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体诗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 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 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 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 “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 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 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 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 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 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 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 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 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 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 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 极言天之寒。
解题: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 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 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 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乐府遗响,风华绝代 ——初唐歌行体乐府古诗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杜 甫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
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 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 “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 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 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 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 “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 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 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qiú 狐 裘 qīn 锦 衾 hà n 瀚 海
lá n 阑 干
chè 掣
zhuó 冷难 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歌行体
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 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 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统称”歌行 体”。 <唐音审体>谓:“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 咏物……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 比较铺展。“行”,有“乐曲”的意思。
歌行体的特点
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 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 诗、古风。 “行”就是歌行体的一种。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 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 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 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 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已置身于大 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 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 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 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 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白 雪 歌
送武判官归京 雪中送别图(后8 句) 寄设 寓宴 感饯 慨别 无依 限依 惆惜 怅别
漫天大雪图(前10 句)
遍大 地雪 银纷 妆飞
难雪 以天 忍奇 受寒
愁沙 云漠 惨冰 淡封
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 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 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 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 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 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 动了诗的乡土之思。
第一段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 (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 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 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 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 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 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第二段译文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 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 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 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 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 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 大的房子,普遍地遮盖天下间贫 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 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 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 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 (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 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吾 诗人推己及人, 庐 希冀“广厦千万 独 破 间”,使“天下 受 寒士俱欢颜”, 冻 表达了诗人关心 死 民生疾苦、忧国 亦 足 忧民的深沉情感。 !
何 呜 风 大 安 时 呼 雨 庇 得 眼 ! 不 天 广 前 动 下 厦 突 安 寒 千 兀 如 士 万 见 山 俱 间 此 。 欢 , 屋 颜 , ,
岑参
(715——770),南阳人,他是唐 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高 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 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 参戎幕,往来边塞,其诗多写过塞 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为之大变, 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第三段译文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 得像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 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 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 里蹬跛了。一下雨屋顶就漏雨,连 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 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 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 屋漏床湿,怎能捱到天亮。
第四段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