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 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目录
• 凝血系统概述 • 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 • 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 •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01
凝血系统概述
凝血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血管内皮细胞
负责产生和释放抗凝物质,如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和一氧化氮(NO)。
血小板
03
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 理
抗凝物质缺乏或异常
抗凝血酶缺乏
肝素辅因子抑制物异常
抗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抗凝物质,缺 乏时会导致血液易于凝结,增加血栓 形成的风险。
肝素辅因子抑制物可以抑制肝素的抗 凝作用,其异常可导致抗凝作用减弱 。
蛋白C和蛋白S缺乏
蛋白C和蛋白S是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 物质,缺乏时会导致抗凝作用减弱, 促进血栓形成。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抗 凝血物质以及纤溶活性等指标, 评估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功能状
态。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血管内是否存在血栓形成或 血流不畅的情况。
临床表现观察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瘀 斑、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有助 于判断凝血和抗凝血平衡是否出现 紊乱。
血液高凝状态
01
02
03
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增多时,血液黏稠 度增加,易于形成血栓。
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异常活跃或功能异 常时,会导致血液易于凝 结,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
凝血因子活性增强
某些情况下,凝血因子活 性增强,导致血液易于凝 结,形成血栓。
04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病理生理学总结: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总结: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一、血液概述1.血液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pH值为7.35~7.45渗透压为313 mOsm2.血细胞组成红细胞约占血液体积的45% ;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含血红素以输送氧气白细胞约占血液体积的1% ;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攻击病原体及外来物;移除年老或异常的细胞及细胞残骸血小板占血液少于1% 只有红细胞的八分之一,负责凝血二、凝血与抗凝血平衡1.失血量对机体的影响失血量少于10% 自我调节失血量达到20% 血压下降失血量达到30% 危及生命2.凝血与抗凝血凝血亢进抗凝血减弱血栓形成凝血减弱抗凝血亢进出血不止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出血→ 血管收缩→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 纤溶和抗凝3.1 血管收缩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血管壁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黏附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五羟色胺)、TXA2(血栓素)等缩血管物质3.2 血小板栓子形成胶原→ 血小板黏附、激活激活剂→ 血小板激活血小板膜内侧面磷脂: 凝血因子X 和凝血酶原活化的反应场所3.3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细胞因子:组织和血浆中直接参加凝血过程的各种物质检测凝血功能的指标APTT: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剂PT: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有无障碍的过筛试验3.4 抗凝(1)体液抗凝1.血浆抗凝物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由内皮细胞合成,与活化的VIIa-TF结合使VIIa失活;还可灭活Xa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AT III)和肝素(heparin)AT III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与凝血酶、凝血因子Xa、IXa、XIIa等结合抑制其活性;heparin 作为辅因子可增强AT III 和肝素辅因子II的活性TFPI和ATIII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2.蛋白C系统蛋白C 和S (protein C &S), 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蛋白C在TM等作用下被激活,继而在蛋白S的作用下使活化的Va和VIIIa从膜磷脂上脱离而失活在正常血管内皮部位阻碍凝血反应的发生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阶段1:纤溶系统激活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生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FDP具有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抑制凝血酶活性和血小板黏附聚集,能增强组胺和激肽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多种抗凝作用FDP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阶段2:纤维蛋白降解(2)细胞抗凝1.血管内皮细胞促凝分泌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Ⅴ和Ⅷ等分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抗凝抗血小板作用(PGI2,NO)抗凝作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肝素样分子,血栓调节蛋白)纤溶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2.其他抗凝系统单核巨噬细胞和肝细胞清除内毒素、免疫复合物等促凝物质,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血流可稀释、运走促凝物质和活化的凝血因子三、凝血与抗凝血紊乱1.凝血因子异常1.1 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血友病A:VIII缺乏(性隐) 血友病B:IX缺乏(性隐) 血友病C:XI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生成障碍:VK缺乏,肝功能障碍消耗过多:DIC1.2 与血栓形成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遗传因素:凝血因子基因改变环境因素: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2.血小板异常2.1 血小板数量异常生成障碍、破坏过多、分布异常继发性:感染原发性:骨髓增生2.2 血小板功能异常遗传性:Glanzmann血小板无力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障碍,幼儿时起即可呈现出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的出血倾向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病理生理学课件_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

病理生理学课件_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
发生机制
低凝状态
主要表现
多发性出血
实验室检查
高凝期
凝血系统激活 →凝血酶↑→微
血栓 (血小板活化)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消耗性 低凝期
凝血因子和血 小板因消耗而
减少
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有出血表现
凝血时间缩短 血小板粘附性↑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含量↓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继发性 纤溶亢
进期
DIC凝血与抗凝的变化过程
一、DIC的原因
病因类型
主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某些寄生虫等感染都 可以引起DIC发生。感染性疾病是DIC最重要、最 常见的病因。
恶性肿瘤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消化、生殖及 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肿瘤位居DIC第二位原因。
妇产科疾病
DIC的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 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
羊水

蛇毒激活FⅤ,FⅩ等,
促进DIC发生
Prothrombin
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
物质
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 蛇毒
损伤VEC
脂肪栓子
Thrombin
胰蛋白酶
DIC的发病机制示意图
三、DIC的分期和分型 高凝状态 微血栓
凝血和抗凝血 平衡紊乱
目录
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DIC的病因学 DIC的发病机制 DIC的常见诱因 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DIC的诊断与防治原则(3P、DD)
内容介绍
掌握 DIC的概念、原因、发病机制及DIC的功能代谢 变化 熟悉 机体的凝血与抗凝功能;纤溶系统及其功能;血 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皮细胞在凝血、抗凝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DIC的原 因;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了解 DIC的分期与分型;各种因子、血细胞以及血管的 异常; DIC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中的研究和疗法发展
1
新型抗凝药物
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发更安全高效的抗
基因编辑技术
2
凝药物,以取代传统的抗凝治疗方法。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遗传性凝血和抗
凝血紊乱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个性化治疗
个体化的疾病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基 因型和表型提供更精准的治疗。
纤维蛋白丝进一步聚集形成血栓,修复 损伤的血ຫໍສະໝຸດ 。抗凝血机制血栓溶解
纤溶酶溶解血栓,防止血栓的进一步生长和扩散。
抗凝血蛋白
抗凝血蛋白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维持凝血平衡。
凝血和抗凝血紊乱的分类
出血性疾病
血液无法凝结,容易出现大 量出血。
血栓性疾病
血液过度凝结,容易形成血 栓。
出血和血栓并存的疾病
同时存在出血倾向和血栓形 成。
凝血过程中的常见疾病
冯·维尔布兰特病
血友病
血液无法正常凝结,导致易出血。
血友病患者缺乏某种凝血因子, 易出血。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在深静脉中,可能导致 肺栓塞。
抗凝血紊乱的常见疾病
抗凝血药物过量
抗凝血药物过量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遗传性抗凝血蛋白异常
某些个体体内抗凝血蛋白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 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的概述- 研究人员对凝血和抗凝血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 了解血液在出血和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凝血机制
1
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导致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形成
凝血因子激活
2
血小板栓子。
凝血因子被激活并形成凝血酶,促使纤
维蛋白凝结成纤维蛋白丝。
3
纤维蛋白聚集

DIC(病理生理)

DIC(病理生理)

血液高凝状态
原发性高凝状态 见于遗传性ATⅢ、PC缺乏症等; 继发性高凝状态 见于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妊娠后期或老年 生理性高凝状态。 酸中毒 可使EC受损,肝素抗凝活性减弱,凝血活性和血小板 聚集性增高,是严重缺氧(如循环功能障碍)时引起血 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原因。

微循环障碍
休克等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 时,微循环内血流缓慢,血 液粘度增高,血流淤滞。红 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加之在原始动因(如菌血症 与内毒素血症)或严重缺氧、 酸中毒和炎症介质作用下使 EC受损均有利于DIC的发生。
严重肝功能疾病
血液高凝状态
微循环障碍

机体纤溶系统功能降低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清除促凝物质,如内毒素、含TF的细胞碎 片、Ag-Ab复合物。
吞噬清除活化了的 凝血因子、纤维蛋 白、纤维蛋白单体、 FDP和红、白细胞 碎片等。
见于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反复感染或严重肝病
严重肝功能疾病
引起肝病的病因:肝炎病毒、Ag-Ab复合 物和某些药物等可引起凝血系统激活。 急性肝坏死时可释放大量TF和溶酶体酶 (抗)凝血因子很多 在肝脏产生和灭活, 严重肝病患者,维持 机体凝血、抗凝的平 衡能力低。
Fibrin
(一)组织损伤,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不同的人体组织中组织因子的含量 组织
肝 肌肉 脑 肺 胎盘 蜕膜
含 量 (μ/mg)
10 20 50 50 2,000 2,000
Tissue Factor

XII
XI
XIIa XIa
IX
外 源 性 凝 血 系 统
TF VIIa
X PLT
IXa PLT VIIIa

病理生理学整理14.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整理14.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第一节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二、凝血因子的异常(一)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1 .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是FVIhFIX或FXl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是vWF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2 .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1)凝血因子生成障碍:FII、FVIKFIX、FX的生成需维生素K的参与。

维生素K缺乏和肝功能严重障碍会导致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2)凝血因子消耗增多:DlC时广泛微血栓的形成会导致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二)与血栓舫成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1.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2.获得性凝血因子增多第二节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一、抗凝系统功能异常(一)抗凝血薛-川减少或缺失(1)产生抗凝血酶-III主要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2)灭活抗凝血酶-川单独灭活慢,与肝素或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硫酸乙酰肝素结合后灭活速度增加约100o倍。

(3)减少或缺失原因:1 .遗传性缺乏抗凝血酶-川基因变异2 .获得性缺乏(1)抗凝血薛-HI 合成减少:肠道消化吸收蛋白质障碍导致底物不足:肝功能严重障碍;口服避孕药(雌激素)(2)抗凝血酶Tll 丢失或消耗增多:肾病患者从肾脏丢失抗凝血酶-川;大面积烧伤患者随血浆丢失抗凝血酶-川;DIC 消耗抗凝血酶-川增多(二)蛋白C 和蛋白S 缺乏(1)蛋白C 、S 作用:蛋白C(PC)在肝脏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血液。

凝血悔活化PC 为APCoAPC 可水解灭活FVa 、FVIIIaoAPC 还可限制FXa 与血小板结合,灭活纤溶酶原抑制物。

蛋白S 是APC 辅助因子,促进APC 清除FXa 。

血栓调节蛋白(TM)与凝血畴结合降低其活性,显著增加APC 的作用。

蛋白C 凝血酹激活的蛋白C(APC) 灭活FVa,FVia!++(2)缺乏原因:1 .遗传性缺乏或异常和APC 抵抗1)遗传性蛋白C 、蛋白S 缺乏或异常包括数量缺乏和结构异常。

临床上多发生深部静脉血栓症。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
(1)血小板减少
少于100×109/L 生成障碍
破坏或消耗增多 分布异常
2、血小板数量异常
pmph
(2)血小板增多
多于400×109/L 原发性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骨髓纤 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继发性增多
急性感染、溶血等,某些癌症病人
3、血小板功能的异常
pmph
先天性缺乏GPⅠb/Ⅸ: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1)外伤:
激活血小板
内皮细胞受损→胶原暴露→
vWF 与胶原结合→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膜糖蛋白GP1b/Ⅸ-
(2)体液因素:凝血酶、ADP、肾上腺素、TXA2、PAF →血 小
板活化。途径不同。
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pmph
如, TXA2 、凝血酶→G蛋白→激活PLC → 内质网Ca2+释放→肌动球蛋白收缩→形态改
(三)红细胞异常
pmph
红细胞数量的增多使血液粘滞度增高 红细胞释放ADP增多促进血小板的聚集 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可发生DIC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pmph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 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 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 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和继发纤溶亢进,血液处于 低凝状态低凝状态,从而出现出血, 贫血,休克 ,器官 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pmph
带负电的胶原暴露→PK-FⅪ-HK复合物与Ⅻ 结合结果: 其一, 活化Ⅻ →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PK 其二, Ⅻa→ 激肽释放酶→激活补体系统。 激肽 促进凝血。 补体产物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病理生理学课件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_病理生理学课件

副凝试验— —
3P试验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试验目的:检查FDP的存在 原理:FDP的X、Y碎片+纤维蛋白单体-- ->可溶性复合物 鱼精蛋白(体外加入) X、Y碎片 + 纤维蛋白单体 无酶聚合
DIC可以由单一原因或同时由多种原因引起
DIC的发病机制
一、 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 损伤因子: 细菌及内毒素、病毒 、螺旋体、抗原抗体复合物、 缺血 、缺氧、 酸中毒、高温 损伤部位: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结果: 胶原暴露,Ⅻ因子激 活,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二、 组织严重破坏 病因:大面积组织损伤(严重创伤、 挤压伤、烧伤)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 离、宫内死胎滞留)外科大手术后、恶 性肿瘤、实质性脏器坏死 结果: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 性凝血系统
四、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第二节 DIC的诱发因素
DIC的诱发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
血液高凝状态
肝功能降低 其他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清除循环血液中 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纤溶酶、FDP及其它 促凝物质 功能障碍的原因: 功能封闭 大量吞噬细菌、内毒素和坏死组织 功能抑制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后果:凝血和纤溶系统动态平衡被破坏,诱 发DIC。
凝 血 与 纤 溶 系 统
Ca2+ 可溶性纤维蛋白 Ca2+ 稳定性纤维蛋白
纤溶酶
凝 血
抗凝血 纤溶系统
凝血作用增强 抗凝血机制减弱 纤溶系统功能障碍
DIC
DIC的原因
产科意外(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 胎滞留、 羊水栓塞)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感染等) 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大手术、严重创伤、组织坏死、烧伤等 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肝脏疾病、心脏和外 周血管疾病等。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完整版pt
22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Ⅻ因子,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启动因子: Ⅻ
1、 Ⅻ激活: (1)与内毒素 、胶原接触 (2)PK转变成K (3)细菌、病毒、Ag-Ab复合物、缺氧、 酸中毒使内皮细胞损伤,暴露胶原,与Ⅻ
接触,使Ⅻ 活化成Ⅻa (4)羊水、肿瘤细胞在血液中通过表面接 触,激活Ⅻ 。
完整版pt
13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一、概念: DIC(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广泛 的微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同时又因微
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或继发纤溶亢进(低凝状态), 使机体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完整版pt
1
机体有: 凝血系统: 凝血过程 1、血管痉挛 2、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于损伤血 管基底膜,形成血小板血栓 3、凝血系统激活使局部血液凝固,形 成纤维蛋白凝块。
抗凝血功能:包括抗凝血系统、纤溶系 统。
二系统平衡,维持机体的防御功能。
完整版pt
2
第一节
概述
一、机体的凝血功能
完整版pt
23
2、 Ⅻa的效应 (1)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分解激肽释放酶原转变成激
肽释放酶。可激活激肽系统释放激 肽;激活补体系统释放补体产物。 共同促进DIC的发生。
完整版pt
24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 1、红细胞大量破坏:异型输血、溶血、自 身免疫性疾病。
红细胞胞浆中ADP释放,可使血小板激活, 促进其黏附、聚集; 红细胞膜磷脂浓缩,可局限Ⅶ、Ⅸ、Ⅹ等凝 血因子,产生凝血反应。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调节和凝血功能失调的概念与分类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调节和凝血功能失调的概念与分类

底物(酶原) 活性肽 F 1+ 2 FⅡ
(二)血液凝固的链式反应
3 、血液凝固链式反应的“反馈模型”理 论TF是凝血系统激活反应的最重要的生理性启动因子 ※
※ TF是一种细胞膜上的含糖脂蛋白,分子量45 000, 胞 外 结 构 区 域 为 因 子 VIIa/VII 受 体 , 当 细 胞 膜 上 形 成 VIIa/VII-TF 复 合 物 , 可 分 别 激 活 FIX 或 FX 。 在 膜 磷 脂 (PL)上,FIXa可形成IXa-VIIIa-Ca2+-PL复合物,使FX 活化为FXa。FXa再形成Xa-Va-Ca2+-PL复合物,使凝血酶 原激活生成凝血酶,并相继使Fbg转化为Fbn。 ※ 生理情况下,少量TF主要激活FIX,而FIXa又对生 理性FVIIa水平的维持起主要作用。大量TF与FVIIa的复合 物激活FX是止、凝血过程所必需的。 ※ 凝血时,形成的少量凝血酶可激活 FXI 、 FVIII 和 FV,反馈地大大加速凝血过程。故这一过程被称为凝血活 化的“反馈模型”。
① 血粘度增高,在血管受损局部血液浓缩,血 粘度增高,血流变慢
② 血流减少
(二)血液凝固的链式反应
1、血浆凝血因子 已命名的血浆凝血因子有: FI(Fbg,简称“纤原”) FII (凝血酶原)
FIII (tissue factor,TF)
Ca2+ (F IV ) FV、VII、VIII、IX、X、XI、XII?、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使 FⅪ激活。
三、正常机体的 抗凝血机制
抗凝系统的概念
※ 机体抗凝系统是指血浆中具有抑制或水解 活化的凝血因子使其灭活的体液因子。
※ 纤溶系统实际上也是抗凝系统的一部分。
机体凝血功能与止血功能的基本概念
2、止血功能的基本概念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思维导图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思维导图

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
血友病A(Ⅷ缺乏症) 血友病B(Ⅸ缺乏症) 血友病C(Ⅺ缺乏症)
血友病A是典型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表现:内出血,创伤后出血不止
血管性假血友病
vW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缺乏
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
Vit K缺乏或严重肝病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IC等导致凝血因子消耗增多
机制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贫血
防治原发病
抗凝治疗
改善微循环(早期)
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补充凝血因子
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抗纤溶治疗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止血的过程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伤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 止的现象。
当血管破损引起出血时,局部出现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 个过程的生理学止血,这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抗凝系统功能异常相关疾病
抗凝血酶-Ⅲ减少或缺乏与血栓形成倾向
获得性缺乏 遗传性缺乏
合成减少
肠道吸收蛋白障碍 肝脏功能障碍 外服雌激素
丢失消耗增多
肾病患者丢失AT-Ⅲ
AT-Ⅲ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AT-Ⅲ基因变异,可导致AT-Ⅲ缺 乏、异常症的发生
AT-Ⅲ缺乏、异常症通常可产生反复性、家族性深部静脉血栓症。
微血管损伤
肾上腺受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出血性坏死,导致沃弗综合征,又称出血性肾上腺 综合征。(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分泌障碍引起内分泌功能障碍)
垂体受累发生坏死,可致希恩综合征。(中枢性内分泌功能障碍)
微血栓主要阻塞局部的微循环,造成器官缺血、局灶性坏死,严重或持续时间较 长可致器官功能衰竭

第九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九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纤溶抑制物
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inhibitors) 2纤溶酶抑制物(2-plasmin inhibitor, 2 –PI) 2巨球蛋白(2-macroglobin, 2-MG)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s,PAI) PAI-1, PAI-2 C1酯酶抑制物(C1-esterase inhibitor) 蛋白酶连接素(protease nexin) 纤溶拮抗物(attenuator) 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 TAFI)
内皮细胞的促凝作用
纤维蛋白 形成
Thrombin(T)
TF/Ⅶa
血小板黏附聚集
PAI > t-PA
TF
vWF
白细胞
凝血活化
血小板活化 TXA2 > PGI2
TNF、IL-1、PAF ET
FN
FN
VN
collagen
损伤VEC具有促凝作用
二、凝血、抗凝和纤溶相关因子异常与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异常
凝血因子增多:如糖尿病、肥胖时Fbg增多 数量异常
FDP
Thrombin
TAFI
TAFI
TAFI由肝细胞合成,是分子量为60 kD的单链糖蛋白。 可被凝血酶活化,在TM存在下,这种活化作用增强上千 倍。活化的TAFI(TAFIa)能够通过其羧肽酶活性,去除 纤维蛋白羧基端的赖氨酸残基,阻碍t-PA、PLg与纤维蛋 白的结合,从而发挥其拮抗纤溶的作用。
红细胞异常与血栓形成
①在心肌梗死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循环中有大量的红细胞 聚集体,影响微循环血液灌流。 ②红细胞增多和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时,能使血黏度增加, 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 ③在高切变应力下,红细胞释放ADP可诱导血小板聚集。 ④红细胞释放少量血红蛋白也可形成自由基诱导血小板聚集。 ⑤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有1/3患者发生血栓形成。 ⑥ 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反应,可激活凝血系统。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PPT

病理生理学课件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PPT

04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 病理生理机制
凝血系统过度激活
总结词
凝血系统过度激活会导致血液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凝结状态,从而引发血栓形成和血管阻 塞。
详细描述
凝血系统由一系列蛋白质组成,它们在受损血管的表面相互反应,形成血凝块以止血。 然而,当凝血系统过度激活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大量消耗,导致血液从流动状态转
止血和修复损伤的血管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凝血系统迅速被激活,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态,形成止血 栓,阻止血液流失。同时,损伤部位的血管通过一系列修复机制恢复其完整性。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的紊乱可能导致止血障碍和血管损伤修复不良。例如,在某些 疾病中,由于抗凝血系统异常激活或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持续出血或难 以控制的出血。
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干预
对于严重的凝血和抗凝血平衡 紊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
深静脉血栓的取栓术等。
预防与康复指导
预防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凝血和抗凝 血平衡紊乱的预防知识,提高
预防意识。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干预凝血和抗 凝血平衡紊乱。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 者的康流动 ,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卒 中等。
防止血液过度凝结形成血栓
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血管内过度凝结形成固态血块的过程 。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管阻塞,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引发 一系列疾病。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的紊乱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 抗凝血系统无法抑制血液过度凝结时,血栓形成的风险增 加,可能导致血管阻塞和组织缺血。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凝血和抗凝血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平衡状态。

正常情况下,
凝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血管受损时迅速形成血栓,以阻止血液外流,并
促进伤口愈合。

而抗凝血系统则相反,主要负责限制血栓的形成,并维持
正常的血液流动。

当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时,会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的
病理生理机制。

凝血平衡紊乱:
凝血平衡紊乱一般分为两种状况:凝血活化和凝血因子缺乏。

1. 凝血活化(Hypercoagulability):凝血活化是指凝血系统的过
度激活,导致过多的血栓形成。

常见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凝血活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
-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的损伤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炎症等。

-凝血因子异常:凝血因子的异常可以导致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如
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II的异常。

-血液高黏滞:血液高黏滞可以导致血栓形成。

常见的原因包括红细
胞增多症、寒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 凝血因子缺乏(Hypocoagulability):凝血因子缺乏是指凝血系
统中一些或多个因子的数量不足,导致凝血过程延迟或无法正常进行。


见的疾病包括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

凝血因子缺乏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遗传缺乏:一些凝血因子的缺乏是由于遗传突变引起的,如血友病
A(凝血因子VIII缺乏)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IX缺乏)。

-获得性缺乏:一些疾病可以导致凝血因子的获得性缺乏,如肝病、
维生素K缺乏等。

抗凝血平衡紊乱:
抗凝血平衡紊乱主要是指抗凝血系统的功能受损,导致血液过度凝固。

常见的疾病包括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肝脏疾病。

-细胞因子释放:细胞因子的释放可以导致炎症反应,进而抑制抗凝
血系统的功能,如TNF-α,白介素等。

-凝血因子的异常活化:在DIC和肝脏疾病中,凝血因子的异常活化
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如凝血酶的活化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抗凝血因子的损害:在DIC和肝脏疾病中,由于抗凝血因子的产生
减少或功能受损,导致血液过度凝固。

总结:
凝血和抗凝血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凝血活化和凝血因子
缺乏两种情况。

凝血活化主要由于血管内皮的损伤、凝血因子的异常和血
液高黏滞等原因导致。

凝血因子缺乏主要是由于遗传和获得性因素引起的。

抗凝血平衡紊乱则主要是抗凝血系统功能受损引起的,包括细胞因子的释放、凝血因子的异常活化和抗凝血因子的损害等。

准确评估凝血和抗凝血
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