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62014096 陈懿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是,它是指辨别病因、病机、症候的总概念。
辨证论治不同于单纯的对症疗法,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是以临床症候为基础,进行逻辑推理、审证求因的产物。
中医学的证和西医学的病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西医学的病因、病机往往是实验研究的结果。
所以,在我们临床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种病表现出不相同的证;而不同的病表现出相同的证。
对于前者来说,是同病异治,而对于后者则是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是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病情采取治疗的必然法则,不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临床上都存在这种情况。
而异病同治是中医学宝库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环,多少年来,我们祖辈们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
“同病异治”首见于《黄帝内经》。
异病同治在《黄帝内经》中没有明确的论述。
但异病同证起源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张仲景的《伤寒论》以方类证,就是异病同治的典范。
论述异病同治理论主要体现于同一方剂的重复使用,即一方同治多病,其实质是因症候相同而采取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又称“同病异证异治”,其内涵是:疾病相同,证候、治法不同。
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痛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两者同属腹满病,但其病机、证候不同。
前者证属表邪入里而甚于里,为积滞之邪壅滞于肠道,治以解肌发表,行气除满;后者证属燥屎积滞于肠道,腹部满痛不减,治以泄热峻下通便。
“异病同治”又称“异病同证同治”,其内涵是疾病不同,病机、证候、治法不同。
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曰“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则曰“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痰饮与消渴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也各异,但导致这两种疾病的病因相同,都是水饮为患,膀胱气化功能失司所致。
所以均用通阳化气行水之法,而选用五苓散治之。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法则均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的。
同病异治就是从一种疾病中,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的证候,从而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异病同治是在多种疾病中,找出其矛盾的共性,即相同的证候,从而采取同一治疗原则和方法。
简而言之,即是:疾病同,证候异,则治疗异;疾病异,证候同,则治疗同。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者法则的运用,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思想,符合现代治疗学的需求。
张仲景在治疗内伤杂病时以一方治疗多病,同时一病又以数法治疗,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及“异病同治”的精神。
我们在继承的同时,在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适用范围,辨证地对待这一法则,才能做到继承、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