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节选︶瘅
黄帝内经瘅
《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节选)
【原文】
825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痹。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逆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学习内容如下:
释“瘅”“疸
摘要:结合古辞书、医籍、其他古籍文献中关于“瘅”和“疸”的相关记载,以形、音、义三方面为基础,对早期文献的论述进行详细考察。经考释,“瘅”有3 种含义: 一指一类由于虚劳导致气逆的病证; 一指风邪侵袭手足所致疾病; 一指火瘅,为小儿病,或同“火丹”。“疸”为酒食过度导致脾胃湿热瘀结,热气郁蒸所致的病证,表现为目黄、身微黄、齿黄、爪甲黄,并伴身痛。早期医籍中记载的“瘅”和“疸”的主要区别在于“瘅”以虚劳为前提,以气逆为基本病机,此气为胆气、全身阳气或五藏之气等; 而“疸”为湿热蕴脾所致,其所郁蒸之气则为脾气。后来由于通假混用及其病证表现上的某些相似之处,二者在医籍中的病因病机、病证表现、证治方药等都出现了混同的情况。
第一段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痹。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译文:黄帝说:有患口中发甜的,病名叫什麽?是怎样得的呢?岐伯说:这是由于五味的经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溢,就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热之气。
甘:甜
五气:指土气,土位于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脏为脾,在窍为口。多食甘则味留脾中,脾气外溢则见口甘。顾校:“‘五气’当谓五味之气。”张志聪注:“五气者,土气也。土位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臭为香,在藏为脾,在窍为口。多食甘美,则臭味留于脾中,脾气溢而证见于外窍也。”杨上善注:“五气,五谷之气。”马莳注:“五气者,五藏之气也。”
溢:泛溢;吴悌本“溢”作“益”。益、溢古今字。高世栻注:“溢,泛溢也。土气泛溢名曰脾瘅,言土虚脾热而口甘也。”
脾瘅:病名。脾瘅的病因探讨:
2.1禀赋不足《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大多数IGR患者具有先天禀赋不足的特点,先天之本肾气不足,后逐渐累积后天之本脾气虚,之后影响他脏,最后使五脏都柔弱,这样的病人也易于从IGR转变为糖尿病,甚至影响其他脏器,导致易感性的认识不谋而合。
2. 2 饮食不节而至肥胖“此人必数食甘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饮食无度,过食肥甘厚味,超过了脾的运化功能,而致肥胖。《灵枢·卫气失常》云: “人有肥、有膏、有肉……腘肉坚,皮满者,肥; 腘肉不坚,皮缓者,膏; 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可见,肥胖分膏者、脂者、肉者三种类型,其中膏者相当于腹型肥胖者,以腹腔内脂肪增多为主,危害较大。2008 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最新糖尿病前期治疗指南中指出“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量应减轻5% ~ 10% 并长期维持”。[1]同时体重指数,腰臀比也是现代医学中对糖尿病前期危
2. 3 情志内伤忧思伤脾,暴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恐伤肾。七情无制会导致五脏皆伤,《灵枢·本脏篇》:“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五志化火又容易伤阴液,阴液亏虚,不能制阳,而生内热,虚热
进一步灼伤阴液,最终机体阴阳失衡。
2. 4 外感六淫外邪伤卫,气虚不能固表,病邪由表入里,以致脏器损害。这与现代研究中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 组病毒以及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未患病人群相吻合。
脾瘅的病机探:
3. 1 内热《内经》曰: “此五气之所溢也,病名脾瘅。瘅为热也,脾热则四脏不禀五气上溢也。先因脾热,故曰脾瘅。”王冰注《素问·奇病论》叙述脾瘅的文字时说: “瘅,谓热也”。丹波元简《素问识》言: “瘅者,单也,谓单阳而无阴也”。姬航宇,仝小林提出“脾瘅”最核心的病机是内热。
3. 2 脾不散精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论曰:“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强调了中焦( 脾胃) 失运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环节。脾瘅作为消渴前期,其发病也与脾胃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输布”与胃“主受纳腐熟”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此过程如同《素问》中所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而“脾气散精”正是其中的关键。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味,七情所伤等原因影响了脾的运化,进而“脾不散精”,升清降浊失司,导致本该温养全身的精微物质,不得散布,聚而化浊,郁于血分则易生血浊,进而内浊致毒或化火伤阴生内热或浊毒内蕴
伤及他脏,合并多种疾患。
3. 3 浊毒。冯英和等认为: “IGT 阶段存在的糖毒性和脂毒性,是引起胰岛素抵抗( IR) 的重要因素,此与中医‘浊毒’理论相类似。”脾失健运,精微不散,反成浊邪,浊重难除,缠绵难愈。浊邪入经络,日久伤元气,久病入络,入血分,伤阴耗血,发为血瘀,合称瘀毒。上述 3 个主要病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脾不散精可生浊毒,浊毒聚久可生内热,脾不散精亦可直接生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