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级别说明

政府级别说明
政府级别说明

《公务员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公务员的职级层次,分别是:

国家级正职:总理

国家级副职:副总理,国务委员等

省部级正职:各省省长,各部、委、总局的部长、主任、局长等

省部级副职:副省长、副部长,部委归口的国家局局长,副省级市

市长等

厅局级正职:各省厅、局长,各部委司、局长,省辖地、市的专员、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巡视员

厅局级副职:副厅、局长,副司、局长,副专员、地级市副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巡视员

县处级正职:县长、地级市的各局(处级局)局长、区长,省部委

各司厅局的处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

县处级副职:副县长、副区长,副处长,处级局的副局长等,外加

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

乡科级正职:乡长、镇长,处级局的科长,县局(科级局)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

乡科级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副科长,科级局副局长等,外加属

于非领导职务的副主任科员

科员:基层公务员,个别地区在这一级还分设了正、副股级领导职

办事员:基层公务员

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

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

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

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

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

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

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

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

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

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

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

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

县处级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

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县处级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

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乡科级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

所属科室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

乡科级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

所属科室副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副职,公务员军队国有事业单位和国

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是公务员,不是公务员,但仍

是国家干部但仍是国家干部。

-----------------------------------------------------------

一级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军委主席、军委副主席全国人

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 中纪委书记,政

治局常委

二级副总理、政治局委员、最高军委四总部

(二层) 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海军、空军、二炮,

二至三级大军区正职

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大军区副职,中国科学院、中

(四层) ,省长,中央各部部长集团军正职社会科学院

三至四级

四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集团军副职十所重点大学 44个国家

大型骨干

(五层) 委副书记,副省长,企业集团中央各部副部长,

十六个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长

四至五级五级地(市、洲、盟、直辖市的区)师有权授予

学士及大型国有企业

(五层) 委书记、巡视员以上学位的大学校长、五至七级教授、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艺术一级六级地(市、洲、盟、直辖市副师大专及以下学院

(六层) 的区)委副书记、助理巡视员旅

六至八级

七级处长、县委书记、副旅副教授中型国有企业

(六层) 县长,调研员团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医师、

七至十级中学高级教师、艺术二级

八级副处长、县委副副团

(六层) 书记、副县长,助理调查员

八至十一级

九级乡镇党委书记、乡镇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

(六层) 长,科长、主任科员中学一级教师、小学

九至十二级高级教师、艺术三级

十级乡党委副书记、营

(六层) 副乡镇长,副科长, 副主任科员

九至十三级

十一级(七层) 博士的起始级别副营

十二级副连(七层) 硕士的起始级别

十三级科员排职助教、助理工程师、(七层) 九至十四级医师、小学一级学士的起教师、艺术四级始级别

十四级技师(八层) 中学三级教师、大专毕业生医士、护士、的起始级别小学二级教师、艺术五级

十五级事员小学三级教师、(八层) 十至十五级职校毕业生的起始级别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

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

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

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

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

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

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

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

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

(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

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

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

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

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

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

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

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

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中国政府职能的现实价值取向

中国政府职能的现实价值取向 ” [内容提要] 人的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当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存在矛盾时,需要就转化为利益。为人民服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在当前,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三最”问题,着力改善民生状况是一种具有浓厚时代气息和富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崭新的执政理念与实践。 [关键词] 中国政府职能价值取向 一、为人民服务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利益与需要问题上的一系列观点。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第一,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发展过程。人的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必然性。对于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的人来说,需要是他们的本性。第二,需要是人们对于所需对象的欲求。需要形式上是人们对于外部环境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求取趋向,而内容上则表现为人们对于外部环境的能动反映。第三,人类的生产是人类需要与需要对象的中介。要想实现需要的满足,人类必须从事生产,生产就是把自然之物或者初级生产之物,改造为满足生产者或者其他社会成员需要之物。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人们不仅需要物质对象,而且需要精神对象,这就使得人们不仅从事物质生产,同时也从事精神生产。第四,人的需要和利益不仅要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而且要受各种关系的影响制约。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满足自己扩展的需要,人们在对生产工具进行技术改进的同时,也在改进自己的社会和方式。这就使得人不可能单独从事生产活动,而必须进行共同生产,并由此产生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形成后,不仅使人们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生产和生活,而且支配着生产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因而本质上制约着人们需要的满足,这就使得人与需求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由此以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形式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社会特性。而这种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人们的需要就是利益,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规章和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权和行政行为,使政府能够依法履行各项职能,包括依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依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等,确保行政管理体制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2、创造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才能使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持良好的心理预期,促进投资和消费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方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3、保护好环境和生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谐的环境与条件。这是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负起的责任。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忽视环境和生态保护,造成长期的严重后果。我们决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再治理恢复的老路。我们已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4、努力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提供人民群众必需的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入点。通过制度和政策安排,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保护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和创造力,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982年改革,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在大幅精简机构的同时,重点解决了领导体制和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终身制问题。 1988年改革,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进行,在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的同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问题。 1993年改革,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进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在党政机关普遍进行“三定”工作,建立推行公务员制度,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998年改革,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进行,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把政府职能界定为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企分开有了新的突破,党政机关与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中央各部门的部分审批权和具体事务性工作下放

浅论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

浅论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采用先经济后政治的方式虽然使经济逐步步入正轨,但政治明显脱节,不论在处理突发事件还是某些外交和经济问题时不免捉襟见肘。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以用政府职能的转变说明我党在政治以及执政能力上的成熟,这种能力的强化证明一个务实成熟的政党的发展,不仅贯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且对经济和政治现实的把握日趋合理。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内容 经济体制的转型对于政治体制的要求与当前政治体制自由状态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对政府职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迫切性。[1]中国政府发展方向的新定位,中国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应当深化和细化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认识,更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把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又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政府职能是在一定的时期内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与方向。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题中之义。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的体制需求: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环境变化。 1.经济体制转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我国,社会转型根本上是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对于整个社会的转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传统的政府经济职能存在很多弊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原有政府经济职能的条件已发生了重大新变化,某些方面甚至是根本性变化。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企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正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推动下,政府职能才具有了转变的现实必然性,而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和地方稳定发展的推动者——地方政府,其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十分关注经济的发展,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领域。这样,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方法和手段的改变。 2.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政治体制仍然明显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实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进一步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必须继续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力争取得新的进展。 3.社会环境变化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当前,我国的文化、技术、教育、法制、自然资源、人文、社会、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则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地方政府职能,政府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身,保持在更高层次上与变换了的环境平衡。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社会问题使原来的社会问题变得复杂和尖锐,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 二、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研究政府职能变革的实质是思考如何在制度变迁的条件下适度界定政府职能,如何实现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所以根据当前我国的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中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战略思考_余晖

第12期(总第289期) 2007年12月 财经问题研究 R e s e a r c ho nF i n a n c i a l a n dE c o n o m i c I s s u e s N u m b e r12(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289) D e c e m b e r,2007 ·产业组织· 中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战略思考 余 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摘 要:监管在政府行政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至关重要。伴随 着监管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需要从全局高度来思考整个政府监管体制问题,重新明确监 管体制建立的基本原则,反思现行监管体制的不足,提出下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战略 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监管;独立性;监管体制;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12-0030-06 一、对我国现行监管体制的审视 如果从1993—1994年度算起,大规模的监管制度建设在中国只有短短13年的历史,客观而言,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更为尖锐的评价应该是,政府监管不但未能有效治理“市场失灵”,反而因监管权力的滥用和虚设而导致了更严重的“市场失灵”。因为监管的普遍失效,不仅抑制了市场和社会自律治理的有效性,甚至导致了市场秩序恶化,被监管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因而承担了过多的成本。我们不妨从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两个领域分别简要地来说明这一判断。 在经济性监管领域,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监管机构“傍大款”的现象。首先,以行政性国有垄断企业为主的“被监管者”(如石油天然气企业、电网企业、国家铁路、国家邮政、四大商业银行、中航油以及城市公用企业等)滥用垄断行为(垄断定价、纵向控制、阻碍互联互通)长期得不到遏制,工商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权益因而受到损害。其次,建立在行政性垄断基础之上的严重的行业准入歧视性监管,限止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导致某些瓶颈产业难以更快发展。再次,许多竞争性行业存在市场秩序混乱(如证券市场黑幕交易、药品交易腐败丛生、房地产业暴利)等。但在这些垄断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监管者往往站在垄断者一边的怪象。 在社会性监管领域,我们看到的则是“问题都出在地方”的现象。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增长的加快,社会性监管的行政执法效果反而日趋恶化。首先,消费者权益难于实现。很显然,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程度远落后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程度。消费者为得到被侵害的权益而付出的代价(如自我举证、自行申请质量检测过程所支付的钱财、时间)往往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其次,居民的健康、安全正受到日益下降的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威胁。大到建筑物,小到电源开关无处不在。药品、食品等产品的假冒伪劣现象让人震惊,医疗事故曝光频繁。再次,职业安全与卫生水平下降。十多年来,恶性及重大生产事故逐年小步递增(尤其是煤矿和交通运输行业),死伤 ①收稿日期:2007-09-20 作者简介:余 晖(1963-),男,江西铅山人,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监管。

中国政府体制复习指南

《中国政府体制》复习指南(参考要点) 第一章现代政府与中国政府体制 1.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什么?主权在民。 2.中国国家机构由哪些机关组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权由哪个机关拥有?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2.请简要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 举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举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3.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制宪和修宪机关是哪个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5.分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是哪个机关?人大常委会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地位 一方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来看(略)。另一方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来看(略)。 7.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议案的有哪些机关或个人?委员长会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8.根据法律,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法案和议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的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9.某街道办事处向其所在的市辖区人大代表颁发“街道办事处工作作风监督员”聘书有无必要?为什么? 无必要,提示:因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均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市辖区人大代表对行政机关工作自然具有监督权。 街道办事处向市辖区人大代表发“街道办事处工作作风监督员”聘书暗含着不发聘书就不能监督的意思,好像区人大代表的监督权是由街道办事处确认的。街道办事处属于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市辖区人大代表既可以向街道办事处直接提出批评建议,也可以对其上级区政府提出批评建议,其监督权受法律保护。 10.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在什么机关担任职务?行政部门、司法部门。 第三章选举制度 1.主持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是哪个机构?村民选举委员会 2.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国政府官员级别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中国领导干部级别的划分 来源:甘立海的日志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 四、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部队副军职干部(如上海警备司令部

中国政府机构组成与政府职能划分

中国政府机构组成与政府职能划分 解决问题:中国政府的职能是如何划分的 关键词:基础理论、政府机构、机构组成与职能划分 学习描述:我国的政府机构组成包括一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政府机构,即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我国政府机构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式结构。我国政府划分为中央(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四个层次,在试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地方则为五个层次,在省与县之间增加了地级市这个层次。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长、国务院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工作机构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国务院直属机构(17个)、国务院工作机构(4)、国务院办事机构(6个)、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9个)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19个)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9个);地方政府机构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由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等组成。 在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划分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职能是政府为弥补市场不足,纠正市场的失灵,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市场监管职能是指政府为确保市场经济所需的健全的市场规则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所扮演的市场培育和市场秩序维护者角色;社会管理职能包括管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调节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保护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指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和其他非政府公共部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社会公共

论中国政府职能结构及其纵向分配

论中国政府职能结构及其纵向分配 李冰心 (甘肃行政学院,兰州730000) 提要:中国政府的职能重心是转变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二者在“服务型政府”的轨迹上高度相关。因此,政府职能转变应设计出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规模和范围。经济职能细化为经济发展职能和经济监管职能,社会职能细化为社会发展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能应收归中央,经济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应下放地方,以便使经济社会的管理与服务落地生花。各层级政府应建构职能上的伙伴关系,巩固权力流向上的领导关系,并且做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关键词:中国政府;职能结构;纵向分配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4)06-0186-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改革的基本思路,这种思路是螺旋式发展的。首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历史诉求。其次,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机构的编制、程序、过程、管理方式、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这种变革和创新以螺旋式发展的方式层层递进,最终以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指向。政府职能在政府改革中的地位相当特殊,既是政府改革的一部分,又是政府其他改革的直接前提和目的,更是政府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和主观更新。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方面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动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因素在于创新现有的政府职能结构,科学合理地设定新形势下社会形态的变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重新审视和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对我国政府职能结构的科学分析是我国政府改革及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我国政府职能结构分析 (一)政府职能结构是一个矢量集 矢量,是一个数学概念。在数学中,对既有数值大小,又有空间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对只具有数值大小,而不具有方向性的量则叫做标量。由于矢量是有方向的量,故又被称为向量。矢量的长度或矢量的大小就是矢量的模,矢量之间存在的联系及相互影响,反映矢量的相关性。因此,矢量可以用方向、模数、相关性来表征,多个矢量的结合就构成矢量集。政府职能是一个系统,横向上分为若干单元,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这些单元和层次的规模、向度及其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政府职能结构。规模是指大小与多少,向度是指基本的价值取向,相互关系是指横向的、纵向的、纵横交织的各种联系。这三个指标对应的数学形式就是模数、方向和相关性。所以说,政府职能结构是一个矢量集。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对政府职能结构的标量研究,如在横向上将政府职能结构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教育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生态管理职能等五个部分”[1],纵向上分为“政府的功能和政府的职责”[2],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一直以来对政府职能的矢量研究不够。如把政府职能分为若干单元和若干层次之后,对纵向间单元和层次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按不同层级细化,而是“上下对齐、职责同构”。这种不同层级间政府职能同构的模式,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这种职能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现如今的改革,必须重视把握单元和单元之间、层次和层次之间、单元和层次之间的各种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现有政府职能结构中不同层次之间职责同构的局限,打破现有职能结构,划清条块界限,对条块管理过程进行再设计,以推动条块关系的规范化。 (二)政府职能结构矢量模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3]数学方法常常被片面地等价于定量分析。我们认为,数学不但可以表达量,而且可以表达质,完美的数学是质量统一的度。唯有数学方法成功表述研究对象的度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精确地做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4]。 如前所述,我们把政府职能结构看成一个矢量集。随着工程矩阵、计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政府职能结构的矢量模型终将被建立起来。这一矢量模型必然超越定量分析的范畴,能够科学地表征政府职能的度,为我国政府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矢量模型的建立,能够克服我国现如今政府职能未能细化,不同层级政府职能“等同”的弊端。尽管改革开放,使政府职能有了大的转变,但政府职能转变中“修补型”的思维方式依然凸显。这种思维方式,使政府职能在组织结构上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职责结构上,也不能准确矫正“错位、越位、无为”的状态。现代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任何具有积极政治态度的国家,都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调整着政府职责。“转变”不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替代,而是科学的定位和合理的确定。这种科学的定位和合理的确定,要求我们必须审视现有模式下政府职能划分不优的弊端所在,在职能结构上,借助数理分析,设计出 DOI:10.15891/https://www.360docs.net/doc/fe6283853.html,62-1093/c.2014.06.045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一、城市分级介绍 ?中国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五个层次: 1.直辖市 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 3.地级市 4.省直管市(所有的省直管市均不设市辖区) 5.县级市(所有的县级市均不设市辖区) ?中国城市从综合实力分级为五级;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五线城市 ?其他划分、或特殊称谓 区域划分:比如按地理位置划分,华北,华中,华东,西北; 地位划分:中心城市; 经济带,经济圈划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 二、城市行政分级详解 二.一行政分级 1.直辖市(4个)(正部级) 直辖市(正部级)四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5个)(负部级)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3.地级市(包括设区的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其中不设区的地级市共3个:广 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 省会是地级市(正厅级)城市:17个(普通省会地级市、普通自治区首府地级市<非副省级城市>:石家庄,郑州,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银川,南宁,福州,拉萨,海口,合肥) 二.二补充说明 直辖市定义 直辖市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地位等同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副省级城市定义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享有省一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省级>干部,副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厅级干部,市政府部门和市辖区是副厅级(如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长安区),市政府部门内设处室和市辖区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厦门市商务局财务处<正处级>、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正处级>)。 计划单列市定义 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计划单列市,就是副省级城市中剔除省会城市,剩下的那些城市,就是属于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的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出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等。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 地级市 地级市为省辖市的一种,接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级别的市。地级市一般下辖市辖区,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代管县级市。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8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分三类 1、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2、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南京市、厦门市、武汉市、鄂州市、海口市、三亚市、莱芜市、乌海市、克拉玛依市。 3、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所谓的地级市、县级市是从过去的行政区划称谓演变来的。就以江苏省为例,省会是南京市,所以叫省会市。全省原来划分有苏州地区、无锡地区、常州地区、镇江地区、扬州地区、南通地区、徐州地区、连云港地区、盐城地区,这些地区也叫行署,行署的所在市就叫地级市,地区行署下辖地级市和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江苏省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 1、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最本质的体现,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织原则。 3、人民民主管理原则。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原则变现为人民民主管理原则。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 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支持基础群众自治。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法制原则要求健全国家法律体系,把政治体制的运行纳入法制轨道,健全政治体系中的监 督体系。 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或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所表明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 哪个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不同阶级的专政形成不同性质的国体。 2、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同无产阶级专政在精神实质与核心内容上是一致的。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要有坚强而广泛的统一战线做保证,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3、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意志,必然选择和采取一定形式组织总自己的政权机关,从而 形成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间不同的权力关系。议行合一 4、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 本主义制度。 政治体制构成要素政党9 人民代表大会5 国家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国家军事机关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代表,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人们为了一定的公共目的,自愿结合而成的有组织的表达利益要求的非政府组织。参政议政政府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利益提供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政党,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在中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以及人民团体积极主动的、独立负责的、协调一致的工作;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必须按照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区别: 1、从政治权力结构的横向关系看。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掌握了全部的国家权力,而西方国家的执政只是掌握了国家 的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 2、从政治权力结构的纵向关系看。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指掌握了从国家的整体到部分的全部国家权力。而在西方典 型政治体制下,国家的执政党只是掌握了中央或联邦整体的行政权力组织了中央或联邦政府。 3、从执掌国家权力的方式看。中国共产党有条件在国家生活的个个方面进行比较直接的领导,而西方国家,执政 党对对国家生活各个方面的领导,主要是以各种间接方式进行的。 4、从对执政党地位合法性的理解及相关政治措施的采取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是通过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 取得的,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而西方一般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强调执政党的竞争性。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 1、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反映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上下级关系,民主集中制对于中国共产党有重要意义,首先,民主集中制能够提高党的战斗力;其次,民主集中制能够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统一;最后,民主集中制能够实现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从而为党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创造不同的政治居民提供了可能性。 2、基本原则1党员个人服从组织2领导机关由投票产生3最高领导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4上级要听取群众意见5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结合6禁止个人崇拜 政府职能结构的调整: 问题:决策与执行不分:1决策与执行质量下降2部门利益倾向3引发官僚机构的膨胀 对策:决策与执行分开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1职能分开2机构分立注意问题:分清对象2规则建设 首先,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与执行的质量;其次,决策与执行分开,实际上也是裁判员和运动员分开,从而能有效的切断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有助于克服部门利益的弊端。再次,决策与执行分开,有助于解构官僚制,推动组织解构扁平化、网络化发展。最后,决策与执行分开,不仅有助于政府机构精简,还有助于政府职能社会化。

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的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 主标题:我国的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 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政府职能、宗旨、原则 难度:3 重要程度:5 内容: 考点剖析: 根据《考试大纲》在命题时,国家职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多以问答题为主,同时也有适量的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国家职能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我国的国家职能中,近几年突出考查政府职能的转变,考题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时政性,侧重考生对时政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今年全国卷中18题,2014年,我国废除实施多年的企业年检验照制度,公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此题考查有关政府职能和市场秩序的相关知识,考查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思维的发散性对于这类题目显得极为重要,知识既在书本上又在书本外,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提示对知识的积累,不能死读书。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以选择题和主观试题考查,结合政府关注民生问题,如医疗制度改革、保障房建设等典型事例,分析政府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复习备考主要抓住以下知识点: 1.政府职能:全面把握政府的主要职能 主要职能具体内容原因或者目的举例 (1)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①民主: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 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②专政: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原因: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目的: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查禁违法网吧;打击走私活动;反恐活动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原因:这是由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根据经济运行实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国古代政府权力制衡体制初探

中国古代政府权力制衡体制初探 两千多年的中国专制政治历史中,君权和相权为代表的中枢权力之争伴随始终,对于那些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君主来说,坐皇位如坐针毡。出于维护皇权及封建统治的整体利益的需要,历代君主无不穷其智慧精力制衡和平衡各种权力,来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维护皇权的稳定和地位。 标签:古代政府;权力;权力制衡 引言 明代官修正史《太祖宝训》中明太祖朱元璋说:“朕每燕居,思天下之事,未尝一日自安,盖治天下犹治丝,一丝不理,则众绪棼乱,故凡遇事,必精思而后行,唯恐不当,致生奸弊,以殃吾民,以此不敢顷刻安逸。”这种不安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为消除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各种因素,使国家机器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就需要在皇权的控制之下建立相互制约、权力平衡的行政体制以及权力执行的机构,这个权力系统就形成了政府。但是政府是皇帝的政府,在皇权专制体制下,皇权在政府权力的分配与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绝对优势,但是绝对专制仅仅是理论上存在,在实际的权力运作过程中,皇权只有在其他权力的配合下,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集权。皇权的绝对权威与皇权载体的局限性使相权应运而生,相权实际上是皇权的一种延伸,是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形成的用于稳定皇权的一种权力补充。皇权的稳定与巩固离不开通过分化权力达到权力集中的一般形式,而在这种形式中最能有效起到保护皇权的手段就是确立相权,并且利用相权来维护皇权体制。但是如果皇权不能有效驾驭相权,或权力的分配体制下本身不利于皇权对相权约束控制,相权就会对皇权构成威胁,或者取而代之。因此,中国古代政府权力的分配与制衡体制是一个大学问。 一、中国古代政府权力制衡体制的构成及演变 夏朝的世袭制,商朝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使权力问题开始显现。夏商周三代权力按身份等级分配,行政机构混于血缘宗族,官吏职能交叉,分工不明,政治制度建设简单,中央集权无从建立,对权力的制衡主要依靠道德伦理来实现,如《周礼》强调的“亲亲、尊尊”两条基本原则。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家为了生存,大刀阔斧地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改革,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初步形成,更多的势力参与治国理政,相互间的利益取代了宗法和血缘,伦理已经对权力失去有效的制衡,所以新的制衡理念和机制在这个时候迅速发展。首先是儒家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来道德制衡思想。其次是法家“以法为本”的权力制衡观。《商君书·壹言》说“治法明,则官无邪”。“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韩非子以爵禄和严刑峻法的赏罚手段控制群臣,以刑名之术,察奸之术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种种设计,为君主专制集权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以后历代王朝权力制衡机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再次是道家的“无为而治”。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超然”的态度看待权力,以“无为”境界启发权力执掌者,以天地共生,万物合一的理念,化

中国行政体制的现状

中国行政体制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摘要: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行政体制的改革的重视日益加强,经过六次行政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对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接着着力论述了我国现行行政体制尚不完善之处,最后就我国行政体制的发展前景也发表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行政体制;现状;问题;前景 一、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 1.行政伦理 当前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情况下,行政伦理也成为服务型政府构建、政府职能转型的新的需要。行政道德对于公共管理的开展,对于逐步实现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合法化和规划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行政伦理有助于中国政府转型,引导着我国政府逐步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逐步达到善治的要求,即“合法、法治、透明、回应、负责”,充分实现公民与政府“权、责、利”的有效补充和配合。 2.行政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与深入和对公共行政规律的探求与掌握,加之公共行政人员的素质的逐渐提高,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政府公共行政的有效性和效率在逐步提高中。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提出,行政学者们的目光开始转向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实现电子政务和政府绩效评估。因此,我国政府公共行政效率的效度和信度都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3.行政监督 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制,该体制是由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构成的,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的有效结合,提高了我国行政监督的整体效益。但由于整个监督体系杂乱而庞大,以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行政监督体制也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4.行政决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其一,决策观念有了转变。其二,决策制度逐步完善。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其三,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普遍恢复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处理中心,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收集、咨询建议以及方案论证等,

如何认识中国政府职能

如何认识中国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还是精神文明上都有着突破性的进步和发展。国家富强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他们终于能过上富裕、幸福、和谐的生活。其中,国家政府职能的有效实施在国家社会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它包括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经济职能等等。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政府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部分,其中对内职能有: (1)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国家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人民当家作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国家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2)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 (3)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搞好社会公共服务。即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国家必须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等,以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国的对内职能是我国管理自身国家社会的重要措施,必须要实事求是,严格贯彻执行,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对外职能,它包括: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和未来

引言 改革开放25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把政府体制的变革趋势概括为治道变革,也就是政府治理之道的变革。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政府组织得以越来越精简、高效;政府职能得到了迅速的转变,开始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行为日益法制化,开始依靠法律规则来施政;政府权力日益分散到经济、社会、和基层政治领域,自主治理的市民社会结构正在逐步发育;政府人事选拔任命和决策逐渐公开化、民主化,人事任命的个人长官意志逐渐淡化;政府运作逐渐透明化,秘密行政逐渐转变为透明行政,公民的知情权逐渐得到了认可、重视和尊重;政府与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凸现,新闻媒体逐渐发挥独立道的作用,而不再仅仅是宣传工具。 本文将总结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基本成果,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基本价值,以及隐含的基本逻辑,并分析其未来10-20年的基本走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五届政府的改革努力,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在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这些改革包含着组织效率、职能效率和政治效率的基本价值,也隐含着组织效率发展、职能配置效率提高和政治效率改善的基本逻辑。从组织、职能和政治三个逻辑,我们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并猜测中国政府体制未来10-20年的基本改革走向。

一、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基本成果 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包括整个国家权力结构的调整,如中心与地方关系,党政关系,立法、司法、行政之间的关系等,包括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运作法制化,政府决策民主化,公务员制度建设等。从具体治理去看,还包括国防、公安、科学、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治理体制改革。 不过,从行政学角度来看,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行政治理体制改革,也就是如何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治理体制。其主要实践表现为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的国家机构改革。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每隔五年均开始一场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的改革。这一变革可以说构成了最近20多年来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 对于这些改革,社会舆论往往有一个误解:每一次改革,似乎都没有什么成绩,每一次改革之后,机构继续增加,人员依然膨胀,政府机构改革往往是表面文章。 这些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改革运动过去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