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1讲聚落的形成和城市的区位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 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学习文档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行政因素D.历史因素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2.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A.商业区范围变小B.工业区范围变大C.住宅区范围变大D.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某大型超市在厦门火车站广场开张,后又在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出入厦门岛主干道(BRT)站点旁开设第二家店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超市首选火车站广场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动人口多B.常住人口密度大C.劳动力充足D.居民购买能力强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4.图中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分别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是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③区域可能属于()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行政区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完成以下两题。
8.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以下两题。
9.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建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考纲要求]城市化: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知识讲解]1.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含义: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此外,使城乡人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比重是最重要指标(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3)发达国家城市化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 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2.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1)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污染:①大气污染污染源:居民燃烧煤炭、工矿企业、交通工具污染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危害:城市空气污浊,有时出现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们健康②水污染污染源: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体重金属污染产生公害病危害: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质变坏,特别是饮用水的水质下降③噪声污染污染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危害: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污染源: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生活④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问题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影响计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保护城市环境的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人口迁往卫星城和新区有效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扩宽道路、修建环城公路、建设南浦、杨浦大桥、新修高架和地铁等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全面开展污染物的治理、大力加强绿化建设[能力训练]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城人口数量增加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课时精练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劳功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以下图是“城市内部某区域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统计图〞。
据图完成1、2题。
1. 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 工业区B. 高级住宅区C. 中心商务区D. 低级住宅区2. 该功能区()A. 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B. 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区C. 随着城市开展,位置逐渐向城市外缘移动D. 多分布在市区边缘,有完整的配套设施以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答复3~5题。
3. 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 东B. 南C. 西D. 北4. 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5. 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A. 钢铁厂B. 印染厂C. 化肥厂D. 服装厂(创新题)以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 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A. a>b>cB. a<b<cC. a=b>cD. a>b=c7.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A. 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好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廉价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答复8~10题。
8.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A. 同心圆形B. 扇形C. 多核心式D.条带状9. 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B. 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C. 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 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10. 假设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A. aB. bC. cD. d11. (2022·北京高考)以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其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②商业从业人口多③商业组织形式复杂④人口数量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022·重庆高考〕以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一、单选题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关于该城市功能用地正确的叙述是( )A.a为工业用地 B.b为商业用地 C.c为居住用地 D.d为农业用地2.①、②、③、④点地租高低的排序是(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 C.④>③,③>① D.②>④>①3.上图的四个地区中,人口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该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自东北向西南穿过。
据此回答小题。
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环境优于a B.a地价高于gC.g人口密度大于a 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为1:10000)。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A.自东北向西南B.自南向北C.从东南流向西北,再向东北D.从西南向东北6.图中的河谷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保证灌溉水源,该地区计划建一座水库,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适宜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7.图示地区的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未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A.甲B.乙C.丙D.丁8.近年来,许多城市在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代替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减少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B.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C.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D.利于雨水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屋顶花园”是指在屋顶以绿化的形式建设花园。
读“屋顶花园”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示各层有利于雨水下渗与干旱时供给植被水分的分别是A.种植层、过滤层过滤层 B.过滤层、蓄排水层保湿层C.过滤层、保湿层隔根层 D.蓄排水层、保湿层防渗漏层10.一个城市若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将会A.减小风速,增加灰霾天气的出现频率 B.增加承重,缩短房屋的寿命C.截留雨水,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D.增大空气湿度,城市雾日增多11.依据水循环原理,下列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的城市是A.深圳 B.温州 C.大连 D.酒泉12.下图表示两类国家不同时期的城市化进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教学案有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班级姓名学号实际用时★课前自学案★【预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动力机制以及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了解世界城市化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学纲要】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意义2、城市化的进程: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5、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6、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建设生态城市(两方面)【自我检测】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D、特大城市的数量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乡人口迁移推力的是()A、自然灾害B、文化设施齐全C、收入低D、社会服务短缺3、以下关于目前世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正以空前规模不断增长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出现停滞状况,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4、城市化进程开始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启蒙运动的兴起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工业革命的开展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A.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⑦6、关于城市大气污染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人口密集,呼吸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B.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排放大量烟尘C.工矿企业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D.汽车、飞机、火车等种类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课内探究案★探究知识点一什么是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例1 下图是某地1977—2007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1)30年间该地区()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 大幅提高B. 略有提高C. 没有变化D. 略有下降探究知识点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及特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考点解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一、等潜水位线
•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 • 某地的潜水埋藏深度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值(或范围)减去等潜水位线值(或范围)。 •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 • 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 •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 •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 (河流补给潜水) (潜水补给河流) • 方法2: • 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 •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流补给潜水 •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流
原因
后果
发达国家 后期阶段
早 慢
高 大 相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 发展,大批农村劳 动力向城市移动 出现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 中期阶段
晚 快
低 小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农村 劳动力过剩 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生态问题表现: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 现象;密集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 等优势吸引引起
扩大
分异明显
市区的工厂企 业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能以某个区域内的城市(镇)为例,分析不同规模 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城 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了解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及其范围是不同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城市与城市化》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A.a—b—c B.b—c—a C.c—a—b D.b—a—c2.图中能显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①城市人口增多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③城市数量增多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该城市体系的中心城市是A.广州B.香港C.深圳D.澳门4.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读图,回答问题。
该图体现A.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 B.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 D.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5.下图是某城市从西向东过市中心的地价曲线图。
对图中①②③三地的叙述合理的是()。
1/ 9A.从图中可知区域内的地价只决定于与市中心的远近B.①地最适宜建成高档住宅区C.②地价比③低可能是因为该地交通不如③便利D.①地价比③地高,主要是因为①的环境质量比③好建筑布局也要考虑使噪声的影响最小,如利用地形或地物做隔声屏障,使噪声降到最低。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上图中,建筑物的布局最恰当的是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7.下列与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同一类的是①城区禁止鸣喇叭②机动车安装消声器③体育馆安置吸声吊顶④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A.①②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城市天际线是指站在城市某处环顾时,看到的一条天地相交处的分界线,又称城市轮廓。
下图为北京主城区的天际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检测题(含答案)8.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附近下凹,其主导因素是A.自然地理条件B.历史文化因素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运输状况9.北京城市天际线如碗状下凹,造成市中心附近A.交通压力较小B.地下水位低C.土地价格较低D.污染物不易扩散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单选题半城市化是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
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下图表示2010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与半城镇化率高低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A.第二产业比重B.户籍政策C.城乡差异D.人口密度某学校就该地区“居民常去哪里买衣服”为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他们发现该地区居民买衣服常去四个城镇,如图所示(图中线条为居民居住地与买衣服的地点之间的连线)。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图中四个城镇规模最大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立交桥下、低洼地区往往积水成灾,出现交通中断,甚至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现象,影响城市正常运转。
读“某城区降雨径流与不透水面积关系图”回答下列两题。
3.该城区()A.降雨量相同,不透水面积比例越大,径流量越小B.径流量相同,不透水面积比例越大,降水量越大C.不透水面积比例越大,单位降水量产生径流越大D.降雨量越大,不同透水面积比例对应的地表径流的差值越小读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4.决定图中曲线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质量B.交通条件C.地租水平D.建筑水平一般来说,城市化弹性系数越高,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越明显。
结合我国四个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统计图,回答下列两题。
5.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弹性系数低的原因可能是()A.水资源丰富B.农业发达C.地形平坦D.人口与产业过度集聚下图是中心地市场区域图,回答下列三题。
6.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2014版地理一轮精品复习总结学案:2.2-城市化(必修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高考目标导航】【基础知识梳理】一.城市化1.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推力因素: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因素:①城市就业机会多;②城市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城市交通便捷。
4.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表示。
即分为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生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二灭绝霍减少。
(2)土地质量的下降:城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堆弃于土地之上,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
(3)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中工业企业,住宅、交通干线的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循环,影响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4)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工业各种气体的排放和各项建设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和地面的热容量,导致气温的变化,产生城市“热岛”现象,也使城市中降水发生变化,以及日照、风等。
大(1).按城市发展过程,上述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c—d—bB.a—d—b—cC.c—d—b—aD.d—b—c—a(2).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城市环境得到改善B.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解C.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城区边缘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解析】(1)选A,(2)选C。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2检测: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2.1 Word版含解析
[学业达标]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2.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③代表的区域位于城市外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或是在河流下游并靠近铁路,故③代表的应是工业区;①代表的区域在城市外围,靠近电车轨道,应为别墅区;②代表的区域均介于①和③之间,应为工业区和别墅区之间的绿化区,故D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城市地租最高的应是零售区,故A项错误。
城市中心由老城区向东南方向移动,故B项错误;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明显,故C项正确;仓储式购物中心在城市边缘并且交通便利的M处。
答案: 1.D 2.C某城市是环行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4.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文化区解析:第3题,城市地租水平是由市中心向外缘逐渐递减的,排除曲线a;城市道路交会处形成地租的次高峰,正确曲线应为d。
第4题,在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峰区,地租水平较高,而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是最强的,所以在最高峰与次高峰形成的功能区为商业区。
答案: 3.D 4.C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阴影为城区,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6.该城市的乳畜产品供应基地应规划在()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5题,甲处地势较高,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第6题,丙地位于远郊,地价低,靠近河流和交通干道,水源丰富,交通便捷。
答案: 5.A 6.C[能力提升]读某城镇略图,回答7~9题。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教案:必修2第二章第2讲城市化.docx
第2讲 城市化思维导图微专题一 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世界城市化进程(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C(填字母)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A 或B(填字母)阶段。
原因基础设施完善快,农村劳动力过剩表现国家目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示意图的判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
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a.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b.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c.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d.是否形成城市带等。
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
②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
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城市群带;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
如上图,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Ⅱ为郊区城市化阶段。
①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
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
②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测试卷详解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
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①—高级住宅区B. ①—文化教育区C. ①—工业区D. ①—商业区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城市通风廊道应()A.远离主要道路B.靠近下风地带C.限制汽车通行D.降低建筑密度3.县城与集镇相比较()①县城的服务范围比集镇小①县城的职能比集镇复杂①县城等级较高,不具有等级较低的集镇的一些职能①集镇等级较低,不具有较高级的职能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下图表示①①①①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4.①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 37.6①17.4①45.0B. 31.6①30.5①37.9C. 15.5①24.5①60.0D. 37.6①24.5①37.95.读“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完成下题。
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A.甲B.乙C.丙D.丁6.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少B.大城市发展速度很快C.城市化速度有所下降D.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下图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7.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人口迁移为解决老城区无序蔓延等问题,丹麦提出“手指规划”,即老城区为“掌心”,以新建城区为“手指”。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8.“手指”间建设楔形绿地有利于()①防风固沙①美化环境①根治污染①空气流通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并非高档住宅,一般面积较小。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2章课件 城市与城市化(含考点解析)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读图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8—2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内容,思考:
思考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2) 什么是集聚效应?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
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3)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
(4)随着城市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分化?不同等级住宅区有何差异?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阅读 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24中间的一段文字,完成下表: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的地域范围
狭小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 无明确功能分异
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 工业的自然团聚
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 (1)住宅区 (2)商业区 (3)工业区
文 化 和 高 科 技 园 区
住 宅 区
商 业 区
工业区
活动 探究
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尖沙咀和中环 。
商业区外围主要是混合土 地利用带。
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不相邻。 因为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而高 级住宅区要求环境优美。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2、 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
区以及它们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
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城市地域功能分 区的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分析地图和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 及其积聚而成的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观点; 2、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讲 城市化课件(必修2)
核心
考点突破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核 心
考点一 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课 时
考
跟
点
踪
突
训
破
练
第4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概念:人口向 城镇 集聚和 城市 范围不断扩大、乡村 变为 城镇 的过程。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2)驱动力
第6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3)标志: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 的比重。
(4)意义
①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核
②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 课
心
时
考 点
化。
跟 踪
突 破
训
③为区域 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 练
现。
第7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跟 踪
突
训
破 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 练
表”不能判断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过德国,也不能判断中
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第20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比重(%)
17 13 8 45
第19页
必修2 第2章 第2讲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核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理同步习题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题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2015·安徽淮南一中高一检测)若下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1~2题。
1.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A.M处B.N处.O处D.P处2.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答案】1A 2【解析】第1题,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地势较高、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
第2题,越靠近市中心,接近交通干线,地租水平越高。
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读图完成3~43.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
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A.东部B.东南部.北部D.西南部4.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为高新产区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③处为中心商务区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答案】3A 4D【解析】第3题,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空间活动的变化。
卧城的人们应该是昼少夜多,位于图中的③处,在城区的东部。
第4题,①处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和流动均小,应是郊区;②处人口昼多夜少,应是人们上班区(如工厂等);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
(2015·太原高一检测)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5.图中E工区与F工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的便捷程度高B.冬季无污染.地价低廉D.工人素质高6.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④远离工区,环境清洁A.①②B.③④.①③D.②④【答案】5A 6D【解析】第5题,E工区位于城市主要干道与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程度高。
第6题,Y住宅区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远离工区,环境清洁。
(2015·山东潍坊高一质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
与此同时,地理环境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在本章中,我们将研讨如下问题。
●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差别?
●城市化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程有什么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会带来哪些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落的形成和城市的区位因素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的主要因素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据此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从城市的起源角度来看,耶路撒冷和拉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都表现为( ) A.以休闲、疗养为主的城市
B.以军港和兵营为中心的城市
C.因矿产开发而形成的城市
D.以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2.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开罗三城市共同之处表现为( ) A.位于海岸或河口的沿岸
B.邻近矿产资源的产地
C.位于冲积平原的中央
D.地处军事要冲
读“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局部图”,回答3~4题。
3.此图的作用是( ) A.反映我国道路的分布情况
B.可以知道怎样修公路和养护公路
C.反映气候对公路的影响
D.反映规划的城市间道路
4.按照公路的养护和修建的自然条件差异,对图中Ⅳ7地区进行分区,区划方式和划分的主要依据正确的是( )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完成5~6题。
5.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A.①⑤B.②④
C.③④D.①③
6.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产品需求量大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D.土地租金低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
据此回答7~8题。
7.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①B.②
C.③D.④
8.下列各点与亚马孙平原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读“九大都市圈分布图”,完成9~10题。
9.九大都市圈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水网密集
B.气候适宜、矿产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D.人口自然增长快、科技水平高
10.关于九大都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九大都市圈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②九大都市圈交通便利,相互联系紧密
③九大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
④九大都市圈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等地级城市,是陕西经济的核心区。
读“西安市附近略图”,完成11~12题。
11.西安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有( )
①地形②气候③河流④铁路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促进西安、咸阳城市发展的共同因素中不包括( ) A.铁路枢纽B.工业发展
C.旅游业发展D.国家政策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3·天津南开区模拟)读“某地1965年和2009年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1965年时,A、B均已形成村镇,则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
(5分)
(2)到了2009年,该地区已形成发展了若干个城市。
B地没有发展成为城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3)E城市的发展与__________开发密切相关。
但随着该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地表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0分) 14.(2013·南昌模拟)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
直到15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
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沙漠的掩埋之中。
(1)统万城遗址位于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之间。
(4分)
(2)说明图中城市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8分)
(3)从地理方面分析导致统万城从繁荣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
(8分)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1.D 2.A 本组题考查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第1题,耶路撒冷和拉萨都是因宗教而兴起的城市。
第2题,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伦敦位于泰晤士河畔,开罗位于尼罗河河口,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三城市的共同之处表现为位于海岸、河口的沿岸。
3.选B 图中区划的作用主要是便于不同地区道路的修建和养护。
4.选A 台湾岛的地形为中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东部是狭窄平原,故按地形从中部画一条线把东西两部分分开。
5.选A 本题考查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服务环节与地位,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理规律的理解与读图分析能力。
城市群中,中心城市服务等级高,科技力量雄厚,因此处于产业链中价值量最高处,其优势产业是①和⑤,选项A正确。
6.选D 本题考查产业分工与优势区位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产业分工的理解与城市区位分析能力。
产业链上③为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价值量最低,需要布局在土地租金低的地方,才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7.选B ②点坐标表示气候、地形、河流因素都是最优越,因此最容易形成城市。
8.选C 亚马孙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大河分布,是城市兴起有利的自然条件。
但是该地区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居住,是限制性因素,③最吻合。
9.C 10.B 从图中可知九大都市圈都分布在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它们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社会经济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
11.选C 从图中可以知道,西安位于渭河平原,有渭河及支流提供水源和运输;此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即地形、河流与气候是影响城市的重要因素。
12.选A 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城市发展;西部大开发、关中城市群建设等政策也极大地推动了两城市发展。
两城市均不是铁路枢纽城市。
13.解析:第(1)题,B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第(2)题,B地无铁路通过,交通地位下降,限制了其发展。
第(3)题,E城附近有石林景观,判断其为喀斯特地貌区。
答案:(1)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等
(2)该地区铁路的修建使B地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3)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地表径流与地下暗河相通,使地表水极易下渗至地下
14.解析:第(1)题,从图中省区轮廓和长城位置可知统万城位于现在的内蒙古和陕西之间。
第(2)题,从图中可知,城市多沿河谷分布,影响因素主要为水源。
第(3)题,从统万城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2)特点:沿河谷分布。
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河谷地区水源充足,有利于城市形成和发展。
(3)自然原因——气候较干旱,多大风天气,生态脆弱。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和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战争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