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合集下载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简单的周期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吗?今天,咱们就先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叫做谁是记忆王。

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更强。

现在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男生组和女生组,大屏幕上将出现两组数据,男生记男生组数据,女生记女生组数据,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大家准备好了吗?男生组:__1女生组:__1234哪组同学都记住自己组的数据了?咦?怎么举手的大多数都是女生呢?(再次出示数据)为什么女生记得又快又准,你对今天的比赛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发现女生组的数据是有规律地排列的,按1234的顺序重复出现3次。

像这样的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从生活里的一些排列中找一找,看看有什么规律,又运用了哪些数学方法?板书:规律方法二.探索新知中秋刚过,国庆将至,街道上公园里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今天就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去公园看一看,去感受那里的节日氛围吧。

(大屏幕展示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盆花、彩灯、彩旗)1.盆花那图中的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都是按几个一组排列的)。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

2. 周期现象的描述和表示。

3. 解决简单的周期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解决基本的周期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能够准确描述和表示周期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计时器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感到愉悦和舒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期现象。

例如,展示一天中的日出和日落,四季的变化等。

2. 讲解:介绍周期现象的定义,解释周期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现象的概念。

3. 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描述和表示周期现象。

可以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或者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钟表的跳动、音乐的节奏等。

4. 解决问题: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一个星期有多少天,一个月有多少天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周期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周期现象的概念和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来评价他们对周期问题的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种植、气象预报等。

2. 让学生探索更复杂的周期现象,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亮的盈亏等。

教案《简单的周期》

教案《简单的周期》

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性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周期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 周期性知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周期性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交流和分享对周期性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周期性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周期性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 教学素材:生活中常见的周期性现象的实例。

3. 小组讨论工具:纸笔、记录表格等。

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性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周期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3. 周期性知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周期性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简单的周期性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周期性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交流和分享对周期性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周期性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周期性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 教学素材:生活中常见的周期性现象的实例。

3. 小组讨论工具:纸笔、记录表格等。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周期现象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

2. 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引入周期现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

2. 学生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并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周期现象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第二章: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简单的周期现象的定义。

2. 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简单的周期现象。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周期现象。

第三章: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

2. 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介绍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如波形图、周期表等。

2. 学生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教学资源:1. 图形表示方法的示例素材。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第四章: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公式描述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2. 运用数学公式描述周期现象。

教学活动:1. 介绍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如频率、周期等。

2. 学生运用数学公式描述周期现象。

教学资源:1. 数学描述方法的示例素材。

评估方式:1. 学生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年级二年级班型课次课题简单的周期问题(冯丽君)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2、让学生学习周期现象来解决许多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

教学重难点找到什么是周期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利用周期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实施步骤说明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又哪几个季节吗?生: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师:是的,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每年都有这四季,而这四季又是按照顺序反复出现的,像这样的我们叫它周期现象。

你们好知道有哪些这样的现象?生:一个星期,一年又12个月.师:恩,很好,那今天在这里跟着老师一起来找周期现象好吗?生:好,师:那我们一起看下面的例题就知道了.二、经典例题:例 1 8只小鸟围成一圈做传花游戏,从1号开始,在传花时按箭头方向顺序报数,当报到10时,花是在几号小鸟的身上?思路点拨:8只小鸟依次传花,不断地重复,把它们看成一组,每组报8个数,70个数可以分成这样几组,70÷8=8组。

6个,有余数6,报70时,花是在第9组的第6只小鸟身上。

练习:画出第20个图形是:A △○○△○○△○○。

.。

.。

B □△○△□△○△□△○△。

..C ☆△△□○☆△△□○☆△△□○。

.例 2有一串珠子按图排列,那么第33个是什么珠子?第48个是什么珠子?●○○◎◎◎●○○◎◎◎●○○◎◎◎。

.思路点拨:这串珠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即按“●○○◎◎◎”不断地重复出现,每6个珠子为一个周期,先算出33个珠子形成几个周期:33÷6=5。

3余数是3表明第33个珠子是第6个周期的第3个“○",48÷6=8表明48个珠子正好排完8个周期,即“◎”。

练习:把1—30号卡片依次发给小虎,小花,小号,小红四人,已知1号发给小虎,15号应该给谁?27号呢?例 3一排水果排放整齐,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香蕉的排列。

一共有50个,第50个水果是什么颜色?桃子一共有几个?思路点拨:这些水果按“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香蕉”六种水果为一个周期,先算出50个水果有几个这样的周期:50÷6=8。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周期。

2.掌握周期的概念和周期的应用。

3.能够简单的计算周期。

教学重点:1.周期的概念和应用。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和周期的应用。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诱导学生发现、探究和总结。

2.交流与合作的探究型教学。

3.巩固与拓展的练习、巩固型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先跟学生谈一下音乐,谈到有很多的歌曲都有一个节奏或一段重复的旋律,例如《小星星》、《故乡的云》、或者火车叮咚的声音等等。

大家一定对这些曲子都熟悉,都知道重复了几次而结束。

这样的曲子和声音究竟又称怎样呢?由于学生知识面有限,所以在这里还需要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

可以引导他们说出其他的例子,如季节一年四季的规律、月份等,来让学生知道周期的概念。

二、独立思考向学生提出:有一些曲子或循环声音,它们在一个相同的周期内重复,例如《小星星》会在弹奏两次之后再结束,那季节、月份、直线上标有整数点的图像呢?它们有什么周期吗?请同学思考回答。

三、实验探究1.情境呈现:现给大家两串数字:(1)2,4,6,8,10,12,14,16,18,20,22……(2)5,8,11,14,17,20,23,26,29,……请你分别把这两串数字写完整到第15项。

对学生来说,这些数字看起来很随意,但有的孩子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发现。

请大家谈一谈。

2.探究过程:问: 1)你们发现这两组数分别有什么规律?在学生表述中可能会涉及到“从2开始,每隔2个数加2”、“从5开始每隔3个数加3”,可是表示不太精确。

这时教师点拨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加数或差数的性质,发现它们对应的“公差”(规律)为2和3。

2) 如何预测下一个数?这和我们常搭乘的公共交通工具有点相似。

每次啊看到这条路就知道这头车是几点到,所需要在脑海中“预测”的是当前的时间和要到的地方。

下面看看预测序列的一种方法:以加数为2的序列为例(1)2,4,6,8,10,……,(2)用当前的序号数乘以公差数,再加上第一项即第15项 = 15 × 2 + 2 = 32(答案)加数为3的序列也类似。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周期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周期现象: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30或31天,一年有12个月等。

2. 探索简单的周期规律:日月星辰的升起和落下,季节的变化,水果的成熟等。

3. 解决简单的周期问题:根据周期规律,计算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日期或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周期现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周期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周期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运用观察、讨论、操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周期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日历、计时器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纸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课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二、探索周期规律(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周期规律。

三、解决周期问题(15分钟)1.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提出周期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生活中更多的周期现象,并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道周期问题,并记录解题过程。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周期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的存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如学校作息时间、商场商品打折等。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

2. 周期现象的简单描述。

3. 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周期现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周期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周期现象的图片或实物。

教案范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图片,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月亮圆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些事物或现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反复出现。

3. 教师举例讲解如何描述一个周期现象,如“春天花开,夏天炎热,秋天收获,冬天寒冷”。

4. 学生尝试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周期现象。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图片或实物,学生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并简单描述。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如“一个水果店每三天进一次货,今天进了货,问下次进货是哪一天?”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困惑。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尝试描述。

2. 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更复杂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动物迁徙、植物生长等,让学生识别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明白其循环规律。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循环计数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周期现象,如日夜更替、四
季轮回等。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

2.学习新课:
(1)定义周期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一种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
现。

(2)讲解周期循环计数方法:如一周有7天,一个季度有3个月等。

(3)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一个周期内的天数,如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等。

(4)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图形等方式表达周期现象,并发现其中的规
律。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通过实例,自己绘制表格或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2)让学生通过计算,找出一个周期内的天数。

(3)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
(1)回顾周期现象的定义及循环计数方法。

(2)强调观察、分析、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3)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1.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

3.在课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的周期性的基本概念,主要讲述周期性与周期及简单周期的概念,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学习到周期性概念的定义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 能够清晰的理解什么是周期,怎样表示周期性。

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周期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3. 能够解决有关周期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清晰的理解什么是周期,怎样表示周期性。

2.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周期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们回忆,有没有听过什么叫做周期,什么东西具有周期性。

通过引导学生谈论电子表、摆动、航班等周期性的生活实例来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类、概括与归纳的思维能力。

2. 讲解周期概念、性质及分类周期是指一系列规律的重复运动,周期性是重复的运动规律或现象,运动规律或现象每经过一次完整的循环就形成了一个周期。

周期可表示为T,它是周期长度的时间单位。

让学生自主观察周期的性质,然后确定周期性的分类,并带着学生们分类、概括与归纳,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丰富学生的记忆方式。

3. 解决相关周期的应用问题通过应用实例来教授这一知识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应用题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思考扩展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互动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以及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今天有哪些特别的地方与周期有关等方面展开。

五、巩固环节设计巩固练习为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通过巩固训练来将所学到的内容固化。

六、作业设计设计相关作业为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

作业内容可以涉及概括、简化及应用题,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后记在教学结束后,需要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制定应对方案并记录,然后反思,根据教学误差的原因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本节课程及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

2. 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

3. 周期现象的数学表示方法。

4. 周期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周期现象的图形表示。

难点:周期现象的数学表示方法,周期现象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图片、图形等)。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现象,并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周期现象?”2. 新课导入:介绍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

3. 实例讲解: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周期现象,如钟表的指针运动、音乐的节奏等,引导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周期现象。

4. 练习:让学生尝试用图形表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相互交流分享。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周期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答案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等。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等。

4.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解题思路的清晰性、解题速度等。

七、教学拓展:1. 周期现象的拓展研究: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周期现象的规律,探索更复杂的周期现象。

2. 周期现象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节奏、季节变化等。

3. 周期现象的数学应用:引导学生将周期现象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教案标题: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教案目标:1. 理解什么是周期问题。

2. 学习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3. 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周期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共同讨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周期问题?有什么困扰?二、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1. 引入周期问题的概念:周期问题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的问题。

2. 举例说明周期问题:例如,每周一次的数学测试、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等。

3. 解释周期问题的困扰:由于周期问题的重复性,可能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动力等。

三、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15分钟)1. 制定计划:根据周期性的出现,事先制定相应的计划,并确定具体行动步骤。

2. 设立目标:为每一个周期问题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这能够增加动机和动力。

3. 利用工具:例如使用备忘录、日历、闹钟等工具来提醒和规划周期性的问题。

4. 寻找乐趣:通过寻找问题的乐趣和意义,能够增加自己对周期问题的兴趣和投入度。

四、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遇到的周期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

2. 学生们制定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的计划和目标,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老师对学生们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老师进行总结:总结本堂课学到的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

2. 对学生提出拓展问题:如何将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六、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们在一周的时间内,针对一个自己面临的周期问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并进行实践。

2. 要求学生们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将自己的实践结果写成报告,并准备进行展示。

教具准备:1. 白板、黑板笔、擦布等写字工具。

2. 学生们的讨论和练习材料。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中简单的周期问题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中简单的周期问题

第二讲简单的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想象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地出现。

如:一年总是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循环往复;一个星期总是由周一、周二、周三……周日,又到周一、周二、周三……如此反复;时钟总是从1时到2 时,3时……12时,再回到1时开始,又一轮的运行。

像这样按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例1】找出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根据规律算出第16个图形是什么?("□△△□△△□△△□△△……...................分析:(1)题的图形按“□△△”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3个图形为一个周期。

先算出16个图形里有几个周期。

16七=5……1,这商5表示16个图形里有5个周期;玉书表示第六个周期的第1个图形,即“□”。

(2)题的图形,按“承。

△”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以个图形为一个周期。

16詔二4,没有余数,表示16个图形里刚好有4个周期。

说明第16个图形正好是第4个周期的最后一个图形,即“△”。

【例2】一串珠子按图排列,那么第33颗是什么珠子?第48颗是什么珠子?―o o o• o~o o o o• o~o o o o—分析:这串珠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即按“ •八八匚匚”不断地重复出现,每6颗珠子为一个周期。

先算出33个珠子形成几个周期:335……3,余数是3,表明第33颗是第六个周期的第3颗珠子,即“ ”。

48 W = 8,表明48颗珠子正好排完八个周期,即“”。

解:第33颗珠子是“,第48颗珠子是“”。

【例3】国庆节挂彩灯,按“红、黄、蓝、白、绿、紫”的顺序挂,一共挂了50只彩灯,第50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彩灯一共有多少只?分析:这些彩灯按“红、黄、蓝、白、绿、紫”六种颜色为一个周期。

先算出50只彩灯有几个这样的周期:50W = 8……2,余数是2,这2只彩灯是第八个周期之后的红、黄两种彩灯,所以红色的彩灯有8+ 1二9(只)。

解:第50只彩灯是黄色的,红色的彩灯一共有9只。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

二年级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教案第一章:认识周期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周期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识别简单的周期性现象。

1.2 教学内容:周期性的定义:周期性是指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重复出现的现象。

周期性现象的例子:季节的变化、一天中的白天和黑夜、钟表的指针运动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举例,向学生解释周期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周期性现象的特点。

第二章:探索简单的周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描述简单的周期性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简单的周期性现象:例如,一天中的白天和黑夜、一周中的星期循环等。

描述周期性现象的方法: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顺序和间隔。

2.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和描述一天中的白天和黑夜的周期性现象。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图表和文字展示一周中的星期循环。

第三章:解决周期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周期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周期问题的类型:例如,计算经过几个周期后的现象、判断周期性现象的变化等。

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观察周期性现象的特点,应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

3.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给定的周期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解决周期问题。

第四章:创造自己的周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创造自己的周期性现象。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2 教学内容:创造周期性现象的方法:选择一个主题,设计一个重复出现的图案或序列。

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周期性现象。

4.3 教学活动: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周期性现象,如重复的图案或序列。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周期性现象,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的周期知识。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所学的周期知识,包括周期的概念、探索简单的周期、解决周期问题和创造自己的周期。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周期问题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周期问题教案周期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情景导入:由几个简单的故事导入:如:《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简单的口述游戏抢答: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生肖中的12,一个星期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如:一周七天:***234······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再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 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周期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解法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周期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规律,初步感知激趣引入,出示桃心和笑脸的规律图。

1.教师:说一说:横线上该贴上什么图形?为什么?学生思考答案后,回顾规律。

(设计意图:回顾规律。

)2.教师:想一想,按照这样的规律贴下去,第6组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学生思考答案后,教师揭示两种思考方法。

第一种,按这个规律一直摆下去,直到找到答案;第二种,每一组的规律是一样的,那么每一组的第一个图形也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是桃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是什么图形其实和这个图形在第几组没有关系,而是和它在这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有关系,为后面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68页例6题目。

提出问题: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2.阅读与理解。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分析与解答。

(1)教师:先按下暂停键,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设计意图:按下暂停键,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探究时间的长短。

同时尊重学生,允许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

)(2)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理解余数的含义。

第一种:摆一摆,教师结合课件接着规律摆下去,找到第16面小旗是黄色。

第二种:教师:如果我们知道了第16面小旗在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根据排列规律,我们就能知道它是什么颜色!所以也有的同学用除法来做。

出示有余数除法16÷5=的竖式。

结合动态图形,说明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被除数16表示,一共有16面小旗;除数3表示,按照排列规律3面小旗分一组;商5表示,可以摆满这样的5组;余数1表示摆满5组以后还剩下1面小旗,它应该排在下一组的第1个位置。

简单周期教案[001]

简单周期教案[001]

简单周期教案[001]教学目标1.理解简单周期的概念2.能够用图示法表示简单周期3.能够计算简单周期的周期时长和频率教学准备1.准备一块黑板或者白板,一条粉笔或者白板笔2.准备图示法演示用的道具或者简笔画素材3.打印或者准备周期计算的练习题教学过程1. 引入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或者疑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情景一:小明家的壁挂钟上的针多久转一圈?•情景二:为什么音乐播放器中的歌曲会重复播放?引导学生思考后,可以由学生回答或者全班讨论的形式得出答案,引入简单周期的概念。

2. 理解简单周期的概念在引入简单周期的概念后,老师可以通过文字和示例等方式给学生阐述什么是简单周期,例如:•简单周期是指某一个事件或者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单位内,如秒、分钟、小时等,重复发生或回归到原状态的时间量,叫做简单周期。

•例如,小明家的壁挂钟上的针每60秒转一圈,这个现象就是一个简单周期。

3. 用图示法表示简单周期理解了简单周期的概念后,老师可以通过图示法的方式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简单周期,例如:______ ______ ______/ \\ / \\ / \\--/ \\_/ \\_/ \\--T/2 T/2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假设一个简单周期的周期时长为T,其中T/2表示一个半周期的时间。

学生通过观察图示法,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什么是周期时长和半周期时长,以及他们的关系。

4. 计算简单周期的周期时长和频率在理解了简单周期的概念和用图示法表示简单周期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简单周期的周期时长和频率。

例如,有以下计算练习:•问题一:在一只钟表上,秒针每60秒转一圈,求它的周期时长和频率。

•问题二:某一物体做简谐运动,振动周期为0.25秒,求频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计算周期时长的公式为:•T = t / n其中,T表示周期时长,t表示时间总长,n表示周期数。

计算频率的公式为:• f = n / t其中,f表示频率,t表示时间总长,n表示周期数。

二下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二下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二下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周期,掌握周期的概念。

2. 能够识别简单周期的现象。

3. 能够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验证周期现象。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2. 教学资源:课堂实验材料,例如弹簧、钟摆、摆锤等。

3. 教学环境:安全、整洁、宽敞的科学实验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的思考,例如:日升日落、四季交替、月相变化等,让学生了解到周期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PPT介绍周期的概念,解释周期的特点和周期现象的种类,例如:机械周期、生物周期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简单周期,并给出简单周期的定义。

3. 示范实验(15分钟)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例如钟摆的摆动,进行示范实验。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钟摆的摆动过程,并向学生解释钟摆摆动的原理。

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钟摆的周期,并测量周期的时间。

4. 学生实验(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简单周期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

例如,一个小组观察电扇的转动、另一个小组观察滚筒的滚动。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测量周期的时间。

5.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周期现象和测量的周期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的共同特点和周期时间的影响因素。

6. 巩固训练(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一辆车每经过一个路口的时间间隔是10秒,那么这辆车的周期是多少?7. 总结(5分钟)教师通过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对周期的概念和周期现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同时,教师强调实践中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现和探索周期现象。

四、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周期的概念并识别简单周期的现象。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16课时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16课时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6课时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具准备:例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

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出示教材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首先我们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路过一口龙潭,潭中空空荡荡。

我问桑吉藏族同胞为什么不吃鱼?桑吉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说藏族同胞看见钓鱼的人要阻止,他们自己到农贸市场买了鱼放生。

藏区的很多鱼,都是开饭馆的四川人和重庆人从老家长途贩运来的。

这我相信,也得以亲见。

在冬天的拉萨龙王潭边,我就见过两个藏族同胞一个捏着装满鱼的塑料袋,另一个双手捧着鱼,喃喃着什么,也许是六字真言,之后他扬起手,活蹦乱跳的鱼从他手上划一道弧线,落入水中,欢快地游动。

二年级周期教学设计

二年级周期教学设计

二年级周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周期的教学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周期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 认识并描述不同周期概念的特征与规律。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周期相关的问题。

4.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的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周期及周期现象- 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四季交替等。

- 周期的概念:重复出现的时间、事物或事件的间隔。

2. 常见的周期现象- 一天的周期: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一周的周期:星期的循环。

- 一个月的周期:月相的变化。

- 一年的周期:四季的交替。

3. 周期的特征和规律- 周期的长度:不同周期的长度不同。

- 周期的循环:周期性地重复出现。

4. 周期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周期:如作息时间、学习计划等。

- 学科知识中的周期:如数学中的数列和循环、科学中的天体运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15分钟)-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周期吗? 举例说明一个周期的例子。

- 引导学生观察: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周末的循环等。

2. 探究周期现象(30分钟)- 呈现不同周期现象的图片或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 提出问题:你发现这些现象有什么规律和特征?- 分组讨论并展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周期现象的共同特征和规律,并做展示。

3. 周期的特征和规律(30分钟)- 介绍周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周期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 制作学习笔记:要求学生记录所学内容并画出不同周期现象的示意图。

4. 周期的应用(3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周期在日常生活和学科知识中的应用。

- 举例说明:如作息时间的规律、数学中的数列和循环、科学中的天体运动等。

-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选定一个周期现象,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5. 总结与归纳(15分钟)- 梳理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周期的概念、特征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二年级班型课次课题简单的周期问题(冯丽君)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

2、让学生学习周期现象来解决许多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

教学重难点
找到什么是周期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利用周期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实施步骤说明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又哪几个季节吗?
生: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师:是的,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每年都有这四季,而这四季又是按照顺序反复出现的,像这样的我们叫它周期现象。

你们好知道有哪些这样的现象?
生:一个星期,一年又12个月。

师:恩,很好,那今天在这里跟着老师一起来找周期现象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一起看下面的例题就知道了。

二、经典例题:
例 1 8只小鸟围成一圈做传花游戏,从1号开始,在传花时按箭头方向顺序报数,当报到10时,花是在几号小鸟的身上?
思路点拨:8只小鸟依次传花,不断地重复,把它们看成一组,每组报8个数,70个数可以分成这样几组,70÷8=8组。

6个,有余数6,报70
时,花是在第9组的第6只小鸟身上。

练习:画出第20个图形是:A △○○△○○△○○。

B □△○△□△○△□△○△。

C ☆△△□○☆△△□○☆△△□○。

例 2有一串珠子按图排列,那么第33个是什么珠子?第48个是什么珠子?
●○○◎◎◎●○○◎◎◎●○○◎◎◎。

思路点拨:这串珠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即按“●○○◎◎◎”不断地重复出现,每6个珠子为一个周期,先算出33个珠子形成几个周期:33÷
6=5。

3余数是3表明第33个珠子是第6个周期的第3个“○”,
48÷6=8表明48个珠子正好排完8个周期,即“◎”。

练习:把1—30号卡片依次发给小虎,小花,小号,小红四人,已知1号发给小虎,15号应该给谁?27号呢?
例 3一排水果排放整齐,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香蕉的排列。

一共有50个,第50个水果是什么颜色?桃子一共有几个?
思路点拨:这些水果按“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香蕉”六种水果为一个周期,先算出50个水果有几个这样的周期:50÷6=8。

2,
余数是2,这2个水果是第8个周期之后的苹果,桃子。

所以桃子
有8+1=9个。

练习:有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红黑紫共58个,按“二红二黑三紫”排列,问这串玻璃球共有多少个红?
例 4有一人民币1元,2元,5元,1元,2元,5元,1元,2元,5元。

第26个是几元?这26张人民币一共多少钱?
思路点拨:从这列钱可以看出,它们以“1,2,5”三个数为一个周期,不断重复出现,先要算出26个数里有几个周期:26÷3=8。

2,所以
第26个数是第8个周期后的第二个数是人民币2元。

先算出每个
周期三个数的和是1+2+5=8,26个数里有8个8,加上1和2,所以
26个数的和是8×8+1+2=67(元)
练习:有一列数:2,4,1,2,4,1,2,4,1,。

第25个数是几?这25个数的和是多少?
例 5今年“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三,再过16天是星期几?
思路点拨:一个星期有七天,“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三,后面日期依次排列是: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
期四。

,每七天为一个周期,16天里有几个这样的周期?
16÷7=2。

2,余数是2,即在两个星期后再数两天即是星期

练习:蓝蓝说:“今天是星期五。

”问:“再过18天是星期几?”
例 6小猴有一本画报,每4页之间有2页插图,也就是说2页插图前后各有2页文字,那么第28页是插图还是文字?
思路点拨:已知这本画报2页插图前后各有2页文字,也就是说这本画报是按2页文字2页插图的规律重复排列的,把这做一个周期,28中含有
28÷(2+2)=7个周期,28页是第7个周期的最后一项,所以是插
图。

练习:我爱我家,我爱我家,我爱我家。

依次排列,第38个字是什么字?
三、小结
在生活中寻找有规律的周期问题。

板书设计
简单的周期问题观察
例1例4
例2例5
例3例6
有余数就是下一个周期的开始
反思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