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合集下载

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1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概况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300多所普通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都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如湖南大学以大土木为技术背景的工程管理和中南大学以铁道工程为技术背景的工程管理,都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土木工程、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律的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学生应具备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1 现有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2.1.1 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认识不够有人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就是一种单纯的管理学科,这是不正确的。

工程管理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同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经济学知识,最后利用现代管理方法解决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学科。

2.1.2 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认识不够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不单纯是土木建筑业可以就业,还可在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贸易等行业部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2.1.3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从全国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不统一,各高校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来设置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

另外,工程管理专业开设课程门数多,课时少,造成学生“学而不精”。

2.1.4 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力度不够大多数高校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实际工程项目的训练。

二是“放羊”式的实践环节,学校不组织集中实习,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最后只管学生交上来的实习报告,不管学生的具体实习过程。

2.2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定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培养掌握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专门人才,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程项目中熟练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立足于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也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紧密联系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

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信息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课程设置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工程项目,把实际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的需要。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不断增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改进专业课程,使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贴合社会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行业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学校要通过创新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社会和行业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促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定位将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定位既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也需要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日益复杂且多变的工程管理领域的需求。

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了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还应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这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来实现,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工程管理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工程管理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和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应以服务社会和企业为导向。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工程管理人才要能够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合作,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解决问题。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以使他们能够在工程项目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还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方,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保证项目的公正、公平和质量。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引导学生从大局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探讨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问题

探讨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问题

探讨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问题[摘要]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建筑业的兴旺,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又激发了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本文根据企业相关岗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培养目标,构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模型及相应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部关于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我校(武汉工程大学)将工程管理专业归口为城市建设与规划学院,并于2000年开始按新专业目录招生。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与房地产开发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业务要求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就业市场出现过剩和稀缺的怪象,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用人要求高,特别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大量毕业生被企业拒之门外。

二是企业的用人标准越来越高,侧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际业务能力。

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人才培养上改变思路。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在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电力建设单位、投资与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相关工作或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管理人才。

(二)基本业务要求从社会发展与人才使用来看,工程领域推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便于提高工程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和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

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基本业务强调“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要求”,便于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和实践中与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训练相结合。

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_戴兆华 (1)

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_戴兆华 (1)

一、前言(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沿革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设了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和全要素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事实上,该专业作为建设工程领域的管理学科,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

早在1952年,同济大学就创建了建筑工程经济与组织专业[1]。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11所高校就设立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

1989年,原国家教委将“建筑管理工程”和“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正式列入其第二次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993年,教育部将“管理工程”和“房地产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由其第三次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998年,教育部在第四次修订和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对建筑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了调整,将原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管理工程(部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以及原本科专业目录外的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和国际工程管理四个专业调整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2]。

(二)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情况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其中,有十余所高校通过了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

除了少数开办较早、且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如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约90%的高校都是从1999年后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管理专业是个新专业。

其次,国内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既有综合性院校,又有专科性院校,如师范类、财经类、农林类、水利类、石油化工类高校。

再次,在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办学依托上,有的高校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内,如同济大学;有的高校设在土木工程学院内,如东南大学;还有的学校单独设立建设管理学院开办工程管理专业,如重庆大学。

另外,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上,有的高校细分了专业方向,在培养上以某个方向为主,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天津大学的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还有的高校在培养上不细分专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1. 引言1.1 背景工程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新兴专业领域,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热门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风险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培养模式老旧、专业设置滞后、实践教学不足等,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有必要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本文就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需求、困难与挑战、策略与方向、实施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探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方向,以及制定实施措施。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明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未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促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专业院校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助力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推动工程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策略,对提高工程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工程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目前存在着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部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策略,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措施在各种技术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建设工程持续发展,建筑产业不断壮大。

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业化、智能化、高级化的新趋势,所以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国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但是,我国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就我国目前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谈一些现状,并对企业、高校等群体给出建议。

标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应对措施当前,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家越来越看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设立该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在大力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找出并解决问题。

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一)专业定位不明确,缺少专业特色我国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一批懂管理,专业技能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精通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而工程管理专业涉及范围非常广,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等等。

然而,每所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

有些学校比较侧重于技术方面而有些学校则比较侧重于管理方面。

这样就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整体性偏差。

而且由于课程过多,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固,学生没有特长。

专业特色的缺少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竞争中处下风。

这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1](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忽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缺乏专业自信国家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所以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专业的工程技术。

现在高校老师年轻化越来越普遍。

不可否认的是,年轻教师富有活力,具有创新精神,注重理论教学,注重科研能力。

但是,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将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制约人才的成长。

同时,也会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不明确,缺乏专业自信。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专业领域。

在当今社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提高企业和项目的绩效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性广、发展迅速的新兴专业。

它为了培养具有工程领域和管理领域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熟悉国内外相关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工作,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门人才。

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则是指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特定技能、知识和素质。

只有通过科学的培养与定位,才能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市场竞争的激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等等。

这些挑战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来解决。

现实中存在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短缺和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这说明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定位亟待解决,以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了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教育部门需要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升级。

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时,需要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快速适应和投入工作。

企业需要与高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工程实践项目,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择业方向进行引导,从事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以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

2024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2024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2024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在当前的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工程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还扩展到了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

如何有效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拥有实践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这类人才应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际工程管理惯例,同时具备项目策划、决策、管理和组织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既注重基础理论的传授,又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

课程设置应包括工程管理基础、工程技术、经济学、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校内实验、校外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障。

应当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吸引有实践经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加入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学术水平。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国际工程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应当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七、创新创业教育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管理专业应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工程管理本科培养探究

工程管理本科培养探究

工程管理本科培养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工程管理专业,为培养质量过硬、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旨在探究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实践求解方法。

一、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的特点1.专业全面,涵盖面广泛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所涵盖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管理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方能胜任。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实践技能和工程管理知识,以应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现场的各种复杂情况。

3.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学术和技术素质,还要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二、工程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1.掌握工程管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核心概念和理论。

学生需要掌握管理学、工程学、商务礼仪、财务等总体原理,并且有能力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践当中。

2.培养扎实的技术能力工程管理专业所需掌握的技术能力较为广泛,除了基本的工程技术外,还需要掌握项目管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在学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和理解相关专业的软件和应用程序,在实践中锻炼技术能力。

3.学习管理和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不仅需要掌握管理精神和方法、团队管理能力,更需要有独立性和领导能力。

三、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方法1.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反思和改进,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工程实践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学习工程管理的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同时增加与行业相关的知识。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工程管理不仅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更是需要有细致管理的专业人才才能推进项目顺利完成。

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又是这些技能和知识的核心代表。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到项目管理、工程测绘、土木工程、建筑经济学、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也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得各个方面基本上都需要进行学习和培养,以完成工程管理的各项任务。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1、高校教育大学本科院校提供了工程管理专业的能力培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促进学生从各个角度全面发展,并在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和贡献。

2、企业内训因为大学教育无法把必要的实践经验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企业内训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际机会,强化学生对总体实际工作环境的认识。

在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入学生员工,为学生员工提供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参考。

3、职业培训机构与大学相比,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过程更加实际,更加注重实践培训。

培养方案往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部分具备实体带领的学员参加的特点。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1、学科知识首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工程管理课程,对建筑、基础设施、交通、水资源等各个行业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总结。

此外,他们还必须有一定的会计、金融、法律等知识,以此来处理工程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重要事情。

2、技能训练除了理论之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技能也是他们从事职业所必需的。

这包括计划编制和实施、行业测量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保证等方面的技能。

对于专业技能的训练,需要采用前沿观念和实践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培训水平。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思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思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思前言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是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培养出具有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本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导师,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建设工程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一、培养目标的明确性与与时俱进性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明确,并且与时俱进。

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关注国内外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维护的全过程,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和具体要求,以此为基础制定培养方案,并适时进行调整。

关键词:培养目标、明确性、与时俱进性二、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通过在实际项目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也需要创新方法和手段,比如引进新兴工程技术和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工程管理软件等,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有效性、创新性三、教材教辅的全面性与实用性教材教辅是学生学习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依据和参考资料。

教材教辅的选择应具备全面性和实用性,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覆盖面要广泛,且要反映实际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此外,教材教辅还应包含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关键词:教材教辅、全面性、实用性四、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课程设置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要结合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科学设置必要课程,涵盖建设工程各个专业知识和实践要求,建立有机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也需注意设立交叉性和综合性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课程设置、科学性、系统性五、论文指导的针对性与创新性毕业论文是学生成果展示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作为导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方向,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协助学生完成研究和撰写。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路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路

摘 要 通 过对 工程 管 理专业 的 回顾和 介 绍 ,分析 应用 型本 科人 才 的定位 及特 征 ,结 合重 庆科 技学 院工 程 管理 专 业 应用 型人 才培 养 的实 践和探 索 ,从市 场 需求 、教 学改 革 、师 资管理 、 实验 室建 设等 多个 方面 提 出工程 管理 专业
s m t o h a ou c lt v ti a i al al n f m h p rs ct v of a e d ma d, t c ng o e h ug ts b t u i a ng pr ct c t e ts ro t e e pe i es m rk t e n ea hi
已近3 0 …,其 中本 科层 次 的院校 1 3 0所 4 所 。但 由于开 设该 理 、国 际工程 项 目管理 、工 程造 价管 理 、房地 产经 营与 管理
专 业 的院校在 发展 定位 、行 业背 景 、专业 配套 、师 资力 量等 和物 业管 理5 个专 业方 向 。 方 面存 在差异 ,进 而 导致许 多新 设该 专业 的学 校对 其培养 目
a al ze t c ar ct ri ti an o e at on o “ ac c u de gr du e a put f r rd n y s he h a e s cs d ri nt i f pr ti al n r a at s” nd s o wa
蒋节 祝 辉 周 颜 书工 管专 应 型 科 才 养 一 思 时 亚 俐 成 : 程 理 业 用 本 人 培 的些 路
教学 园地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 科人才培养 的一些思路冰
蒋时节 祝亚辉 周俐。 颜成书
l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 4 13 2 四川外语学院 03 1

对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对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3 加强在职工程管理人 员进修培训 、 2、 工程 管理人才培养基础较薄弱 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工程建设管理人 员素质普遍 较低的现状 , 就 我国工程管理学于 2 世纪 9 年代末确立, 0 o 至今只有大约十年的时间, 必须为在职的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再学习的选 择机会和途径。大 多数工 对于如何培养工程管理人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因而现有的培养方式局限于 程管理人员来 自于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现状 有其合理性。然 而也应该看 学校单纯的理沦教育, 只有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乏实践环节的配合。由于 到 , 来自于专业技术人 员的工程管理人 员其优势在于懂技术 , 在长 期从
国际化 、 世界化 , 对于当代工程管理建设有重要意义。

2 明确培养 目标, 、 改革培养模式
我国工程管理 人才培养存在 的问题 传统的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多是学校 的理 论课 程的学习。随着 近年来 , 我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 程管理人 才的培养虽 然总结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市场对 工程管理人才需 求呈现 出多 样化、 多层次 、
经 营 管 理人 才 培 养 的 思考
王 成 平 吴 雨
( .西京大学 陕西西安 1
77 0 ; 2 20 1 .陕西省发改委干部培伽l 中心 陕西西安
703 100)
【 摘 要 】 本 文探讨 了当前我 国工程管理人 才培养存在 的问题 , 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我 国工程管理人 才培 养提 出 建议 : 加强工程管理人 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 明确培养 目 , 标 改革培 养模式 ; 加强在职 工程管理人 员进修培训。 【 关键词】 工程 管理 ; 人才培 养; 建议
就是培 养其具有一 定 只要有建设投资, 就有 工程管理 , 就需要 培养工程管 理专业人 才。 须培养其创新能力。培养工程管理创新 型人 才 , 但在不同时代 , 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重点不 同。在 全球 化和知识 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科研能力、 较强的 灵活运用理论解 决实际问题 的能 经济日益成 为经济发展 核心的 2 世 纪 , 1 我国要进 行大规模 的工程建 力。具体而言 , 一方面 , 思想上树立创新 的意识 , 工程建设的 全 要从 在 设, 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 而且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 过程中 ,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 培养创新意 识, 营造有利于 创新能力培 养 管理人才。尤其是 中国加入 wr o后 ,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推动工程 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 改革传统的工程管理人才 的培养模 式, 开拓理 建设走向国际化 , 这对 工程建设 管理人 才提 出了新 的要求和挑 战 , 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 用性综合管理人才 。尤其是对于计算机和 英语 的 因 此, 在新的肘期 , 如何培养工程 管理人 才 , 如何引 导工程管理人 才走向 熟练掌握和应用的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随着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工程技术水平和良好管理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在工程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可以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成为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本文将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1、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知识。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对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有着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同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力。

2、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团队成员完成工程项目的各项任务,同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保证项目的高效顺利进行。

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除了要与内部团队协作,还需要与外部供应商、客户等各个方面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保证项目各项任务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4、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程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5、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能够严谨细致地完成项目管理的各项任务,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让社会大众始终信赖。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完善。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覆盖工程领域的多个方面,如项目管理、工程经济、施工组织、法律法规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掌握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的几点思考
1.明确行业需求。

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应该考虑行业的需求,即培养符合工程项目管理
的要求和能力的人才。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市场需
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为学生提供实用性强、适应
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能。

2.发展学生技能。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项目管理、风险评估、团
队建设和沟通协调等。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强调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
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强调职业价值观。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将要面对的是一系列的管理责任和职业要求。

因此,学校应该秉持核心价值观,如诚信、实践、协作,强调先进文化、
知识和素质养成,培养学生懂得以职业精神和道德道德修养为指导的正确
行为方式,学会将其生活体验融入工程管理专业中。

4.促进创新思维。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因为未知和复杂的问
题和灵活和创新的解决方案的需要。

因此,学校应该通过训练,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助力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工程管理专家。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工程治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背景: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西部大开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加快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增长。

社会对工程治理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大,对工程治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工程治理专业已经步入全国300多所高校,因为各高校基础差异较大,所以培养方案差异也较大,工程治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有着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绝大多数高校工程治理专业存有的问题(一)宽口径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工程治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工程技术、治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实践水平和创新水平的高级人才。

在培养方案上,工程治理专业贯彻了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思路。

各高校在结合本校具体实际制定工程治理专业培养方案时,要突出本校工程治理专业的特色,还得兼顾本科专业总学时设置的限制,最后往往导致培养方案“宽而不专”。

自然就产生了高校工程治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与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

师授课为主,加之少量的教学实践环节(如实习和毕业设计)。

教学手段较单一,多媒体课件往往成了电子版教材。

工程治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用这种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更好的适合工作。

(三)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水平相脱节:当前,工程治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有重专业基础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及实际动手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水平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水平差,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进展。

二、为指导全国高校更好地实行工程治理专业的学科建设1998年7月,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制的《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对工程治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做了如下基本规定:工程治理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是具有治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治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治理的复合型高级治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课程体系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课程体系设置
( 包括 项 目管 理 、物 业 管 理 和 资 产 管 理 等 ) 、咨 询 类 ( 投资 咨询 、造价 咨 询 等 ) 等 等 多方 面 的工作 。
况下 ,仍 然存在实 践环节重复 的现 象 ,例如 ,部 分学校 同时设 置 工程 概 预算 和工 程 量 清 单 两 个
试验 。
3 实践 环 节设 置 不 够 合 理 。工 程 管 理 专 业 的 . 实践 环节 是 学 生 学 习效 果 的考 核 ,是 深 人 理 解 和 应用 知识 能 力 的 检 验 ,但 是 ,实 践 环 节 的 设 置 却 不尽 合理 : ( ) 实 践 环 节 比较 零 散 ,没 有 构 建 成 1
比较连贯的体系。工程管理是一系列 的工作 过程 ,
失去 任何 过 程 ,工 程 都 不 能 顺 利 完 成 ,而 学 生 学 习 的知识 又 比较 散 乱 ,通 过 连 贯 的实 践 环 节设 计 , 能使 学生 将 所 学 知 识 贯 穿 起 来 ,成 为 完 整 的 知 识 体 系 ; ( ) 设 计 环 节 是 前期 决 策 与后 期 施 工 的关 2 键 环 节 ,是 实 践 环 节 关 键 的 一 步 ,但 是 许 多 学 校 在进 行课 程 设 置 的时 候 却 忽 略 了这 个 环 节 。 由于 没有 设计 环 节 ,前 期 决 策 目标 是 如 何 实 现 的 ,施 工又 采用 何 种 方 案 以及 技 术 参 数 的选 取 等 等 ,学 生很 难理 解 ,也很 难灵 活应 用 。
第2 7卷 第 1期
工程 管理专业本科人 才培养方案存在的 问题及课程 体 系设 置
21 0 0年 3月
工 程 管理 专 业 本科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存 在 的 问题 及 课 程 体 系设 置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与建筑、电气、机械等工程领域紧密相关的一个
专业,其主要任务是规划、管理和协调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以确保
工程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工程管理应
用型人才,学校可以采用以下培养模式: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真正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
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项目和实际工作环境。

例如,可以组织
实践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训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施工现场中亲自参与
项目管理和控制。

第二,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卓
越的组织与协调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学术能力,以解决在工
程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校需要在培养计划中加强人文素质
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综合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身能力。

第三,加强与企业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学校应该与工程管
理领域的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
和就业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管理领域的核心技能和知识。

以上三个方面是学校为了培养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需要注重的关
键点。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
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类招生政策的实施,各高校纷纷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这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为了高校和企业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工程项目管理和创新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技能、培养创新管理思维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等。

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对学生工程项目管理技能的培养。

工程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学生需要学习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项目计划、组织、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管理等知识和技能。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设置相关的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原理、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还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管理思维和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具备创新管理能力的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设置创新管理导论、创新管理案例分析、创新管理实践等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还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工程管理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

工程管理专业需要设置职业素养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职业伦理与思维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Ξ戴兆华,杨 平(南京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 首先介绍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沿革和现阶段办学情况,然后指出了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最后从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实验教学条件、实践性环节和学生专业兴趣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407.9;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909(2006)0320038205一、前言(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沿革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设了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和全要素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事实上,该专业作为建设工程领域的管理学科,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

早在1952年,同济大学就创建了建筑工程经济与组织专业[1]。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等11所高校就设立了(建筑)管理工程专业。

1989年,教育部将“建筑管理工程”和“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正式列入其第二次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1993年,教育部将“管理工程”和“房地产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由其第三次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998年,教育部在第四次修订和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对建筑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了调整,将原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管理工程(部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以及原本科专业目录外的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和国际工程管理4个专业调整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2]。

近年来,为了满足市场对本科人才的需求,有些学校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把一些培养方向从工程管理专业中分化出来独立办学,设置了投资与造价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物业管理专业等。

(二)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情况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其中,有10余所高校通过了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

除了少数开办较早、且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外,如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约90%的高校都是从1999年后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管理专业是个新专业。

国内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既有综合性院校,又有专科性院校,如师范类、财经类、农林类、水利类、石油化工类高校。

在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办学依托上,有的高校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内,如同济大学等;有的高校设在土木工程学院内,如东南大学等;还有的学校单独设立建设管理学院开办工程管理专业,如重庆大学・83・2006年9月第15卷第3期高等建筑教育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ept.,2006V ol.15 N o.3Ξ[收稿日期]2006205214 [作者简介]戴兆华(19782),男,江苏南通人,南京林业大学讲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等。

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上,有的高校细分了专业方向,在培养上以某个方向为主,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天津大学的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还有的高校在培养上不细分专业方向。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办学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

二、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一)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尚未得到实践界的完全认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在培养方案上,工程管理专业贯彻了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思路,突出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4个平台的教学,并设置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国际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5个专业方向,并且各专业方向又有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教育界内人士普遍认同工程管理专业总目标和各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位,但这个培养目标定位并未完全得到市场和工程管理实践界的认同。

首先,工程管理实践界要求“工程”体现出较强的包容性,要能够涵盖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装饰工程、隧道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甚至石化工程、林业工程等;其次,各高校在结合本校具体实际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首先要满足4个平台课程的设置要求,同时也要突出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还得兼顾本科专业总学时设置的限制,最后往往导致培养方案“宽而不专”。

但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市场需要而且企业也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各种专门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解决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专门问题。

这样,自然就产生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2]。

(二)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总体薄弱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个新专业,除少数开办工程管理专业时间较长的高校外,各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队伍都相对比较薄弱,表现为缺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源结构不尽合理。

笔者对国内林业高校(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师资所作的调查显示如下:1.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呈现出老青两代相结合的年龄结构特征,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 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高。

2.师资队伍专业背景结构不尽合理,大部分40岁以上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厚实的工程管理专业学术和科研背景。

3.师资队伍学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有的教师来自本校,而有的教师来自该地区影响最大的工程管理名校。

在前两年本科扩招的背景下,有些高校为了解决“上课难”的问题,在师资招聘时,没有高度重视教师的学源结构,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整个教研室的教师师出同校、同门的现象。

工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间接影响了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可。

(三)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绝大多数高校都处在摸索阶段,在教学条件的配备上相对滞后。

笔者对江苏地区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按照相似和相近专业办学的方法,在教学条件建设如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上作了大量投入,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在工程管理专业图书资料建设上,各高校都很重视国内外图书资料、期刊、数据库等的购置,以及工程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上普遍存在不少困惑:有的高校不知如何进行专业实验室建设;有的高校甚至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是个软学科,不必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有的高校认为只要购置了微机和工程管理软件组建一个微机房就可以了,但从笔者所在高校已经建成的工程管理微机房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微机房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并没能从多大程度上改善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

・93・可以说,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茫然,而这种困惑和茫然必然导致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条件建设现状的相对滞后,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没能严格落实据笔者对江苏地区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高校的调查,现阶段,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总体上存在着重理论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和实践训练的现象。

主要特征是侧重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而对学生工程管理实践性环节的训练落实不够,即便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但因为如下种种原因:组织实施实践性教学环节较难;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场所和条件受环境的限制;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实习等,这些原因导致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都没能得到认真的落实,普遍存在“走过场”现象。

总之,目前工程管理教学显示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去工程化”色彩:即理论课程教学日益“中心化”,工程管理实践性训练逐步边缘化、形式化[3]。

(五)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前景的认知模糊因为目前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这就间接导致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知的模糊。

据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005级60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70%左右的学生在入校时不清楚本专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为自己的职业前途担忧;60%左右的学生不清楚本专业和土木工程及工商管理专业的区别;10%左右的学生甚至对本专业根本不感兴趣,等等。

由于存在这些认知上的误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学习的效果也一定程度地受到影响。

三、加强和改进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建议(一)制定有鲜明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的特点,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这种新的特点,各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是多样化的。

但是具体到某个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要服从和服务于该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因为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它统领高校的全部工作。

总之,各高校要结合本学校所在地区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学生的总体素质、师资队伍的实际状况、教学软硬件条件等)来制定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具体如下:一是要确定培养什么层次的工程管理本科人才。

有的高校可以定位为培养高级工程管理咨询人才,有的高校可以定位为培养面向基层的工程管理人才,等等。

还要避免盲目追求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性,否则会产生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上的矛盾。

二是在培养方向上也不能全面开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争取在某个领域和方向上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三是要围绕确定好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面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强调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建设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如注册建造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等。

总之,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有特色,千万不能搞成千校一面,千篇一律。

而且,只有当一个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被市场和工程实践所广泛接受和认可,该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才能获得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要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而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则必须选・4・择和培养好1~2名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