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明清(整合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居正
材料三: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图,他经常以私人函件的形式, 授意于其他亲信的总督巡抚,要他们如此如此地呈奏皇帝,然后 他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票拟批准他自己的建议。为了鼓舞自己的 亲信,他有时还在函件上对他们的升迁作出暗示。 ——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宰相
权力来源 职 责 宰相制度赋予 决策大权
内阁首辅
票拟:一切内外奏章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
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奏章一道呈给皇 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 批红:皇帝看过奏章及阁臣的意见后,在奏章上 用红笔亲自写上处理意见,叫批红。
阁臣就是宰相吗?
材料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 非宰相。 —— 叶向高 材料二:(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 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 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 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 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 议。 —— 钱穆《国史大纲》
——赵翼《檐曝杂记》
雍正帝
材料: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 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 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 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思考: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2)军机处的运作: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皇帝钦定级别不高的亲信充任。 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的意旨。拟写成 文后,经皇帝审批,即传达执行。
• • • •
3、影响: (1)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难免偏颇、草率。 (3)采取补救措施,内阁制应运而生。
二、内阁的出现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内阁的出现及其地位的升
时 期 名 称 设殿阁 大学士 设内阁 职 权 特 点 品秩较低,不 参与决策 地位逐渐上升 地位变得更加 重要
比较明清内阁与西方的内阁制
• • • • • 性质不同: 1.明:封建专制制度下为皇帝服务的内侍机构; 2.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作用不同: 1.明: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对皇权不起制约 作用 • 2.西方:制约和限制了君主(或总统)的权力
•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绪论》中 指出:“明朝万历皇帝为立储的事情与大臣们翻 脸,索性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照样运转。 这在过去是不可能想像的,而在明代却成为一个 现实。这说明明朝 • A、专制统治达到新高度 B、皇帝“统而不治” • C、皇帝完全放手由大臣全权处理政事 D、政 治统治极端腐败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3)认识:
军机处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随时撤换。 跪受笔录,无决策权,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机要班子。 运作上有简(人员简单)、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三大特点。 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清朝设置军机处(雍正帝) ①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 密 ②根本目的: 加强君权 处理全国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 ③性质: ④军机大臣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 圣旨。 ⑤特点: 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 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⑥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代中国政治
先秦
西周建立 分封制 (分配权力) 宗法制 (分配权力的 原则) 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秦汉
秦朝的统一;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魏晋
隋唐
宋元
明清
宰相制度废除; 内阁的出现; 清朝军机处设置;
九品中正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科举制 道州县
路州县 行省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汉初郡国并行制; “中朝制度” 监察制度 汉朝的察举制度 州郡县
皇帝个人信任 无决策权 皇帝随意定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职权: 侍从顾问,不能制约皇权
4、机构性质: 内侍机构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定机构。
资料回放
•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 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 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 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 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2、康熙设南书房
(1)目的:为了扩大皇权 (2)职责:参与机务,替皇帝起 草谕旨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 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 议、南书房),三者互相制 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南书房
3、雍正设军机处:
(1)原因: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 内阁在太和门外, 直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 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 缮写。后改军机处,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 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 在于此矣。
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的 中华文明的 中华文明的 中华文明的 中华文明的 中华文明的 ——先秦文明 起源 发展 ——秦汉文明 蛰伏 ——魏晋南北朝文明 ——隋唐文明 鼎盛 成熟 ——宋元文明 ——明清文明
?
• (一)明朝(1368年-1644年) • 1.建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明朝建立。 • 2.迁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 天府(今北京),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 • 3.明朝的灭亡: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 检于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 (二)清朝(1636——1912) • 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 旗制度,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 为满洲,改国号为清。 • 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1644年,吴三桂降清,清军入 关,顺治帝迁都北京,经过二十多年战争,统一中国。
能大致说出古代中国有 哪些政治制度?归纳中 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基本 规律?
思维拓展
比较古代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根源 核心 古代中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形态 皇权至上 主权在民 古代希腊 民主政治
认识: 皇权不断加强;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特点 1、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他们都有其存在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造就了辉煌的希腊文明,雅
• 军机处没有决定权。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亲信 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 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 权力也没有。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 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 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 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经济文化发展,造就古 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代 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 代灿烂文明, 2、在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说明了世界文明发 但集权压抑了创造力、 础, 展过程中的多样化和差异性。 民主意识,后来严重阻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政治产 碍社会进步 物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 历史评价
• • • •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 务的决策 有“票拟”权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 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阁票 拟逐渐成为制度。 票拟制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与闻朝 政的权力,基本上打破了“诸司奏事不相关白”的 限制。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
学思之窗
(对明朝废宰相制度)有的学者评论道:明中期以后,皇帝 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 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 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 都更加严重,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沿袭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 稳(历史原因) • ③中央设立中书省,左右丞相统辖六部;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使(解释),隶属中 央相关部门,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 2、宰相制度的废除: • (1)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 (2)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皇权兼并相权。 • 思考:根据教材P17学思之窗及所学知识,回答 废除宰相制度有何利弊?
三、军机处:清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清初主要中央机构: 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后者使皇权 受到很大限制。
清初议政王大臣权力极大,皇位继承这样的重大决策 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策皇帝一 般不能更改。像多尔衮、鳌拜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都是议 政王大臣会议的骨干。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 交议政王大臣会议。
夯实基础---知识整合与阶段特征
政治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
农业 生产技术水平;双季稻;外来作物;植棉 手 经营方式:私营主导,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苏杭出现雇佣关系 工 成就:棉布;瓷器大量出口 业
经 济
原因: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原因、特征、阻碍因素) 特征 :雇佣关系,增值利润(目的) 文学: ( 1)四大奇书 ( 2)短篇小说:三言二拍 阻碍因素 :小农经济 ;政策;政府; 早期民主思想: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 赵冀《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 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 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 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体现 的“军机处”的特点是 • A、行政效率高 • B、机构健全 • C、人员复杂 D、制约皇权
市镇、货币、商帮、抑商政策;
(3)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三大思想家的思想: 书法:个性化,世俗化,平民化(四大才子) 政治: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 思想:理学、早期民主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 绘画:写实(民间风情画 ——插图年画); 经济:工商皆本; 思想 文艺:文学、书法、绘画、戏曲; 文化 写意(不拘成法的“八大山人”) 思想:批判程朱理学,主要学以致用;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科技:《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 戏曲:昆曲京剧等
阶段特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制度 走向没落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并缓慢发展 思想: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产生进步思想;文 艺大众化、世俗化;传统科技步入总结,西学 东渐开始
• 【基本特征】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的阶段特征: 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 衰落。
资料回放
废除宰相制度15年之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 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 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 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 政治:国家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社 会由盛而衰。 • 经济: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康乾盛世”。商 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思想文化:承古萌新。传统的科学技术仍有缓慢发展,近代 的科学技术未能产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理学走向极 端,反封建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勃兴,戏剧和小 说成为文学主流,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 • 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版图基本定型。 • 外交:明朝有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清朝有沙俄对东北 地区的侵略等,反侵略战争都取得了胜利;海禁政策与闭关 锁国政策
17-18世纪东西方社会状况比较?
中 国 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经济 西 方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18世纪中后期 开始工业革命
政治
“海禁”、“闭关锁国”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对外关系 闭目塞听,盲目自大 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文艺复兴、启蒙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