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 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 风俗。
D、诗之分类与表现方法:“六义”的提出。 《毛诗序》的观点,对中国传统诗学产生过深远影响。
3、魏晋南北朝:
1)魏晋:玄学对经学的冲击,在《诗》学上有郑学与 王学之争。实质是门户之见与政治地位的争夺。
2)《毛诗序》:其作者有争议,一般认为东汉 卫宏。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诗歌的特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B、诗乐舞之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C、诗与时代政治之关系: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使之民间求诗。”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
3删诗说(存疑):
“古者《诗》三千余篇,乃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 礼义者……一三百五篇,孔皆弦歌之。” ——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
“《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 篇。”——东汉王充《论衡·正说》
2)南北朝: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人简约,得其英华; 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4、唐代:
孔颖达《毛诗正义》集汉学之大成,具有里程碑意义。
5、宋代:
疑古思辨是宋学的主要特征,因此,《诗》学也开
始冲决汉学之藩篱,代表作为朱熹的《诗集传》。简明扼要。 笼罩元明。
6、清代:
经学复兴,学派林立:1)持毛反朱者,如陈启源《毛诗 稽古编》、陈焕《诗毛氏传疏》及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等;
《诗经》的编订:
1献诗说: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 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 而不悖。”
——《国语·周语》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
高》)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巷 伯》)
2采诗说: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毛诗序》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宋·郑樵《通志·总 序》
十五国风地图
《诗经》的用途:
①最初用途:用于典礼、讽谏、娱乐、教育。
《论语》: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 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雅,105篇。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西周作 品(大部分西周初期,小部分西周末期);小雅74篇(除个别为东周作 品,其余均为西周晚期)。雅的作者一般为贵族。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朱熹《诗集传》卷四
颂,40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多为舞曲。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诗经》的分类(音乐特点):
“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墨子·公孟》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史 记·孔子世家》
风,160篇。分十五国风。风:音乐曲调;国:地区、方域。国风即各地 区的乐调,即地方土乐。
“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朱熹《诗集传》 卷一
“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 语、童谣、歌戏。 ”(刘歆《与扬雄书》 )
“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孔丛子·巡狩篇》)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 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
“故古有采
2)反毛诗者,如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毛、朱之说都有批 判,还有方玉润《诗经原始》、魏源《诗古微》亦有不少 创见。
7、现代《诗经》学举要:
闻一多《诗经新义》、《诗经通义》,高亨《诗经今 注》,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陈子展《诗经直解》, 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等。
《诗经》的内容: a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大雅和“三颂” )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 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 《诗》。”(《季氏》)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 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古人讲学图
②扩大用途:政治、外交。“赋诗言志”。
《诗经》的传授:
1、先秦:
1)《论语》说诗20则,其中出自孔子之口的有16则。
3)荀子首先尊《诗》为“经”,从理论上阐明其“言 志”、“明道”的性质及其政教功能。
2、两汉:
1)“四家诗”:齐、鲁、韩、毛
A、齐人辕固生,亡于魏。
B、鲁人申培公,传于孔安国,亡于西晋。
C、燕人韩婴,亡于宋。
D、赵人毛苌,受业于六国时鲁人毛亨。东汉郑 玄作《毛诗传笺》,唐孔颖达疏之曰《毛诗正 义》。流传至今。
诗经
《诗经》概况 性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名称:诗、诗三百、诗经(汉代) 数量:305篇。另有6篇笙诗(《南陔》、《白华》、
《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 有目无辞。 范围:①时间: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
②地域:黄河流域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 : 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 北部。 作者:贵族、平民均有,绝大部分不可考。 来源:①公卿列士所献之诗 ②采集于民间之诗 ③周王朝的宗教、宴飨的乐歌。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 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 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 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 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 麦幪幪,瓜瓞唪唪。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 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卽有邰家室。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大雅·生民》
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弟子中,子夏最突出,将诗学传于后世,是为毛诗。
2)孟子说诗,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 世也,是尚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