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在玉米螟防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眼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00℃的冰)
摘要;了解赤眼蜂的发生规律和种类,及其国内外对赤眼蜂的研究和利用的情况。
以及在生产上,
赤眼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赤眼蜂种类研究利用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
寄生过的卵块出来的是赤眼蜂成虫,它很快飞去寻找新的卵块寄生。
赤眼峰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全世界有赤眼蜂143种,我国有26种,能寄生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锋,铁岭赤眼蜂等。
以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最重要。
[1] 形态: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atriniae Pang et Chen)的雄蜂体长0.6毫米左右,体淡黄色,前胸背板黑褐色,触角鞭节细长,触角毛最长的相当于鞭节最宽处的3倍。
前翅臀角上的缘毛相当于翅宽的1/6,雌蜂的前胸背板,腹基部及末端黑褐色,产卵器稍短于后足胫节。
发生规律:赤眼蜂在自然界中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卵内越冬。
玉米螟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湿度11.5℃,适温范围22~32℃,最适温度28℃。
虽然早春赤眼蜂即开始羽化。
但数量很少,难以发挥控制害虫的作用。
在黄淮地区,第三代玉米螟是卵是赤眼蜂发生作用的时期,卵初期即可被寄生50%左右,卵高峰后被寄生率可达90%~100%。
由于玉米螟第三代的卵最大,百株累计卵量可达200块以上,所以第三代为害程度大小以及越冬虫口多少取决于赤眼蜂自然寄生高峰出现的早晚。
保护利用途径:从早春麦田开始,就不用或少用广谱杀虫剂,改用选择性杀虫剂,使初期数量较少的赤眼锋就得到保护和利用。
赤眼蜂的利用价值在于:①寄生害虫于卵期,可把害虫消灭在为害之前。
②可以大批量人工饲养繁殖,大面积用于防治。
③防虫数效果且稳定。
玉米螟是赤眼蜂利用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
玉米田释放赤眼蜂的关键技术是以适当的数量和适宜的时间使羽化出来的赤眼蜂和玉米螟卵最大限度地相遇。
通常在百株玉米有玉米螟卵1~2块时放第一次蜂,在黄淮海平原,第一代玉米螟第1次放蜂在5月底,第二次在6月初,间隔5天,第二代玉米螟放蜂是间在6月底或7月上旬。
第三代玉米螟可以放一次或者不放蜂,依靠前期赤眼蜂的自然控制能力。
便可把玉米螟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
一般每亩每次放蜂1万头便可。
[2]由于赤眼锋个体微小,易受不良气候影响,成虫期若遇大风雨袭击,种群数量便很快下降,使防治效果不稳,放蜂时,若天气恶劣不宜继续放蜂时,可将卵块话在阴凉遮黑密闭的环境中,并饲以密糖水待天气好转,再向田间释放赤眼蜂。
1..赤眼蜂的种类
赤眼蜂分布遍及全球,种类多,种间外部形态特征不易区分,种内却常有变异,给分类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和混乱,国内不少学者根据前人经验和自己的实践,现在要以雄蜂外和生殖器为特征,结合种间生殖隔离程度及其他生物学特征来区别和鉴定种。
世界上已定名的赤眼蜂近90种,我国已确定的种类有17种。
即:斑蛾赤眼蜂、舟蛾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广赤眼蜂、毒蛾赤眼蜂、稻蛾赤眼蜂、粘虫赤眼蜂、舌突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暗黑赤眼蜂、衫卷赤眼蜂、微突赤眼蜂、显棒赤眼蜂、凤蝶赤眼蜂、铁岭赤眼蜂等种类。
[3]
2.赤眼蜂的研究情况
以赤眼蜂在防治玉米螟为例来说明:
2.1.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
欧洲许多国家,利用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开始于70年代初,在前苏联,从1969年开始利用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每公顷释放8万一15万头,产量损失可减少60%,幼虫数量可减少83%,
最佳放蜂量为8万一10万头,放蜂次数根据卵期的长短而定,一般2—3次,放蜂后玉米螟卵的寄生率在40%一60%。
在法国、瑞士和德国,每年约有2.7万公顷玉米应用赤眼蜂防治,应用的赤眼蜂种主要有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我国称为广赤眼蜂玉米螟型)和T.brassicae Bezdenko。
目前,瑞士、法国、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罗马尼亚及亚洲的伊朗都用T. brassicae防治欧洲玉米螟。
[4]
近年来,该赤眼蜂被引入到加拿大防治欧洲玉米螟,使为害损失下降45%一95%,独联体、德国、土耳其则用广赤眼蜂,该蜂并于1983年被引进到菲律宾用予防治亚洲玉米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已在当地建立了能有效拄制为害的种群。
此外,保加利亚则利用暗黑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可达90%,而广赤眼蜂效果则较差,寄生率不超过69%,前苏联也曾利用暗黑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罗马尼亚曾试用从越南引进的螟黄赤眼蜂取得很好防效。
美国曾用微小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但未获成功。
虽然在自然条件下短管赤眼蜂和微小赤眼蜂寄生于欧洲玉米螟卵,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发现,前者仅有5%的雌蜂寄生于寄主卵,后者并不寄生欧洲玉米螟卵,将短管赤眼蜂释放到田间后没有发现寄主卵彼其寄生,微小赤眼蜂由于发生与寄主不同步其自然寄生率极低。
通过加强欧洲玉米螟卵赤眼蜂种类的调查,于1971年在美国Delaware发现欧洲玉米螟赤眼峰,具有防治欧洲玉米螟的潜力,利用其天然寄主欧洲玉米螟卵大量繁殖取得戍功后,推动了应用欧洲玉米螟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的研究。
在欧洲玉米螟发生期20天内每公顷释放5.9万头,平均每天2950头,可获得80%的寄生率。
利用欧洲玉米螟赤眼峰防治甜玉米地2代玉米螟也取得很好效果,该蜂于1983年引入我国,对亚洲玉米螟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法国已成功地利用人工滞育的T.brassicae防治玉米螟,在德国应用长效蜂卡在玉米螟发蛾初期,每公顷15万头的放峰量分两次释放的情况下,防效在70%一93%之间,提高了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所谓长效蜂卡是将发育阶段不同的3个龄期的赤眼蜂(寄生后2、4、6天的寄主卵)等量混合,使赤眼蜂羽化时间延长。
为了保证赤眼蜂释放后的防治效果,瑞士科学家巳发展了一套比较完眷的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应用于大量繁育过程。
2.2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
我国应用赤眼峰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工作开始于60年代,但大量应用研究则始于70年代中期,最初,各地应用的赤眼蜂均为松毛虫赤眼蜂,由于防治效果稳定性差,其作用一直是我国生防工作者争论的问题。
因此,为了选择适宜的蜂种,全国开展了当地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类和优势种调查以及田间自然消长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寄生于亚洲玉米螟的赤眼蜂种类资源丰富。
张荆等(1990)通过在全国13个省、市寄生于亚洲玉米螟卵伪赤眼蜂的种类及优势种调查,目前已经定名的有12种,属于全国分布的有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广赤眼蜂;属于地区分布的有粘虫赤眼蜂、舟蛾赤眼蜂、二点螟赤眼蜂、暗黑赤眼蜂、毒蛾赤眼蜂、铁岭赤眼蜂。
除黑龙江和贵州省外均以玉米螟赤眼蜂为优势种,黑龙江省的优势种则为松毛虫赤眼蟑,贵州省为螟黄赤眼蜂。
在我国台湾省,寄生于亚洲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螟黄赤眼蟀和玉米螟赤眼蜂两种,释放玉米螟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有95%的螟卵被寄生,效果很好。
而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放蜂区和对照区寄生率和玉米产量无明显差别,表明螟黄赤眼蜂的防效远不如玉米螟赤眼蜂。
[5]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7—8月份玉米螟赤眼蜂的数量逐渐增多,到7月底以后,对亚洲玉米螟卵的自然寄生率可达70%以上,对其种群发展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但是春季和初夏季节,天气干旱,玉米螟赤眼蜂种群数量发展较慢,其自然寄生率很低,第1代玉米螟发生期,玉米螟赤眼蜂尚处在玉米田外的转主寄主上生活;玉米螟赤眼蜂种群上升期比2代亚洲玉米螟卵始期晚13—15天,必须人工释放赤眼蜂以增强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的控制作用。
国内许多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卵的寄主能力和防治效果则远远高于松毛虫赤眼蜂,应用松毛虫赤眼蜂每公顷释放22.5-30万头,防效达60%一70%,而玉米螟赤眼蜂则每公顷释放7.5万一12万头,防效即可高达90%。
马春森等(1995)对防治王米螟优良蜂种筛选研究再次证明了这一结论。
尽管如此,但由于玉米螟赤眼蜂只能用米蛾卵繁殖,远不如用柞蚕卵和人工卵繁殖松毛虫赤眼蜂那样效率高、成
本低,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一、二代螟,它虽不能在玉米田长期定居,但能在放蜂阶段建立暂时的种群优势,在自然玉米螟赤眼蜂种群上升前起到控制前期螟卵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前期大量释放和后期保护利用的问题。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应用大量释放松毛虫赤眼蟀来控制玉米螟的为害,而且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近年来,大面积低蜂量(15万头ha)防治玉米螟示范也巳获成功,这对扩大防治面积,降低放蜂成本可起到推动作用,利用入工诱导滞育的松毛虫赤眼蜂连代放蜂防治一、二代玉米螟及人工卵繁育的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也取得进展,长效蜂卡在我园已开始试验应用。
张光美等(1995)对影响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亚洲玉米螟的因子研究表明,寄主卵龄是一关键因子,当玉米螟卵在26℃下发育,从6小时上升到18—24小时,寄生率已下降一半强,而当寄主卵龄达30小时时,则很少被寄生,进一步说明,亚洲玉米螟不是松毛虫赤眼蜂的嗜好寄主,但在适宜条件下,松毛赤眼蜂对玉米螟的寄生率仍可达较高永平,对亚洲玉米螟表现出一定的拄制潜能。
另外,在我国安徽省阜南县境内防治亚洲玉米螟多用舟蛾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近年来引种到欧洲,实验室及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其有可能是防治欧洲玉米螟的优良蜂种。
[6]
在应用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研究方面,国外远没有我国开展普遍,菲律宾应用从德国引进的广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已取得很好效果。
在关岛,曾试用玉米和甘薯间作来提高田间螟黄赤眼蜂的种群数量,因为甘薯害虫的卵是螟黄赤眼蟀的适宜寄主,该虫在甘薯上发生早于玉米螟的发生,在玉米螟卵高峰前,螟黄赤眼蜂可以在甘薯害虫上繁殖1—3代,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间作日寄生率较高,但并不明显,且也未降低王米螟的为害。
日本近年来开展利用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特别是甜玉米田,取得较好效果。
泰国、朝鲜和一些大平洋岛屿对亚洲玉米螟卵赤眼蜂的种类和发生进行了调查,据报道,在朝鲜寄生于亚洲玉米螟卵的赤眼蜂为广赤眼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则为印度赤眼蜂,其寄生率可高达98%,在泰国则以长突赤眼蜂为亚洲玉米螟最重要的卵寄生蜂。
3.赤眼蜂的利用情况
对于赤眼蜂的利用研究历史较早。
1882年Saunders自美国引进微小蜂到加拿大作防治茶藨黄叶蜂的试验。
1913年俄国Pospelov开始用黄地老虎卵繁殖赤眼蜂。
1921年在西印度群岛首次用赤眼蜂防治蔗螟取得一定效果,而且连续作了20年的长期防蜂记录。
1926年美国Flanders用麦蛾卵繁殖赤眼蜂成功,开工厂化的先河。
我国自1951年起,蒲蛰龙等对赤眼蜂的寄主、人工大量繁殖技术、田间散防效果等开始了较系统的研究,1956年要国营农场及农业合作社大面积示范,1958年广东大顺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办赤眼蜂防治亚洲玉为螟、棉铃虫、几种松毛虫、几种苹果卷叶蛾、几种食心虫、稻纵卷叶螟、豆天蛾、柑桔卷叶蛾、二化螟、枣尺蠖、高梁条螟、蔗螟、刺蛾、茶小卷蛾等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目前全国约在1000万亩农田及林间散放赤眼蜂防治各种害虫。
[7]
在生产上,赤眼蜂的成功利用对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包建中. 陈修洁等编中国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 学术书刊出版社. 1989.8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编赤眼蜂繁殖及田间应用技术. 金盾出版社. 2000.3
[3] 朴永范. 主编中国重要农作物害虫天敌种类.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6
[4] 福建农学院. 主编害虫生物防治. 农业出版社. 1982.7
[5] 孙源正. 任宝珍编山东农业害虫天敌.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2
[6] 广东农林学院. 中山大学.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合编育蜂治虫.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6.4
[7] 生物系昆虫学教研室. 编害虫生物防治.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