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高端备课的探讨_乔通

合集下载

对《关于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高端备课的探讨》的评析

对《关于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高端备课的探讨》的评析

对《关于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高端备课的探讨》的评析应该来说,这一次阅读高端备课的文本,给我的感受远远好于过去绝大部分高端备课的文章,作者很好的指出了新老教材的缺陷,并提出了很有启发意义的设计方案,对于高中教学而言,作者的这一设计循序渐进,过渡自然,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值得各位借鉴。

不过,笔者在这里仍然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于新老教材的批评还是过于严苛甚至于偏狭,具体申述如下:1、对老版教材的辩护对于老版教材的设计思路,虽然动量概念不是从守恒量的思路提出的,但也是在大人与小孩的碰撞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然后在动量守恒一节中,其思路虽然没有如本文作者冰壶碰撞那样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但究其本质,却和本文作者的设计一样,都是给出实验情境,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不过是教材提出的是探究动量变化,本文作者提出的是探究速度变化的特点——因为第一节教材已经引入了动量概念,这个问题的提出便不突兀;本文作者设计了三个情境,教材也设计了三个情境,从猜想,到实验,进而到理论分析,丝丝入扣,并不是如作者所臆测的那样,全凭教师主导,每一步都可以是由学生来提出猜想和设计实验、设计理论分析思路,并且方向明确——必须注意方向性问题。

而本文作者的思路设计,何尝不是教师一路主导设计情境?作者何尝不是明确的把问题设计成让学生直接去分析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速度变化关系?若说作者思路相对老版教材有何不同,那就是作者借鉴了新版教材的思路,不再直接给出动量概念,而是基于实验和理论的探究,从守恒量的角度引入动量概念而已。

2、对新版教材的辩护作者指出,新版教材一开始就很突兀的提出“追寻守恒量”的思路,从而把目标先验的指定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朝目标前进,并且“生硬”的杜撰出这个守恒量的各种可能形式……作者的确很敏锐的把握住了教材文本的逻辑失误,尤其是对不熟悉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理论逻辑的高中生而言,教材的处置的确是不恰当的。

不过,作者可能不熟悉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的理论逻辑,觉得一切的科学知识的来源都必然是对经验的归纳和抽象,觉得不可以基于某一理论思索而预设探索方向,觉得对预设方向也不可不讲逻辑的提出各种猜想……作者把物理学理论的研究思路,局限于经验归纳,而不知道物理学也是可以基于直觉而提出原理性猜想,并如同教材那样进行合理的猜想,然后直接通过实验证实或者证伪猜想,最后,如果猜想得到实验验证,就进一步研究这一结果与已知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甚至把这种被实验验证了的猜想变成已知理论的推论,从而从实验和理论两个层面奠定直觉猜想正确的基础。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实验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动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课题: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5.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六、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掌握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生是否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4.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 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 分析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完成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练习题,巩固理论知识。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育理念“创造性就象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可见,创造性只能通过一定的条件背景去孕育。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去创设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主动地运用探究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甚至对力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的问题中,动量守恒定律也适用。

它是除牛顿运动定律与能量观点外,另一种更广泛的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方法,而且在今后的磁学,电学中也会用到此定律。

2.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并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应用广泛的自然规律,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a)动量守恒定律在子弹打木块模型中的应用。

(b)动量守恒定律在人船模型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技能a、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碰撞类问题;b、能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子弹打木块模型;c、熟练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人船模型;2、过程与方法a、熟练掌握两物体碰撞的几个基本公式;b、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能量关系解决相关问题,如子弹打木块、人船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a、通过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及研究规律。

了解物理学来源于生产实践。

b、通过常见模型的分析和处理,深入思考,形成规律。

反过来利用规律指导实践,发现新的规律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迁移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但又不是纯理论的,它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无不透露着物理的奥妙,即可从生活实践着手。

要学好物理,运用它解释现象和解答问题,必定“重在理解”。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5. 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探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4.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的现象。

2. 讲解:详细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应用: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碰撞问题、爆炸问题等。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5. 拓展: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航天、汽车安全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情境下的应用。

2. 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联。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理论、实例及应用。

2. 教学案例:准备几个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教学器材:准备一些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动量守恒现象。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

4.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力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讲解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4.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动量计算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引入实验、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实例。

2. 练习题库:准备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题。

3. 实验器材:如必要的话,准备一些实验器材,以便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七、教学步骤:1. 课件展示:通过课件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动量的概念,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阐述动量守恒的条件。

3. 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讨论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局限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和解答,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的情境中的应用,例如碰撞、爆炸等。

2.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碰撞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动量守恒的现象。

3.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章节。

2. 投影片:动量守恒定律的示意图、公式等。

3. 网络资源: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案例和实例。

八、教学要点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讲解。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条件的解释。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探讨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探讨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可克达拉市835900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物理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其中的动量守恒定律,作为整体物理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着极其抽象、复杂的具体特征,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通常会将其与牛顿运动定律混淆,无法理解其中的主要含义。

因此,文章首先对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述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探讨,以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关键词: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问题探讨引言:动量守恒定律作为物理学科中的难点之一,许多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后,却并不能够有效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相关问题,而产生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

因此,在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对于其中难点问题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1.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述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应用于碰撞、反冲以及爆炸这三种具体情况当中,通常只对两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进行研究。

并且,这两个物体的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以及速度方向,都应当处于一体直线之上,而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时,应当现将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明确,再将物体的始末状态进行确定,最后再规定正方向。

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动量是一种矢量,必须在求出其大小的同时,给出明确的方向,从而保证整体教学的完整性[1]。

1.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探讨1.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以及相对性特征动量属于一种矢量,而矢量的运算则应当符合相应平行四边形的具体法则。

因此,动量守恒定律具有着明显的矢量性,而相应物体的运动通常都是按照某一参照物而言的,在同一运动过程在不同的参考物当中,所呈现出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高中物理中,动量守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学生们需要通过教学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了解如何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动量守恒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动量守恒的基本概念动量是物体运动时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p表示,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动量守恒的概念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常通过实验来引入动量守恒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进行弹性碰撞实验,观察在碰撞前后各个物体的动量之和是否保持不变。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理解动量守恒的概念。

第二部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 学生对动量守恒的概念理解不深入。

有些学生可能将动量守恒简单地理解为“速度不变”,而没有深入理解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和物理意义。

2. 学生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遇到困难。

在进行弹性碰撞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动量守恒的定律来解决问题。

3. 学生对动量守恒的应用场景理解不透彻。

学生可能对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理解不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三部分:解决方案1. 强调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和物理意义。

在教学中,要重点强调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p=mv和动量守恒的物理意义: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提供大量的例题和练习。

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动量守恒的定律。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3. 引入实际应用案例。

引入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例如交通事故中的动量守恒问题、运动员的跳高问题等,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第四部分: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个教学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实际问题来引入动量守恒的概念并进行教学。

案例:小车碰撞问题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一个以速度v1向右运动,另一个以速度v2向左运动。

动量守恒定律教研活动

动量守恒定律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为了提高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加强教师对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讨论、实践和反思,促进教师对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深入理解和创新。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与讨论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一位物理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2)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动量守恒定律?(3)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2. 教学案例分析与分享为了使教师们更好地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方法,我们组织了教学案例分析与分享环节。

教师们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教学设计,并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1)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2)如何运用实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3. 实践与反思在实践环节,教师们分组进行教学设计,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教学。

课后,各组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1)教学设计方面:教师们发现,在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动量守恒定律。

(2)教学手段方面:教师们认为,多媒体技术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3)教学评价方面:教师们意识到,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与能力。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量守恒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认真分析并给予解决,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动量守恒的教学探究动量守恒是研究物体相互作用时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之一,也是基础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通常通过实验、案例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解动量守恒这一知识点。

1.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动量守恒的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实际的物理现象,进而理解动量守恒的基本概念。

可以通过撞球实验来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或者通过研究火箭发射的原理来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的应用。

2.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的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交通事故案例来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或者通过人类登月探测任务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动量守恒原理在航天领域的重要性。

3. 理论知识的讲解除了实验和案例教学,教师还应该对动量守恒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

通过引入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和相关定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动量守恒的概念框架。

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加深学生对动量守恒原理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动量守恒的教学时需要结合实验、案例和理论知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动量守恒的原理和应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在动量守恒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难以理解动量守恒原理、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缺乏动手能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高效教学——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2

高效教学——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2

高效教学——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2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物理动量的概念,明确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2.掌握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原理和计算方法。

3.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掌握应用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2.应用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提高应用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如何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的物理原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顾牛顿第二定律。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了解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关的练习题。

2.归纳牛顿第二定律的局限性。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释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出现的加速度,但是对于不能定义加速度的情况,我们需要另外的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3.引入物理动量概念。

物理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用符号p表示:p=mv。

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当物体间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为0时,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系统动量守恒。

公式为:Σp=0。

2.理解动量守恒的物理原理。

动量是一个矢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当两个物体碰撞时,它们的动量发生变化,但是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碰撞前两个物体所拥有的动量之和等于碰撞后它们所拥有的动量之和。

这就是动量守恒的物理原理。

3.讲解动量守恒的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于解决物理问题,比如碰撞问题、弹性和非弹性碰撞问题等。

三、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1.引入一个练习题。

有一个质量为0.5kg的木块,从A处沿水平面向右移动,速度为2m/s。

木块碰到一块质量为2kg的木板,碰撞后木块以1.5m/s的速度反弹。

求木板的速度大小。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同学们可以组成小组,自行分配角色,通过讨论、研究、计算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3.讲解问题的解法。

同学们可以向全班汇报各自的解法,并让老师逐一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动量守恒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它涉及动量的概念和量的守恒。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借助各种物理实验、模型来演示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但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常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动量守恒的教学重点动量守恒教学的重点在于充分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地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应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动量守恒的基础是对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深入理解。

教师应该重点讲解动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和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动量的概念。

2.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基础定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之和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现象。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例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等。

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准确的计算方法。

动量守恒定律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能得到应用。

教师应该重点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在物体的运动和碰撞中的应用,比如在交通事故和反冲火箭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等。

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重要性。

二、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在动量守恒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学生对动量的概念理解不清学生对动量的概念不理解,常常将其与角动量、质量等概念混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图像、实验、案例等,深入浅出的解释动量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清晰和准确的掌握动量的概念。

动量守恒定律在理论上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直接领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实验、模型、动画等多种手段结合一定的理论解释,让学生了解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学生对实际问题应用不熟悉在教学中,应重点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师可通过模拟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巧妙地教授动量守恒定理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巧妙地教授动量守恒定理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巧妙地教授动量守恒定理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衡量的是物体所具有的运动性质,包括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等因素。

动量和能量一样,是一个守恒量,守恒定理告诉我们,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在任何时间都是不变的。

动量守恒定理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在中考和高考中也经常被考察。

那么如何巧妙地教授动量守恒定理呢?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思维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教学理念教师在教授动量守恒问题时,应该摆正教学态度,明确理念。

教学应该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应该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探究物理现象,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动量守恒定理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概念讲解法在教授动量守恒定理时,首先要对动量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动量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等方面,还要涉及到动量守恒定理的含义、适用范围、实例等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实验教学法动量守恒定理是一个基于实验验证的定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方式,深入了解动量的概念和运动规律,同时探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所在,进而理解它的应用。

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当涉及到动量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物理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自主探究法在教授动量守恒定理时,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视频分析、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探究动量守恒定理的实质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动量守恒定律的进一步探讨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的进一步探讨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的进一步探讨教案
本教案将帮助您深入探讨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及其适用条件。

2.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爆炸等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及其适用条件。

2.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爆炸等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3.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回顾动量的定义和矢量性,引出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强调动量的矢量性和守
恒性。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包括惯性参考
系、无外力作用等。

4.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通过具体例子,如碰撞、爆炸等,演示动量守恒定
律的应用,并解释实验现象。

5.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介绍实验方法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和误
差分析。

6.总结与回顾:总结动量守恒定律的要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动量守
恒定律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

四、教学评价
1.知识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答疑,评价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应用能力评价:通过实验和具体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
用能力。

3.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
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以上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进一步探讨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如何有效的教授动量守恒定律:高三物理教案

学习如何有效的教授动量守恒定律:高三物理教案

近年来,物理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学习如何有效地教授动量守恒定律成为各级教育机构的重点之一。

而对于高三物理教案的制作,动量守恒定律考察深度和难度都很高,因此,本文将从教学目标、课内教学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教授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在学习动量守恒定律前,我们需要列出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案的编写和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一)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方式;2.能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碰撞问题等;3.理解和掌握动量和动能的概念,能够计算动量和动能的大小;(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使用逻辑思维方法、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并使他们能够理解物理学中的重要思想和概念;(三)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物理学科的积极进取心态;2.使学生牢记“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定律”的科学精神,理解物理学中的重要思想和概念;3.通过实验教学和互动式学习,增强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内教学在高三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注重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

(一)课前导入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讲教学内容等方式进行课前导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如在学习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从掉球运动、汽车碰撞、跳伞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动量守恒的实际应用。

(二)知识讲解学生听课是理解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选择讲解式授课、互动式授课等方式,将知识点系统化、概念化和规律化,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三)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它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地感受动量和动能的实际应用。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高中物理中,动量守恒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解决动力学问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动量守恒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它解决问题,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应该通过示例和图示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动量守恒的概念。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动量守恒的意义。

还可以通过动画或实例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加强他们的理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运用动量守恒定律。

教师可以通过给出具体的问题以及已知条件,指导学生使用动量守恒定律推导未知量,并通过计算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碰撞的类型(完全弹性碰撞、部分弹性碰撞或非弹性碰撞)以及碰撞前后动量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问题中的辅助条件,例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些辅助条件的存在可能会对动量守恒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物理实验或案例来展示这些影响,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并合理考虑这些因素。

在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包括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不深刻,解题逻辑不清晰,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容易忽视辅助条件的影响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演示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可以通过让学生在不同的速度下进行弹簧秤实验,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动量守恒的规律。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逻辑解决问题。

先确定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然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并通过代入数据计算得出解答。

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多次练习,逐渐培养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

针对学生对碰撞类型的辨别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例,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碰撞类型的特点和区别。

高中物理中动量守恒的教学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并加强实践操作,同时针对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高中物理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动量守恒则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不理解的地方。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内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动量守恒的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度量,通常用符号p表示,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具体而言,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其速度v,即p=mv。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如果外力合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保持不变。

即系统的初动量等于系统的末动量。

这一定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为Σpi=Σpf。

3. 动量守恒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弹道学、机械运动、碰撞等领域都能够看到动量守恒的影子。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问题,例如碰撞问题、动量守恒在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应用等。

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学生对动量的理解不到位学生可能对动量的概念不够清晰,不理解动量与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图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动量的物理意义。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动量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2. 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不熟练学生在解题时可能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不够熟练,不知道如何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来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理解不够深入动量守恒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可能对这些应用不够深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动量守恒的奥妙。

三、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实物、实验仪器、演示动画、视频资料等。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

探究高中物理动量守恒的教学与常见问题解决动量守恒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学生可能会遇到的较难的概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地解释动量守恒的意义和应用,同时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相关解答和指导,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量守恒的知识点。

一、动量守恒的教学方法1.概念的引入在介绍动量守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体验一下卡车和轿车相撞,或者球与板子碰撞的过程。

通过这些示范,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原理与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对动量守恒的兴趣。

2.具体现象的解释在引入动量守恒的概念后,可以通过举一些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例如,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炮弹可以被发射出去,但炮弹的动量不能被炮管带走,而是转化为了炮弹的运动能量,或者弹壳的反作用力,使得炮管向后移动。

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的真正含义。

3.公式的推导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动量守恒的概念之后,可以进行公式的推导,让学生明确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

例如,在弹性碰撞过程中,两个物体的相对速度改变时,通过动量守恒原理可以得到一个方程式,即m1v1i+m2v2i=m1v1f+m2v2f。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验证推导出的公式是否正确。

二、常见问题解答1.“既然动量守恒,为什么还需要阻碍力?”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动量守恒与阻碍力并不矛盾,而是在不同的物理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在滑动或者运动的时候,阻碍力可以减小运动物体的速度,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和制动。

但是,在碰撞过程中,阻碍力并不能影响物体的动量守恒。

因此,熟练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更需要理解力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2.“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怎么区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对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有着不同的影响。

弹性碰撞意味着没有能量损失,而非弹性碰撞则会造成能量损失,通常表现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形变和热对环境的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以上认识,我 们 这 样 设 计 这 节 课 的 教 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许昌学院校 内 科 研 基 金 项 目 “小 学 科 学 教 师 科 学 认 识 论 知 识 的 调 查 研 究 ”成 果 (项 目 编 号 :2017YB042).
— 22 —
第 38 卷 第 2 期 2017 年
m1v1′= -m2v2′. 当小 车 质 量 相 同 时,有 v1′= -v2′,即 小 车 1 和 小 车 2 的 末 速 度 大 小 相 等 ,方 向 相 反 . 当小车1上增加重物时,有v1′ <|-v2′|,即 小车1的速 度 大 小 小 于 小 车 2 的 速 度,并 且 两 车 速度方向相反. 这样,我们从理论 方 面 解 决 了 实 验 中 的 问 题. 同样也得出 了 一 个 新 的 规 律:如 果 两 个 小 车 相 互 弹开,质量 大 的 小 车 获 得 的 速 度 小;质 量 相 同 时, 两小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2.3 “发 现 ”不 变 量 通过解决 以 上 两 个 问 题,学 生 已 经 清 楚 其 中 的解决思路 和 过 程.这 时 可 以 顺 理 成 章 地 引 导 学 生发 现 其 中 的 共 性.这 一 步,我 们 可 以 问 学 生:大 家发现以上两个问题中有什么共性? 通过教师 引 导 学 生 容 易 发 现,在 研 究 对 象 方 面,我们处 理 的 问 题 都 是 两 个 物 体 相 互 作 用 的 问 题.一 个 是 相 互 碰 பைடு நூலகம்,一 个 是 相 互 分 离,其 实 都 是 相互作用.在研究方 法 方 面,我 们 在 处 理 这 两 类 问 题的 时 候 都 用 到 了 牛 顿 第 三 定 律 和 牛 顿 第 二 定律. 教师可以 适 当 提 示:在 研 究 过 程 方 面 有 没 有 共同点? 这时学生容易发 现,在 研 究 过 程 中,有 一 个 中 间结论是相 同 的,那 就 是 这 两 个 问 题 都 有 以 下 关 系 式 成 立 ,即 m1v1′-m1v1 = - (m2v2′-m2v2). 此时,教师就可以 引 导 学 生 进 一 步 发 现,这 就 值得我们关注了,为 什 么 总 会 有 这 个 关 系 式 成 立? 而这个式子又有什么物理含义呢? 在此,教师可以引 领 学 生 理 解,等 号 左 边 代 表 物体1的 mv 增加,等号 右 边 代 表 物 体 2 的 mv 减 小.显 然,从 以 上 的 式 子 可 以 直 观 地 发 现,两 个 相 互作用的物体,一 个 物 体 的 mv 增 加,等 于 另 一 个
显然,从整体上看,这 种 教 学 逻 辑 从 简 单 到 复 杂,从现象到理论,体 现 了 一 定 的 认 识 规 律.但 是, 这种教学设计从问 题 的 提 出,到 实 验 的 实 施,再 到 结论 的 推 导,都 是 教 师 主 导,较 少 学 生 的 参 与.从 学生思维参 与 程 度 分 析,学 生 从 一 开 始 就 不 清 楚 为什么要提 出 这 样 的 问 题,于 是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中 学生的思维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
Vol.38 No.2 (2017)
物 理 教 师 PHYSICS TEACHER
第 38 卷 第 2 期 2017 年
关于动量守恒定律教学高端备课的探讨
乔 通
(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本文从高端备课的角度,依据科学 认 识 论 和 学 生 的 学 习 规 律,对 动 量 守 恒 教 学 重 新 做 了 设 计,最 后 总 结出了对物理探究教学设计的几点启示. 关 键 词 :高 中 物 理 ;动 量 守 恒 ;高 端 备 课 ;探 究 教 学
总 之 ,教 材 中 这 样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看 似 是 探 究 教 学 ,而 其 实 是 伪 探 究 ,因 为 从 问 题 到 假 设 ,教 材 中 已 经 有 太 多 的 预 设 ,只 是 形 式 上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所 谓 的 科 学 探 究 .而 真 正 的 探 究 教 学 需 要 引 导 学 生 从 情 境 中 自 然 而 然 地 发 现 问 题 ,而 不 是 直 接 提 出 带 有 明 显 预 设 性 的 问 题 .真 正 的 探 究 教 学 需 要 有 根 据 的 提 出 假设 ,而 不 是 作 出 没 有 根 据 的 胡 猜 乱 想 .鉴 于 此 ,我 们对这节课的教学逻辑进行了再思考. 2 该 节 高 端 备 课 的 过 程
首先,科学研究的 第 一 步 是 提 出 问 题,于 是 教 材首先提出问题:寻 找 不 变 量.这 里 貌 似 在 进 行 科 学探究,然而事实上,这 样 的 问 题 已 经 预 设 了 我 们 要寻找一个 不 变 量,而 这 样 有 明 显 预 设 的 科 学 问 题学生是无法提出 来 的,也 是 无 法 理 解 的:为 什 么 要寻 找 不 变 量?又 怎 么 知 道 这 里 面 一 定 有 不 变量?
当前动量守恒教 学,主 要 有 两 种 教 学 思 路,基 本上集中体现在两套教材的编写中.
大纲版教材中在介绍动量守恒定律之前先介 绍了动量 定 理.其 教 学 过 程 是 这 样 设 计 的:首 先, 在复习前一节动量 定 理 的 基 础 上,设 置 情 境,滑 冰 场上两个原来静止 的 学 生,无 论 谁 推 谁,他 们 都 会 朝相反的方向滑去,他 们 的 动 量 都 发 生 了 变 化,两 个人本来都没有动 量,现 在 都 有 了 动 量.紧 接 着 提 出问题:如果物体相 互 作 用,动 量 的 变 化 服 从 什 么 规 律 呢 ?之 后 ,教 材 设 计 了 小 车 实 验 来 进 行 实 验 探 究.通 过 实 验 得 出 了 动 量 守 恒 的 结 论.接 下 来,教 材提出了一 个 更 复 杂 的 碰 撞 问 题,两 个 质 量 不 同 的小球,沿着同一直 线 朝 相 同 的 方 向 运 动,速 度 大 的小球追上速度小 的 球,两 球 发 生 碰 撞,问 题 是 碰 撞前后的总 动 量 有 什 么 关 系.教 材 中 用 牛 顿 第 三 定 律 和 动 量 定 理 推 导,最 后 得 出 动 量 守 恒 的 结 论 .[1]
动量守恒定律一直是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重 要内容,对 这 个 知 识 点 的 教 学 似 乎 早 已 没 有 更 多 可商榷的问 题 了,但 是 仔 细 琢 磨 不 难 发 现 教 材 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逻 辑 错 误.有 鉴 于 此,本 文 对 动 量 守恒定律的 教 学 逻 辑 进 行 了 再 思 考,希 望 对 中 学 物理教学有所裨益. 1 该 节 教 材 编 写 中 的 问 题
首先,播放 奥 运 会 冰 壶 比 赛 视 频.在 视 频 中, 出现两个冰 壶 发 生 正 碰,之 后 原 来 静 止 的 冰 壶 运 动,而原来运动的冰 壶 却 突 然 静 止.由 于 平 时 学 生 较少遇到这 种 现 象,这 样 能 起 到 激 发 学 生 思 考 的 作用.于 是 学 生 在 好 奇 心 的 驱 动 下,不 免 产 生 疑 问:两个冰 壶 碰 撞 后 为 什 么 原 来 运 动 的 冰 壶 会 突 然静止?但是,此处 学 生 的 疑 问 并 不 是 科 学 问 题, 教师可以继 续 引 导,将 学 生 的 “为 什 么 ”的 问 题 引 导至“是什 么”的 问 题:我 们 看 到 原 来 静 止 的 冰 壶 运动了,它 的 速 度 看 似 是 等 于 原 来 运 动 的 冰 壶 速 度,但是究竟是不 是 呢? 它 的 速 度 是 什 么 样 的 呢? 与原来运 动 的 冰 壶 相 比,其 速 度 是 变 大 了? 变 小 了?还是不变?
下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 答上 述 的 问 题.在 此,设 原 来 运 动 的 冰 壶 质 量 为 m1,原来静止冰壶质量 为 m2.因 两 个 物 体 相 碰 撞, 根 据 牛 顿 第 三 定 律 有F1 = -F2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代入上式可得 m1a1 = -m2a2 . 由于我们 要 得 出 速 度 关 系,所 以 需 要 把 加 速 度关系式替 换 成 速 度 关 系 式,因 此 代 入 加 速 度 的 定 义 式 a= (v′-v)/t,于 是 有 m1v1′-m1v1 = - (m2v2′-m2v2). 由于从视 频 中 看 到,原 来 运 动 的 冰 壶 1 碰 撞 之后静止,故 有 m1v1′=0;冰 壶 2 碰 撞 之 前 静 止, 故有 m2v2=0.把已知条件代入上式有 m1v1=m2v2′. 由 于 两 个 冰 壶 质 量 相 等 ,所 以v1=v2′. 这样,我们 就 从 理 论 层 面 上 回 答 了 上 面 的 科 学问题,并且得出了 一 个 规 律,如 果 有 两 个 质 量 相 同 的 物 体 发 生 正 碰 ,就 会 发 生 速 度 交 换 . 2.2 问 题 2:小 车 弹 开 实 验 接下来设 计 第 2 个 情 境:有 两 辆 质 量 相 同 的 小车,中间有一个弹 簧,刚 开 始 使 弹 簧 处 于 压 缩 状 态,并 用 绳 子 系 紧,剪 断 绳 子 之 后,两 小 车 弹 开 后 速度近似大小相等.接 下 来,给 其 中 一 个 小 车 上 增 加重物,就 会 发 现 有 重 物 的 小 车 弹 开 的 速 度 明 显 小于空车. 这个现象较为普 通,但 是 学 生 不 免 产 生 疑 问: 这个现象 怎 么 解 释 呢? 有 了 前 面 的 例 子,学 生 在
此已经有能 力 独 立 解 决 这 个 问 题,教 师 便 可 以 让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设两 辆 小 车 的 质 量 分 别 为 m1 和 m2.对 于 两 辆小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 F1=-F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代入上式可得 m1a1 = -m2a2 . 由于我们 要 得 出 速 度 关 系,所 以 需 要 把 加 速 度关系式替 换 成 速 度 关 系 式,因 此 代 入 加 速 度 的 定 义 式 a= (v′-v)/t,于 是 有 m1v1′-m1v1 = - (m2v2′-m2v2). 下面把初始条件代入上式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