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第十章中国近现代部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一、西方文明的渗透 二、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中国室内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一、西方文明的渗透 西汉时期——古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出现了第一次交
流。14世纪初即元朝时期,由于元朝征服了欧亚大陆,使 中西文化进了第二次交流。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有了中西文 化的第三次碰撞。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三、中国室内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1、外国租界区的形成
租界作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基地,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民族屈辱感,但是,作为中国接触 西方资本主义最早、最多的所谓“国中之国”租界区也 以其独特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传播西方现代文明的作用, 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室内设计思想正是通过在通商 口岸及租界区的广泛传播,最终促成了中国室内设计由 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16世纪以后(明朝),西方的工艺饰品开始大量传入 我国,到清朝乾隆期间,在北京圆明圆内建造了大量的 “西洋式”建筑群,它的建成标志着欧洲的建筑与造园艺 术首次被引入中国的皇家苑囿,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次大模 规的兴建西式风格的建筑群。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西洋楼”大多采用汉白玉石柱,石灰墙面局部嵌琉璃花砖, 屋顶则采用了中式宫殿的中琉璃瓦顶,建筑的平面布置 (丁字尺)、立面柱式,门窗以及栏杆扶手等均为西式做 法,但在局部的装饰细节中采用了部分的中国传统纹样, “西洋楼”的室内放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赠送 的家具,钟表和机械玩具,墙上悬挂着著名的欧州歌伯林 工场生产的壁毯。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室内设计 (一)形成期(1949-1959) (二)停滞期(1960-1977) (三)发展期(1978-至今)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一)形成期 (1949-1959) 1、现代主义思想的短暂延续 2、“苏维埃风格”的影响 3、民族形式的探索 4、中国十大建筑推动了室内设计专业的独立形成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2、殖民外交的传播渠道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各国纷纷在上海、天津、广州
等地建立领事馆(英、法、德、俄、荷、奥、美、日) 为了体现强国风范,外国列强在北京地区兴建的使馆建 筑以殖民地和复古风格为重,室内外的装饰手法都转为 统一,家具及阵设品主要从国外直接进口,但由于建筑 的特殊性质,大部分中国百姓都很难接近,所以外国 建筑出现对我国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和发展所产生的影 响相对要小一些。
中外室内设计史
1、原始社会 2、夏商西周 3、春秋战国时期 4、秦汉时期 5、魏晋南北朝时期 6、隋唐五代时期 7、宋辽金西夏时期 8、元朝时期 9、明清时期 10、民国时期 11、新中国成立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在西 方文化和设计思想的撞击与推动下,开始步入了近现 代的发展进程。
1、西方宗教的传播渠道 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教会建筑便开始在中西文化
的碰撞与融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基 督教——唐朝,元朝达到鼎盛。特别是1840年租界形成 后,各国在各自的租界区内大批兴建教堂,其风格基本 上是对西方教堂的移植,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室内普 遍采用了西方教堂常用的复兴风格和罗马风格。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3、商贸活动的传播渠道
中西商贸活动的开展是西方建筑及室内设计思想进 入中国最主要的渠道,由于商贸的发展由此而出现了一 系列公共性建筑,如银行、洋行、旅馆、百货公司、电 影院、戏院及大型的房地产公司,一时间商号林立,中 西游客云集,这些建筑的室内设计风格基本全部采用了 当时最为时尚的室内设计风格。或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出 现,如住宅形式基本取中国传统的合院住宅建筑格局, 但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整体组合方式 (砖木结构混合)。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四、西方风格的影响 1、希腊与古罗马 2、拜占庭与罗马风 3、哥特式风格 4、文艺复兴 5、巴洛克、洛可可
6、殖民式风格 7、折衷主义风格 8、新艺术运动风格 9、装饰艺术运动风格 10、现代主义风格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五、中西交汇的混杂式倾向 1、早期出项的西方建筑有很多都是外国使用者在缺少 建筑师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记忆自己绘制图纸,由中国 工匠按照中国传统工艺做法来进行建造,因此这些建筑 也只能在大体形式上反映出西方的特点,在室内装饰时, 这一问题反映的更明显。 2、国人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倾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留恋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颐和园中清晏舫,也是西式风格的建筑,如 墙柱油饰或理石纹样作卷窗,镶嵌五色玻璃,地 面采用花砖铺地等。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二、传播的主要途径 1、西方宗教的传播渠道 2、殖民外交的传播渠道 3、商贸活动的传播渠道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一)形成期 (1949-1959) 1、现代主义思想的短暂延续(功能要求 经济实惠 简朴高效) 2、“苏维埃风格”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两大阵营,当时国际流行的构成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想被社 会主义制度指责为帝国主义的东西而加以批判,根据号召, 设计开始走向古典造型、民族形式及豪华装饰、纪念性和 庄严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内容形式。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民族形式的探索 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时期,任何强调阶级立场、
鼓舞斗争热情、增加民族自信心的呼吁都容易引起人 们的共鸣和响应。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4、中国十大建筑推动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 (1)人民大会堂 (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4)全国农业展览馆 (5)北京火车站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一、西方文明的渗透 二、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中国室内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一、西方文明的渗透 西汉时期——古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出现了第一次交
流。14世纪初即元朝时期,由于元朝征服了欧亚大陆,使 中西文化进了第二次交流。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有了中西文 化的第三次碰撞。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三、中国室内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1、外国租界区的形成
租界作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基地,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民族屈辱感,但是,作为中国接触 西方资本主义最早、最多的所谓“国中之国”租界区也 以其独特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传播西方现代文明的作用, 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室内设计思想正是通过在通商 口岸及租界区的广泛传播,最终促成了中国室内设计由 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16世纪以后(明朝),西方的工艺饰品开始大量传入 我国,到清朝乾隆期间,在北京圆明圆内建造了大量的 “西洋式”建筑群,它的建成标志着欧洲的建筑与造园艺 术首次被引入中国的皇家苑囿,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次大模 规的兴建西式风格的建筑群。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西洋楼”大多采用汉白玉石柱,石灰墙面局部嵌琉璃花砖, 屋顶则采用了中式宫殿的中琉璃瓦顶,建筑的平面布置 (丁字尺)、立面柱式,门窗以及栏杆扶手等均为西式做 法,但在局部的装饰细节中采用了部分的中国传统纹样, “西洋楼”的室内放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赠送 的家具,钟表和机械玩具,墙上悬挂着著名的欧州歌伯林 工场生产的壁毯。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室内设计 (一)形成期(1949-1959) (二)停滞期(1960-1977) (三)发展期(1978-至今)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一)形成期 (1949-1959) 1、现代主义思想的短暂延续 2、“苏维埃风格”的影响 3、民族形式的探索 4、中国十大建筑推动了室内设计专业的独立形成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2、殖民外交的传播渠道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各国纷纷在上海、天津、广州
等地建立领事馆(英、法、德、俄、荷、奥、美、日) 为了体现强国风范,外国列强在北京地区兴建的使馆建 筑以殖民地和复古风格为重,室内外的装饰手法都转为 统一,家具及阵设品主要从国外直接进口,但由于建筑 的特殊性质,大部分中国百姓都很难接近,所以外国 建筑出现对我国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和发展所产生的影 响相对要小一些。
中外室内设计史
1、原始社会 2、夏商西周 3、春秋战国时期 4、秦汉时期 5、魏晋南北朝时期 6、隋唐五代时期 7、宋辽金西夏时期 8、元朝时期 9、明清时期 10、民国时期 11、新中国成立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在西 方文化和设计思想的撞击与推动下,开始步入了近现 代的发展进程。
1、西方宗教的传播渠道 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教会建筑便开始在中西文化
的碰撞与融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基 督教——唐朝,元朝达到鼎盛。特别是1840年租界形成 后,各国在各自的租界区内大批兴建教堂,其风格基本 上是对西方教堂的移植,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室内普 遍采用了西方教堂常用的复兴风格和罗马风格。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3、商贸活动的传播渠道
中西商贸活动的开展是西方建筑及室内设计思想进 入中国最主要的渠道,由于商贸的发展由此而出现了一 系列公共性建筑,如银行、洋行、旅馆、百货公司、电 影院、戏院及大型的房地产公司,一时间商号林立,中 西游客云集,这些建筑的室内设计风格基本全部采用了 当时最为时尚的室内设计风格。或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出 现,如住宅形式基本取中国传统的合院住宅建筑格局, 但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整体组合方式 (砖木结构混合)。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四、西方风格的影响 1、希腊与古罗马 2、拜占庭与罗马风 3、哥特式风格 4、文艺复兴 5、巴洛克、洛可可
6、殖民式风格 7、折衷主义风格 8、新艺术运动风格 9、装饰艺术运动风格 10、现代主义风格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五、中西交汇的混杂式倾向 1、早期出项的西方建筑有很多都是外国使用者在缺少 建筑师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记忆自己绘制图纸,由中国 工匠按照中国传统工艺做法来进行建造,因此这些建筑 也只能在大体形式上反映出西方的特点,在室内装饰时, 这一问题反映的更明显。 2、国人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倾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留恋所产生的矛盾心理。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颐和园中清晏舫,也是西式风格的建筑,如 墙柱油饰或理石纹样作卷窗,镶嵌五色玻璃,地 面采用花砖铺地等。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二、传播的主要途径 1、西方宗教的传播渠道 2、殖民外交的传播渠道 3、商贸活动的传播渠道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近代部分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一)形成期 (1949-1959) 1、现代主义思想的短暂延续(功能要求 经济实惠 简朴高效) 2、“苏维埃风格”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两大阵营,当时国际流行的构成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想被社 会主义制度指责为帝国主义的东西而加以批判,根据号召, 设计开始走向古典造型、民族形式及豪华装饰、纪念性和 庄严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内容形式。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民族形式的探索 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时期,任何强调阶级立场、
鼓舞斗争热情、增加民族自信心的呼吁都容易引起人 们的共鸣和响应。
.
中 外 室 内 设 计 史——新中国成立后
4、中国十大建筑推动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 (1)人民大会堂 (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4)全国农业展览馆 (5)北京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