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解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外耳道:起自外耳 门止于鼓膜。 1、外耳道长2.5---3.5厘 米,直径约8毫米。外三 风分之一为软骨部,内 三分之二为骨部。略呈S 弯曲。 (检查时成人向外上 方牵拉耳廓,儿童向外 下方牵拉耳廓。) 2、峡部:骨部与软骨 部交界处的外耳道较狭 窄,最窄处称峡部。
3、外耳道生理功能: (1)传递声波:对3000---4000Hz的声波有扩 音作用,可提高声强级10---12分贝。 (2)保护作用:其弯曲形状、耳毛、耵聍协同 作用,可阻止灰尘及外物进入,抑制细菌和霉 菌生长,保护鼓膜不受直接损伤。 (3)保持外耳道深部温度的恒定作用。
咽鼓管来自百度文库
成人咽鼓管窄、长、弯。与水平面成40度角 小儿咽鼓管宽、短、直,与水平面夹角只有 10度,接近于水平。 2、生理:静止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只有 在吞咽、打哈欠、咀嚼时可短时主动开放,空 气自鼻咽部进入中耳,维持鼓室内外大气压力 的平衡。 3、生理功能: (1)维持鼓室内外压力平衡,维持正常听 力。 (2)引流作用。 (3)换气功能。保持鼓室内氧和二氧化碳 分压的恒定。 (4)防止逆行感染。
鼓室的六壁
鼓室六个壁
4、下壁 又称颈静脉壁,借一薄骨板与颈静脉球分开。 5、后壁 上宽下窄,内侧有面神经的垂直部通过,上 部有鼓窦入口,与乳突气房相通。 6、前壁 称颈动脉壁,下壁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 相隔,上部有咽鼓管的鼓室口与鼻咽相通。
(二)鼓室内容物 1、听小骨:包括锤 骨、砧骨、镫骨这三 块小骨通过关节相接 成链,合称听骨链。 2、听骨链的生理功 能:具有杠杆作用, 声波经听骨链的杠杆 作用传到卵圆窗时, 可提高声压1.3倍。 17×1.3=22.1倍 相当于声压级27dB
耳鼻咽喉解剖
一、耳部解剖
二、鼻部解剖
三、咽部解剖 四、喉部解剖
一、耳的临床解剖
按解剖分为以下部分
1、外耳 2、中耳 具有导音作用,合称为导音系. 3、内耳---具有感音作用,称为感音系。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一)耳廓: 1、软骨:内含弹性软骨支架,外面为皮 肤。耳垂无软骨,由脂肪及结绨组织和皮 肤组成 2、皮肤: 耳廓皮肤较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 血流缓慢。

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为听觉和位觉(平衡 觉)重要感受装置所在部位。其身居颞骨 的岩部,结构复杂。外部检查无法窥及。
(一)结构:
1、按解剖学分三部分:前 下----耳蜗;后上---三个半规管;中间---前庭。 2、按组织学分两部分:骨 迷路;膜迷路。骨迷路 与膜迷路之间含外淋巴 液,膜迷路内含内淋巴 液。 3、按生理学分为两部分: 听迷路(耳蜗);平衡 迷路(半规管及前庭)。
中耳
中耳是一个含气空腔,位于颞骨之中, 由鼓室、鼓窦、咽鼓管、乳突气房四部分 组成。
(一)鼓室: 大小:上下、前后 径各约15毫米,容积 约1--2毫升。内有黏 膜皱襞将鼓室分为上、 中、下三个。具有上、 下、内、外、前、后 六个壁。与周围组织 结构有重要连属。
1、鼓室外壁: 鼓膜。 (1)外观:灰白色、半透明、有光泽、椭圆形 的薄膜,外形如浅漏斗状。 (2)位置:鼓膜前下部分在外耳道内侧端向内 倾斜,与外耳道底形成45---50度夹角,在新生 儿约成35度角。 (3)大小:高9毫米、宽8毫米、厚0.1毫米。, (4)构成:三层。 外---复层鳞状上皮 中---纤维组织层(肌层) 内---黏膜层 上五分之一--纤维组织疏松、菲薄--鼓膜松弛部。 下五分之四---组织致密---鼓膜紧张部。
(5)鼓膜正常标志:松弛部、紧张部。紧张部 中央为鼓膜脐部、向上可见锤骨柄、锤骨柄上 端的灰白色小突起为锤骨短突、短突前方有锤 骨前皱襞、后方有锤骨后皱襞、以此区分紧张 部和松弛部。光锥位于鼓膜前下方。 (6)鼓膜生理功能: a.保护内耳、中耳。 b.收集声能。 c.传导声波:鼓膜总面积约85平方毫米,其中 55平方毫米为有效震动面积,其与锤骨柄紧密 相连,比镫骨底板的面积(3.2平方毫米)大17 倍,因此声波由鼓膜传到镫骨地板时可以提高 声压17倍,。
听骨链的杠杆作用
(三)咽鼓管 又叫耳咽管、欧氏管。 是沟通中耳鼓室和鼻咽 部的管道。 1、构成:全长35----39 毫米,由骨部和软骨部 组成。近鼓室的一段为 骨部占全长三分之一, 近鼻咽的一段为软骨部 占全长三分之二。 咽鼓管鼓室端开口---鼓口,或称鼓室口。位 于鼓室前壁的上方。鼻 咽部的开口----咽口, 位于鼻咽部外侧壁。

鼓窦: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前方借鼓 窦入口与鼓室相通,后下壁与乳突气房相 通。鼓窦内覆有纤毛黏膜上皮。
乳突气房:位于鼓窦后方,内含许多大小 不等、形状不一、相互连通的气房,各房 彼此相通。气房为无纤毛黏膜上皮覆盖。 其上界为硬脑膜板,后界为横窦骨板。 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不同,可分为气化型、板 障型、硬化型及混合型。
1、骨迷路:分为前庭、半规管、 耳蜗三部分。 (1)前庭:位于骨迷路的中部, 前连耳蜗,后连半规管。其 外侧壁有卵圆窗及圆窗与中 耳相隔。 前庭嵴,后面有椭圆隐窝, 内含椭圆囊;前面有球囊隐 窝,内含球圆囊。 (2)骨半规管:共有三个。位 于前庭的后方。包括:外半 规管(水平半规管)、上半 规管、后半规管(垂直半规 管)。每个半规管的一段膨 大,名骨壶腹。 (3)耳蜗:位于前庭的前方, 形似蜗牛壳。前庭阶居上, 与前庭相通;故阶居下,借 园窗与鼓室相通。两阶内含 有外淋巴液,借蜗尖的蜗孔 彼此相通。
3、耳廓的名称: 后----耳后沟。
前----耳轮、对耳 轮、耳舟、耳屏、对 耳屏、屏间切迹、三 角窝、耳轮角、耳甲 艇、耳甲腔、耳垂。
耳廓表面标志
4、耳廓的功能: (1)、形如贝壳,搜集声音,经放大 后汇入外耳道。 (2)、两侧耳廓协同作用,能够辨别 声源方向。(立体听觉) (3)、耳廓缺失,影响美观,引起一 定程度的听力下降。
鼓膜有效振动面积
2、鼓室内壁 为内耳的外壁,表面凹凸不平,主要有下列结构: (1)鼓岬:中央较大的膨隆,耳蜗底周所在。 (2)卵圆窗:位于后上方,内通内耳的前庭。由镫 骨底版及其韧带封闭,又称前庭窗。 (3)圆窗:位于后下方,为膜所封闭,又称为蜗窗, 此膜称为圆窗膜。 (4)面神经管突的水平部(鼓部)。 (5)半规管突:迷路瘘管好发部位。 3、上壁 3---4个毫米,或薄如纸。称鼓室盖或鼓室天盖, 与颅中窝相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