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引言语言是任何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的认知和沟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双语教育政策成为了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研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探讨该政策的背景、目标和效果。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背景新加坡是一个多人种和多文化的国家,在该国的居民中有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

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初,国家面临着语言多样性和种族融合的挑战。

为了促进国家的团结和整合,新加坡政府决定采取双语政策,将英语和母语都作为官方语言,并实施双语教育政策。

二、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目标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和母语的能力,同时增进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该政策追求的是双赢,即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同时保留和发展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三、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在学校教育层面得到了广泛的实施。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母语(如华语、马来语或淡米尔语)和英语。

此外,学校还提供第二外语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学习其他语言,如法语、德语、日语等。

在大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母语或其他外语。

四、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效果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通过学习母语和英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语言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该政策促进了国家的多元文化发展,使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此外,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吸引外资和国际企业的重要中心。

然而,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学习两种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一些人认为,过度注重英语教育可能会对本地语言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

结论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在培养学生双语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和支持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

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
19 2
中学教育 (2 9岁 ) 1—1 新加坡 的中学教育提供 四种不 同 源 流课 程的选择 , 以配合不 同学生 的学 习能力 、 进度 和学 习倾向。
有所认识 , 同时掌握 世界大多数 国家通用 的英语 。这样 不 仅使学生 了解认识 自己的国家 , 更重要 的是让 他们 将来更 好地去认 识世 界, 分享世界资源。
众所周知 ,新加坡是 仅有 3 6 8 万人 口的一个 岛国, 是

的课程 , 英语和母语 的比例是 5: 或 6: 或 7: 。嘲 0 0 0 0 0 0 学 5 4 3
习母语的 目的是要孩子对 自己的民族 与文化有所认识 , 不 要忘本 , 以新加坡 的儿 童多数能够用两种言语与别人交 所
第2 3卷 第 1 期 O
20 0 8年 1 月 O
乐 山师 范学 院学 报
J u a fL s a e c e sC l g o r l e h n T a h r ol e n o e
Vo .3No 1 1 . .0 2 0e .0 8 t 0 2
新加坡实施双 语教 育的具体 措施 冰
语 教育 政策有极大 的关系 。正如新加坡教育部长陈庆炎所 说 :双语教育政策是新加坡教育制度 的根本基础 , “ 是教 育 的基石 。” 那么新加坡 的双语教育是如何 实施 的呢?具体 Ⅲ 地说 , 新加坡双语教育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


建立系统而连贯的双语教育体制
新加坡拥有 完整 的双语教 育系统 , 包括教学 法 、 教材 、 练习等方面。该国政府 明文规定 , 从托儿所 、 幼儿班 、 小学 、 中学 , 甚至到大专院校 , 都用英语作 为主要的教学媒介 语 , 学生的母语 作为第二语言 , 实施 双语教育 。 幼 儿园教 育 ( 学龄前教 育 ) 四岁 的儿童 可 以报读 托 三 儿所或 幼儿班 ; 五六岁 者则进入幼稚 园上课 ; 在幼儿 园里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

解读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因为它在全球教育排名中表现出色。

本文将对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制度进行解读,从其核心特点、学制、课程设置、评估方式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核心特点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制度的核心特点有三个方面:普及性、综合性和国际化。

首先,新加坡致力于普及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注重学术、体育、艺术和领导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发展。

最后,新加坡注重与国际接轨,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竞赛和交流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年轻人。

二、学制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共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小学为6年制,初中为4年制,高中为2年制。

学生经过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继续学业。

三、课程设置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核心学科、选修学科和课外活动。

核心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和母语,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

选修学科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务、艺术和体育等。

此外,新加坡注重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社区服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领导力。

四、评估方式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发展,主要通过考试和评估来进行。

学生会参加一系列的标准化考试,如小学毕业考试、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毕业考试。

此外,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课外活动也会被评估。

这种评估方式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出准确的评价。

五、师资培训新加坡注重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新加坡设立了教师培训学院,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使其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其次,新加坡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交流等活动。

此外,新加坡还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新加坡双语现象的特殊性及成因分析

新加坡双语现象的特殊性及成因分析

新加坡双语现象的特殊性及成因分析作者:牟一凡尹茜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08期【摘要】新加坡是双语研究的典型对象,新加坡的双语现象十分显著,此外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双语国家,新加坡的双语现象存在特殊性。

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以外来语言(英语)作为其第一语言,也是唯一将其民族母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国家。

这一特殊的双语现象主要是由新加坡的历史、经济、政策原因所引起的。

【关键词】新加坡;双语现象;特殊性;成因分析【作者简介】牟一凡(1998- ),男,汉族,山东东营人,大学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外国语言学;尹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一、双语现象解读双语现象是指同一言语集体中存在两种语言(包括两种以上语言的多语现象),该集体根据社会环境在相应的交际范围中交替使用。

新加坡就属于典型的双语国家,其官方语言包括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

在这四种语言中,新加坡最主要的官方语言是英语,适用于一切的正式交际场合。

基本上全部的政府文书、法律、通告等官方文件都会统一采取英语撰写,作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英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是高于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三种官方语言的。

在种族群体之间的交流中,英语作为必不可少的语言“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汉语也是新加坡最主要的官方语之一,就新加坡的人口结构来看,新加坡的华人人口数量已达新加坡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语在大多数的新加坡地区也可以作为通用语使用。

二、新加坡的双语现象及特殊性新加坡的双语现象具体地来讲属于集体双语现象。

一个社会集体同时用两种语言作为交集工具即为集体双语现象。

集体双语现象分为三种程度;较低的集体双语程度表现为,政府只规定一种语言为官方语言,但是其国家中的部分居民可以使用两种语言,比如马其他的官方语言为马其他语,但是部分居民同时可以讲英语或是意大利语等,他们的双语程度并没有达到大规模的第二语言程度,掌握双语的只是国家中的部分居民;较高的集体双语程度表现为,政府规定了两种以上的区域性官方语言,比如比利时的法语和佛莱芒语,瑞士的德语和法语等。

母语教育政策亟待检讨与修订—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声明

母语教育政策亟待检讨与修订—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声明

・ 此外 , 我们也定期 出版 《 中教 学报》 《 、 南 洋教育》 《 、 中教从书》 《 、 新加坡青年 》 , 等 为我 国 的华 文 教 师 及 学 生 提 供 适 当 的 写 作 与 发 展 的机 会 和 园地 。 ・在 环 境 许 可 之 下 ,我们 先 后 主 办 了区 域 性 华 文 教 学 研 讨 会 ,以及 派遣 理 事 教 师 出 国参 加 国 际学 术 研 讨 会 ,希 望 能 够 通 过 多 管 道 的 交 流 活 动 ,扩 大 教 学 的视 野 ,以便 更 热 情 地 从 事 华 文 教 学 , 学 生 学 习华 文 带 来 更 多 的 活 力 。 为 以上 这 些 活动 ,几 十 年 如一 日,一直 到 今 天 ,我 们 仍 然 肩 负 着 华 文教 育 的使 命 ,默 默 地 耕 耘 与 努 力 。在 这 个 长 久 的 努 力 中 ,我 们 也 遇 到许 多 困 难 及 挫 折 ,遭 到 不 同教 育 背 景 的人 的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l 02 O期
语 言 文 字
世 界教育信息
母 语 教 育 政 策 亟 待 检 讨 与 修 订
— —
新 加 坡 中学华 文 教 师会 声 明
新 加坡 报业 控股 高 级执 行 副 总裁 ( 文 华 报 / 章 服 务 集 团 )周 景 锐 于 2 0 报 0 2年 4月 l 9 日在 华 文 报 集 团 常 年 新 闻 奖 颁 奖 礼 上 的讲 词 中指 出 :尽 管 华 文 报 每 年 都 主 办 许 多 推 广 华 文 的活 动 ,如华 族 文 化 节 和 书 展 等 ,但 是 这 些 努 力还 是 没 有 能 力 改 变 整 个 大 环 境 和 大气 候 ,因 为这 是 由我 们 的教 育 政 策 和社 会 趋 势 所 决 定 。 因此 , 及大环境 、 涉 大气 候 的 问 题 , 有 得 到 政 只 府关 注 和 积 极 涉 人 , 能挽 回颓 势 。 才 这 一 番 话 厘 清 了有 关 华 文 的 困 境 和 华 文 水 准 低 落 等 问 题 , 凸 显 出 问 题 的关 键 所 在 。 并 从 2 0世 纪 8 O年 代 起 , 国 中小 教 学 媒 介 我 语 全 面 改 变 以后 ,母 语 教 学 已然 失 去 平 衡 。我 们 当然 深切 感 受 到母语 教 学 在校 园 已大 量递 减 ,对 华 文 教 师 的 教 学 工 作 与 教 学 士 气 产 生 消 极 作 用 。在 籍 学 生 学 习母 语 的 负 担 减 轻 了 ,学 习母 语 的时 间 与空 间 明显 的 减少 ,因此 致 使 母 语程度迅速低落 。 由于 英 文 是 行 政 语 言 ,青 少 年 无 论 是 去 面 试 或 工 作 ,绝 大 多 数 时 间是 讲 英 语 用 英 文 ,因 而母 语 没 机 会 派 上 用 场 。这 对 在 籍 学 生 学 习母 语 ,以及 家 长 对 待 子 女 学 习母 语 的态 度 ,就 变 得既不鼓励也不支持 。 在 学 校 ,母语 只 剩 下 单 科 的教 与学 ;在 社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为了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提高教育质量,新加坡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双语教育政策。

本文将探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核心内容及其背后的逻辑,以期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民族多元文化带来的交流障碍,开始推行双语教育政策。

该政策的目标是培养一代能够掌握英语和母语的双语人才,以便在国际竞争和多元文化交流中取得优势。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一阶段政策的重点是推广英语和母语的教学,促进学生两种语言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新加坡政府逐渐意识到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加强英语和母语的教学。

第三阶段是21世纪中期至今,新加坡政府进一步调整了双语教育政策,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差异化教学。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核心是同时注重英语和母语的教学。

在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英语被视为全球通用语言,而母语则被视为能够更好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因此,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和母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另一个重点是课程设置。

在新加坡的学校中,除了传统的学科如数学、科学、语文等,还开设了许多与多元文化相关的课程,如“新加坡历史与文化”、“多元文化社会”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

要实现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目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

因此,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一方面,通过海外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本土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海外优秀教师和专家学者来新任教,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逻辑在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沟通能力的双语人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需要培养一批既能够掌握英语这一全球通用语言,又能够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人才。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

新加坡双语教学简述外院韩冬晶在新加坡,人们已习惯用汉语和英语交流。

正因如此,新加坡的双语教学更加容易开展。

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相关信息也会更加容易灌输给教师,并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

在新加坡,英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也是官方语言。

汉语是他们的母语。

由于新加坡人口的78%是华人,引起了新加坡政府对汉语的足够重视。

因此,在新加坡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是完全性得通的。

所有的现象表明,在新加坡开展全新的教学理念—双语教学是具备一定条件基础的。

新加坡的教学制度与中国的教学制度很类似。

小学六年制,中学同样分初中和高中两部分。

略有不同的是,在新加坡,初中是四年制而不是三年制。

然而,高中是两年制。

因此,虽然中学阶段的具体教育细节不同,但学生完成中学义务教育的总年数是相同的—六年。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兵役制度。

所有的男子均需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服兵役两年。

在完成两年的军旅生活后,男生方可进入大学学习。

然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直接升学。

目前,新加坡的大学升学率是20%,政府希望能够逐年提高其升学率,现在的目标是25%。

新加坡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

新加坡的人口主要由四个种族群体组成: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及一些欧亚等人种,其比例大致为75:15:7:3。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语言文字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新加坡政府适应多种族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新加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为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对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加坡政府根据本国国情,为了尊重各种族的历史,弘扬各种族的文化,推行了十分英明的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即不仅要学好英语,还要学好母语。

一、双语教育课程标准(一)双语课程的理念新加坡实行的是三向分流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把双语教育运作过程与分流结合在一起的新加坡式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

其基本精神,乃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学生所操的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些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之外),即英语为教学语言,用于学习绝大部分课程,在学习其他课程中学习英语,而母语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理解民族文化价值,保持传统。

浅析新加坡的语言政策

浅析新加坡的语言政策

浅析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作者:安绪丽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2年第07期[摘要]新加坡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制定了适当的语言政策,实行多语制、双语制并行的语言政策,实现了社会稳定,并为经济飞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值得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语言政策;多种族;多语制;双语制新加坡是东南亚中心的一个蕞尔小国,总面积仅有633平方公里,资源匮乏。

而这样一个小国,却有着复杂的民族、政治、历史问题,因此制定合适的语言政策时显得极为棘手。

新加坡现行的是双语制与多语制并行的政策,也是亚洲少数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的国家。

显然,新加坡制定这样的语言政策,是经过反复考量的。

一、新加坡面临的客观条件1、新加坡的地理环境新加坡位于东南亚中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是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各种族往来频繁,因此形成了多种族、多语言的社群。

同时,新加坡在地形上临近马来半岛,其近邻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都使用占主导地位的马来语,新加坡深受其影响。

另外,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甚至连淡水都需要进口,因此,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和交流。

2、新加坡的历史新加坡的近代史是以1819年英国人斯坦佛·莱佛士登陆新加坡为开端的,他在当时还是小渔村的新加坡建立了自由贸易港,以抗衡荷兰在马六甲海峡一带的影响。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自主的共和国。

从历史角度看,新加坡被英国统治的时间长,英语对新加坡的影响很大。

3、新加坡的民族状况前面提到过,新加坡民族问题复杂。

新加坡是一个以移民为主要人口的国家,主要有三大种族: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其中华人约占77%,马来人占15%,印度人占6%,还有欧亚混血人、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加起来约占2%。

不同的种族、语言间沟通困难,并发生一系列矛盾、争斗,严重影响了新加坡的稳定和发展。

4、时代背景1965年,新加坡独立,而当时正是东南亚反华、排华、熔华成潮之时,各国相继颁行华人当地化政策。

2023年新加坡全纳教育的看法与建议

2023年新加坡全纳教育的看法与建议

2023年新加坡全纳教育的看法与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纳教育在新加坡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

全纳教育的目标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无论他们是否有特殊需求或残疾。

下面我将就2023年新加坡全纳教育的发展和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全纳教育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全纳教育政策的宣传和推广是全面实施全纳教育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了解全纳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对全纳教育的支持和认同。

在学校和社区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意识和能力,共同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全纳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纳教育的实施需要具备相应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教师。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全纳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工具和辅助材料,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优化全纳教育的课程设置全纳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此外,全纳教育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

四、改善全纳教育的教学环境和设施为了更好地实施全纳教育,学校应提供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例如,学校可以建设无障碍校园,为残障学生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无障碍设施。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教学工具和设备,如电子白板、计算机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五、加强全纳教育的监督和评估全纳教育政策的实施需要有科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对学校和教师的全纳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全纳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全纳教育政策。

六、加强全纳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加坡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全纳教育经验和做法,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论新加坡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

论新加坡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
第5 卷第2 期 20 年6 0 9 月
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学苑
lv so i e s J u n l o a g h u Ra i & Te e ii n Un v r i o r a f Ch n z o d o

VO . No. 15 2 J ne. 0 9 u 2 0
和实施大规模 的移 民方案 以后 ,许 多国家的人们纷
纷移民来 到这里就业 、经商 、开发或创办企业。当 时的移民大部分 来 自中国、印度尼西亚 、印度 、巴
基斯坦、斯里 兰卡、菲 律宾等 ,致使 新加坡在 1世 9
纪中后期就成为一个多民族 、多语言的国家。如今 , 新加坡 已经发展成 为世界 东西方 文化交汇 的枢纽 , 是真正意义上 的国际化城市 国家。 为了加强民族 团结 ,培 养 “ 新加坡人”的国民 意识 ,独立后的新加坡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面对复杂的语言状 况 ,慎 重、恰当地处理 国家的语 言问题 ,制定并 实施 了正确 的语言政 策与语言教育 政策 ,使新加坡各种族 的人们 友好相处 பைடு நூலகம்使各种 语
= 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状 况
由于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历史的原
收麓 日期 :2 0 -3 0 0 9 -1
作者筒介:陈可,女.硕士,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教师.

可 :论新加坡语言状况及语 言政策
政语言 ,也是各级各类学校 的主 要教学语言。所
以直到今天 ,英 语仍是 新加坡 政府 的行政语 言 , 是新加坡最重要 的商业和社会 用语 ,也是新加坡
今 天,新加坡语言规划 与语言政 策的成功 为世界上许 多的多语言 国家解决语言问题提
供 了经 验 。
新加坡 语 言政 策 官方语言 双语教 育 关键词 :

新加坡特色的双语教育

新加坡特色的双语教育



是行政语言, 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新加 语教育的政策, 另一方面采取更加灵活
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的措施, 鼓励国人学好母语。在本地中小
殿
历史上 , 新 加 坡 曾 被 英 国 统 治 100 学 和 大 学 推 行 英 语 加 母 语 的 双 语 教 学 ,


多年。在殖民统治时期, 新加坡虽然有英 逐 步 使 英 语 成 为 进 行 国 际 经 贸 活 动 、吸 语 、马 来 语 、华 语 、印 度 泰 米 尔 语 等 4 种 收先进知识和从事高新科技研发的必要
继承东方文化的重要性。新加坡政 学校在每天的早间升旗礼之后必须 己的语言, 政府大力倡导“讲正确英
府规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英 保 证 至 少 半 个 小 时 的 早 读 时 间 , 除 语运动”。鼓励国民学说、多说英美
语加第二语言的教育。第二语言通 此之外, 学校规定无论学生参与什 英语为标准的规范英语, 同时要求
英语编写和讲授。中学之后, 大学的 均以英语为主。随着英语教育的普 一辈的华人少讲方言的目标已经达
课程主要用英语讲授。经过幼儿园、 及, 新加坡家庭使用英语的比重也 到了。现在的对象是 1965 年新加坡
小学和中学系统的双语教育, 绝大 不 断 上 升 , 截 至 1999 年 , 已 占 家 庭 独立后出生、受英文教育但不太会
各类型的双语教材。
增强。
为第二语言来教学, 即英语为教学
英语课程使用的是美国或加拿
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目标是 语言, 用于学习绝大多数课程, 而母
大出版的启蒙教材。学校为不同年 “发展学生的双语能力”。精通双语 语主要是语言教育课程。选择中立
龄段的班级各配备一定数量的英语 特别是华文和英文的人才对新加坡 的非母语作为第一语言, 是出于对

关于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探讨

关于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探讨

关于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探讨作者:王琳琳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7期摘要: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教育的核心制度。

其出发点是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教育;其关注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开发学生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形成共经历了确立、发展和改革三个阶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一共要经历“小四”、“小六”、“中四”及“中六”四次分流,每次分流都需要通过考试与选拔。

毋庸置疑,教育分流的做法为新加坡教育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但就目前而言,关于分流制度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存在争论。

关键词: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经验与做法评价与争论新加坡是当前世界上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分流制度。

所谓教育分流,就是将某一年龄组的儿童,按照他们不同的能力水平编排到不同学校或班级[1],通过选拔的方式,区别对待不同学生,以便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同时保证每个人的教育权利,使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经验与做法新加坡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共实行四次“分流”,分别是“小四”、“小六”、“中四”和“中六”分流。

(一)“小四分流”新加坡小学的一至四年级为基础阶段,五至六年级为定向阶段,学生从基础阶段升入定向阶段需要在四年级期末进行第一次分流,即“小四分流”。

第一次分流根据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分流考试中的成绩,把学生依次分流到三种语言学习课程班就读五、六年级[2]。

1.普通双语班(Normal Bilingual)普通双语班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才能进入的课程班,升入这个班级的学生,需要用六年时间学完小学课程,之后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小学毕业离校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继续升入中学学习。

2.延长双语班(Extended Blingual)延长双语班处于中间阶段,对于那些小学三、四年级成绩欠佳,但一、二年级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升入延长双语班,其学习内容与普通双语班基本相同,但进度较慢。

新加坡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新加坡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新加坡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摘要:影响新加坡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因素区分为无形和有形因素两大类,其中,无形因素包含儒家文化的影响、缺乏天然资源的限制、危机意识以及李光耀的影响;有形因素则包含种族语言背景、政治背景、经济发展背景以及教育背景等因素。

无形因素和有形因素在独特地理环境以及传奇的历史发展脉络下,相互影响而促成今天新加坡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加坡;经济;教育;影响因素一、无形因素(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社会推崇精英主义,儒家不像西方理论着重对领袖权利的设限,儒家并不指望民主或民众在选择领袖上具有主权,优秀的儒家官僚也不太受法律先例的拘束,最高的官员可以借公布新法令来改变规则,地方官员一方面是行政官,一方面也是法官。

新加坡的官僚是拥有实权的而且在做决策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因才能而被遴选,对于社会整体福利有责任感,长久以来,职权很少受政治家和民众的约束。

现今形式的官僚制度,在工业转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选召担任官僚的人都很有才干,在担任起重大责任以前,往往都先历练不同的职位,接受不同的训练。

整体而言,他们以献身公务为目标,享有一定的利益保障,在追逐私人财富上则能自我节制;他们是经由用人唯才的制度选拔出来的,被认为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他们甘于平凡的生活,严守法律,所以在人民信赖其决定之际,也为政府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上述所提及的官僚,相当于政府的公务员。

新加坡的文官制度向来为他国所赞赏,廉洁而有效率是最常用的形容词。

新加坡的文官制度可以说是标准儒家思想的实施,新加坡政府力行用人唯才的精英政策。

新加坡具有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

新加坡的学生自小学三年级就经历第一次的语言分流,六年级毕业后也需参加离校考试,依考试成绩进入不同学习的课程,大致来说,学生从进入小学至接受高等教育时,新加坡至少有三次以上的分流措施,以确保筛选出最优秀的人才担任政府要职,以确保国家顺利运作。

新加坡政府一直相信人才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财富,唯有最优秀的人来领导政府运作才会成功。

影响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制度分析

影响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制度分析
律法规 。 嘲 这些法律条文不仅明确 了教师参与在职 培 训 的权 利 和义 务 ,而且 还 就其 福 利待 遇也 作 了 明确的规定 。 因此 , 新加坡的法律文件对教师教育 政策的执行不仅具有强制作用 ,而且还具有激励
作用 , 有效 地促 进 了政 策 的实施 。 不 仅 如此 , 在 政 策执 行 的具 体过 程 中 , 执行 机 构 与人 员会 经 常 面对 目标 群 体对 政策 的歪 曲理解 或 拒不 执行 等 问题 , 这 也需 要 相应 的法律 保 障 。 我 们知 道 , 法律 手 段在 教 师 教育 政策 执行 过 程 中 ,
[ 摘 要 ] 公 共 政 策 的运 行 总是 处 于一 定 的政 治 经 济等 制度 环 境 中 , 制 度 为 公

共政 策 系统 的运行 提供 了外部 组 织条件 。 因此 , 健 全 的制度 对 公共政 策 的有效执 行 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加坡 ,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法律制度和激励制度对教师教育 政 策的有 效执 行都 具 有较 大影响 。 [ 关键词 ] 新加坡 ; 教师教 育政策; 有效执行 ; 制度 [ 作 者简 介 ] 曹 惠容, 西南大 学在 读博 士后 , 研 究方 向为新加 坡教 育 f 重 庆
间社会关 系的一系列习惯 、 道德 、 法律 ( 包括宪法 和各种具体法规1 、 戒律 、 规章( 包括政府制定 的条 例1 等的总和。它 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 、 国家 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 _ l J 公共 政策的运行和效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现实制度 环境 的制约 。 比如 , 制度 环境 对 教育 政策 作用 的发 挥不仅体现在制度结构体系决定了政府制定和执 行 政策 的 能 力 ,而 且 制度 系 统对 作 为对 象 的人 的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行了以英语为媒介语 , 母语 为第二语言 的双语教学计划 。 现在 , 双语教育还在全 国实行 , 并取得 了很大成功 。
三、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学政策的 因素
( ) 一 历史因素 新加坡 是一个多 民族 、 多语 言的 国家 , 史上又 曾受 到 历
[ 作者简介 】 马海玲 , , 女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 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非母语一
英语 ,作 为 国家 的共 同语 ,同 时为保存各 族文 。
导 和管理各 级各类教 育 , 关各级教 育 的方 针 、 有 政策 、 内容 、 方法 、规章 制度及 教师人事等 ,均 由教 育部及其 下 属 的各
的 ,9 6年 ,教 育政策 自皮 书》 15 《 发布 后 , 双语教育 政策 正式
形成 ,但 由于当时还 处在英 国统 治下 ,这一 政策并 没有实
行。
15 9 9年 ,新加坡 在教育进行 了重 大整顿与改革 , 他 英语 、 华语 、 马来语 和泰米 尔语 四种 不同语文源流 的教育被 予以平等对待 。
重. /史 。 t , j 经济 , 治 以及 文化等 角度 分析 了影 响新 加坡 双语教 育政 策 的 因素 , 望对我 国, A/ 政 希 尤其 是 少数 民族 地 区的双语教 育有所借鉴 和启示 , 以使 我们在 开展双语教 育 中少走 弯路 、 康发展 。 可 健
[ 键 词 】 新加坡 ; 关 双语教 育政 策 ; 影响 因素
[ 中图分类 号 ] H 4. 69 1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 17— 6020 )3 04 —2 62 81(090 — 19 0


新 加 坡 概 况

新加坡双语教学培训与探讨

新加坡双语教学培训与探讨
新加坡双语教学培训 。从培训 的内容组 织 、时间安排 、
习作为其每天 随时进行 的生活一部分。例如 , 新加坡的 学 生不把学习过程局 限在寝室 、 教室 、 图书馆 、 自习室等 等, 而是在任何地方都可 以学 习讨论 。因为新加坡是 全
国无 限上 网 , 到哪里 只要 有一个笔 记本 电脑 , 走 插上 电
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另外 , 新加坡 “ ” 学 的理念也 颇具特色 。新加坡 的教育可 以说是一种 终生教育 , 学生 学习知识 的过程贯穿 于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学生把学
呈现 出了多元化 的特征。在众多亚洲 国家 中 , 加坡是 新 少数 以英语 为主要 沟通语 言 , 又保全各 自本 民族 语言的 国家 [ 1 J 。因此 , 吉林 省教育厅 高等教 育处 经多年 了解 和
实地考 察 ,决定把 双语教学 培训 的实践 基地设 在新加 坡 。据此 ,0 8 2 0 年首次在新加坡组 织了市场营销专业方
向的双语教学 , 并得 到了相关专家及接受培训学 校师生 的肯定 。此次新加 坡双语教 学培训 是继首 次培 训后两 年来 的第二次双语培训 , 目的是 使全省高校在双语教学 师资 队伍建设上有一个新 的提高 、新 的突破 。为此 , 在 省教育厅高教处 的领导下 , 组织 了全省 l个高校共计2 9 1 名成员组成 的高校双语教 师培训 团 , 行 了为期 1天 的 进 0
【 特别关注 】
新加坡双语教 学培 训 与探讨
黄根哲 , 杨 勇 ( 长春理工 大学 , 吉林 长春 10 2 ) 3 0 2
摘要 : 双语教 学改革 需要从 两方面同时进行 , 一是教学理念的更新 、 学组织形式 的改变。二 是采用参与式教 教 学模式 , 让学生主动参 与到 双语教 学的课 堂中, 使学 生学习从被 动形式转 变为主动形式 , 高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 提 同时 , 师要从 灌输 学生知识 的传 统观念 中走 出来 , 教 从更广泛 的领 域、 更高的层次上 引导学生 的学习 , 为学生学 成

新加坡教育政策及社会效力对我国实施双语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政策及社会效力对我国实施双语教育的启示
维普资讯
《 教学与管理》
20 年 6 2 06 月 0日
加坡教育政策及社会效力 对我 国实施双语教育的启示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武小军

从2 . 3 r加坡是一个拥有多民族 、 - l 多元文化、 多种语 裔孩童在 家中使用 英语的人数 比例 , 3 %提高 到 l


此探寻新 加坡双语建设的成 功之道 。 新加坡 自16 年 : 95 料显 示 ,9 9 15 年教 育 支 出 为6 8 万 新元 ,94 为 00 18 年
独立成国以来, 在四十余年时间中, 从扭顺语言关系 到社会对双语的确认, 并非单纯在于学校的教育内容 与时代同步的认识和有效的实施上。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社会大 系统特点
1 . 完善的伸展性极强的现代教 育制度和明确 而实 l 国家机关 的开支只有1亿新元 ) 4 。
在 的双语政策。 这是新加坡各类学校实施 双语教育 的 l 学校都配有诸如图书馆 、 球场 、 健身室 、 网球壁球 强有力的保障,其现代教育制度已涵盖了家庭教育 、 场 、 ! 装有音响系统 和多媒体放映设备 的多功能礼堂及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教育, I 其 特别课堂 ( 如语 言实验室 、 美术室 、 音乐室 、 介资源 媒 学校的教育目标也非常明确, 通过 “ 教育阶段性分 l 和电脑室等 ) 等设施 。所有学校都有一套称为 “ 学校 流” 制度 , “ 走 精英教育” 之路; 通过就业后的延续教 I 联系”的全 国性 多功能 的电脑 网络 , 新加坡教 育充分 育扩大社会教育规模 , 不断提高公民的素质层次和劳 t 发展 了现代教育技 术。 电化教育已成 为学校教学的常 动技能。每一公民从小学直到大学毕业, 都有整套教 l 规手段 , 计算机运用 比较普遍。 育培养方案。为适应未来世界的竞争, 新加坡的教育 l 3高学历 高水 平的师资 、 . 高威 望的职 业 , 实施 教 遵循着 “ 适者生存 ”的基本哲 理 , 以世界对人 才的需 I “ 品牌”战略。 师 在新加坡 , 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的一

新加坡双语政策作用下的教育制度改革

新加坡双语政策作用下的教育制度改革

“ 受英文教育者” 和 “ 受华文教育者”两大阵营 ,
造 成一代代 华 人之 间严重 的隔 阂。为 了解 决语 言 问
题 以及 因语 言 引起 的政治 、教育 、社会 等问题 ,政

教 育 制 度改 革 的背 景
所 谓教育 制 度 ,从 教 育 学 的角 度 解 释有 两 种 :
是根 据 国家 的性 质制定 的教育 目的、方针 和设 施
自称 为 中国人 ,这种倾 向是错 误 的 ,可 能引起 学生 效忠 中 】 一 狮。 15 99—16 93年 间新 加 坡 采 取一 系列 措施 ,逐 步统一 全 国所 有学 校 的课 程 和考试 。 统一课 程 方 面 的 主要 措 施 。 16 90年 教 育 部 长 杨玉 麟宣 布采 用共 同课程 ,所有课 本 以马来 亚为 背 景 ,规定 第 二 语 文 为 小 学 必 修 科 目 。 同年 ,政 J 府 首次 统一办 理政府 华 、英 、巫小学 一年 级新生 报 名 登记 工作 ,拟定 中小 学语文 课程标 准 ,英校也 开 始 使用 共 同 的华 文 课 程 J 16 。 9 1年 起 四种语 文 源 流学校将 采用 共 同课 程标 准 ,同时为 华 、巫 、印校
府决定实施 “ 以英语为主、母语 为辅 ”的双语政
策 。该 政策 的确立基 于 三大因素 :一个 国家或 地 区 语 言 的异质性 、特定 的社会 和宗 教态 度 以及 国 民对 国家 的认 同感 ¨ 。新 加 坡 的 华 族 ( ) 马 来 族 J 华 、 ( ) 巫 、印 度 族 ( ) 三 大 族 群 和 四大 官 方 语 言 印
政策 ) 这一 个 问题 是 关 系 到我 国 生 死 存 亡 的基 本 问题 。 [ ” 因此 ,政 府 在 改 革 学 校 教 育 制 度 的过 程 中始终 以 《 新加 坡 立 法 议 会 各 党 派 华 文 教 育 委 员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缘由及其对我国四川省地方高师院校的启示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缘由及其对我国四川省地方高师院校的启示
东 南亚 横 A OU D S U H A TA I R N O T E S SA
2 0. O 9J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缘 由及其 对我国四川省地方高师院校的启示
曹惠容 ※
On Re s n fS n a o e SBi n u l u a i n Po ii sf r t e a o so i g p r ’ l g a i Ed c to l e o h c
首先 , 政策 的科学性 是其 有效 执行 的首 要环 节 。
17 年 的《 庆瑞 报 告 书》 99 吴 以及 19 年 的《 鼎 昌报 92 王 告书 》 。二 是新加 坡双语 教育 政策在 其执行 过程 等④ 中 , 阶段性 和延续 性能够 有机 结合 , 体表现 为政 其 具
※浙江大学教育学博 士 、 策 目标 实现 的根本 前提 ,政策 科
学而正 确地制 定 , 执行 能起 到事半 功倍 的效果 , 则 反
①王世忠 :关 于教育政策执行 的涵义 、 《 特征及其 功能 的
探讨》《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0 1 20 年第 l 。 期 ②管华 :略论政 策的科学性与宣传 的正确性》 《 《 ,湖北省 卫生职工 医学院学报) 95 ) 9 年第2 1 期。
策 的有效执 行 , 必须具备 一定 的条 件 , 都 新加 坡双 语
因此 , 若制订 政策 时能够从 实际 出发 , 持实事 求是 坚 的原 则 , 并经 过认真 调查研 究 , 往政策 的科学 性就 往
越强② 新加 坡 的双语教 育政策 是在投 入 了大 量的人 。 力 、财力 进行 深 入调 查后 以报告 的形 式 出台 的 , 如
教育政 策也 不例外 。 该政 策本 身正确 且操作 性 强 、 执 行 的行 政制度 富有权 威 、 行 主体人 员素质 高 、 策 执 政 资源投 入力 度大 以及执行 文化 和社会 心理环 境 良好 都是其 成功 推行 的重要 因素 。 ( ) 一 双语教 育政 策科 学合 理且 操作性 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李阳王秀(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自独立以来,新加坡实行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政策受到国家平等对待英语、各民族母语的语言政策的影响,并随着它的调整而调整。

多元的民族、文化政策决定新加坡选择两种语言即英语和母语来实施其学校教育,同时也不排斥在功能上区别对待。

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则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有利于统一标准。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语言政策;多元民族;文化政策;中央集权制中图分类号:G 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9(2000)0420090207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自国家独立后的1966年实施以来,历经近40年,目前,已经成为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石,对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也为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共存共荣,为经济技术起飞、赶超先进国家,为社会日益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功能性单语现象的产生,即学校和社会上严重偏向英语,忽视母语,两种语言的掌握处于不平衡状态,长久下去,也就造成了一种语言即各民族母语只限于交际口语水平,在功能上只有另一种语言———英语真正在接受更高一级教育、就业、升迁中占主导地位,形成功能性单语现象。

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受到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是重要方面。

因而,本文在简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拟就影响它的一些相关政策和制度因素作些分析,以对它有紧扣实际的理解和评价,同时也为我国制定和调整双语教育政策时更好地加强政府的职能,发挥有关政策的综合优势提供借鉴。

新加坡是个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

二战后开始提出双语教育政策初步构想,1956年《教育政策白皮书》发表后,双语教育政策正式形成,独立后的1966年开始正式实施,1979年“新教育体制”颁行后,进行了重新修订,目前,正在全国普遍推广实施。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是: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学,官方规定的“母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除10%最优秀的学生外)。

用教育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意味着英语是教学用语,用于学习其他绝大部分课程内容,而母语则是主要的语言学习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英语,以明了其实用价值;学习母语,以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

双语教育政策具体地又与分流教育密切相联:小学基础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语、母语和数学,正式的第33卷第4期2000年11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xi N orm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V ol.33N o.4 N ov.2000收稿日期:1999209229作者简介:李阳王秀(1969-),女,江西定南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教科处讲师。

分流考试在小学四年级末进行,以便确切地评估学生在英文、母语(华文、马来文、泰米尔文)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及其能力。

随后,他们进入五至六年级的定向阶段,可选择修读三种语文源流课程中的一种,这三种课程是:1.E M1———学生修读英文和母语为第一语文;2.E M2———学生修读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3.E M (Oral )———学生修读英文为第一语文和母语会话。

第二语言流即E M2还分为两个次语言流,是为那些学习英语和母语都有困难的学生设置的。

学校有权确定不适合在第二语言流中学习,而必须进入次语言流学习的学生。

第三语言流即E M (Oral )为基础水平教育。

定向阶段的六年级末,所有学生都参加修订过的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者进入中学阶段。

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兴趣,学生分别进入三种课程学习:1.“特别双语课程”(sepecial bilingual course ),会考成绩最优秀的10%学生,兼修两种语文,。

此一课程所教授的两种语文均维持平等的“第一语文”程度。

2.“快捷双语课程”(express bilingual course ),约有30%以上的学生,兼修两种语文,于四年期间民中学教育———不过这一课程所讲授的英文程度较为高(第一语文水准),母语的程度则较低(第二语文水准)。

3.“普通(学术/工艺)双语课程”(normal bilingual course ),约有40%以上学生,兼修两种语文,于五年期间成中学教育。

不过这批学生所接受的“母语”教育水准,比前者又降一筹。

初级学院、理工学院(polytechnics )以及大学的教育媒介语以英语为主,没有第二语文的课程。

从整个实施过程看,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更加偏向英语,忽视母语,因此是一种不平衡双语教育的政策。

该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客观原因,但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度也对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下面拟作具体分析。

一、国家的语言政策对双语教育政策的影响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的国家,双语教育政策既然涉及语言的教学、学习、使用,那么它自然要受到国家语言政策的制约和影响,这种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一)双语教育政策所设立的语言目标必须源于语言政策并与之保持一致。

在一个特定国家,双语教育政策的语言目标的确定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决策,绝不能违背这个国家的语言政策。

独立后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以及所设立的语言目标,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独立后的新加坡,其语言政策基本上是1970年稳定下来的,那就是四种官方语言并存,英语被法定为工作语言(w orking language )。

因此,英语具有了实际的国语(de factonational lan 2guage )地位,而马来语则降为象征性的国语(de jure national language )了。

现行语言政策的语言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通过学校制度确保学生的双语能力,以便加强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削弱多元社会中所固有的分裂主义;2.促进作为中立语言———英语的使用以使所有的种族平等竞争;作为一种团结各语言群体的共同语,它最终使新加坡人更好地使用它并得益于它作为国际语言和作为现代交流、科学和技术的语言的地位。

3.促进母语的使用以确保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这将免于失去与传统文化19第4期李阳王秀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2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的联系。

显然,语言政策所设立的语言目标为双语教育政策制定其语言目标提供了蓝本,而且在执行以及对政策的评估中都是以这个目标为参照标准的。

双语教育政策基本上就是基于以上三点来制定、规划的。

根据语言政策的目标,双语教育政策规定要为学生开设两门语言,一门是英语,另一门是民族语。

根据这个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其课程设置须确保两门语言有足够的教学时数;学校尽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不同种族儿童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不但在课程中学习语言,还通过同伴团体使语言的习得在一种自然、无意识的状态中进行。

为了促进中立语言英语的使用,1979年的双语教育政策中就规定,英语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语言。

因为无论是小学教育系统中的双语普通班、双语延长班还是中学教育系统中的三种课程都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学,对于语言能力较差即分配到单语班的学生来说,也是宁可放弃母语而确保英语的学习,并保证达到规定的标准。

双语教育政策对母语水平的规定也是和语言政策的目标一致的。

对母语水平的规定显然比英语要低,但母语被定为小学会考和中学的G CE“0”级必考科目,也使母语维持一定的水准,以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

政府发起“华语运动”就是一个证明,初期规定用母语讲授公民学、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二)语言政策的调整、改变将直接影响双语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下面从新加坡几个历史时期的语言政策的调整和改变的历程来阐述这一点。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新加坡的语言政策自然是独尊英语,凡是与政府施政有关的立法、行政、公告、文书无不以英文为本。

不过,英国殖民政府对其他语言即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以及各种方言等,都采取放任与容忍的态度。

因此,新加坡传统上一直就有多种语文源流的学校并存;以各种文字发行的报纸争鸣齐放。

新加坡自治之前一段时期政府的各种报告、各个委员会的报告书所建议的双语教育,可以说都是以限制、改造甚至消灭民族语学校为目的的。

因此,在双语教育课程设置中一般都规定英语作为必修的课程,而且母语的接受只限制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直至中等教育都要以英语为教学用语。

这种政策当然是违背民族语学校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愿望的,因而遭到大多数民族语学校的抵制而难以实施。

又如50年代,对华校的双语教育政策规定中,英语和华语的课时分配之间也明显地偏重英语,它规定英语及用英语教授的其它科目的教学时间,小学至少占1/3,初级中学占1/2,高级中学占2/3。

从自治到独立前夕,人民行动党致力于实现与马来西亚合并的政治目标,在语言政策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各民族交际的共同语,这种倾向于独尊马来语的多语政策,带有向马来族占绝大多数的吉隆坡的马来亚政府认同的政治意义。

这种政策虽然遭到华族、印度族人士的强烈反对,但政府宣传马来语的热情不减、矢志不移。

有关当局甚至还于1966年11月发起了一次盛大的“国语(即马来语)宣传月”。

这个时期语言政策的改变反映在双语教育政策上就是:1.强调马来语作为国语在各级学校的教学;2.教育部成立“马来文教育咨询委员会(Malay Education Advis ory C ommittee);3.规定在政府学校任教的教师,须有第一级马来语程度(Standard I Malay);4.开办中学程度的马来课程,同时成立马来文源流中学。

但是从1967年以后,新、马两国的政治情况有愈来愈多的迹象显示,新加坡的独立并非是暂时的,而新加坡作为一个政治个体,不但具有独立存在的能力,甚至于还欣欣向荣。

在这种政治情势下,新加坡的语言政策,在有形无形之中,也就开始有了转变。

自1970年以后,以英语为主的多语政策逐渐定型,而双语教育政策的影响此时表现为:各民族学生均须学习英语作为共同语。

英语教学时数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英语用于作为教授其他科目的教学语言,如在民族语学校规定要用英语讲授数学和科学等。

学校的行政用语也是英语。

而1979年“新教育体制”出台后,更把英语提高到空前的地位。

1987年政府干脆把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语学校取消,而设立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国民型学校,在全国统一推广。

从南洋大学的命运也可知这一点。

1980年这所东南亚惟一以华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学和考试一律改为用英语作惟一教学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