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昨天,我跟南平市劳教所老同志讲心理卫生课程,跟过去一样,我在最后,专门谈了敏感而重要的话题,就是正确面对死亡。
中国人对死亡,谈死亡都是比较忌讳,我们的文化也是这样。死亡,这个事情对我们如此重要,而且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无法回避,特别是老年人,为什么不能科学,坦然谈呢?当然,这些与我们国家整体缺少死亡文化,死亡教育有关。缺少对死亡的思考,是儒家思想的表现,也是中国人缺少宗教信仰的原因之一。因为死亡这个终极性问题的思考,就难免谈到宗教信仰。
什么是幸福?包括生的幸福,死的幸福。生命的质量,包括生活质量,死亡质量。中国人有一句骂人的话:不得好死!反过去理解,对一个人来说,好死是一种幸福,那是善始善终。老年人不仅看到一个个亲人,朋友,伙伴死亡,同时自己也面临死亡的焦虑,甚至难免思考死亡的方法。可是没有跟老年人谈死亡问题,实行鸵鸟政策。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现象,不可抗拒,非常公平(也是唯一公平的事情)。无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追求不死永生,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避免,那我们只能接受。既然只能接受,那我们还是坦然接受,比痛苦接受好。人类对死亡是永恒的焦虑,因为活着的人没有死过,
死去的不能告诉我们死亡是什么体验感受。因此许多理论,假设就出现了,这些就是宗教。
什么是有质量的死亡?快的死亡,比慢的死亡要好。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生病,久病,既是自己的精神,肉体的痛苦,也给亲人,社会带来麻烦和负担。有时候不是子女不孝,而是违法尽孝。中医有一种疾病叫马上风,就是男人在与女人做爱的时候,突然中风死亡。这样的死法既快,也乐。总比那些想死却死不了的人幸福。难怪许多人,因为疾病的长期折磨,产生轻生念头,甚至渴望安乐死。
快乐的死,比痛苦的死要好。马上风是快乐的死,这个难以做到,至少我们可以做到无痛苦地死亡。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是难以忍受的。这时候治疗癌症意义不大,使用镇痛剂十分必要,哪怕是毒品吗啡。因为痛苦,往往能够扭曲灵魂,丧失尊严。
尊严的死,比扭曲的死要好。中国有一个医疗的伦理学悲剧,亲人活着的时候,并无照顾关怀。亲人临死的时候,大家格外亲切,大笔花钱。据说,中国人的医疗费的70%花费在人生最后3个月,确实没有必要,完全是种形式。我作为一个医生,常常在医院的ICU看到,许多临终患者,临死老人,身体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最后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凄凉地离开了这个他恋恋不舍的世界。这样的治疗,虽然在技术上无可厚非,但是在道德上,伦
理上,文化上,亲情上,是不人道的(甚至不排除是经济效益的观念在作祟)。真正的中国传统死亡文化,老年人都愿意放弃不必要的抢救,以免人财两空。他们在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们最想的是回家,跟他的亲人在一起,握着亲人的手,看着希望的子女,并且嘱咐几句话,然后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作为医院,作为医生,应该还给老年人这样的尊严。
许多老年人对安乐死表示理解接受,就是担心中国法律无法实施,就是担心那时无法表达。其实,安乐死分主动安乐死,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就是采取主动行为导致死亡,被动安乐死就是放弃抢救,自然死亡。极其痛苦的人,希望主动安乐死。没有感觉的人,被动安乐死也无所谓了,因为那时什么也不知道了。我想作为子女,应该心领神会,帮助老人从生的痛苦中解脱,把老人家神圣的灵魂从破烂不堪的躯体中挽救出来。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过程,许多老年人想到这些,也就更加珍惜活着的质量,活着的意义。什么是老有所为,就是做能够做的,活着的质量是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我们说生命的伦理学包括,生命的数量(就是尽可能延长生命时间),生存的质量(就是我们尽可能不要成为社会,别人的负担,尽可能做到生活自理,如果我们的生活不能自理,那我们的自由就受到巨大限制,毕竟每个人不是霍金),生命的质量(就是我们不仅需要生命数量,生存质量,还需要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是快乐自己,也就
给别人快乐。帮助别人,就是证明自己价值)。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话,那数量就不见得重要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追求质量的时代,包括我们的生命质量,死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