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凝血与抗凝血
病理生理学总结: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一、血液概述
1.血液
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
pH值为7.35~7.45
渗透压为313 mOsm
2.血细胞组成
红细胞
约占血液体积的45% ;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含血红素以输送氧气
白细胞
约占血液体积的1% ;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攻击病原体及外来物;移除年老或异常的细胞及细胞残骸
血小板
占血液少于1% 只有红细胞的八分之一,负责凝血
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
1.失血量对机体的影响
失血量少于10% 自我调节
失血量达到20% 血压下降
失血量达到30% 危及生命
2.凝血与抗凝血
凝血亢进抗凝血减弱血栓形成
凝血减弱抗凝血亢进出血不止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
出血→ 血管收缩→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 纤溶和抗凝
3.1 血管收缩
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
血管壁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
黏附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五羟色胺)、TXA2(血栓素)等缩血管物质
3.2 血小板栓子形成
胶原→ 血小板黏附、激活
激活剂→ 血小板激活
血小板膜内侧面磷脂: 凝血因子X 和凝血酶原活化的反应场所
3.3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细胞因子:组织和血浆中直接参加凝血过程的各种物质
检测凝血功能的指标
APTT: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剂
PT: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
3.4 抗凝
(1)体液抗凝
1.血浆抗凝物质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由内皮细胞合成,与活化的VIIa-TF结合使VIIa失活;还可灭活Xa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AT III)和肝素(heparin)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病理生理学
高凝期
分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分型
急性型 慢性型
失代偿型 代偿型 过度代偿型
2020/9/18
24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出血
机制: 1 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凝血不足 2 纤溶系统激活,血栓溶解 3 纤维蛋白降解(FDP)产物形成
2020/9/18
25
(二)器官功能障碍
凝血酶原 ADP Adr TXA2 PAF
2020/9/18
凝血块形成 血小板收缩使血栓坚固
4
vWF
2020/9/18
5
机体的抗凝血功能
细胞抗凝系统
体液抗凝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吞噬、清除凝血 因子、组织因子、 凝血酶原激活物
抗凝血因子3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肝素
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系统
抑制血小板功能下降 促进血小板功能增强
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2020/9/18
17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红细胞破坏
释放 ADP
促进凝血 酶生成
促进血小板功能
白细胞破坏或激活
来自百度文库
释放 TF
血小板激活
2020/9/18
18
白细胞激活或破坏启动外源性 凝血系统
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内毒素、IL-1和 TNF等的诱导下表达组织因子,
病理生理学课件_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
DIC凝血与抗凝的变化过程
一、DIC的原因
病因类型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寄生虫等感染都 可以引起DIC发生。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 常见的病因。
恶性肿瘤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消化、生殖及 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肿瘤位居DIC第二位原因。
妇产科疾病
DIC的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 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
羊水
原
蛇毒激活FⅤ,FⅩ等,
促进DIC发生
Prothrombin
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
物质
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 蛇毒
损伤VEC
脂肪栓子
Thrombin
胰蛋白酶
DIC的发病机制示意图
三、DIC的分期和分型 高凝状态 微血栓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 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 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 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 态),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 贫血,休 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第十四章 DIC(病理生理学)
13
血管内皮损 伤接触胶原
Ⅻ
Ⅻa
Ⅺ
Ⅺa
Ⅸ
TFPI
Ⅸa Ⅷa PL+Ca2+
组织损伤
TF Ⅸ Ⅶa
Ca2+
Ⅻa Ⅹa
Ⅶ
蛋白C 抗凝血酶Ⅲ
Ⅹ
Ⅹa
Ⅹ
Ⅴa
PL+Ca2+
凝血酶源
凝血酶
纤溶系统
纤溶系统组成
纤溶酶原(plasminogen, plg) 纤溶酶(plasmin,pln) 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s, PAs)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s) 纤维蛋白原(Fbg) 纤维蛋白(Fbn) FDP(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
启动内外源性凝血途经 1. 组织损伤(TF) 2. VEC损伤 3. 血细胞破坏 4. 促凝物质入血
25
3.3.1. 组织损伤, 大量TF入血
凝血因子Ⅲ,为跨膜糖蛋白。 体内分布广,脑、肺、子宫等丰富,平滑肌细 胞、成纤维细胞等可恒定表达,而内皮细胞、单 核巨噬细胞受刺激后才表达, 启动外凝血途经, 可提高Ⅶ因子活性4万倍。
15
正常的纤溶过程(二个阶段)
外激活途经
内激活途径
t-PA,u-PA
FⅫa,FXIa, K, FIIa
纤溶酶原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凝血和抗凝血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
凝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血管受损时迅速形成血栓,以阻止血液外流,并
促进伤口愈合。而抗凝血系统则相反,主要负责限制血栓的形成,并维持
正常的血液流动。当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时,会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的
病理生理机制。
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平衡紊乱一般分为两种状况:凝血活化和凝血因子缺乏。
1. 凝血活化(Hypercoagulability):凝血活化是指凝血系统的过
度激活,导致过多的血栓形成。常见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凝血活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的损伤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炎症等。
-凝血因子异常:凝血因子的异常可以导致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如
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II的异常。
-血液高黏滞:血液高黏滞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常见的原因包括红细
胞增多症、寒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 凝血因子缺乏(Hypocoagulability):凝血因子缺乏是指凝血系
统中一些或多个因子的数量不足,导致凝血过程延迟或无法正常进行。常
见的疾病包括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乏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遗传缺乏:一些凝血因子的缺乏是由于遗传突变引起的,如血友病
A(凝血因子VIII缺乏)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IX缺乏)。
-获得性缺乏:一些疾病可以导致凝血因子的获得性缺乏,如肝病、
维生素K缺乏等。
抗凝血平衡紊乱:
抗凝血平衡紊乱主要是指抗凝血系统的功能受损,导致血液过度凝固。常见的疾病包括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肝脏疾病。
【新编】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概述
BT测定器法 6.9±2.1min >9min为延长
[意 义] 1. BT长短主要受血小板因素和血管壁
因素的影响
[意 义] 2. BT延长
血小板明显 <50109/L 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或药物
影响(如阿斯匹林、潘生丁) 血管壁异常: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综合:血管性假性血友病(VWD)、DIC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稳固纤维蛋白
纤溶酶
纤溶酶
纤溶酶
Bβ1-42 A、B、C、H
Bβ15-42 A、B、C、H
D二聚体、多聚体
X、Y、D、E X’、Y’、D’、E’ X’、 Y’、D’、E’
被降解的纤维蛋白(原)产物统称为FDP
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 血小板 抗凝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止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血管壁完整性破坏的出血机制
当Vit c 缺乏或plt 减 少时,管壁抵抗力下降
内皮细胞间隙增大 脆性、通透性增加
RBC及血液成分外溢 出血
2. 血管内皮下层
良好的弹力纤维---保持血管壁的柔韧性 健全的神经纤维---维持血管壁的舒缩性 带负电荷的胶原纤维---启动凝血过程
3.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vW 因子) Fibronectin Fn (纤维结合蛋白) Tissue Factor TF (组织因子 FIII) Endouthelin ET (内皮素)
DIC(病理生理)
血液高凝状态
原发性高凝状态 见于遗传性ATⅢ、PC缺乏症等; 继发性高凝状态 见于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妊娠后期或老年 生理性高凝状态。 酸中毒 可使EC受损,肝素抗凝活性减弱,凝血活性和血小板 聚集性增高,是严重缺氧(如循环功能障碍)时引起血 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原因。
微循环障碍
休克等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 时,微循环内血流缓慢,血 液粘度增高,血流淤滞。红 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加之在原始动因(如菌血症 与内毒素血症)或严重缺氧、 酸中毒和炎症介质作用下使 EC受损均有利于DIC的发生。
3、合理应用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
4、重建凝血和纤溶
间的动态平衡
创伤及手术
严重软组织创伤 挤压综合征 大面积烧伤 前列腺、肝、 脑、肺、胰腺等脏器大手术、器官移植 术等
发病机制
凝血和抗凝平衡破坏!!!
②
XII
XI
XIIa XIa
IX ③ IXa PLT VIIIa VIIIa
外 源 性来自百度文库凝 血 系 统
①
TF VIIa
X
Xa PLT
Va
Thrombin
DIC常见病因
疾病类型
发生例数
百分数
感染性疾病 产科意外 急性白血病 创伤手术 肝脏疾病 恶性肿瘤 其他
61 34 29 18 18 17 13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考点剖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时可产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溶 栓疗法时,溶栓药物等可引起纤溶亢进。
二、简述题(9)
8、简述纤溶功能降低与血栓形成倾向。 答:(1)遗传性纤溶功能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改变、先天性纤溶酶原异常症。(2)获得性血 浆纤溶活性降低:血栓前状态、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高 脂血症、缺血性中风及口服避孕药等患者往往有组织型纤溶 酶原激活物降低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增高等纤溶功能 降低的表现。
3、答:(1)高凝期 (2)消耗性低凝期 (3)继发性纤 溶亢进期。
4、答:(1)出血 (2)器官功能障碍 (3)休克 (4)微 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四、单项选择题(5)
1.DIC的最主要特征是: A.广泛微血栓形成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纤溶过程亢进 D.凝血功能异常 E.严重出血 本题正确答案:D
四、单项选择题(5)
4.下列哪项不是DIC的病因: A.细菌感染 B.癌转移 C.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 D.白血病 E.严重挤压伤 本题正确答案:E
四、单项选择题(5)
5.临床上DIC的原发病中下列哪项最常见: A.感染性疾病 B.产科意外 C.严重创伤 D.组织损伤 E.过敏性疾病 本题正确答案:A
病理生理学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本章内容
一、正常机体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一)DIC的原因 (二)DIC的发生机制 (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五)DIC的分期和分型 (六)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正常机体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
• 肝素 肥大细胞产生,增强AT-Ⅲ、HC-Ⅱ活性,促TFPI释放
• 蛋白质C系统(protein C, PC) PC, PS, TM, EPCR, PCI, C4b 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 经凝血酶作用而被有限水解后即具有活性 活性蛋白C(APC)与蛋白S 灭活凝血因子Ⅴa,Ⅷa 抑制Ⅹa、Ⅱ的活化 促t-PA, u-PA释放,促纤溶
酶性激活
内 源 性 凝
K
PK
胶 HK
原
Ⅻ
Ⅻa
Ⅺ
Ⅺa
Ⅻa
TF Ⅹa
Ⅶa Ⅶ
Ca2+ 选择通路
外 源 性 凝
血 系
Ca2+
血
Ⅸ
Ⅸa
Ⅸ 传统通路
系
统
Ⅷa PL+Ca2+
统
Ⅹ
凝血酶原 激活物
Ⅹa Ⅴa
PL+Ca2+
Ⅹ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ⅩⅢ Ca2+
病理生理学12凝血与抗凝(7)
VEC受剌 受剌 激或损伤
),介导 介导Fbg ⑶分泌FN,玻璃连接蛋白(VN ),介导 分泌 ,玻璃连接蛋白( 的结合,进而引起血细胞的粘附. 的结合,进而引起血细胞的粘附. 膜上有结合Ⅸ ⑷VEC膜上有结合Ⅸa,Ⅹa的位点,避免进入 膜上有结合 , 的位点, 循环而被清除,并能表达F ⅩⅢ. 循环而被清除,并能表达 Ⅴ,ⅩⅢ.
蛋白酶, 丝aa蛋白酶,特异性小,水解 蛋白酶 特异性小,水解Fbn, , Fbg和FⅤ,Ⅷ和 Ⅻ. 和 Ⅴ
PAI-1:VEC和Pt产生,抑制 : 产生, 和 产生 抑制tPA和uPA活性 和 活性
PAIs (Plasminogen Activators inhibitory)
C1I:抑制 的激活. :抑制KK和FⅫa对PLg的激活. 和 Ⅻ 的激活 α2抗纤溶酶:抑制 抗纤溶酶:抑制PLn活性. 活性. 活性 α2-巨球蛋白:抑制 巨球蛋白: 巨球蛋白 抑制PLn,KK,FⅡa等活性. , , Ⅱ 等活性.
血小板↓,Fbg↓ 血小板↓ ↓ 凝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 ↓↓, 血小板↓↓,Fbg ↓↓ ↓↓ FDP↑,3P试验阳性 ↑ 试验阳性 凝血酶时间延长
二 发病机制 组织因子释放, ⒈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凝系统 损伤, ⒉ VEC损伤,凝血,抗凝功能失调 损伤 凝血, 血细胞破坏, ⒊ 血细胞破坏,血小板激活 ⒋ 促凝物质入血
病理生理学12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
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 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
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
——血小板相互之间的结合 静息时 无聚集 刺激时 聚集 伸出伪足,同时血小板脱颗粒
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释放(release)
致密颗粒释放ADP,5-HT α颗粒释放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粘附性蛋白 产生蛋白激酶C,TXA2等
收缩(constrict)
血管收缩,使血凝块硬化,止血过程更加牢固
吸附(adsorption)
Ⅻa, Ⅹa TF Ⅶa
Ca2+
Ⅶ TF-Ⅶa复合物
Ⅹ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Ⅹa
PL+Ca2+
Ⅴa
纤维蛋白单体
交联纤维 蛋白凝块
凝血系统
共同凝血途径的三个阶段:
1.因子FX激活成FX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FII)激活成凝血酶(FIIa) 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原(Fbg) 转变成纤维蛋白(Fbn) 纤维蛋白的形成
(一) AT-Ⅲ缺乏与血栓倾向
遗传性缺乏
病理生理凝血与抗凝血
1.主要凝血因子 因子 I, 纤维蛋白原 因子 II,凝血酶原 因子 III,组织因子 因子 IV,钙因子(Ca2+) 因子 V,促凝血球蛋白原,易变因子 因子 VII,转变加速因子前体,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辅助促凝血酶原激酶 因子 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 (AHG A),抗血友病因子A (AHFA),血小板辅 助因子 I,血友病因子 VIII 或 A, 因子 IX,抗血友病球蛋白B (AHG B),抗血友病因子B (AHF B),血友病因 子 IX 或 B 因子 X,STUART(-PROWER)-F,自体凝血酶原C 因子 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因子 XII,HAGEMAN因子, 表面因子 因子 XIII,血纤维稳定因子
辅助凝血因子 共同凝血 FITZGERALD因子 FLETCHER因子 (激肽释放酶原) von-Willebrand-因子 被取消资格的凝血因子 因子 VI,促凝血球蛋白:其实是活化后的第五因子。 这些因子共同作用,会导致凝血。 凝血过程: 凝血因子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Ⅱ 凝血酶原 因子Ⅲ 组织凝血致活素 因子Ⅳ Ca2+ 因子Ⅴ 前加速素,加速球蛋白 因子Ⅶ 前转变素,血清凝血酶原转变加速素SPCA 因子Ⅷ 抗血友病球蛋白 因子Ⅸ 血浆凝血致活素 因子Ⅹ Stuart-Proruer因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重要成 份 因子Ⅺ 血浆凝血致活素前体 因子Ⅻ 接触因子纤维蛋白 因子ⅩⅢ 稳定因子 因子ⅩⅢ 稳定因子
病理生理学-凝血抗凝血平衡紊乱
组织因子途径 抑制物(TFPI)
(内皮细胞合成)
灭活凝血因子 Ⅶa和Ⅹa 抑制ⅡⅦⅨ ⅩⅪ Ⅻ ⅫI 的活性
抗凝血酶Ⅲ(ATⅢ) 与肝素(HS)
(肝和内皮细胞合成)
2.血栓调节蛋白和蛋白C系统 (Thrombomodulin,TM and
protein C,PC) PC
(肝脏合成)
②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 异型输血,各种原因的 溶血。
RBC破坏释放ADP;暴露出磷脂,促进DIC发生、发展
③
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破 坏 能释放组织因子样物质,促 发DIC
内毒素引起肾DIC
(四)促凝物质入血
蛇毒、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胰腺癌时,可有大量胰蛋白酶
入血直接激活凝血酶原。
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各脏器微循环毛细血管和小静 脉中广泛微血栓形成。
(二) 消耗性低凝期
(Consumed hypocoagulable stage)
血液中凝血物质过量消耗,致 凝血性能降低,同时随凝血激活而 继发激活纤溶系统。
(三)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Secondary fibrinolytic stage)
水解多种凝血因子和纤维蛋 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还具有强抗凝作用。
APC灭活Ⅴa Ⅷa, 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抑制Ⅹa与血小板结合 灭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抑制凝血酶的的活性 加强蛋白C的作用 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PPT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通过粘附、活化和释放反应等机制,释放出血小板颗粒中的活 性物质,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凝血酶生成
在凝血过程中,凝血因子FⅡ、FⅦ、FⅨ和FⅩ等被激活,生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血液凝固。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
主要抑制组织因子(TF)与FⅦa结合形成的 复合物。
作为辅助因子,增强抗凝血酶抑制活性。
抗凝血过程的主要步骤
1 2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抑制由 组织因子(TF)启动的凝血过程。
蛋白C系统激活
在血流中,蛋白C系统通过与FVa和FⅧa结合, 使其灭活,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止血和修复损伤的血管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凝血系统迅速被激活,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态,形成止血 栓,阻止血液流失。同时,损伤部位的血管通过一系列修复机制恢复其完整性。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的紊乱可能导致止血障碍和血管损伤修复不良。例如,在某些 疾病中,由于抗凝血系统异常激活或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持续出血或难 以控制的出血。
高凝状态
临床表现
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能出 现相应部位的红肿、疼痛、功能障碍 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凝血酶形成 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血浆中无活性的
因子Ⅱ(凝血酶原)被激活为有活性的因子Ⅱa、 (凝血酶)。
3.纤维蛋白的形成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溶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同时,凝血酶激活ⅩⅢ为 Ⅹ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连接形成不溶于水的 纤维蛋白多聚体,并彼此交织成网,将血细胞网罗 在内,形成血凝块,完成血凝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过程,多处存 在正反馈作用,一旦启动就会迅速连续进行,以保 证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凝血止血效应。
顺序以罗马数字命名
凝血系统及其功能
正常血液凝固过程
内源性
外源性
启动
凝血酶原激活物
+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
传统凝血模式分为内源性及外源性 凝血途径
内源性(接触因子)途径
外源性(组织因子)途径
XIIa 激活
VIIa 组织因子
XIa
激活
IXa VIIIa
激活
激活
Xa
激活
激活
Va
IIa
纤维蛋白原
体液抗凝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和肝素的作用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2.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主要 由内皮细胞合成。
3. TM(thrombomodulin)-PC-PS-APCI 系统
肝脏、EC
肝素 抑制凝血因子
抗凝血酶Ⅲ HS Ⅹa 、 Ⅻa及凝
(ATⅢ)
血酶等的活性
2.凝血系统有几个?其过程怎样?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连锁反应过程,参与 各链锁反应的多种物质组成的系统称为凝血系统。 其化学本质,除钙离子外,其余成分绝大多数为蛋 白质,正常情况下,都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血浆
中,只有因子Ⅲ来 参与凝血因子
自血管以外的组织。已被公认的凝血因子,除血小 板外,共有12种。国际上统一按凝血因子发现的
凝血系统的激活分为三阶段: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阶段 ❖凝血酶形成阶段 ❖纤维蛋白形成阶段
4.抗凝物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产生 的?
血液中有哪些抗凝物质?
人体内含有多种天然抗凝物,在凝血
因子被激活的同时,抗凝系统也被激活,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凝固或使
已形成的血栓溶解,主要的抗凝物质: (1)抗凝血酶-Ⅲ(AT-Ⅲ)
蛋白C(PC)和蛋白S(PS) PC可分解或破坏Ⅷa因子和Ⅴa因子,
起到抗凝作用,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酶,其活性受维生素K影响。PS
是PC的辅因子,加强和促进PC的抗凝作用。 (5)纤维蛋白溶解系
统(纤溶系统)是最重要的抗凝系统。组织中的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
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纤溶酶使纤维蛋白降解成小碎片,即纤维蛋白
病理生理凝血与抗凝血
辅助凝血因子 共同凝血 FITZGERALD因子 FLETCHER因子 (激肽释放酶原) von-Willebrand-因子 被取消资格的凝血因子 因子 VI,促凝血球蛋白:其实是活化后的第五因子。 这些因子共同作用,会导致凝血。 凝血过程: 凝血因子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Ⅱ 凝血酶原 因子Ⅲ 组织凝血致活素 因子Ⅳ Ca2+ 因子Ⅴ 前加速素,加速球蛋白 因子Ⅶ 前转变素,血清凝血酶原转变加速素SPCA 因子Ⅷ 抗血友病球蛋白 因子Ⅸ 血浆凝血致活素 因子Ⅹ Stuart-Proruer因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重要成 份 因子Ⅺ 血浆凝血致活素前体 因子Ⅻ 接触因子纤维蛋白 因子ⅩⅢ 稳定因子 因子ⅩⅢ 稳定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 抑制物(TFPI)
肝素
EC
灭活凝血因子 Ⅶa和Ⅹa
血栓调节蛋白-蛋白C系统
凝血酶原 凝血活性降低
凝血酶 血栓调节蛋白
内皮细胞表面
肝脏 PC酶原
和肝素协同作用与多种凝血因子结合抑制其活性,主要抑制凝血酶及
Ⅶa、Ⅸa、Ⅹa、Ⅺa、Ⅻa因子。 (2)肝素辅因子-Ⅱ,阻碍血小板
释放ADP和PE3,抑制凝血酶,影响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3)
凝血酶调节蛋白(TM)与凝血酶表面的阴离子结合,改变其分子构
象,催化纤维蛋白原变为活化蛋白C使其由促凝物变为抗凝物。 (4)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为Xa、V、Ca2+和PF3(血小板第3因子,为血小板膜上 的磷脂)复合物,它的形成首先需要因子x的激活。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始动途径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可将凝血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 径。 (1)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Ⅻ活化而启动。当血管受损,内膜下胶原 纤维暴露时,可激活Ⅻ为Ⅻa,进而激活Ⅺ为Ⅺa.Ⅺa在Ca2+存在时激活Ⅸa, Ⅸa再与激活的Ⅷa、PF3、Ca2+形成复合物进一步激活X.上述过程参与凝血 的因子均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浆中,故取名为内源性凝血途径。由于因子Ⅷa的 存在,可使Ⅸa激活Ⅹ的速度加快20万倍,故因子Ⅷ缺乏使内源性凝血途径障 碍,轻微的损伤可致出血不止,临床上称甲型血友病。 (2)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损伤组织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液接触而启动。当 组织损伤血管破裂时,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浆中的Ca2+、Ⅶ共同形成复合物进 而激活因子Ⅹ。因启动该过程的因子Ⅲ来自血管外的组织,故称为外源性凝 血途径。
Dunn CJ, et al. Drugs. 2000(60) 1: 203-237
纤维蛋白
内皮损伤诱发血栓形成示意图
凝血酶是血管损伤、凝血及血小板激活的纽带
胶原
ADP
血小板 激活
TXA2
血小板 聚集
凝血酶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组织 因子
凝血 瀑布
凝血酶原II
血栓
凝血酶是凝血过程中的重要Hale Waihona Puke Baidu质,可催化纤维蛋白及诱发血小板聚集
的降解产物(FDP),FDP能够抑制血小板凝聚、释放功能以防止血
栓形成和扩展,起到抗凝作用。 (6)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能够抑制组织因子和FⅦa形成的复合物(TF/FⅦA复合物),是体内
一种新的抗凝物质。
细胞抗凝
清除促凝物质(内毒素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肝细胞 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VEC)
Pollack CV, et al.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8(34)4: 417-428
3.凝血过程分几个步骤?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的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个 基本步骤,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