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治疗
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为 肱骨 关 节 面 的 l4 1 3 / ~ / 。肩胛 盂 的垂 直 径 相 当 于
围炎患者 6 3例 , 其 中取 得 随 访 1年 以上 的 有 4 2
例。
复 。() 为轴 心作 环 旋运 动 , 顺 、 时针 方 向各 数 1 肩 按 逆 次, 幅度 越大 越好 。() 臂伸 直 贴耳 上 举头 顶 ( 练 2双 初
时 可 用 健 手 帮 助 上 举 )然 后 屈 肘 , 臂 经 头 顶 , , 前 手 抓住 对侧 耳 朵 , 向健侧 歪 , 头 以增加 腋 部伸 展 。() 3屈 肘 置胸 前 , 背抵 侧 肩部 , 手 推 肘 , 手 摸 到 颈背 手 健 使 部 。() 4双臂 内旋后 伸 , 痛 巾腰 骶 部 , 手 以拇 指做 支撑 向 上健 手帮 助将 患 手推 向对侧 肩 胛部 。() 手指对 5两 插, 上举 头顶 , 心 向上 , 力推 托 。 掌 用
1 临床 资 料 19 9 8年 8月 ~ 0 1年 4月 , 者 治 疗 肩 关 节 周 20 作
主 动 功 能 锻 炼 , 是 本 手 法 治 疗 成 功 的关 键 , 功 这 练 必 须 达到 功 能位 要 求 , 天 3 4次 , 次 2  ̄ 0 n 每  ̄ 每 0 3 mi , 其 幅 度 、 度 可 根 据 病 情 和 体 质 酌 情 进 行 , 渐 增 强 逐 加 。即使 开始 有些 疼 痛 , 亦要 坚 持 锻炼 , 到完 全康 直
个 月 ; 不 同 程 度外 伤 1 有 9例 , 明 显诱 因 的 4 无 4例 ; 病 在左 肩 2 5例 , 右肩 3 例 , 1 两侧 者 7例 。 12 主要 症 状 、 征 ( . 体 见表 1 )
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5例
明显 。本 病 治疗 方法 多 种 多样 , 我 治疗 1 ,次为 1 次 4 个疗 程 。 院采 用手 法结 合 中药 熏 洗 、 能锻 22 中药熏洗 功 . 炼治 疗 , 果显 著 , 报道 如下 。 效 现
皇 综 合治 疗 节周 围炎5 例 口, -月关 口7 肩 I _ 5
彭 宇 梁 坚 贵 港市 中西 医结 合 骨科 医院 5 7 0 广 西责 港 市建设 路 中段6 9 3 10 3 号
关 键 词 肩 关 节 周 围 炎 ; 法 ; 药 熏 洗 ; 能 锻 炼 ; 医 药 疗 法 手 中 功 中 中 图 分 类 号 : 6 43 R 8.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 0 1 (0 )4 0 4 — 2 10— 7 92 1 0 — 09 0 1
1 临 床 资 料
于男 性 , 由于 以5 岁左 右发病 者 居 0 多 , 以又称 “ 所 五十 肩 ” 。又 因为 患
手法后用 中草药进 病 后 肩关 节 僵硬 ,功 能 活动 受 限 ,
行患肩熏洗 ,选用 自拟肩痹熏洗 汤 , 好 像 被 冻 结 了一 样 ,故 又 称 之 为 药用 : 活 6g 秦 艽 1 、 独 、 2g 防风 6g “ 、 冻结 肩 ” “ 凝症 ” 一 般认为 此 或 肩 。
细辛 3 、 川芎6 、 1 g桂枝 1 g 病 主要病 理 系慢 性退 行 性改 变 , g g当归 2 、 0、 多
所 有病 例 均 为 我 千 年健 1 、 风 藤 1 、 0g 海 0g 杜仲 1 、 继 发 于肱 二 头肌腱 腱 鞘 炎 、 2g 冈上 肌
肩关节周围炎康复诊疗规范
肩关节周围炎康复诊疗规范【概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肩部疾病,简称肩周炎。
【临床表现】1.初期(疼痛期):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
多数患者呈慢性疼痛,有的患者仅感觉肩部不适,或有束缚感,个别患者急性发作。
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至三角肌的抵止点。
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
活动时,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重,不能梳头洗脸,患侧手不能摸背。
以后肩痛迅速加重,尤其夜间为甚,不敢患侧卧位。
2.中后期(粘连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
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正常的减少1/4~1/2;严重者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
梳头、穿衣、举臂、向后结带均感困难。
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
【辅助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肩关节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肩关节CT或MR1.血脂、抗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康复评定】1.疼痛评定:视觉模拟评分(VAS);2.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3.肌力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生活质量的评定。
【治疗方案】(1)关节活动度训练:摆臂运动、环形运动、爬墙运动、外旋运动、拉环运动等。
(2)关节松动治疗:松解关节粘连、增加软组织弹性、缓解肌肉痉挛。
针灸疗法;(3)推拿按摩治疗:通经活血、松解粘连,增加运动范围;(4)肌力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肉力量及肌肉的弹性;(5)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波或超声药物透入、激光、音频电疗法、激光疗法、磁疗法等。
(6)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盟、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7)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本文介绍了其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首先,适用对象必须符合中医诊断中的肩痹病(TCD编码:ZBFH91)或西医诊断中的肩关节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75.0*)。
疾病分期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
证候诊断为风寒痹阻证。
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明确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并且患者适合中医治疗。
标准住院日为≤21天。
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符合第一诊断、门诊治疗疗效不佳、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实施。
不能进入本路径的情况包括有手术指征、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曾经接受肩关节手术治疗或肩关节畸形。
中医证候学观察包括四诊合参,收集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入院检查项目包括必需的肩关节X线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可选择的项目包括肌电图、肩关节CT或MRI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法、针灸疗法、中频理疗疗法、其他外治法、口服中药汤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其他疗法。
口服中药汤剂的选择根据不同证候,风寒痹阻证可选用祛风散寒、祛湿通络的中药。
出院标准包括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二、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TCD编码:ZBFH91、ICD-10编码: M75.0*)的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主要诊疗工作(第1天)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重点医嘱(第2天)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实施手法等治疗措施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中医辨证治疗牵引疗法物理治疗松解类手法临时医嘱血、尿、便常规肩关节X线片血糖及其他必要生化检查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对症治疗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肩关节周围炎1 范围和目的1.1目的规范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1.2范围本指南提出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锻炼。
本指南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肩关节周围炎frozen shoulder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关节炎。
是肩周软组织(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病变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古代医籍的描述,可归属于“漏肩风”、“五十肩”、“肩凝证”等范畴。
3 诊断3.1病史病程长短不一,多由外伤或者外感风寒等原因引起,多为慢性发病。
好发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部分患者在5年内对侧肩关节再次罹患[2]。
3.2症状体征肩关节疼痛,夜间尤甚;肩关节轻度被动内收、内旋位,冈上肌、三角肌可出现废用性萎缩,肩关节周围广泛压痛,甚至延伸至斜方肌与肩胛间区域[3];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尤其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肩关节外展“扛肩”现象[4-6]。
3.3分类[3]肩关节周围炎一般按病程长短可分为肩周炎急性期、肩周炎慢性期、肩周炎功能恢复期。
3.3.1肩周炎急性期起病急骤,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
夜间剧痛,压痛范围广泛,喙突、喙肱韧带、肩峰下、冈上肌、冈下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四边孔等部位均可出现压痛。
急性期可持续10-36周。
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3.3.2 肩周炎慢性期疼痛相对减轻,但压痛仍较广泛,关节功能受限发展到关节僵硬,梳头、穿衣、举臂托物均感动作困难。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冻结状态。
年龄较大或病情较长者,本期可持续4~12个月。
3.3.3 肩周炎功能恢复期患者肩关节隐痛或不痛,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一、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痹病(TCD编码:ZBFH91)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关节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75.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5年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针灸治疗学》。
王启才主编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证型:风寒痹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TCD编码:ZBFH91、ICD-10编码: M75.0*)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肩关节手术治疗或肩关节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肩关节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肩关节CT或MRI、血脂、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中频理疗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诊疗指南
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肌腱、筋膜、滑囊、关节囊等)的无菌性炎症为病理基础,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症候群的一种疾病。
【诊断要点】1.症状(1)疼痛:肩部疼痛多呈弥散性,可向颈、背、臂、手放散,夜间或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2)活动受限:表现为穿衣、梳头、系裤、摸背等日常生活活动困难。
3.体征(1)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表现肩关节各向的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减少,通常以前屈上举、外展、外旋、后伸及后伸内旋屈肘活动的受限为着。
(2)压痛:肱骨大结节、胲骨结节间沟、肩峰下缘突、肱二头肌腱附着处、大小圆肌及肩胛骨外侧缘等压痛。
(3)肌肉痉挛:可触及斜方肌、菱形肌、提肩胛肌等的痉挛及压痛。
(4)肌肉萎缩肌力减弱:在后期,肩周肌肉萎缩以肱二头肌、三角肌为着。
原则:急性期消炎止痛,慢性期松解粘连改善功能。
1.物理治疗目的: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代谢,促进充血的消散、水肿的吸收,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松解粘连,改善功能。
(1)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可酌情选用超短波、短波、微波、毫米波等,急性期宜无热量,慢性期宜微热量,但不宜久用。
其中超短波疗法较为常用,具体方法为:超短波治疗仪,中号电极两个,患肩对置;急性期采用无热量,15min/次,1次/山慢性期采用微热量,15?20min,15?20次为一疗程。
低中频电疗法:可酌情选用低频温热电、低频调制的中频电、干扰电等相应处方或治疗参数的电疗。
其中低频调制中频电疗法较为常用。
急性期与超短波疗法配合,慢性期与各种热疗配合效果更好。
(2)光疗法:主要采用紫外线局部照射疗法,用于急性期。
具体方法为: 中波或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患侧肩关节,分前、后、侧3区照射,红斑量,每日一区,6次为一疗程,可与超短波配合。
(3)超声波疗法:用于慢性期。
具体方法为:800kHz 或1000kHz的超声波治疗仪,直径2或5cm的声头,在患肩以3cm/s左右的速度移动(也可移动和痛点固定结合,每痛点固定10?30s,但不能固定于骨突处),8?12min/次(根据面积大小而定),1次/d, 15?20次为一疗程,多用于肩关节粘连。
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17例临床报告
【 】 Me iax C G in r , l c e , t a. oe e iua ta 4 ng u , ug ad B Fe h r D e 1 M r pd r h n r l
i t v n u s f n a i s e u rd o r vd c mp tbl p s— n r e o s u e t n l r q ie t p o i e o aa e o t a i
腹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
3 5 治 疗 结 果 :经 治 疗 后 ,治 疗 组 3 . 0例 中 ,治 愈 1 8 例 ,显 效 6 例 , 有 效 5 例 , 无 效 1例 , 总 有 效 率 9 . ;对 照 组 2 67 9例 中 , 治 愈 1 0例 ,显 效 8例 ,有
肩 关节 周 围炎是 临床 常 见病 ,多发 病 。随 着 生活 和工作 习惯 的改变 ,肩 周 炎发 病率 逐 渐增 高并 趋 于年 轻化 。近年来 笔者 采用 薄 氏腹 针疗 法 治疗 肩 关 节周 围 炎 3 O例 ,取 得 良好 疗效 ,报 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 辰牌无 菌针 灸针 ) 佳 ,垂 直 进 针 。深度 约 1 2寸 。得 . 气后 留针 3 O分钟 。每周 治疗 3次 ,每 次留针 3 O分 钟 ,
疼 痛 缓 解 率 < 3 。 O 33 疗效判 定标 准 :参 照 19 . 9 7年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卫
生部 制定 发 布 《 中药 新 药 临 床研 究 指 导 原 则 》制 定 :
①治 愈 ( 床 痊 愈 ) 临 :肩 部 疼 痛 消 失 , 肩 关 节 活 动 范 围恢 复 正 常 ;② 显 效 :肩 部 疼 痛 缓 解 明 显 , 肩 关 节 活
l 0次 为 1个 观 察 疗 程 。 3 治 疗 结 果
3 1 观 察 方 法 :肩 部 疼 痛 评 价 方 法 采 用 改 良 的 视 觉 . 模 拟 评 分 法 ( s a A ao u cl,VAS , 使 用 痛 Viu l n lg eS ae ) 尺 记 录 2 患 者 治 疗 前 和 治 疗 1疗 程 后 的 痛 值 ,并 计 组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
[ y r s A u u cue ls sa e P r r ri; f c Kewo d ] c p tr u sg ; ei t isE f t n p ma aht e
肩关节 周 围炎是其 周 围韧带 、滑膜 、肌腱 的慢性特 异性
炎 症 ,肩 关节 四周 的软 组织 发生损 伤性 、退行性 病变 引起 以 肩 关节 疼痛和 活动功 能障碍 为主要 症状 的临床 常见病 、 多发 病 ;而 患者在 中晚期往 往有 肩关节 软组织 黏连现 象 ,活动功
masg)adc nrl o p(o mo et n)fr6 ae ah go p te be eterra e t f c.n o sra o ru , s e n o t u c m nt a a og r r me t o 0c ssi e c ru ,h no sr i t t n et I be t n go p n v h em e v i
(< .1. o c s n Acp c r ls saet a ei tri hdo vo s etw ih s ot d lu igi iia. P 00 )C n l i : u u t e u sg et r r is a iul e c, hc r wie s c nc1 uo n u p ma r p a h t b yf wa w h y n nl
肩关节周围炎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肩关节周围炎综合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中医药综合治疗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选择医院于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49例肩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5人)和对照组(124人)。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患肩分筋、患肩摇扳法以及中医药物敷治等方法结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之上,以神灯照射、针灸、水针等疗法辅助进行综合的治疗,每七日作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人员的恢复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数为117例,有效率93.6%;对照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数为95例,有效率为76.6%。
结论:对肩关节炎进行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肩关节炎中医药治疗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84-01肩关节周围炎是因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或劳损等,而引起的肩部关节活动受限于骨关节的无菌炎症,一般包括:滑囊炎、粘连性关节炎、肩袖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疾病[1]。
当肩关节炎发作时,病人常会感觉到肩部疼痛,活动不便甚至迟滞,这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人员进行对照治疗,具体实验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择医院于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49例肩关节炎患者。
年龄均处于42-63岁,平均年龄为50.3岁。
249例患者均经过初诊确认肩关节炎,进行x线检验排除其它疾病,列入本次实验人群范围。
其中病史不超半年的患者有47例,病史为1年的患者109例,有5年以上病史的患者有93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推拿的手法,点按患者的天宗、肩前、肩井、肩贞、曲池处的相关穴位;对患者的肩部各筋进行有序的梳理,以舒缓患者肱二头肌的长头腱,避免肌肉痉挛发生的状况;然后,采用患肩摇扳法,每次活动的时间以30min为宜[2]。
赵明宇主任医师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诊疗思维
赵明宇主任医师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诊疗思维
赵明宇主任医师是一位资深的骨科专家,擅长治疗各种肩部疾病,特别是粘连期肩关
节周围炎的诊断和治疗。
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病人常表现为肩关
节周围疼痛、僵硬,严重者甚至无法活动。
赵明宇主任医师在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对病人的检查和诊断,确诊病人是否患有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
他会通过对病人病史的了解、体格检查、X
光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判断病人的病情。
在确诊之后,赵明宇主任医师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他会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来缓解病人的症状,例如肩部牵引、针灸、按摩、理疗等,同
时也会推荐病人进行理性锻炼。
如果必要,他也会考虑手术治疗的方案,如关节镜手术、
肌腱松解术等。
在治疗的过程中,赵明宇主任医师非常注重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会详细解释
病情和治疗方案,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减少对治疗的恐惧和不安。
总的来说,赵明宇主任医师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思维非常成熟和全面,他
深谙肩部疾病的诊疗方案,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和特点,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让很多病人重获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
针灸科-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汇编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粘连前期、粘连期患者。
一、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凝证(TCD编码:BNV26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ICD-10编码:M75.011)(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2.疾病分期(1)粘连前期:肩周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轻,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型瘀滞型气血虚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凝证(TCD编码为:BNV262)和肩关节周围炎(ICD-10编码为:M75.011)。
2.疾病分期属于粘连前期、粘连期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肩部骨折未愈合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肩关节X线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MRI等。
(八)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寒湿型:驱风散寒、利湿通络。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社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临床体会
治疗方法 : 治疗 期 间 , 所 有 患 者 均 停
用治疗肩周 炎 的其他措 施 , 并禁 用止 痛 、
活血等药物 治疗 。① 针灸 组 : 取穴: 患侧
条 口透 承 山 , 肩髑、 肩 、 肩贞 、 曲池、 肩
痛 日久 , 因局部 气血 运行不 畅 , 气血 瘀滞
以致 患 处 发 生 肿 胀 粘 连 , 最 终关 节僵 直 , 肩 臂 不 能 举 动 J 。
到长期压迫 , 遂 致 气 血 阻 滞 而 成 肩 痛 。 肩
肩” 现象 。⑤ x线摄 片检查 多为 阴性 , 病
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3. 2 0 9
前、 阿是穴 等 ; 气 血虚 弱加 足 三里 、 气海 ; 气滞血瘀 加合谷 、 内关 . 夕 邪 内侵加风池 、 合谷 。足三里 、 气海用 补法 , 其他 穴位 均 用 平 补平 泻 法 。治 疗 时 留针 3 0分 钟 左 右, 1次/日, 1 0次 1 个 疗程 , 每个疗 程 结 束后间 隔 5天 , 两个 疗程后评定针灸治疗
可行 的。
关 围炎
肩关节周 围炎 的简 称是 肩周 炎 。肩 关 节周 围炎是 以肩 关节 疼痛 以及肩 关节 活 动不便为 主要症 状 的一种 常见慢 性肩 部 疾患 , 好发 生 于 中老年人 , 在 体力 劳动 者 中多见。肩关 节周 围炎 是社 区 中的 常 见病 , 给患者 带来 的疼 痛和 活动 受限 , 严
例( 3 7 . 5 %) , 未愈 3例 ( 7 . 5 %) , 总有 效
率9 2 . 5 %; 推 拿组 治愈 2 3例 ( 7 0 %) , 好 转l 6例 ( 4 0 . 0 %) , 未愈 1例 ( 2 . 2 %), 总 有 效率 9 7 . 5 % 。两组 总有 效 率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 : 针 灸或 推拿疗 法治疗肩 关 节周 围炎均 有较 好疗
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治疗及预防探讨
C i JM dDu p 1F b2 1 , c. , o4 hn o rgA p.e 0 0 V7 4 N . 1
・
13・ 0
顺时针转 , .2 0 3 0 0 5~ .S向量在 x轴之 上。③横 面 Q S环多 R
的变化 、R Q S环 的转 向及 “ 缺 ” 方 面 ,即 使 Q S环 初 始 蚀 等 R
死诊断标 准 , 中 3 其 7例 Ⅱ、l、V l a F导联均有 病理 性 Q波 , I 6
例 Ⅲ、V a F导联有 病理 性 Q波 ( 吸气 后 Q波无 明显 变化 ) 深 , 诊断符合率 为 7 .7 ; V G检 查 ,6例符合 陈 旧性 下壁 16 % 行 C 5
向上 的向量减弱 ( 消失 ) 但依 据其 Q S环 的旋转 方 向及 或 , R
最大 向最 角度 , 可作 出 判断 , 而 避免 1心 电 诊 断 的 仍 从 r
缺 陷。
V G和 E G均 为记 录心脏电激动 的方法 。心电 向量 l C C 皋 J 足按心脏 电激 动的顺 序 , 录其 瞬间的综合 空 问向量在 个 记
樊 宏 志
【 摘要】 目的 本文着重探 讨肩关节周 围炎 的临床治 疗及预 防。方法
4 9例 忠 者 中痊 愈 3 3例 , 效 1 显 0例 , 转 6例 , 者 均 恢 复 良好 。结 论 好 患
2 9例 患者采用 物理方 法
治 疗 及 肩 部 功 能 练 习 ,O例 患 者 关 节 造 影 可 见 关 节 囊 缩 小 , 部 皱 襞 消 失 , 麻 下 行 手 法 松 解 。 结 果 2 下 全 本 文 中 , 者 根 据 患者 的 病 情 选 笔 择 了物 理 疗 法 和 全 麻 下 行 手 法 松 解 治 疗 肩 周 炎 , 床疗 效 佳 , 明肩 周 炎 患 者 只 要 早 期 给 予 理 疗 及 适 度 临 说 的功 能 锻 炼 , 期 严 重 时给 予行 手 法 松 解 并 配 合 主 、 动 功 能 锻 炼 , 能使 病情 得 到 良好 的恢 复 。 后 被 均
运动针刺疗法配合普通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经验
运动针刺疗法配合普通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经验作者:赵欣宇贺亚辉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0年第08期【摘要】肩关节周围炎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运用中医手段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
文章总结贺亚辉副教授运用运动针刺疗法配合普通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证经验。
贺亚辉副教授认为肩关节周围炎病程较长,病势缠绵易反复发作,在治疗时根据不同症状以辨证分型,具体取穴。
【关键词】运动针刺疗法,普通针刺,肩关节周围炎【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5-0086-03Abstract:Scapulohumercal periarthritis is one of the common clinical diseases, which affects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o some extent.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cal periarthritis by mea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quick effect and few side eff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He Yahui in the treatment of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ith exercise acupuncture and general acupuncture. He Yahui, associate professor,thinks that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has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is prone to relap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ymptoms, it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specific acupoints can be selected.Keywords:Exercise Acupuncture;General Acupuncture;Scapulohumercal Periarthritis肩关节周围炎是最常见的肩部疾病,在肩部疾病中,该病的发生几率为42%,发病多与慢性劳损相关。
肩关节周围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概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腱鞘以及盂肱关节囊等不同部位炎症的总称,临床上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
另因本病急性期可出现肩关节周围疼痛、肌肉痉挛,又称“冻结肩”。
中医传统上又称为“凝肩”或“漏风肩”。
【诊断步骤】(一)病史采集要点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
2.症状特点起病情况、疼痛部位、性质,休息时痛还是活动时痛,有无夜间痛,有无晨僵,疼痛部位是固定还是游走,间歇还是持续,疼痛与冷热的关系,有无其他部位疼痛。
3.既往有无肩部外伤史,有无过度使用肩关节史,有无其他关节疼痛。
(二)体格检查要点1.一般情况良好。
2.局部检查外观关节周围有无红肿,肌肉有无萎缩、畸形。
触诊:皮温有无升高,有无包块,压痛的部位及程度,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度,活动时有无摩擦感;关节活动:肩关节各方向主动活动范围及活动痛,被动活动范围,特别注意屈、展活动受限情况,有无疼痛弧等。
(三)辅助检查要点主要是X线平片及关节造影检查,必要时可行关节镜检查。
X线平片注意观察有无骨质疏松或骨质破坏的情况,关节面情况,有无钙化影等。
关节造影可测量肩关节腔的容积,关节腔压力,各滑囊、二头肌腱鞘充盈情况。
实验室检查对本病没有诊断意义。
【诊断对策】(一)诊断要点1.病史及症状特点多见于中老年,右肩多见。
以肩关节周围疼痛为主要症状,初期疼痛可较轻或在完成某一动作时才出现。
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夜间休息时亦不缓解,急性期时疼痛可较剧烈,患者不能向患侧侧卧。
疼痛遇热时可减轻,受凉后可加重。
病程后期疼痛可自行缓解。
2.局部表现肩关节外观一般无明显异常,病程长者可有轻度肌肉萎缩。
依病变主要部位不同,可出现肩关节周围多处压痛,常见压痛点为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四边孔、三角肌止点处等,在病程过程中,压痛点并不恒定,可游走。
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可出现明显受限,以外展前屈及旋转受限较明显,患者穿衣、梳头、举臂、触摸后背等动作均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10T15:09:06.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石福利[导读] 封闭疗法对肩胛骨下角向内上移位型可配合药物注射治疗,即肩胛背神经阻滞疗法。
石福利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总医院医疗集团城子河中心医院 158170)
【中图分类号】R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123-02 【摘要】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漏肩风”,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多发病。
因其好发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也称“五十肩”,由于病后多有肩部活动功能明显受限,为此也有人称之为“肩凝症”、“冻结肩”。
本病发病率较高,国内外统计大致相同,约占成年人的8%,尤其是中老年较多见。
病后不仅是肩痛重,肩部活动明显受限,甚至穿衣、提裤、梳头等动作都有困难,对工作、生活及健康都有严重影响。
但到目前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国内外均未能圆满解决,治疗的方法很多,不仅疗程长,治疗效果也都很不理想。
追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对其病因病理认识不清有关,治疗缺乏针对性。
因此,明确其发生的病因,是治疗本病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肩关节肩周炎治疗
肩周炎的病因在颈部,解剖结构改变涉及与肩胛骨运动有关的某组肌肉和肩胛盂面与肱骨关节面之间的对合关系。
因此,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主要应消除颈椎局部病变对其周围神经组织的刺激或压迫。
对椎旁神经组织的压迫或刺激的原因有:①颈部椎骨之间结构稳定性下降,椎节之间位置的某些轻微改变;②颈椎间盘组织的膨出或突出。
以上这两种改变又因发生部位与性质的不同、受刺激的神经和肌肉不一,从而使肩胛骨移位程度不同,移位方向也有向内上移和向外旋等不同的改变。
这里将向内上移者又按其产生原因、程度不同分为“颈椎后关节紊乱型”与“椎间盘突出型”;将向外上移者分为“斜方肌型”和“前锯肌型”。
治疗时应以纠正颈部病变为主,结合临床不同症型选用不同的手法治疗。
一、肩胛骨内上移位
(一)颈椎后关节紊乱型
肩部疼痛部位多在三角肌及其前后缘,也可有上臂前内侧及肘部疼痛,上臂前屈上举一般可达120°,外展可达90°,后伸略受限。
治疗原则:纠正椎间不良对合关系,放松椎旁肌肉。
手法治疗推压法
(1)操作要点①以右肩为例,术者左手掌扶住患者前额,用右手拇、中、食指先提拿病变颈椎双侧的椎旁肌肉,自上而下2~3遍;②待患者颈部肌肉略有放松后,术者用右手拇指指腹在患者颈椎4~5椎旁轻轻向对侧按压2~3下,按压部位位于局部棘突旁近棘突基部。
(2)注意事项①用力应轻柔,力量不宜过大;②本法可隔日一次,一般2~3次即可;③发病初期应加强功能锻炼,如广播操、俯卧撑、引体向上等。
(二)椎间盘突出型
本型临床所占比例较大,尤其症状较重者,临床表现不仅关节及其周围疼痛较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也较明显,前屈上举、外展及后伸各个角度功能均受限,临床多属“冻结肩”之类。
治疗原则:纠正因椎间盘突出而形成的结构变化,缓解紧张的相关肌群。
1.手法治疗
(1)提拉法或提拉旋转法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见椎动脉型颈椎病。
(2)其他手法治疗可参见颈椎病相关手法,同时可参照肩关节周围炎颈椎后关节紊乱型手法治疗。
2.牵引治疗针对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可做颈椎牵引,以调整颈椎弧度、增大椎间隙,改善突出物与受刺激的神经组织之间的关系。
牵引时要求患者的头垂直或略前屈(即下颌内收),牵引过程中要求患者要尽量放松,同时,患肩可做一些前后摇摆动作。
牵引重量开始可在8千克左右,待患者适应后可逐渐增加到15~20千克,时间10分钟左右。
对这一类型患者,只要牵引方法得当,极大多数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不仅疼痛可有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也会有较大改善。
每日牵引1~2次,持续10~15日,休息数天后,如症状仍存在,可继续牵引,一般2~3疗程后均可康复。
3.封闭疗法对肩胛骨下角向内上移位型可配合药物注射治疗,即肩胛背神经阻滞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令患者仰卧,头颈部垫一薄枕,头转向健侧,于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的后缘,前、中斜角肌分开处,局部常规消毒,取药物1%普鲁卡因2毫升加地塞米松5毫克,选5号针头进针,回抽无回血,即可缓慢注入1~2毫升。
注射结束后休息5~10分钟。
在选取注射点时也可用下法:自胸锁关节向外上8厘米与锁骨中点向上7.5厘米两线相交处为注射进针点,该点系通过20具尸体标本测量所获得的肩胛背神经自肌间沟穿出处平均值。
在治疗期间应避免肩部做过大动作的运动。
二、肩胛骨外上移位
本型较内移型症状略轻,患肢前屈抬举多大于90°,外展也大致正常,但后伸及后伸旋内受限明显。
本型又可分为斜方肌型与前锯肌型两种。
本型因椎骨间稳定性下降,椎节相互间位置略有变动,这种改变可以见于冠状位,因椎体侧偏,椎间隙左、右不等,也可见于矢状位的椎体后缘不齐等椎间失稳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幅度虽不很大,但改变了椎间孔形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产生对椎旁神经组织的挤压与刺激。
对这一类型患者应结合颈椎X线正、侧位片所见,采用相应手法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定麟.现代骨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528
[2]黄皖生,张永辉.综合治疗肩周炎58例疗效观察.现代康复.1998,2:970-971. 3吕文儿.手法按摩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36. 4张新和.重症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临床研究.颈痛杂志,1996,3:175-176. 5王系民.推拿加红外线照射治疗肩周炎.中国临床康复,2002,7: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