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课 寡人之于国也1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课前预习
壹
[ 学习目标 ]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 作者档案馆] 孟子( 约公元前 372—前 289) ,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人将其与孔子并称为 “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国( 今山东省邹城东南) 人。他 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 子思) 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 国,宣传先王之道。不被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七篇。孟子 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 “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 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 响很大。
洿.池( ) 鸡豚.( ) 庠.序.( )( ) 饿莩.( ) 弃甲曳.兵( )
二、古字通假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__ ,________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 ________ ,________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________ ,________ 4.直.不百步耳通________ ,________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 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 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国也。
小组合作,完成句意疏通,词语理解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 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 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翻译句子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宾语“之”置于谓语动词“有”前) 4.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 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状语“以孝悌之义”后置,介词“以”是状语后置的标志) 5.箴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道路”后置,介词“于”是状语后置的标志
写法借鉴
2.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字里行间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
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攻好多少。这是因为他实施的 也是和邻因一样的虐攻,百姓没有真正得到实惠。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柔惠王所谓“尽心”于国的观点实际上与 邻因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攻。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 政,行王道。
叁
课文探究
主旨提炼
一、主旨提炼 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 从而阐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依时顺势,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 有田,吃饱穿暖,受教育,懂礼仪,君王革除虐政,百姓才会来归附,民 才能"加多”。
写法借鉴
二、写法借鉴 1.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衰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教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 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 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睹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 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写法借鉴
3.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衣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排偶句, 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感谢观看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1优秀课件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孟子名言……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6、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行仁政,斯天下之民至焉
• 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仁政〞中的任一措 施
•
• 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仁政〞中的任一措 施
•
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再加强文德教化,
提高精神修养
•
注意到了可持续开展〔不滥砍滥伐、
滥捕滥杀〕
此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论辩艺术? 比喻论证、比照论证、排比句式……
• 梳理重点字词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童年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 邹城〕人,三岁时父亲 逝世,孟子便与母亲 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 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 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 三次搬家,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 葬、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 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 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 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 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 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 里定居下来了。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 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 书,稍大一点, 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 布,她 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 一 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高中三年级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 炭翁》)
(5)副词,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一直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
公子上坐(《信陵君窃 符救赵》)
(7)副词,竟然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
为此廪廪也(《论积贮
疏》)
返回
特殊句式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 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何也
返回
喻
(1)告诉,使人 知道 今将喻子五篇之诗 (《汉书》)
(2)明白、知道 成语有“家喻户晓”
(3)比喻 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
(4)通“愉”
庄周梦为蝴蝶,栩栩
然蝴蝶也,自喻适志
与(《庄子﹒齐物
论》 )
返回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返回
兵
(1)兵器、武器 兵刃既接(《寡人之 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孟子第一次设喻,请 求梁惠王的回答。 第3自然段梁惠王表明了自己的 想法。
返回
百步止
王好战,以战喻→鼓→接→走
笑百步,何如
五十步止
不百步→是亦走也 如知此→无望民多
于国尽心→河内凶→移民河东,移粟河内 民不加多
河东凶→亦然 邻国无如—————————————— →民不加少
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目录
孟子、《孟子》简介 词语讲解 分析结构 语言现象 典型例题
孟子、《孟子》简介
孟子简介
《孟子》简介
返回
孟子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①填然鼓 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已经
用 跑,这里指 逃跑
动词 有的人
2021/1/12
只是,不过 通“毋”,不要 这 细密的网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 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 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憾也。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王:名—动 为王 树:名—动 种植 罪:名—动 归咎、归罪 谨:形—动 认真从事
2021/1/12
三、特殊句式 固定句式
1.直……耳 译为“只……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2.是……也 译为“这是……呀” 例“是亦走也”
3.是何异于…… 译为“这同……有什么区别呢?” 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021/1/12
1. 理解文章大意,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 2. 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和文言句式;(重点) 3. 理解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难点)
2021/1/12
孟子(前372 —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
鲁国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继
孔子之后的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后世常以“孔孟”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 《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021/1/12
【背景介绍】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 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魏国曾是强 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 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 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 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 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
二、文本深度阅读
严密的逻辑 生动的譬喻
孟子不仅是一位思想大师,而且也是一位语言大 师。他善于在谦和逊让中蓄势,在生动譬喻中设圈套。 进步的思想主张加上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使他的论 辩有力,令对手心悦诚服,这在本文中可见一斑。
28
本文逻辑严密。陈述“仁政”主张时,孟子先说明“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进而又用“五十者可 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来说明 施政的进一步要求,先养后教,既让人民无冻馁之苦,又在生 活安定的基础上施以教化。从“王道之始”说到“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论述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具有一种不可辩驳 的说服力,产生了“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
教育、申孝悌,所以第五段只说是“王道之始也”,而第六段则肯
定“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2
6.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 样性格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 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 “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 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 言不讳,义正词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 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对时 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 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 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9张
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忧者,
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1)弃甲曳( yè )兵 (2)涂( tú,同“途”)有饿莩 ( piǎo )
(3) 鸡豚( tún )狗彘( zhì )之畜( xù ) (4) 数( cù )罟( gǔ )不入wū( 洿 )池 (5) 无( wú,通毋 )失其时 (6) 谨庠( xiáng )序之教 (7) 颁( 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tì( 悌 )之义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 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 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问题探究
4、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 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 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下》)的论点,敢 于藐视神圣君权。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 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 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 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 圣,《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及其 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 孟之道”。
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 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问题探究
2、“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较他国国君尽心,自 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 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 目的在于增兵,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 呢?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洿.池( )
鸡豚.( )
庠.序.(
)(
)
饿莩.(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 ________ ,________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 ________ ,________ 3.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通 ________ ,________ 4.直.不百步耳通 ________ ,________
1.凶 河内凶_________ 凶多吉少_________ 困拿元凶_________
一词多义
2.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_________ 欲加之罪,何去无辞_________ 荚哙覆其盾于地。加彘府上_________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_________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判断句。 “是…… 也”,代词与语气词连用,表判断 )
2.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判断句, “…… 也”表判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艺”之说
“六艺”之说有: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 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 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 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
贰
基础知识
读准字音
一、读准字音
数.罟.(
)(
)
鱼鳖.( )
狗彘.( )
孝悌.( )
养生 丧.死( )
古今异义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古义: _________ 今义:没有希望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 _________ 今义:保养身体 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_________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共28张)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内容包 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 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 但与 《论语》相比, 它篇幅较长, 内容也更具体, 描绘 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 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 说理深刻透彻。
词语讲解
➢凶
➢直
答案:C。
谢谢观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 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 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 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 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 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 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 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 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 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 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 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 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 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 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 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不 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 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 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 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 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 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高中语文课件课件教学课件
• 〔5〕计算
•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 那么胜负之数,存亡 之理,当与秦相较〔?六 国论?〕
• Shuò
• 〔6〕屡次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
外将兵〔?陈涉世家?〕返回
树
• 〔1〕种植
• 一年之计,莫如树 谷〔?管子?〕
• 树之以桑〔?寡人之 于国也?〕
• 〔2〕树立、建立
语言现象
• 通假字 • 名词活用作动词 • 宾语前置 • 意动用法
返回
通假字
•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 〖颁〗通“斑〞 •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涂〗通“途〞 •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检〗通“敛〞 • 〔4〕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无〗通“毋〞
返回
名词活用作动词
• 例题1
• 例题2
• 例题3
• 例题4
• 例题5
返回
例题1
• 1、以下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 其他三项的是
• A.树之以桑
• B.以五十步笑百步
• C.请以战喻
•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
答案:D
返回
例题2
• 以下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 项
• A.河内凶〔有战乱〕
•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答案 C
返回
2001年10月﹒长春
• 敌入而凶〔?国语?〕 • 〔由于敌人入侵因恐
惧而喧嚷骚动〕
返回
察
• 〔1〕观察、仔细看
➢ 〔3〕考察后推荐
•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 〔2〕考察 •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
Hale Waihona Puke ➢ 察臣孝廉〔?陈情 表?〕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课件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该篇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以及孟子对于君王如何施行仁政的阐述。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的相关内容。
2. 能够领会孟子的仁政思想,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 学会如何运用文言文进行思考和表达,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主要内容和孟子的仁政思想。
难点:古文词汇的理解和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孟子》注解、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孟子与齐宣王的动画片段,引起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体会古文的韵律美,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词汇讲解:挑选一些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4. 内容解析:详细讲解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内涵。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古文句子进行翻译和解读。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孟子的仁政思想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寡人之于国也》2. 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 孟子的仁政思想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言文复述《寡人之于国也》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含义,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让学生了解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古文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但在词汇讲解方面,可以更加详细一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孟子》的其他篇章,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ppt课件完整版
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期望和寄托,希望君王能够承担起治国的重任,实
现天下太平。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对比
通过对比邻国之政和寡人之政的不同之处, 突出了作者治国的用心和成效。
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 感染力,使得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反问
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作者对治国的重视 和责任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
其他学派观点比较分析
道家学派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道 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强调
自然规律和自由发展。
墨家学派
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和 “非攻”,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和战争。
法家学派
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 和“重刑主义”,强调法律规范 和严刑峻法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
性。
05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问题解答
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 ,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在 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差异。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 仁”和“礼”,提倡“为 政以德”,注重个人修养 和品德教育。
孟子
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主张“性善论”和“仁政 ”,强调天赋人权和民本 思想。
荀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张“性恶论”和“礼法 并举”,强调后天教育和 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推动文化创新
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 代特点进行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 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04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概述
01
02
03
分封制
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 巩固统治。
宗法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 里;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
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 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
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 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
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
无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15 分,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沧海一粟.(sù)
洿.池(wū)
鸡豚.(tún)
孝悌.(dì)
B.不可胜.食(shēnɡ)
庠.序(xiánɡ)
数.罟.(cùɡǔ)
饿莩.(piǎo)
C.养生丧.死(sànɡ)
颁.白(bān)
鱼鳖.(biē)
黎.民(lí)
D.弃甲曳.兵(yè)
畜.牧(chù)
遗憾.(hàn)
发.动(fā)
解析 A 项“悌”读 tì。C 项“丧”读 sānɡ。D 项
“畜”读 xù。
编辑ppt
2.找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是
①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A.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B.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C.凶.相毕露 D.凶.多吉少 ②例句:谷不可胜.食也 A.驴不胜.怒,蹄之 B.此时无声胜.有声 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编辑ppt
() ()
解析 ①A 项不吉祥,B 项收成不好,C 项凶恶, D 项凶险兆头;②A 项禁得住,B 项胜过,C 项优美, D 项尽。 答案 ①B ②D
编辑ppt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弃 烛甲 光曳摇.兵 曳.
B.察 虽.不邻能国之察.政,必以情
C.涂 发.闾有左饿谪 莩戍 而渔 不阳 知九发.百人
答案 ①二人观点的分歧在于对“仁政”的理解不 同,梁惠王的“尽心”在于肤浅地治“表”,而孟子 则力倡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作为一国之君,梁惠 王觉得施政是尽职尽责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 耳矣。”他认为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已经为国尽心 了,施行的政策已经强于邻国,但是,为什么子民不 增加呢?这是梁惠王的困惑。②针对这个困惑,孟子 向他宣讲王道,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统 治者役民以时,治民之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 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D. 数数..罟口不之入家洿可池以无饥矣 解析 A 项拖着/晃动。B 项考察。C 项开仓赈济/征调。
D 项细密/几。
编辑ppt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至今未变的一项是( B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编辑ppt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组是(3 分)
(A )
A.填 树然 之.以 鼓桑 之.
B.斧 请斤 以.以 战.喻 时入山林
C. 寡则人无之望于民.国之也多于.邻国也
D. 或狗百彘步食而人.后食止而.不知检
解析 A 项没有意义的衬字。B 项按照/用。C 项对 于/比。D 项表顺承/表编转辑折ppt。
编辑ppt
三、课堂延伸(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15 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 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 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 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 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 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 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 斯.民饥而死也?”
编辑ppt
二、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回答 6~12 题。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数.罟不入洿池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D) 数:细密 树:种植 申:反复陈述 检:检点
解析 “检”,同“敛”,收敛,积蓄。
编辑ppt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3 分)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3 分) 答案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的道理反复教化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 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 (2)七十岁的人穿丝织的衣服吃肉食,普通老百姓不挨 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还不曾有过 这样的事。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B )
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直不百步耳
C.未之有也
D.树之以桑
解析 B 项“直……耳”为固定句式,其他三项均为
倒装句。
编辑ppt
9.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仁政”的具
体措施的一项是(3 分)
(A )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不违农时,数罟
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使民养生丧死无
憾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
失其时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王
无罪岁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 ①是说梁惠王,③⑥非具体措施。
编辑ppt
10.文中孟子和梁惠王观点的分歧在哪里?孟子描述 了什么样的理想社会?(7 分)
编辑ppt
5.名句默写。(3 分,每空 0.5 分) (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 甲 曳 兵 而 走 , __或__百__步__而___后__止___ , _或__五__十__步__而__后__止___。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___谨__庠__序__之__教_____,_申___之__以__孝__悌__之__义__,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3) 老 吾 老 , __以__及__人__之__老____ 。 幼 吾 幼 , ___以__及__人__之__幼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