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设计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篇一:苏少版音乐五上《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自信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 通过配合,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3. 能够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即兴创编,唱出新歌词。
教学重点:能够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即兴创编,唱出新歌词。
教学用具:录音机黑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1.2.3.4啦啦啦啦啦??(设计意图:刚进教室后,为了安定学生的情绪,拍手唱《啦啦歌》以调节课堂气氛。
)二、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呢,老师要先让大家听一首歌,听完以后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师播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设计意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家喻户晓,用来导入,为学新歌作铺垫)生:??师:这是著名的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大家听到里边有几个人在唱?用什么方式唱的?生:两个人,一男一女,一唱一和。
师:回答的非常好,这样的演唱方式就叫做“对唱”。
(板书)师:(对唱指:两个或两组歌唱者的对答式演唱。
一般为两人,如同谈话问答式的演唱,形式活泼,和重唱不同,都是单声部的歌曲。
)三、民主导学师:大家想不想再学习一首对唱的歌曲呢?生:想。
师:好,我们先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
(师播放《什么结子高又高》)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部电影吗?生:《刘三姐》师:真聪明!看来大家的知识真的是很丰富,《刘三姐》是广西音乐中最典型的音乐。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一位聪明、美丽、善良的歌仙。
远在唐代就有关它的记载,据传她出生在广西北部山区,给人们流传了无数优美动人的山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当地人民也用山歌来表达对她的爱戴和怀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什么结子高又高》就是其中的一首(板书)。
大家觉得这首歌有意思吗?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唱歌的队伍,一起来!(播放《什么结子高又高》)师:大家唱的真起劲,女生和男生合作来唱这首歌,女生唱问句,男生唱答句,齐唱部分一起唱,好不好?生:好!(设计意图:学生生合作演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师:大家合作的非常好!老师也想试一试,这儿有几个问题,你们听清楚了,看谁能与老师来对歌。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一. 教材分析《什么结籽高又高》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述了不同植物结出的籽粒高矮的差异,从而引出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增长知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乐意为音乐表演和创作。
然而,由于地区差异,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的词曲,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2.使学生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增长知识。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词曲掌握,特别是歌词中植物的生长特点。
2.音乐节奏的准确演唱,注意强弱对比。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手法,如速度、音色等,丰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音乐欣赏法: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的乐谱、歌词。
2.收集各种植物的图片、实物等资料。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4.安排适当的教学空间,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结出的籽粒高矮有什么区别吗?”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
本课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第九册“南海风情”单元。“南海”是一个代称,并不拘泥与一般的地理概念。在本单元安排有流畅欢快的广东音乐;美丽的漓江上飘荡的刘三姐的悠扬歌声;清清万泉河边流传着的红色娘子军的赞歌;富饶绮丽的台湾岛上传来的思乡旋律。或劲歌慢舞,或轻吟低唱,让孩子们深深沉浸在南国音乐的风情之中。学生在欣赏、体验、演唱、参与音乐实践中将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风格特色,使学生对南海沿岸的音乐文化更加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情境导入
(2’)
出示风景图片,教师配乐导入。
知道壮族人民心目中的歌仙是刘三姐。
通过视觉、听觉,在教师声情并茂的叙述中,带学生走进美的意境中。
第二环节:
欣赏电影片段
(8’)
1.播放电影《刘三姐》中对歌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对山歌的热烈气氛。
2.带领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对山歌的特点。
2.对比欣赏具有现代音乐元素的歌曲,引导学生说出不同感受。
听赏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进行比较,说出感受,列举看法。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歌曲,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终身喜爱我们的民族经典音乐。
反思重建
3.启发学生从对山歌的内容上,发现对山歌和人民的劳动、生活紧密相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观看,了解对山歌的特点和对山歌的内容,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让学生通过饶有兴趣的观看,发现音乐背后的现象。直面了解音乐的特点,为后面的新歌教学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
新歌教学
(20’)
1.教师出题,和学生互对山歌引入新歌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音乐
课题:什么结籽高又高
2023年大班音乐详案教案:什么结子高又高(精选4篇)
2023年大班音乐详案教案:什么结子高又高(精选4篇)标题:2023年大班音乐详案教案:什么结子高又高(精选4篇)教案一:《什么结子高又高的音符》目标:1. 认识音符符号:“提高音记号”(高音符);2. 能够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3. 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准备材料:1. PPT或大屏幕;2.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活动流程:1. 引入歌曲:播放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 学习音符符号:“提高音记号”(高音符)。
a. 展示PPT上的“提高音记号”(高音符),并解释其含义。
b. 请幼儿随手比划操练几次,边比划边说出其含义。
c. 练习认识高音符的位置和演唱它所代表的音高,让幼儿体验高低音的变化。
3. 学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a. 播放歌曲伴奏,指导幼儿跟唱。
b. 根据歌曲情节,引导幼儿用动作配合演唱。
c. 指导幼儿准确地演唱带有高音符的部分。
4. 总结活动,复习学习内容。
教案二:《什么结子高又高的生育器官》目标:1. 了解植物的结子和种子;2. 能够辨别结子的特征;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准备材料:1. 图片:结子和种子的照片;2. 纸板或卡纸。
活动流程:1. 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最喜欢的结子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 展示结子和种子的照片,帮助幼儿辨别它们的特征。
3. 引导幼儿制作结子标本:a. 将纸板或卡纸剪成结子的形状;b. 让幼儿用颜色纸、油漆或彩色笔来装饰结子;c. 让幼儿贴上照片,写下结子的名称。
4. 让幼儿展示他们的结子标本,并互相介绍自己的标本。
教案三:《什么结子高又高的生活习惯》目标:1. 认识身体的结子(关节);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3. 提高幼儿的小肌肉协调能力。
准备材料:1. 音乐:《什么结子高又高》;2. 描述卡片。
活动流程:1.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身体有哪些结子?2. 展示描述卡片,对于每个结子(关节),描述它的特点和功能,并与幼儿一起做动作来感受它的灵活性和弹性。
【精】音乐教案_《什么结籽高又高》
【精】音乐教案_《什么结籽高又高》《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课题《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材分析《什么结籽高又高》是歌舞剧《刘三姐》中第二场刘三姐与男女青年们在茶山采茶时,边劳动边盘歌唱的第13曲,是一首具有对唱风格的猜谜歌曲,2/4拍与3/4拍变换拍子,五声徵调式。
歌曲说唱结合,其节奏明快,动听的旋律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生活情趣。
歌词通过描写农作物、斗智、比赛农业知识等内容反映了农民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内容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学习目标1.通过学唱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刘三姐的故事,知道什么是对山歌以及山歌的特色。
3.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学习重点用放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
学习难点知道什么是对山歌以及山歌的特色,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盘歌视频、钢琴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师:同学们,在广西桂林有一个人的山歌唱的最好,她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放视频)生:(课件)师:对了,就是刘三姐。
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
她美丽、聪明、善良、可爱,善于用歌声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
她唱的歌山爱听水也来和。
(课件)咦,看刘三姐正和她们的伙伴们在对山歌呢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好不好不过在听的时候我有两个要求:1.对山歌有什么特点(A、一问一答;B、问和答旋律相同;C、唱之前要加个哎,好像在打招呼;D、演唱形式,一领众和的唱。
)2.对山歌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他们的生活有关。
)1.观看盘歌视频。
2.学生讨论山歌特点。
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观看盘歌视频为了解对山歌做好铺垫。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1、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刘三姐对山歌,好吗我先唱问的部分,大家猜一猜对应的答案。
2、接下来,老师再唱一唱刘三姐她们是怎么答的师唱第二段。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结子”的编织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掌握结子的编织技巧。
(2)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结子的种类及其特点(1)介绍几种常见的结子,如平结、花结、蝴蝶结等。
(2)讲解各种结子的编织方法和适用场合。
2. 结子的编织技巧(1)教授结子的基本编织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结子的编织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结子的编织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结子的编织技巧。
(2)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结子样品、编织材料、辅助工具(如剪刀、尺子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编织材料、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结子样品,引导学生关注结子的美。
(2)学生分享对结子的认识和期待。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结子的种类及其特点。
(2)教师示范结子的编织方法。
3. 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合作,动手编织结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成果展示:(1)学生展示各自编织的结子。
(2)师生共同评价,互相学习。
(2)学生分享收获,提出建议。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练习结子编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结子编织技巧的掌握、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指出在编织结子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
音乐六年级下册《什么结籽高又高》优秀教学设计
音乐六年级下册《什么结籽高又高》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了解《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歌曲的背景知识和故事内容。
2.能够正确唱出歌曲的主旋律,并掌握歌曲的歌词。
3.能够用简单的乐器伴奏歌曲,并能感知乐曲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4.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歌曲主旋律的乐理分析和演唱。
2.歌曲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进行简单的乐器伴奏,协调歌唱和乐器演奏。
2.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电脑、音响设备。
2.乐器:钢琴、鼓、编钟等。
3.歌曲资源:《什么结籽高又高》的录音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上节课的歌曲。
2.准备一段与本节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展示与引入(10分钟)1.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歌曲的视频或录音。
2.带领学生一起观赏、聆听,并引导学生对歌曲的音乐特点进行讨论。
步骤三:歌曲分析(1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故事情节和表达的情感。
2.解释歌曲中的乐理概念,如主旋律、节奏等。
步骤四:声乐训练(15分钟)1.分段教唱歌曲的主旋律,并让学生跟随唱。
2.注意训练学生的音准和音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步骤五:乐器伴奏(20分钟)1.结合简笔画或其他形式的乐谱,向学生介绍用钢琴、鼓、编钟等乐器伴奏的方法。
2.在钢琴伴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他乐器进行伴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步骤六:合奏和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已学习的歌词和乐器伴奏,进行合奏和表演。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七:总结与延伸(5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的过程。
2.提供一些扩展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深入了解和学习音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详案教案《什么结子高又高》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什么结子高又高》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意图《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选自《刘三姐》选曲。
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作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
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猜谜匹配到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们唱着属于自己的山歌,体验和着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猜谜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农作物图片: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图谱(附后)。
活动过程1.以猜唱谜语的形式引入歌曲。
告诉幼儿要请大家猜谜语,谜底就藏在这首《什么结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师演唱歌曲谜面,请幼儿来猜一猜四种农作物。
2.教师边画图,边问边唱。
3.幼儿猜谜,教师出示四种农作物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对应的歌词。
4.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教师请幼儿寻找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6.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教师唱谜面,幼儿唱谜底,衬词部分一起唱。
;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如:(师)哎,什么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幼)哎,高粱结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
当采用完整接唱时发现对于幼儿有一定难度时,便及时调整为先分旬接唱,再对唱的形式。
师幼合作对唱歌曲,幼儿非常投入,师幼互动效果好。
《什么结籽高又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及教案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调节人们的心情,增添生活乐趣。
今天,我们将要讲解的是《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歌曲的音乐课程设计及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歌曲,了解合成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通过听和演奏这首歌曲,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和乐感。
二、教学内容1.合成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合成器是一种电子乐器,它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通过电子方式产生声音。
本节课将通过介绍合成器的结构、音色、振荡器、滤波器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合成器是如何产生音乐的。
2.《什么结籽高又高》的演奏通过研究歌曲的和声、节奏、旋律,了解歌曲结构和演奏方式,再通过合成器的操作,演奏出这首歌曲。
三、教学过1.导入播放《什么结籽高又高》的MV,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猜测歌曲用的乐器。
2.讲解合成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成器的结构和听取不同音色的声音,理解合成器的原理和发声机制。
同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合成器操作,如如何调整振荡器、滤波器等,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
3.教学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知识,包括和声、节奏等,这一步需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曲谱进行讲解。
4.教学手艺~让每位学生用合成器模拟出歌曲中某一段音乐,集体演奏出这首歌曲,最终完成合奏。
这一步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仿造,培养学生的乐感。
5.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课堂评估1.表现评估基于本节课学生的合成器操作、歌曲演奏情况等表现评估。
2.知识测试基于课上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进行课外知识测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这节课的成功指标是,学生通过学习《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歌曲,全面了解合成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学生通过练习演奏,不断增强自己的音乐感知和乐感。
同时,这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扩展可以让学生探索和尝试更多的音乐风格和类型,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
《什么结籽高又高》一、教学目标:1. 在音乐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广西,了解广西壮族的民俗风情,充分感受壮族“对山歌”的魅力及其风格特点。
2. 会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3. 在“对山歌”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民间风情,通过自编歌词,感受创作的乐趣,从而喜爱上“对山歌”这个民歌形式。
二、教学重点:1. 能用优美的嗓音、有感情地、准确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2. 了解“对山歌”的特点,尝试“对山歌”,感受到“对山歌”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这个民歌形式。
三、教学难点:“一领众和”演唱形式的掌握及最长乐句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歌单五、教学过程:(一)感知广西的民俗风情,导入新课【配乐课件】1. 师: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我们的音乐之旅又将启程了!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广西。
问:同学们,听说过广西吗?对于广西,你有什么能够介绍给大家的吗?【指名说说】那我们就赶紧去往美丽的广西,游览一下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同时考察一下当地的音乐文化,大家说,好不好啊?好嘞!愉快的旅程这就开始了!【课件广西风景和风俗民情】师:广西桂林的山也高,水也清,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那里除了风景优美,那儿的人更是多才多艺,尤其是广西壮族人民,不但舞跳的美,歌唱得不过一绝,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歌圩”,壮族所有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那里实行“对山歌”比赛。
师:刚才有同学介绍到的刘三姐,她是壮族人民心中的“歌仙”,她唱的歌,山也爱听,水也来和。
(停顿)哎!刘三姐正和她的伙伴儿们对山歌呢,走!咱们也去瞧瞧热闹吧!2. 欣赏《刘三姐对歌片段》,感受“对山歌”。
【课件播放】问:不过,老师有两个要求,看清楚了:看、听并思考:⑴对山歌有什么特点?⑵对山歌时唱的内容都和什么相关?3. 了解“对山歌”⑴生说说自己感受的“对山歌”的特点。
师:谁来说一说你感觉“对山歌”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说】⑵师引导学生了解“对山歌”师:相信同学们都归纳出“对山歌”的特点了吧?【课件】那就是对山歌是一问一答式的,问和答的旋律都相同,在唱之前都要加上一个“哎”字,好像在跟对方打招呼呢,唱的时候通常都是一人先唱,然后其他人帮腔一起唱,而唱的内容都和生活相关。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设计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童谣的歌词和曲调,理解其中的意思。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童谣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童谣的歌词和曲调。
2. 理解歌谣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童谣《什么结籽高又高》的音频和歌词。
四、教学过程Step 1 自由欣赏1. 教师播放《什么结籽高又高》的音频,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自由欣赏。
2. 提问:对这首歌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歌曲中传达了哪些信息?3.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Step 2 歌词学习1. 教师将《什么结籽高又高》的歌词呈现在课件上,大声朗读歌词,让学生跟读。
2. 分段解读歌词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词组。
a. “什么结籽高又高”:指的是苹果树上结的苹果高高挂着。
b. “风过天空吹林梢”:指的是风吹过树林的声音。
c. “红苹果不落倒”:指的是红苹果挂在树上,不会掉下来。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唱歌,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Step 3 听力训练1. 教师播放歌曲的音频,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准确抓住歌曲中的关键词,并将其写在纸上。
2.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修改答案,提高听力的准确性。
Step 4 口语练习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唱歌比赛的场景。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唱出自己的特色和表现力。
3. 评选出最佳表演团队,为他们颁发奖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Step 5 创作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唱创作,可以改编《什么结籽高又高》的歌词,增加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2. 引导学生付诸行动,即演唱和表演自己的创作。
3.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评分,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努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小学音乐《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刘三姐的故事,知道山歌的特色。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用放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知道山歌的特色,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歌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广西地杰人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生:……师:对了,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
她美丽、聪明、善良、可爱,善于用歌声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
你们听过她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刘三姐的故事。
刘三姐,据说她原是唐代壮族的一位农家女。
从小就聪慧过人,八岁时,就能把看到的东西编成歌曲唱起来。
她唱的歌山也爱听,水也来和。
壮家人都称她为歌仙。
可见她的歌声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那动听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流淌在广西的山山水水间。
大家想先来听听刘三姐的歌吗?师:但是三姐的才华也遭到了恶霸们的嫉妒,他们也来找三姐对歌,想刁难她,但每次都被三姐比了下去,三姐为百姓们出了气!师:三姐是唱山歌的好手,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山歌吗?师:我们先来听两首山歌,找找山歌的真正含义。
师:先请大家闭着眼睛来听首歌,听听看歌曲中唱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学生讨论分析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师:你们说得都非常正确。
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
《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录音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四单元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下第四单元什么结籽高又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什么结籽高又高》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选自苏少版音乐六下第四单元。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述了各种植物结籽的情景,寓意着孩子们应该像植物一样茁壮成长。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民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在注意力和集中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
2.了解民歌文化,感受歌曲的童趣和生动。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熟练演唱。
2.理解歌曲的寓意和民族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3.欣赏教学法:通过聆听、欣赏优秀的民歌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富有童趣的课件,配合歌曲图片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音频:准备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的音频,用于教学和欣赏。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民歌表演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民歌文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中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植物结籽的情景。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教师进行歌词解析,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寓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歌唱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什么结子高又高》,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的词曲教学。
2. 歌曲中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分析。
3.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什么结子高又高》,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2.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演唱和讨论。
3.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 分析音乐节奏和旋律:教师讲解歌曲中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特点,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4. 歌曲讨论:分组讨论歌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演唱录音,评估他们对于歌曲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后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的乐谱。
2. 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教学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唱。
八、教学环境1. 教室内的音响设备应正常运作,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2. 教室布置应简洁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3.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演唱和活动。
九、课后作业1. 学生需回家后练习演唱《什么结子高又高》,加强记忆和熟练度。
2. 学生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进行简单的学习和欣赏,下周分享给同学。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的歌词和旋律。
2. 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感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感知。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 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感知音乐节奏和韵律。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曲,并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
3. 学习歌词: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4. 学习旋律:教师演奏旋律,学生跟随演唱。
5. 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节奏,并进行节奏练习。
6. 韵律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感知音乐韵律。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音乐节奏和韵律感知方面的进步。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伴奏。
2. 乐谱:提供给学生跟随演唱的乐谱。
3. 教学PPT:用于展示歌曲歌词和旋律。
八、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活动,如拍手、跺脚等。
2. 音响设备:确保音质清晰,让学生能够准确听清楚歌曲和伴奏。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时间,确保完成教学目标。
十、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展示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
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一. 教材分析《什么结籽高又高》是一首沪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曲目,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述了一种结籽高又高的植物,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他们能够通过歌词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音乐的美妙。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术语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singing、listening、comprehending、creating 等音乐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术语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3.植物生长过程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运用示范法,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音乐。
3.准备教学卡片,用于学生分组学习。
4.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相关资料,以便进行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提问:“歌曲中描述了什么植物?”、“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植物生长过程,体会歌曲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
《什么结子高又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什么结子高又高”的谜底及寓意。
(2)培养学生通过谜语学习汉字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谜底。
(2)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谜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谜底及寓意。
难点:理解谜语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谜语卡片、图片、实物等教具。
2. 学生准备学习手册、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谜语卡片,引导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猜出谜底。
2. 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研究谜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展示:(1)各小组代表分享猜谜过程和答案。
(2)教师点评,确认正确答案。
4. 讲解:(1)教师讲解谜语的深层含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相关汉字。
5. 实践:(1)学生动手书写谜底汉字。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谜语,讲解谜底寓意。
2. 家长协助孩子查找更多相关汉字,增进对汉字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书写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评价: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谜语大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制作谜语卡片,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自主创作谜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课程表: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合理规划本节课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质量。
《什么结籽高又高
小学音乐《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2.学科:音乐3.学生:教唱本首歌曲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南海风情中的第三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开始感受南国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会演唱了歌曲《步步高,新春到》和《彩云追月》。
通过学唱《什么结籽高又高》,希望学生可以感受广西壮族的优美山歌,了解那里人们的生活片段。
二、教学课题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电影《刘三姐》片段,了解刘三姐以及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
3.通过欣赏、演唱、表演、体验等方法理解和感受对山歌,激发学生对山歌的喜爱,增强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民族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
(2)感受和理解山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山歌的喜爱。
2.难点:歌曲旋律中个别乐句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五、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
这首歌曲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南海风情》,由著名音乐家雷振邦编曲,音乐素材多来自广西壮族民歌,是一首活泼风趣流传很广的歌曲。
歌曲为五声徵调式,采用2/4、3/4变换节拍,用领唱、合唱的形式,使渲染情绪的衬词“哎”带有某种“呼唤性”,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形成了歌曲淳朴诙谐的风格。
这首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歌词口头化、生活化,犹如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即兴创作。
六、教学方法1.情境法: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电影《刘三姐》中对山歌的视频片断。
视频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动作,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山歌的喜爱。
2.演示法:教唱歌曲时,教师弹奏钢琴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唱准歌曲的旋律。
另外,通过播放PPT课件,辅助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和有趣。
3.探究合作法:教学拓展环节,教师请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编创“对山歌”,不仅巩固对歌曲的演唱,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o 雨正第。
_-
期杰也童音任V
《什么鲒籽高又高》教靠设计
无锡市玉祁中J l∑V J、学葛雪华
教学内容:苏少版五年级上册
唱《什么结籽高又高》,听《山歌好比春江水》,动:分组对山歌。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积极乐观的情绪演唱歌曲。
2.积极参与“对山歌”的实践活动,并在即兴创编、合作演唱的过程中体验山歌的节奏自由、音调高亢、即兴演唱等特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融入到对山歌活动中,了解山歌的风格特点。
2.歌曲的切分节奏及领唱、合唱的衔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音乐:(《世上哪有树缠藤》)
教学过程:
一、走进三月三,了解歌圩节
l、师:说起三月三,玉祁的小朋友一点也不陌生,因为这一天我们的亲朋好友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里一年一度的庙会。
不仅我们玉祁有三月三,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也都有三月三。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去参加那里的三月三,看看那里的三月三又是怎样的节日呢?
2、生:欣赏隆重的三月三歌会视频。
(背景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
3、师生总结:“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
通俗的说就是“歌会”,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
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4、师介绍刘三姐:刘三姐是唐代壮族民间传说人物。
她自幼就聪颖过人,十二岁就能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
二、欣赏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1、师生交流:大家今年都几岁?刘三姐像你们这么大时就能即兴唱很多歌了。
比如,今天天气好,太阳出来暖洋洋的,那么,刘三姐就有可能这么唱。
2、师即兴用《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旋律来唱歌。
3、听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4、生跟琴模仿哼唱。
5、师生总结: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演唱形式以独唱为多,也有对唱及领唱与和唱等形式。
三、歌曲教学《什么结籽高又高》
1、视听山歌电影《刘三姐》中的《什么结籽高又高》M v。
2、哼山歌(用“罗”哼唱)
a、简介音乐知识
木歌谱中第一个音“2”上方的自由延长音记号:根据需要自由延长时间,一般延长一倍。
木学生练习。
水“2”上方的波音记号:主音向上波动一个音符再回到主音。
木木学生练习。
b、找出歌谱中的连音线,讲解切分节奏并练习。
C、找出歌谱中第三处的切分以及盖X的典型切分。
d、教师简介歌曲的拍号:变拍子,2/4拍与3/4拍交替进行。
找一找歌曲中哪些小节是三拍子的?
e、四个乐句都按师领、生和的办法来接龙哼唱。
f、按照歌曲的领、和分工来接龙唱歌谱。
g、找出歌谱中相近的旋律。
(第四句与第三句相同,第三句的前半与后半也基本相同)
3、唱山歌。
a、听歌曲范唱。
(先听问段落的,再尝试回答,然后再听后半段的回答演唱)
b、解释歌词“像小船”的来历。
C、老师带领大家随歌曲小声哼唱。
比一比,谁学得快!
d、师生接龙唱。
半老师演唱“领”的旋律,学生唱“和”的旋律。
木学生演唱“领”的旋律,老师唱“和”的旋律。
e、男女生接龙唱。
冰男生演唱“领”的旋律,女生唱“和”的旋律。
术女生演唱“领”的旋律,男生唱“和”的旋律。
N o N 正第●_—期
杰l L 童音诬V
N o 雨正第●●—
期A {L 童音任V
f、尝试无伴奏演唱,找出不容易唱准的地方,并纠正。
g、看原版歌词中另三段歌词,尝试进行不同的分工演唱,体会唱山歌的魅力。
(对原版本中的“嘿了了咯”的衬词适当解说。
)
四、拓展延伸:对山歌
l、师生对山歌。
对山歌通常是一问一答地即兴编唱。
请你借鉴锡剧名调《荠菜花调》自编歌词,模拟“对山歌”的场景,与老师对一对“山歌”。
术《荠菜花调》锡剧。
(强调要用无锡方言来演唱,突出民歌的方言特点)
荠菜花开满天星,豌豆花开九莲灯。
萝卜花开白如银,菜花落地像黄金。
水课后还可借鉴以前学过的民歌《对鲜花》《对花》《对鸟》来继续。
2、分组对山歌。
下面,我们全班分成A、B两大组,来现场赛歌。
请一同学做得分统计。
老师提供一些问题的关键词,请学生即兴编与答。
老师和同学一起商量提出每次不同的对歌方式。
(友情提示:结合原句歌词七个字来当场提炼概括。
若字数不够,可以用“么”“呀”等衬词来凑。
)
l、音乐:一根弦的乐器,二根弦,三根弦,四根弦。
(A组齐问B组齐答)
2、体育:姚明、邓亚萍、李娜、丁俊辉与打球。
(B组齐问A组齐答)
3、语文: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与作者。
(A男齐问,B男齐答)
4、数学:3(+、一、木、/)3。
(A女齐问B女齐答)
5、英语:早晨见面,中午见面,下午再见,晚上睡前。
(A一男问,B一男答)
6、自然:豆腐像冰砖,像棉花,干又香,臭又香。
(A一女问,B一女答)
动物长耳朵,长鼻子,长脖子,长尾巴。
(A一人一句问,B一人一句答) (木应视剩余时间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情趣且容易集体异口同声对唱的内容。
)
统计得分并适当点评。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三月三的歌会,重点聆听和学习了“歌仙”刘三姐的两首歌曲,相信大家还唱劲正浓吧?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来即兴对山歌,只要是你知道的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故事等都可以编进歌词来演唱。
同时,大家对歌仙刘三姐感兴趣的话,你还可以继续去听她的歌。
建议大家不仿看看这部经典老电影《刘三姐》,同时还可了解到桂林实地去欣赏一下张艺谋导演新编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让优美的旋律时常回响在我们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