX年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情况的报告

为了正确把握人口形势,掌握XX年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为评估上半年工作和部署下半年工作提供依据,省计生委组织100名调查人员,组成10个调查组,由处级干部带队,采取不打招呼,住甲地查乙地,直接入户的办法,于4月16日至4月28日,对10个地市75个县的100个村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6.3万人。从调查结果看,我省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新的进展,发展势头很好。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工作质量继续提高;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综合服务县的工作在各地普遍展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特征

1、出生率继续下降,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据调查,上半年全省出生率4.83‰(统计报表为

4.32‰),自增率1.13‰。以此推算,全省上半年出生17.48万人,自然增加4.09万人。与去年同期比较,出生率下降了0.53个千分点(去年上半年调查出生率为

5.36‰),自增率下降了 1.03个千分点(去年上半年调查自增率为2.16‰)。比去年同期少生了1.82万人。按照上半年出生率推算,全年出生率为11‰左右,有把握完成全年人口计划。

2、计划生育率提高,多胎生育下降。在调查出生的789人中,其中计划内758人,计划外31人(“外二”15人,多孩4人),计划生育率96.1%,同口径比较,比去年同期的92.3%提高了3.8个百分点。在调查的100个村中,无计划外生育的有72个村,占调查村数的72%,计划生育率在90%以上的有85个村,占85%。

多孩出生得到有效控制。在调查的100个村中,97个村无多孩,占97%;在调查的789人中,多孩只有4人,多孩率为0.51%,比去年同期的0.58%有所下降。

本次调查出生的789人中,持《准出证》生育的有663个,持证生育率为84%,比去年10月国家计生委调查55.1%的持证率高出28.9个百分点。3、出生统计误差率明显下降。100村调查出生789人,报表上报746人,相差43人,出生统计误差率为5.45%,比国家计生委去年10月调查的17.1%低11.65个百分点。100个村中,有66个村无误差。

4、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加强。调查发现,基层工作薄弱的状况有所改观。计划生育宣传有一定声势,规范、醒目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服务意识在基层干部思想中逐步增强;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基本得到落实;基层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的“三查”制度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制度;乡村两级的育龄妇女信息卡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人口计划的下达程序比较规范;各村都有计划生育专干,报酬基本落实。

二、调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少数地方计划外生育依然存在,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从10个地市被调查的村汇总情况来看,各地市的计划生育率基本都达到了要求,但被调查的100个村中,仍有28个村出现了计划外生育。在被调查的渭南市10个村中出生了2个多孩,宝鸡市和商洛地区10个村各查出1个多孩。中央在80年代就提出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多孩,但目前多孩仍没有完全杜绝。

2、瞒报、漏报出生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瞒报、漏报出生的问题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全省调查出生789人,报表出生746人,少报43人,漏报率为5.45%。调查计划外二孩出生15人,上报7人,漏报率为53.3%;调查多孩4人,而报表只有1个多孩。10个地市漏报率在

5%以上的有5个地市。延安市10个村调查出生41人,上报37人,漏报4人,漏报率为9.76%。

3、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低,“三查”工作不到位。这次调查的100个村中,生育后3个月内应落实节育措施的有433人,而及时落实节育措施的只有248人,及时率为58.7%,比去年

同期的67.2%低8.5个百分点。最低的商洛地区及时率为46.9%,西安市和延安市分别为48.4%、52.4%。被调查的100个村中,有14个村上半年生育的40名妇女无一例及时落实节育措施。调查中发现,计划外生育的妇女,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及时落实节育措施,而导致盲怀超生。被调查的100个村中,重点“三查”对象(即39周岁以下上环的,使用药具的未落实节育措施的)7976人,实查7042人,“三查”率为88.04%,有934名妇女应该“三查”而没有“三查”,这些人随时都有盲目怀孕和计划外生育的可能性。

在“三查”的7042人中,查病的有1006人,占14.3%;查出有病的330人,占查病人数的32.8%;查出有病而得到治疗的有197人,占有病人数的60%。“三查”中的查病工作是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调查的查病率只占到14.3%,有一半地市查病人数在70例以下,个别地市没有开展查病工作。

4、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低。从婚育新风、生育政策、奖罚规定、生殖健康知识等方面,采取问卷的方法,对100个村的1000多名妇女进行了调查。调查人员普遍反映,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知之甚少。虽然多数村都建立了人口学校,但村级的人口学校绝大多数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5、流动人口管理依然薄弱。调查显示,100个村中有流动人口3152人,其中持有婚育证明的1387人,持证率为44%。持证率低于30%的有4个地市;西安市26.9%,延安市26.2%,商洛地区22.2%,榆林市13%。有不少地方没有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流入、流出人员档案,状况底子不清,情况不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表现出畏难情绪。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全省在基本实现“三为主”后,普遍产生了松一口气的思想,一些地方的工作明显有所放松。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和巩固低生育水平的艰巨性缺乏足够认识,对巩固、提高、发展“三为主”成果,创建综合服务县仍停留在开会布置和一般号召上,缺乏扎实有效的措施。有一些领导同志满足于听汇报,往往轻信报表,过高估计工作成绩,总认为计划生育工作搞得差不多了,盲目乐观,满足现状,自觉不自觉地减弱了工作力度。特别是

对一些后进村,缺乏具体帮助,分类指导没有落实到村一级。

二是基层干部缺乏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据调查,个别乡、村计划生育工作仍然依靠行政命令,靠乡上派人搞突击,工作方法简单,法制观念淡漠,优质服务意识差。还有一些村、组干部认为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怕得罪人,怕某些人报复,不敢大胆抓计划生育工作,加上一些地方的报酬得不到真正落实,也影响了村、组干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基层工作薄弱,基础不稳。调查中发现,基层工作不落实带有普遍性。从形式上看,乡、村都建立了计生行政、服务、协会组织,并建立了制度,落实了责任,但有不少地方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在被调查的100个村中,存在计划外生育问题的28个村,占28%。不少乡、村的计生组织基本流于形式,乡计生专干不专,管理工作薄弱,优质服务跟不上,业务知识缺乏,对村、组指导不力。有的村没有开展经常性的工作,对统计表、册概念不清,平时工作无人过问。在农村,村、组干部不会干、不愿干计划生育工作的问题仍相当突出。

通过调查分析,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人口警钟,使我们看到,我省人口形势仍然严峻,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任何政策上的偏差、工作上的失误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

可能导致生育率回升。对此,各级政府和计生部门必须有清醒认识,切不可掉以轻心。

关于渭北农村受灾窑洞调查报告

省建设厅

根据省政府指示,我厅抽调有关质量监督机构、勘察、设计单位、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两个专家组,在渭南市建设局、规划局及各县建设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于XX年10月21—23日对渭北地区的澄城、合阳、白水三个重灾县的农村受灾窑洞进行了实地调查,取得了第一

手调查资料,从技术角度对灾害的成因和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渭北地区窑洞建筑冬暖夏凉,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且比较适合渭北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作为居住建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前多为沿山或沟坡建造的土窑,近几十年新建的多为砖拱窑洞,一般以户为一个建造单元(2—3孔窑洞)。近年来,由于集中搬迁的原因,也有数家农户相连成排建窑的情况。新建砖拱窑洞跨度一般为4米,进深9—10米左右。基本采用黄泥砌筑120毫米厚砖拱,窑顶以上覆盖0.5—1.0米厚黄土,分层碾压后与砖拱自然形成组合拱结构。侧帮墙一般采用

1.5—

2.0米厚土墙,前后墙基本采用土墙,也有少量砖墙。此种窑洞适合于干旱少雨气候条件。今年以来,渭北地区阴雨连绵,特别是8月下旬以来,发生了历史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降雨量约为往年同期的五倍左右,造成了大范围、大面积土窑整体倒塌,即使未倒塌的窑洞也大量出现窑顶渗水,砖拱裂缝变形,前、后墙体下陷、倒塌或外闪及溜背、溜帮等现象而形成危窑。部分村庄地下因属煤矿采空区而出现地基下陷,造成窑洞拱脚出现裂缝,更增加了窑洞的

经过实地考查、分析研究和承载力验算,我们初步认为窑洞倒塌破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窑顶填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含水量一般在10%左右,雨水浸泡后达到饱和状态,土的重量增加约50%,荷载加大,土的抗剪强度基本丧失,组合拱失效,原组合拱土体变为荷载加在砖拱上,使砖拱脚(肩)变形、失稳、剪压破坏,造成拱顶坍塌。因其为脆性破坏,故坍塌前无明显征

2、因排水不畅,地基湿陷,窑顶土受雨浸泡,引起侧帮墙体滑塌,抗水平推力减弱,砖拱两

数孔或十多孔成排窑洞,由于其中一孔窑洞倒塌,也会因同样原因引发整排窑洞倒塌。澄城县

3、渭北地区土质一般为ⅲ—ⅳ级湿陷性黄土,而且一些地方窑洞下为煤矿采空区,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地基土不均匀

45

6

1、进一步核实窑洞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情况,对确实位于山(土)体滑坡或地下采空区等地质

2、出现砖拱顶沿母线或拱肩裂缝,或拱曲面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现象的窑洞,应视为危窑。人员必须全面撤离

3、未出现上述现象的窑洞,因砖拱上部覆土浸水饱和,组合拱失效,可以认为也已成为“危窑”。原则上在砖拱上部覆土中下部含水量降至15%以下前,暂不能居住,定名为“过度期危窑”。虽不能定为危窑,但前、后墙体外闪或倒塌的窑洞,也应划为“过度期危窑”。(1

(2

(3

(4)保证室外排水顺畅,避免积

(5)冬季应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生火,保持室内温

度,预防和减少冻融对窑顶结构的破坏;

(6)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窑顶土体逐渐恢复正常含水量,确实排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考虑投入使用。在正式使用前,应对窑洞进行全面检修,特别要注意做好窑顶的防水措施和窑洞周边的排

4、从建筑结构角度讲,此种组合拱窑洞砖拱薄弱,对变形的影响十分敏感,结构性能极差,在遭受连阴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后极易失去承载能力。因此,我们建议逐步淘汰此类结构类型的窑洞建筑,代之以结构性能相对较好的砖混结构或正规设计的其他结构类型的拱窑,

从根本上解决防灾问题。

5、除窑洞外,我们对土木建筑的破坏情况也进行了考察。鉴于此类建筑不具有渭北窑洞那样典型的破坏特征,建议按一般危房进行鉴定处理。篇二:研究报告撰写规范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教育科学规划

立项课题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规范

课题研究进入结题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写作研究报告,除了课题研究与实验要有充分的基础以外,首先要确定研究报告的文体类型。课题研究报告属于教育科研应用文体。这类文体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实验

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等。如果课题是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的调查,就应写作调查报告;如果课题为实验研究,就应写作实验研究报告;如果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验内容的,研究报告就要二者兼顾。我市“十一五”立项课题,大都属于实验研究报告,也有部分是调查报告的,少部分是理论与实验研究都有的,很少有单纯进行理论研究的。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与一般的研究报告既有其一致的地方,也有其特殊性。目前国内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要求不尽一致,结题性研究报告与一般研究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综合性,结题性研究报告要全面表述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取得的成果,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评价分析。写作时需要汇总有关研究材料,包括发表的论文、教案、实验材料等等,对整个课题的研究状况有了总体把握之后,然后进入写作程序。列了子课题的,要在结题报告中说明子课题的研究情况及其取得的成果,结题研究报告之后可以把子课题的研究报告附在后面。因此,结题性研究报告应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总报告。市教科所总结了十几年课题研究与管理的经验,分三个部分对课题研究报告形成以下基本规范: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报告的引言部分——体现课题的规划研究与逻辑建构

课题规划的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报告的引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了课题组如何按照教育科研的程序对教育问题进行规划研究的。只有写好引言部分的内容才能为课题研究报告打好学术基础,为课题研究构建起严谨的学术逻辑。因此,引言的内容体现了课题组的学术功底,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学术基础,也是课题组学习研究的具体体现。引言部分可分为问题的提出、对问题规划研究的逻辑建构、课题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十一个条目的问题。这些内容的表述程序构成一个逐层推进的严谨的逻辑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教育科学研究不仅始于问题,而且也是围绕问题展开和进行的。这项内容一定要详细指出学校或者课题负责人面对的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里的问题是在研究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空想出来的问题。把问题阐述清楚、具体、明确,是研究报告的必要基础。问题的表达要立足于两个基点,即表明本项课题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一)问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式

1.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写出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教育背景等。首先要重点突出问题在课题负责人所在区域或学校的表现,要把问题阐述地清楚、准确、具体,就要运

用多种方式研究和表达问题。除了观察之外,还可以进行座谈、走访、有关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多方面了解问题,对问题的具体细节,只有把问题阐述的透彻,研究才会有扎实的起点。其次对问题普遍性得了解可通过抽样调查或者引述相关研究资料说明。

2.课题研究的背景。主要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带来社会巨大变化,教育内部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我省规范办学行为等大背景下,来看待问题研究解决的必要性,以及对面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影响。

3.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简要交待课题的由来。说明本项课题的研究状况,前人或同代人对于这项研究的进展程度,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本项课题的研究到了什

么程度,本项课题的研究规划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从而确定本项课题研究的性质。

4.确定课题的研究性质。如果是在已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要清楚交待原有课题的研究状况及其成果,还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即使是成熟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实验,仍然可以进行研究。比如“探究”性课题,这类课题比较多,大多属于实验课题。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索在具体学科教学中进行探究的方式方法,其中虽然可以进行相当的理论阐述,

但不是最主要的。

(二)问题研究的不当表述与修改

从我市进入课题鉴定程序所提交的研究报告来看,这项内容存在问题较多。课题的问题表述不清楚,或者表述不当,课题研究报告就失去了基础,鉴定也就难以通过。问题表述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表述问题。只交代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没有把问题交代清楚。没有问题表述的课题研究成果就不能算是真实的研究成果。只有把问题表述清楚、准确、真实,才有进行真正意义的研究。

2.问题的表达大而空。虽然表达了问题,但不从教育实际问题入手的,只是宽泛或者概括地表达了一般的问题,是从我国、我省的角度表达的,很多课题研究报告只是把搜集到的有关问题表述粘贴过来,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没有本校的实际问题。问题的表达大而空,不具体也不明确,课题研究中很难把握,使课题研究失去了研究的真实基础,甚至失去了方向和目标。

3.问题的表达单一概略。虽然表达了本校的问题,但只有观察性概述性表达,缺乏实证性表达,缺乏数据统计和分析,对问题的研究方式比较单一,科学性不强。

4.需要说明课题来源的没有说明。有些课题原来已有很多研究,自己申报的课题、包括使用的核心概念都是用沿用的,或者是从子课题发展而来的,但却没有说明。如比如活动式教学、探究创新式教学、发动式教学、“七星级习惯的培养”、“问题导航式”等都有问题的承接的,都需要说明课题来源。这一问题的表述与“该项研究现状综述”不同,这里主要是从问题的承接性来说的。

二、对问题规划研究的逻辑建构

在问题提出之后,就要对课题进行规划研究,从而建构起本项课题研究的学术逻辑,这对课题研究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课题组对问题进行规划研究的功夫决定着课题研究的学术功底或者学术基础,必须下实际功夫来完成。完成问题规划研究的学术构建,是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内容查阅资料、学习和研究分析资料,并与本项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构成课题研究的逻辑依承关系。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阶段,也是课题组开展研究与实验进行理论准备和选准课题研究切入点的重要阶段。在问题规划研究中构建起严谨的学术逻辑,是通过下列条目内容的研究逐层推进地建立起来的。(一)该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1.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述评要求。可分为两个层面:一

陕北土窑洞阅读答案

篇一:陕北土窑洞阅读答案 2.窑洞与普通民居房屋相比有哪些优点? 3.指出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有些陕北老乡进了西安等大城市也要住窑洞,因为在陕北生活惯了,离不开火炕,所以西安市内也有一些石窑。 5.其实,陕北窑洞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居所,它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不朽贡献。请联系相关学科的知识,列举与窑洞相关的革命史实。 答案 1、选文是以“事理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首先介绍陕北窑洞的环境和条件,然后说明窑洞的优点,接着说明窑洞的类别和结构。 2、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结实……准确。 5、答案示例:为写《论持久战》,毛主席六天六夜没合眼。在毛泽东选集(1—4卷)收录的156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延安的窑洞中写成的。 篇二:陕北土窑洞阅读答案 篇三:陕北土窑洞阅读答案 篇四:陕北土窑洞阅读答案 1.说明了什么是窑洞,窑洞的种类和窑洞现存的数量 2.选址和建筑方式的不同 3.放在乙处.因为前一句说“除了结实抗震,还极其耐火”,如果加在这句后面,不仅与前文相呼应,还可以成为上一句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的突出窑洞结实的特点,更令人信服. 4.不能.因为作者不能确定是否准确就在5000年前,所以用“约”;“现存”表示现有的,也许以后会发现更多.这两个词起到限制作用,去了则改变原句意思.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5.都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并分段介绍事物特点.(相同点)《说“屏”》更注重渝介绍屏的作用.(不同点)话说我也刚写好= = 1.说明了什么是窑洞,窑洞的种类和窑洞现存的数量2.选址和建筑方式的不同3.放在乙处。因为前一句说“除了结实抗震,还极其耐火”,如果加在这句后面,不仅与前文相呼应,还可以成为上一句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的突出窑洞结实的特点,更令人信服。4.不能。因为作者不能确定是否准确就在5000年前,所以用“约”;“现存”表示现有的,也许以后会发现更多。这两个词起到限制作用,去了则改... 男孩460740 2014-10-04 1.说明了什么是窑洞,窑洞的种类和窑洞现存的数量2.选址和建筑方式的不同3.放在乙处。因为前一句说“除了结实抗震,还极其耐火”,如果加在这句后面,不仅与前文相呼应,还可以成为上一句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的突出窑洞结实的特点,更令人信服。4.不能。因为作者不能确定是否准确就在5000年前,所以用“约”;“现存”表示现有的,也许以后会发现更多。这两个词起到限制作用,去了则改变原句意思。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5.都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并分段介绍事物特点。(相同点)《说“屏”》更注重渝介绍屏的作用。(不同点) 1.说明了什么是窑洞,窑洞的种类和窑洞现存的数量2.选址和建筑方式的不同3.放在乙处。因为前一句说“除了结实抗震,还极其耐火”,如果加在这句后面,不仅与前文相呼应,还可以成为上一句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的突出窑洞结实的特点,更令人信服。4.不能。因为作者不能确定是否准确就在5000年前,所以用“约”;“现存”表示现有的,也许以后会发现更多。这两个词起到限制作用,去了则改... 2014-10-05 1.说明了什么是窑洞,窑洞的种类和窑洞现存的数量2.选址和建筑方式的不同3.放在乙处。因为前一句说“除了结实抗震,还极其耐火”,如果加在这句后面,不仅与前文相呼应,还可以成为上一句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的突出窑洞结实的特点,更令人信服。4.不能。因为作者不能确定是否准确就在5000年前,所以用“约”;“现存”表示现有的,也许以后会发现更多。这两个词起到限制作用,去了则改变原句意思。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5.都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并分段介绍事物特点。(相同点)《说“屏”》更注重渝介绍屏的作用。(不同点) 1.说明了什么是窑洞,窑洞的种类和窑洞现存的数量2.选址和建筑方式的不同3.放在乙处。因为前一句说“除了结实抗震,

关于陕北的窑洞

关于陕北的窑洞 关于陕北的窑洞 窑洞风景 住窑洞,越住越有感情。那种感情,该像“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吧,日子越长久,感情越深厚。 窑洞,就挖在这类山崖,沟畔,背山临水的地方。 窑洞从山腰挖起,一层一层往山顶挖去。随着山崖的形势挖成排,远远看去就像一带土楼。每层窑洞的前面,用削山和打窑的土,恰好可以垫成一片平地。上下左右的窟洞,高低错落,不一定排的都很整齐;那整齐的却有时候上一层的平地就是下一层的窟顶。在这种九曲回廊似的的窑前平地上,可以种菜.养花,栽树。西湖白堤的“间株杨柳间株桃”,被称为江南绝妙景色。这种窑洞建筑的“一层窑洞一层田”,不也可以称为塞北的大好风光么?若是种瓜,上层的瓜蔓能够挂到下层的檐头,天然的垂珠联珑,那才真叫难得哩。景致更好,是夜里看,一排一排的灯

火,好像在海岸上看航船,渔火千点;也好像在 航船上望海岸,灯火万家。 农家住的窑洞,多半是靠窗盘炕,炕头起灶 安锅。灶突从炕洞里沿着窑壁直通山顶。常见夕 阳衔山的时候,一边是缕缕炊烟从山头袅袅上升,一边是群群牛羊从山上缓缓回圈。“日之夕矣, 牛羊下来”,正好构成一幅静静的山野归牧图画。若是山高一点,炊烟缭绕,恰像云雾弥漫,又会 给人一种“白云深处有人家”幽美旷远的感觉。 有的农家窑洞,用丹红纸剪贴了“鲤鱼跳龙门”、“锦鸡戏牡丹”一类的窗花,或者贴了祝贺新婚 和新年那样的“髂”,就又是一种欢乐气象了。 “窑洞风景”的确是风景,是诗情画意的风景。仔细体会开头一句话:“住窑洞,越住越有 感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白天看,一层一层,上下左右的窑洞.高低 错落一层窑洞一层田,上下层之间瓜蔓垂联,这 不是一幅陕北风景画吗? 若是夜晚看,一排一排的灯火似“渔火千点”: 再看那夕阳衔山,牛羊回圈,好一幅山野归 牧图啊!

高考地理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8 窑洞文化专题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的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人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 原因有三点: 其一、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 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a :区域地形地貌形成,特点 b :等高线地形图与窑洞的综合考查 c :区域气候类型,降水特点 二 一 窑洞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系列八

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

历史悠久的窑洞文化 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营造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称“陶复陶穴”。 窑洞营造简单,省工省料,无须砖瓦,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不占用地表土地,可谓是最省钱、最省地、最环保的民居建筑形式,陇东居民在80年代之前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窑洞。营造窑洞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副业,干这一行的通常称之为“窑匠”。“窑匠”所干的活主要为掘崖面、挖窑、箍窑等,崖面通常为10-20米左右,将崖面掘好后可处理成水波浪、一镢倒、乱镢子等多种纹样,窑洞挖好毛筒子后,定线剔削、砌窑肩,土质不好的崖面所挖的窑洞还需要箍,窑洞开一门一窗和一高窗,门窗和高窗便于上下空气对流和采光,也可随时关闭保暖。“窑匠”在剔削时将窑顶削成内低外高状,可使窑内的烟雾能很快从高窗排出。技艺全面的“窑匠”还砌火炕、砌灶台、挖烟囱等。火炕是窑洞民居的一大特色,住人窑洞必有火炕,而不设床,技艺好的匠人砌的火炕、灶台,烧的过程中出烟利、不打倒烟,而且省柴,热量利用率也高。现在的陇东居民在修建房屋住宅时,也有将厨房都做成箍窑的,其原因就是因为窑洞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可使厨房内的水缸等生活用具在冬天不会被冻破。可以看出,窑洞及其营造技艺在陇东居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窑洞营造技艺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我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争与合的历史见证。然而,受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窑洞营造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和营造技艺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陕西窑洞作文1000字

陕西窑洞作文1000字 陕西窑洞作文1000字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 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 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 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 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 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深达 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 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陕北窑洞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 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建筑材料少,工匠少, 施工便利,不占用土地,不破坏环境。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 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 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 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栽了很多栽 树木和花草。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 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现 代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凿出窑洞, 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里的树梢,看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锢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 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够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 建成为楼独立式窑洞(箍窑)。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 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陕西窑洞调查报告 篇一: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主题: XX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100512 学号:100512117 调查人:李婧指导老师:国亮年2月22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引言:近 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革命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对于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

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鉴于这一情况我在暑假假期间对此展开了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调查对象:通过走访相关旅游部门、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 调查目的: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优势 调查方式:数据收集、实地考察 调查时间:XX.02.10-XX.02.20 关键词:旅游现状红色景观问题与建议 正文 一、延安红色旅游现状调查 (一)延安市概况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性城市,1997年元月撤地设市,下辖1区12县,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15.1万人。延安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延安市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

中原地区窑洞式民居的文化分析

中原地区窑洞式民居的文化分析 中原地区窑洞式民居的文化分析‘◆一¨。。。々: , 专\\:,~;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驯年岁愚沪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纠睁脚摘要摘要窑洞式传统民居其内部空间全部是在土中开挖的,人们居住于土体中,是一种没有建筑的建筑空间。它给人们提供的营建成本的廉价性和居住舒适性, 使得其它建筑类型都显逊色。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风格迥异的窑居特色。中原地区窑洞式传统民居生根于中原大地,形成了中原人特有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窑居特色,窑洞建筑和其形式构造以及空间组合无不显示着传统的区域窑居的艺术特色和魅力。窑居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与大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地保持自然生态环境风貌,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这正是一种真正

与自然和谐的原生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生态意义深刻且重大。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其实所丢弃的时祖辈传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智慧、经济和财富。窑洞建筑在飞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正迅速的老化、消失,这是一种地域文化失落的危机。从中原整个窑洞分布区的现存窑洞建筑入手,进行调查研究、资料收集,用从整体到个体,在上升到整体的研究方法,总结中原窑洞式民居的聚落特征、建筑类型、平面布局、装饰特点,借助“天人合一”、地方民俗与建筑民俗文化、风水堪舆、儒学礼制等传统文化对中原窑洞式民居进行分析,挖掘蕴涵在该地区窑洞民居建筑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的价值,最后提出对中原窑洞区民居的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重大意义。关键词:中原窑洞式民居;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文化遗产传承,,. ,. . , ,. ,. 、

浅谈陕北窑洞

浅谈陕北窑洞 摘要:陕北主要指陕西省延安,榆林地区。陕北窑洞建在黄土高原上,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冬暖夏凉。同时,窑洞创造了陕北的文化,使得陕北文化有了黄土的深厚,大漠的宽广,和黄河的奔腾。同时,我相信窑洞在未来的生活中同样会给陕北人民带来巨大的财富。 关键词:窑洞,黄土,土窑,石窑,历史,文化,经济 陕北窑洞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名居形式,中华名族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起来的。早在120万年以前,黄土开始堆积,先民的穴居便在陕北落下了深根,从此,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更是陕北的象征。 一、窑洞的自然基础 窑洞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的影响,形成了土窑,石窑,砖窑等主要类型,形成多样,千姿百态,如同满天繁星散落在黄土高原的前丘百壑之中。 (一)、黄土高坡形成的条件 干燥,黄土,大风造成了这些地区特殊的景观。春冬季,干燥的气候 使得黄土浮于地表,大风又将这些黄土带到空中,使得这些地区更加添加 了一些悲壮又豪放的气氛。 光照充足。由于此地区比较寒冷,庄稼大多是一季的,即春种秋收, 冬天便没有了农活。在冬季温暖的阳光下,一排男女老少蹲在墙角晒太阳, 男人抽袋旱烟,女人拉家常,是此地特有的风景线。不过,随着经济的发 展,这道风景线也仅仅偶尔能在农村看到。 窑洞是这个地区典型的住房。陕北现在还有窑洞,冬暖夏凉,特别适 合于居住。但是从外形上不太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和居住需要,已被很多人 摒弃。但农村仍有许多窑洞。 (二)、黄土高坡问什么适合修建窑洞 来自地质专家的研究表明,这是黄土的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的。经历过不同的地质年代和气候条件,黄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早期的干冷气候环境中,黄土高原上的土质还比较疏松,黄土中的胶结物含量也非常少,不具备土壤结构,所以抗侵蚀的强度比较低,一旦遇水就会崩解湿陷。雨水汇集径流在疏松的黄土地上切割,在黄土高原形成深浅不一的切沟。到了后来,气候变得温暖潮湿,大量的生物开始在黄土高原生长繁殖,它们促进了黄土高原成壤,并使古壤的有机质与胶结物含量得到提高,从而使黄土具备了较强的抗侵蚀力,这就为古人在黄土层上挖凿窑洞创造了条件。 据介绍,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构成的粉砂为主,因而黄土地层构造质地均

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窑洞文化

庆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窑洞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建造简单的穴居,并逐渐形成聚集部落。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纵向的土层结构使建造的窑洞不易塌陷,这就为窑洞建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庆阳窑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国内外专家不断到庆阳参观考察,并写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居住形式也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人前来观看。 追根朔源 (一)窑洞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1、窑洞的产生与农耕文化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甘肃省东部,历史悠久,气候温和,这里古称北豳,习称陇东,这里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道之兴自此始”。庆阳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得以丰富的,要了解窑洞发展就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窑洞像一位母亲,亲历着朝代变迁,看着她的土地成长,看着农耕文化开创发展,这里留下了深厚的农耕文化的痕迹,农耕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庆阳窑洞的发展。 2、窑洞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的习惯至今不变 去过庆阳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默默耕耘在庆阳这块土地上的庆阳居民,至今仍然保持着他们那种勤劳、朴实、憨厚的品性。

在农事活动中,他们依然传承了以往的农事季节的时间和生产技术,并且在今天的农事活动中,发扬光大了古代的生产技术。《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红枣、九月收稻谷、十月粮进仓,以及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芦摘个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农事季节相同。农忙时送饭到田间,九月筑场圃(即在一块地里春夏种庄稼,秋冬修成场),用柴禾编织门,用茅草搓绳捆庄稼的习俗,都一直延续至今。 庆阳地区经济林种植历史传自周祖时期,这里有相当多的经济林品种都来自于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如桑、李子、桃、梨、枣等。《七月》篇中“六月食郁及奠”的诗句,郁就是郁李,果实酸甜可食。将郁李枝条嫁接在杏、桃的树枝上,就可以结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 信仰禁忌在现代仍有体现,在原始社会,人们的认识尚不足以解释很多现象,于是对自然产生了崇敬,对祖先产生了崇拜。庆阳人在挖窑洞时一定要祭土地神(当地称为社神),以保佑全家人住在窑洞里能够平安无事;如果窑洞闹鬼,他们就请来阴阳先生,将五种谷物洒在院子里,如此则可以趋鬼并保家宅平安。 剪纸、皮影戏等与窑洞的关系

陕西民居--土窑洞

陕西民居--土窑洞 走近窑洞 博宝艺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b2649710.html,来源:榆林日报 2012-11-21 14:21:09进入陕北,放眼远望,山峁沟壑间的绿树丛中,隐显着一排排窑洞,这就是陕北人世代居住的家。窑洞,古老而朴实的民居建筑,最真实、最完整地保留了人类建筑文化渊源的本真。陕北人从远古走到了现在,还走不出窑洞这种居息模式,可见窑洞在这块土地上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窑洞的学问 人类的祖先——猿人最早的居所是自然洞穴,用以抗风雨,御寒暑。到了石器时代,人们用石片等简单的工具在土崖上掘些洞穴,铺上软草,用树枝遮挡洞口,成为舒适的居息处,且又能较好的防备猛兽的侵扰。到了先秦时代石窑才逐渐出现,但石窑是达官贵族,豪门富商才有能力修建的,一般人还是以土窑洞为居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人类社会达到了高度文明,窑洞在陕北的居所地位还是名列魁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没有摆脱洞穴系列,只不过由原始洞穴演变成土窑,再由低级进化成高级的石窑洞。现在有的人家把窑洞装修的十分现代化,那也不过是高级洞穴罢了!陕北人从远古走到了现在,还走不出窑洞这种居息模式,可见窑洞在这块土地

上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窑洞最大的优越性是冬暖夏凉,冬季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窑内暖和如春。夏季烈日似火,热浪翻滚,窑内却凉爽似秋。火炕特别适宜老年或风湿病人居住,它有保暖和热灸作用。窑洞的形制有土窑、接口窑、石窑几种。土窑在人工洞穴上发展而来,属窑洞的初级型。农民选择一向阳的胶土崖,用镢头刨齐崖面,开个长方形口子,称窑口,挖进一两米后,向顶部及左右拓展,修成拱形洞。窑口安装简易方形小门;窑内用麦鱼、黄土和泥粉刷;用石板、黄土垒灶盘炕,即可居住。这种窑在古代是贫富人家共同的居所模式,接口窑、石窑出现后,仍是贫民安身立命的居息之地。这种窑采光不好,空气流通差。建国后这种土窑基本淘汰,作为牛羊圈使用。 接口窑,是为了加固土窑窑面和窑口,防止雨水冲刷和塌陷发展而来的一种模式。在土窑的基础上,将窑口扩大成拱形,按窑口拱大小加砌3~5尺进深的石拱窑面,也叫挂面子。做圆门窗即成。接口所用石料为不规则石片、石块,以插花墙、平垒做成,后用泥糊住窑面,叫泥糊马面。用规则长方石料接口,窑面不泥,根据石料凿打形式分锤子活、出面子活。泥糊马面接口窑,在过去是中等生活水平农户的居所;现在人们修窑无论接口还是石窑都成出面子活了。接口窑外表像石窑,内则仍是土窑,比土窑坚固了,光线增强了。

窑洞文化

漫话窑洞文化 曹咏国 陇东黄土高原是地球上黄土层最厚的高原。藉于此,先民凿洞而居,繁衍生息。窑洞这种民居方式以及窑洞文化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从“山顶洞人”等上古文化遗迹和考古资料里得到印证,还可以从祀神和宗教方面很容易列出枚不胜举的根据来。象祀神的窑洞型神龛、宗教圣地的洞窟都似乎与窑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到今天为止,陇东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仍然保留着土葬风俗。墓室的整体结构,其实就是一个按比例缩小的单孔窑洞民居小院落。“生也窑洞,死也窑洞”,“哭了笑了全在这张脸上,死了活了都在这把土上”。让人不禁顿生喟叹:这窑洞,这土地! 总而言之,我们有充足理由说,窑洞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 窑洞,依山势地貌形势而凿。想当初,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单依靠人力将山崖自上而下垂直切削,从垂面向里凿挖,即成窑洞,移出的土方一部分被推平夯实,成为场院。另一部分,板筑成墙,三面而围,一家一户,自成院落。因为这种窑洞大多或依山势或傍沟壑,崖面多呈罗圈状,便美其名曰“罗圈庄子”。 非依山傍沟者,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四方四正地下挖,取出的土方在四面的崖背上垫起。这样每下挖一尺,必使崖面加高二尺。待足够深度后,再在四面山墙上凿窑。这种窑洞,俗称“地坑窑”。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受上述两种构造形式的启发,在平坦地域,以土坯为主要材料,磊起的叫“箍窑子”。这种窑洞除门窗使用一点

儿木材外,很少使用砖石之类的材料。施工简单,造价极为低廉。美观大方,曾一度是平原地带农村上等民居建筑。 拱形窑顶,很好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坚固耐用。 山墙上镶一套普通门窗外,另加一高窗,妥善地解决了通风换气和采光问题。 窑洞冬暖夏凉。空调的发明咱不能和西方人争功,但最早发现并把空调原理应用到民居的,恐怕是咱陇东高原的先民吧。窑洞盛物空间充裕,人居、养畜、饲禽、存放农具杂物,可谓实用方便。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尚不丰富的岁月里,窑洞是陇东黄土高原最为普遍的居住形式,也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乡土文化形态。陇东黄土高原乡土文化,其实就是指窑洞文化,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窑洞文化是一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无论是依山傍沟而居的“罗圈庄子”,还是平坦塬面的“地窑坑子”,大都凿一斜坡“洞子”作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洞子”大多狭窄低矮坡陡,出入上下极不方便,但别无选择。厚重结实的洞子门,哐啷一声或开或关,里外两个世界,或沟通或阻隔,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蔓延窑洞文化的是一种恋家情结。恋家情结远比南方人要深的多,重的多。他们出外谋生一般不会走的太远,不会离开的太久。无论是“游击式”打工,也无论是“阵地式”的在外干事业,“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曾经鄙夷南方人走村串户卖纽扣补锅箍笼瓮,也曾看不起上门吆吆喝喝收购废铜烂铁的老陕,甚至村上第一位摆小摊干买卖的人曾经遭受过大家的奚落。而这些

陕西窑洞

陕西窑洞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 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 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 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 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 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 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 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 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 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陕北窑洞式。但从建 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 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建筑材料少,工匠少,施 工便利,不占用土地,不破坏环境。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 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 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防火,防 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 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 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 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 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 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 脑畔栽了很多栽树木和花草。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 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 窑洞,类似现代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

陕北窑洞的历史渊源及文化特色!

陕北窑洞的历史渊源及文化特色! 2017-02-20 啦啦娱乐 点击上方啦啦娱乐更多精彩!历史渊源/陕北窑洞土穴窑洞式建筑居住形式最早发生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两岸的黄土高原上。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文化为标志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期的新石器早中期 文化,和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为标志的父系氏族社会的新石器晚期,黄土高原窑洞不单成为这两种文化的内容,而且发育得相当成熟——“吕”字形窑洞居室已经出现。黄土高原南界的西安半坡先民的45座居住建筑的主要形式就是方型、圆形的半地穴式。而在陕北,发掘出的穴居遗址已发展到具有内外两室的“套间”性质,呈“吕”字形,石板铺地,料礓石粉抹墙,还建有我国最早的壁炉。在山西省石楼岔沟有仰韶文化穴居遗存,平面呈方圆形,中央有灶,入口处小,已有了门的雏形。 内蒙古凉城园子沟发现了龙山文化早期穴居聚落遗址,其中横穴28座,3间为一组,已呈“一明一暗”的“套间”雏形。新石器时代正是恩格斯所说的从母权走向父权,是“人类所经历

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是“一切文化民族在这一时期经历了 自己的英雄时代”。此也正是以陕北轩辕黄帝陵为标志的传说中的炎黄时代。先民们就这样经历了从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最后酿成了土窑洞的出现。特点/陕北窑洞编辑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顶的方式来保证了它的稳固性。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洞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复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 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黄土高原窑洞与黄土文化

黄土高原文化 黄土高原 从商代到周代这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陕北黄土高原一直处在动荡之中,陕北族民们在战争的一次次冲击下,不断解体,又不断组合;不断减少成员,又不断增加新的成员。如此经过多次大的反复,终于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存在了下来。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政治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以农业、游牧、游猎三业并举的方式出现;社会流动性强却又趋于封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信仰习惯及民情风俗;民间文艺具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 由此可知,时至周后期,黄土高原文化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这是一种多元体文化结构,是牧、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后所产生的合成文化。在这个融合中,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起着决定这种文化的性质的作用,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又源于多部族的融合。这种合成文化,既区别于华夏的农耕文化,又区别于其他游牧游猎部族的牧猎文化,因而它有着自己多方面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完全成熟,逐渐稳定下来,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1] 黄土高原文化- 特色文化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在历史上人们把它仅作为激发斗志,奋勇杀敌的一种战斗号角,而后便作为民族艺术流传下来,成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特色文化。 威风锣鼓是流行于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众游行和其它欢乐的场合表演。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母时,尧所在的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她们村的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他们自己的锣鼓队[2] 黄土高原文化- 窑洞文化

窑洞与当地风俗习惯的关系

窑洞与当地风俗习惯的关系 通过对陕北窑洞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发明陕北窑洞与当地的风俗适应紧密相连,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神灵的敬拜。比如从窑洞的选址开始,修建窑洞之前,首先必请阴阳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位、择良辰吉时。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建筑窑洞是一件关于家族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因此,兴土动木之时有许多民俗讲究,甚为郑重。先要相宅,择吉地,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靠山厚”,俗语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多忌之。修成后又由阴阳择日进行合龙口,正式居住前还有安窗、安土神、暖窑等习俗。不论一块地方的土地有多么结实,视野有多么开阔,只要阴阳先生说风水不好就一定要换。合龙口的时候也是祭祀天地的一种具体形式。至于安土神和在两孔窑洞中间对天地土神的祭祀就更是了。出现这种情况的缘故在于这一带的群众有着比较普遍的泛神论的信仰,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普遍常见的石碾子,传说是由一只青龙所变,转动的石滚子是青龙的眼珠儿。还说青龙有克夫之嫌。故此,陕北许多农村人遇到红白喜事通过石碾子,主人总要用一块红布将它盖上,惟恐冲了青龙。每逢过春节之际,主人都在石碾子的碾维架子上粘贴“青龙大吉”四个大字以避邪消灾。这一带的民俗活动,也大都与神鬼有关。比如大秧歌中的四人场子,即古代巫师的跳神演变而来;秧歌队沿门子拜年,据说确实是为每家每户乞福攘灾。而民间的转九曲,有人说它来自于古代战争的黄河十八阵,事实上它是阴阳八卦图的显示。“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此种传统风俗与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据传:《封神榜》中三仙岛的三位娘娘〔云霄、琼霄、碧霄〕为报杀兄之仇在西岐布下一座战阵,叫做“九曲阵”。自立了玉帝、三官庙〔天官、地官、人官〕和古佛殿。为纪念三位娘娘替兄报仇丧命而改为“九曲灯”。此风俗从此在民间中盛行起来,并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久盛不衰。 2、对当地人际关系的妨碍。窑洞对当地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巨大妨碍,要紧表现在如下几点。首先,窑洞一般是一家一排三孔、五孔或七孔,住的基本上

陕北地区窑洞民居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

陕北地区窑洞民居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摘要陕北窑洞是中国西北部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它既节能、节地,又冬暖夏凉,具有悠久的建造历史。然而,一项中国建设部课题的实地调查表明,这种传统建筑形式正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本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診\-因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以陕北延安的两个实际项目为例,分析了传统窑洞民居如何通过在建筑设计中改善采光、通风和功能分区、在住区规划中变分散为集中等手段,在延续其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同时,更加清晰而准确地把握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窑洞民居城市化更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带来了种种矛盾和问题。笔者在一项中国建设部课题的实地调研中发现,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对陕北地区窑洞传统民居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独特的黄土窑洞建筑正在消失,窑洞民居的文化蕴涵正在淡化。 陕北窑洞是中国西北部地区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建造历史,它不仅凝结了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具有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的许多特点。本文从中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现状和窑洞民居建设的相关分析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寻既能延续窑洞传统优势和特色,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新型窑居模式。 1 陕北地区窑洞民居的发展现状 1.1 陕北地区窑洞概况

窑洞是适应我国黄土高原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而产生的特殊建筑形态,主要分布在陇东、陕北、豫西、晋中南、冀北等地区。在陕北乡村居住建筑中约90%为窑洞建筑,最常见的是用砖或石材建造的靠山窑,约占总数的70%以上?。窑洞建筑就地取材、建造方便、具有悠久的建造历史。其内部环境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窑洞虽然有诸多与环境相适应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室内采光不足、通风不畅等缺陷。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窑洞这种古老的传统居住建筑形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2 窑洞在陕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根据陕西省建设厅有关报告显示,007年陕西省市镇人口已达1 385万,乡村人口2 335万。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要素自内向外扩散,农村要素自外向内聚集,在城乡要素高度混合的同时,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经济结构、社会次序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不断增加。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间,在建设部“北方寒冷地区农房节能技术研究”课题调 研中,笔者随同课题组走访了陕北严寒地区和关中寒冷地区的13个应用农房节能技术的典型村庄,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节能农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量和记录。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昔日陕北地区的传统特色民居—窑洞,正逐渐被千篇一律的“新”式公寓式住宅所替代。这些“新”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大多相互模仿、照搬照抄,几乎完全失去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特色。 在20世纪建筑发展的历程中,“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特色渐趋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导致传统建筑环境趋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窑洞这种地域特色明显的传统民居应该如何发展,才能与当今的生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相适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窑洞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论文窑洞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论文--窑洞2009-10-10 16:46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 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 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 的别样风情。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 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 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 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 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 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 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 似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 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箍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 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中国窑洞特点演变历史资料

1、根源 窑洞历史非常悠久,关于窑洞的最早记载是在中国最早的地理博物书籍《山海经》中。据古建筑学家考证,4000多年前,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据新华社西安2004年10月17日电西北大学考古系及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对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下魏洛村附近的龙山时期遗址考古发掘表明:4000年前的陕西人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粟米,并开始使用陶器。考古人员在此清理出的16座房址大部分保存良好,房屋结构多为主室外有外间或院落。 《诗经·大雅·绵》中记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亶父,周文王的祖父。陶,借为掏;复,借为覆。从旁掏的洞叫覆,即窑洞或山洞;向下掏的洞叫穴。周人不修房室(“未有家室”)的穴居习俗,与现在仍然存在的宁南窑洞是一脉相承的。 2、窑洞的分布 我国是一个窑居比较普遍的国家,从新疆吐鲁番、喀什,甘肃兰州、敦煌、平凉、庆阳、甘南,宁夏银川、固原,陕西乾县、延安,山西临汾、浮山、平陆、太原,河南郑州、洛阳、巩县以及福建龙岩、永定和广东梅县等地区。 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因其具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省钱等优点,被当地人民群众广泛采用。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主要形式有地坑窑、沿崖窑、锢窑。 2、窑洞的形式 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1)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2)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3)独立式窑洞(箍窑) 窑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形式。 3、窑洞的特点 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波,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辐射,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