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张海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凝血系统功能异常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二、凝血因子的异常
第二节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第三节血管、血细胞的异常
一、血管的异常
二、血细胞的异常
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
二、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平衡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功能之一。
当机体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出血时,可先后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
同时血管痉挛,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于损伤血管的基底膜,并在局部引起血液凝固,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而产生止血作用。
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也被激活。
抗凝系统的激活,可防止凝血过程的扩散。
纤溶系统的激活则有利于局部血流的再通,以保证血液的供应。
这样一来,既可达到局部止血的作用,又可防止凝血过程的扩大,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
可见正常机体的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之间,处于动态的平衡。
此外,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等在维持这一平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各种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因子的数量发生变化或功能产生障碍;血管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血细胞,特别是血小板的质或量发生异常等,均可使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
在临床上出现血栓形成倾向或出血倾向。
甚至发生出血或血栓形成性疾病。
第一节凝血系统功能异常
凝血系统功能正常是机体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基础。
凝血系统被激活后可产生高浓度凝血酶,这是维持凝血的关键,但产生的凝血酶也同时激活了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以维持新的凝血与抗凝平衡。
当各种病因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异常时,则可发生凝血与抗凝平衡紊乱,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出血或血栓形成倾向。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凝血系统包括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
主要由多种凝血因子组成,所谓凝血因子是指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过程的各种物质,多数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合成,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凝血因子包括:凝血因子I(FI)、Ⅱ(FⅡ)、Ⅲ(FIII)、Ca2+ (曾称为FⅣ)、V(FV)、Ⅶ(FⅦ)、Ⅷ(FⅧ)、Ⅸ(FⅨ)、
X (FⅩ)、Ⅺ(FⅪ)、Ⅻ(FⅫ)、ⅩⅢ(FXIII)。
其中FIII也称组织因子,来源于组织细胞。
目前认为,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是以组织因子的释放为开始的。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由26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跨膜糖蛋白。
血管外层的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周细胞、星形细胞、足状突细胞等不与血液直接接触的组织细胞,可恒定表达TF,一旦血管壁损伤,则可启动凝血系统产生止血作用。
但是,与血浆直接接触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以及有可能接触血液的组织巨噬细胞等,并不表达TF。
因此,虽然血液中可能有少量激活的凝血因子Ⅶ(Ⅶa),但正常时,由于血管内没有TF释放,凝血过程则不能启动。
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Ⅶ,其分子中含有Ca2+结合氨基酸:γ-羧基谷氨酸(γ-carboxyglutamic acid,Gla),因此可结合数个Ca2+。
一旦组织因子释放,则可通过Ca2+形成TF- Ca2+-Ⅶ复合物,FⅦ则被激活为FVIIa,于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从而启动凝血系统。
TF-Ⅶa可激活凝血因子X(FXa),并与Va、PL- Ca2+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分解纤维蛋白原产生纤维蛋白,并可激活血小板,从而启动凝血过程。
TF-Ⅶa除激活FX以外,还可激活FⅨ(Ⅸa),与Ⅷa、PL-Ca2+形成X因子激活物,从而产生更多的凝血酶,起放大效应。
可见,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应予指出的是:正常情况下,TF释放后启动的凝血反应仅限于局部,并不能扩大。
这是因为在血液中还存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因子途经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是由27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糖蛋白。
是十分重要的FVIIa抑制物。
血浆中有游离型和与脂蛋白结合的TFPI,一般认为体内起抗凝作用的是游离型TFPI。
TFPI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肝素刺激可使血浆中TFPI明显增多,这可能是肝素刺激后,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或葡氨聚糖结合的TFPI释放入血所致。
TFPI可抑制由组织因子途径启动的凝血反应,在防止凝血反应的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而启动的凝血阶段,只有少量的凝血酶产生,这不足以维持凝血过程,维持凝血过程则需要高浓度的凝血酶。
凝血过程被外源性凝血系
统启动后,维持凝血过程所需高浓度凝血酶的产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后产生的少量凝血酶可激活FⅪ,也可激活FⅧ和FV,这些凝血因子的激活,可使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从而产生高浓度凝血酶。
②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后产生的少量凝血酶可导致纤维蛋白的形成和血小板活化。
激活的血小板可促进凝血酶诱导的FⅪ的活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凝血酶的产生。
③凝血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可包绕、结合凝血酶,防止凝血酶被血液中存在的抗凝血酶Ⅲ(AT-III)所抑制。
由此可见,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互相密切配合,在启动并维持凝血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12-1)
内凝系统外凝系统
F
蛋白
TF:组织因子PK:激肽释放酶原K:激肽释放酶PL:细胞膜磷脂酯○:分子复合物HK:高分子激肽原□:细胞膜磷脂相活化反应
图12-1 血液凝固机制
二、凝血因子的异常
(一)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
引起机体产生出血倾向的原因通常为各种凝血因子的减少,上述在启动和维持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凝血因子的数量不足,无疑可导致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而产生出血倾向。
此外,少数凝血因子结构的异常也可使其参与凝血的功能障碍而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使机体产生出血倾向。
凝血因子减少的原因主要有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和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
1.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虽然各种凝血因子都可能存在遗传性缺乏,但除血友病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之外,其他情况甚为少见。
凝血过程的关键是凝血酶的产生,凝血酶原激活物可分解凝血酶原产生凝血酶。
因此,参与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各种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可使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血友病是一组由于遗传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障碍而引起的,临床上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包括血友病A(FⅧ缺乏症)、血友病B(FIX缺乏症)、血友病C(FXI 缺乏症)。
其中血友病A、B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血友病C属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性隐性遗传。
血友病患者由于FⅧ、FⅨ、FXI缺乏,使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障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产生出血倾向。
除血友病外,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遗传性缺乏时,可引起血管性假血友病。
vWF可与血小板膜受体:GPIb-IX-V、GPⅡb/Ⅲa及胶原结合,引起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同时也可与FⅧ结合,使FⅧ免受APC和FXa的灭活。
vWF发生质和量的异常,可导致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障碍和FⅧ促凝活性(FⅧ:C)的降低,引起出血倾向。
2.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
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所致出血倾向为临床所常见。
主要有以下原因:(1)凝血因子的生成障碍:①维生素K(Vit K)缺乏: FⅡ、FⅦ、FⅨ及FX 的生成需Vit K参与。
Vit K缺乏可导致这些凝血因子生成减少,引起出血倾向。
这是临床上多见的原因。
Vit K约一半来自食物,如绿色蔬菜和豆类等。
一半由
肠内细菌产生。
因此,Vit K缺乏常见于:经口摄取不足、肠吸收不良、肠内菌群受抑制,常见于:口服抗菌素以及服用Vit K拮抗剂香豆素等情况。
②肝功能严重障碍: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肝功能严重障碍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中凝血因子浓度降低,可导致出血倾向。
严重肝病还可影响抗凝、纤溶等功能,引起出血倾向。
(2)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多:DIC时大量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这是DIC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见DIC)。
(二)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血栓形成的机制很复杂,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可能参与血栓形成。
虽然近年来对凝血、抗凝、纤溶因子异常与血栓形成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颇多,但结论多不一致。
因此,关于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迄今尚不十分清楚。
血栓形成既可发生在低血流量和低压力的静脉系统,又可发生在高流量、高压力的动脉系统。
其特点是:前者血栓成分中纤维蛋白较丰富,而后者血栓成分中则以血小板为主。
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即可由遗传因素引起;也可由环境因素引起,常见于:
1.遗传性因素:血浆凝血因子水平和活性增高与凝血因子基因的改变相关。
很多研究证实,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因子以及血小板膜受体的各种基因的改变均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某些特定基因的特异突变易促进血栓形成。
例如:抗凝血酶、蛋白C和蛋白S基因等发生某些突变时,均可增加血栓形成倾向。
尽管每种凝血因子基因均可能发生改变,但迄今较为肯定的与血栓形成倾向相关的基因改变有:FⅦ多态性基因R353Q突变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FV 的变异 R506Q 、R306T可产生APC抵抗,促进血栓的形成。
凝血酶原G20210A、FXIII多态性基因V34L突变也与血栓形成倾向相关。
此外,有证据认为FⅧ水平可由遗传性因素来决定,但迄今尚未证实FⅧ的变异可导致其水平变化。
而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血栓形成倾向之间的关系目前也仍不清楚。
关于遗传性因素与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虽然研究资料很多,但彼此常有矛盾结果。
例如:关于先天性FⅫ缺乏症与血栓形成间的关系,即存在认为:“有
关”和“无关”两种相反的看法。
因此,在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中,基因的变化不可能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中可能是更重要的。
2.环境因素:大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关。
例如:分娩、摄取激素、外科手术、节食和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高胱氨酸血症和血管壁的局部变化等均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的增多可提高血栓发生的危险。
某些病理性因素可使血浆凝血因子增多。
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情况下,可使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
恶性肿瘤、吸烟、酗酒、及口服避孕药等情况,则可使F Ⅶ增高。
而肾病综合征患者血中可有FⅡ、FV、FⅦ和FⅧ等浓度的增高。
这些病理性因素所引起的凝血因子的增多,特别是纤维蛋白原量的增加,常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等关系密切。
第二节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正常时,凝血系统一旦被激活,抗凝和纤溶系统也相继激活,这既可保证有效止血,又可防止凝血的扩大化和血液的正常流动。
因此,当各种病因使机体抗凝系统或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时,则可发生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并产生出血或血栓形成倾向。
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
机体的抗凝系统主要包括细胞抗凝系统和体液抗凝系统。
所谓细胞抗凝系统是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激活物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等的吞噬、清除作用。
体液抗凝系统主要指血浆中的抗凝物质,包括: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类物质,主要有:抗凝血酶-III(AT-III)、补体C1抑制物、α1-抗胰蛋白酶、α2-抗纤溶酶、α2-巨球蛋白、肝素辅因子II(HCII)等。
②以蛋白C为主体的蛋白酶类抑制物质。
③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当机体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抗凝系统功能异常时,可使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临床上多表现为血栓形成倾向。
(一)抗凝血酶-Ⅲ减少或缺乏与血栓形成倾向
血浆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类抗凝物质以抗凝血酶-III为代表。
血浆中多数凝血因子FⅡ、FⅦ、FⅨ、FX、FXI、FⅫ、FXIII等均属丝氨酸蛋白酶,其活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因此,作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的抗凝血酶-III等,可使其活性受到抑制,产生明显的抗凝作用。
AT-III是分子量为60000的单链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可使FVIIa、FIXa、FXa、FXIa等灭活。
但其单独灭活作用很慢,如与肝素或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的硫酸乙酰肝素(HS)结合,则其灭活速度将增加约1000倍。
目前认为,在体内,首先是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肝素样物质结合为一复合物,然后AT-III再与该复合物反应并灭活凝血酶等。
此外,肝素也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等抗凝物质,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一般认为,AT-Ⅲ可能与凝血酶以及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如FⅫa、FⅪa、F Ⅸa、FXa等形成1:1共价复合物使其灭活。
AT-Ⅲ数量的不足和(或)功能的异常,可使抗凝作用低下而导致血栓形成倾向。
引起AT-Ⅲ减少或缺乏的原因主要包括获得性缺乏和遗传性缺乏。
1.获得性缺乏:
(1)AT-Ⅲ合成减少:肠消化吸收蛋白质功能障碍时,由于AT-Ⅲ合成的底物不足,使AT-Ⅲ合成减少;AT-Ⅲ合成主要在肝脏进行,因此,肝脏功能严重障碍也可导致AT-Ⅲ合成减少。
此外,口服避孕药时,雌激素等成分不但可增加凝血因子:FⅦ、FX及纤维蛋白原等;还可使AT-Ⅲ与PS等抗凝成分减少,因而也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2)AT-Ⅲ丢失和消耗增多:肾病综合征患者,一方面可由于从肾脏丢失大量AT-Ⅲ等,导致AT-Ⅲ等抗凝物质的缺乏,另一方面,此类患者往往伴有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等促凝物质的增加,因而易并发血栓形成。
大面积烧伤患者,AT-Ⅲ等可随血浆丢失,使血浆AT-Ⅲ减少。
此外,DIC时也可有AT-Ⅲ消耗性增多(见DIC)。
2.遗传性缺乏: AT-Ⅲ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约19Kb。
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AT-Ⅲ基因变异,可导致AT-Ⅲ缺乏、异常症的发生。
AT-Ⅲ缺乏、异常症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I型为AT-Ⅲ的生物活性和数量(抗原量:AT-Ⅲ:Ag)均减少。
此
型按AT-Ⅲ与肝素结合情况又分为二个亚型:①与肝素结合无异常者为Ia型;
②与肝素结合异常者为Ib型。
Ⅱ型只有AT-Ⅲ活性的异常,也称AT-Ⅲ异常症。
可分为三个亚型,即: ①AT-Ⅲ的活性部位及其与肝素结合部位均产生功能异常者为Ⅱa型。
②仅为活性部位异常者为Ⅱb型;③仅为与肝素结合部位异常者为Ⅱc型。
AT-Ⅲ缺乏、异常症通常可产生反复性、家族性深部静脉血栓症。
(二)、蛋白C和蛋白S缺乏与血栓形成倾向
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系统是属于蛋白酶类的抗凝系统。
蛋白C (protein C)是在肝脏合成的,并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的蛋白酶类物质。
凝血酶可特定从蛋白C高分子链的N-末端将其分解成为一个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多肽,即激活的蛋白C(APC)。
APC可水解FⅤa、FⅧa,使其灭活。
一方面,阻碍了由FⅧa和FIXa组成的X因子激活物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由F Ⅴa和FⅩa组成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图 12-1)。
此外,APC还有限制FⅩa与血小板的结合;使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灭活;使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等抗凝作用。
•蛋白C的这一作用是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完成的。
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膜上有另一种含Gla的蛋白质-蛋白S(protein S),蛋白S作为细胞膜上APC 受体或者与APC协同,具有促进APC清除凝血酶原激活物中的Ⅹa因子等作用。
一般认为,蛋白S是作为APC的辅酶而起作用的。
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内皮细胞膜上凝血酶受体之一。
与凝血酶结合后,降低其凝血活性,却大大加强了其激活蛋白C的作用。
因此,TM 是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的重要的血管内凝血抑制因子(图12-2)。
凝血酶原
C
C 灭活Ⅴa、Ⅷa
蛋白S
内皮细胞表面
图12-2 蛋白C、蛋白S及血栓调节蛋白的作用
蛋白C和蛋白S缺乏常见于:
1.获得性缺乏:蛋白C和蛋白S均属Vit K依赖性的抗凝血因子。
Vit K缺乏或应用Vit K拮抗剂等,可使PC和PS合成障碍而引起PC和PS缺乏。
严重肝病、肝硬化等也可使PC、PS合成减少而导致缺乏。
此外,口服避孕药、妊娠等情况也可引起PS减少。
2.遗传性缺乏和APC抵抗:
(1)蛋白C缺乏、异常症:PC基因位于第二号染色体,约11Kb。
PC缺乏、异常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包括数量缺乏和结构异常。
通常分为二型:I型:PC的生物活性和数量均减少。
Ⅱ型:抗原量虽正常,但由于分子结构异常使其活性降低。
PC缺乏、异常症时,临床上多发生深部静脉血栓症。
另有报告,年轻患者也可有动脉性血管障碍。
(2)蛋白S缺乏、异常症:PS是APC分解FVa、FⅧa的辅助因子。
PS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
PS缺乏、异常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PS在血中有两种形式存在,即结合型和游离型,其中结合型:主要与补体C4b结合蛋白结合,此型约占60%左右。
游离型:约占总量的40%左右,游离型具有生物学活性。
PS缺乏、异常症分为三型:I型:血中结合型PS量正常或增加,而游离型显著减少,此型发病率最高。
I型时,游离型PS减少的原因可有二种情况:即PS本身异常引起游离型PS减少;此外,有时游离型PS减少可能并非PS本身异常所致,而是由于C4b的异常而引起。
例如:当C4b与C4b结合蛋白结合减少时,
可促使C4b结合蛋白与PS结合增多,此时血中游离型PS也减少。
Ⅱ型:游离型和结合型均显著减少。
Ⅲ型:游离型和结合型抗原量(PS:Ag)均正常,但其对APC的辅助活性显著低下,可能是PS的结构异常所引起。
PS缺乏、异常症往往可导致深部静脉的血栓形成倾向。
(3)AP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正常情况下,若在血浆中加入APC,由于APC可使FVa和FⅧa失活,而使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延长。
但一部分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浆标本,若想获得同样的APTT延长时间,则必须加入比正常时更多的APC,通常将这一现象称为APC抵抗。
产生APC抵抗的原因有:抗PC抗体、PS缺乏和抗磷脂抗体以及FV或FⅧ基因突变等。
①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有高滴度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
APA有抑制蛋白C的活化或抑制APC的活性及使蛋白S减少等作用,可产生APC抵抗。
此外,APA还有抑制AT-Ⅲ活性、激活血小板及抑制tPA等作用,因此,APS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引起血栓形成。
②FV基因突变产生的APC抵抗:现认为,APC与FVa轻链结合,分解FVa 重链的506、306、679三个位点上的精氨酸(Arg),而使其灭活。
同时,被APC 分解的FVa作为一种辅助因子也参与APC对FⅧa的分解。
因此,FV具有凝血作用的同时,由于促进了APC分解FⅧa也发挥着抗凝作用。
FV基因的一种突变R506Q,即基因序列中第1691位上的鸟嘌呤(G)变为腺嘌呤(A)时,则所编码的蛋白质506位上的精氨酸被置换为谷氨酰胺,这种突变称为FV Leiden突变。
这一变化不仅使FVa对APC的分解产生抵抗,也同时使FⅧa对APC的分解产生抵抗。
同样FV基因的另一种突变:R306T,即编码的蛋白质分子306位上的精氨酸置换为苏氨酸也可产生APC抵抗。
APC抵抗可使抗凝活性明显降低,而FVa、FⅧa的促凝活性明显增强,促进血栓形成倾向。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一)纤溶系统激活机制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抑制物等成分。
其主要功能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保证血流通畅,另外,也参与组织的修复和血管的再生等。
纤溶酶原主要在肝、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和肾脏等合成。
可被纤溶酶原激活物水解为纤溶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即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前者主要是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时,产生的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FXI-高分子激肽原(HK)-FXIIa复合物,其中PK被FXIIa分解为激肽释放酶。
激肽释放酶、FXIIa、FXIa以及产生的凝血酶均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另一途径即所谓外源性激活途径:组织和内皮细胞合成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肾合成的尿激酶(uPA)也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在这一途径中,产生的纤溶酶可使MMP-3等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活化,MMP-3可在uPA分子的Glu143-Leu144之间将其切断,使与uPA受体结合的片断分解为有丝氨酸活性的片断。
MMP-3也可分解纤溶酶原,即MMP可调节参与纤溶过程的uPA的活性和纤溶酶原的量。
纤溶系统与MMP之间的相互作用,除调节纤溶系统活性之外,也与创伤修复、血管再生、癌转移等密切相关。
纤溶系统激活后产生的纤溶酶可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此外,纤溶酶是活性很强的蛋白酶,也能水解凝血酶、FV、FVIII、FXII 等,参与抗凝作用。
体内还存在抑制纤溶系统活性的物质。
主要有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
可抑制tPA和uPA,主要由内皮细胞和血小板产生。
②补体C1抑制物:抑制激肽释放酶和FXII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
③α2抗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抑制纤溶酶活性。
④α2巨球蛋白:抑制纤溶酶,也可抑制凝血酶、激肽释放酶等。
此外,蛋白酶C抑制物、蛋白酶连结抑制素(PNI)、富组氨酸糖蛋白等对纤溶系统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发现另一种纤溶酶抑制物—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
TAFI是由423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在肝脏合成,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血小板α颗粒中,也存在TAFI,并在受刺激时可释放出来。
很多实验证明,激活TAFI的凝血酶主要由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特别是依赖于FXI的活化而产生的高浓度凝血酶对激活TAFI是必需的。
因此称为FXI依赖性的。
这说明内源性凝血过程也参与了纤溶过程的调节。
血浆中TAFI产生也存在FXI非依赖性机制,但其意义尚待研究。
此外,目前认为,TAFI的活化可能主要在纤维蛋白凝块内或表面发生,因此,有望应用TAFI的抑制物,如羧肽酶抑制物(CPI)治疗血栓病时,即可提高溶栓效果,又不会引起出血倾向,从而为临床治疗血栓性疾病提供新途径。
(二)纤溶因子的异常
如上所述,调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各种因子发生异常时,均可由于纤溶系统功能障碍,而产生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倾向。
较常见的情况有:
1.纤溶功能亢进引起的出血倾向:
(1)获得性纤溶功能亢进:①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器官,如子宫、卵巢、前列腺、心、肺、脑等脏器大手术或严重损伤时,可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引起纤溶亢进。
②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等)也可释放大量tPA入血,引起纤溶亢进。
③肝脏功能的严重障碍,如:肝硬化、肝癌、肝叶切除等,可因肝合成PAI减少及tPA灭活减少而引起纤溶亢进。
④DIC时可产生继发性纤溶亢进(见DIC)。
⑤溶栓疗法时,溶栓药物等可引起纤溶亢进,甚至引起出血。
抗纤溶酶缺乏症和PAI-1(2)遗传性纤溶亢进:目前已发现存在先天性α
2
缺乏症,并可出现出血倾向,但临床上甚为罕见。
2.纤溶功能降低与血栓形成倾向:
前已述及,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颇多,其中纤溶功能低下与血栓病或血栓形成倾向明显相关。
(1)遗传性原因所致纤溶功能低下主要有:① PAI-1基因多态性改变:己证明,PAI-1基因型中4G/4G可高水平表达PAI-1,而5G/5G则低水平表达PAI-1,4G/5G则中等水平表达PAI-1。
其中4G/4G基因型认为与心肌梗死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②先天性PLg异常症:PLg基因的突变可能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可降低。
(2)获得性血浆纤溶活性降低:临床上常见于血栓前状态、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高脂血症、缺血性中风及口服避孕药等。
这类患者的血浆中,往往有tPA降低及PAI-1增高等纤溶功能降低的变化,且这一变化被认为可能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但是,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通常较为复杂,因此,此类患者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