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机器局

合集下载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生产器物
(三)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是当时最大 的船舶修造厂,用以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 1864年,制成一艘小轮船 1866年,筹建船厂。“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 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 船不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铁厂和船厂,设立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 艺局”)。前堂学法文,培养造船人才;后堂 学英文,培养驾驶人才。 法国人撤退后,厂务和技术由由学堂学生接 经费 生产技术有所提高,造成铁甲船、复合机等。 后期因经费短缺,生产困难
1、产生与发展



1865年,李鸿章购美商旗记铁厂,与原来丁日 昌、韩殿甲主持的两所炮局合并,成立江南制 造总局。 1867年,该剧由虹口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扩 大规模。 1996年改为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中国 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船炮厂
2、主要产品
1. 2. 3. 4. 5.
枪支 大炮 弹药 钢铁 造船
“万年青”号
(四)天津机器局



1867年,由崇厚经营,是清朝在北洋设立的第 一且是北方最大的个兵工厂,又称天津机器局、 北洋机器局。 建立之初,专任英人密妥士总管局务。 1870年冬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 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调沈保靖总理局务。经整 顿扩充,规模迅速扩大,产品种类不断增加。

军事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安庆,曾国藩) 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崇厚) 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李鸿章) 汉阳兵工厂(湖北汉阳,张之洞) 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桢) 西安机器局(西安,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摘要:北洋机器局又名天津机器制造局,简称“天津机器局”,官办军用企业。

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

初名“军火机器总局”。

开办经费二十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

九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易名“天津机器制造局”。

关键词:天津机器局、李鸿章、洋务运动、经济正文:纵观历史,国家的兴衰不仅与执政者有关,还与经济、文化、军事紧密相联。

打着“自强”、“求富”口号的洋务运动在那个特殊时期,给当时的社会添加了一抹色彩。

一、天津机器局兴建的背景1865年5月18日,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阵亡于山东曹州,京师大为震动,除授曾国藩为统帅,办理剿捻外,并连次飞谕李鸿章派洋枪队由海道赴津,援护京师。

因为李氏在沪创办炸弹三局,卓有成绩,同时也有旨命,要他派丁日昌带领匠役到京师制造火器,接着又改命季氏派员赴津开局铸造炸弹。

1865年冬,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已商请李鸿章购备机器运津。

而丁日昌也极力支持崇厚开办,允许一切自上海代为设法。

1866年,恭亲王又提出设机器局之议。

当时兵部会议,也主张在津设局,于是在这年八月,恭亲王正式具奏,建议由崇厚筹划办理,设立章程,奉到谕旨允准。

恭亲王奏陈设局,建议由关税项下开销。

因此,崇厚就奏请将津海东海两关的二成洋税,作为津局的常年经费。

户部议覆,却被推翻。

直到1868年1月,崇厚再次奏请,纔奉准由津海东海两关四成洋税提领。

1867年,清政府在海光寺开设“天津机器局(西局)”,这是我国北方最早出现的具有现代规模的机械工厂,也是当时清军新式军火的总汇之处。

河东“东局子”就是当年“天津机器局东局”的简称。

河北区元纬路西段有“铁工厂胡同”,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此处设立的“北洋铁工厂”而得名。

河北区金家窑街与粮店街之间有“机器磨房东胡同”,因当年此处有泰山永机器磨房而得名。

天津的轻工业中以纺织工业最为发达,河北区“中纺前街”因位于中纺七厂前而得名,“华新大街”因通华新纱厂而得名。

天津机器局兴建

天津机器局兴建

天津机器局兴建摘要天津制造局,一个以机器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工厂,在那个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时代,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洋务运动时期,作为近代企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它的意义尤为重要。

并且,在那样一个受侵略的时代,为军事国防而生的天津制造局,在一定程度上,为保卫中国的北方作出了贡献。

关键字:天津机器局洋务运动近代中国从19世纪中叶开始,就进入了动荡和变革的时代,而百年间的风云变幻,在天津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作为中国版图上距北京政治中心最近的外港和门户,天天津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主要军政驻地,外交、政治地位逐渐上升。

在外国人眼里,天津直隶总督衙门几乎就是中国的“第二政府”和影子内阁。

因此在中国的近代史里到处都可以找到天津的影子。

在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天国运动后,清政府面临着统治危机,清廷内部部分开明官僚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在各地创办近代企业,由于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因此在天津也建起了一些近代工厂,其中就有天津机器局。

天津机器局简介天津机器局为官办军用企业。

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

初名“军火机器总局”。

开办经费二十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

同治九年(1870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易名“天津机器制造局”。

常年经费由天津、烟台两海关拨用“四成洋税”,每年约三十余万两。

自光绪六年(1880年)起,每年又在户部西北边防饷内增拨一万两。

十四年后另从海军衙门拨支洋药厘金作为常年经费的补助。

十九年增建一座炼钢厂。

该局分为东、西两局。

东局设城东贾家沽,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为主。

西局设城南海光寺,以制造军用器具、开花子弹及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

东、西两局所产军火除供应本省淮练各军、兵轮、炮船外,还按时拨给吉林、奉天、察哈尔、热河及分防在江南的水陆淮+军。

此外,东局还附设有水师、水雷、电报学堂。

二十一年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又名“总理北洋机器局”)。

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无布可织。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1、解体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解体的过程:
(1)鸦战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中 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 (2)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 速度进一步加快。


(3)甲午战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
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化

三、抗战时期 沉重打击(1937—1945) 原因:(1)日本侵华战争
(2)官僚资本的膨胀
四、解放战争陷入绝境 1946-1949
(1)官僚资本的挤压 原因 (2)苛捐杂税,恶性通货膨胀
(3)美国的经济掠夺
⑵产生:Ⅰ、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Ⅱ、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 地区)
(原因:a最早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b、交通便利,便于引进技术和设 备) Ⅲ、途径: ①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 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 代工矿企业
新华网10月27日 电 ……中华人民共和 国原副主席, ……荣毅 仁同志因病于2005年10 月26日20时31分在北京 逝世……
上海 “胡润百富”公布 今年中国的“百富榜”名 单,荣智健第四年蝉联 中国大陆第一富豪。中信 泰富目前在钢铁、通信、 房地产及航空业四领域强 势扩张,去年营业收入已 达二百三十亿元人民币。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1、时间
1927—1937
①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2、原因 ②1935年“币制改革”(法币政 策) ③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④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3、结果: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下, 民族工业曲折而艰难的发展。 4、影响: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

3、戊戌变法的失败
去我忍望 留自死门 肝横须投 胆刀臾止 两向待思 昆天杜张 仑笑根俭 。,。,
狱 中 题 壁 诗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运动, 而是一个具有多层次意义的历史事件: 从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扫清障碍的角度而言, 戊戌变法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改革)运 动;从挽救民族危亡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 说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从思想启蒙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认为戊戌 变法的性质是一次并且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 的潮流。
福州 福州船政学堂 广州同文馆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
本质是官僚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与失败原因
外国侵略者的压制与破坏 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发对 洋务运动本身的封建性、依赖性和腐朽性 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历史意义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 衰落和崩溃 。 ②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 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 ③在反封建同时又担 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 西方,在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 。
④思想上、组织上较 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 筹,中国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 ⑤领导人主张与各国 通商贸易,后期又提 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 ⑥同亚洲各国人民的 斗争相互推动、相互 影响,共同打击西方 殖民主义者。
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
1888年唐胥 铁路展筑至天 津,清政府洋 务派李鸿章等 巡视并主持通 车仪式。路方 特备花车一辆 供来宾乘用。

多种历史观

多种历史观

多种史观(一)革命史观: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基本原理,研究全部历史,也可以说是要研究整体的历史。

又被称为唯物史观或者阶级斗争史观。

(二)整体史观:也称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三)近现代史观:强调人类历史是一部近现代的历史,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性,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主要包括:①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②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四)文明史观:①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②:文明史观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

它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基本涵盖了近现代史观和全球化史观。

(五)社会史观: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之外的所有问题。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

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

从社会空间角度去理解历史。

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

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题1: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及英国的殖民扩张,持续了400 多年,是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的推动因素。

对殖民扩张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历史观进行评价:第一、文明史观:可以看作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是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的外部促进因素。

在这里可以举中国为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大地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第二、全球史观: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内容摘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处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李鸿章洋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体思想创办的洋务运动,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措施——编练新式海军、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洋务运动虽然有局限性,但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掀开了重要的一页。

关键字:李鸿章;洋务运动;军事改革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别名省心、中堂,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谥号文忠,安徽合肥县人[1]。

晚晴名臣,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人物,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煊赫一时。

李鸿章初入社会及入朝为时,正值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名主义者侵略大陆地区、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从独立自主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演化的过渡时代,李鸿章适逢其时,成为这一时期新旧时代交替的过渡性人物。

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出身的熏陶、加上良师的督导,李鸿章在政治、经济、义理方面都有较深的理解,正当李鸿章踌躇满志准备在传统的官场走下去的时候,一场突发的社会动荡使得他以儒生而充军旅——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成为李鸿章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可以说从此,李鸿章的一生参与了晚清几乎一切重大事务,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举办洋务运动、参与晚清外交事务等等。

而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他的代表者和领导者李鸿章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洋务,原来叫夷务,本来是指清政府与外国打交道的一切事物。

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变为以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心的包括外交、贸易的一些事务,统称为“洋务”[2]。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进行了打击,1856年英法联军又武力入侵,清政府企图对太平军与外国侵略者同时进行武力镇压,但实践证明,此时的清政府力量有限。

所以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两害相权取其轻”[3]的策略,即企图拉拢外国侵略者,适当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达到不被太平军所用,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⑷直接目的:实现“自强”、“求 富”, 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内容
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 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 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 从60年代开始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 等近代军事工业。 但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 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于是,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 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 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 民用企业。 除创办上述一类工厂外,还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 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 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 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 。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 为挽救清王朝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 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一次改革运动。 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 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 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 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 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革, 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 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是一次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
第二组
洋务 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 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 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近代工业

近代工业

近代工业工厂1840~1949年间在中国设立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产的制造工业。

目录概述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之始。

这时期的外资工业主要是为外商对华贸易服务的。

从1843~1894年,外国在华一共设立了1 91个工业企业,其中116个属于船舶修造业和丝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业。

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据估计到1894年止约近2000万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两项的便达15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5%。

其余75家工厂分别属于印刷、食品加工、水、电、煤气、火柴、服皂、制药、造纸、木材、玻璃、水泥等行业,共拥有资本约500万元,大多规模狭小。

外国在华创办工业后20余年,清政府开始创建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从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经营了21家军用工厂(包括一家船厂),所费资金从低估算在5000万两左右。

其中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规模较大,设备比较齐全,是中国近代工业创建时期的大型工厂。

军用工业是非商品生产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不甚密切,但它促进了19世纪70年代民用工业的兴起。

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由中国人自办的工业企业大抵有船舶机器修造厂27家,机器缫丝厂约113家,机器绵纺织厂8家,其他轻工业工厂47家,共约195家。

其中多数规模很小,资本额不详,有不少甚至在筹建期中或投产后不久便告歇业。

设备比较完备的企业大多为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武昌织布官局和兰州织呢局(见彩图)等。

商办工厂如陈启源经营的继昌隆丝偈为华南缫丝业的发展起了引导作用;商办船舶修造厂大多是从原来手工作坊基础上添置一二部车床发展起来的,而到80年代逐步发展到修理和制造缫丝车和轧花机。

以上近代工业的创办,也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

发展历程甲午战争后,民族矛盾日趋激化,抵制外货,设厂自救的呼声遍及全国。

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并且在1896~1898年和1905~1908年出现了两次投资工业的热潮。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The end,thank you!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毁灭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 天津机器局,这座一度跃居亚洲第一的兵工厂早已被 帝国主义分子视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八国联军入 侵京津,这就成了他们必须全力摧毁的目标。两千多 名技工与护厂的聂士成兵并肩抗战,最后厂毁人亡, 无一幸存者。中国的军火工业受到了重挫,东局只留 下东局子一个地名;西 局则因规模较小,被海 光寺所代替,连名字也 没留下。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 1881年,天津机器局开始仿制棉药,经过两年时 间,仿制成功。为形成生产能力,新建厂房30余 间和棉药库一座。 • 1887年,新建栗色火药厂,由外籍工程师约士设 计,司图诺负责安装,建有汽炉房、汽机房、分 磨房、压药房、筛药房、分药房等厂房。 • 1891年,从英国葛来可力夫工厂购进铸钢机一套, 并从格林活厂购进水压机、10吨起重机和车床等 设备。 • 1893年,又从英国新南关机器公司购进西门子马 丁炼钢炉全套设备,筹建炼钢厂。 • 1895年开始出钢,并铸造钢质炮弹,至1896年, 年产炮弹达1200发。 • 1896年,还建立无烟药广,试造无烟药。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 自李鸿章接办天津机 器局后,几经扩建, 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多。 到1877年,产品有: 黑色火药、饼药、铜 帽、林明敦枪、枪弹、 前膛炮弹、后膛镀铅 来福炮弹、各式拉火、 各式水雷。还生产锵 水,轧制铜片和制造 机器。
李鸿章
崇厚
李鸿章
天津机器局的兴建
天津制造局两代厂长间的比较
• 崇厚毫无办厂经验,只知捞钱,兼具庸官与贪 官的特长,两千工人的工厂里,肯干活能干活 的人并不多,不会干活的人只要花钱就能进厂, 典型的官僚办厂,出了废品也不闻不问,成了 吞吃国库银两的两大无底洞。 • 李鸿章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解聘不严格要求 的技师和一些提笼架鸟的吃闲饭的人,并从金 陵、江南两厂调来熟练工人,气象为之一新。 几年的工夫,三足鼎立的军火工业形成天津机 器制造局一枝独秀的局面,一度跃居亚洲第一。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诚然,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给 其所在的城市带来一定的影响,天津如 是。虽然失败了,但它对天津发展所做 的贡献是用失败掩盖不了的。它将对天 津的历史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 历史上的天津文化又更将富有韵味。也 使天津成为当时我国先进文化与先进生 产力的首善之区。
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 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 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 阻碍作用。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 民主资本;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洋 务学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消极影响:洋务 学堂尽管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 进程,但是,“在变器不变道”办学思想的支配下,洋 务学堂仅仅是引进了西方的工艺技术,却去掉了作 为技术根本的科学精神;试图保持传统的人文教育, 但事实上却僵化和削弱了人文教育,这些都引导中 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走进了狭窄之路。Leabharlann 天津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企业
1.天津机器制造局
简称“天津机器局”,属于官办 军用企业。清王朝同治六年由三口通 商大臣崇厚创办并设立于天津。其规 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它是中国北方 最大的工厂,也是亚洲最大的兵工厂。 天津机器局除生产军火外,还制作过 一些军舰、船舶,包括慈禧太后的游 船。特别值得一题的是于1880年建造 了中国第一艘潜水艇及第一套舟桥。
天津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
天津在洋务运动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861年,清 政府在天津设置了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由于通商事 务的增多和洋务运动的发展需要,清政府把三口通商大臣 改为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负 责办理外交、通商、海防、关税和兴办近代工业等各项事 务。北洋大臣位高权重,是洋务运动中权势最大的地方官 员。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农民战争的空前高涨 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 防务变得日益紧要起来。天津是北洋防务的中枢,而且临 近海口,便于进口机器设备和工业原料,因此很快被清政 府看中,成为兴办近代军用工业的基地,称为洋务

天津地方史专题 2

天津地方史专题 2

天津地方史专题【教材知识链接】(教材中的天津史内容)鸦片战争时期:列强叩关,天津开埠1840年,英军进抵天津(白河)海河口(图)1858年,英法联军夺取大沽炮台,攻占天津(图),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占天津,进逼北京。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口岸60年代,海关管理权、关税主权丧失:《天津条约》附件规定中国关税“值百抽五”(是当时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地区之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军事工业:1867年,满洲贵族崇厚兴办天津机器制造局(图影)崇厚不懂洋务,委托英国人密妥士总管,筹办三、四年,耗资不少,进展不大。

后来,李鸿章接管天津机器制造局,辞退密妥士,进行整顿。

到80年代初,天津机器局成为北方“洋务”中心。

民用工业: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煤矿。

(图影)所产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之外,还投放市场。

开平煤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

1900年,英国霸占了开平煤矿。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原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的工业,有所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救亡图存的斗争:1897年10月26日,严复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图影),宣传西学,鼓吹变法,是当时北方最重要的报纸,与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

(梁启超天津)天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900年源起于山东的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1900年6月初,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天津义和团在清军配合下,沿途阻击敌人。

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重创;6月中旬,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义和团同守卫天津的清军进行了英勇抗击,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

7月初,天津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指挥部众攻打天津东南的紫竹林租界地;另一位义和团首领曹福田率众和部分清军,同八国联军反复争夺老龙头火车站(今东站)。

清朝晚期对西方技术的尝试

清朝晚期对西方技术的尝试

清朝晚期对西方技术的尝试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技术也逐渐引入中国。

清朝晚期的君主们对西方技术的了解和尝试,不仅是一种寻求国家发展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清朝晚期做了哪些对西方技术的尝试和探索呢?一、传教士传来了西方技术19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一批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并带来了诸如机器制造、地质矿产、医学、气象学等诸多西方科学技术。

清朝晚期的皇帝们很快对这些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采取行动以引进和应用。

二、引进西方机器制造技术西方机器制造技术是清朝晚期引进的最为显著的技术之一。

为了发展国家经济和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清政府着手引进西方机器制造技术。

在此期间,一些外国企业家和技术人员逐渐走进中国,如美国机器制造技术专家查理斯·坎宁(Charles Cunningham)。

他于1865年来到中国,在位于南京的协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工作,为协和链厂引进了最新的西方机器制造技术,并帮助改进了铜制品生产工艺。

1873年成立的天津机器局也成为了清朝晚期引进和普及西方机器制造技术的代表机构之一。

三、引进西方地质矿产技术除了机器制造技术外,清朝晚期还引进了西方地质矿产技术。

中国历来矿业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先进度不高,很难进行有效的开采和利用。

为此,清政府引进了西方地质学家和技术人员,并积极营造有利于西方地质矿产技术应用和推广的环境。

四、引进西方医学和药学清朝晚期还引进了西方医学和药学。

西方医学的发展迅速,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的传统医学虽然也有它独有的优势,但它仍然受到了一些限制。

为此,清政府逐渐引进了西方医学,并将其应用到了中国的医疗行业中。

此外,清政府还积极推广西方药学,以增进中国对西方药品的了解并推动其在中国国内的普及。

五、引进西方气象学清朝晚期也引进了西方气象学。

中国自古就有气象观测的传统,但对于气象学的正式研究和应用却不是很受重视。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 材料三: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 了新式学校,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 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还选派“聪颖子弟” 出国 学习。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三年内,外轮损失 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 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C
• 20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 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 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 明了洋务运动( )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A )
• 5.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 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表现在 ( ) • A.军事技术方面 • B.历史地理方面 • C.社会制度方面 • D.思想文化方面 • 6(2010•广东)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D )
(A)
1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 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近代企业。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屈辱与抗争》这个 主题,要编写历史剧《北洋水师》。小明同学提供了一些 素材,其中有三处与史实不符。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 正。 19世纪60年代,主张“民主”“科学”的洋务运动 兴起。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创建了北洋海军。1894年 北洋水师与英国舰队展开激战,“致远舰”全体官兵在管 带关天培的指挥下,英勇作战。最后,舰上200多人壮烈 牺牲,北洋水师受到重创。

天津地域文化

天津地域文化

机械工程学院卓热能1301 郑海莉20131618洋务运动与天津近代工业分析摘要:洋务运动对近代天津有着重要的发展,下面围绕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工业对天津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并简单谈谈自己对天津近代工业的认识。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发展,认识一、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内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从19 世纪60~90 年代,他们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农民战争空前高涨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防务变得日益紧要起来。

天津是北洋防务的中枢,而且临近海口,便于进口机器设备和工业原料,因此很快被清政府看中,成为兴办近代军用工业的基地。

在江南制造总局与金陵机器局相继建立后,由于近代军事工业都掌握在汉族官僚手中,清政府害怕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于1867 年决定由满族官僚崇厚筹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局分东局与西局两部分,东局在海河东岸贾家沽,西局在海河西岸海光寺。

东局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为主,西局制造军需物资和器具。

当时它们在中国与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并称三大军火工业基地,但规模并不大,在鼎足而立的形势下,位列第三。

二、近代工业的发展概括天津近代工业始于洋务运动中清廷创办的天津机器局。

此后,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新政”,实业家周学熙创办了一批“官督商办”性质的大型产业。

到20 世纪初期,中国民间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天津近代工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初始期、发展期、兴盛期、衰亡期四个阶段。

(一)“官督商办”近代产业天津机器制造局,从设计到机器,再到技师,全部来自英国,单是开办经费就二十余万两,耗资巨大。

政府最初的想法是把天津由此发展为北方的军事工业基地与核心,但令人失望的是,崇厚毫无办厂经验,只知捞钱,兼具庸官与贪官的特长,两千工人的工厂里,肯干活能干活的人并不多,不会干活的人只要花钱就能进厂,典型的官僚办厂,出了废品也不闻不问,成了吞吃国库银两的无底洞。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1、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张之洞:汉阳铁厂3、左宗棠:福州船政局4、李鸿章:开平煤矿5、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6、李鸿章:轮船招商局7、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8、张之洞湖北织布局9、上海发昌机器厂 10、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1、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属于军事工业属于民用工业属于民资企业。

洋务运动(1861-1895)

洋务运动(1861-1895)

• 1876.7月,英资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淞沪铁 路修成通车。 10月24日,清政府出银28.5 万两买下,并于次年10月予以拆毁。 • 1875年,清廷派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士大 夫群情激愤,湖南士子要取消其“省籍”。 大学者王运闿讽刺郭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洋务事业
• 军事工业
• 民用工业 • 新式海军 • 新式教育
军事工业——自强
• • • • • • • 安庆内军械所(安庆,曾国藩) 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崇厚) 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李鸿章) 汉阳兵工厂(汉阳,张之洞) 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桢) 西安机器局(西安,左宗棠)
洋务的起源——“平叛”或“制民”
• 曾左李等人读了《海国图志》并大受启发? • “克复太仓,实借戈登大炮之力。程方忠督所部逼 扎昆山城下,该逆死拒不出。中隔大河,无法攻打, 仍须参用开花炮或可得手。”——李鸿章致曾国荃 (1863.4) • “西洋炸炮,重者数万数千斤,轻者数百数十斤, 战守攻具,天下无敌。……若果能与西洋火器相埒, 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俄罗斯、日本,从 前不知炮法,国日以弱;自其国之君臣卑礼下人, 求得英法秘巧,枪炮轮船渐能制用,遂与英法相为 雄长。……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 敛手。——李鸿章致书曾国藩(1863.4)
• “(李鸿章)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 有外交而不知有内务,知有朝廷而不知有 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梁启 超《李鸿章传》(约1901)
大改革为何不能实现?
• 大改革与小改革
– 小改革:学习造船铸炮、战略战术、冶铁筑路等具 体技术,余皆不动。 – 大改革:全面革新政治组织、生产方式、法律制度、 文化教育、思想学术,甚至生活方式。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2.工厂制度 (1)特点: ①工人实行 倒班 制。
②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 ③ 生产流水线 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 ④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2)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 科学管理 、提 高 生产效率 、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城市化 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其 原因。 提示 不足:城市化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具有不彻底性;城市化空间分布不 平衡(或发展水平不平衡);与中国社会存在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原因: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西方列强的侵略;持续动荡的社会 环境;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
准时准点 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 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提升 (1)背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民众的 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措施: ①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行 初等教育 ,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 持。 ②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2)欧美国家形成了 水陆运输网
,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
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 流动性 。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以 英国 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
农业现代化 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机器局
鸦片战争打开了“天朝上国”的大门,先进的中国人在同西方国家交往中认识到西方国家武器的先进。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洋务派官员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先后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和福州船政局。

这些企业的创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近代军事落后的局面。

但是,一方面这些机器局全部设立在南洋,而京师所在的北方没有一个军事企业;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完全操纵在汉族洋务派官员的手中,满州的贵族害怕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恭亲王奕 1866年奏请由满州贵族、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办天津机器局。

他说:“中国此时在苏省开设炸弹三局,渐次著有成效,惟一省仿造,究不能敷各省之用,现在直隶既欲练兵,自应在就近地方添设总局,外洋军火机器成式实力讲求,以期多方利用。

设一旦有事,较往他省调拨,匪惟接济不穷,亦属取用甚便。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4,第17页)清政府同意了奕 的建议。

于是崇厚委任英国人密妥士筹备建局事项,并拨给8万银两在英国购买制造火药和铜帽机器。

1867年3月在天津城东贾家沽道购地建厂,5月正式开局,初名军火机器总局。

1869年,又动工兴建机器总局的火药局(通称东局)。

但是在东局筹备期间,直隶练兵急需劈山炮和开花炮。

若等待东局建成后制造,缓不济急。

祟厚提出在天津设专局制造,经清廷批准,祟厚委任英国人戈登、薄郎等购机建局,在天津城南海光寺动工兴建西局(亦称南局),这是军火机器总局的一个分局。

但在办理的过程中,由密妥士不懂管理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机器局的进展不大。

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后,清廷派崇厚为钦差大臣前往法国,这样天津机器局的工作便委派接任崇厚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接办,并且把军火机器总局改名为天津机器局。

李鸿章接办以后,撤除了不懂管理和机器的英国人密妥士,任命精通管理的沈保靖接任。

同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力扩建厂房。

对当时的东局和西局又重新的安排。

东局主要负责火药、铜帽、洋枪炮各式子弹,水雷的制造。

西局负责军用器具,添配杂项物件,以及开花子弹的制造。

这一时期,还相继修建了铸铁、熟铁和锯木等厂。

两局的雇工约二千六、七百人,是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的一个大兵工厂。

随着该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天津机器局成了中国北方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代表,北京神机营和朝鲜政府先后派遣官员和工匠到天津机器局学习近代化机器制造技术,为此,天津机器局设立了习艺厂和朝鲜馆。

此外,天津机器局还先后设立电机学堂、水雷学堂、水师学堂等,以培养各种新式人才。

在经费方面,开办之初的经费约20多万两,常年的经费由津海关和东海关四成的洋税拨给,平均每年约30万两。

后来规模不断扩大以后,在1880年—1887年间,李鸿章又要求增添机器局的经费,于是又从户部每年加拨一万两。

1888年以后,又从海军衙门中拨支洋药厘金作为常年经费的补助。

由于军工制造的需要,该局又在1891年兴建了一个炼钢厂,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近代的军事工业。

其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给北洋水师,同时也对各省供应一定的军火,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机器局的规模不断扩大,遂在1896年该称北洋机器局。

但不幸的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以后,机器局被焚毁。

结束了自己辉煌的历史。

天津机器局从1867年创立到1900年,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

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一个成功代表。

虽然耗费银两达到了千万两,但它的成立部分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刀枪剑戟的落后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御西方侵略的能力,为中国近代培养了第一代的军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