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5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5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07-31T12:01:47.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李翠琳 (鞍山市妇儿医院辽宁鞍山 114013) [导读]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围生期常见的危重症,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部分。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围生期常见的危重症,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部分。目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咖啡样物或便血三大症状,尚缺乏实验室检测方法,常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现将本院2007以来收治的重症新生儿病回顾性诊断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胎龄<37周6例、>37周9例,体重<1500g2例、1500g—2500g10例、2500g—4000g3例。原发病:早产儿伴生活能力低下6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败血症2例,颅内出血1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
1.2临床表现及诊断
15例新生儿在原发病过程中,出现顽固性腹胀、频繁呕吐血性物或咖啡样液体、肠鸣音减弱/消失或血便等临床表现。符合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1.3治疗
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防止各系统器官出现功能性障碍,改善全身循环状态。针对新生儿顽固性腹胀及频繁呕吐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血气、电解质紊乱。1.4%碳酸氢钠洗胃,静脉注射甲氰咪胍,部分患儿鼻饲甲氰咪胍胃内保留。静脉注射酚妥拉明
0.5mg/kg,改善肠道血循环。
1.4转归
15例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其余13例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
2 讨论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围生期的重要疾病,当机体受到打击,处于应激状态时,肠粘膜功能受到损伤,大量细菌移位,加重内毒素血症。同时,细胞炎症介质释放,致使患儿出现呕吐、腹胀、肠鸣音消失、便血等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本组早产儿伴生活能力低下6例(40%)。早产儿胎龄越小,吸吮和吞咽协调能力越差,胃肠排空越延迟。早产儿的各种消化酶含量及活性低,肠粘膜渗透压高分泌型IgA水平低,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这样使早产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粘膜屏障功能和动力均不成熟。故胎龄越小,喂养越困难,易引起胃肠功能障碍。另外,早产儿胎龄越小,越易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更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
本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33.3%)。由于患儿发生窒息,应激状态下全身血液重新分布,胃肠血液供给显著减少,致使肠粘膜上皮细胞缺氧,坏死脱落。肠壁水肿,肠蠕动减弱,肠内容物淤滞。严重缺氧时胃粘膜局部营养障碍,粘膜屏障破坏,使H+逆扩散及胃酸分泌增加,而诱发胃粘膜糜烂,肠内菌群移位,肠粘膜通透性增高,大量毒素吸收,自由基、炎症因子释放,使胃肠功能障碍向胃肠功能衰竭发展,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发生。
新生儿败血症2例(13.3%),发病率明显降低,败血症时,由于大量细菌及毒素侵入血循环,激活炎性细胞,炎性介质释放,使胃肠屏障功能受到破坏。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往往发生在危重症的初级阶段,预示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临床一旦发现,应高度重视、重点处理腹胀,加强支持治疗,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控制病情进展。及时有效地控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展,维护胃肠粘膜的屏障功能,确保胃肠营养的正常运行,抑制促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胃肠机制是成功救治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