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姓名:李丹学号:110103106 时间:2012.9.21

一.实验目的:

用小液流法(落滴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由水势可大致了解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

二.实验原理:

水势表示水势的化学式,象电流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水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之间的水移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不同的外界溶液中时由于组织与外界溶液存在水势差,因而植物组织与溶液之间便产生水分交换,因此改变了溶液的浓度,而溶液的比重也随之改变。若将此溶液放入原来相同的溶液中时,便产生液流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从而找出等渗浓度,求得组织水势的大小。

三.材料与设备:

植物材料:马褂木

实验器具:细滴管一只;试管及指形管各5只(带塞);100ml 烧杯一只;镊子,剪刀各一把;2ml,5ml移液管各一

支;标签纸

试剂:1mol/L蔗糖溶液;甲稀蓝溶液

四.操作步骤:

1.用短滴管吸取1mol/L蔗糖也配制一系列浓度递增的蔗糖溶液

(0.05, 0.1,0.2,0.3,0.4mol/L)各10ml,加入干燥刻度

试管内,各管都加上塞子,

充分混合,并编号。用移液管从浓度各试管中吸出2ml注入第

二指形管内,各管均加塞,并贴上标签。

2.用钻孔器将叶片(取相同部位)钻取同大小的叶片。每支指形

管中放入15片,加塞,放置20~30分钟(期间摇动2~3次),

到时间后,加入2~3滴甲稀蓝溶液于指形管中,使其溶液呈蓝

色,以区别原来的颜色。

3.用细长滴管从指形管中依次吸取着色的液体少许,然后伸入相

同编号(原相同浓度)试管的中部,缓慢从细长滴管尖端横向

放出一滴蓝色试验溶液,在无色透明背景上观察小液滴移动的

方向。

如果有色液滴向上移动,说明细胞液中水分外流,试验液比重

比原来小;如果有色液向下移动,则说明细胞从溶液中吸收了

水分,溶液变浓,比重变大;如果液滴不动,向外扩散则说明

两者的浓度相等或接近,即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溶液的渗透

势。

记录液滴不动的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若找不到该浓度,

取在下降上升转变时量浓度的均值。

五.实验记录:

1.记录小液流在试管内的移动方向

注:打孔的叶片中部分含有叶脉,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我们的实验加入指形管的蔗糖

溶液是2mol,而不是1mol,不知道是否会影响实验。实验中所用的试管和指形管都不是干燥的,可能影响了实验结果。

2.按下列公式计算组织的水势:

ΨW(细胞水势)=Ψs=-CRT

式中:Ψs----溶液的渗透势,以MPa为单位。

R----气体常数,为0.008314MPa·L/(mol·K)。

T----绝对温度,即273+t℃,单位为K。(默认T=300K)

C----溶液的摩尔浓度,以mol/L为单位。

实验所得溶液浓度C=(0.05+0.1)/2(mol/L)=0.075mol/L

因此ΨW(细胞水势)=-CRT=0.187 MPa

六.思考题:

1.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为什么强调所用试管、毛吸管应保持干燥?

答:如果试管、毛吸管湿润,会稀释蔗糖溶液,使蔗糖溶液浓度变小,影响实验准确性。

2.打孔时为什么要动作迅速?为什么加入甲烯蓝不能太多?

答:这样可以防止植物组织液发生蒸发,如果本来是干的叶

片的话放进去就不会失水。

甲烯蓝溶液加太多的话会对蔗糖溶液的浓度照成很大影响,

这就和原本只加小叶片的蔗糖溶液浓度不一样,从而影响实

验结果。

实验二淀粉酶的提取及其作用

姓名:李丹学号:110103106 日期:2012.9.26

一、实验目的:

学习淀粉酶的(包括麦芽糖酶)的提取方法,并观察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二、实验原理:

淀粉遇I-KI溶液即显蓝紫色反应,当淀粉经淀粉酶作用后,遇I-KI溶液时若无蓝紫色反应,则表示淀粉被分解为无色糊精和麦芽糖,麦芽糖又经麦芽糖酶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存在。具有游离醛的糖称为还原糖,这种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将二价Cu还原为一价Cu,如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时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红棕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三、材料与设备:

植物材料:萌动的小麦种子

实验器具:试管3支;玻璃棒2支;量筒50ml;研钵一只;水浴锅

试剂:2%淀粉溶液;稀I-KI溶液(原液稀释5倍);斐林试剂

四、操作步骤:

1. 取萌动的小麦种子10粒,放入研钵中,10ml蒸馏水分三次加

入,研钵,磨成浆状,用脱脂棉过滤于试管中,将滤液静止半小时,上清夜即为粗淀粉酶的提取液。

2. 将蒸馏水和2%淀粉各2ml加入到A号管中,另取2%淀粉及

提取液各2ml加入B号管中。两只试管同时置38℃水域中保温20分钟后,滴入稀I-KI溶液2-3滴,比较两管的颜色反应。

3. B号管如无蓝紫色即表示淀粉已被淀粉酶分解为无色糊精及麦

芽糖,然后加入3ml斐林试剂,置水浴中煮沸2~5分钟,出现红棕色氧化亚铜沉淀即表示淀粉已被分解成还原糖。

五、实验记录:

用表格记录实验结果,并解释之。

实验三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测定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以及吸收光谱的知识。

二、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A=ɑCL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ɑ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蠢物孩子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多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