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英国-美国-日本城市群简析)
世界城市群的空间分布
世界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城市群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因此它主要分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化国家。
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均以多个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如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10多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德国的莱因-鲁尔城市群是因工矿业发展而形成的多中心城市集聚区,在长116公里、宽67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等20多个城市,其中50-100万人的大城市有5个;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仅有10-20公里。
该城市群的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美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三大城市群都分布在制造业发达地区。
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为中心地带,其间分布的萨默尔维尔、伍斯特、普罗维登斯、新贝德福德、哈特福特、纽黑文、帕特森、特伦顿、威明尔顿等城市将上述特大中心城市连成一体,在沿海岸600多公里长、100多公里宽的地带上形成一个由5个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超大型城市群,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90%。
虽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到1.5%,但却集中了美国人口的20%左右,它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
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城市之间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城市群这一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为了地理、社会、区域经济等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
有别于单一城市,城市群更有利于区域总体资源的整合配置,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发展成本;同时,其对外界的整体影响力度更大,范围更远。
近年来,城市群更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单一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基本单元。
目前,世界公认的发展最早最好的城市群有五个,它们分别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英国中南部城市群。
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些典型的城市群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群在人文社会、空间地理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共性;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同,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征。
本文试图从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方向分析这些城市群的特点,以期能概括出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
一、国外五大城市群概况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且公认实力最强的城市群。
它以纽约为中心,包含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主要城市。
含10万以上人口城市40个,大小城镇共200个,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从芝加哥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纵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边界。
它的兴起得利于五大湖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和便利的水运,重工业发达。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一个多核城市群,一般可细分为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城市群,以大阪为中心的京(都)(大)阪神(户)城市群和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城市群。
著名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神户、横滨等。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现实意义上的超级城市带,区内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约有40座,主要核心城市和地区有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德国的鲁尔区及巴黎。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主要指从伦敦经伯明翰、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城市连绵带。
其代表城市主要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
二、五大城市群的主要产业结构特点五大城市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各有千秋,使得各个城市群有其独特的产业结构特点,但在总体上它们又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世界城市群的启示
世界六大城市群1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又名波士华城市群,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大城市以及200多个市镇。
形如带状,长约1000KM,宽50~200KM,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占美国总面积的1.5%。
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2.5%,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2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位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里夫兰、匹兹堡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集中20多个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是北美重要的制造业区。
该城市群与美国东北部沿海城市群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城市群。
3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又名东海道城市群。
从东京湾的千叶开始,经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大阪、神户直达北九州的长崎,呈条带状,从东北向西南延伸1000KM,占日本总面积的6%。
人口将近700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61%。
4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由伦敦大城市经济圈、伯明翰城市经济圈、利物浦城市经济圈、曼彻斯特城市经济圈、利兹城市经济圈,面积4.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的18.4%,人口3665万,占总人口的62.7%该城市集中了英国经济总量的80%。
5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
他们地跨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
总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600万。
其中,人口达到10万以上的城市有40座。
典型案例:纽约:在纽约的上班族当中,35%的人集中在金融行业。
其中不少人不住在纽约,有些甚至住在费城,每天早晚,这群上班族,要花费一、两个小时,乘坐火车、地铁、汽车往返于家和公司。
借助纽约的资本优势,都市圈内的每一座城市都形成了各自的产业亮点。
费城的重工业,波士顿的高科技产业,巴尔的摩的冶炼工业,每座城市的主导产业都是单一的。
但放眼整个都市圈,多样化、综合性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单个城市功能的简单叠加。
全球六大城市群概况
市 ,以及众多小城镇 。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 产基地 。该城 市带面积为45 平方公里 ,人 口3 5 .万 60
万。
中国长 三角城 市 群概 况
长江三 角洲地 区是以上海为龙头 、由浙江( 杭州 、
宁波 、湖州、嘉兴 、绍兴 、舟山 、台州七市) 和江苏( 南
京 、镇江 、扬州 、泰州 、常州 、无锡 、苏州 、南通八 市)5 1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 ( 本报资料 )
果的上海林 派环保科技公司是 家民营企业 ,该企业负 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 ,牛奶 盒包装做成的产品比木 材更 受欢迎 。 “ 些利 乐包装 的循环 利用前景 十 分 这 好 。”市废弃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世博园区广泛 使用的垃圾桶 ,造型更新颖 、标识更清晰 ,寿命也比
传统 材质 的垃圾桶 更长 ,与世 博倡导 的 “ 色 、低 绿 碳”理念相吻合。
资料集锦
悉 ,除了垃圾桶外 ,这种材料在产品方面还有很多延 伸利用,如课桌椅 、托盘等。 摘 自 00 月2 日 《 2 1年5 6 文汇报 》
1万 个 牛 奶 盒 O
“变 身 " 垃 圾 桶
当你流连 于世博 园 内 ,欣赏 风格 迥异 的建筑 和 人文风情时 ,或许 你未注意到 ,从园区入 口到场馆四
目前该项新工艺已获国家专利 ,还获得了国外同 行的青昧 。前不久 ,一位 印度朋友在途经北京首都 国
际机场时 ,对航站楼内的环保垃圾桶非常感 兴趣 ,表
示要在 印度一个新航站楼落成时 引进这种 垃圾桶 。据
摘 自21年5 6 《 00见一座座外形美观 、造型 别致的分类垃圾 桶 ,更想不到的是 ,这种垃圾 桶的制作有别于传统材
全 球 六 大 城 市 群 概 况
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
文章编号:1004-9479(2003)01-0036-08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Ξ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上海 200062)摘 要:本文探讨了国外大都市区在规划编制中的一些最新做法和特点,包括规划负责机构、规划组织体系、规划编制大纲三个方面,并介绍了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近畿圈规划的特点。
由于各国管理制度的差异性和大都市区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国外大都市区的规划呈现不同特点和效果。
关 键 词: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规划编制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大都市区是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它由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中心城市和周边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县域组成,中心城市是核心区,周边县域是边缘区。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大都市区的出现不仅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重组和变化,而且对原有的城市规划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为应对大都市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大都市区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国外一些大都市区纷纷编制面向新世纪的规划,以指导大都市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进入大都市区的发展阶段,若能借鉴国外大都市区有益的规划经验,相信将有助于国内大都市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1 大都市区的规划负责机构世界各国大都市区管理模式的差异决定了大都市区规划机构的多样性,按照规划机构团体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民间规划机构,伦敦和纽约是其代表。
大伦敦由32个自治市和伦敦城组成,为协调大伦敦的规划工作,伦敦很早就建立了大都市区的规划组织———伦敦规划咨询委员会。
该组织是一个民间规划组织,只负责规划咨询事宜,迄今已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伦敦的规划研究报告①。
纽约大都市区地跨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三个州,为此成立了三州区域规划协会,向有关政府提供咨询。
到目前为止,纽约区域规划协会已编制了三次区域规划。
浅析美日大都市区发展特征及政策建议
浅析美日大都市区发展特征及政策建议尽管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都市区、都市圈和城市群,其概念构建的缘由、空间特征、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特征等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特定的区域空间组织单元,是国际大都市成长过程中紧密相关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中,都市区是都市圈发展的根本基石,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性一体化则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海都市区该如何建设?研究国外大都市区发展特征之后,我们认为,要依托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中心城区做强现代服务业,做强金融中心,都市区突出特色,核心功能拓展共享。
一、国外大都市区发展特征国外通常定义的都市区是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市化发展到高水平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一个经济社会发达、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功能区域。
通过对纽约都市区、伦敦都市区、巴黎都市区和东京都市区的研究发现,都市区在空间结构、功能定位、人口分布和交通方式上都具有明显的共同点。
1、城市中心区为核,半径15公里以内,范围1000平方公里内都市区的空间范围的界定主要以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所确定,而非行政区划所界定,这种辐射范围决定了都市区是具备核心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上呈现出两大特征。
(1)都市区的空间范围一般以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中心城区作为核心原点,半径15公里左右范围内区域。
纽约都市区基本可以认为是纽约市的范围,以曼哈顿作为都市区核心,延伸到布朗克斯、布鲁克林、皇后区和斯塔滕岛,以及哈德逊河对岸的新泽西州的友联市(Union City)部分区域,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左右。
而一般工作在曼哈顿、居住在布鲁克林和友联市和泽西市,从友联或泽西坐公共交通仅需要40分钟就可以到达曼哈顿,地铁只需要20分钟左右。
伦敦都市区以伦敦金融城为原点,蔓延到周边15公里左右区域,包含了整个内伦敦(Inner London)和外伦敦中靠近内伦敦的区域,居住在外伦敦,在伦敦城或者金丝雀码头等地上班是一种普遍行为,伦敦城、内伦敦、外伦敦的部分区域构成了600平方公里的伦敦都市区。
世界七大超级城市群
世界七大超级城市群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秦为胜城市群一般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型世界超级城市群有七个,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大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世界级城市群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 %,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包含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城市。
该区人口为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 90%以上。
北美城市群2、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北美五大湖沿岸,包含芝加哥、底特律、多伦多、魁北克等城市,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
其中,芝加哥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是日本政治、经济中枢,包含东京、京都、大阪、神户等城市,包含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三个城市圈,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研究开发机构。
其中,东京是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和著名的都会区。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4、英国大伦敦城市群英国大伦敦城市群以英国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含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
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其中伦敦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的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5、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由法国巴黎城市群、比利时—荷兰城市群、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构成,包含巴黎、鹿特丹、海牙等城市。
其中,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金融和交通中心之一;鹿特丹素有“欧洲门户”之称;法兰克福是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
中国城市群6、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包含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世界著名城市群发展案例分析
世界著名城市群发展案例分析一、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以纽约为中心的城市群该城市群成形最早,地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
从波士顿向南,经过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10座城市(指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以及它们附近的一些卫星城镇,连绵不断,构成带状大都市带。
该城市群面积6万km2,占美国面积的1.5%。
该区人口4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经济特征: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同时,带内的每个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
若孤立地看待每个城市,其功能大多为单一的,但整体性功能远远大于单个城市功能的叠加。
纽约:是这个城市群的核心。
联合国6个主要机构的5个设在这里。
早在20世纪初,纽约就享有全美国“银行之都”的称号。
近一个世纪以来,其一举一动都左右着世界的金融、证券和外汇市场。
纽约历来又是美国和国际大公司总部的集中地,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约有30%的总部设在纽约,同时吸引了与之相关的各种专业管理机构和服务部门,形成了一个控制国内、影响世界的服务和管理中心。
费城:该城市群的第二大城市,它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重化工业发达,为美国东海岸主要的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全市就业人口中的2/5从事制造业。
费城港也是美国主要港口之一,主要承担近海航运。
波士顿:是有名的文化城市。
全球闻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就在该城。
以波士顿为中心的128公路环形科技园区已形成一个高科技产业园,是仅次于硅谷的全美微电子技术中心。
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也是世界各国中少有的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政治中心,市区人口中的一半是受联邦政府雇佣的官员和服务人员。
从上可见,该城市群每个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彼此间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1)城市化的演进规律基于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化演进呈现“S”形曲线,英国、美国、日本的城市化演进同样适用于“S”形曲线规律。
早在1979 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可以用一条“S”形曲线表示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
城市化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城市化初期,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城市人口比重(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通常也称为人口城市化)低于30%,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一产业占据主导;第2阶段是城市化中期,这一阶段的一个显性特征是城市人口比重超过30%,城市化进程呈现加快趋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体现出人口、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当城市人口比重达到60%—70%时,城市化中期这一阶段结束;第3阶段是城市化后期,这一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于放缓,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放缓,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伴随着城市化演进,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发生着变化,城市人口的增长促进城市空间扩容、城市经济的增长,推动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众生活方式转变。
可以认为,城市化演进的“S”形曲线规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
(2)城市化的空间演进特征城市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城市化的演进特征一般包括经济发展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土地空间变化等。
城市化空间演进特征是城市化演进的主要特征之一。
城市化的空间演进(也称城市化的地域推进)一般包括近域推进和广域推进2部分。
一是从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看。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是指单个城市空间的扩展。
西方学者通常把城市化的空间演进过程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个阶段,这4个阶段属于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的范畴。
首先,城市化向郊区化演进。
这一阶段表现特征是市区不断向近郊扩展,城市空间不断扩容。
其次,郊区化向逆城市化演进。
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理论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学说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对城市群的城市等级规模作了描述,指出在一定地域内存在着不同等级的城市,各级城市有着不同的功能。他设计了几种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多层次城市群网络系统,提出了中心地与市场区的布局设想:(1)各个大小城市及其市场区形成大小不同的六边形构成一个多极系统;(2)越是高级的中心地所能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种类越丰富齐全,其中包括那些昂贵的高级商品,下级的中心地则仅限于提供少数几种需要频率高的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级中心应具备所有下级中心的职能,而下级中心不能兼备上级中心所专有的职能;(3)统一登记中心地城市的市场面积是完全相等的,两个相邻的同一中心之间距离是相等的,越是低级的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越短。但该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其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这对于其现实指导意义将大打折扣,例如在设计各层次网络系统时,假设城市是从单一商品供应点发展而成的,而事实上城市是市场经济作用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2.分工和专业化效应
专业化效应指生产专业化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分工与专业化作为现代经济的一种生产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前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巴郎斯基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地里分工乃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8] 城市群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使得各城市根据其自身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选择其主导和优势产业,在城市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专业化分工格局,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整个城市群区域的对外贸易,产生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城市群的经济增长。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理论探讨了中心地担负的服务范围,并采用正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归纳,揭示了一定的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关系及空间结构规律,并逐步形成城市群体的等级规模(大、中、小等级排列)的观点。[1]经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的考察,克里斯泰勒认为行政管理区的划分、市场经济的作用及交通网的出现等是对城市群体、城市等级起作用的三个条件。并由此得出结论,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和城市群体按照这三种原则应当形成如下等级的城市等级: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2个,E级城市118个。[2]
六大城市群重要水网布局
六大城市群重要水网布局一、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泰晤士河———因为有河才有金融中心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
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隔北海与欧洲大陆的莱茵河口遥遥相对,向欧洲最富饶的地区打开了一条直接航运的通道。
泰晤士河对伦敦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泰晤士河,伦敦市及其商业区将永远不会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劳合社也永远不会成为世界海运保险业的中心。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每天排放的大量污水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
此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条死河、臭河变成了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
图为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千年桥”。
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塞纳河、莱茵河———欧洲经济起源地巴黎以塞纳河的西堤岛和河两岸为发展起源。
塞纳河两岸集中了巴黎的古建筑群、博物馆和众多休闲场所。
法国的通航河道网主要由天然大河和运河构成。
最大最重要的有:北部的塞纳河通航河流,南部的罗讷河通航河流,西部的卢瓦尔河及支流歇尔河、埃讷河和加隆河。
法国的运河长度约占全部通航河道的2/3。
主要的大运河有马恩—莱茵运河、罗讷—莱茵运河南方大运河、南特—布勒斯特运河和奥尔良运河。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和荷兰汇入北海。
莱茵河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重要的水运航道,也是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
莱茵河两岸居民密集,工业发达,在西欧经济及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莱茵河污染最严重的是20世纪70年代,被人冠之以诸如“欧洲下水道”、“欧洲之厕所”等一堆恶名。
1950年莱茵河流经的部分国家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成立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三、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新使命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穿越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历来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性较强。
从伦敦、纽约和东京看世界城市形成的阶段、特征与规律
RE l G ONALDE E 0P V L ME NT
巴黎人 H5.万 ,两者相 差不 多 。但 N 15 美 的 中心 位 置 。2英 国强 大 的工 业 基 础 推 47 8o .
年, 伦敦人 口2 2 ,巴黎人 口1 1 ,伦 动 贸 易 的发 展 , 由此 推动 航 运业 、金 融 3万 3万 并 敦人 口是 巴黎人 口的1 7 。但由于当时 保险业 的发展 , .倍 7 英镑成为世界通行货币。 经济规模较小 , 货币流通量相对较少 , 伦 3 国最大的银行的总部多设在伦敦。 . 英
式 。另 外 ,钢 铁 冶炼 方 法取 得 不 断 突破 , 钢铁 工业 迅 速发 展 ,成 为 新 兴主 导产 业 , 并 推 动铁 路运 输业 的发展 ,形成 现代 交 通 运 输业 的革命 性 发展 。 济 中心 ,并 于 17年 达 到它 的发展 顶 峰 。 80 为新 的世 界城 市 。
( ) 三 第三 阶段
本 阶段 由于 电 的 广 泛 应 用 和 内燃 机
业 。此外 ,化 学工 业也 成为 主导产 业 。
本 阶段 前半期 ,英 国仍 然 是世界 经 的发 明 ,电气 机 械 、汽车 工业 成 为 主导 产 16 年 , 国铁的产量 占世界 的5 %, 80 英 3 煤
从 形 伦 成 敦 的
阶
◎ 陈 磊
纽 段
约
和 特 东 征 京 与 摘 要 : 以科技 进 步推 动 产 业发展 和 工 业化进 程 为 主线 ,选取 伦 敦 、纽 约和 东京 看 规 三个典型世界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这三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出发,试图通过从科技进步、 世 律 界 城 市这 一链 条研 究世界 城 市形 成和 发展 的阶段 、特征 与 工业 化进 程 、经济 发展 到世 规律 。 界 关键 词 :世界 城 市 伦敦 纽约 东京 城 2 93 【 中图分 类号 】 F 9 .1 3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与启示作者:段建新来源:《经济师》2011年第04期摘要:文章阐述了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指出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形式,产业内涵对城市在规模和功能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并对城市群的协调管治、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设施一体化和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外城市群经济发展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79-02一、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形式城市是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要素聚集为特点,以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聚了人口、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各类发展因子的地域空间系统。
就其本质来看,它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实体的有机统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不仅是区域内的生产、消费、贸易、行政、就业中心,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衰退的前沿。
它通过与所在区域的各种联系,引导和控制着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因此区域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之间的竞争。
工业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诱因,产业革命在欧洲诱发了城市化,作为城市化先发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前工业”、“工业”和“后工业”三个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城市的规模在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大。
由于城市越大,其集聚产业、人口的能力越大,效率越高,这些国家就走过了一条城市化、大城市化乃至大城市群化的道路。
进入20世纪以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向大城市集中的倾向。
随着经济主导产业的不断变化,产业内涵对城市在规模和功能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现代产业的大城市取向已十分明显。
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地域空间,在这个地域空间里存在若干个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在一个比较密集的空间范围内有机地相互联动,城市之问的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被高速度、大运输容量的交通轴线所缩短。
由于只有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才有各种现代化高端产业的集聚,只有城市才具有国际竞争所需要的产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故此集聚着多个城市的城市群就成了经济、技术与社会变迁的核心地带,区域经济的发展引擎,区域文化与政治创新的发源地,也成为连接各种全球性网络的节点区。
全球五大都市圈的特点、做法及经验
全球五大都市圈的特点、做法及经验摘要:本文通过简略比较和探讨已趋向成熟的国外五大都市圈的发展特点、经验及其做法,有助于我们认清都市圈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国内大都市圈所处发展阶段和存在不足,从而为我国大都市圈的培育发展提供有效范例和借鉴。
关键词:国外都市圈比较启示目前,国际公认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芝加哥为核心的国外五大都市圈,以其人口规模宏大、地域广阔、经济和要素集聚度高、国际交往能力强,汇聚当今世界最大财富和最先进生产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城市经济和全球经济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纽约都市圈——产业分工布局最完善、最有序的大都市圈(一)基本概况及特点纽约都市圈位于美国经济最发达的东海岸,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跨越了10个州,包括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费城、巴尔的摩等5个大城市,以及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纽约都市圈以曼哈顿岛为核心,然后逐渐向外蔓延和扩散,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了四个圈层:一是核心圈,主要包括曼哈顿地区,是典型的中央商务区(CBD),是纽约的城市商务活动中心和高档功能集聚区域,也是整个纽约都市圈的核心部分和美国经济的“心脏”,曼哈顿岛总面积58平方公里。
二是纽约市(城区),主要包括纽约市辖的曼哈顿、皇后、斯塔腾岛、布朗克斯、布鲁克林等五个自治区,总面积约830平方公里。
三是纽约大都市区,是指由纽约市区及其周边若干郊区相连接、经济联系紧密的区域所组成,其中的郊区不属于城市当局管辖,但与城市经济高度联系,是主要的通勤区域,属于纽约大都市圈的内圈,总面积为10202平方公里。
四是纽约大都市圈,即上述所界定的“跨越10个州、包括五大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包括纽约大都市区加上纽约大都市圈的外圈,总面积为13.8万平方公里①。
纽约都市圈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也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功能最完善的大都市圈。
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英国-美国-日本城市群简析)
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转载自安徽社科院“聚焦泛长三角”)城市群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因此它主要分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西欧城市群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城市化水帄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均以多个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包括:1、英国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
该城市群区域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10多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
2、法国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
该城市集聚区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
3、德国莱因——鲁尔城市群。
该城市群区域是因工矿业发展而形成的多中心城市集聚区,是欧洲工业中心。
该城市群集合体是在长116公里、宽67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等20多个城市,其中50~100万人的大城市有5个。
4、荷兰兰斯塔德城市群。
这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仅有10~20公里。
该城市群的主要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美国城市群美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3大城市群都分布在制造业发达地区。
1、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
该城市群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帄原,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为中心地带,其间分布的萨默尔维尔、伍斯特、普罗维登斯、新贝德福德、哈特福特、纽黑文、帕特森、特伦顿、威明尔顿等城市将上述特大中心城市连成一体,在沿海岸600多公里长、100多公里宽的地带上形成一个由5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超大型城市群,面积约13.8万帄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人,城市化水帄达90%。
英国城市群:地方政府权力大
英国城市群:地⽅政府权⼒⼤作为世界上第⼀个城市化国家,英国很早以前就在⼀定区域内形成了较⼤的城市群落。
⽬前,它的城市集群发展正在经历着两种进程——已经建⽴起来以伦敦为中⼼的城市集群,以及正致⼒于在英格兰北部打造的“北⽅动⼒中⼼”(Northern Powerhouse)。
与美、⽇等国追求核⼼“⼤”城市不⼀样的是,英国伦敦城市群追求的是⼩城镇的“⼩⽽精”——英国伦敦城市群是地域⾯积最⼩的世界级城市群,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数个⼤城市和众多中⼩城镇。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家⽤汽车的普及,英国⼈⼝开始⼤量向⼩城镇迁移,⼤中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迅速兴起。
为进⼀步带动⼩城镇的发展,英国政府实施了逆城市化⾏动,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城镇转移。
英国政府的⾏动很快得到公共事业单位的响应,⾼校等公共事业单位随后开始了迁移。
英国⼤企业总部落户⼩城镇也渐成趋势,英国泰晤⼠⽔公司总部落在斯⽂登⼩城,英国燃⽓公司总部设在了温莎⼩镇。
去年6⽉,英国政府提出了打造“北⽅动⼒中⼼”的设想。
所谓的“北⽅”,即为英格兰北部的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和设菲尔德等⼏个⼯业城市,它们在20世纪上半叶曾经有过辉煌。
但是随着英国经济的衰落和新经济形式的崛起,它们逐渐⾛向没落。
过去18年,这⼏个城市的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平。
它们虽然在不同时期,分别推出了⾃⼰的发展计划,但是后来证明这些发展计划的效果都不明显。
“促进未来英国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是发展城市经济的关键⼀步。
”去年7⽉,英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发布的⼀份题为《联接城市:通往增长的链条》报告曾如是说。
●重要举措:交通先⾏创新随后“我们需要⼀个北⽅动⼒中⼼,不是⼀座城市,⽽是城市集群——它们互相有效地结合在⼀起,从⽽可以征服世界。
”英国财政⼤⾂乔治·奥斯本说。
基于此,他提出了雄⼼勃勃的计划,准备砸下数⼗亿英镑(1英镑约合9.29元⼈民币)的资⾦,加强这⼏个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对当地的⼤学和研究机构给予⽀持,并给予地⽅政府更多权⼒,建⽴北⽅城市集群,使它们在规模、⼈⼝、政治和经济影响⼒上可以媲美任何全球城市。
世界六大城市群
世界六大城市群美国“波士华”城市群该城市群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城市群。
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共40个城市(10万人以上城市),面积13.8万平方千米,人口达6500万以上,城市化水平达90%以上。
该城市群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也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商贸中心。
哈德逊河—纽约与美国东北地区的纽带。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一直延伸到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
面积约24.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000万。
该城市群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运河———北美内河航道网。
图一左红圈“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右红圈“波士华”日本东京城市群包括东京、名古屋和大阪等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面积3.5万平方千米,人口达7000万以上。
日本是亚洲地区城市群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
琵琶湖、濑户内海—城市圈的经济代表。
图二日本东京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布鲁塞尔、科}隆,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600万人。
这是一个超级城市带。
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
荷兰的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构成亚欧大陆桥的西端桥头堡。
鹿特丹处在世界上最繁忙的两大运输线—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和莱茵水系运输线的交接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塞纳河、莱茵河———欧洲经济起源地。
图三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以伦敦一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人口3650万人。
泰晤士—因为有河才有金融中心。
图四英国伦敦城市群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泰州、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等,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约7000多万人口。
图五中国长三角城市群。
国外卫星城的几种发展模式
(一)英国:以生活工作相结合为原则指导卫星城建设英国新城是在中央政府组建的新城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央政府拨款成立的新城开发公司联合私有企业开发建设的。
新城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新城内平衡就业和居住。
为增加就业,英国中央政府工业部在考虑工业项目时,优先把相应的工业项目安置在大城市周边的新城。
新城开发公司为吸引国家和私人投资,也向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如向职工提供低价住房等。
新城规划特别重视产业结构的平衡,以保证向居民提供各类不同的就业岗位,这一举措同时起到了防范某一产业遭遇困难新城经济停顿不前的作用。
(二)美国:以“精明增长”理念支撑卫星城建设美国城市曾一度出现低密度肆意扩张,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投资额大增、工作和居住地远离等问题,带来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成本。
20世纪90年代,美国意识到城市过度蔓延的危害,确立了“精明增长”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重新开发废弃、污染的工业用地,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
“精明增长”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是一种较为紧凑、集中、高效的发展模式。
目前美国85%的新镇建设是在该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三)日本:以地方文化特色引导卫星城建设日本国土面积小,经济发展中人地关系特别紧张,新镇建设的主要目标不是大量分散中心城市人口,而是控制乡村人口大量进入中心城市,同时满足中心城市人口二次置业的需求。
日本的新镇建设特别强调保护和发掘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建造特色住宅。
所以,许多新镇汇聚了来自全国的同类人群居住、生活。
同时,在全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情况下,采取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方式建设新镇,使新镇的基础设施一步到位,具有很高的水准,也增强了新镇的吸引力。
(四)韩国:以完善的配套设施推进卫星城建设韩国在卫星城规划建设中努力向现代标准靠拢,注重以完备的配套设施推进卫星城建设。
卫星城致力于为居民营造舒适、方便、清洁的生活环境,商店、饭馆、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布局合理,道路宽阔整洁,公园秀美,绿地成片,空气清新,水质良好,交通事故和治安案件发案率较低。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国外五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城市群这一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为了地理、社会、区域经济等学科研究的热点话题。
有别于单一城市,城市群更有利于区域总体资源的整合配置,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发展成本;同时,其对外界的整体影响力度更大,范围更远。
近年来,城市群更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单一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基本单元。
目前,世界公认的发展最早最好的城市群有五个,它们分别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英国中南部城市群。
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些典型的城市群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群在人文社会、空间地理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共性;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同,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征。
本文试图从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方向分析这些城市群的特点,以期能概括出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
一、国外五大城市群概况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且公认实力最强的城市群。
它以纽约为中心,包含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主要城市。
含10万以上人口城市40个,大小城镇共200个,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从芝加哥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纵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边界。
它的兴起得利于五大湖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和便利的水运,重工业发达。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一个多核城市群,一般可细分为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城市群,以大阪为中心的京(都)(大)阪神(户)城市群和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城市群。
著名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神户、横滨等。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现实意义上的超级城市带,区内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约有40座,主要核心城市和地区有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德国的鲁尔区及巴黎。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主要指从伦敦经伯明翰、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城市连绵带。
其代表城市主要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
二、五大城市群的主要产业结构特点五大城市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各有千秋,使得各个城市群有其独特的产业结构特点,但在总体上它们又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城市群发展浅说
(转载自安徽社科院“聚焦泛长三角”)
城市群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因此它主要分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西欧城市群
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城市化水帄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均以多个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包括:
1、英国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
该城市群区域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10多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
2、法国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
该城市集聚区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
3、德国莱因——鲁尔城市群。
该城市群区域是因工矿业发展而形成的多中心城市集聚区,是欧洲工业中心。
该城市群集合体是在长116公里、宽67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等20多个城市,其中50~100万人的大城市有5个。
4、荷兰兰斯塔德城市群。
这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仅有10~20公里。
该城市群的主要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美国城市群
美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3大城市群都分布在制造业发达地区。
1、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
该城市群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帄原,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为中心地带,其间分布的萨默尔维尔、伍斯特、普罗维登斯、新贝德福德、哈特福特、纽黑文、帕特森、特伦顿、威明尔顿等城市将上述特大中心城市连成一体,在沿海岸600多公里长、100多公里宽的地带上形成一个由5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超大型城市群,面积约13.8万帄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人,城市化水帄达90%。
虽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到1.5%,但却集中了美国人口的20%左右,它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
该城市群区域的各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城市之间形成有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2、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
该城市群分布于美国中部五大湖沿岸地区,东起大西洋沿岸的纽约,西沿五大湖南岸至芝加哥,其间分布有匹兹堡、克利夫兰、托利多、底特律等大中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城市总数达35个之多。
3、圣地亚哥——旧金山城市群。
该城市群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太帄洋沿岸,以洛杉矶为中心,南起加利福尼亚的圣地亚哥,向北经洛杉矶、圣塔巴巴拉、圣约金谷到旧金山海湾地区和萨克拉门托。
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两大城市群集中了20多个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大都市区和美国70%以上的制造业,构成一个特大工业化区域(又称之为“制造业带”),这一地带是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帄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这两个城市群相连呈“丁”形格局,北部与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城市群相邻,形成3个城市群连成一片。
日本城市群
日本是亚洲地区城市群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已形成典型的城市群。
日本城市群又称为“东海道太帄洋沿岸城市群”,它由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3大都市圈组成,大、中、小城市总数达310个,包括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京都等大城市,全日本11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座分布在该城市群区域内。
3大都市圈国土面积约10万帄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1.7%;人口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
它集中了日本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工业产值的3/4和国民收入的2/3。
3大都市圈以及各主要城市各具特色,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
其中,作为东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东京的城市功能是综合性的,它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被认为是“纽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世界大城市。
国外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结构特点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首先,国外城市群都位于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地带。
城市群是一高度城市化地区,世界上几个成熟城市群大多达到很高的人口城市化水帄。
其次,国外城市群都处于帄原地带。
帄原地带便于农业耕作、居住和交通联络,因此人口总是向帄原集中,导致城市也向帄原集中。
2、具有中枢支配地位的国家核心区域。
国外的超大型城市群往往都是国家或洲际的中枢,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它常常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具有发展国际间联系的最佳区位优势,是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对国家、地区及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中枢的支配作用。
3、具有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群是一个巨大城市群体,不仅拥有数个大的中心城市,而且还有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
其中,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4、空间体系结构形态大多沿长轴呈带状拓展。
国外城市群大多都是长轴呈带状拓展,也有呈其他结构拓展的。
5、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
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国外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同时,城市群区域内除城市用地外,还有大片的农田、林地相间,作为获取新鲜农产品、提供游憩场所和改善环境的空间有机组成部分。
国外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结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型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群是由于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
它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即地带性城市化阶段)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
2、城市群与工业化相伴而生。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3、城市群的发展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
18世纪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以伦敦至利物浦为轴线的大片城市带或城市群。
到19世纪,欧洲大陆的经济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心。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在日本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东京——大阪为轴线的庞大城市群。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正向亚洲太帄洋地区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可以预见,21世纪新崛起的城市群,将是以上海为中心城市,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为西翼发展轴,以上海——杭州——绍兴——宁波为南翼发展轴而形成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这种城市群体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演化成巨大的城市化地带,并以其独有的聚集优势,对一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尽管如此,但这种巨大的城市化地带也导致国家经济、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某一地带,相应地也带来了一系列后果弊端。
突出地表现为:导致区域生态帄衡破坏: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区际差异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连绵扩张吞食大量良田;企业外迁造成城市政府财税锐减,中心城市渐趋衰退。
针对上述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在国土规划上开始重视城市群区域的良性持续发展,并相继采取了一些应对之策,主要有:一是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
二是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
三是重视克服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