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论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系统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素养,具备必要实践技能的综合性理论研究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造性研究精神,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动态,学有所长,能够胜任中国文学、语言学各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努力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拓宽学术视野。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听、读、译的能力。
能够直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较好使用外文信息进行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050101文艺学深入探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重要的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看法。
并能根据自己的文学理论观念,对不同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评判、吸收和运用。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过对汉语及其辅助性工具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究它们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训诂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和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独立学科,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和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丰富的内涵,民族的苦难与辉煌熔铸其里,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渗透其中。
本方向立足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等的分析,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各时期发展规律及其创作成就。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追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帮助人们反思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得到启迪和鼓舞。
2.尔雅通识课课程介绍
一、尔雅通识课程概述尔雅通识课程以全人教育为理想,汇集国内通识教育著名学者组建尔雅通识课程委员会,对于通识教育的发展以及实践进行深入探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以港台通识教育体系为蓝本,吸收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经验,设计出具有尔雅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
尔雅通识课程设计摒弃传统单一的以学科为单位而进行的划分方式,以智性的关怀为出发点对课程进行规划与设计。
课程着重于不同的知识领域相关联,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
透过在尔雅通识教育六个范畴的学习和反思,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在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时能具备基本识见。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六大范畴: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尔雅通识课程特质:●汇聚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家名师授业解惑;●着重广度及学科间的关联;着重智性启发而非技术训练;●介绍相关学科的基本学术理念及研究方法;●探讨与课题相关的人类处境或社会议题;●不要求一般大学生能力以外的先备知识或技能。
尔雅通识目标:●拓展知识视野,培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积极思考历久弥新的课题,探讨智性、追寻与个人在工作、家庭及生活的联系;●对中国文化传承及其他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表达、沟通及批判思考所需的态度及能力;●扩展好奇心,广泛阅读,发展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所需的态度和技能。
视频课时:1课时=45分钟;每门课程的视频课时计算方法为:视频课时=课程总时长/45分钟;其中,视频课时不包括在线作业、答疑、讨论互动、考试所占的课时数。
二、我校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 : 中国文论 ; 西方文论 ; 现代转化 ; 失语 ; 重建 ; 异质性
中图 分 类 号 :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9 2 1 )4— 02— 4 17 0 2 (0 0 0 0 6 0
关 于 中国文 论 “ 语 ” “ 语重建 ” 失 与 话 以及 “ 中国古代 文论 的现 代转 换 ” 的讨论 , 一直 是学 术界 的热 门 话题 。 “ 语 ” 重建 ” 失 与“ 是针 对 中 国文论 话语 建设 的两种 态 度 或抉择 , 失语 ” 蔽 了 中 国文论 话语 ( “ 遮 尤 其是 中 国古 代文 论话语 ) “ ,重建 ” 则力 图恢 复 中国文论话 语 的言说 能力 。 “ 四” 五 以来 的 中国古代 文论 研究基 本 上 都 是 在 西 方 思维 模式 的影 响下 进 行 的 , 学科 化 ” “ 系 “ 、体 化 ” 范 畴化 ” 不可 回避 的三个 维 度 。l 某 种程 度 上讲 , 和“ 是 从 正是 西 方话 语 的传 入 , 动 了古代 文 论 的 促 学科 自觉 , 提供 了学科 发 展 的范式 。但 由于现代 的范式 主要来 自西 方 , 不是 中国社 会文 化 自身 发展 并 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 会科 学版)
21 0 0年第 4期
中 国 文 论 的 现 代 转 化
郭
云
606 ) 10 5
( 中南大学 外国语 学院 , 沙 4 0 8 ; 长 10 3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 闻学院, 成都 摘
要 : 失语” 蔽了中国文论话语 , 在“ 遮 中华文化严重“ 西化” 的危机 时刻 , 重建 中国文论话 语 已成 为 中国
几 个方 面 的内容 。 首先 , 重视 对 中 国文 化与文 论 的异质 性研 究 , 重塑 中 国文论 的学术 主体 性 。
梁实秋论科学与文学
梁实秋论科学与文学摘要:近代以来,时代对科学的推崇使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到文学中,中国近代不少知识分子都关注到这一问题。
梁实秋谈科学与文学,把握住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他认为科学的影响使文学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促使文学批评主观色彩逐渐减少、能够从文本出发对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不是随意褒贬;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科学和文学存在着本质差异,不能机械化地搬用科学的方法和结论,而应该以文学自身为立足点。
他关于科学与文学关系的分析对我们探讨在尊重文学自身规律的前提条件下怎样利用科学为文学带来新的发展和变革这一命题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梁实秋;科学;文学;文学批评一、科学与文学应该有更密切的联合近代中国人反思民族的落后,认为科学技术的不发达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文化运动打出“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号,不少人将科学视为救国的灵丹妙药。
就像胡适所描述的:“近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至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个问题。
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1](P152)人们普遍认同科学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贡献,但是同时也有人在反思对科学的过度崇信是否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
甚至有人认为近现代中国人对科学的推崇呈现的是一种科学主义倾向,比如郭颖颐就认为当时整个思想界都充斥着“唯科学主义”的思潮,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所谓“唯科学主义”是指“那种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内,并相信仅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这种秩序的所有方面(即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方面)的观点”[2](P16~17),它带来的后果是“人们就把科学作为一种不可能的教条终极性应用于任何最基本的人类情境”。
[2](P167)其实从16、17世纪自然科学兴盛以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立就不可避免。
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摘要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起着及其重要而有特殊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
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量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跌落,因西方列强坚船炮利的逼迫而发生地是整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中国人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揭开了近代来痛苦而缓慢的文化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一、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开始了,但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 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
那时候中国人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鸦片战争中亲眼所睹的坚船利炮。
因此,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最初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自然地从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推断出,中国的失败主要在于技术落后于“西夷”,从而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向主要是仿船造炮。
60年代,清政府便进行了一场以“变器”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中西两种文化如何结合的重大问题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冲击和动摇了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使人们认识到,洋务派‘变器不变道’的技术主导论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二、制度层面的文化转型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与洋务派不同,改良派不仅要在物质方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
“从1895年起, 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君主立宪为目标,致力于变法图强,并开始启蒙宣传活动,他们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文化概论 第九章中国文化在近代的变革与现代的论争
上海文艺界首先发出了“人文精神失落”的 呼唤。在《文汇报》1993年3月召开的一个座谈会 上,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讨 论,尽情发泄知识分子在商业大潮与大众文化冲 击下的困惑与伤感。
北京的著名文学家王蒙却连续发表《躲避崇 高》、《人文精神问题偶感》等文,一面极力为 大众文化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对人文精 神的质疑。
洋务运动实质上是清政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而进行的一场发展近代工业的社会改革。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在保留中国文化之 本(即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 技工艺、器用文物。以中国固有的文物制度及意 识形态为本,以西方的坚船利炮为末。
“中体西用”论作为一代进步社会思潮,既反 映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又反映了当 时国人普遍具有的民族本位意识。对于促进中国 文化的近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解体
一、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就在于虽然推翻了传 统的政治制度,但在经济基础方面、精神文化思 想方面,它还没有真正动摇传统的社会文化思想。 新文化运动正是针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而发生 的一场变革,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扫除旧的残余。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这次运动的兴起。新文 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两大旗帜,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从意识 形态领域入手,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清算。
第九章 中国文化在近代的 变革与现代的论争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现代, 中国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从实质 上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和新文化的重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
胡适:百年前的文化现代主义倡导者
01
胡适的思想遗产与影响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
胡适的思想遗产对国际的影响 胡适的思想遗产在国际上的传播 胡适的思想遗产对国际文化交流的贡献 胡适的思想遗产在国际上的认可与评价
胡适思想在当代的反思与价值
01
胡适的文化观与教育理念
提倡“教育救国”的理念
胡适认为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思想的人才 提倡“教育救国”,认为教育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和实用性,提倡“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01
胡适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在文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的贡献
文学:倡导白话文,推动新文化运动 哲学:提出实用主义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学:研究中国近代史,提出新的史学观点和研究方法
在国际汉学研究领域的贡献
胡适对汉学研究的贡献:倡导科学方法,推动汉学研究现代化
胡适与西方汉学界的交流: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
胡适:百年前的文 化现代主义倡导者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胡适的生平与背景
01
胡适的文化现代主义思想
02
胡适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
胡适的文化观与教育理念
05
胡适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06
01
胡适的生平与背景
胡适的成长经历
胡适出生于1891年, 是20世纪中国最杰 出的文学家之一。
01
胡适的文化现代主义思想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胡适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过时、落后的思想观念,需要被现代主义思想所取代。 胡适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这是推动文化进步的重要手段。 胡适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和文化现象,需要进行改革和剔除。 胡适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传统文化,以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
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的影响
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的影响国外哲学和社会科学对我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主题,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学科领域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的讨论:一、近现代哲学的传播与影响启蒙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启蒙思想、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等思潮传入中国,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和思想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最为显著的国外哲学对中国的影响之一。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引入社会学与人类学:西方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论在中国得到了引入,推动了对社会和文化现象更深入的研究。
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解读,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与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三、法律体系和政治制度法学与政治学:西方法学和政治学的理论体系对中国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现代法治观念、宪政制度等的借鉴,有助于中国在法律和政治领域的现代化进程。
四、经济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理论: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吸收了市场经济、私有制度等理念,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管理学:西方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的企业管理、组织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推动了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提升。
五、文化和思想交流文学、艺术、哲学思潮:西方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潮在中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启发和影响。
总之,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既包括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挑战和冲击,也包括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和启示。
这一影响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对其进行本土化和创新。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2)一、学科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研究汉语和汉语言文学应用的独立学科,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及其辅助性工具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
探究它们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训诂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以使自身得到发展。
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将为检验和充实普通语言学理论做出贡献,并为社会语言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汉民族的思维特点、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及社会进步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要培养自己的研究生成为具有扎实的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有独立从事汉语言文学或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从事计算机应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可在一般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文化、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三、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前一年半以学习基础理论为主,适当参与科研工作,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
后一年半用来完成学位论文,同时也参与一定的学术活动。
学习期间要求写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1一2篇,以体现通过学习所已取得的科研能力。
四、研究方向1、修辞学2、词汇学3、对外汉语教学五、教学与社会实践本学科研究生,要在学习期间安排适量的教学实践,由导师或参与指导的教师对于他们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评点,并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给定成绩。
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研究生在读期间可以通过必要的渠道访问专家学者或进行专题调查,学会独立或有组织地进行语言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同时,要求他们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国内举行的本学科学术会议。
六、学位论文学生在第三学期向导师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报告书要求具备如下内容:1、论文选题2、研究的范围、重点及创新的内容3、所需要的主要资料及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4、论文大纲及完成计划论文要求达到:选题须是本学科的前沿课题,所采用的观点和方法亦当富有新意;所要阐述的理论认识,所要建立的观点,须不出现重大科学偏误,通篇论文须要能够反映出作者独立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材料合理提出科学认识的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及中外文字进行科学表达的能力。
方法论问题:文学的人类学转向——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学术论坛扎记
式 的出现 ,给 诸多 陷人 传统 学科 研究 方 法泥 淖 的人 文社 会科 学 提供 了理 论 创 新 的空 间。 然而 , 人文 社会 科 学 向人类 学转 向的萌芽 产生 于何 时 ? 于何 因呢? 源 通过 对 学 科史 的 回顾 , 者发 现 , 文社 会 科 学 的人 类学 转 向 , 非 只 属 笔 人 并
于今 天 的学界 , 它有 着厚 重 的学 术积 淀 。 以历 史 学 的人类 学 转 向为例 , 史学 历 的人类 学 转 向发端 于年 鉴学 派 的历史 人类 学 , 本质 在 于 2 其 0世 纪六 七 十年代 发生 的人 类学 的文 化转 向 ,这一 转 变引 起 了象征 和 符号 人类 学 的文 化取 向代 替 结构一 功能 主义 人类 学 的社会 取 向 , 而导 致 历史 学在 理论 、 法 与写 作实 从 方 践 等方 面 的一 系列 深刻变 革 [。回到文 学研 究 , 学 与人类 学作 为人 文社 会科 1 ] 文
— — —
Jn 02 a .2 1
V0 . 1 13 No.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 l卷
第 1期
..............
.
.
.
...—
—
方 法 论 问题 : 学 的 人 类 学转 向 文
首届 中国文学人 类学青年 学术论坛 扎记
学 中两 门重要 的学 科 , 两者 的融 合 , 历 了漫 长 的历 史过 程 。从早 期 人类 学 家 经 弗 雷 泽 的《 金枝 》 开始 , 到弗 莱 的原 型 批评 理 论 对 当代 文 学研 究所 产 生 的深远 影响 , 以及 进入 2 0世纪 以来 在 “ 西学 东渐 ” 的影 响 下 , 中国一 大批 优秀 的学 人 , 如王 国维 、 林耀 华 、 自清 、 朱 闯一 多等 , 力 于 东西 对话 的学 术尝 试 。 为 文学 致 都 研 究 的人类 学转 向 , 出 了不 可磨 灭 的贡 献 。 因此 , 首届 中 国文 学 人类 学青 做 在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
【内容提要】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究竟从何时开始?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五四”说,后来“晚清”说逐渐占据主流。
“五四”说之所以被“晚清”说代替,是因为其具有不可超越的局限:它不能解释“五四”之前中国文学批评中萌生的“科学化”和“人本化”因素。
“五四”说存在的根据主要是“五四”时期白话文的盛行和政治家对历史的划分,但它们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文学批评。
笔者认为,检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五四”说,有着学术史、学科建设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究竟从何时开始?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是“五四”说,即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开始于“五四”时期,这以我们众多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之后,“五四”说遭到质疑,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晚清”说逐渐占据主流,即人们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于晚清时期。
但是,当历史逐渐远去的时候,我们再来冷静清理其中的曲折是非,或许可为文学批评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况且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仍然在学界有一定的残余影响。
一、“五四”说的局限所谓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就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现代性因素的萌生,导致了中国文学批评“型”的转变。
而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因素,又主要是指文学批评的“科学化”和“人本化”①。
但是,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五四”说,不能解释五四之前中国文学批评中萌生的“科学化”和“人本化”因素。
因为五四时期的学人虽然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民主”的呼声早在五四之前便已响起于中国大地。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两篇重要理论文献,被许多人认为是文学革命的开始。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言文合一”,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作为现代文学语言。
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作者:徐嘉和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20世纪的中国文学面临过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这不仅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所趋,也是积极参与其中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文学出现了第一次现代转型,这种转型表现在哪些方面,具体有哪些特征,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从精神、形态以及发展三个角度来展开论述,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接下来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国文学;文学转型;文学批判[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1新民主主义革命诞生伊始,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所共同推进的白话文运动,为中国文学的现代钻形确定了最初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激烈的反传统思想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转型。
而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开展以及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不断涌入,与“反传统思想”较为对应的“西化”意识则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如果说“反传统”是对中国社会革命进程的回应,那么“西化”则是对这种革命的进一步延伸,而经过“五四”以来无数文化学者及文学创作者的反复摸索与前进,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形成了其由古典向现代的第一次转型。
从精神取向上来看,其批判封建主义,高歌颂扬人的思想和天性解放;从艺术形态上看,其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文学形态;而从发展上看,其所主张的是多元并举和兼容并蓄。
一、精神上转型:批判与解放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器用的现代化变革,而这早在19世纪下旬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之中已初见端倪;第二个极端,即制度的现代化变革,以梁启超和康有为所主张和引导的戊戌变法为例,其主张变法维新,变封建帝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第三个阶段,即思想的现代化变革,如“非圣反孔”、“反孔非儒”等等。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摘要】本文从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文学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启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理论在塑造和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启示。
本文旨在强调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其在中国文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并为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影响、发展历程、启示、重要成果、未来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概述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文学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体裁和流派。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批评和研究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代中国,随着文学批评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文学理论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反思和探讨,文学理论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支持。
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文学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启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未来展望等方面的探讨,全面分析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文学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2. 正文2.1 现代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蓬勃发展,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尤为深远。
西方文学理论为中国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发展中国的是指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当代中国的实践,提出许多新的理论观点,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
我们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双百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和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
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
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范式
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范式一、范式与中国现代文论范式(paradigm)一词的英语词义是范例、模范、词形变化表、语法模式等等,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史研究对该词的创造性使用,赋予了该词崭新的内涵。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定时期内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
这里的范式意指一定时期内的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世界观、形而上的思辨方式、认识和操作程序、技术、规则和标准、以及具体的实践范例等等。
虽然《科学革命的结构》《再论范式》都试图准确地界定这个概念,但是库恩最终对这个概念的表述还是不够清晰,因为这一点库恩的范式概念招致了英美主流科学哲学家的诸多批评,甚至他本人也沮丧地承认“范式”一词造就了过分的可塑性,“几乎可以满足任何人的任何需要”。
不过事情在相反层面也往往会具有意义,正是内涵的模糊和含义的暧昧为范式一词赋予了广泛的影响力,使它成为当代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人们对它的使用也远远地超出了最初的科学史的范围,扩展到相关传统和创新的一切领域。
鉴于思想和理论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对其他领域的概念范畴的恰当借用往往能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这种借用在某种水准上也可以视为一种理论的创新,这一点正如库恩本人对“paradigm”一词的创造性使用一样。
本文所提出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范式”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的,这种提法的学理根据在于以下两点:首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形态在晚清发生了一次巨变,由此萌生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形态,现代形态的文学理论批评与古代文论之间的某种水准的断裂,使得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呈现出“革命性”的特征,中国现代文论的这种历史和逻辑上的特征在结构上类似于库恩对科学史上的断裂性变革的理解,在库恩那里,“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因而,科学史与中国现代文论史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的结构相似性,使得范式一词在二者之间具有一定水准的理论通约性;其次,按照库恩的理解,相对规则、标准来说,范式对于一定时期的科学共同体具有优先性的约束也就是说,对于一定时期的科学史层面的理论研究来说范式具有首要的导向意义,范式代表着一定时期的科学共同体共同拥有的对世界和研究对象的信念,它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层面规定了把握和研究对象的规则,并且提供了具体的、范例性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说范式先验地规定着、并且现实地描述了某一时期科学史的“基本面貌”,对于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发展史来说,正是作为“文学研究共同体”的文学理论批评实践者所共有的文学观念、相关的批评方法、批评话语、以及作为典范的研究者及其理论和批评实践,构建了中国现代文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机制,这一点上我们完全有根据提出中国文论的现代范式这一概念。
20世纪80-90年代的学术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的学术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学术思潮在西方思潮的催生和本土人心思变的心理驱动下风起云涌,一波紧逼一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李泽厚一句“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现”(李泽厚:《走自己的路(对谈集)》,第313页,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划了较为清晰的分界线。
透过思想和学术的夹缠、淡出与凸现的纠结,在学术思潮中涌动浮现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也在精彩纷呈的同时,五方杂处,泥沙俱下,其研究模式和方法值得我们反思总结。
一80年代的学术思潮似乎是伴随着所谓“拨乱反正”的意识形态逻辑起步的,但那仅仅是表面的呈现,真正有头脑有远见的学术研究者早已超越了这个层次。
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初版于1979年)就是“新时期”思想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回到康德”和“主体性”的倡导,是整个1980年代的学术思潮潜在的逻辑和内在思想的脉搏。
因而,启蒙、拯救、改革等成了这个时代学术思潮的出发点和关键词。
与此相适应,学术研究者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争做思想启蒙者和学术英雄成了人文学者挥之不去的梦或痛。
一时之间,创新、突破成了各个研究领域的焦点,观念的转换和方法的更新成了学术研究的当务之急。
8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氛围和学术潮流中向前推进的。
“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成了研究者追捧的新思潮,不管懂与不懂,适用不适用,都想方设法趋新,“咸与维新”。
于是,用系统论探讨人物性格,用突变论研究人物塑造,用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透视艺术创新与审美趣味,等等,不一而足。
对创新的追求已近狂热,黄子平曾经风趣地形容:创新这条狗到处汪汪乱叫,弄得研究者疲于奔命,连撒尿的工夫都没有。
(与王晓明的一次对话大意)对方法的热衷也接近”(转引自《外迷狂,刘再复当时有一句名言:“对方法论的兴趣,是接近真理的热情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与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与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关系作者:赵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0期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方法论为理论基础,对对外汉语教学法进行描写来进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方法论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启示研究,希望本文能为对外汉语的教学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启示建议[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一、引言(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方法论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
其中根本方法它是最为根本的方法论的指导原则;基本方法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学说转化和具体方法化的哲学方法,例如矛盾分析法、群众路线方法等等;而具体方法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转化和具体方法论的方法,例如对外汉语教学法、问卷调查法等等。
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法论原则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与启示。
(二)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科学方法论对于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十分丰富,例如朱德发(2008)在《科学方法论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科学方法论对于推动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至少发挥了“导引方向”、“穿越时空”、“革故更新”、“尝试实践”、“务实求真”五大功能效应,其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何尚武(2008)在《基础教育改革要借重科学方法论》中认为从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教育改革的失败教训,到中国目前仍在深入推进的、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证明科学方法论不管在改革的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综观前人的研究文献发现,科学方法论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比较丰富,但是在具体的学科,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论述较少。
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对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启示与作用。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
A Study to the Parlance of 'May 4th Movement' whe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Criticism Occurred
作者: 庄桂成[1];庄春梅[2]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2;[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武汉,430077;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109-112页
主题词: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
摘要: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究竟从何时开始?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五四'说,后来'晚清'说逐渐占据主流.'五四'说之所以被'晚清'说代替,是因为其具有不可超越的局限:它不能解释'五四'之前中国文学批评中萌生的'科学化'和'人本化'因素.'五四'说存在的根据主要是'五四'时期白话文的盛行和政治家对历史的划分,但它们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文学批评.笔者认为,检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五四'说,有着学术史、学科建设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意义.。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历史积淀。
本文围绕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创新、文学史分期的重新界定、文学史中的理论创新、中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的对话以及文学史与文化史、社会史的交叉研究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并且为中国文学史的整体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学术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中国文学研究走向更高水平,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理论创新的思考,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环境,为文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文学史分期、文学史中的理论创新、中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文学史与文化史、文学史与社会史、对话、重要意义1. 引言1.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传统与现代性相融合的产物。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观念的演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学史的一部分,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学传统,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国际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中外文学交流、文化互鉴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深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中国古代文论范畴
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中国古代文论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章,其中传统文论范畴体系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且对于现代文学理论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主要包括文学概论、文体论、修辞论、鉴赏论、诗论、词论、曲论、小说论等多个层面,涵盖了文学创作与鉴赏的方方面面。
这一体系既包括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形式要素,又涵盖了作品表达技巧、风格特点、审美价值等多个层面,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传统文论范畴体系的普适性和现实适用性逐渐受到挑战。
在现代文学创作与鉴赏中,很多“新生事物”无法通过传统文论范畴体系进行科学解释。
比如,现代文学中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学”、“大众文化”等均涉及到传统文论范畴体系无法很好解释的新概念和新形式。
为此,现代阐释对于传统文论范畴体系的“重解读”和“扩展”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现代阐释不仅需要对于传统范畴体系进行延续,同时需要将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与现代社会、文学及文化紧密结合,提出“新”概念和新观点,从而为现代文学创作与鉴赏提供更多的突破口。
现代阐释主要需要考虑到的方法论问题有:一是强化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将中国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与外来文化进行有效整合;二是注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新媒体文化的发展纳入到文论研究中,以探索新时代的文学变革;三是加强跨学科研究,借鉴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对传统文论范畴体系进行跨学科研究和使用,以适应更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
总之,传统文论范畴体系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理论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当代文学研究和创作需要在传承之余,摆脱束缚与局限,借助现代阐释方法论的支撑,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文学变化与研究方向,实现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1期2008年1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1 No .1Jan .,2008科学方法论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收稿日期]2007-12-06[作者简介]朱德发(1935-),山东蓬莱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德发(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的激变期,至今学术界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转型功能机制的论述并不多。
科学方法论对于推动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至少发挥了“导引方向”、“穿越时空”、“革故更新”、“尝试实践”、“务实求真”五大功能效应,其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科学方法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功能效应[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194(2008)0120047208 从多维度多层面探讨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曾是学界的热门话题,业已发表或出版了不少有创意的且令人诚服的论著,学界几乎公认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激变期与完成期;但是大多著述在探索这个转型过程及其动力机制与功能效果时,却少视或忽略了科学方法论的独特功用。
若说本文有何开拓价值的话,就是想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透析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的必然性、合理性与启示性。
一 究竟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有哪些根本性的或代表性的标志和特征,也就是通过所谓的“转型”中国文学蜕变为何种形态,有哪些规定其是新型文学而有别于古典文学的新质与新形?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虽然并不一致,考察角度不同所作出的判断也不同,但是仔细辨识也可以见其异中之同,即取得的共识:从文学本文来说,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的正宗地位,自由体式代替了章回体或格律体的主导体裁;人道文学取代了载道文学或平民文学取代了贵族文学的价值内涵,求真写实的文学取代了瞒与骗的文学,用胡适的话来说则是“活文学”(即白话文学)代替了“死文学”(即文言文学)、人的文学代替了非人的文学;文本结构从形式到内容再到风格来了个大换血或大变型,这种概述尽管有二元对立思维的绝对化之嫌,然而这确实是“文学转型”的鲜明标志。
从文学格局来说,五四文学已由开放的多元的文学格局取代了古代文学的僵化封闭的局面;这里所谓的转型后开放多元的文学格局,不仅指向对域外各民族文学开放并吸纳海外各国先进文学为我所用,博采众长,而且也指涉新文学阵营并不主张一元主义而提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风格、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容许文学社团相互竞争、创作风格争奇斗妍,即使对保守派的、鸳蝴派的甚至传统体的文学也不是“赶尽杀绝”,而是在对抗、互补、制衡、共生的文学生态中生存着、演化着。
如果承认上述就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所显示出的标志性特征,那么科学方法论对于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到底有什么关系,究竟起了哪些重要作用或者说发挥了什么主要功效。
只要稍微懂点科学方法论和了解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那就能斩钉截铁地说“没有科学方法论就没有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就不能建成现代化的中国文学”。
科学方法论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思想威力和功能效应,我们可以多方面来探察认识,这里着重从两大维度的考析与阐述入笔,揭示其奥秘,探究其真谛。
科学方法论能够导引正确方向,开创现代文化或文学领域。
顾准认为“方法论就是哲学”;《苏联大百科全书》对方法作了这样的解说:“从实践上或理论中把握现实的,为解决具体课题而采用的手段或操作的总和”,而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的体系、形式和方式的原理学说”。
[1]简言之,方法就是一种工具,方法论就是工具论;即方法论既有“方法”又有“论”,前者是方式手段,后者就是依据的原则原理,方法论不是单纯的方法,而是与科学理论体系粘合在一起的。
从历史上看,创立方法论的先哲们都十分重视方法论在获得真理、开拓领域、建构思想体系或科学学说中的导向或建构作用。
培根将方法论的选用比成跑路,他说:“正如俗语所说,一个能保持正确道路的瘸子总会把跑错了路的善跑的人赶过去。
不但如此,很显然,如果一个人跑错了路的话,那么,愈是活动,愈是跑得快,就愈会迷失得厉害。
”[2]22这就形象地指出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或在文化文学建设中如同跑路选择方向一样,方向选择正确了即使瘸子也能跑快,如果方向选错了即使腿脚好的人也会越跑越糟;致力于科学研究或文化建构也是如此,如果方法论正确那就能发现真理快、出成果快,若是方法论不对头就适得其反。
笛卡尔说得更明确:“要认识真理,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即使“那些只是极慢地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着正确的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而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3]363-364这既强调了科学研究或文化建构自觉选择正确方法的重要性又说明了正确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或文化建构的独特效能。
卡西勒在研究18世纪西方启蒙哲学时曾用“理性”一词来表述时代文化精神的特征,在他看来,“理性最重要功用,是它有结合和分解的能力”。
[4]11就是说它是一种既能分析又能综合、既能分解又能建构的科学方法论,即“只要理性学会把自己独特的分析解剖和综合重建法运用于某一新的、极端重要的知识领域,就能进入这一领域。
”[4]14卡西勒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阐释“理性”的,理性只有作为方法论来把握和运用才能在发现真理、开辟知识领域中发挥无攻不克的巨大威力。
这就启示我们: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既有超常的解构功能更有不可估量的建构功能。
如果说先哲们着重是从普适性的意义上论述方法论的导向和建构作用,那么“五四”文化先驱们在中国文学转型的激变期正是由于选择了科学理性及其方法论,方高举起“赛先生”和“德先生”两面大旗,将中国文学的转型导向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并为新文化新文学的建设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如果没有科学方法论的正确导向与特效功能,中国文学转型怎能在几年内就高奏凯歌,取得了与世界现代文学接轨的骄人成绩?如果没有科学方法论的独特功效哪能开辟出那么多的百花绽开的新文学园地?中国文化或文学激烈转型的五四时期,科学方法论虽然主要是从域外借鉴而来,特别深受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洗礼,但是作为科学方法论却是多元并举而非一元独尊的。
这主要因为:一是每个真正的科学家各有其方法论与世界观,方法论则是各科学家通过科研实践探索出来的,而在这探索过程中势必要应用已知的方法,若已知方法不够用或不适用就要创出新方法;这种新创的方法既是已有方法的推陈出新又是新科学的发现,也是一种新方法论的创造,这表明科学方法不是凝固不变的、独一无二的,而是可变的有差异的。
况且,“凡在科学上有创造发明的人,虽然他的创造发明,对揭示大自然的秘密来说,不过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粒砂子’(居里夫人语),然而他总会陶醉于他的成就,总会以偏概全。
他既戴上了他自己制造的有色眼镜,他自然会有一种通过这副眼镜所见的世界———世界观。
”为纠正或避免这种世界观上的“以偏概全”,就必须倡导多元化的科学方法论。
“惟有多元主义而不是一元主义,才是符合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求的。
”[5]419试想,如果五四时期在哲学思潮中不出现多元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哪能形成20世纪中国第一个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学上斗奇争妍的艺术春天?二是推动中国文学转型的文化先驱们对科学方法论的选择或采纳呈现出同中有异的多元取向,即虽然他们选纳的方法论都属于科学方法论范畴,但并不完全源于一元的科学方法论,或者汲取多种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或创造对象的需要予以整合,或者选取某种科学方法论为主导兼及其科学方法,或者在已有科学方法论基础上推陈出新,等等。
总之五四一代文化先驱是具有自由理性自觉的一代,既不是唯理主义者又不是偶像崇拜者,他们无不从自由意识出发根据中国文学转型的现代化需求去选取科学方法论。
就宏观方法论来说,自觉驱动中国文学转型的领袖人物陈独秀由选择生物进化方法论发展到选取辩证唯物史观方法论;为中国现代型文学奠基作出独特贡献的“周氏二兄弟”从赫胥黎《天演论》中汲取生物进化方法论,并在中国文学解构与建构的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文学研究会的理论旗手沈雁冰兼容了进化论与唯物论的方法论,使其批判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所运用的方法论具有更多的辩证思维的特征;创造社的主帅郭沫若的科学方法论既有泛神论的基因又有进化论的因素也有辩证唯物论的因素,而且是个动态的多变的科学方法论结构;李大钊认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方法论,但他并未过分强调阶级分析方法,而是84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1卷极力寻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平民主义或人道主义的相通点;特别是竭诚推动中国文学转型的急先锋与设计师的胡适,活学活用杜威的实验主义的方法论,建立起终生不渝所恪守的科学人生观或宇宙观,引导其“为大中华造新文学”的前进方向,并为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开创多个“殖民地”,实现了他“自古成功在尝试”的学术追求。
因此,这里我想重点剖析一下胡适建构的科学方法论即其所认定的“科学人生观”的深切内涵与功能特质,以窥测五四文学先驱们所选取的科学方法论的导向与开拓作用。
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说:“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先生,一个是杜威先生。
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
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
这两个人使我明白了科学方法的性质与功用。
”[6]658对胡适科学人生观或科学方法论的确立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杜威,他不仅从杜威哲学中汲取了构成其科学方法论的进化论与实验室态度,而且亲自感受到杜威的言传身教。
由于胡适从不盲从或迷信偶像,总是带着一种怀疑眼光来看待一切思考一切,所以他对杜威实验主义科学方法的接纳与汲取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制与独思的活用,这就使他的科学人生观及其方法论的内涵与功能既不是照搬又不是硬套,而是打上了胡适的思想印记。
胡适对于何谓科学的人生观或科学方法论,曾于1923年和1928年以同样的《科学的人生观》为题作了较系统的阐释,这说明他对科学人生观及其方法论研究的深入和重视程度,也说明了他对科学人生观传播之切宣传之急,恨不得立即普及科学的人生观,将中国人民从迷信蒙昧、保守顽愚的迷雾中拯救出来,去迎接世界性的科学思潮的洗礼。
他认为科学的人生观或方法论具有两大层次的意思,即“第一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第二拿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来论述科学的人生观,使科学的人生观或方法论的内涵与功能越加明确清晰。
所谓“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这第一大层意思,就是以现代科学的原则原理或现代科学知识或现代科学理性作为科学人生观或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开拓我们对宇宙或人生进行探究和认识的理性视野;并且拿现代科学研究已有的成果为科学的人生观方法论规范了“新的十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