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总论共95页

合集下载

经络腧穴学总论

经络腧穴学总论

(二)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 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 又名“十二原”。
(三)络穴
络脉在由经脉别的出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 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四)背俞穴
1.含义: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称为“背俞 穴”,以脏腑名称给各自的背腧穴命名
2)十二经别络: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络穴分出,
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任脉:别络从鸠尾分出散于腹部。
督脉:别络从长强分出散于头背。
2020/10/29
脾之大络:从大包布于胸胁。 17
经络腧穴学总论
十五络脉的作用
加强十二经脉在表里的联系 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经脉联系
(四)十二经别
含义:十二经脉“离、入、出、合”别 行部分。是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阳阴阳阴带冲督任 跷跷维维脉脉脉脉 脉脉脉脉
2.特点:有具体循行路线;无直属的脏腑;无表里关系; 无逐经相接的关系;除任督二脉无所属的穴位
2020/10/29
16
经络腧穴学总论
(三) 十五络脉
概念: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之躯干部的任
脉、督脉各一条络脉,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 络脉。
特点:1)分布体表,属经脉在体表的连属部分。
主要内容
1.经络与腧穴的概念和发展史
2.经络的循行分布、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病候、生理功能、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3.腧穴的分类、定位、主治、刺灸方法等。
第一节 经络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经络的含义、经络系统组成和分布。 2.掌握经络的基本作用。 3.熟悉经络的临床应用。 4.了解经络系统形成和发展,历代的代表著作。
八会穴
( eight influential points)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 气聚会的8个腧穴。

经络腧穴学总论

经络腧穴学总论


⑤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
逐经相接,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

⑥交接部位:
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 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 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肝 经 胆 经 三 焦 经 心 包 经 肾 经
肺 经
大 肠 经 胃 经
脾 经 心 经
膀 胱 经
小 肠 经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示意图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 躯干
②循行走向特点(流注):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③内属-定的脏腑: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④有阴阳、脏腑、表里络属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 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 通。
5、经络的临床应用

⑴诊断
是动病、所生病; 经络辨证
⑵治疗 ①循经取穴治疗疾病 ②病在经络、内脏者取皮部 ③经脉郁滞者取之络 ④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

二、腧穴总论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分类。掌握腧穴的 定位方法。 2.熟悉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了 解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远治作用
殊作用
⑴近治作用:
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
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 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 点。
⑵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
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 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 甚至对全身有影响。
⑶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 素髎升压

经络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总论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头 及头顶。
十二经脉的表现特点
(3)体表分布有规律 颈项部:以面部为前描述,前正中 线为任脉,从前向后两侧依次为足 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 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 经、足太阳膀胱经,至后正中线为 督脉。
躯干部:
十二经脉的表现特点
(3)体表分布有规律
手三阴经在胸腋部的分布是手 太阴经在上胸部外侧,手厥阴 经在乳旁,手少阴经在腋下。
经外奇穴:不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特点:特定名称、固定位置、特殊治 疗作用。
阿是穴:以压痛点或敏感反应点作为腧穴。特点:没有固定位置和具体名称。
腧穴的命名
主要以腧穴位置、腧穴性能、中医学基础理论为依据;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解剖名称或相关部位的特点而命名如:腕骨、乳根、脊中 根据腧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疗作用而命名如:听会、风门、肺俞 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等基础理论命名如:阳陵泉、少商、志室 根据腧穴的位置如:前顶、承泣、内关
十二皮部
(1)概念: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 在体表的区域,也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 (2)分布: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 围为依据。 (3)作用: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 病应候。
经络的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经络系统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 筋骨等组织器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保持协调和统一。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经络不但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且有阻遏血液溢出脉外的 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针灸等治法激发了经络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功能,从而 使正气得复,外邪得泄,病证好转,机体得以康复。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经络具有传导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及 调整脏腑虚实的作用。

《经络腧穴学》总论(共93张PPT)

《经络腧穴学》总论(共93张PPT)

一、奇经八脉
1、概念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 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 脉、阴跷脉、阳跷脉。
“一源三歧”、 “十四经”
“一源三歧”:八脉中的督脉、任脉、 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 “一源三歧”
“十四经”:任、督2脉各有其所属腧穴 不同,后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 “十四经”。
经络总论2
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 经筋、十二皮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2、熟悉十五络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3、熟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作用,尤其是任脉、 督脉及冲脉的含义及作用。
2.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 络脉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对腧穴功效的总结 3).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受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5).气功练习者的“内景隧道”体验
㈡ 经络学说的发展
1).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 2).《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3).《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4)《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 发展
3、与肺有关的经脉有肺经(属肺)、大肠经(络肺)、 心经(上肺)、肾经(入肺中)、肝经(注肺)共五条。
4、与心有关的经脉有心经(属心)、小肠经(络心)、 脾经(流注心中)、肾经(络心)共四条。
经脉与五官的联络关系
到达眼部的经脉有6条:心经、小肠经、 膀胱经、胆经、肝经。
到达舌部的经脉有2条:脾经、肾经。 到达耳部的经脉有3条:膀胱经、三焦经 、胆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 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 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经络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总论

二、 腧穴的定位方法
(四)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为了定穴的准确, 最好结合体表解剖标志或“骨度”折量定位 等方法取穴。
三、 腧穴的治疗作用
(一)近治作用
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 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三、 腧穴的治疗作用
(二) 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概念 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
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的总称。
因为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偶,
“别道而行”,故称“奇经”。
(二) 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特点
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②不直属脏腑 ③无表里关系 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二) 奇经八脉
太阴经在前 厥阴经在中 少阴经在后
(一)十二经脉
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阴、脏、里
阴 经 属 脏 络 腑
阳、腑、表
阳 经 属 腑 络 脏
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 —— 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阳胆经
3、奇经八脉的作用
①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 脉的联系 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 作用
三、 经络的作用
1 、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 “夫十二经脉
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
2、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经络者,所以行气血
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3、抗御外邪,反映证候。(卫气)
思 考 题
1. 简述穴位的分类。
2. 简述“腧穴”、“经穴”、“经外奇穴”、 “阿是穴”的概念。 3. 简述穴位的治疗作用。 4. 请举2例特殊作用的穴位。 5. 请分别举3例依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定位的穴 位。

针灸学经络腧穴总论

针灸学经络腧穴总论
通内外。
•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
• 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 横交错,遍布全身
h
7
二、经络概念的形成:
气血→脉→经络 •气血——化生于水谷精微,行于脉道,是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古人称之 为生命的特征。
•脉——指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将“脉” 按大小、深浅不同而区分,是对“脉”的 进一步分析。
• 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 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膈)
h
46
h
47
③与脏腑无联系 ④筋有大小、刚柔:
阳经经筋多大而刚, 阴经经筋多小而柔。
h
48
h
49
(六)十二皮部
1.含义:十二经脉循行的体表区域,亦是十 二经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2.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 、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 通,组成六对关系,即“表里相合”。
阴经(里) (属脏络腑)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阳经(表)
(属腑络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h
27
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 食指端 手阳明大肠经 鼻旁
十二经络脉均从本经肘膝以下的络穴分 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 任脉的络脉从鸠尾穴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 督脉的络脉从长强穴分出后散布于头, 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h
43
(五)十二经筋
1.含义:是十二经脉之气渗灌、濡养、结 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2.作用:联络筋骨,屈伸关节,维持人体 的正常运动。

经络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总论

③冲脉、与足少阴肾经并行,上至口唇。十二经 脉均与之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亦称“ 血海”。 功能: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④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状如束带。 功能:有约束绪经之功能。 ⑤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室,并足太阴厥阴 上行,合于任脉,与六阴经相联系。
⑥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金门,并足少阳等经上 行,合于督脉,与六阳经相联系。 功能:阴阳二维脉以维持阴阳经之间的协调和 平衡。 ⑦阴跷起于足跟内侧照海,随足少阳经上行。 ⑧阳跷起于足跟外侧申脉,伴足太阳经上行。 功能:二跷分别循行,交会目内眦,共同调节 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2.根结的内容: 十二经的根:即五输穴的井穴; 结:均分布在头、面、胸、腹
3.根结的应用:
四末是阴阳经经气流注交接的重要部位。 根穴即井穴,位于四末——主治全身性疾 病。如“头面之疾针至阴”,就是来源 于太阳经结于头面,而根于小趾的道理 。反之,当四肢有病时,也可根据标本 根结理论“下病上取”选择头面,躯干 的腧穴来治疗。
(4)手三阴经在上肢排列是:太阴在
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5)足三阴经在下肢排列是: 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厥阴在前,太 阴在中,少阴在后。 内踝上八寸处厥太交叉:太阴在前 ,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4.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是内属于脏腑的,脏与腑有表里相应的 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 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相表里
④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 作用:沟通胸胁部经气。 全身经脉中,十五络较大。 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 ” 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 布于全身,难以计数。

经络腧穴学总论.

经络腧穴学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联系脏腑和体表 及全身各部(沟通表里)、 运行气血的通路。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 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
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 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二、经络概念的形成:
气血→脉→经络 气血——化生于水谷精微,行于 脉道,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古人称之源自生命的特征。 脉——指运行气血的通道。
疾病传变层次 皮-络-经-腑-脏 疾病反应于皮部
十二皮部
3.分布:《素问 · 皮部论》“欲 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 然” 十二皮部在诊断、治疗时手足 相通——“上下同法”。故十二 皮部合为六经皮部,并各有专名 (见P10表1-3)
十二皮部
关、阖、枢的本义是指
门户上的一些实物。 喻六经皮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 病邪出入的门户; 诊断和接受治疗的门户。
2 . 作用:
内属脏腑 外络肢节
运行气血 濡养全身。
3.特点(分布与相互关系):
(1)有规律的分布、循行(外行部分)
①分布规律:
阳明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少阳经在中 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
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 厥阴经在中 躯干 少阴经在后
(1)外行部分 手三阴——胸
头部、躯干 足三阴——胸腹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
将“脉”按大小、深浅不同而区 分,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源流:
最早论述针灸的医著:《黄帝内经》
《脉书》
最早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经络学说
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经络 与脏腑的关系、生理功能、病理 变化、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经络腧穴学总论

经络腧穴学总论

足阳明胃经
◆ 在头面部沿目中线下行至口角旁,循下颌骨向外至下颌 角分成两支,一支循耳前上额角,另一支沿颈前外侧下缺 盆。 ◆ 在胸部沿第二侧线下行,即乳中线或锁骨中线,距前正 中线4寸。 ◆ 在腹部沿第二侧线下行,距前正中线2寸。 ◆ 在大腿沿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缘连线下行。 ◆ 在小腿沿胫骨前缘外 1寸下行(丰隆在胫骨前缘外 2寸)。 ◆ 在足部沿踝横纹中点与足次趾外侧端连线循行。
【配穴】 1.配颊车、巨髎、合谷,有祛风通络活血的作用,主治唇缓不收,齿痛。
2.配颊车、承浆、合谷,有通气滞利机关的作用,主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2寸,局部胀痛; 2.治面瘫时向颊车方向平刺1.0~2.5寸; 3.向迎香穴透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半侧面部,甚者可有口角牵掣感。 灸法:温针灸3~5壮。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及
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2.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
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3.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4.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脾胃为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灵枢》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
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 入上齿中,还出夹口,还唇,下交 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 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 至额颅。
足阳明胃经
循行方向:头──足 起止穴:承泣──厉兑 联系脏腑器官:胃、脾、鼻、 眼、口、上齿、乳房。 注:阳明经均可治疗五官疾病。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异常, 临床表现有哪些?

(二)主要病候:
A 脏腑病: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肠鸣、腹胀、水肿、口渴、

经络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总论概论针灸学是研究针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

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

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和经济安全等优点。

因此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针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针法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灸法是采用艾条、艾柱点燃后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

由于二者都是通过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为针灸。

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

人们即利用锐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体表某些部位来治疗疾病。

此即针法萌芽阶段的所谓“砭术”。

据《说文解字》载:“砭,以石刺病也”。

《山海经》亦有“有石如玉,可以为针”之说。

这是关于石针的较早记载。

灸法的产生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而感觉舒适或病痛减轻,经反复实践,选择了易于点燃、火力温和并且具有温通血脉作用的艾,作为施灸的原料,从而形成了灸术。

《素问。

异法方宜论》说:“苦恼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即指此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也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改变为铜针、铁针、不锈钢针。

同时由于医疗经验的不断丰富,针灸腧穴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前人便按照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的感应情况和古代的解剖知识,把这些具有相同或类似作用的散在腧穴进行归类,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逐步形成了经络学说。

据文献考察,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医家已把针灸临床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医书,即记载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篇《帛书》。

《帛书》除载有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各种疼痛、痉挛、麻木、肿胀等局部症状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嗜卧、恶寒等。

当时对这些病症,都是用灸法治疗的。

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炙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原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体系。

《经络腧穴学》总论讲解学习PPT95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讲解学习PPT95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讲解学习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