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数量与数量关系”中的第四节“变成一样多”。
本节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使两个数量变成一样多。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一样多”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使两个数量变成一样多。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运用不同的方法使数量变成一样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卡片、小动物玩具、水果模型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相同的玩具或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堆数量不同的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一堆玩具多,哪一堆玩具少。
2. 讲解“一样多”的概念:教师通过示例,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意思,即两个数量的物品一样多。
3. 小组合作: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物品,要求小组成员共同思考,用不同的方法使物品数量变成一样多。
4. 展示与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方法,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一样多1. 数量相同2. 数量相加等于相同数3. 数量相减等于相同数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家里的物品进行“变成一样多”的实践活动,并将结果拍照记录,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完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幼儿基本掌握了“一样多”的概念,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使两个数量变成一样多。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一样多”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一样多”的现象,如: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一样多;与同伴分享玩具时,每人得到的玩具数量一样多等。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比较与排序》的第三节“变成一样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通过加减法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量相同的概念,掌握通过加减法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难点: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解决数量相同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磁性数字卡片。
学具:小石子、小棒、小汽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课件,呈现小猴摘果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同学们,小猴摘了两组果子,哪一组多,哪一组少?怎样才能让两组果子数量一样多呢?”2. 例题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找出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分享,并给予评价。
4. 小组合作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教具,要求通过加减法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变成一样多2. 内容:(1)数量相同的概念(2)加减法原理(3)实践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生活中数量相同的事物,并拍照记录。
A组:3个苹果,4个橙子B组:5个香蕉,2个葡萄2. 答案:(1)作业题目一:略(2)作业题目二:A组:3+2=5,41=3B组:52=3,2+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加减法,还有其他方法能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吗?(2)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践,寻找生活中的数量相同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中班变成一样多数学教案
中班变成一样多数学教案中班变成一样多数学教案5篇中班变成一样多数学教案1活动名称:数学《变成一样多》活动目标:1、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的要求补画实物,使数字与实物数量相符。
2、能用添画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活动准备:小动物过生日情景PPT,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卡人手一张。
人手一只红色水彩笔。
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伸手指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关于数字的手指游戏。
首先,我们看看自己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老师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都伸出手后,师挑选比自己伸的多的孩子上来,请小朋友想一想,两个人的手指要变得一样多,老师该怎么办。
(渗透用“添上”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2、复习数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说说这个数字能代表什么。
(5只小鸭子、6张桌子……)3、展示小兔、小狗、小猫过生日的PPT情景(1)根据小动物身上的点数,确定小动物几岁了。
(复习点和数的对应)(2)小动物过生日要插蜡烛,看看小动物自己准备的蜡烛对不对,不对怎么办?(添画,使蜡烛数量和小动物年龄相符)。
难点解决:怎样添画,从一开始数,手指帮忙点。
少了没关系,继续数下去,数一个,画一个,一个一个添上去。
(3)小动物来祝贺。
动物妈妈身上有数字,数字是几就代表后面跟着几个宝宝。
幼儿观察动物宝宝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4)小动物给三个小寿星送礼物。
小寿星几岁,就送几个礼物。
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幼儿观察礼物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5)老师一边念儿歌,说到“伸出你的手指来”的时候,小朋友就伸出手上的手指,随便伸几个都可以。
4、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有个小客人还没来?是谁呢?(小刺猬)。
他们去准备果子了。
刺猬身上有数字几,就是背上背了几个果子。
刺猬妈妈背对了,刺猬宝宝少背了,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刺猬宝宝把少背的果子添上5、活动结束。
师:我们送背好果子的小刺猬去参加生日聚会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和排序》,具体内容为“变成一样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通过添减物品,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表达两组物品数量是否相等。
2. 培养幼儿使用添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运用添减法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组数量不等的物品(如苹果、香蕉等)、卡片、贴纸、白板。
学具:每组幼儿准备一套数量不等的物品、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两组数量不等的苹果和香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哪组水果多?哪组水果少?怎么让它们变成一样多呢?”邀请幼儿上台操作,添减水果,使两组水果数量相等。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白板展示例题,讲解“一样多”的概念。
引导幼儿观察例题,使用添减法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卡片,幼儿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量不等的物品。
小组内讨论如何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并派代表分享。
对幼儿的操作和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白板上展示两组数量不等的物品,标明“多”和“少”。
2. 使用贴纸表示添减的物品,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
3. 在白板上书写“一样多”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出一组数量不等的物品,使用添减法使它们变成一样多。
记录操作过程,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根据幼儿找出的物品,使用添减法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
2. 课后拓展: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寻找生活中的“一样多”现象,并进行记录。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案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比较与分类》,详细内容为“变成一样多”。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掌握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 教学重点:理解“一样多”的概念,掌握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磁性教具、积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磁性教具、积木、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两组不同数量的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组动物的数量一样吗?怎么才能让它们变成一样多?”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教具演示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样多”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积木和卡片进行操作,实际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范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变成一样多》2. 内容:(1)一一对应的方法(2)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3)理解“一样多”的概念七、作业设计① 3个苹果和4个香蕉② 5个汽车和5个摩托车2. 答案:① 香蕉比苹果多1个。
② 汽车和摩托车数量一样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一样多”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一一对应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案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变成一样多》一章,主要内容涉及物体数量的增减变化,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数量的相等概念,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操作使两个物体数量变得一样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量相等”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量相等”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的教具:数字卡片、实物模型、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有不同数量水果的篮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哪个篮子里的水果数量多?哪个篮子里的水果数量少?我们怎样才能使两个篮子里的水果数量一样多?”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水果的数量,使两个篮子里的水果数量一样多。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操作,使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尝试使两个篮子里的水果数量一样多。
4. 成果分享: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变成一样多》2. 板书内容:数量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使两个篮子里的水果数量一样多的方案,并说明操作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数量相等”的概念是否理解到位,是否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操作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变成一样多》这一节数学课中,教学难点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相等”的概念。
这个概念对于中班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理解。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比较与排序》,详细内容为“变成一样多”。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数量相等的概念,并掌握通过增加或减少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使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玩具、水果、图片等可操作物品。
2. 学具:每组一套玩具、水果、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组数量不同的玩具,提出问题:“如何让这两组玩具数量一样多呢?”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2. 例题讲解:a. 教师通过增加或减少玩具,使两组数量一样多,讲解操作方法。
b. 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并验证结果。
3. 随堂练习:a. 教师出示两组数量不同的水果,引导幼儿通过增加或减少使数量一样多。
b. 幼儿分组操作,相互验证结果。
b. 提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成一样多2. 内容:a. 两组数量不同的玩具、水果、图片等。
b. 增加或减少的符号及操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幼儿与家长共同找出家中的物品,通过增加或减少使数量一样多。
b. 家长记录幼儿的操作过程,签字确认。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家长可引导幼儿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在区角活动中,设置“变成一样多”的操作区,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比较与排序”,详细内容围绕“变成一样多”的概念展开。
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理解数量相等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成一样多”的概念,理解数量相等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与排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变成一样多”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与排序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动物卡片、水果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动物卡片、水果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组不同数量的动物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使两组卡片中的动物数量一样多。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香蕉,如何使两人的水果数量一样多?(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排序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小明给小华2个苹果,小华给小明2个香蕉,这样两人水果数量就一样多了。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如:小猫有4条鱼,小狗有6块骨头,如何使小猫和小狗的物品数量一样多?(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动物卡片、水果卡片等。
(2)小组内讨论,如何使卡片中的数量一样多。
(3)小组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成一样多2. 板书内容:数量相等的概念比较与排序方法实际问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强有7个篮球,小红有9个足球,如何使小强和小红的球数量一样多?(2)小丽有12个糖果,小明有15个饼干,如何使小丽和小明的零食数量一样多?2. 答案:(1)小强给小红2个篮球,小红给小强2个足球,这样两人的球数量就一样多了。
(2)小丽给小明3个糖果,小明给小丽3个饼干,这样两人的零食数量就一样多了。
《变成一样多》中班数学教案
《变成一样多》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比较和排序》,主题为“变成一样多”。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学会通过移动、合并等方式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掌握用符号表示数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培养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一样多”的概念,以及运用符号表示数量。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培养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磁性教具、卡片、计数器等。
学具:每组一张操作卡,每组一套磁性教具,每组一个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一样多”的例子,如:两碗米饭、两队小朋友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一样多”的概念,并通过磁性教具演示如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2)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数量,并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卡练习,每组根据题目要求,用磁性教具和计数器完成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变成一样多》2. 内容:(1)一样多的概念(2)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的方法(3)用符号表示数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自家生活中的“一样多”的例子,并用符号表示数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一样多”概念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一样多”的其他应用,如:时间、长度、面积等。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4.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际操作。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2篇)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教案标题:变成一样多教案编写人:[您的名字]教学年级:中班(3-4岁)教学科目:数学教学时长:3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多”、“少”等数量词;2. 学生能够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不同组物品的数量;3. 学生能够将物品重新组合,使得不同组物品的数量相等。
教学准备:1. 物品(如小球、积木、卡片等),有两组,每组数量不一样;2. 手提袋或篮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两组不同数量的物品,例如:一组有5个小球,另一组有7个小球。
2. 教师问学生:“这两组小球数量多吗?还是少吗?”引导学生表达观点。
步骤二:讨论(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量不同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让这两组小球数量一样,该怎么办?”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步骤三:探究(10分钟)1. 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和组合不同组物品的数量,并请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操作。
2. 教师先将两组小球放在一起,然后一一对应地将小球放入手提袋或篮子中,直到两组小球都放完。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手提袋或篮子中的小球数量,判断是否数量相等。
步骤四: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并总结探究过程,强调一一对应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总结出通过重新组合物品的方法可以使得不同组物品的数量相等。
步骤五:练习(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组不同数量的物品,并让他们尝试通过重新组合物品的方式使得两组数量相等。
2. 教师巡视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步骤六: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通过重新组合物品的方式使得两组数量相等。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物品和数量进行练习;2. 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图形的方式比较和组合不同组物品的数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重要教授幼儿园中班同学“变成一样多”的概念。
通过认得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比较不同数量物品的大小,让幼儿把握如何通过加减法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认得数码及大小概念,在保证正确性的基础上有小重量感觉。
2.通过察看图片,比较不同数量物品的大小,发觉数目之间大小的关系。
3.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把握如何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师生互动环节1.1自我介绍首先,老师向幼儿进行自我介绍,让幼儿谙习老师。
1.2 让幼儿出示数字卡片老师随机出示数码卡片,让幼儿依据数码说出相应数字,谙习数字的读写与认得。
2. 认得比较对象(10分钟左右)2.1 准备物品图片老师准备五张不同数量的图片,每张图片包含的物品数量从小到大递增。
2.2 订立游戏规定将幼儿分为两个组,分别由一个小队长代表各组,对垃圾桶旁边的物品进行比较。
2.3 Group Discussion请每组讨论,哪张图片里的物品最多想出其它的图片的物品与其相等。
3. 探究加减法变成一样多的方法(20分钟左右)3.1 制作小红花(物品)让他们自由发挥,可以使用纸张,橡皮泥等它们所喜爱的材料3.2 练习加减法每位幼儿拥有肯定数量的红花物品,只允许使用加减法将他们的红花变成最少相等的数量。
四、老师反思:这堂数学课让我收获颇丰。
课程刚开始时,幼儿们对概念还比较模糊。
我察看到他们的爱好被吸引,但是他们还不清楚怎么推算出那些东西,但后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渐渐理解了概念。
我使用了多媒体和实际的物品,让幼儿们更加直观的理解概念,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爱好,同时也易于记忆,同时幼儿也喜爱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
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教学所使用的图片和实际物品能让幼儿们更好的理解概念。
我也一直激励幼儿积极参加,当他们发觉让物品变成一样多的方法时,很是骄傲。
最后,我对幼儿进行的小测验,结果让我特别充足。
他们顺当的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成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多”和“少”的概念。
2.能够将两个集合中的物品数目进行比较。
3.能够通过操作少数物品,使两个集合中的物品数目相等。
二、教学内容1.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多”和“少”的概念。
2.通过图示、实物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物品数量的比较。
3.通过操作少数物品,使两个集合中的物品数目相等,让幼儿理解“变成一样多”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多”和“少”概念。
2.引导幼儿进行物品数量的比较。
3.让幼儿理解“变成一样多”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知识通过故事、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多”和“少”的概念。
例如,给幼儿展示一个蓝色球筐和一个红色球筐,问幼儿哪个筐的球多,哪个筐的球少。
2.学习新知识通过图示、实物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物品数量的比较。
例如,用两个盘子给幼儿展示不同数量的糖果,让幼儿判断哪个盘子的糖果多,哪个盘子的糖果少。
3.练习新知识让幼儿进行“变成一样多”的游戏练习。
例如,给幼儿两个集合,一个有5颗小石子,一个有3颗小石子,询问幼儿如何让两个集合的小石子数相等。
4.巩固新知识让幼儿进行数学活动,巩固新掌握的知识。
例如,让幼儿在游戏中用积木拼出5和3的数码,然后放到对应的集合中,看是否数量相等。
5.课堂小结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再次回顾。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观察、游戏情况、问答等方式,评估幼儿是否理解“多”和“少”的概念。
2.通过教师引导,让幼儿进行物品数量的比较,评估幼儿是否能够进行比较。
3.通过“变成一样多”游戏的表现,评估幼儿是否理解“变成一样多”的概念。
4.通过课堂练习、数学活动等评估幼儿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把知识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创造一个愉悦、放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幼儿轻松掌握知识。
《变成一样多》中班数学优质教案
《变成一样多》中班数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比较和排序》,详细内容围绕“变成一样多”的概念展开。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变成一样多”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理解数量相等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磁性黑板、计数器等。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数字卡片、图片、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5个苹果,另一幅是3个香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一幅图片里的水果多吗?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磁性黑板,展示一一对应的方法,将5个苹果和3个香蕉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数量相等的概念。
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数字卡片和图片,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并讨论如何使两边的数量变成一样多。
4. 小组讨论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要掌握的方法和概念。
六、板书设计1. 《变成一样多》2. 内容:数量相等的概念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实践活动:比较图片中的水果数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作业,内容包括物品图片、一一对应的方法以及比较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一对应的方法应用于其他数学问题,如比较长度、面积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分类》第三节“变成一样多”。
主要内容包括: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将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能够将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能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磁性黑板、磁性小车等。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图片、磁性小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磁性黑板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数量。
通过磁性小车的移动,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概念(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黑板上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
(2)教师操作磁性小车,让幼儿观察如何使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讲解如何通过加减法使两组数字变成一样多。
例如:3+2=5,52=3。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数字卡片和图片,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
(2)幼儿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如何使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成一样多2. 板书内容:(1)图片:展示两组数量不同的物体(2)数字卡片:展示加减法运算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物品,尝试将它们分成两组,并使两组物品数量一样多。
2. 答案:(1)4+1=5,63=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案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操作和思考时间。
4.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是否能够促进幼儿的思考和表达。
5.教师的语言语调是否生动、富有吸引力,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说明:此作业设计旨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家长应积极参与,协助记录幼儿的操作过程,并在完成后与幼儿进行交流,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课后反思: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一样多”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增加或减少物体数量的方法掌握情况。
2.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两组数量不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组多、哪组少。
说明:此环节是激发幼儿兴趣和思考的关键。教师应选择具有生活气息的图片,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例题讲解:通过磁性教具演示如何增加或减少物体数量,使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家长协助记录幼儿的操作过程。
2.答案:
-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如何使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一样多”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增加或减少物体数量的方法掌握情况。
2.拓展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设置比较与分类的环节,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变成一样多》中班数学教案
《变成一样多》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变成一样多》。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学会通过简单的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变得一样多;掌握使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物体数量达到相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能够识别两组物体是否数量相等。
2. 培养学生通过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变得一样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运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物体数量相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两组数量不同的物品(如小石子、扣子等)。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数量不同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两组数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组多,哪组少。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一样多”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量相等的意义。
(2)教师演示如何通过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两组物品数量相等。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感受“一样多”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2)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讲解添上或去掉的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成一样多》2. 内容:(1)概念:一样多(2)方法:添上、去掉(3)例题:具体操作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纸上画出两组数量不同的物品,并运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它们数量相等。
(2)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找出一样多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一样多”的概念,能够运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物体数量相等,但部分学生对操作过程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优质教案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四章第二节“比较和排序”,详细内容为“变成一样多”。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学会通过增加或减少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样多”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两组物体是否数量相同。
2. 培养学生通过增加或减少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一样多”的概念,学会通过增加或减少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每组10个相同的小球,两组不同数量的小球(如一组5个,一组7个),玩具汽车模型。
学具:每组10个相同的小球,两组不同数量的小球,画有不同数量小球的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组不同数量的小球,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组小球数量一样多吗?如何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增加或减少小球,使两组小球数量一样多,讲解“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两人一组,用学具进行练习,尝试通过增加或减少使两组小球数量一样多。
4. 玩具汽车模型展示(5分钟)教师出示玩具汽车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组汽车数量一样多吗?如何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如何使两组不同数量的汽车模型变得一样多。
7.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变成一样多”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成一样多2. 板书内容:数量比较:5个 < 7个变化方法:增加或减少结果:一样多(两组物体数量相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里的物品,选择两组不同数量的物品,尝试通过增加或减少使它们数量一样多,并记录下来。
例如:一组有3个苹果,另一组有5个橘子,如何使它们数量一样多?2. 答案:增加2个苹果或减少2个橘子,使两组物品数量一样多。
中班数学课教案《变成一样多》
中班数学课教案《变成一样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分类》第三节《变成一样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通过简单的数学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变得一样多。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数字卡片、积木。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积木。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们分水果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2. 探索新知(10分钟)(1)小组讨论:如何使两组水果数量一样多?(2)学生操作:用数字卡片和积木进行实践操作,找到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的方法。
(3)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PPT上展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成一样多2. 内容:(1)使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的方法(2)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家里找两组物品,尝试使它们数量一样多,并记录操作过程。
(2)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1)略(2)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
但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购物时如何使两组物品数量一样多。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有关比较与分类的趣味题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探索新知环节中的小组讨论和操作。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
中班数学教案《变成一样多》一、教学内容《变成一样多》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理解“一样多”的概念,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使幼儿能够用添上或取走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一样多”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使幼儿理解“一样多”的概念,掌握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自己发现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卡片、玩具等。
学具:每组一套操作材料,包括小石子、小树枝、小动物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小动物们举行运动会的故事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队伍,发现队伍数量不一样多。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小猫和小狗的队伍,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组队伍的数量。
(2)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猫和小狗的队伍数量一样多?”引导幼儿思考。
(3)教师操作教具,演示通过添上或取走的方法,使两组队伍数量变成一样多。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操作学具,尝试通过添上或取走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变成一样多。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1)请幼儿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变成一样多》2. 内容:(1)小猫和小狗的队伍数量不一样多。
(2)通过添上或取走的方法,使两组队伍数量变成一样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找一找家里的物品,用添上或取走的方法,使两组物品数量变成一样多。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一样多”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探索数学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数学精品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精品教案《变成一样多》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变成一样多》。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一样多”概念,通过直观教具和学具操作,使幼儿能够掌握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使两组物体数量变得一样多。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一样多”数学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一样多物体组合。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一样多”概念,学会通过增加或减少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两组数量不同图片,如苹果、香蕉等。
2. 学具:每组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片,每组卡片上物品数量不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具,提出问题:“这两组图片里水果数量一样?怎样使它们变得一样多?”2. 例题讲解:通过教具操作,展示如何使两组不同数量图片变得一样多,讲解其中规律。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操作学具,尝试使每组卡片上物品数量变得一样多。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成一样多》2. 板书内容:一样多概念增加或减少使数量相等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纸上画出两组数量不同物品,如花朵、小草等。
(2)尝试通过增加或减少,使这两组物品数量一样多。
2. 答案:根据幼儿操作,答案可能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一样多”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避免机械操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一样多”现象,并与家长分享,提高幼儿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方式2. 例题讲解清晰度3. 幼儿动手操作环节4. 板书设计简洁明5.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际应用实践情景引入方式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案活动目标:
1、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的要求补画实物,使数字与实物数量相符。
2、能用添画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小动物过生日情景PPT,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卡人手一张。
人手一只红色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伸手指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关于数字的手指游戏。
首先,我们看看自己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
师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都伸出手后,师挑选比自己伸的多的孩子上来,请小朋友想一想,两个人的手指要变得一样多,老师该怎么办。
(渗透用“添上”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
2、复习数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说说这个数字能
代表什么。
(5只小鸭子、6张桌子……)
3、展示小兔、小狗、小猫过生日的PPT情景
(1)根据小动物身上的.点数,确定小动物几岁了。
(复习点和数的对应)
(2)小动物过生日要插蜡烛,看看小动物自己准备的蜡烛对不对,不对怎么办?(添画,使蜡烛数量和小动物年龄相符)。
难点解决:怎样添画,从一开始数,手指帮忙点。
少了没关系,继续数下去,数一个,画一个,一个一个添上去。
(3)小动物来祝贺。
动物妈妈身上有数字,数字是几就代表后面跟着几个宝宝。
幼儿观察动物宝宝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4)小动物给三个小寿星送礼物。
小寿星几岁,就送几个礼物。
幼儿观察礼物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5)老师一边念儿歌,说到“伸出你的手指来”的时候,小朋友就伸出手上的手指,随便伸几个都可以。
4、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有个小客人还没来?是谁呢?(小刺猬)。
他们去准备果子了。
刺猬身上有数字几,就是背上背了几个果子。
刺猬妈妈背对了,刺猬宝宝少背了,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刺猬宝宝把少背的果子添上5、活动结束。
师:我们送背好果子的小刺猬去参加生日聚会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的要求添画实物,使数字与数量相符。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白雪公主请客》
2、教具:小矮人七个,糖果9——10个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认数。
(1)叫醒数字宝宝。
帮助幼儿复习对数字的认识。
(2)复习数量关系,多一少一。
例: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请幼儿说出比5少一的是几?或者比5多一的是几?
2、出示ppt,情境:白雪公主请客。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白雪公主今天请了她的好朋友小矮人们到家里做客,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客人?”
(2)请小矮人坐在小椅子上(只放五把小椅子)。
请幼儿自由讨论。
一个客人坐一张小椅子,七个客人坐七张,,够吗?怎样变得一样多?我们来帮公主想想办法。
应该搬几张椅子呢?对了,搬来两把小椅子,请七个小矮人坐下。
教师小结:一个小客人坐一把小椅子,现在小客人和小椅子一
样多,原来不够我们可以用添的办法。
(3)公主请小矮人喝茶,你们看看发生什么情况了?公主真粗心,原来茶杯多了,那应该怎么办呢?拿掉几个?教师小结,对了,多了拿掉就可以了。
盘子和小矮人的数量一样多,这下小矮人可以高高兴兴吃过饭了。
2、分糖果。
(黑板上操作)如果你请小矮人吃糖果,你应该怎么分呢?出示小矮人图片和糖果。
(1)小矮人数量逐渐增多,,糖果数量比小矮人多,请个幼儿上来操作。
可以用提示语:又来了一个小矮人,现在应该用什么办法?提醒幼儿用添上的办法。
(2)小矮人数量逐渐减少,应该怎么分?请幼儿上来操作。
提示语:走了一个小矮人,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分?提醒幼儿用去掉的办法。
3、今天小矮人真开心,过了快乐的一天。
我们一起和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再见吧!
4、看书介绍作业要求。
请幼儿观看《幼儿画册》上的“变得一样多”。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提问:图上有一个数字,你认识吗?是数字几?再观察图片上的数字与实物一样多吗?怎样才能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引导幼儿用添画的办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6、幼儿作业。
幼儿独立完成添画的练习。
7、评价作业。
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查看。
8、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本领真大,能把不一样的东西变成了一样多。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是不一样多的,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发现!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3,知道它所表示的数量。
2、能根据数字添加或删除多余的实物,使数字和实物的数量一样多。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卡1―3,实物图片三张,动物教具(一只猫、两只猴、三只鸡),《找朋友》音乐磁带。
2、学具:数卡1―3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九页,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2.
1、游戏:看数拍手
教师举起数字1(2),幼儿拍1(2)下,进行数次后,单独请个别幼儿进行游戏。
2、玩游戏:看数字学小动物叫
教师举起数字1(2)幼儿学动物叫1(2)下(猫叫、
狗叫、鸡叫……)
二、感知数字3及其表示的量
1、出示实物图(一):点数事物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一个苹果,两朵花,等数到3个气球时,问幼儿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出示数字3,让幼儿让幼儿说说3像什么,并告诉幼儿3可以表示3样物体。
三、游戏:变成一样多
1、出示实物图(二):让幼儿看看上面有那些数字,并出示动物教具,请个别幼儿上来完成看数字贴上相应的动物:1――1只猫,2――2只猴,3――3只鸡。
2、出示实物图(三):让幼儿看看图上有什么,,并一起点数数量,让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使他们变成和3一样多,懂得用添上或删除的方法。
四、完成幼儿活动材料
让幼儿把活动材料拿出来,一起来完成第九页《变成一样多》。
完成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是怎样添加和删除,使他们变成一样多。
五、结束活动。
游戏:找朋友
1、请幼儿把数字卡贴在身上,并请幼儿说说卡片上的
数字是几。
2、介绍游戏规则:音乐响起后,游戏开始,幼儿可以四散走,去找贴有相同数字卡片的幼儿,并与幼儿手拉手。
音乐停止,幼儿停止找朋友。
3、进行游戏,游戏停下后,看看小朋友找到朋友,哪些小朋友没有找到朋友,并鼓励没有找到朋友的幼儿继续努力,音乐响起后,和幼儿一起走到活动室外进行游戏,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