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5《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和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绳子、阻力板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内容和实例动画。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后仰,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与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呈现(10分钟)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讲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

通过课件和实例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教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教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主要涵盖第6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该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掌握其表述和内涵。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其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及其内涵。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阻力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乘坐公交车时身体的倾斜、滑滑梯时的感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理论讲解: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表述和内涵,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验现象。

4. 例题讲解: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如汽车紧急刹车时的运动状态变化、运动员起跑时的加速过程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牛顿第一定律1. 定义: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表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内涵: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乘坐公交车时,公交车突然刹车,小明会向前倾斜,请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这个现象。

答案:公交车突然刹车时,小明身体的下部由于受到摩擦力停止运动,而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小明会向前倾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课题8.1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及授课时间课时授课人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与讨论、分析与概括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正确理解。

教学用具刻度尺,小车,斜面,毛巾,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讨论引导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二.新课进行观察并思考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滑板车滑行时,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

人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视频描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不同观点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两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亲自用实验求证:实验探究:阻力对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影响呢?实验方案(参考练习册第13页左侧)实验思路: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看小车运动的情况实验器材:木板、棉布、毛巾、小车、斜面、刻度尺相同条件:小车相同,小车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不同条件: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表明:水平表面越,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通过的距离,运动时间,速度减得。

实验推测:小车在运动中不受到任何阻力,小车将无休止地运动下去,运动速度将保持不变。

(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

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2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2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
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后仰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基本概念: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阐述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2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内容,了解惯性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解释生活中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并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认识惯性的本质。
2.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并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2)利用实验、动画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3.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点。
b.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c.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知识点。
4.课后作业:布置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a.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
b.惯性与质量有何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内容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掌握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原理,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运动和摩擦力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2.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内容。

2.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原理。

3.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利用实例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运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动画,用于讲解和演示。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书本会保持静止状态吗?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原理的思考。

2.呈现(15分钟)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讲解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原理。

通过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如骑自行车的原理、汽车刹车原理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现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②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②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通过理想化的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学会科学探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到,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

②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解、迁移。

三、教具学具准备:斜面、毛巾、棉布、木板、玻璃、小车等学生实验用具多媒体(CAI)课件、实物展台四、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团队合作引导——思考——探究——总结五、教法学法:目标导学法、自主探究法、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法学法综合运用六、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七、教学过程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生活动画情景:自行车比赛中冲过终点的自行车、滑冰比赛中到达终点后的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等一系列运动的物体最终要停下来的画面。

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并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那么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维持?师:简介亚里士多德对类似现象的思考认识。

师:同学们光靠思辨不能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将带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一起探究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维持,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课题)师:(演示课件)先来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2条同时也是对我们的要求。

自学探究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本实验)师引导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在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分析: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使小车在平面上受到的阻力不同师:探究过程中,我们要观察记录的内容是什么?(实验探究)师:同学们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时做好记录。

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的作用。

2. 让孩子们了解到物体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到物体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的作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轮、木板、球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车,一些彩纸、彩笔等。

活动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孩子们观察一个小车在平地上运动的情况,并让他们思考,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小车会怎么样?2. 让孩子们用手推动小车,感受力的作用,并让他们思考,没有力的作用,小车会怎么样?二、活动一:小车滑行比赛(10分钟)1. 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小车放在斜板上,观察小车滑行的情况。

2.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推动小车,使小车在斜板上滑行。

3. 让孩子们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小车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会停止滑行?三、活动二:小车阻力实验(10分钟)1. 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小车上放上不同数量的彩纸,感受阻力的作用。

2.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3. 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小车在有阻力的时候,运动的越慢?四、活动三:小车加速实验(10分钟)1.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推动自己的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2. 让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力量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3. 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用更大的力量推动小车,小车运动的更快?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到物体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的作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也通过实践,了解到物体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2.知道什么是惯性,了解惯性现象的解释,还有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情感目标:1.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3.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方法】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得出来的,所以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

【教学资源】课件、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粉笔盒、白纸等。

【教学过程】去推它。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吗?这是一个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对它进行了研究,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1、历史的回顾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很自然的。

我们从周围的事情出发,很容易就会得到这个结论。

如车不推就不走,门不拉不开等。

这种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有两千年。

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指出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他分析到:运动的车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运动物体减速的原因是摩擦力。

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没有加速和减速的原因,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

这里所指的减速的原因就是摩擦力。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没有摩擦,那小球会怎样?)为了证实结论的正确,他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下面利用一个跟他的理想实验装置相似的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伽利略的实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二)
——惯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惯性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

首先利用一系列的课堂演示实验,从而让学生概括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惯性。

惯性现象的解释是惯性知识的延伸,学生虽然了解、也能讲出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但都比较抽象,要他们真正用惯性知识来描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而这样安排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 会解释惯性现象。

3.知道惯性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1.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注意惯性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惯性的涵义
难点:应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
四、教学手段
讨论法、探究法、启发法、情境教学法。

五、板书设计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
(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4、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六、教学过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种重要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流程: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观察课本P100图,思考相关的问题。

这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的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与同学交流。

二、牛顿第一定律1.自学课本,了解伽利略观点。

2.科学探究(1)将滑块放在斜面上,放手让滑块滑下,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前进吗?猜想:你认为滑块在木板上前进的距离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滑块前进距离的因素(2)思考:如果要研究滑块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你能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吗?学法指导:让其它因素相同,通过改变水平面的情况(即让滑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运动),再比较前进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

相同因素包括改变的条件(3)实验中应观察哪些现象?比较哪些量?你能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吗?(4)分别实验,观察、记录、完善表格。

(5)思考分析:a、三种表面谁光滑,摩擦力最小?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

b、若表面更光滑,则滑块所受摩擦力将 ,前进距离 ,速度减小的程度。

c、若表面光滑到摩擦力为0滑块会怎样比较推理的结果,能得到结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会。

想一想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会。

至此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思考讨论:该定律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吗?这种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理想状况下的结论,也是研究物理的一种方法.4.小结:回顾定律的得出过程。

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牛顿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的设置上,我打破习题练习的常规,考虑到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内容的灵活性,布置有探索性的研究性课题,将新课探究延伸到课堂之外,体现了课程目标里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探究的能力。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本节课,我结合教材内容,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以丰富的实验用具及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手段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围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发展展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置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另外,实验的验证和生活现象的列举是本节课必需要的。

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的知识,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先是介绍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

在此基础上引入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引入惯性概念,利用惯性知识分析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强化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基石,正是因为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才导致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与此同时,它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这些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成为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

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过程蕴涵了重要的科学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展示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的猜想依据、推断结果这一思维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对力、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惯性是学生学习运动和力的基础,因其抽象难懂而成为难点。

新课标中本节内容对学生有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2.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

3.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5.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6.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

【教法分析】针对学情及重点、难点,采用问题设疑法、实验法、谈话法、讲解法、推理法相结合。

开设一堂科学探究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通过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

【学生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小结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物理学习方法的小结上进行阐述及时小结学习方法,为学习下一内容奠定方法基础。

应用迁移1.请同学们结合力的作用效果谈谈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2.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如下两个方面:(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教案:《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教案:《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案:《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第3节《牛顿第一定律》。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掌握惯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的概念。

2. 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

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运动员跳起后能继续上升等,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讲解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 实验演示(10分钟)(1)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如用力推静止的小车,小车会加速运动等。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几个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课后习题。

2. 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

(2)运动员跳起后能继续上升。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力跟物体运动的关系。

3.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己动脑设计实验,自己动手探究并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2.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并且在生活中合理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认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

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有惯性,惯性与生活联系紧密,人们有时可以利用惯性,有时应注意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

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惯性及惯性现象解释。

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三、教学策略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渐停下来的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通过惯性实验展示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

最后应用所学习的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仪、多媒体、实物投影等。

五、教学过程图1杯子中装有牛奶,当杯子突然向左运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想一想,为什么?牛奶向右洒出。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篇)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5篇)牛顿第肯定律教案(5篇)牛顿第肯定律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2.了解牛顿第肯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牛顿第肯定律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本节教材的处理时特意把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直接放在课前预习栏目中,让同学课前先去预习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同学自主学习,把生成的疑问带到课堂上。

课堂内主要通过同学的展现、质疑、点评等互动环节解决预习中产生的疑问,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课前预习及课内探究部分(片段取自导学案)设计如下:一、课前预习1.牛顿第肯定律:一切物体在作用时,它们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包括速度始终等于零的状态和状态。

2.说明:(1)牛顿第肯定律是在大量阅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出来的。

(2)牛顿第肯定律是一种的规律。

二、课内探究活动一观看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

试验1: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下来,到达底部的水平长木板上,观看现象。

现象:(1)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会。

缘由: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由于小车受到的作用。

现象:(2)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速度会。

缘由: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由于小车受到的作用。

拓展:(3)同一小车在不同高度处由静止状态开头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是否一样?(4)同一小车在相同高度处分别由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开头从斜面上运动下来时,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是否一样?思索与争论:结合(3)(4)谈谈,要使小车刚进入水平木板上时有一个相同的初速度,我们应当怎样设计试验?活动二小车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跟什么因素有关?请你用手边的试验器材,设计一套试验方案来验证“小车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试验器材】一个斜面、一块棉布、一条毛巾、一辆小车。

(演示)【学法指导】应用掌握变量法,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哪些条件发生变化,需要记录哪些信息?各小组设计试验方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八年级下册教案: 7-7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八年级下册教案: 7-7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八年级下册教案: 7-7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方法.二、情感目标: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三、能力目标:1、能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教学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让学生明了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牛顿定律是惯性现象的规律总结.教具: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标志小旗.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二、新课引入教师: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物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系.三、进行新课1、历史的回顾教师: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根据是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它不停地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运动会停下来.初看起来,他的观点似乎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个观点在人类的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七百年.直到三百年前,人们才开始对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提出疑问,并由伽利略和牛顿等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论断.2、做课本实验(1)教师:这是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它的下端又接出一块木板水平放置,木板上铺一块毛巾.让一辆小车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注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演示,并在小车停止处放一面小旗做为标志.画板图)教师提问:小车为什么停下来?(学生回答)小车在水平的毛巾面上受到了阻力.教师:亚里斯多德认为维持运动必须有力.现在,小车恰恰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它的运动不能维持.可见,他的观点缺乏一定的前提条件,因此是不确切的.(2)教师提问:能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再远些吗?(学生回答)减小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演示,用棉布表面的木板代替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并在小车停止处放小旗做标志)教师: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这样可以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具有跟刚才实验时相同的速度,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得更远了,原因是阻力小了.(画板图)教师:从实验可知,木板对小车的阻力小了,小车运动得更远了,它的速度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变为0.(3)教师:我们把水平放置的木板表面换成一块比较光滑的板,重复上述的实验.(演示,并画图)可见,水平木板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它的速度必须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变为0.3、牛顿第一定律教师:请大家设想,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滑到一个非常光滑、阻力无限小的光滑平面上,小车的运动将如何?(学生讨论并回答)由于有前三次实验做基础,这种无限光滑的平面虽然没有,但是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历史上伽利略所做过的实验和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儿进一步补充了伽利略得出的结论,使人们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笛卡儿认为,物体不受外力时,除了速度的大小不会改变,永远运动下去,也不会改变运动的方向.最后,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强调“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受外力”是本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总保持”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只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个规律说明了维持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需要力的.(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但是它又有深厚的实验基础.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由这个定律进一步得出的一切科学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早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4、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那么,什么是惯性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6-7惯性小实验,并思考,得出惯性的定义.让学生做“迷你小实验”认识惯性,(鸡蛋落杯实验,或钢笔帽下快速抽动纸条而钢笔帽不倒,球和书一起运动,当书本突然静止时,球向前运动等)接着通过一组生活中的事实,如“劳动时利用惯性”.“急刹车时防止惯性”,来获知如何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鼓励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有那些做法是利用了惯性和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的.(洗衣机脱水的原理,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抖落伞上的雨点,跳远前的助跑,高速公路上对汽车之间的车距有限制,在一些拐弯较多的地方限制车速等)教师强调: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外力、处于何种状态无关.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不是力,力是……,力产生的条件是……,而惯性是每个物体都有的,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都是错误的.区分惯性和惯性现象: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它的实质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明确:解释惯性现象分三步,即“三步法”.(1)明确研究的是那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2)观察那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受到外力作用后突然改变了运动状态,并指明其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3)分析研究的物体由于惯性怎样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出现题目给出的现象.学生据自己所知讲解“牛顿的故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实质。

2.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救灾身边。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准备】学生每组需要:斜面、棉布、毛巾、小车、木块、盛满水的口杯、气体惯性演示器(附件2)。

【教学过程】容人们是如何判断力的(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问】1.视频中的人物为什么能“悬浮”在空中或静或动?影视作品毕竟是艺术加工后的东西,接受它的启思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的情况不受力的情1【跟踪练习2】(幻灯片投放)释放后的篮球会在地面上不断地弹跳,假设某时刻它突然不再受力了,试分析它的运动情况。

【跟踪练习3】(幻灯片投放)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如果这个在没有受力的环女主角“谁受到了弹簧2.可见,运动的物体有种性质:不受力时,将保持【过渡】待里面储存到适量的烟雾后即可实验。

观察当条件改变时研究对象(或其中一部分)是否受力,受力,则指出该力对其产生的运动,而锤头由于惯运动的,是,安全带会给改变这种运动状态,木块底部受到了力,部由静止变为向前运动,而木块的上部课堂检测布置作业课后完成并上交【板书设计】第5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一、两点心得1.牛顿第一定律向人们揭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但在施教中如果一味的围绕着“不受力作用”这个条件进行推理,往往会显得有些乏力,在实验完成并加以科学想象后,及时地加入“反”证可能会使得推理显得更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②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②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通过理想化的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学会科学探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到,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

②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解、迁移。

三、教具学具准备:
斜面、毛巾、棉布、木板、玻璃、小车等学生实验用具
多媒体(CAI)课件、实物展台
四、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团队合作
引导——思考——探究——总结
五、教法学法:
目标导学法、自主探究法、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法学法综合运用六、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观点:
物体运动需要力的维持(错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正确)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