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兰亭集序3

合集下载

高二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

高二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

高二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本店铺整理的《高二必修二语文背诵篇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语文 《兰亭集序》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二语文 《兰亭集序》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二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精讲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兰亭集序》学习要点: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学习过程:1. 背景知识(1)王羲之(303—361)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句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

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 文章讲析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

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⑵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

高二上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

高二上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

高二上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1.高二上册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篇一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朗诵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朗诵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朗诵《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朗诵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

《兰亭序》文章,清新优美,全文收放自如、浑然天成,。

《兰亭序》书法,遒劲飘逸。

或许其法帖难见原貌,或许其真本经历不凡,千百年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堪称行书第一,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成为历代书家心摹手追之经典珍奇,《兰亭序》其文、书法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据唐何延之《兰亭记》云:王羲之挥毫作序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

王羲之挥毫之时,或许身临山水佳境而忘却烦恼;或许沉湎真挚友谊而心情愉悦,或许酒助豪放而壮思逸兴,《兰亭序》墨迹堪称绝妙,甚为王羲之及家人所诊视。

此后,三百余年间,虽沧海桑田,王氏后人历代传承,至七代孙智永,而智永已皈依佛门为僧,临终将《兰亭序》帖授于弟子辩才。

唐太宗得知,派人往永欣寺,请辩才进宫,三番问之,辩才均称,确曾有幸目睹之,而先师圆寂后,《兰亭序》贴已不知去向。

唐太宗遂谋于侍臣,推萧翼“出山”。

萧前往永欣寺,诡称北方商人,常与辩才晤谈,乃至饮酒赋诗,成为“莫逆”。

萧伺机曰:“《兰亭序》已不复存在,现存者仅为临本耳!” 辩才遂将真迹取出,坦言:此乃禅师临终亲授之。

萧仍伪称非“真迹”。

一日,萧趁辩才外出之际,终将其真迹裹携而去。

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以此帖为王书第一,玩赏一生,曾命侍臣临摹分赐亲贵近臣。

后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兰亭序》真迹亦别于人世。

今人观之《兰亭序》墨迹者,均为后人摹本或刻本。

摹本以唐冯承素之“神龙本”为最精,刻本以唐欧阳询之“定武兰亭”为最著。

或许《红楼梦》因传本残缺而令人遐想,或许《兰亭序》因真迹不见而更让人仰慕。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兰亭集序》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兰亭集序》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兰亭集序》教案【导语】高二年级有两大特点:一、教学进度快。

一年要完成二年的课程。

二、高一的新鲜过了,距离高考尚远,最容易玩的疯、走的远的时候。

导致:心理上的迷茫期,学业上进的缓慢期,自我束缚的疏松期,易误入歧路,大浪淘沙的挑选期。

因此,直面高二的挑战,认清高二,认清高二的自己,认清高二的任务,显中意义十分重大而迫切。

作者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兰亭集序》教案》,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一】【教学目标】1.积存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掌控本文情形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

【教学假想】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

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抓住序的特点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要点:介绍有关常识,整体感知文意。

一.导语。

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摸索。

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献上了对生死的哲理摸索。

二.介绍。

王羲之,书圣,行草《兰亭集序》誉为行书第一。

其人曾一度为官,积极用世,后辞官归田,娱情山水,胸怀旷达。

序,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

多介绍成书经过,意旨,作者情形等,亦可评论。

古人宴集,常一同赋诗,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听录音。

正音。

guǐ癸xì禊shāng觞chěng骋shāng殇2.初步品味本文骈散的特点。

3.对照书序,感知内容。

:作诗缘由(修禊事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情形(一觞一咏)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意义(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借题发挥(论生死)——这是不同于一样序文之处形成以下情形1。

记盛况2.抒感叹3.交代作序目的四.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决练习。

积存文言知识。

五.作业。

翻译全文。

【二】内容:分析与诵读一。

复习。

诵读。

二.分析。

1.学习第一节。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兰亭集序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兰亭集序答案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第一段:以记叙、描写(表达方式)为主,描述了兰亭宴集的盛况,表现了作者陶醉在人与自然和谐氛围中的快乐心情。

第二段:以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的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之感。

第三段:在前文的基础上表明作者对生死的看法。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集会(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年少的人,年长的人,都(3)引以为流觞曲水汲引(4)足以极视听之娱尽(5)信可乐也实在(6)人之相与相处,相交(7)或取诸怀抱有时;“之”“于”二字的合音(8)或因寄所托凭借(9)当其欣于所遇感到高兴(10)感慨系之矣附着,随着(11)向之所欣过去(12)终期于尽注定(13)死生亦大矣大事(14)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15)不能喻之于怀明白,理解(16)故列叙时人罗列(1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当然;把…看作一样(18)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平等(19)亦犹今之视昔如同(2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情致修:茂林修竹高高的况修短随化寿命长余稍为修葺修理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意动,把……看作一样其致一也一致若合一契一样之:足以极视听之娱助词,的夫人之相与主谓之间,取独不知老之将至主谓之间,取独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得到感慨系之矣代词,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所欣不能喻之于怀代词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主谓之间,取独(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痛”的过程的句子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5)《兰亭集序》中作者举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是“静者”: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二是“躁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3 《兰亭集序》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3 《兰亭集序》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

3兰亭集序王羲之一、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形作名,贤明的人)毕(全)至,少(形作名,年少的人)长(形作名,年长的人)咸(都)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名动,环绕)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胜景),一觞(名作动,喝)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是(这)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万物)之盛,所以(用来)游目骋(舒展)怀,足以极(极尽享用)视听之娱,信(的确)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相互交往),俯仰一世,或取诸(之于)怀抱(心怀),悟(通“悟”,面对)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躯体)之外。

虽趣(通“取”)舍万殊(不同),静躁不同,当其欣(对……感到欣喜)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形作名,老年)之将至;及(等到)其所之(求得)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连接)之矣。

向(之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尚且)不能不以(因为)之兴(发生)怀,况修(动作名,寿命长)短(动作名,寿命短)随化,终期(到)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符契),未尝不临文嗟悼(叹息悲伤),不能喻(明白)之于怀。

固知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齐(把……看作相等)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情趣)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通“取”)(2)悟言一室之内(通“晤”)(二)古今异义1.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2.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胸怀;(三)词类活用1.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2.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环绕)3.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贤士)4.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少者、年轻的人,长者、年长的人)5.无丝竹管弦之盛(形容词作名词,热闹的场面)6.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7.齐彭殇为妄作(意动,把……看作相等)8.当其欣于所遇(意动,对……感到高兴)9.引以为流觞曲水(使动,使……流)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动,使……产生)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作一样)(四)一词多义1.修(1)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3)乃重修岳阳楼(修建)(4)修守战之具(整治)(5)怠者不能修 (学习)(6)是故事修而谤兴 (办好)2.一(1)若合一契(一起)(2)其致一也(一样)(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4)一觞一咏(一边……一边……)(5)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3.期(1)终期于尽 (至、及)(2)不期修古 (期望)(3)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期年之后 (满)(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1)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2.6兰亭集序》课件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2.6兰亭集序》课件

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凋所蔽,阐明他的生死观,是他性 格旷达的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 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 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悲夫! 悲什么!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 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 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 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 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 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 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 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 “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 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 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 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 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介 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
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
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起后的 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 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 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 为“书圣”,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世 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 行草 《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 为“行书第一”,他 就是王羲之。

2023高二语文《兰亭集序》优秀课件

2023高二语文《兰亭集序》优秀课件
天下名士,为了避祸保身,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 际,思想消极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道家的影响
庄子妻子去世,他向惠子解释不悲泣是因为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来到人 世时,是无生命的,不仅无形体,连构成生命的气也不存在。既然本 来是“无生”,当然最终要归于“无生”,如此生死不过是春夏秋冬 的交替,如果生就快乐,死就悲哀,这是“不通乎命”的。 庄子认为 “死”是回归到自然界中或宇宙时空中或回归到“道”中再化为 “无”。因为万物生于“道”又复归于“道”,气聚而生,气散而灭。 生死是生命的必然,通乎命、豁达的对待生死是庄子生死哲学的真谛。 他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
随着、依靠
放纵
同“取”
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
感到欣喜
一时
高兴的样子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
等到 动词,往,引申为求得
连接 代词
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过去,以前
成为
因 代词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隆皇帝。
乾隆皇帝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
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文言现象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形作名,贤德/年少/年长之人
列坐其次
古今异义,今义:次要的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
一觞一咏
名作动:喝酒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
卫夫人(簪花小楷开创者)
钟繇(楷书之祖) 张芝(草书作品)
王羲之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有 能与之相比者,有“书圣”之称。他写的《乐 毅论》《黄庭经》等楷书被称为“书之圣”, 他写的《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天下 第一行书”。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必背篇目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必背篇目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必背篇目1.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必背篇目篇一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兰亭集序》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

《兰亭集序》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3)

课文研读 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符,契若。两合半一,契可合,在未一起尝不临文嗟悲悼伤,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面为对妄作无。根据后
明白
本来 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一个个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
古代书法名家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苏黄米蔡——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颜柳——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唐草书的杰出代表“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虞欧褚薛——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纵使
思想情趣
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课文译文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 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 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 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 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 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
每个人都不平庸,拓展生命的宽度,才会让自己的生命更 有价值。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语林撷英 1.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语 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法]卢梭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4.愿生者有那不朽的爱,愿死者有那不朽的名。——[印度] 泰戈尔 5.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印 度]特里萨修女

高中电子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通用6篇)

高中电子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通用6篇)

高中电子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高中电子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通用6篇)古诗与文言文是考试的必考题,小编收集的高中电子版课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帮助大家学习,可以参考一下。

高中电子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篇1《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永和九年,即癸丑年。

暮春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活动。

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

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

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

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精品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精品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精品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0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眷然有“归欤”之情眷然:依恋的样子情在骏奔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矫厉:造作勉强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动用法,使愉快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它的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借以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丝竹:借指音乐不知老之将至至:到来2.下列句子中“一”都作数词用的一项是()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悟言一室之内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足以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介词,比)B.及其所之既倦(动词,求得)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介词,对于)C.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动词,到)4.下列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A.不能喻之于怀B.遂见用于小邑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怅然慷慨B.列坐其次C.问征夫以前路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6.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悟言一室之内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人们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追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精选【五篇】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精选【五篇】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精选【五篇】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

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1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2【(9)《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人生苦短,眼前的美景和人世 的欢乐,转眼之间就烟消云散,成 为人们只能缅怀的记忆。 衰老和死亡紧紧相随,难以抗 拒。 ——生之无常 死之无奈
当代学者郭沫若先 生曾经认为: 生曾经认为:“高高兴 兴地在饮酒赋诗” 兴地在饮酒赋诗”, 悲得太没道理了” “悲得太没道理了”, 认为作者兴怀悲慨, 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 兰亭集会的情境不合。 兰亭集会的情境不合。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的?
兰 亭 集
王 羲 之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政治极 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统治集团 内部相互倾轧,残杀现象经常出现。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因此士 大夫普遍崇尚老庄,玄学盛行,他 们追求清静无为和自由放任的生活。 所以有的人谈玄悟道,还有的人寄 情山水、归隐山林。
因何而痛? 因何而痛?
悲叹: 后之视今, 悲叹: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 视昔 虽世殊事异,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志一也
生死之大,千古同悲, 人们露,去日苦多 汉武帝:《秋风赋》:小壮几 时兮老奈何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 获得是否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 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遍,看到人世 的全要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 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够跳 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 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他清楚 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 时不致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第三段作者慷慨生悲, 你能了解王羲之“悲”的 情感吗?这样的感慨是否 消极呢?
第三段文意梳理:作者将心中所 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 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对生命的思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话题, 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 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不过是些虚妄无稽之谈。

高中语文 4.13《兰亭集序》课件 语文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13《兰亭集序》课件 语文版必修3

人生的逼真呈现——这才是作者“乐”之根源。
崇 山 峻 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茂林
修竹
崇山峻岭 清流急湍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第二段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掌握下面词语。
诸 向 因 修 曾 期 虽 兴
第二段
概括内容要点。
静躁不同,往来周旋,
悲喜各殊,情趣各异。
人生感慨
死生亦大矣。
作者所抒发的人生感慨是什么?
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兰亭集序
王羲之
魏晋时期在中国书 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 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就 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 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书法家,被后世誉为 “书圣”,他写的《乐 毅论》《黄庭经》等楷 书被称为“书之圣”, 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 之圣”,他写的行草 《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 法家誉 为“行书第一”, 他就是王羲之。
教 兒 子 獻 之 練 字
博 取 百 家 长 , 始 得 龙 凤 飞
写 尽 八 缸 水 , 砚 染 涝 池 黑
祖孙碑
御碑的正面是 康熙皇帝手书的 《兰亭 集序》,碑 的背面是乾隆皇帝 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 七律《兰亭即事》。 祖孙两位皇帝的作 品刻 于同一石碑, 人称“祖孙碑”, 这在国内绝无 仅有, 说它是国宝并不为 过。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 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 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以 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经父亲传 授笔法论笔论。少时从当时著名的女 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自以为学得 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 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 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 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 艺大进。创造了新风格,把草书推向 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 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 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 书圣。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课件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课件

袒 腹 东 床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
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 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 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 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何法盛《晋中兴书》: “山阴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
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 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
笔一挥,续写了一个 “池”字。这两 字
“鹅”瘦“池”肥, 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 著 名的“父子碑”。
父子碑
祖孙碑 碑的正面是康熙 皇帝手书的《兰 亭 集序》,碑
的背面是乾隆皇 帝游兰亭时写的 一 首七律《兰
亭即事》。祖孙 两位皇帝的作品 刻 于同一石碑,
人称“祖孙碑”。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 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 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 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 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 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 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 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 一些评价的内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 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 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 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 (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 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 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 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 被后代尊为“书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

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成分。

具体到本文,作者借由眼前“乐”事,想到生命短暂,故而有了“痛”感,并进一步想到“前人”、“后人”对“生死”的共同感慨,由此生出了“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这是本文教学难点(不是重点),不可不引导学生体会。

2、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载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说法,字、词、句教学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载有“古代诗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的说法,鼓励学生多读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字、词、句教学,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2、诵读教学,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2、把握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音频朗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

2、字、词、句等文言知识教学以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方式展开。

3、以“讨论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
1、音频朗读材料、视频介绍材料、课件。

2、预习作业
①了解作者、作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作品。

②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教辅),读懂文章内容,翻译文章一遍。

③找出文章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尝试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则新闻(视频),王羲之《妹至帖》仅17个字,拍出2400万元。

一则典故(幻灯片),《兰亭序》作了唐太宗的随葬品。

足证王羲之无愧“书圣”称号。

**二、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1、请1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者。

2、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点到即止。

3、视频短片拓展视野,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三、听音频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生字词注音。

癸(guǐ)丑修楔(xì)事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形骸(hái)游目骋(chěng)怀
趣(qŭ)舍万殊若合一契(qì)齐彭殇(shāng)
**四、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与原因。

2、合作学习,讨论并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邻桌讨论。

(2)学生展示。

(3)教师明确:
情感变化:乐→→痛→→悲
因时、地、景、人、物、事而乐;
因生命短暂、人生易老而痛;
因“前人”、“后人”对“生死”的感慨相同,故生“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五、教师示范朗读(详解1、2语段字、词、句)
1、同学指出1、2段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

3、教师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句。

①重点实词(黑体字):
岁在癸丑
茂林修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②重点虚词(黑体字):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③词类活用(黑体字):
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判断句,判断目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
列坐其次(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如果时间不够,本环节略去。

**七、小结本课时
1、同学们大体知道了王羲之其人其事和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2、同学们初步领会了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我们详细解读了1、2自然段,读懂了这两个语段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以文中三个关键词为纽带,背诵全文。

2、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文章
3、4段内容。

3、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

**附1、板书设计
**附2:第二课时主要内容
1、反复诵读文章。

2、解析
3、4自然段的字、词、句,读懂语段内容。

3、完整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哲思。

3、理解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