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旁间隙肿瘤60例临床分析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
其次为来自交感神经,少数发生于舌咽神 经、Ⅴ3神经分支、Ⅺ和Ⅻ 神经等(来自运 动神经如Ⅻ神经者很罕见)。第三位常见 的咽旁间隙肿瘤为副神经节瘤或化学感受 器瘤,来自颈动脉体、迷走神经上的球体 组织或颈静脉球瘤向下扩展。发病率再其 次的肿瘤为血管性肿瘤,其中以静脉性血 管瘤多见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
由茎突及其附着肌肉(茎突舌骨肌、茎突 咽肌和茎突舌肌)、韧带(茎突舌骨和茎 突下颌韧带)和茎突咽筋膜组成的隔膜将 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后两个间隙(或称 茎突前、后区)。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
茎突前间隙内主要为脂肪组织,外侧有腮腺深叶 伸入,内侧有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通过(腭帆张 肌位前部,呈扁三角形,腭帆提肌位腭帆张肌后 方,呈椭圆形),间隙内有许多神经和血管结构 通过,包括下颌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三支--Ⅴ3神 经)及其分支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颞神经,上 颌动脉及其分支、咽升动脉、咽静脉丛和淋巴组 织等。茎突后间隙主要通过颈动脉鞘(CS), 其中包括颈内动静脉、Ⅸ- Ⅻ颅神经、颈交感干、 球体组织和淋巴结等。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
一、咽旁间隙正常解剖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 , PPS)是位于咽
肌环与咀嚼肌群和腮腺之间由深筋膜围成的脂肪 间隙,左右各一,上自颅底,下至舌骨水平,大 致呈倒置的锥形。严格而言,咽旁间隙并非由深 筋膜围绕而成,而是位于这些结构之间的为脂肪 充填的一个间隙,其构成和周围结构复杂,通过 组织亦较繁杂,以往文献对此的叙述很多,但常 有所出入。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
有人认为颈动脉鞘并不属于咽旁间隙,它 是由深筋膜包裹的一个独立的间隙,下达 主动脉弓,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其 内贯穿全长的成份有颈内静脉、迷走和交 感神经及颈深淋巴链;舌骨上区还有第ⅨⅫ对颅神经和颈内动脉,舌骨下区为颈总 动脉。但因颈动脉鞘为穿过咽旁间隙的结 构,且包裹的同为颈深筋膜,故多数文献 都将舌骨上颈动脉鞘归于咽旁间隙的一部 分。
27例最大径大于5cm的咽旁间隙肿瘤临床分析
A e h l m e rc su y o h d l te s wih c p a o t i t d ft e a q tpa int t
c a o a i lm o p l g f c e tpa a a r ni f c a r ho o y o l f l t
W a g Mi W a g Yi l n n n, n n o g
( et fOa n xlf c l ug r, h f l t tm tl i l o i l n u Me i l nvrt , D p rl dMaio i re T e f i e So ao gc s t A h i dc i sy o a la a S y A ad i o aH p ao f a U ei K yS b c o rl l i l dc eo n u rv c , rv c l ee L bo rl i aeR sac e u etfO a i c in A h i oi e P oi i — vl a O a s s e r o j C n a Me i f P n n aL f D e e hf
・
60・ 1
安徽 医科大学学报
A t nvrtt dc aiA h i 0 2Ma ;7 5 c U i saiMein l n u 2 1 y4 ( ) a ei s i s
2 7例最大径大于 5c 的咽旁 问隙肿瘤临床分析 m
余 得 志 , 建新 邱
摘要 回顾性分析 2 7例最 大径 5 c 以上 的咽 旁间 隙肿瘤 m 的治疗 效果 。1 7例行 颈 侧径 路 , 颈侧腮 腺 径路 , 4例 3例颈
作者单位 : 徽 医科 大 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耳 鼻喉 头 颈 外科 , 肥 安 合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
咽旁间隙是位于喉部和颈部之间的空间,包含着许多神经和血管,咽旁间隙肿瘤即是指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肿瘤。
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上肢无力、颈部疼痛等。
在进行诊断时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咽旁间隙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和核磁共振(MRI)。
其中MRI检查最常用,可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信息。
对于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是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通常需要进行切口放大和暴露,以便清楚地识别和保护颈部的神经和血管。
传统的手术入路包括后颈外侧入路、肩胛下入路、锁骨下入路等。
但这些传统切口有时难以清楚地暴露肿瘤和相邻的组织,同时创伤较大并且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技术不断发展,颈部腔镜手术也被广泛运用于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中。
颈部腔镜手术入路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等口鼻内部切口进行操作,不仅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同时也能够减少手术用的镜和仪器的几率,提高手术效率和术后康复。
总之,咽旁间隙肿瘤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手术切除是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手术入路主要包括传统切口和颈部腔镜手术入路。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咽旁间隙肿瘤27例临床分析
咽旁 间隙腮腺 深叶 多形 性腺 瘤 2例 。经 颈侧 合并 下颌 骨 裂
开 切 除 咽 旁 间 隙腺 鳞 癌 1 。3例 恶 性 肿 瘤 同 时行 改 良根 治 例 性 颈 淋 巴结 廓 清 术 ,术 后 补 充 放 射 治 疗 剂 量 5 6 G 0— 5 Y。 3 治 疗 结果 所 有 病 例 术 后 的病 理 结果 :神 经 源 性 肿 瘤 1 5 例 ( 中 神 经 鞘 瘤 1 ,神 经 纤 维 瘤 3例 ,节 细 胞 神 经 瘤 其 0例 2例 ) ,腮 腺 或 者 小 涎 腺 混 合 瘤 5例 ,鳃 裂 囊 肿 3例 ,淀 粉 样 瘤 1 ;恶 性 肿 瘤 3例 ,鳞 癌 2例 ,腺 鳞 癌 1 。所 有 病 例 例 例 进 行 术 后 随 访 3月 一3 ,经 口咽 部进 路 手 术 者 有 1 腮 年 例 腺 多 形 性 腺 瘤 术 后 1年 复 发 ,再 次 入 院 经 颈 侧 进 路 手 术 ,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腮 腺 多 形 性 腺 瘤 。其 他 病 例 未 见 复 发 。
临床 资 料
1 一般资料 2 7例 中 ,男 性 1 ,女 性 1 ;年 龄 1 7例 0例 7—
7 岁 ,平 均 4 7 4岁 。2 2例 患 者 以颈 部 或 者 口咽部 无 痛 性 肿 块 而 就 珍 ,此 外 还 有 患 者 表 现 为 吞 咽 不 适 ,咽 部 异 物 感 ,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 图分 类 号 :1 3 .3 1 9 6 7
咽 旁 间 隙 肿 瘤 发 病 率 较 低 ,在 头 颈 部 肿 瘤 中 不 到
0. 5% …
。
咽 壁所 包 绕 围成 的 一 个 隐 窝 , 为 一 个 潜 在 性 漏 斗 状 疏 松 结 缔 组 织 间 隙 ,以 茎 突 及 茎 突 诸 肌 为 界 分 为 咽 旁 前 、后 间 隙 。 咽旁 前 间 隙 较 小 ,内 有 腮 腺 深 叶 等 重 要 结 构 ;咽 旁 后 间 隙 较 大 。内有 颈 内 动 脉 ,颈 内 静 脉 ,Ⅸ 一Ⅺ 脑 神 经 和 颈 深 淋 巴结 等 。 咽旁 间 隙是 个 蜂 窝 组 织 间 隙 ,解 剖 结 构 比较 复 杂 , 早 期 肿 瘤 较 难 发现 ,待 肿 瘤 较 大 ( 常大 于 2m)或 者 出现 通 c 神 经 症 状 时患 者 才 就 诊 】 。本 组 1 患 者 , 因 伸 舌 偏 斜 就 例 诊 ,后 经 过 M /发 现 咽 旁后 间 隙有 一 占位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 R 神经鞘膜瘤 。 病 程 发 展 缓 慢 者 ,多 为 良 性 肿 瘤 ;有 肿 瘤 家 族 史 ,病 程 发 展 快 ,要 注 煮 排 除 恶 性 肿 瘤 。 目前 ,多 不 主 张 对 咽 旁 间 隙 肿 瘤 经 口 或 者 经 颈 活 检 ,特 别 是 疑 为 颈 动 脉 体 瘤 时 , 更不 宜作 穿 刺 或 者 活 检 ,以 防 包 块 出 血 ,并 出 现 粘 连 ,增 加 手 术 的难 度 。 M 软 组 织 分 辨 率 更 高 , 对 鉴 别 颈 动 脉 体 / R 瘤 与 神经 源 性 肿 瘤 有 一 定 意 义 ,前 者 可 见 迂 曲 、匐 行 的 低 信 号 血 管 影 ,颈 内 、颈 外 动 脉 可 被 撑 开 、分 离 ;后 者 肿 瘤 信号 均 匀 ,仅 见 血 管 的 推 压 移 位 J 。超 选 择 性 颈 动 脉 造 影 或 D A,并 结 合 无 创 伤 ,可 重 复 的 彩 色 D plr S op ,不 仅 能 清 e 楚 显 示 病 变 与 血 管 系 统 的关 系 ,还 能 了解 Wii环 功 能 ,对 ls l
36例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
【 Ke y w o r d s ] p a r a p h y n e a l s p a c e t u m o s; r d i a g n o s i s ; o p e r a t i o n
咽旁间隙是颈部潜在间隙 , 位置较深 , 解剖结 构复杂 , 发生于咽旁间隙的肿瘤 , 在早期 常难 以发
现, 当患者 咽侧 壁 出现膨 隆 , 颈侧 出现 肿 块 , 以致 于 影 响其 吞 咽 , 呼 吸或 者 出现 颅神 经功 能 障碍 时才 得
例有 咽侧 壁 隆起 、 腭 扁桃 体移 位 , 口内触 及肿 .
( 1 . K u n mi n g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Da li Un i v e r s i t y , Ku n mi n g 6 5 0 0 1 1 , C h i n a ;
2 . T h e F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K u n m i n g M e d i c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i n g 6 5 0 0 0 0 , C h i n a )
3 6 Ca s e s Di a g n o s i s o f P a r a Ph a r y n g e a l S p a c e Tu mo r s
MI N G C h e n g , R U A N B i a o , D A I X u e z h o n g , B A O X u e j u e , Z HO U Y a n g , D E N G F a n g
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径路探讨
咽旁梁健 刚① 陈靖① 冯锦标①
用于巨大的 良性肿物 。
【 关键词 】 咽旁间隙 ; 肿瘤 ; 影像学 ; 手术径路
中图分类号 R 2 4 6 . 8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5 — 0 0 0 9 — 0 3
I ma g i n g Di a g n o s i s a n d S u r g i c a l Ap p r o a c h o f P a r a p h a r y n g e a l S p a c e T u mo r s d / L UO We i ,L I ANG J i a n - g a n g ,CHE N J i n g,e t a 1 . / / Ch i n e s e a n d
颈侧径路发 生暂时性面神经麻痹 2例 ,副神经麻痹 1 例 。经 口径路术 后未发生并 发症。结 论:术 前行 M R I 和C T检查对咽旁 问隙肿瘤 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有重要 意义 ,能为手术径路的选择提 供重要 信息。颈侧径路术式 视野开 阔清 晰、出血控制好 、并发 症少 ,适合 于大 多数咽旁 间隙肿 物 ,尤其适
s u r g i c a l p l a n . T h e r e wa s n o r e e u r r e n e e a n d s e v e r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i n a l l c a s e s a t a me a n l f o w- u p o f 3 y e a r s . Co nc l u s i on:MRI a n d CT s c a n a r e e x t r e me l y u s e f u l f o r t h e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径路的选择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径路的选择摘要]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径路的选择。
方法:对23例咽旁间隙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颈部彩超及颈部增强CT、MRI扫描。
手术采用经口内径路8例,经颈侧径路14例,经颈腮腺径路1例,其中2例患者切除部分下颌骨。
结果:良性肿瘤19例(82.6%),恶性肿瘤4例(17.3%),肿瘤主要为腮腺和神经来源。
23例肿瘤完整切除,术后随访3年,恶性肿瘤中死亡2例,1例复发后再次手术,1例无瘤生存至今,现大部分病例仍在随访中。
结论:颈部彩超及颈部增强CT、MRI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
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及肿物的性质选择手术的径路,达到既能充分显露手术野,完整切除肿物,又能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咽旁间隙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咽旁间隙肿瘤的复杂性,且临床表现各有特性,术前多缺乏病理诊断,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困难。
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是成功切除肿瘤并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我们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2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径路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患者中,男11例,女12 例,年龄23~72岁。
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7例,神经鞘瘤5例,神经纤维瘤3例,良性颈动脉体瘤 3例,脂肪瘤1例;恶性肿瘤4例:腮腺深叶粘液表皮样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术后4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病程1个月~3年,临床上多数患者以颈部或口咽部肿块就诊,部分患者有咽部异物感、咽痛,发音含糊、声音嘶哑、鼻塞、打鼾、耳痛、面瘫等多种表现。
18例以颈侧、下颌角腮腺区肿块为首发症状;3例有咽侧壁隆起,扁桃体和软腭移位;2例可在口咽部及颈部同时触及肿块,术前常规行增强CT扫描、B超检查、MRI扫描,肿瘤最小约1.5cm×2.0cm,最大约8.0cm×7.0cm。
咽旁间隙肿瘤特征及诊治论文
咽旁间隙肿瘤的特征及诊治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咽旁间隙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头颈部肿瘤,目前在诊治过程中尚存在一定难题。
文章通过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解剖特征、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内容的阐述,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该肿瘤的特征及诊治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特征;诊治【中图分类号】r73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18-01d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treatment of 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urliu shi-yao【abstract】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ur is a rare kind of head and neck neoplasms,and at present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to it.the article states its anatomy 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so on,roundly summarizing the features of the tumor,and 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parapharyngeal space;tumour;characteristics;diagnosis treatment咽旁间隙肿瘤较为罕见,约占据头颈部肿瘤的0.5%-0.8%,[1]其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
1.咽旁间隙肿瘤的解剖特征咽旁间隙外界为翼内肌及腮腺深叶,内界为咽缩肌及鼻咽、口咽腔。
咽旁间隙肿瘤53例临床分析
Tu o r m a g f o a a h r ng a s a e n u t m p r l m r p i r r m p r p a g e l p c a d s b e o a
ae r a,5 a e e o t 3 c s s r p r
po c r a h. I h p r to r c s n t e o e ain p o e s,W e c o s h ae a ie o e vc la h p ain a p o c h o e t e lt r lst fc r i a s t e o r to p r a h. t is c het mo n pa a ha n e ls a e a d s b e o a r a . a lo p o o g t e i cso o d s e tt u ri r p r g a p l n u t mp r la e y we c n as r ln h n iin t s ur m h p d l e“C ” fn c sa g 。s mei st e i cso e o a e n S l r l n . - opa ta e s a e i k i e e s r o tme h n iin sL c td i ai y ga d Re a s is: e f l w — u i e i r m ut Th ol o p t sfo 6mo t st e r m n h o9 y a s,5e s s r lp e,3 o ih a e b n g o e e a s fwh c r e in,t e h s c n u g r o e s c r h m . Th te wo a e ma in n ,o e d e n 1 e o d s r e prc s u e t e y e oh rt r l a t n id i 8mo t n n te g nh a d a oh r
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手术路径的选择
~
延 向外 下 . 于咽 腔 外 侧 . 位 咀嚼 肌 间 隙 的深 方 。 I 查 可 MR 检
性 肿 瘤 中涎 腺 来 源 占 比例 最 高 (4 . 他 偶 发 有 恶 性 神 3 %) 其
经 鞘瘤 , 神 经 细胞 瘤 、 索 瘤 、 性 纤 维 组 织 细 胞 瘤 、 成 脊 恶 恶 性 黑 色 素 瘤 、 性 血 管 内皮 细 胞 瘤 、 性 单 纤 维 瘤 、 纹 肌 恶 恶 横 肉 瘤 等[ 咽旁 间 隙 肿 瘤 常 常 隐 匿 性 生 长 . 明 显 l 症 3 1 。 无 临床 状 许 多患 者 肿 瘤 生 长很 多年 , 到 出现 咽部 异 物 感 、 鼓 直 咽 管 堵 塞 、 音 嘶 哑 或 颈 部 肿块 才被 发 现 。 痛 、 声 疼 肿瘤 侵 犯 翼 内肌 造 成 的 张 口受 限 以及 神经 麻 痹 症 状 提示 恶性 肿 瘤 、 神 经 鞘 瘤 或 副 神 经 节瘤 嘲 症 状 及 体 格 检 查 对 于 咽 旁 间 隙 肿 瘤 的鉴 别 诊 断 没 有 明 显 帮 助 . 因此 影 像 学 检 查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腮 腺 深 叶 来 源 的 多形 性 腺 瘤 、 经鞘 瘤 、 动脉 体 瘤 等 神 颈 常 见 肿 瘤 在 影像 检 查 上都 有各 自鲜 明 的 特 点 . 于 术 前 初 对
大 。 上 部有 舌 咽 神 经 、 下 神 经 、 神 经 斜 行 越 过 , 颈 其 舌 副 而
组 织 集 中 区域 的疾 病 诊 断 中具 有 较 大 优 势 。C T扫 描 范 围 的上 界 应 包 括 海 绵 窦 . 下达 舌 骨 水 平 轴 位 上 咽 旁 间 隙 表 现 为 前 窄 后 宽 的三 角形 . 突 前 间 隙 呈 低 密 度 影 . 抵 翼 茎 前 内板 , 至茎 突 , 后 外 斜 向 前 内 : 突后 间隙 呈 软 组 织 密 后 由 茎 度 冠 状 面 咽 旁 间 隙 表 现 为 一 个 低 密 度 的倒 锥 形 , 内 上 从
咽旁间隙恶性肿瘤10例诊断和治疗分析
90生大出血时慌乱钳夹止血,动作粗暴。
本组中有2例输尿管损伤由此因引起。
术中大段游离输尿管,损伤了输尿管的鞘膜。
引起输尿管的缺血、坏死而形成瘘管。
手术剥离时损伤输尿管的神经,使输尿管蠕动无力,管腔扩张,内压增大导致缺血而形成尿瘘。
本组中有l例输尿管损伤由此因引起。
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或二次开腹时,膀胱移位或膀胱与宫颈形成瘢痕性粘连,膀胱腹膜返折上移,或与壁层腹膜粘连,在切开腹膜或下推膀胱时可因分离界限错误而导致膀胱损伤。
这是本组膀胱损伤的主要原因。
术前未排空膀胱,在开腹时易造成损伤。
本组也有1例膀胱损伤是这个原因所致。
子宫全切术缝合残端时,膀胱充盈,缝针易刺破膀胱或缝扎膀胱壁…。
二次或三次开腹手术后可造成膀胱、输尿管损伤。
手术操作不熟练。
本组2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膀胱损伤是这个原因所致,子宫破裂所致损伤。
2.2泌尿系统损伤的治疗:术中发现输尿管被误扎或误切,应立刻解除或吻合。
即使损伤轻微,也该放置输尿管导管或双/0支架管14—30d;本组中有l例缝扎输尿管,尽管术中已松解输尿管线结,但未放置输尿管导管,术后10d输尿管粘连梗阻,若损伤严重,行端端吻合或移植于膀胱并且放置月y,/o支架管2~4周。
膀胱损伤的治疗:一旦发现损伤,应术中缝合损伤部位,导尿管持续引流l周左右,使用抗生素,多能痊愈。
本组11例膀胱损伤经上述处理,均能治愈。
小的瘘孔可安置导尿管持续引流2周左右。
若为术后数日发生膀胱瘘,一般以术后2—3月行修补为宜;若瘘孔直径>0.5cm,则应等待瘘孔瘢痕形成,炎性反应消退后再行修补。
2.3妇产科手术致泌尿道损伤的预防:妇产科医生必须充分熟悉内外生殖系统及相邻组织的解剖关系。
泌尿系统与内生殖器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都是紧密联系的。
同时要掌握不同疾病手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细心分离粘连,操作谨慎。
术中容易损伤输尿管的操作及部位:游离、结扎卵巢动静脉、处理骶骨韧带、分离输尿管隧道、缝合盆腔腹膜;忌用手术器械钳夹输尿管;避免长时间过度牵拉缺血损伤;输尿管周围如有出血,避免用粗线结扎或线结过多;子宫颈、子宫峡部或阔韧带内的肌瘤应首先挖出肌瘤再作全子宫切除。
咽旁间隙的解剖与肿瘤诊断
一、咽旁间隙正常解剖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 , PPS)是位于咽肌环与咀嚼肌群和腮腺之间由深筋膜围成的脂肪间隙,左右各一,上自颅底,下至舌骨水平,大致呈倒置的锥形。
严格而言,咽旁间隙并非由深筋膜围绕而成,而是位于这些结构之间的为脂肪充填的一个间隙,其构成和周围结构复杂,通过组织亦较繁杂,以往文献对此的叙述很多,但常有所出入。
咽旁间隙的内侧壁为颊咽筋膜,此筋膜上自颅底,包绕咽颅底筋膜和咽缩肌外侧;外侧壁为翼内外肌、腮腺和二腹肌后腹的筋膜;前界自上而下依次为蝶骨翼突内侧板后缘及其颊咽筋膜、翼内肌、腭舌肌及腭咽肌筋膜;后壁为覆盖颈锥和锥前肌的锥前筋膜;顶部为岩锥和蝶骨大翼部分;底部为二腹肌后腹和舌骨大角连接处及颌下腺的包膜。
由此可见,咽旁间隙内邻鼻、口咽侧壁,其内侧的主要结构有咽肌环、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隐窝和扁桃体等;外邻翼内外肌、下颌骨、腮腺、二腹肌后腹等;后邻颈锥横突、头长肌和头前直肌(头长肌位于头前直肌之内侧);前邻翼内肌和翼内板;上起自颅底;下止于颌下腺和舌骨。
由茎突及其附着肌肉(茎突舌骨肌、茎突咽肌和茎突舌肌)、韧带(茎突舌骨和茎突下颌韧带)和茎突咽筋膜组成的隔膜将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后两个间隙(或称茎突前、后区)。
茎突前间隙内主要为脂肪组织,外侧有腮腺深叶伸入,内侧有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通过(腭帆张肌位前部,呈扁三角形,腭帆提肌位腭帆张肌后方,呈椭圆形),间隙内有许多神经和血管结构通过,包括下颌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三支--Ⅴ3神经)及其分支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颞神经,上颌动脉及其分支、咽升动脉、咽静脉丛和淋巴组织等。
茎突后间隙主要通过颈动脉鞘(CS),其中包括颈内动静脉、Ⅸ-Ⅻ颅神经、颈交感干、球体组织和淋巴结等。
有人认为颈动脉鞘并不属于咽旁间隙,它是由深筋膜包裹的一个独立的间隙,下达主动脉弓,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其内贯穿全长的成份有颈内静脉、迷走和交感神经及颈深淋巴链;舌骨上区还有第Ⅸ-Ⅻ对颅神经和颈内动脉,舌骨下区为颈总动脉。
咽旁间隙肿瘤65例临床分析
实用 医院临床杂志 20 0 6年 l 月第 3卷 第 6期 1
咽旁 间 隙肿 瘤 6 5例 临床 分 析
Cl c la ay i f65 c s s o a a h r n e ls a e tm o s i a n l ss o a e fp r p a y g a p c u r ni
用剂 量无 显著差 异 , 而镇痛 药芬 太尼 使用 明显 减少 。表 明 颈浅丛 神经 阻滞 一点法 在 阻滞完全 方 面 , 其是镇 痛 尤 效果 优 于扇 形 阻滞 法 。按 照 以上 方 法 , 颈外 静 脉 在
例 , 92 ; 占 .% 经颈 颌径 路切 除 2例 , 3 1 ; 姑 息 占 .% 经
1 资料与 方法
刀 、 I 源封 闭 治 疗 、 后 放 疗 等共 8例 , l . % 。 籽 术 占 23
全部 气管 插 管 全身 麻 醉 , 因肿 瘤 较 大致 8例 1 1 一般 资 料 本 组 男 3 . 6例 , 2 女 9例 , 龄 3~8 麻 醉方 法 : 年 5 先 经 岁, 中位 年龄 3 8岁 。多数 以颈 部或 口咽部 包块 就诊 , 有 咽腔狭 窄及 预 防 出血 窒 息 , 行 气 管切 开术 , 切 口处
发肿 瘤数 量少 ,病 理类 型 复 杂 多样 ,解 剖结 构 深 在 繁 和/ 软腭 移 位 l 或 6例 , 口咽部 及 颈 侧 同 时触 及 包 块 8
杂 ,在 临 床 表 现 、诊 断 治 疗 方 面 具 有 一 定 的 特 殊 性 0 。本 文对 四川大学 华 西 医院 19 20 j 9 5~ 05年 收治 的
吞 咽梗 硬感 、 咽部 异物感 、 痛 、 嘶 、 咽 声 呼吸不 畅 、 痛及 插 管麻 醉 。 耳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石小玲;陶磊【摘要】近几年随着内镜、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的发展,头颈部肿瘤的微创手术逐渐增多.目前关于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人路也逐渐有了变化,内镜辅助、机器人辅助经口人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的术式引起了耳鼻喉科医师的关注.国内外关于在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机器人辅助经口入路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咽旁间隙肿瘤最近几年的手术人路进展展开综述.【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6(016)002【总页数】4页(P135-137,140)【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内镜;手术径路【作者】石小玲;陶磊【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咽旁间隙肿瘤占全身肿瘤的0.5%~1.5%[1- 2]。
国、内外最多的临床病例报道鲜有超过百例,其中良性肿瘤70%~85%,恶性肿瘤15%~30%[2-4]。
Riffat等[5]将近20年的临床分析做了系统回顾,总结出咽旁间隙的肿瘤病理类型将近70种。
良性肿瘤以唾液腺来源和神经源性最高,分别占30%~45%和30%~35%[2-4]。
咽旁间隙解剖位置复杂,大致呈底朝上的倒锥体形。
底向颅底并紧靠颈静脉孔,尖朝向舌骨大角,内侧壁为咽侧壁,外侧壁为翼内肌及腮腺深叶,后壁为椎前筋膜。
以茎突及其附着诸肌分为茎突前间隙和茎突后间隙。
茎突前间隙主要是脂肪组织,有时会有异位的小唾液腺组织,以及位于此间隙后内侧下颌骨升支内面的腮腺深叶,腮腺源性肿瘤常发生于此。
茎突后间隙被肌肉及其附着筋膜围成,结构紧密,包括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后组脑神经、颈交感干、脂肪组织和淋巴组织,此间隙以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
咽旁间隙肿瘤的最佳手术原则应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可能的术后瘢痕[6]。
由于咽旁间隙肿瘤的病理特点,决定了术中应尽量减少肿瘤包膜破裂,从而预防肿瘤复发。
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流行病学分析
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流行病学分析侯敏;柳春明;步荣发;张海钟;布静秋【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年(卷),期】2004(20)5【摘要】目的 :对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方法 :对咽旁间隙原发性 2 39例肿块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原发良性肿瘤患病比为 6 1.0 9% ,其中上皮源性肿瘤患病比最高 ,占 19.2 5 % ;神经源性肿瘤第二位 ,占17.5 7%。
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患病比为 35 .15 % ,其中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患病比最高 ,占 2 1.76 % ;恶性淋巴瘤第2位 ,占 7.95 %。
炎症的患病比为 3.77% ,其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最高。
结论 :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良性肿瘤的患病比最高 ,恶性肿瘤次之 ,炎症居第 3位 ,比例约为17∶9∶1。
【总页数】3页(P541-543)【关键词】原发性;咽旁间隙;肿块;流行病学分析;恶性肿瘤;炎症;良性肿瘤;上皮【作者】侯敏;柳春明;步荣发;张海钟;布静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R737【相关文献】1.劲动脉三角区原发性肿块流行病学分析 [J], 江中明;周中华;吕春堂;徐晓刚2.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CT/MRI影像学分析 [J], 陈凯瑞;罗春媛;谭艳林;张强3.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J], 张强;李龙江;包崇云;陈林林;王予江4.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91例临床分析 [J], 孙丰林;金童;李文明;钱晔;魏东敏;孙睿杰;刘大昱;解光;雷大鹏5.23例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方式探讨 [J], 陈昊亮;孙国文;唐恩溢;胡勤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咽旁颞下间隙肿瘤55例手术进路探讨
咽旁颞下间隙肿瘤55例手术进路探讨
赵德安;孙安;于红;叶维莉;黄德利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
【年(卷),期】1999(10)10
【总页数】1页(P571-571)
【关键词】咽旁颞下间隙;肿瘤;治疗;外科手术
【作者】赵德安;孙安;于红;叶维莉;黄德利
【作者单位】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武警陕西总队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30.5
【相关文献】
1.累及咽旁颞下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13例临床病例分析) [J], 韩培彦;朱宣智;刘谊
2.咽旁颞下间隙肿瘤的手术进路探讨(附55例分析) [J], 赵德安
3.咽旁隙肿瘤手术入路探讨 [J], 罗昰;曾俊丰;赵素萍;唐瑶云;吴平;何剑;方兴;徐婧;张帅;黄东海;王行炜;谢楚波
4.颞部-颌下联合进路切除咽旁颞下区巨大肿瘤(附2例报道) [J], 邱前辉;李添应;陈少华;苏志文
5.累及咽旁颞下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10例临床病例分析) [J], 韩培彦;朱宣智;刘谊;王昊;李海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于咽旁间隙肿瘤20例的临床分析
原发于咽旁间隙肿瘤20例的临床分析关中;许耀东;叶辉;彭解人;郑亿庆;龚坚【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05(011)022【摘要】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原发于咽旁间隙的肿瘤的发病及诊治规律.方法总结本科室1995~2001年收治的20例该类疾病的病例,全部病人行手术切除,恶性者加放疗.对其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并行术后随访.结果良性肿瘤占17例(85%),恶性肿瘤3例(15%),神经源性肿瘤13例(65%),腮腺源性肿瘤5例(25%),其余2例(10%).随访结果良恶性者各一例复发,其余未见复发.结论原发于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广泛,以神经源性及腮腺源性肿瘤为常见,且良性肿瘤多于恶性肿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总页数】2页(P23-24)【作者】关中;许耀东;叶辉;彭解人;郑亿庆;龚坚【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相关文献】1.血浆降钙素原对于早期诊断继发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J], 孙超;张斌2.21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 [J], 章超;杨见明3.21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分析 [J], 章超;杨见明;4.继发于因子VLeiden变异和冷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不愈合性溃疡 [J], BarrioV.R.;Sanfilippo A.M.;Malone J.C.;Callen J.P.;田中伟5.咽旁间隙肿瘤38例临床分析 [J], 殷继风;陈浩;李万举;万光伦;胡燕明;孙敬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 r eeaaye erset e . eut:0 pt n l hd srei ,wt ocsso cr ne mag atmxd u o r n l drt p i l R sl 6 aet a a ugr s i ht ae fr ur c. w z o c vy s i s l e w e e ( l n i i n e tmo) yhs p t lg a aa s , l6 ae f aahrne ae u t a efr e b— i ddi osc s u r.B io a ooi l i a 0c s rp a ga s c mor nb t r u dv e t uht t h e n ys l l s op y l p t tc uh s i n a r ci l t yt 2 ae ) sh a nm (0c e) m t t i crio a 7c e) mx ip ( e e) hm g — s a h c fcs( 8c s , cw o a 1 a s , e a c a nm ( a s , ie s p e 5 a s , e a i bn a e l s n s s a t c s d l d s n o m ( ae) lm h go a 5css , y p a i n ma( ae) l o a 1cs ) m l n t i dt r2c e ) ocuin prp a n e pc 2c s ,i m ( ae , a ga x mo( a s .C nls :aahr ga sae s p s in m e u s o y l
A src O j t e T k l ia adh t a o g a—tp n l i o eprp a ne pc u o bt t a be i :o cv maeac ncl n io t l il yeaa s f h aahr ga saetm  ̄.Me ・ i sp hoe ys t y l t h
me t C n e a o rp o o i, n . a c rh s p o rg s n s
Ke r s P  ̄ p a f g a u r x i s ;Va iu y wo d a a h n n e t mo ;E a r i l e s co s
咽旁肿瘤临床较少见 , 早期 多无 临床症状而难于 早期发现 , 占头颈部肿瘤 的 0 5 】 仅 . %u 。咽旁间隙 内
维普资讯
20 年第 2 08 4卷第 1 期
V0. 4 No 1 2 0 12 . 0 8
包
头
医
学
院
学
报
.
5 5
J OURNAL OF BAoTOU EDI M CAL COLLEGE
咽 旁 间隙肿 瘤 6 0例 临床 分 析
o s o m e r a y 1 8 o F b u r 0 6, a o o y a d ci ia l o d :F r F b r 9 0 t e r a y2 0 p t l g l c f u w—u a ao 0 i u h n n l 0 p d t f6 n—p t n swi a a h rn e p c ai t t p r p a y g a s a e e h l
见, 手术切除是 主要治疗方法 , 恶性肿瘤预后较 差。
关键词
咽旁肿瘤 ; 手术切除 ; 恶性
Cl ia ay i f6 a e fPa a h r n e l io s i c lAn ls o 0 c sso r p a y g a n s Tu  ̄ r
.
WA NG h netZ A igh n Z O hjn , HA ec u n C u li, h NG M n s eg , HA Z i Z O W nh a u
王春雷 张明生 赵志军 赵文川 (. 1 包头市第四医院外三科 , 内蒙古 包头 04 3 ;. 10 02 天津 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
摘 要 目的 : 对颈部咽旁 间隙肿 物进行 临床及 组织病理类型分析 。 法 : 18 方 对 90年 2 月至 20 2月 间有 随访 06年
资料的住院治疗的咽旁间隙肿瘤 6 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 0 6 0例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 其
中2 伪复发 ( 例 皆为恶性 混合 瘤) 2 。组织病理类型 中, 最多为腮裂囊肿 2 例 , 8 神经鞘瘤 1 例 , 0 转移癌 7 , 瘤 5 , 例 混合 例
血管瘤 5 淋巴管瘤 2 脂肪瘤 1 恶性混合瘤 2 例, 例, 例, 例。结论 : 咽旁间隙肿瘤位置深在 、 特殊, 大部分为良性 , 恶性少
( . eT i ugr eat eto h 4hH si l B o u0 4 3 , hn 1 hr S re p r n fte t o t , a t 10 0 C i d yD m pa o a; 2 H adⅣ T m r Ba c i j d a n e i H si . e n e u os rnho a i Mei lU  ̄ r@ o t fT n n c s pa l
i e p i et mo o a o n p c a .Mo t r n g .Mai a t n sr r .S r la s t n i eb i t o f r a・ sd e n t u r c t n a d s e i h l i 1 s eb i a e n lg n ei a e u gc r e i st a c me h d o t t n o le c o h s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