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双语教育课程标准及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双语教育课程标准及实施
新加坡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
新加坡的人口主要由四个种族群体组成: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一些欧亚等人种,其比例大致为75:15:7:3。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语言文字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新加坡政府适应多种族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新加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为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对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加坡政府根据本国国情,为了尊重各种族的历史,弘扬各种族的文化,推行了十分英明的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即不仅要学好英语,还要学好母语。
一、双语教育课程标准
(一)双语课程的理念
新加坡实行的是三向分流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把双语教育运作过程与分流结合在一起的新加坡式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
其基本精神,乃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学生所操的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些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之外),即英语为教学语言,用于学习绝大部分课程,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学习英语,而母语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理解民族文化价值,保持传统。
(二)双语课程的框架
三向分流模式是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让学生在评价后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的分流,因英语与母语的双语配比和要求不同而形成的一种模式。
如小学阶段有三种双语课程分流,正式分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1.EM1——学生修读的英文和母语都作为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流);2.EM2——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流);3.EM3——英文为第一语言、母语主要是听说会话(第三语言流)。
学生小学毕业根据成绩进入中学后,又进入三种双语课分流进行学习:1.特选双语课程,会考优秀的1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均为第一语言水准);2.快捷双语课程,会考较优的3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英文为第一,母语为第二语言水准);3、普通双语课程,会考后余下的40%的学生,兼修两种语言(其中母语水准又降一等要求)。
中学之后的大学主要用全英语讲授。
第二语言主要在中小学完成,在中小学完成双语教学任务,并且严重偏向英语,所以学界也称这种模式是一种不平衡的双语教学模式,但它的三向分流和双语课程分类教学却有其特色。
因而为它国所借鉴。
(三)双语课程总目标
现行语言政策的目标概括为以下几点:通过学校制度确保学生的双语能力;促进作为中立语言——英语的使用以使所有的种族平等竞争;促进母语的使用以确保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
实行双语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确保每名学生都通晓母语,并且对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有所认识,同时掌握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英语。
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将来更好地去了解认识世界,分享世界的资源。
(四)汉语课程学习方案
新加坡提供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和英文4种官方语言的教育,但无种族、语言、宗教、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区别。
家长可自由为子女选择任何一种语言为教学语言的学
校。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建立一个团结一致的多元种族的社会,因此也强调多种语言和混合学校的设立。
每个学生需要学习第二种语言,而且学校尽可能多地使用第二种语言教授某些课程。
每一所政府学校都是混合文化教学,使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流的师生能在同一所学校或同一部门工作,共同参加课外活动。
政府的政策是公平对待四种语言流的教育,保证在教育设置和教师水平方面是平等的,设备和财政的供应是相同的。
在各种不同的语言流完成学业所获得的学术和专业资格均享有相同的进入高等学府受教育和进入社会就业的机会。
(五)双语课程主要内容
根据语言政策的目标,双语教育政策规定要为学生开设两门语言,一门是英语,另一门是母语。
新加坡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好双语、在双语课程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
小学的英语、数学、科技,中学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材采用英语编写,中小学的母语、公民与道德教育等学科的教材采用母语编写。
二、双语教育课程的实施
(一)汉语课程目标
新加坡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双语人才。
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灵活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法,获得外语,以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外语得体地进行交际为教学目的。
(二)汉语课程设置
第一语言一定是英语,第二语言才是本民族语言。
政府办的学校通行英语和华语。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华人办学自然也通行英语和华语。
这两种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每个毕业生的华语读写水平都要过关,否则不许考大学。
因此,双语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都是围绕这种政策而展开的。
如新加坡的学前教育机构在课程的设置上,英语课和华语课的授课内容是同步的,如:英语课认读“apple”,华语课就认读“苹果”;英语课上“One,two,three”,华语课就出现:“一、二、三”。
这些课程进度都是由校方制定的,教师只是执行而已。
课堂用语方面,华语课尽量要求用华语,万不得已用英语辅助。
活动课,如果是华语教师带领,校方希望用华语,但不一定要求用华语。
(三)汉语课程教学要求
凡是用英语编写教材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都采用英语讲课;用母语编写教材的学科,教师采用母语讲课。
也就是英语为第一教学语言,学校里除母语课和道德课用母语讲授外,其余课程一般都用英语讲授。
数学、科学和大部分的其他科目都是用英语教学,只有与基本价值观的培养有关的课程才用母语教学,如用华语教授《好公民》,用华语(和英语)教授《儒家伦理》、《佛教知识》,用马来语教授《伊斯兰教知识》。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保证了双语的学习水平。
(四)双语课程教学计划
新加坡的英语教学绝大多数是从幼儿园开始的,使用美国或加拿大出版的启蒙教材。
小学根据国家教育部课程发展署的规定使用某种教材。
1991年修订新大纲后,强调以交际为主,提倡发展儿童智力,启发逻辑思维,培养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法规定,学前准备阶段招收年满5周岁的儿童,学制为1年。
1年的学前准备阶段是为部分儿童进入10年制的特别辅助计划学校的小学而设立的。
其目的是帮助
儿童获得使用英语与母语的技能,并向他们教诲亚洲人的价值观念。
该阶段的教学还将帮助儿童为小学的正式教育阶段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包括小学1-4年级,入学年龄为6周岁。
该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技能,其核心课程是英语、母语和数学。
近80%的教学时间用于核心课程,以帮助学生在两种语言能力与数学方面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
小学5—6年级为定向阶段。
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分别进入三种语言流学习。
定向阶段的6年级末,所有学生都参加修订过的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者进入中学阶段。
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兴趣,学生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
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进人4年制的特选课程与快捷课程,其余学生则进入4—5年的普通课程。
特选课程为有学术能力和语言才能的学生提供同时学习具有高级水平的英语与母语的教育。
快捷课程是为具有学术倾向的、将在中学学习英语和母语的学生设置的。
与特选课程流学生不同,该课程流学生学习作为第一语言的英语,而母语则作为第二语言。
考虑到部分学生学术性倾向较弱,目前,普通课程又分为普通学术性课程和普通工艺性课程,供学生选择。
中学之后的大学主要用全英语讲授,第二语言主要在中小学完成。
(五)双语课程教学方法
新加坡双语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本质,把传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融为一体,采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多问、多思、多想象的习惯。
交际语言教学也称概念功能法,其特点是在注意语言结构的同时,更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
就高校而言,大多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用功能交际法,主张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通常课堂气氛是比较热烈的,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参与讨论总体的教学目标。
教师一般较尊重学生的情感或价值观念,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教师只是帮助者或顾问。
在他们的教学大纲中,把语言教学置于文化背景之下,教授语言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传授对象国的文化知识。
教学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师生间讨论问题时都能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如果学生的观点对,教师则服从于学生。
作者:罗爱梅《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