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调研南京江北新区时的讲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上做文章求突破
——在调研南京江北新区时的讲话
李强
(2017年2月23日)
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至今,不到两年,各方面工作都展开了,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非常不容易。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2012年批复、2013年初挂牌的,干了那么几年,起步之际也是很难的。

可以说,所有新区在获批后,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但激动期很快就会过去,然后就会很焦虑,因为短时间内要出成绩,而出成绩是很难的,并且社会的期望值也很高,会有一定的压力。

我来江苏工作以后,也确实很关心江北新区。

我总觉得,像江苏特别是南京这块宝地,有国家级新区这块牌子非常不容易。

说实在的,因为这几年对南京的发展,大家有褒有贬,褒的是终于超过了无锡,贬的是南京好像就是自娱自乐,对全省影响不大。

历史上南京是六朝古都、“世界第一大城市”,又曾经是民国时期的首都,上世纪50年代还是直辖市,所以大家期望很高。

但是,近年来南京被杭州、武汉、成都赶超,大家都很焦虑,希望南京发展快一点。

南京的增长极在哪里?动力在哪里?应该说,江北新区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中央把这块牌子给南京,体现了对南京
—1—
发展的很大期待。

我也很关注这个地方,经常会考虑些问题、做些比较。

刚才,罗群同志详细地介绍了新区工作这一年多的情况,应该说,成绩确实值得肯定,现在也逐步形成了新区效应。

但是,我们觉得还要让人家看到更多的亮点、更多的兴奋点。

新区获批几年以后,应该出现热火朝天、蓬勃向上的发展场景,当然要有这个场景是很不容易的。

今天在新区看到那么多年轻人在创业,看到一些新的企业落户,我们也确实很受鼓舞。

这些东西要有,但仅有这些还不够。

现在,清华紫光、台积电等几个大项目落地了,这些大项目有的是冲着新区来的,有的即便不挂新区牌子也不一定就不来,因为这里有土地、有资源。

那么,真正靠新区的体制、新区的牌子、新区的政策效应、新区营造的生态环境吸引到的项目多不多?问题在哪里?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

对新区的战略定位,国务院批复中明确的是“三区一平台”,省里提出要建设“全省未来创新的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

对新区来说,关键的不是文字上对定位如何表述,而是切入点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下一步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点研究。

一是加快构建新体制机制。

在新区范围内,有几级管理,有这么多主体,还是有很多不方便。

有五个主体现在在新区区域内,导致出现目前这种体制。

我感到这个体制恐怕不是太顺。

对领导—2—
体制的问题,要很好的研究。

如果这个地方不形成一个拳头,不是一套班子,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就很难真正形成一个有巨大优势的生态系统。

对这个问题,省里也很关注。

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今天也一起来了,要研究到底怎么办。

对浦口、六合两个区的利益当然要保护,但是一定要加快构建一个非常高效、非常协调、步调一致的管理体制。

现在我不能说大家是各管一摊,但估计是项目一来,大家都在争;你也去招商,我也去招商,彼此难以协调。

再加上两个区都是行政区,有人大,有政协,有各种制度约束,使得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对新区管理体制,省里和市里能不能做点文章。

你们可以多看看其他国家级新区、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包括刚才讲到的前海,包括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舟山群岛新区现在的管理体制,就是弱化了行政区的一种方式,当然它也做得不彻底。

每个主体,谁在那里都要为自己说话,这很正常,不是坏事。

针对江北新区现在这样的体制,我们要研究该怎么样做,进而整合好、优化好条块关系、层级关系,使得管理体制更加扁平化,更加统一、协调、精简、高效。

下一步,我们省、市要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是着力培育新的发展形态。

能拿到国家级新区的牌子非常不容易,它和过去传统的产业园区或者新城区有着巨大的区别,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

省委之所以在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三区一平台”这个大的定位上,又提出打造成为全省未来的创新策源地、引领地、重要增长极,总的意思就是江北新区要形成
—3—
新的发展形态,要在发展新经济、生成新动力、探索新模式上有所突破,在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向更高层次的形态迈进,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江北新区,不仅是南京的新区,更应该是全省的新区,既要在全省起示范带头的作用,更要为全省发展做贡献。

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比如,为什么今天调研我一开始就讲核心区的问题?我总觉得,如果788平方公里平均用力,然后就是六合管六合,浦口管浦口,五个国家级、省级园区又自己管自己,肯定是很长时间都出不来形象,5-10年时间都非常难出很大的亮点。

要下决心强化核心区建设,在这里形成突破、形成很多亮点、很多兴奋点,不断增强新区的吸引力。

如果核心区的政策和其他区域的政策不一样,如果新区各种改革试点都在核心区,当然其他地方也要发展,但我们要优先把核心区建设好、发展好,亮点就突出了。

这个问题要很好地研究,搞清楚用力用在哪里、核心区应该多大?总体上,我们要有核心区的概念,要抓住核心区推动发展。

当然,改变现在的管理体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你至少每一个地方都要有一个很小的核心区,浦口、六合也要抓一个很小的核心区。

其他地方不是不让它发展,但新区发展要聚焦核心区。

三是不断推出新的兴奋点。

什么是兴奋点?说白了就是要吸引人的东西。

从整体上讲,新区就是一个大的平台,这个平台不是空的,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载体和各式各样的特色平台构成的。

比如,我们最近一直在谋划、推动在南京规划建设江苏金融集聚—4—
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在江北新区。

去年,我拜访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行长,希望工商银行总行把资产管理中心设在我们这里。

最近定下来了,工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中心准备设在我们这里,工行将拿出120个亿。

除了工商银行,中央给其他四大行也批了资产管理公司,如果都能到这里,那就形成了资产管理的金融集聚区。

这是以资产管理为主的非银行金融业务,银行金融业务我们肯定搞不过上海,但如果这个做得好,那一个亮点就出来了。

最近平安银行跟我谈,要拿300亿建立一个专项基金,我推荐他们到江北新区,江北新区可以提供一些条件。

我们一定要看到,金融集聚区是个综合体,不要看它给你创造多少财政税收,当然它个人所得税是很多的,因为这里集聚的都是高管。

比如,我在想对创客集聚区建设,新区能不能拿出更优惠的条件,每年集聚几万个大学生到这边来,当然我们要有一定的门槛。

对到新区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提供相对廉价的房租、免费的网络、比较便宜的创业工位,有的房子我们可以集体租下来或者买,可以免费提供工位,其他工位也可以租,这样可能就带动起来了。

人才能在新区集聚起来,就不得了了。

再比如,我还考虑能不能有个互联网特区,可以吸引全世界的人过来。

除了地下的、地面的基础设施之外,空中的基础设施也要研究,信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是今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现在很多小区有Wifi标志,但不好用。

真正给大学生创业的开放式网络,就是要免费给他们提供高速的办公网络,这个花不了多少钱,以后都要考虑。

我总觉得,今后
—5—
我们以什么为主呢?以后如果能够引进芯片、半导体的产业设计,从业者大部分都是年轻的高端人士、国际人士。

设想一下,我们做一种互联网特区,哪个区域能够开放?例如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国际化即时通信平台,一天到晚都被挡住了,即使能翻墙,他也会觉得和国外的交流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有没有可能先从制度层面做一些设计,然后再争取一些特殊政策,那才可以吸引人。

哪怕就把核心区建成互联网核心区,情况就会不一样。

另外就是无线网络的问题,现在很多城市在搞穿透力很强的超级Wifi,提供给借助互联网要上云的企业非常便宜的技术设施。

现在有很多的国家和城市在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学一学人家去谋划。

新区的建设一定不能局限于地下、地面,一定要注重空间基础设施,才会吸引、集聚一大批有志于高端产业发展的人才。

下一步,江北新区可以先做前期设计,我们再去争取,如果成功了,一定会集聚很多人才,人才集聚过来以后什么东西都会集聚,人才没有了其他都没有了。

可以请国家电信院帮我们做一些事,包括未来网络研究院,请他们去研究研究。

现在有很多城市,我印象中是韩国松岛,它在网络方面非常超前,建议你们把有关资料再找来看看。

刚才罗群同志讲到剑桥(南京)创新中心、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研究院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平台。

我们要做深做实做好,让这些亮点闪闪发光,成为大家的兴奋点,让大家觉得到江北新区创新创业、到江北新区对接国际平台是最好、最方便的。

当然,—6—
我们也要不断的宣传,把我们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各类客户端做得很高级、很吸引人、很有参与感,大家就会慕名而来。

要把产业平台、创新平台都做起来,把所有要素、所有政策和许可的东西都集中起来,形成对要素和人才的“强磁场”,打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系统。

就是说,怎么样把人家的兴奋点激发出来,需要我们形成一个“强磁场”,形成吸引人家的兴奋点,这样可能新区的特色就能做的出来,新区亮点就多了,那样发展就快了。

当然我也不是要求你们明天就拿多少亿元的税收、多少GDP,但是只要把这种生态系统、创业好环境建立起来,就能吸引一大批高端人才、高端项目,那就会做得很成功。

这几年我们评估江北新区的工作成效,不只是统计数据,更重要的是在外界能否听到江北新区创新创业,这是我最想听的。

我建议也可以组织其他的同志到处看一看,看看上海张江、深圳南山区、杭州的滨江区是怎么搞的。

南山区的一套办法很有吸引力。

包括浙江余杭的未来科技城,非常值得你们去看看。

浙江有很多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关键就是要吸引人才、吸引年轻大学生。

可以说,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穷的,有创业的愿望,你在他创业的路上帮一把、给他提供一种免费的或者相对优惠的扶持,那他会感恩不尽,以后那10年以后、20年以后,也许这里就会出阿里巴巴、腾讯。

对此,我是很有信心的。

所以,我们要先从营造非常好的环境开始,从打造吸引人的兴奋点开始,再把产业做优做高。

对刚才你们提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罗群同志提的几点建议,
—7—
我都赞同。

第一,省里有很多试点的政策,应该优先放在江北。

你们提出来,列个清单,省里来定。

在其他地方许可的,在江北都可以许可。

包括江苏各地搞的关于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都应该拿过来给这里用。

省里各部门都应该支持江北新区优先适用这些政策,所有好的政策都应该倾斜到这里来,这样才会有吸引力。

无论是我们给苏州、给其他地区的政策,还是给省级机关的政策,都可以给江北新区先适用。

你们也要善于把其他各地的好政策借鉴过来,比如网上审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学习借鉴。

第二,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有关的会议,要安排新区参加,我觉得这都是好事。

第三,理顺管理体制,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小组体制或者是联合办公体制。

这些一定要有,千万不能内部打架,这个我是最怕的。

希望在这方面,大家一起努力。

我相信,江北新区一定会很有活力。

江北新区地处南京这么好的地方,有山有水,坐北朝南,一江风水,地理形胜,在这里可以做很多事。

可以包装很多东西,再把包装好的东西设法推出去,那这个地方就非常好、非常宜居。

我们刚才去看的龙之谷就这么一点点,老山的山脉还很长,我们还没来得及看,而且这一带的风光、自然形态是非常好的,特别有利于那种自由一点的创业人员,再加上浦口、六合有面积又有空间,还能容纳像台积电和清华紫光这类大企业,这些都是你们的优势。

但是,这些优势还构不成亮点,成不了兴奋点。

我在考虑请一批大师帮助你们做些谋划,把这些兴奋点打出去。

希望你—8—
们也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包括到国外去看。

你们到国外去,我们都会批准的。

我大致想到的就这些,供你们参考。

谢谢大家!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