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的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的流程
主题:学习数字的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
2. 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
3. 能够在学习中培养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比较大小的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2. 实际情境中数字的比较
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或物品,引导学生对大小进行比较,提出问题如:“哪个物品
更大?”
2. 概念引入:介绍比较大小的符号,讲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在纸上书写数字,两两进行比较,并标注符号,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
方法。
4. 拓展:设计一些实际情境的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比如比较身高、
体重等。
5. 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思考比较大小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巩固所学
知识。
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实际情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比较大小的能力。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是否设置了足够的练习和实际情境的应用,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 学生在学习中是否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教学流程,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大小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步骤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加法的
应用场景。
2. 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算术题例子,向学生介绍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规则,包括十进位
进位、进退位原理等。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口算练习和书面练习,巩固加法运算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
简单的加法算术题,让学生互相练习并纠正。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与减法的关系,通过比较加法和减法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更深
入地理解加法运算。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后做更多的练习,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加法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按要求认真完成,并下节课进行批改
和讲解。
7. 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讲解,及时了解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并对
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流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教师备好本次课程所需的教材和教具。
2. 课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3. 教具:准备好足够的数学用具,如算盘、计算器等。
4. 环境:保持教室环境整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简单的例题引入本课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教师详细讲解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拓展他们的思维。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6. 练习:布置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
2.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及时纠正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反思:教师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
2. 学生反思:学生思考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改进:根据反思结果,对教学方法、内容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阐述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目前我正在大力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请大家了解一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一、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课前两分钟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
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
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有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
真可谓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二、第二个环节:前置性作业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置性作业”。
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和交流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新时期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
前置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置性作业,教师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好的前置性作业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
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
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有效课堂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智慧各放异彩。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
我的教学流程是: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2、4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复习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
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
二、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防止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附会。
(2)导入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3)导入要有趣味性。
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4)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
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
三、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去。
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儿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
(2)整个新知的探究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凡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说,说不完整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凡是学生可以做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可学生间相互评价。
在探求新知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
小学数学教案的几大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的几大步骤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掌握某种基本数学概念或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本课时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
2. 学习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3. 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及符号的运用。
2. 难点: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口头和图片示例引导学生认识比较数字大小的概念。
2. 学习:教师介绍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的含义,并让学生做相关练习。
3. 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比较数字大小,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手段:
1. 图片和实物示例。
2. 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3. 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业。
六、教学反思:
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改善。
2. 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节课的教学计划。
(以上内容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流程
一、情景导入。
就是教师有意识的制造冲突点,情景必须包括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能生成本节课所需要的数学问题。
二、独立探究。
老师要设计启发点,要围绕重难点设计学生的探究提纲,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能够进行有目的的独立自主探究。
三、互动交流。
这个环节,教师要善于捕捉共鸣点,让孩子充分发表想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学会慢的艺术,不要急于期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要学会等待,真正读懂学生。
四、提练概括。
教师要将学生探究出的零散的知识加以概括,使之形成规律性的东西,要促成内化点,并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去,帮助学生建立起最基本的数学模型。
五、应用拓展。
教师要有目的的挖掘深化点,将基本知识点加以扩散,帮助学生构建起前后相互联系的知识树,将知识拓宽、学活。
六、回顾小结。
要激活反思点,学生反思可以谈收获,也可以谈缺憾,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学习了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这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陈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了解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便于形成学习平台,抓准基点展开梳理,从而有助于面向全体、查漏补缺。
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铺垫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
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
二、新课导入(一)导入现状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课堂导入上仍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重视教学中“导入”环节,直接跳过进入新授内容,认为导入太浪费时间,不如抓紧时间教书本知识或加强练习;有些教师虽然也很关注导入,可形式过于单一且呆板,导课总是千篇一律 ———“上一课我们讲了……,这一课我们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甚至是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还有些教师太过于注重课堂导入,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导入部分,以至于在新授部分的时间太紧张,而不能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因此,如何合理地、新颖地设计课堂导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更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低年级数学新授课导入的常用方法依据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低年段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教师自我的优势特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有特色的导入。
本课题同时也要研究不同教学内容最适合哪种导入方法。
常用的导入方法有:1、创设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法是指运用语言、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很快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环节与操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环节及操作lgh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和“学”是一对矛盾的存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的环节展开过程就是不断地处理这对矛盾的过程。
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也影响着教师的“教”。
一般来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四个环节组成,分别为:课前准备、学习内容、理解应用和学习评价。
一、课前准备。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堂40分钟内的活动,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等。
(预习:交给预习方法、完成预习作业、准备提交问题和参与讨论,导学案)二、学习内容的提出。
一般有三种方式:1、情境呈现。
教师设计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就构成了当前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形成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策略的建构;(情境紧贴新课内容、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留有的问题后续解决,保证连贯性和完整性。
)2、复习引入。
教师组织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出新的学习任务;(知识针对性强,对于本节课知识起到迁移作用;不宜过多、适当讲解)3、直接呈现。
教师在课的一开始就通过语言和文字的方式,将当前学习内务呈现出来。
(破题:根据课题阐明学习目标)三、理解应用。
“学数学用数学”,这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将这个环节的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让学生“习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习得”。
(活动:每节课2-3个活动;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活动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四、学习评价。
课堂评价是统整在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之中,因此不能将它与师生的数学活动分离开来;(1)随机评价。
(引导性评价;概括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专项评价。
小学数学新授课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基本流程
一、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复习旧知、激趣设疑等方法导入课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在揭示课题后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用小黑板或者写黑板左上方,要以学生的口吻描述如:我能...、我会...等方式,目标可以展现本节课的所用的数学思想,)学生读一遍学习目标后开始新授课。
二、新授环节
新授环节主要是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展开的细致教学。
在算理课的例题讲授中注意算理的讲解要细致、清晰、易理解,算理讲明后学生才可根据所理解的道理来总结出算法(算法的总结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方法。
)然后对不同的算法进行优化,总结后进行小结。
三、目标检测题(巩固练习)
目标检测题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目标检测可以视情况分为一目标一检测或者新授完成后总检测),题目类型可以分成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学生做题时注意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的易错题要有良好的把握,然后在练习题的讲解中,重点订正。
四、总结完善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或者是学习到了那些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数学教案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流程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0-9,并能够写出相应的数字
2. 能够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
3.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实物小玩具、图片
2. 教学环境:幼儿园教室或教学活动室
三、教学步骤
1. 整体引导(5分钟)
- 引导学生看数字卡片,念出数字0-9,并和学生一起读
- 让学生看实物小玩具,并尝试用数字卡片对应每个物品的数量
2. 数字认识(15分钟)
- 通过数个实物小玩具或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数量,然后用数字卡片标出
- 让学生尝试写出数字0-9
3. 数字比较(10分钟)
- 拿出两组不同数量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比较其数量,然后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哪组数量更多,哪组数量更少
4. 游戏活动(15分钟)
- 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或合作来巩固数字认识和比较的能力
- 比如“认真数一数”、“谁是数字王”等游戏
5. 教学总结(5分钟)
- 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数字认识和比较的重点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表观点
四、作业布置
- 让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实物数量,用数字写出来,或者和家人一起玩数字比较的游戏五、教学反思
- 回顾当天教学过程,总结哪些内容学生理解较好,哪些内容需要加强教学
- 思考下一节课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知识
注:以上教案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小学数学模拟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模拟课堂教学基本流程As a teacher in a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 the basic teaching process usually begins with a warm-up activity to engage students and get them ready for learning. This can involve a short game or puzzle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the lesson, or a quick review of key concepts from previous lessons. The goal is to set a positive tone for the lesson and capture the students' interest from the start.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基本的教学流程通常从一个热身活动开始,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做好学习的准备。
这可以是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简短游戏或谜题,也可以是对之前课堂重点概念的快速复习。
目标是为课程设定一个积极的氛围,并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兴趣。
Once the warm-up activity is completed, the teacher will typically introduce the lesson objectives and outline the key concepts that will be covered. This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y will be learning and why it is important. The teacher may also provide examples or real-world applications of the concepts to make them more relatable to the students. This stage set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t of the lesson and gives students a clear roadmap of what to expect. 一旦完成了热身活动,老师通常会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概述将要涵盖的关键概念。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流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XXXX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XXXXXXX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XXXXX
2. 难点:XXXXX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与示范;
2. 学生合作探究;
3. 小组讨论;
4. 情景模拟;
5. 游戏互动。
五、教学流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故事或问题引入新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概念与方法(10分钟)
教师讲解新知识的概念和解题方法,示范相关计算过程。
3. 学生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共同解答相关问题,教师指导和辅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归纳新知识点。
5. 游戏互动(10分钟)
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 拓展应用与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应用或练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后作业:
XXXXXXX
七、板书设计:
1. 标题:XXXXX
2. 内容:XXXXX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可以改进?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以上为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流程范本,敬请参考使用。
小学数学教案分为几步
小学数学教案分为几步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举例法引出加减法的概念,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步骤二: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逐步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解释其中的规律。
步骤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并进行口头练习;
2.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算术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进行交流讨论;
3. 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进行互相纠错和解释。
步骤四:操练(10分钟)
通过游戏或实际情境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步骤五: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并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和调整,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数学教案小学步骤
数学教案小学步骤
教学主题:加法运算
教学内容:单步加法运算(不进位)
教学目标:
1. 掌握单步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讲解加法运算规则(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单步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如何进行个位数的加法运算,并举例说明。
3. 案例演示与练习(15分钟)
教师通过板书等方式展示几个加法运算的实例,并让学生一起完成。
随后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加法运算,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 练习与复习(10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些加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最后几分钟,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当天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他们在家中继续练习加法运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单步加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多给学生提供类似的加法运算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一节环节齐全的数学课,一般应包含复习旧知、揭示新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拓展新知等几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相应的取舍,但基本环节应该大同小异。
一、复习旧知复习旧知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复习提问的内容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它必须是与新授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这主要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也就是铺路搭桥,一般要承上启下,具有向新性。
二、揭示新知《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第二点阐述:“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揭示新知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节点,这个过程不容忽视。
1、借助主题图揭示新知,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看仔细了,说明白了;然后筛选出与本节课最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揭示新知。
低年级常用这种方法揭示新知,因为低年级教材每节新课基本上都有主题图。
2、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揭示新知,这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时,教师顺势引导,从而揭示本节新知。
这种方式较适合中高年级使用。
三、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紧紧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
比较新知与旧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一般都是学生已经拥有的旧知识,不同点就是要探究的新知识,是生长点,新授环节教师应抓住生长点设置悬念、展开教学。
2、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等活动围绕“悬念”层层深入地探究新知。
小学数学教案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步骤
主题:学习加法运算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一、导入(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数的认识和数的编排。
2. 通过口算题目进行热身,如2+3=?。
二、讲解(15分钟)
1.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即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和。
2. 通过示范和解释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3. 引导学生在加法运算中注意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口算题目并互相核对答案。
2. 布置书面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疑惑。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交回。
六、反思(5分钟)
1.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2. 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困难,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过程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能够准确地进行简单的十以内加法运算;3. 能够运用加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十位数、个位数的数字卡片,加法计算板;2. 教学资源:加法运算练习题,实际问题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生互动,引入加法运算概念,让学生描述加法是什么意思;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数字卡片演示简单的加法运算。
二、讲解:1. 介绍加法符号“+”,并演示如何进行十以内的加法运算;2. 通过例题讲解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引导学生掌握进位规则。
三、练习:1. 让学生通过加法计算板或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加法练习;2. 分发加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运用:1. 出示实际问题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知识解决问题;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五、总结:1. 总结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规则;2. 强调加法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作业布置:1. 布置加法运算的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加法问题,并记录下来。
七、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的加法运算,如十位数相加、多位数相加等;2. 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更有挑战性的加法难题。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2. 对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产生学生的困惑?如何及时进行解释和引导?2. 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授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一、流程解读: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即要建立的数学模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情境中,为探索发现建立模型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要从学生身边的事例或学生已接触到的事物中选取;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挑战性。
2、参与活动探索问题: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学习方式,通过有价值的数学活动(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结教师提出的问题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杜绝被动式的探究。
3、交流方法解决问题:同学们经过听取各发言人对探索结果的汇报,相互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建立起该问题的数学模型。
要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初步感知----深化理解---抽象概括);要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变师生间的交流为师生间、生生间、小组间的多向交流。
4、质疑答辩排难解惑:设计环节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质疑问难,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问题,通过 师生有针对性的答疑和讲解,将疑难问题明朗化,使课堂教学出现新的生成。
一堂课至少给学生两次质疑问难的机会(新授课结束后,全课结束前)。
5、巩固训练应用拓展:练习设计要体现生活性(用所学知识解决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二、教学建议:
6、要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7、要关注数学。
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数学课深刻而厚重。
8、要重视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
深入研究教材,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知识脉络,明确教学目标。
9、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10、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变得更聪明起来。
(王秀文 李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