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教案(1)(精品)

合集下载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5篇)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5篇)

《山行》教学设计(优秀5篇)古诗《山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山行》教学设计篇二一、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

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小学语文《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会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山行》,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秋天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山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3 想象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诗歌中的画面。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以秋天的景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印象,引出本课《山行》。

4.2 朗读诗歌: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3 解析诗歌: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4.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5 想象与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诗歌中的画面。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熟读并背诵《山行》。

5.2 收集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5.3 写一篇关于《山行》的观后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6.2 终结性评价:课后收集学生的观后感作业,对学生的诗歌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第七章: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秋天的美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8.2 邀请家长参与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欣赏和演绎诗歌,增进亲子关系。

山行优秀教案(优秀3篇)

山行优秀教案(优秀3篇)

山行优秀教案(优秀3篇)《山行》教学设计篇一1、智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

3、技能目标: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

2、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是位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我们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独有钟情,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回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领会,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幽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这位诗人就是──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

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

在岳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

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

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

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

《山行》教学案例西师大版三上教案(精选12篇)

《山行》教学案例西师大版三上教案(精选12篇)

《山行》教学案例西师大版三上教案(精选12篇)《山行》西师大版三上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2理解古诗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自然风景的画面,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自读自悟,质疑1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山行》。

杜牧的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2指名读,纠正读音,提醒字形“枫”。

3自读,边读边试着理解诗的意思,遇到困难用笔作上记号,再反复读一读。

二、合作交流,解疑1小组合作,交流读书收获,解决疑难。

2师生合作、释疑。

(1) 生提出疑难,请同学或老师帮助解疑。

(2) 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领会全句诗的意思。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坐:因为。

爱:留恋。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3根据刚才的理解,读诗句。

(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三、细读品味1指名读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些什么?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寒山、石径、白云、枫树林。

2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时所想到的。

(1)谈出自己的感受。

(2)用朗读表达出自己的这种感受。

3整体感悟。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深秋季节,从枫叶红可以看出)(2)读诗,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深秋的景色介绍给同学们。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带着喜爱之情,边想边背古诗。

四、小结《山行》描绘的是深秋景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中的山路、人家、白云、枫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行》教学案例西师大版三上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能够辨认韵脚、音律等元素;•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描绘出山峰、林间溪流等景象;•理解“山行”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感知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2 能力目标•能够自觉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情感意境;•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思想。

•能够自己体验山林之美。

1.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山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让学生体验徒步登山的快乐和艰辛,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山行”所描绘的情感意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韵律和意象;•让学生通过诗歌的感受来培养自己的感性认识。

3. 教学过程3.1 入门环节1.教师展示一些自己的徒步登山照片,引出诗歌《山行》。

2.课前播放由学生制作的徒步登山宣传视频。

3.引导学生谈谈“拔山盖世”的意思,并与徒步登山有哪些相似之处。

3.2 导入阅读1.教师让学生朗读全诗,感受其中的情感意境,并分段解释每个意象。

2.再次让学生欣赏整首诗,体会其节奏和韵律。

3.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感受。

3.3 阅读理解1.教师板书诗歌的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每个段落中所表达的意思。

2.教师问询学生对于每个意象的感受,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整首诗歌的总体意义和情感表达。

3.4 创作活动1.教师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参加徒步登山的照片,让其体验“山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

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徒步登山游记或者徒步登山的感受,并在课堂上互相分享。

3.5 总结反思1.教师让学生思考,什么让山峰如此壮丽,林中溪流如此清新。

2.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在课上所学到的精神和道德教育。

3.评价和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和效果。

4. 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国著名的登山徒步路径的文化介绍,强化自己的文化知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山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以分步解读,入境悟情等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意,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

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

(学生自由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议和小结。

3.多媒体出示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读积累。

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1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诗中的2个生字。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是感情。

山行一、渲染意境,激趣揭题。

同学们,刚才的阅读课里,我们读了《陕北八月天》这篇文章,感受到了陕北八月的浓浓秋意,欣赏了西部高原的秋色美景。

那么,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山行》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要求: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检查: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学生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四、美读古诗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展示(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的山林图片,师旁白)走在深秋的山路上,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斜斜地向山顶延伸。

诗人杜牧边走边望,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住着几户人家。

诗人不禁停下了车,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吸引住了。

他赞叹道:齐读--------霜叶红于二月花刚才我们和诗人一起观赏了山林美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能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感情朗读)五、诵读古诗,练习背诵。

六、写字出示生字霜径师范写描习字册古诗《山行》的优秀教案2一、教材简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精品学案(1)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精品学案(1)

《山行》学案一、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2. 理解古诗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 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学习过程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一)自主学习1. 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石径斜..()()霜.叶()山行.()枫.林()2.理解词语。

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霜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行》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_____________”。

4.《山行》一诗写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读品味1. 指名读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些什么?2.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时所想到的。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默写古诗:山行杜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教学内容:《山行》教学目标:学生能正确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意图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意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理解比喻和象征,并能够在作文中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解析法、词语解释法、情境演示法教学过程:1、课前积极导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山行》,这是一篇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拟一段自己的话介绍《山行》这篇诗歌。

2、预习课文并发问:1)你们阅读完这篇诗歌的有什么感想?2)你们将这篇诗歌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是哪些?3)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发现了作者使用了大量比喻。

你能列举出来吗?4)在诗歌最后的部分中,作者用了什么象征手法来寄托内心的情感?5)更深入的理解这篇诗歌有什么好处?3、阅读课文并注重语感: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结构,并指导他们朗读。

然后,要求学生在读每个句子的时候注意语调和读法。

4、分组讨论和写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组内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篇文章的意义。

他们还可以自己写一段话来描述自己的感情,并,注意在写作中使用像喻和象征手法。

5、分享和反思:学生分享他们写的文章,然后大家一起反思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写作技能,以让他们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6、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阅读这篇诗歌,并练习用自己的话再次描述它。

他们还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撰写一篇文章来描述他们的感受和感想。

7、课后评价:询问学生对这个课程的评价,看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并帮助他们找到进一步改进的方法。

西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

西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

《山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祖国语言宝库中,老师对古诗特别钟情,因为古诗特别的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山行》。

这首诗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杜牧所写。

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

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二、默读古诗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理解诗句1、读第一、二行: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在理解“远上、石径、斜”等词的基础上说出: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的深秋的高山上,那白云生长飘动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读第三、四行:(1) 说说“坐、霜叶、红于”的意思,指名说说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2)幻灯出示未添色的枫林图,让生说出作者停下车来观赏的原因,然后指名为这枫叶添上颜色,成为美丽的秋色图。

四、指导朗读1、导语激情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

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

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

2、表情朗读:(个体读、群体读、配乐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背诵默写1、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儿看出?2、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的感受。

3、小结:这首诗正像大家所说的,尽管是秋天,但作者突出了枫叶的红艳,表现了秋天的无限生机,秋景的清秀迷人。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精品学案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精品学案

《山行》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径”“霜”,理解词语“石径、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2.难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知道杜牧的事迹吗,说一说。

2.你还知道杜牧的哪些诗?和同学们分享。

四、参考资料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赤壁》战争诗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山行》教案设计(精选9篇)

《山行》教案设计(精选9篇)

《山行》教案设计(精选9篇)杜牧古诗《山行》教案篇一设计思路: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山行》描写了诗人行走在深秋时节的山中看到的美景。

教学时将多媒体课件与古诗巧妙融合,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韵和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读中品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

3、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欣赏图画,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有四季,分别是哪四个季节呢?(学生回答)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比方说: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梅花。

(展示PPT图片)因为有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美景,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

2、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动画,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呢?这幅优美的画描绘的是哪首诗?(学生回答)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动画)。

大家都猜得很准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秋天的经典之作——《山行》。

3、理解题目,了解诗人。

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4、资料展示:诗人简介。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读写“寒、径、斜、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中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谁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旅游景点?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山色的古诗《山行》。

诗人描写的是哪座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教师指导。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你能用词语概括一下吗?3.教师提问: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四)感悟诗情1.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远上寒山石径斜”?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3.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5.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五)朗读背诵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背诵课文,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背诵课文。

2.教师提问: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你能用词语概括一下吗?(二)深入学习1.教师提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能介绍一下他吗?3.教师提问: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三)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也去了寒山,你想对诗人杜牧说些什么?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抄写并背诵《山行》。

2.观察大自然,写一篇关于家乡美景的短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在理解词语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等词语的含义。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采用分段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诗歌,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准备生字词的教学资料。

(3)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2)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生字词和学习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音乐等材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简介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段朗读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4. 写作练习:(1)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锻炼写作能力。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 预习下一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生字词学习和写作练习。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

《山行》小学西师版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模板《山行》是一篇描写山的诗歌,适合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

下面是《山行》的原文及一份相关的教案模板。

《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案模板:课题:《山行》学习目标:1. 能正确朗读并理解《山行》这首诗歌。

2. 通过学习认识山的特点和美景。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朗读理解《山行》的诗歌。

2. 认识山的特点和美景。

教学准备:1. 《山行》的原文。

2. 山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教学步骤:一、热身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山行》。

2. 让学生观看相关山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山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朗读理解(10分钟)1. 教师朗读《山行》的原文,并表达出适当的语调和情感。

2. 学生跟读并模仿教师的朗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觉。

3. 教师解释一些生词和重要的词语,确保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

三、讨论山的特点(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诗歌中描述的山的特点,如山石斜径、白云和人家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山的印象和体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3. 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山的特点和美景。

四、创设情境(10分钟)1. 教师通过诗歌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山的美景和与大自然的联系。

2. 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山中,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3.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想象。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山的特点和美景。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对诗歌和山的理解。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并背诵《山行》这首诗歌。

2. 可以布置一些写作题目,如写一篇自己的山行经历或描写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山景等。

以上就是一个教案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山行》的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理解诗歌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朗读和背诵诗歌的能力。

分析和表达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山行》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山行》。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山的印象和感受。

引出本课的诗歌《山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词和短语。

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3. 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要求正确无误。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学生需要将课文《山行》至少朗读三遍,并尝试背诵。

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进行解读和表达,写在作业本上。

3. 家长需要签字确认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六、课堂活动:1. 图片欣赏:教师展示不同季节的山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山景图片,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山景的感受。

3. 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欣赏。

七、拓展练习: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课文中寒山的景象。

2. 请学生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处在诗人的位置,会写出怎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山行》。

(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描绘画面、感受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秋天美景的喜爱,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 通过诗歌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字典或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秋天的山景,引导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谈谈对秋天的印象,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秋天景色。

2. 初读诗歌:(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的认读。

(2)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解释生词。

3. 理解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4. 体会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对诗歌的感受。

5.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学生集体背诵诗歌。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画,并写一段话描述画面。

7. 板书设计:《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较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但在生词的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词的讲解和巩固。

七、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山行》诗歌,并背诵给家长听。

2. 结合诗歌内容,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画,并写一段话描述画面。

西师版《山行》的教学设计

西师版《山行》的教学设计

西师版《山行》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西师版《山行》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西师版《山行》的教学设计篇1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感知美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一幅云雾缭绕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的枫林图,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熟读古诗,感知美:师:你们真会动脑筋!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入这美丽的图画中吧!同学们,预习后你们获得了那些有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查阅的有关资料。

)注意课内外结合,通过让同学们,了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诗范读等资料;自主感知古诗的画面美。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同桌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

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二、领悟意境,品读古诗,欣赏美1、理解诗意,领悟意境: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来把你们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随机出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

山行优秀教案

山行优秀教案

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山行》。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掌握其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画面,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古诗PPT课件、插图、相关背景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幅山行图,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揭示课题:《山行》。

(板书课题)介绍诗人及背景知识。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纠正读音。

教师范读,注意语气和停顿,学生跟读。

提问: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深入品读,理解内容观察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诗人在山行时看到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品读诗句,理解意境: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可以让学生想象山路蜿蜒曲折、高耸入云的景象;“白云深处有人家”则可以让学生感受山居的幽静和神秘。

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山行》?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讨论和交流。

全班交流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补充讲解。

强调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可以背一背吗?引导学生回忆并背诵相关古诗。

教师推荐几首与《《山行》意境相似的古诗给学生欣赏和朗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审美能力。

小组合作创作一幅山行图或写一篇关于山行的小短文,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年级古诗山行教案

三年级古诗山行教案

三年级古诗山行教案三年级古诗《山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诗《山行》。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寒山”“石径”“斜”“坐”“霜叶”等。

体会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以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生字、生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想象法: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如满山的红叶、金黄的稻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色。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秋天美不美?在古代,有一位诗人也非常喜欢秋天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山行》。

2、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生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节奏。

3、学习生字生词出示生字生词:“远”“寒”“石径”“斜”“霜叶”“于”等。

教师讲解生字生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让学生组词造句。

4、理解诗句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远上”指向远处伸展,“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石径”指石头铺成的小路,“斜”指弯曲。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白云生处有人家:“生”指产生、生出,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坐”指因为,“晚”指傍晚。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树林。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指经霜打过的枫叶,“于”指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2. 理解古诗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自然风景的画面,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讨论、诵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山行》。

杜牧的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自读自悟,质疑
1. 指名读,纠正读音,提醒字形“枫”。

2. 自读,边读边试着理解诗的意思,遇到困难用笔作上记号,再反复读一读。

(二)合作交流,解疑
1. 小组合作,交流读书收获,解决疑难。

2. 师生合作、释疑。

(1) 生提出疑难,请同学或老师帮助解疑。

(2) 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领会全句诗的意思。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坐:因为。

爱:留恋。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3. 根据刚才的理解,读诗句。

(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
(三)细读品味
1. 指名读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些什么?
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寒山、石径、白云、枫树林。

2. 说说你看到这些景物时所想到的。

(1)谈出自己的感受。

(2)用朗读表达出自己的这种感受。

3. 整体感悟。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深秋季节,从枫叶红可以看出)
(2)读诗,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深秋的景色介绍给同学们。

4.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 带着喜爱之情,边想边背古诗。

三、练习
解释下列词语。

①远上:
②寒山:
③石径:
④斜:
⑤白云生处:
⑥爱:
⑦枫林晚:
⑧霜叶:
⑨二月花
四、总结
《山行》描绘的是深秋景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中的山路、人家、白云、枫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原诗。

六、板书
14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远景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飘浮人家居住
停车坐爱枫林晚, 喜爱枫林难抑惊喜
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

点明原因揭示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