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练习题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练习题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物流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日益显现,以高新技术为支持手段的物流配送形成了系列化、多功能的供货活动。

A.50 B.60 C.70 D.80

2. 配送中心是从事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特定用户的送货业务,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

A.服务场所 B.组织 C.服务场所和组织 D.企业

3. 由于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处于直接面对顾客的地位,因而它不仅承担直接对用户服务的功能,还根据客户的要求,起着()全物流过程的作用。

A.指导 B.衔接 C.连接 D.控制

4. 为了能够有效地同时向不同的用户配送多种货物,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进来或接收到的货物进行(),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配送计划分装和配装货物。

A、采购 B.储存C.分拣 D.加工

5. ()配送中心是指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储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从事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

A.城市B.区域 C.综合 D.专业

6.配送,作为一项特殊的、综合性的()活动,顺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各行各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A.采购 B.储存 C.分拣 D.物流

7.配送中心作为物流活动的末端(),通过一个微观的经济形态,对生产和流通中的企业资源重新进行整合,盘活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大量资产,为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A.结点 B.场所 C.组织 D.载体

8.一般来说,配送中心的()定位是根据其开展的配送服务的内容和相应的配送作业环节为基础来进行的。

A.功能 B.商品 C.区域 D.城市

9. 配送中心地址()的选择必须从配送中心的综合效益出发,既要有利于上游的采购、进货,也要有利于对下游各分配送中心、专卖店、连锁店和最终顾客的配送。

A.服务场所 B.组织 C.位置 D.企业

10.配送中心在所取定的选址点进行建设时,必须研究并判断选址的()条件。

A.指导B.障碍 C.衔接 D.控制

11. 单一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思想是:应选择在处于各客户间中心位置,且配送费用最()的地方。A多 B.好 C.大 D.小

12.从一定意义上说,一般作业流程也就是配送中心的总体运动所显示的()流程。

A.工艺 B.专业 C.综合 D.区域

13.配送中心作为物流活动中的一个(),是现代企业实施高效率的备货、理货、储存、加工业务及成功的实施配送的一个重要组织。

A.服务场所 B.组织 C.结点 D.企业

14.筹建小组应根据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方针,确认配送对象的地点和数量,配送中心的(),配送商品的类型,库存标准,配送中心的作业内容。

A.服务场所 B.组织 C.位置 D.企业

15.配送中心,其功能以储存为主,以尽可能降低其服务对象的库存为主要目标,须具有较强的库存调节能力,因此,在建设中应规划较大规模的仓储空间和设施。

A.储存型 B.流通型C.加工型 D.专业型

16.()拣选配货即配货作业由人来进行,人、货架、集货设备(货箱、托盘等)配合完成配货作

业,在实施时,由人一次巡回或分段巡回于各货架之间,按订单拣货,直至配齐。

A.机械B.人工 C.传动输送带 D.80拣选机械

17.配送经营的()环节是实行配货管理。

A.首要 B.基础 C.关键 D.必要

18.备货是配送的()环节。

A.首要 B.基础 C.关键 D.基本

19.客户的订单经订单处理系统作业后,传递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部门。

A.采购 B.配货 C.备货 D.分拣

20.备货是配送的()工作,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要,为配送业务的顺利实施而从事的组织商品货源和进行商品储存的一系列准备活动。

A.首要B.基础 C.关键 D.基本

21.作为配送活动的准备环节,()业务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组织货源和储存货物。

A.采购 B.配货 C.备货 D.分拣

22.商品储存的合理()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企业具体经营情况,为了保证正常的商品配送业务所制定的合理储存标准。

A.结构 B.布局 C.存储D.数量

23.没有配货就无所谓配送中心,配货是整个配送作业的关键环节。

A.首要 B.基础 C.关键 D.基本

24.配送虽然是一种物流业务,但()是编制配送作业计划的依据,即由商流决定何时、何地向何处送何种货物。

A.运输B.商流 C.储存 D.采购

25.分拣作业属于配送中心备货及配货业务范畴,包含两个具体作业流程一是商品(),二是商品拣选。

A.分类 B.划分 C.区分 D.归类

26. 作为国际物品条码,()通用于全世界,我国通用的商品条码也是这种类型。

A.库德巴码 B.ITF C. BBC D.EAN

27. 商品拣选是将客户订购的商品从配送中心库存中挑选出来准备配送的业务活动,是配送中心成功实施配送活动的()环节。

A.指导 B.重要 C.衔接 D.控制

28.即每次作业只拣选一张订单所需货物,待该单所需货物全部拣选配齐后,再进行下一张订单货物的拣选方法为()。

A批量拣选法 B.单一拣选法 C.混合拣选法 D.人工拣选法

29. 在每天或每次拣选之前,计算所需货品的总拣选量,再查看拣货区现存货品量,计算差额并在拣货作业开始前补足货品的方法是()。

A.批次补货 B.定时补货 C.随机补货 D.定量补货

30.对购进商品实行先分类后拣选的操作流程即是配送中心的()业务活动。

A拣选 B.分拣 C.分类 D.分区

31.()分类标志常用于商品大类、中类、小类、品类等高层级类目的划分。

A.普通适用 B.局部适用 C.行业适用 D.企业适用

32.()可以区别不同产地、不同原料、不同色泽、不同型号的商品品种,为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创造了前提条件,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A.商品条码 B.商品编号 C.商品代码 D.商品编码

33.商品代码是通过()形成的。

A.商品条码 B.商品编号C.商品代码 D.商品编码

34.( )法是以分类对象的从属、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而编制代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线

分类体系,编码时将代码分成若干层级,并与分类对象的分类层级相对应。

A.层次编码 B.平行编码 C.混合编码 D.UPC

35.条码技术最早出现在()年代,但真正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还是近二十年的事。

A.30 B.40 C.50 D.60

36.分配给我国的前缀码是( )。

A.690-692 B.790-792 C.890-892 D.990-992

37.()分批按先到先处理的基本原则,当订单累积达到设定的数量时,开始进行拣货作业。这种方式偏重于维持较稳定的作业效率,但在处理速度上慢于定时分批方式。

A、总合计量 B.定时 C.固定订单量 D.智慧型

38.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它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 ),但可取得多种社会效果。

A.单一 B.多样 C.繁多 D.较少

39.配送企业不但可以依靠送货服务、销售经营取得效益,还可以通过( ) 取得效益。

A.来料加工增值 B.来样加工增值 C.流转加工增值D.流通加工增值

40.流通过程中为方便销售、方便用户、废物利用,增添附加价值而进行的加工活动,此种物流活动称为()。

A.流通 B.运输 C.配送 D.装卸搬运

41.根据我国近些年的实践,配送加工仅就向流通企业提供利润一点,其成效并不亚于从运输和储存中挖掘的利润,是物流中的()利润源。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重要

42.配送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分工。

A.有效 B.合理 C.正确 D.重要

43.将钢板进行剪板、切裁;钢筋或圆钢裁制成毛坯;木材加工成各种长度及大小的板、方等加工方式是()加工

A.生产B.配送 C.来料 D.来样

44.消费的个性化和产品的标准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使本来就存在的产需()形式的分离变得更为严重。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第四种

45.效益观念的树立也是促使配送加工形式得以发展的()原因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重要

46木材进行集中配送加工、综合利用,出材率可提高到72%,原木利用率达到(),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A.85% B.90% C.95% D.100%

47.按照用户的需要对平板玻璃进行套裁和开片,可使玻璃的利用率从62%~65%,提高到()以上,大大降低了玻璃破损率,增加了玻璃的附加价值。

A.85% B.90% C.95% D.100%

48. 目的是保护商品,便于装卸搬运、运输和储存的包装称作()

A.销售包装

B.小包装

C.内包装

D.运输包装

49.按包装技术方法可分为( )

A.防潮包装 B.硬包装 C.运输包装 D.出口包装

50. 下列不属于运输包装的目的和意义的是()

A.价值增值

B.保护产品

C.便于储运

D.促进销售

51. 目的是向消费展示、吸引顾客、方便零售的包装称作()

A.运输包装

B.大包装

C.销售包装

D.回收物流

52.为节约木材资源和便于处理废弃包装用品,目前趋向以()箱取代木箱。

A.纸

B.金属

C.塑料

D.复合材料

53.()性能主要指便于开启包装和取出内装物,便于再封闭。

A.保护

B.方便使用

C.加工操作

D.易处理

54.几十年来,大家熟悉的糖果包装上使用的糯米纸及包装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装杯都是典型的包装。

A.纸

B.可食性

C.塑料

D.复合材料

55.对于羽绒服、枕芯、棉被、毛纺织品等松泡产品,包装时占用容器的容积太大,需要压缩体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真空包装技法,可使松泡产品的体积缩小率达(),即使对一些服装、毯子,也可达50%左右。

A.80% B.85% C.90% D.95%

56.真空包装技法的经济效益显著,一般可节省费用()。

A.15 -30% B.35-50% C.55-70% D.75-90%

57.()缓冲是指仅在产品或内包装的拐角或局部地方使用缓冲材料衬垫。通常对整体性好的产品或有内包装容器的产品特别适用。它既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又能降低包装成本。

A.全面缓冲 B.部分缓冲 C.包装缓冲 D.悬浮式缓冲

58.物流时间是指配送中心按客户的需求,实施产品采购工作后,产品的入库、在库及()时间。A.验收 B.仓储 C.配送 D.出库

59. ()区域是配送中心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提高存储空间的使用效率是配送中心管理的重要内容。全物流过程的作用。

A.收货 B.检验 C.保管 D.出库

60.在消防安全管理中,配送中心要注意做好火源管理、货物存储管理、()管理以及电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A.搬运装卸 B.运输 C.商品检验 D.发货

61.搞好物品的仓储活动,就可以减少物品在仓储过程中的物资消耗和劳动消耗,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降低()成本,提高社会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A.搬运装卸 B.运输 C.配送 D.发货

62.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以最佳的方法和适当的存量,合理的控制物流时间,是配送中心提高服务能力的()手段。

A.关键 B.储存C.重要 D.基本

63.在配送中心搬运成本中,分拣作业搬运成本约占90%;分拣作业时间约占整个配送中心作业时间的( )%;在劳动密集型配送中心内部与分拣作业直接相关的人力占50%。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64. 与其他环节相比,()具有伴随性的特点。

A.运输 B.仓储 C.配送D.装卸搬运

65.()作业是指逐件装卸搬运货物,主要采用人工方法,并依作业环境和条件适当辅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作业方法。

A.单件 B.单元 C.散装 D.货捆

66. 集装在箱中的物品,只要进行后面三次作业即可运走,物料搬运作业较为方便,活性水平高一等级,活性指数为()。

A.1 B.2 C.3 D.4

67.()是将多个单件物品集中在托盘上作为运送单位的单元装卸搬运方式。托盘作业的优势是便于采用叉车、起重机等设备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

A.托盘作业法 B.货捆作业法 C.集装箱作业法

68.()是利用货物的位能来完成装卸作业的方法。其装车设备有筒仓、溜槽、隧道等;卸车主要用底门开车或漏斗车在缆线或卸车坑道自动开启车门,货物依靠重力自行流出的卸货方法。

A.功能法 B.重力法 C.倾翻法 D.机械法

69.配送中心实施配送活动时,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耗用在商品的装卸搬运上,商品的装卸搬运费用占整个经营费用的()%。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70.在装卸搬运作业中,装货、移动、卸货这三种作业在多数情况下是以一个整体形式出现的,装和卸次数之和与移动次数是2:1的关系。

A.1:1 B.2:1 C.3:1 D.4:1

71.配送中心应当事先决定接受何种程度的退货,或者在何种情况下接受退货,并且规定相应的()作为退换期限。

A.时间 B.日期 C.地点 D.期限

72.退换货的计价原则与购物价格不同。配送中心应将退换货的作价方法进行说明,通常是取客户购进价与现行价的()进行结算。

A.最高价B.最底价 C.中间价 D.平均价

73.企业经营(),是指在一定的经营期内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

A.业绩 B.绩效 C.业绩管理系统 D.绩效管理系统

74. ()系统是一个从企业各子系统及流通业取得信息,制定各种经营政策,然后将政策内容及执行方针告知各个经营部门,并将配送中心的数据提供给流通业的企业综合分析决策系统。

A.经营绩效管理 B.财务会计 C.采购入库管理 D.销售出库管理

75. 配送资源计划是在配送中心有多个运作单位时,对各种()及经营方向、经营内容的规划。A.资源 B.商品 C.仓库 D.运输车辆

76. 配送中心一方面维持特定的存货水平,保持企业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要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绩效。

A服务 B.运输 C.存货 D.成本

77. 配送中心在对运输活动进行绩效评价时,还可结合()及顾客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流程。

A.发货人 B.托运人C.承运人 D接货人

78.()系统是管理外雇车辆的系统,包括外车雇用数据的维护、管理方法的选用分析、配送车辆的调度及调度计划等。

A.绩效管理 B.经营管理 C.服务绩效D外车管理、

二、多选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物流得具体表现是:(ABCD )

A.配送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加 B.配送技术不断更新

C.配送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D.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

2.配送中心的定位一般包括(ABC )几种类型。

A、功能定位

B、商品定位

C、区域定位

D、企业

3.新建配送中心,通常要考虑( ABD )三个方面因素:

A.物品特性分析 B.储运单位分析 C.配送中心靠近主要运输干线 D. EIQ分析

4.传统订货方式是指利用人工方法书写、输入和传送订单,其方法包括:( ABCD )

A、铺货

B、巡货配送

C、口头电话

D、传真订单

5.几种不合理配送加工形式有(ABCD )

A、配送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B、配送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C、配送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D、配送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6.配送包装便于配送和消费,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其方便性功能具体体现在:(ABC )

A、方便储运

B、方便陈列与销售

C、方便开启和使用

D、增加价值

7.进行商品的合理储存,通常要注意( ABCD)几个方面:

A.商品储存的合理数量 B.商品储存的合理结构 C.商品储存的合理时间 D.商品储存的合理空间

8.配送中心仓储部门的实物检验工作包括:( BCD )

A、理化性质检验

B、时间检验

C、质量检验

D、数量检验

9.商品保管原则包括:( ABCD )

A、先进先出

B、零数先出

C、重下轻上

D、ABC分类布置

10.在设计容器时应考虑到( ABCD )几点:

A、适用于搬运、存储、和运送

B、尽量使用系统内外通用的标准容器

C、选择适用于自动装卸搬运的容器

D、根据搬运设备、厂房容量来选择单位负荷量的大小

11.商品退货的清点的内容包括:( ABD )

A、数量清点

B、品质清点

C、凭证清点

D、调整库存量

12.配送中心用于评价存货绩效的考核指标主要有:( ABCD )。

A、评价仓库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

B、评价服务水平的指标

C、评价储存能力与质量的指标

D、评价库存周转率的指标

13.配送成本的绩效管理主要是提高配送资金的利用率,降低各业务环节的物料和人工耗费。配送成本降低的有效策略有:(ABCD )。

A、差异化策略

B、合并策略

C、标准化策略

D、混合策略

14.一个较为完善的配送中心,应该具备(ABC)等基本功能:

A、采购功能

B、分拣功能

C、分装功能

D、配送功能

15.配送中心选址时,应掌握以下业务量:( ABCD )

A、工厂至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量

B、配送中心向顾客配送的货物数量

C、配送中心的库存量

D、不同配送路线的作业量

16.配送中心的进货流程包括( ABCD )几种作业:

A、订货

B、接货验收

C、分拣

D、储存

17.选择供应商的步骤是:( ABCD )

A、确认供应商的资格

B、确认供应商的能力

C、实施合约控制

D、验收

18.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有( ABCD )等。

A、为提高配送效率,方便配送活动的加工

B、为提高加工效率的加工

C、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加工

D、使配送运输合理化的加工

19.用于包装材料的金属有( CD )几种:

A、金

B、银

C、涂料铁

D、铝合金

20.对于温湿度控制一般可采取( ACD )方法:

A、密封

B、储存

C、通风

D、吸潮

21.按作业操作特点分类,装卸搬运作业可分为( BCD )。

A、散货搬运作业

B、堆码拆取作业

C、分拣配货作业

D、挪动移位作业

22.商品退货管理过程中牵涉到的部门分别有:(ABCD )。和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账的部门。

A、商品验收部门

B、信用部门

C、开单部门

D、编制总账的部门

23.配送中心通常使用的服务评价指标有:(ABC )。

A、顾客服务的一般评价指标

B、对顾客价值重视程度的评价指标

C、满足顾客需求的评价指标

D、运输质量评价指标

三、判断正误

1.区域配送中心是以城市范围为配送区域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所以,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

2.在进行配送中心系统规划前,应根据市场物流服务的需求不同,做好配送中心建设前的定位工作,科学决策配送中心类型,以便以后配送业务的正常开展。(√)

3.订单是配送中心开展配送业务的依据。(√)

4.面分类法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层次性,能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既符合手工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又便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

5.配送加工,可以使配送各环节易于操作,如鲜鱼冷冻、过大设备解体、气体液化等。这种加工往往改变产品的物理状态,并不改变物理特性,并最终仍能恢复原物理状态。(×)

6.配送加工利用其综合性强、用户多的特点,可以实行合理规划、合理套裁、集中下料的办法,这就能有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损失浪费。(√)

7.销售包装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商品和防止出现货损货差。(×)

8.玻璃瓶罐今后仍将是食品、药品、化工产品、饮料的主要包装容器。(√)

9.控制物流时间是保持物品原有使用价值和合理使用物品的重要手段。(√)

10.在平面布置时,把不畅销的C类商品规划在门口或者过道旁边,把最畅销的A类商品规划在角落或者靠出口较远的地方。(×)

11.商品养护是防止商品质量变化的重要措施,是配送中心仓储保管中的一项非经常性工作。(×)12.入库检查是保证单货相符,避免出现差错,提高配送中心送货质量的关键。(×)

13.销售人员接到退货后,即将退货商品的名称和数量与销货退回单进行初步核对,在确保退货的基本信息没有出现误差后,由企业的库存部门将退货商品重新出库。( × )

14.退货商品到达配送中心后,接货入库的验货人员首先要查验退货商品的质量。(× )

15.配送中心经营活动绩效的高低,与物流速度的高低与物流效益的大小无关。(×)

16.配送中心可通过自有车或雇用外车来进行配送。(√)

17.采用标准化策略,要求厂家从产品设计完毕就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考虑节省配送成本,而不要等到产品定型生产出来后才考虑采用什么技巧降低配送成本。(×)

18.销售人员接到退货后,即将退货商品的名称和数量与销货退回单进行初步核对,在确保退货的基本信息没有出现误差后,由企业的库存部门将退货商品重新出库。(× )

19.在生产过程中装卸搬运通常称为货物装卸,流通过程中装卸搬运多称为物料搬运。(×)

20.进行作业区布置时,应根据各个库房的吞吐量确定它们在作业区内的位置。对于吞吐量小的库房,应使它们尽可能靠近库内运输干线,以减少搬运和运输距离。(×)

21.如果是使用托盘式货架,则必须考虑把B类商品存放在货架第一层容易存取的地方,而A类商品存放在第二层,C类商品则存放在最上层比较不容易存取的地方。(×)

22.配送中心仓储部门的核对凭证就是将各类凭证加以整理并全面核对。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要与供货单位提供的所有凭证逐一核对,相符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实物检验。(√)

23.塑料制品除具有质轻、价廉、防震等优点外它还具有透气性好,有利于生鲜物品的保鲜,在国际商品流通上,被广泛用于蛋品、水果、玻璃制品等易碎、易破、怕挤压物品的周转包装上。(×)

24.铝合金包装材料的主要特点是隔绝水、汽及一般腐蚀性物质的能力强,强度重量比大,因而包装材料轻,无效包装较少,无毒,外运性能好,易装饰美化。(√)

25.为促进销售的加工改变了产品的本体。(×)

26.配送加工利用其综合性强、用户多的特点,可以实行合理规划、合理套裁、集中下料的办法,这就能有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损失浪费。(√)

27.随着消费者多品种、少批量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配送中心商品分拣和拆零拣选的作业量越来越小,分拣作业已成为物流配送中心的一个重要作业环节。(×)

28.存货式配送是指配送中心按客户订单采购货物后,实施一系列配送业务活动的经营方式。(×)

29.一般配送中心建设规模越小,经营能力越强,其辐射范围越广,服务的范围也就越大。(×)

30.流通配送中心有长期储存功能,是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

四、简答题

1、一个较为完善的配送中心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一个较为完善的配送中心应具备采购功能、储存功能、分拣功能、分装功能、集散功能、加工功能。

2、配送中心一般作业流程包括哪些?

答: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包括接受并汇总订单、进货(或备货)、理货和配货、出货或送货。

3、举例说明配送中心常见的工作岗位。

答:配送中心常见的工作岗位有订单处理、进货处理、库管、分拣、复核、补货、采购、质量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退货管理等岗位。

4、如何选择配货方式。

答:配送中心配货方式主要有两种是拣选式配货和分货式配货。

拣选式配货的适用范围(1)客户数量不多,但需要的种类颇多,且每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差异较大。(2)不同客户间需求的产品种类有较大的差异。(3)客户临时的紧急需求。(4)客户需求的大件商品。

分货式配货适用的范围:(1)客户数量多,且需求的商品种类有限,每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也不大。(2)各客户之间需求的商品种类差别不大。(3)客户有比较稳定的计划需求。(4)需要搬运的货物体积不大。

5、订单处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由接到客户订货开始至准备着手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订单处理工作包括有关客户档案的建立、客户、订单的资料接收和确认、订单的录入、存货查询与分配、缺货处理、打印输出“拣货单”和“分货单”。

6、常见的拣货策略有哪些?

答:常见的拣货策略有摘果式拣选、播种式拣选,播种式拣选又有总合计量分批、定时分批、固定订单量分批、智慧分批等策略,此外还有分区策略、订单分割、分类等策略。

7、简述搬运活性和搬运活性指数

答:搬运活性是人们把物料和货物的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的方便难易程度称为搬运活性。搬运活性指数是用来表示各种状态下的物品的搬运活性的参数。按照从难到易程度,搬运活性指数分为从0到4有5个级别。

8、配送中心退货或换货的原因有哪些?

答:配送中心退货或换货的主要原因有依照协议退货、有质量问题的退货、搬运途中损坏退货、商品过期退回、次品回收、商品送错退回等。

9、简述配送成本的构成。

答:配送成本主要由备货类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信息处理成本、管理成本等几部分构成。

10、降低配送成本的策略有哪些?

答:配送成本降低的有效策略有混合策略、差异化策略、合并策略、延迟策略、标准化策略等。

生产运营管理--课后题标准答案

生 产 运 作 管 理 人力1221班 201251211130

1. 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理解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 1)预测顾客需求、输入订单、进行产品决策; 2)与顾客协商交货期、确认订单状态、订单变更的沟通; 3)确定需求的各种来源:包括服务性零部件需求、内部 需求、促销库存和替他渠道库存需求。 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2.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假定产品?如何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答:代表产品:在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中,寻则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 假定产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只是为了结构与工艺差

异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假定的。 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计算生产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衡量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因此要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如果生产能力满足不了计划任务的要求,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扩大生产能力,如果生产能力大于计划任务,则应设法利用生产能力,一面造成无端浪费。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凡是有产量平衡和时间平衡。对于能力不足时段,要提出相应的需求计划,落实生产单位所能提供的能力,对于能力有富余的时段,要尽可能加以利用。 3. 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几种策略? 答:如下图:

4.MTO企业和MTS企业如何确定产品品种和数量? 答:MTS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对于大批量生产,品种数很少,而且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产品,一般没有品种选择问题。 对于多种中批量生产,则有品种选择问题,确定品种选择问题,确定生产什么品种的产品,对企业的利润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决策。品种优选就是要确定出最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产品,优选可以采用收入利润顺序法。 MTS企业产品产量的确定 在品种一定的情况下,优化各种产品的计划生产数量,是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确定产量水平,涉及人力、设备、材料、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常用一些数学规划方法来优化产品产量。线性规划是用得较多的方法。 MTO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单件小批量生产是典型的定货型生产,其特点是按用户的要求,生产规模、质量、价格、交货期不同的专用产品。大批量生产以其成本低、高效率与高质量取得的优势,使得一般中等批量生产难以与之竞争。但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却以其产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在市场中牢牢地站稳脚跟。MTO企业产品数量的确定: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由于订单到达具有随机性,产品

生产与运营管理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生产与运营管理复习题 及标准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单选题。1.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C)生产技术 A.CRM B. MRP C. JIT D. ERP 2.在结构调整中( A )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 D 经营结构 3.( B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 4.( C )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量生产D 定制生产 5.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 A ) A Opitz分类法则 B 田口编码 C 二进制编码 D 以上三个都不是 6.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B )选择设置。 A 工艺路线 B 加工工艺 C 产品结构 D 车间大小 7.( B )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管理职能 A工艺设计 B 工作设计 C 设备采购D 系统设计 8.( C )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A产量定额B 工时定额C 劳动定额D 库存定额 9.直接完成生产任务而消耗的时间被称为(D ) A休息时间B 保管时间 C 培训时间D 作业时间 10.(B)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A ABC方法 B 经验估工法 C 系统分析 D Johnson方法 11.长期计划周期一般为(A )

A 两年以上 B 一年左右 C 半年 D 三个月 12.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C) A市场柔性B 工艺设计C制造柔性D 产品设计 13.企业系统的(B)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整体目的。 A特殊性B整体性C盈利性D 工艺性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定额劳动时间的是(D) A照管工作地时间B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C准备与结束时间D非工人造成的损失时间15.企业建厂时在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叫做(A) A设计能力B查定能力C计划能力D运行能力 16.经过科学分析和运算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一组时间和数量标准叫做(B) A作业时间B期量标准C作业标准D工序 17.生产运营等经济活动中的项目是指(A) A周期性的活动B经常发生的活动C一次性的活动D不经常发生的活动 18.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中不包括(C) A控制目标B测量比较C控制决策D实施控制 19.周期性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包括生产间隔、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和(B) A产量B批量C销量D质量 20.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D) A销售进度B工序进度C投入进度D产出进度 21.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划时代着作《控制论》的时间是(B)年。 A 1930 B 1940 C 1960 D 1950 22.完整描述大规模定制的是(A)。

运营管理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 1. 以下哪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无形产品为主() A. 工业 B. 农业 C. 制造业 D. 服务业 D 2. 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的管理是()。 A. 运营管理 B. 财务管理 C. 营销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 A 3. 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A. 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 B. 尽可能减少生产时间 C. 建立高效的产品和服务的制造系统 D. 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 C 4. 在设计产品质量时要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取决于()。 A. 产品的成本 B. 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 C. 生产过程的管理 D. 工人的技术水平 B 5. 企业如果能够迅速改变产品设计、产品组合以及产品批量,反映了企业的()。 A. 服务能力强 B. 设计能力强 C. 柔性程度高 D. 技术能力强 C 二、多项选择 1. 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服务业的产品主要是()。 A.无形的 B. 不可见的 C. 难以形成库存 D. 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 E. 产品质量主要通过消费进行感知 ABCDE 2. 运营管理的输入的主要资源有()。 A. 人力资源 B. 设备和物料 C. 资金 D. 信息与技术 E.能源和土地 ABCDE 3. 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运营系统设计的管理 B. 销售渠道的管理 C. 运营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 D. 资金运用的管理 E. 运营过程改进的管理 ACE 4. 运营系统设计的内容包括()。 A.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 B. 流程的设计 C. 设施的选址 D. 设施的布置 E. 运营计划的制定 ABCD 5. 运营系统的运行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 A. 流程再造 B. 运营计划 C. 库存管理 D. 质量管理 E. 项目管理BCDE 6. 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有()。 A. 成本 B. 质量 C. 柔性 D. 服务 E. 时间和环保ABCDE 三、判断题 1. 服务业的产品是可见的、有形的、可保存和可运输的。() F 制造业 2.运营管理就是对由输入到产出间的这一中间转换过程的设计、运行和改进过程的管理。()E T 3. 纯服务并不多见,心理咨询是其中之一。()B T 4. 制造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合二为一。() F 服务业 5. 快递公司的包裹速递、救护车的急救服务体现了企业的柔性能力。()CD F 服务速度 6. 运营系统的改进是保证生产运作管理系统高效率、高质量运行的基本前提条件。() F 运营系统设计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题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生产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2.生产运营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3.生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技术技能与行为技能,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4.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5.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连续性/流程式)生产和(离散性/加工装配式)生产两种。 6.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两种。 7.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难),多采用(通用)设备。 8.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产量)和(重复程度)来进行的。 10.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的重复程度(高)

11.组织生产过程的分工原则有二:(工艺)专业化与(对象)专业化。 12.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连续性、比例性、(均衡)性、(平行)性与准时性。 13.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指标。 14.生产运营管理是对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它包括对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的管理。 15.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与(成品)库存。16.MRP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MRP和MRPⅡ,其中( MRP )相当于需求计算器,(闭环MRP )为计划与控制系统,( MRP Ⅱ)为资源协调系统。17.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是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状态文件)。 18.综观历史,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19.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表述为“四个一切”:即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以预防为主;(全员性);(全过程性)。 20.ISO9001是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21.服务战略、(服务系统)和(服务人员)三者是形成服务质量最重要的因

生产运作管理计算题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 重心法求工厂设置地 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的最佳位置。假设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存在线性关系(无保险费)。 100)=3.05 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7. 所以最佳位置为(3.05,3.7)。 1.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20)。 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立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 (6.3.24) (1)用重心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 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心坐标,可以这样计算: x=(37+12+29)/3=27 y=(61+49+20)/3=43.3 (2)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立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 解:增加一家超市后,重心坐标将变为: x=(37+12+29+16)/4=24.3

y=(61+49+20+18)/.4=37 成本结构 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月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用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15000元)(2)经济订货批量(EOQ )是多少?(163件) (1)总成本=(800/2)*180*20%+(400*12/800)*100=15000元 (2)EOQ = H DS 2=800/)12*400(100 *12*400*2=163件 (3)EOQ 总成本=(163/2)*180*20%+(400*12/163)*100=5879元 (4)年节约额=15000-5879=9121元 节约幅度=(9124/15000)*100%=60.81% 2、某食品厂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面粉用于生产,每次采购订货手续费为 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成本为20元,请计算该食品厂采购面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300吨) EO Q= H DS 2=20 300 *3000*2=300吨 3、某服装店年销售服装2000件,每次订购费用约25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 费用为4元,目前每次订货量为400件,试计算该服装店的年库存总成本。(2050元) 总成本=Q/2(H)+D/Q*S=(400/2)*4+(2000/400)*250=2050元

马风才《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运营管理》题库 (难免有不妥及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选择题(不限于单选) 1、运营管理的目标可概括为: [ ] A、增加价值 B、顾客满意 C、经济效益 D、B与C 2、下列所述,属于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有: [ ] A、成本核算与分析 B、选址规划 C、绩效考核 D、运营能力的确定 3、下列所述,属于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是: [ ] A、交期控制 B、成本控制 C、人员控制 D、质量控制 4、运营管理先后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指: [ ] A、成本导向、质量导向、定制化导向 B、成本导向、定制化导向、质量导向 C、质量导向、成本导向、定制化导向 D、质量导向、定制化导向、成本导向 5、被人们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大师及其代表着作是指: [ ] A、泰勒/《管理科学原理》 B、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C、亚当?斯密/《国富论》 D、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6、称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的着作及其作者是指: [ ] A、《管理科学原理》/泰勒 B、《科学管理原理》/泰勒 C、《国富论》/亚当?斯密 D、《管理的实践》/德鲁克 7、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 [ ] A、员工积极性 B、技术 C、管理 D、服务 8、QFD的核心是: [ ] A、充分倾听顾客心声 B、是一项集成的产品开发技术

C、基于10个步骤开发新产品 D、技术重要度的计算 9、关于效率与利用率的关系,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效率>利用率 B、效率=利用率 C、效率<利用率 D、ABC都不对 10、富有冒险精神的决策者一般采用: [ ] A、Maximin 准则 B、Maximax 准则 C、 Laplace 准则 D、Minimax regret 准则 11、持保守态度的决策者一般采用: [ ] A、Maximin 准则 B、Maximax 准则 C、Laplace 准则 D、Minimax regret 准则 12、关于重心法,正确的说法是: [ ] A、所用距离只能是欧几里德距离 B、无法求出总负荷最小的位置 C、重心位置的总负荷未必最小 D、只能用在物流中心的选址规划上 13、以下属于产品专业化布置的有: [ ] A、汽车装配线 B、学校的实习工厂 C、学校食堂 D、星级饭店的早餐 14、以下属于工艺专业化布置的有: [ ] A、汽车装配线 B、学校的实习工厂 C、学校食堂 D、星级饭店的早餐 15、就工作研究和方法研究,以下所述正确的有: [ ] A、工作研究是目的 B、时间研究是目的 C、工作研究是基础 D、时间研究是基础 16、制定MPS时的“报警信号”是指: [ ] A、MRP B、ATP C、 POH D、EPQ 17、MRP最核心的输出是: [ ] A、净需求 B、预期到货量

运营管理课件全 10习题答案

第10章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 周日早晨,顾客到达面包店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6位。到达分布能够用均值为16的泊松分布表示。每个店员能够在平均3分钟内接待一名顾客;服务时间基本符合均值为3分钟的指数分布,并用Excel 求解。 (1)到达速度和服务速度是多少? (2)计算同时接受服务的顾客平均数? (3)假设队中等候的顾客平均数是3.2,计算系统中的顾客平均数(即排队等候的和接受服务的之和)、顾客平均排队等候时间以及花费在系统中的平均时间? (4)求当M=1、2与3时的系统利用率。 答案:(1)问题中已经给出了到达速度 ? =16为顾客/小时;μ=20位顾客/小时。 (2)0.80位顾客/小时。 (3) Ls= Lq+ r=3.2+0.8=4.0位顾客 Wq=0.20小时/顾客,或0.20小时×60分钟/小时=12分钟 Ws=0.25小时,或15分钟 (4)当M=1时,16 0.80120ρ= =? 当M=2时,16 0.40220ρ==? 当M=3时,16 0.27320 ρ==? 2. Alpha Taxi and Hauling 公司在某机场有7个出租汽车站。公司发现非周末晚上午夜以后的顾客需求服从泊松分布,均值为每小时6.6人。服务时间则为均值为每人50分钟的指数分布。假设每辆出租汽车只有一位顾客,求: (1)系统利用率; (2)等候服务的期望顾客数; (3)顾客等候出租汽车的平均时间,并用Excel 求解。 答案:(1)786.02 .176 .6=?== μλρM (2) 674.1=q L (3)Wq=0.2536小时,即15.22分钟 3. 某航空公司计划在一家新开张的商业大厦设售票处。估计购票或咨询平均每小时48人次,服从泊松分布。服务时间假定服从负指数分布。根据以前类似售票机构的经验,服务时间均值平均为2.4分钟。假设顾客的等待成本为每小时20元,一个售票处的相关成本为每小时8元,问应该设置几个售票柜台使得系统总成本最小?并用Excel 求解。 答案:设置4个售票处可使系统总成本最小,为73.12元/每小时。

生产运营管理练习题_答案

《生产运营管理》练习题答案 一、计算题 1、解:频数统计表如下所示: 排列图略 从图中可以得到空松、贴口二因素占76.3%,为质量改进的关键因素。 2、装配:出产提前期=0投入提前期=0+5=5 机加工:出产提前期=5+2+(20-10)=17生产周期=23-17=6 毛坯:65=23+2+(X-20)生产间隔期X=60,投入提前期=65+10=75 3、解:本题为双向公差,中心不重合的情况 标准中心为10 偏移量ε=10-9.998=0.002 C PK=(0.048-2×0.002)/(6×0.007)=1.045 4、分别计算成本 地点A的成本=4000+19000+800×4=26200 地点B的成本=3500+22000+800×5=29500 地点C的成本=5000+18000+800×6=27800 从而可知A最低。 5、(1)画出网络图

① A ⑥ (2)关键线路A-B-D-F-G ,37天 (3)A-B-D-E 38天 6、 (1)设固定成本为F ,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c,年销售量为Q ,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p. 2013年Q=240/100=2.4(万件) 2014年Q=320/100=3.2(万件) 200=F+c*2.4 256=F+c*3.2 F=32(万元) c=70元/件 Q 0=F/(p-c)=1.067(万件) (2)当销售量为20000件时利润P=20000*100-320000-20000*70=280000元 7、解 经济订货批量为: H DS EOQ 2= 12 06.03636002???= =600(件) 年订购次数=3600÷600=6(次) 年订购总成本=6×36=216(元) 年保管总成本=(600÷2)×0.72=216(元) 年库存总成本 TC =432 8、已知: 2 D Q Q TC DC S iC Q ==++ 当C =5.00元时,EOQ =632,不可行; 当C =4.50元时,EOQ =667,可行。

运营管理计算题整理到第8章讲解学习

运营管理计算题 1.质量屋 2.运营能力计算 设计能力: 理论上达到的最大能力。即最终设计方案确定的能力。 有效能力:在理想运营条件(如设备维修制度、工作制度和日历班次)下,能够达到的能力。 即交工验收后查定的能力。 实际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有效能力基础上实现的能力。即实际产出 公式: 有效能力实际能力效率= 设计能力 实际能力 利用率= 例题: 位于北京市学院路的一家小型中式比萨快餐店每周营业7天,2班制,每班工作5 小时。比萨制作流水线的设计产能是每小时400个标准中式比萨。根据快餐店配置的设备及人员,其有效能力是每周25000个标准中式比萨。平均起来,由于个别员工缺勤,加上设备偶尔出现的故障,这家快餐店每周只制作20000个标准中式比萨。试计算:(1)这家快餐店的设计能力;(2)利用率和效率。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生产能力并不能满足周边几所大学的教师、学生及其他顾客的需求。为此,这家快餐店招聘了若干名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的比萨制作人员,从而使每周的有效能力达到26500个标准中式比萨。同时,该快餐店严格考勤制度,奖勤罚懒,并加强了设备的维护,从而使效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86%。试计算:(1)这家快餐店现在的实际产出;(2)利用率。 解:之前: (1)设计能力=(7×2×5)×400=28000个 (2)利用率=20000/28000=71.4% 效率=20000/25000=80.0% 之后: (1)实际产出=26500×86%=22790(个) (2)利用率=22790/28000=81.4%

3.选址规划 <因素评分法、重心法> <1>因素评分法: 权重由题目给出,按比例加权得分,总分高的优选 <2>重心法:∑∑= - i i i Q Q x x ∑∑= - i i i Q Q y y 例题:某企业现有五座仓库,决定新建一座中转仓库,由仓库向中转仓库供货、中转。各 设施的坐标、运输费率和货物量如表。如何确定中转仓库的最佳位置. 仓库 货物量(吨) 运输费率(元/吨/千米) 坐标 1 2000 0.4 3,8 2 3000 0.4 8,2 3 2500 0.6 2,5 4 1000 0.6 6,4 5 1500 0.6 8,8 解: 仓库 货物量(吨) 运输费率(元/吨/ 千米) 坐标 1 2000 0.4 3,8 2 3000 0.4 8,2 3 2500 0.6 2,5 4 1000 0.6 6,4 5 1500 0.6 8,8 根据上表数据求得中转仓库的坐标为: 18.55000/2590016.55000/2580000====y x 4.设施布置<流水线平衡、作业相关法> <1>流水线平衡 计算流水生产线的节拍:CT=OT/D (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量) 计算最小工作地数:Nmin=(∑ti)/CT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总量/节拍) 把作业单元分配到工作地:2准则 (先安排后续作业量多的作业、作业时间长的先安排) 流水生产线的效率测评:效率=(∑ti)/(Nmin ×CT) (完成作业时间总量/最小工作地*节拍) 主要影响因素 权重 得分(总分100) 加权得分 地点1 地点2 地点1 地点2 邻近已有分店 0.10 100 60 0.10×100=10.0 0.10×60=6.0 交通流量 0.05 80 80 0.05×80=4.00 0.05×80=4.0 租金 0.40 70 90 0.40×70=28.0 0.40×90=36.0 店面大小 0.10 86 92 0.10×86=8.6 0.10×92=9.2 店面布置 0.20 40 70 0.20×40=8.0 0.20×70=14.0 运营成本 0.15 80 90 0.15×80=12.0 0.15×90=13.5 合计 1.00 70.6 82.7

运营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学习-----好资料 Chapter 02 - Competitiveness, Strategy, and Productivity 3. (1) (2) (3) (4) (5) (6) (7) Overhead Material Total MFP Worker Cost Week Cost @1.5 Cost@ Output Cost@$6 (6) ?(2) $12x40 1 9,900 3.03 30,000 2,700 4,320 2,880 11,220 3,360 2 5,040 2.99 2,820 33,600 3,360 11,160 32,200 5,040 3 2.89 2,760 35,400 12,480 3,840 2,880 2.84 4 5,760 *refer to solved problem #2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dropped steadily from a high of 3.03 to about 2.84. 4. a. Before: 80 ? 5 = 16 carts per worker per hour. After: 84 ? 4 = 21 carts per worker per hour. b. Before: ($10 x 5 = $50) + $40 = $90; hence 80 ÷$90 = .89 carts/$1. After: ($10 x 4 = $40) + $50 = $90; hence 84 ÷$90 = .93 carts/$1. c. Labor productivity increased by 31.25% ((21-16)/16).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increased by 4.5% ((.93-.89)/.89). *Machine Productivity Before: 80 ÷40 = 2 carts/$1. After: 84 ÷50 = 1.68 carts/$1. Productivity increased by -16% ((1.68-2)/2) Chapter 03 - Product and Service Design 6. Steps for Making Cash Withdrawal from an ATM 1. Insert Card: Magnetic Strip Should be Facing Down 2. Watch Screen for Instructions Select Transaction Options: 3.

生产与运作管理单章练习题

第一早、一、单选题 1. 社会组织输入的是:D A. 原材料 B. 能源 C. 信息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2. 哪项不属于转换过程? C A. 装配 B. 教学 C. 人员配备 D. 种地 E. 咨询 3. 以下哪些活动属于生产活动? D A. 医生看病 B. 律师辩护 C. 投递快件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4. 在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基本职能是:B A. 制造、生产运作和营销 B. 生产运作、营销和理财 C. 生产运作、会计和营销 D. 生产运作、人力资源和理财 E. 以上都不是 5. 以下哪项不是订货型生产(MTO的特点? B A. 订单驱动 B. 有成品积压风险 C. 按照用户要求生产产品 D. 交货期较长 E. 需多技能工人 6. 以下哪项不是服务的特点? D A. 无形性 B. 同步性 C. 异质性 D. 耐用性 E. 易逝性

7.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 A A. 飞机制造 B. 汽车制造 C. 快餐 D. 中小学教育 E. 学生入学体检 8. 社会组织受到的环境约束包括:F A. 经济的 B. 政治的 C. 社会的 D. 法律的 E. 市场的 F. 以上都是 9. 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 A A. 品种数较多 B. 资本密集 C. 有较多标准产品 D. 设备柔性较低 E. 只能停产检修 10. 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C A.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 以上都不是 二、判断题 1. 如果没有服务业,就不会有现代社会。 A A. 正确 B. 错误 2. 教师讲课不创造实体产品,他们从事的不是生产活动。 C A. 正确 B. 错误 3. 运输只是将产品从产地移动到销地,产品没有增值,因此运输不能算作生产活动。B A. 正确 B. 错误

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练习题 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三、选择题 1、企业生产系统中最基层的生产单位是(B)。 D.工段A.班组B.工作地C.车间 2、如果(C)不符合要求,那么企业可能达到的产出水平将取决于生产系统中生产能力最低的那个环节,其他环节的生产能力则有剩余而得不到充分利用。 A.生产过程的连续性B.生产过程的平行性C.生 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生产系统的柔性D

3、现代造船业把船体分成若干段,分别在船体车间内制造, 最后把几段制成的船体吊到船台上拼装对焊,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船的船台生产周期,从而提高造船厂的生产能力。这体现了(B)。 B.生产过程的平行性C.生A.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产系统构成的比例性D.生产系统的柔性 4、按(D)分类,可以把各种生产过程分为单件小批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三种基本生产类型。A.产品的形态B.产品的使用特征C.产品的工艺特 征.生产过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D 、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与改进工作的总A5

称。 设计控制.计划组织B.D.C.A 。)C6、以下哪个企业不是单件小批生产的典型企业( 电视机厂重型机器制造厂C.D.造船厂A.B. 大型水轮机制造厂 )是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基本加工设备的生产(B7、 单位。 大件生C.B.A.成组生产单元柔性生产单元 标准件生产单元D.产单元 、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中结构特殊、工艺复杂、工序多、8 精度高,加工的技术难度大的主要件、关键件等可以采用

)哪种生产单元?(C 大件生产单元A.C.成组生产B.柔性制造系统 标准件生产单元单元D. D邮局提供的特快专递服务中,竞争重点放在()9. 时间柔性D.B.A.成本质量C. A下面哪一类不属于离散型的生产类型()11. 机床D.C.B.A.水泥汽车家电 饭店某夜的空床位只要过了该夜,就不可以再利用,体现了服务12.)特点A的( A.无形性 B.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C.不可存储性 D.顾 客的参与性 13,企业在时间上的竞争重点包括哪几个方面:(ABC)

生产运作管理计算题1范文

重心法求工厂设置地 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的。 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7. 所以最佳位置为(3.05,3.7)。 1. 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 20)。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立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6.3.24) (1) 用重心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 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心坐标,可以这样计算: x=(37+12+29)/3=27 y=(61+49+20)/3=43.3 (2) 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立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 解:增加一家超市后,重心坐标将变为: x=(37+12+29+16)/4=24.3 y=(61+49+20+18)/.4=37 成本结构 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月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用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15000元)(2)经济订货批量(EOQ )是多少?(163件) (1)总成本=(800/2)*180*20%+(400*12/800)*100=15000元 (2)EOQ = H DS 2=800/)12*400(100 *12*400*2=163件 (3)EOQ 总成本=(163/2)*180*20%+(400*12/163)*100=5879元 (4)年节约额=15000-5879=9121元 节约幅度=(9124/15000)*100%=60.81% 2、某食品厂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面粉用于生产,每次采购订货手续费为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成本为20元,请计算该食品厂采购面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300吨) EOQ= H DS 2=20 300 *3000*2=300吨 3、某服装店年销售服装2000件,每次订购费用约25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为4元,目前每次订货量为400件,试计算该服装店的年库存总成本。(2050元) 总成本=Q/2(H)+D/Q*S=(400/2)*4+(2000/400)*250=2050元

运营管理参考答案 MBA

简答题: 运营系统: 运营系统是指利用运营资源把投入转换成产出的过程,它包括运营过程和运营资源两部分。其中,运营过程是指围绕着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 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运营资源是指企业内部支持运营活动的资源条件,主要由人、财、物和技术等构成,是运营过程的支撑体系。 运营过程包括运营投入、转换过程及运营产出三部分,其中运营投入,又称为待转换资源,主要有原材料、信息和顾客等,运营产出则是企业满足顾客需要的产成品或者服务。一般来说,运营系统中发生的转换过程包括:物理过程、位置变化过程、交易过程、存储过程、生理过程和信息过程。 投入和产出的不同就是转换的结果,转换的本质要求是增加价值,即通过运营过程对运营的投入进行转换的过程必须为企业增加价值。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包括了人力资源、行政后勤、财务管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企业应该具有的所有部门,但是在这众多的部门中属于运营系统核心流程的是哪些呢?根据运营过程分析,企业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与“投入-转换-产出”过程一一对应,即投入系统主要是采购流程,转换系统主要 是生产流程,产出系统主要是销售流程和售后服务流程。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企业运营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它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运营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本身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日趋复杂,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因素使运营管理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运营增添了新的有力手段,也使运营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体系更加完整。 现代运营管理 现代运营管理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现代运营的范围已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到非制造业。其研究内容也已不局限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扩大到包括运营战略的制定、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对其进行集成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生产是指(B )。 A.有形产品的制造、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 B ?有形产品的制造 C?有形产品的制造、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 D.无形产品的创造与有形产品的制造 2.在大多数行业的销售收入中,花费所占比重最大的领域是( B )0 A.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B ?人力资源 C.财务管理 D.生产运作 3.现代制造业诸多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的是( ) A.生产职能 B.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C.财务职能 D.研发职能 4.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C )o A.把生产转换到低工资国家 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 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 D.兴建新的设施设备 5.生产运作战略属于(B )o A.公司层战略 B.业务单位战略 C.职能层战略 D.以上均不是 6.服务与有形产品最重要的区别是(B )o A.不可储存性 B.无形性、不可触摸性 C.顾客在服务中的参与 D.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7.最初,人作对生产运作活动研究主要集中在(B)o A.有形产品生产要素的投入环节 B.有形产品生产的转换环节 C.有形产品生产的输出环节 D .有形产品生产的信息反馈环节 8.生产运作管理最初称为生产管理学”,这是因为其主要研究(A )的原因。 A.有形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B.无形产品提供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C.无形产品与有形产品的区别 D.福特的移动流水生产线

9.以不断追求生产规模经济为实质的战略是(A ) A.基于成本的竞争 B .基于时间的竞争 C?基于质量的战略D.以上都不是 10.流水生产是一种典型的(B )生产组织形式。 A.工艺专业化 B.对象专业化 C.混合 D.订货 11.并行工程的目的是使产品设计既能反映顾客需求又能与()相匹配。 A.制造能力 B.原材料价格 C.生产成本 D.销售渠道 12.与串行工程相比,并行工程可以降低产品的()。 A.生产成本 B.设计成本 C.材料成本 D .生命周期成本 13.再循环设计和拆装设计都是基于人类对()的考虑所形成的设计方式 A.社会公平 B.缩小贫富差距 C.环境保护 D.市场竞争 14.包含有更多()的产品可以在较为宽松的条件下发挥设计功能 A.制造设计 B.模块化设计 C.稳健设计 D .再循环设计 15.制造流程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是( ) A.顾客接触度 B.顾客需求变化程度 C.批量 D .流程多样性 16.千克米费用最小的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 .管道运输E.航空运输 17.在企业选址决策中,()被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 A.市场接近程度 B.原材料供应 C.劳动力供应 D.协作企业的相对位置 18.服务企业选址决策的目标是()。 A.追求成本最小化 B.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 C.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最近 D.实现物料运输距离最短 19.有研究表明,()越高,销售和投资回报率越高 A.灯光照明度 B.商品质量 C.商品展示率D .商品价格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本计算题的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计算题答案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 (20+35)×3000 =420000(m). B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 (10+25)×3000 =380000(m). 故B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 3 答案: 节拍为0.167分/件,31.86个工作日 4 答案 :(2)节拍为0.25分/件,(3)最小工作地数为 5 (4)重新组合的工作 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83.3% 5 答案 :为A 第七章 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 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0.4×125%=13(分) 标准时间为:13×(1+16%)=15.08(分) X 关系簇

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钟 (2)正常时间:1.2×95%=1.14分钟 (3)标准时间:1.2×95%×(1+10%)=1.27分钟 3、答案:377分钟。 4、答案:5.85分钟。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 解:正常工作时间:14 61+=6.35460??()(分) 标准作业时间:24+10 6.351+= 7.2240+14 ()(分) 6、答案:57次观察。 7、答案:37个周期。 8.在一个对航空特快货运飞机…… 解:(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6/60=10% (2)大约需要的观测次数为: 2 4*10%*1-10%=1440.05 n =() 14873(/EPL m = ==批) 第十一章 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1、有5件任务都需要两步操作(先1后2)来完成,下表给出了相应的加工时间…… 解:(1)应用Johnson 算法,可以得到最优顺序为:C ,B ,D ,E ,A 。 (2)甘特图如下: 操作1 操作2 2、有一个4/3/P/F max 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用Palmer 法求解…… 答:按λi 不增的顺序排列零件,得到加工顺序(4,1,3,2),在此顺序下, F max =34 3、用关键工件法求解第2题的最优排序。 答:用关键零件法得到的加工顺序为:(1,3,2,4),F max =34 4、用CDS 启发式算法求解第2题的最优排序。 答:用CDS 法得顺序(1,4,3,2),F max =34 5、有一个4/3/P/F max 问题,其加工描述矩阵D 和加工时间矩阵T 分别为……

运营管理习题答案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逻辑结构。 二、项目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二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1)项目组长(经理)的人选 (2)授权 目前,关于授权的有效的方法是让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要求 (时间、任务目标)自行确定,再由主管领导审批的方式, 这一方式的优点主要有:①便于对项目组长考核。②了解项 目组长对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计划能力。③便于评价项目活动中 的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等。 三、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服务时间、服务场所的依赖性和需求稳定性上的差异。

1、尽管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一样,都受到许多 相同性质的因素影响,而且服务设施规模的大小在决定服务能力时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制作业的生产能力之间仍有许多差别,服务能力对服务时间和服务场所的依赖性更大。 2、下面,从时间、场所、需求稳定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1)时间 制造业:产品可以储存 服务业:产品不可以储存,服务必须及时。 (2)场所 服务业:离顾客越近越好,不能远离顾客(一个城市的出租车或餐馆,对在另一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毫无意义,服务能力必须在服务对象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她)身旁)。 制造业:无所谓,要求不高。 (3)需求稳定性 服务业:需求不稳性,多变 制造业:需求相对稳定,变化速度较服务业慢。 四、企业R&D中的基本决策问题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1、R&D领域的选择 R&D领域选择的目的是发现能够最适度发挥企业资本收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事业领域,是决定如何对新产品、新事业的各种机会进行

探索的基本方针。从企业目前的现有技术和现有市场向新事业领域的探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在现行事业领域,依靠现有的技术开发多种产品,以扩大现有市场; (2)向原有市场推出用新技术开发的新产品; (3)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加入新市场。 2、R&D方式的选择 选定R&D领域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方式进行R&D?这需要根据所选定的开发内容、企业自身的开发能力以及周围可利用资源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1)自主开发(创新) (2)模仿创新 (3)成果转让二次开发 (4)合作开发(创新)模式 3、R&D投资规模和费用范围的确定 3、R&D评价 五、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R&D体系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