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探析及预防处置对策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防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防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一、前言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不仅会对大学内部的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引起外部媒体的广泛关注,影响到大学生的形象和口碑。因此,探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加强预防和控制,是推进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1.社会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比如,在学习方面,大学生需要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科知识和应试压力;在社交方面,大学生需要面对来自同伴的社会评价和期望,做出适应性的反应。这些社会心理压力往往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波动,进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
2.个体认知偏差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认知偏差。大学生处在一个非
常年轻和不成熟的阶段,在处理问题、认识世界和社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特定的情境下,大学生的个人认知偏差容易被放大并影响到其行为的合理性和文明度,进而引发一些冲突。
3.社交网络的影响
如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生群体性事
件发生关系密切。通过社交网络,大学生可以迅速得到和传递各种信息,同时也可能受到某些言论、行为的负面影响。例如,在社交网络上出现涉及敏感话题的讨论,容易引发极端化言论和反感情绪,从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
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防治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据上面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
2 各相关方可能的心理动机 2. 1 儿童家长 2. 1. 1 起初不了解相 关知识 陷入恐慌, 随 着情况 逐步稳 定而 恢复理性。仍担心孩子的健康, 但 愿意听 信卫生部 门的专 业指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枣庄市卫生局( 山东 枣庄 277102) 作者简介: 解伟( 1976- ) , 男, 山东青岛人, 本科学历, 主要从事卫生监督 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 7. 2 对其他专业及法律法规、政策不了解或知之不多, 仅凭 专科印象发 表片面 言论。比 较多 见的是 对预 防 接种 异常 反应 的诊断程序、标准、依据均不清楚, 却轻易 作出 接种反 应 的结 论。
2. 7. 3 标榜炫耀学术 地位, 明知观 点有待 商榷仍 故意语 出惊 人博取关注。有的 权威专家 以势压 人, 将个人观 点强加 给其 他专家。
2. 8. 3 单纯以刺激性、娱乐 性和轰 动性为 指针对 事实进 行取 舍, 或在前因后果 未弄清 的前 提下凭 主观 印象 乱下 结论 , 甚至 人为诱导、故意制造骇人听闻的 事实 以 追求第一 时间的 轰动
效应。
3 应急处理策略 3. 1 不断充实、完 善应 急处置 预案, 增 强其 针对 性、可 操作 性
实用预防医学 2008 年 2 月 第 15 卷 第 1 期 Pract ical Prevent ive M edicine, Feb. 2008, Vol 15, N o. 1 文章编号: 1006- 3110( 2008) 01- 0265- 02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对国家的
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
特点、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迅速蔓延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旦某一个
事件触发了民众的情绪,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二、多发性的特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是个案,而是多个事件频繁发生。这些事件
可能是因为相同的原因导致,也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但都有导火索和原因等特点。
三、参与人数庞大的特点。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往往是大量民众,他们由于某些诱因
而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群体。这些人可能是受到不公平待遇、不满政策、受到不公正
对待等因素的激发。
一、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不公正现象以及各类矛盾不断积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导致不满情绪
在群体中迅速蔓延。
二、传播渠道的普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民众提供了表达诉求和情绪的
渠道,一旦某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很容易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快速扩散,从而形
成群体性事件。
三、社会管理的不完善。在一些地方,对一些极端分子的激进思想和行为没有及时有
效的监管和打击,导致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从而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
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应从多个层面进行。
一、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社会中的不公问题,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李丁丁
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9期
一、群体性事件概念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
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
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第一,“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
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作为弱势群体,虽
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同样十分强烈。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或失去保障的时候,他们有强烈的维权意识和抗争要求。但是,他们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懂
得如何通过合法的形式或途径去实现这一目的。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少数管理执法人员为政不廉、不公,甚至以权谋私、知法犯法,再加上在非常状态下形成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越轨心理支配下,往往采取群体过激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期望得到
解决。
第二,诉求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体事件的频发折射出法制在某些领域没有发挥
出应有的作用。一些群众采取械斗、围攻政府机关、静坐、游行等非正常方法解决矛盾,固然
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感情用事有关,但根本原因是群众利益受到损害,通过正常途径难以解决
论文: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行政管理论文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地不断调整,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政府和人民群众双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并呈现出规模扩大、形式多样的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相同或相近的群体,在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诉求或利益遭到损害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经过酝酿、策划,采取集体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罢运、围堵政府、冲击党政机关、堵塞交通等一系列方式,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打砸政府,与民警发生冲突、械斗,也有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参加,被不法分子利用,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干扰社会正常秩序,这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集体行为。[1]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期利益的调整分配不均损害了个人及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和被尊重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迫切希望自己的权利得到尊重,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但是,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
织形式和分配方式仍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之中,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还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的程度,主要表现在:
第一,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从根本上了解群众的迫切需要。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沟通越来越少,亲自到群众中走访调查的更是少之又少,更有一些领导干部将自己与群众对立起来,将人民群众拒于千里之外,不能倾听群众的呼声,不能从根本上了解群众的需要,便很难做出符合群众实际利益的决策,为了突出个人政绩,甚至少数领导干部做出与群众利益相背的决策,危害人民利益。这不仅降低了政府部门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在干部与群众之间产生了对立矛盾。矛盾长时间积累,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最终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一、基本定义
在国外,一些学者将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有的学者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通俗地讲,“群体性事件”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
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90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在21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目前,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出现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二、产生原因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群体事件的发生既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也有现实的具体原因。具体原因大致如下:国企改革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收入减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费用不合理,政府出台的一些整治措施严重危害部分群众的利益;企业拖欠工资、医药费、退休金,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部分干部违法乱纪、财务不明、贪污腐败;某些政府机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由于历史原因,自然资源、遗留资产的归属问题等;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处理不好也极易引发群体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群体性事件指的是一种在社会中大规模发生的具有某种特定意义
和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对个体造成直接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
产生重大影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原因包括
社会矛盾、经济压力、政治因素等。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
系列对策来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包括加强预防意识、建立应急机制、加强社会矛盾调解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尽管我们采取了这些
措施,群体性事件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群
体性事件的发生,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原因、对策、预防意识、应急机制、社会矛盾调解、公共服务水平、风险、有效措施、减少发生。
1. 引言
1.1 什么是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涉及到大量人群的集
体行为。这种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特点,如
群体性抗议、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群体性事件通常是由某种社
会矛盾或不满情绪引发的,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要求或寻找解决问题
的途径。这种事件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为它可能对社会秩序和
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群体性事件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密
切相关。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了解群体性
事件的特点和原因,对于预防和化解这种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警惕,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以便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和
减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教案
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教案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
教学对象:初任公务员
教学目标:了解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
教学任务:了解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
教学重点: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对策。
教学难点:群体性事件成因
教学过程:
一、了解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特征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团体、个别组织,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不当方式寻求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非法集体活动。这些群体性事件往往聚集几十人、上百人乃至上千人,以要求政府或企业解决各种问题为由,有的集体围攻党政机关,堵塞交通,干扰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的与维持正常工作秩序的人民警察公然对抗甚至发生暴力冲突;有的直接拦截各级党政领导乘坐的车辆;有的集体罢工、罢市、罢课;有的上路拦车,甚至聚众拦截铁路列车等等。
(一)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不一,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
1、权益受侵害型。这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是一定数量人群的合法权益客观上受到侵害,或者自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得不到有效、满意的救济时而采取群体联合行动的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以寻求问题的解决。如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企业改制、拖欠工资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2、不同群体利益冲突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当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而又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时,就有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这类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群体间的冲突、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冲突以及城市社区中不同利益要求的业主之间以及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的冲突等等。
浅谈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和处置对策
浅谈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
和处置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因各类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可否踊跃预防和妥帖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可否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纵观我市近几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路的目的性是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路的基础,也因此他们更易共鸣,同气相报,同声相应。
数量及规模日趋增大。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升幅较大,人数多、规模大。少数在外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出现了跨地域串联行动的情况。
组织性日趋增强。当前,群体性事件已由过去的较松散型向相对有组织的群体性转化。
明目张胆的公开性。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多数自认有理,因此他们毫无顾忌,以公开形式聚集、演讲、串联、打横幅、呼口号,乃至不吝违法利用暴力。
危害后果日趋严重。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独立,
一些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得十分尖锐、激烈,且对抗性偏向明显,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要道、械斗等过激行为。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归纳起来讲,致使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聚合激化的产物。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不断加大,加上改革的配套办法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庞大的差距眼前,一些人不免心理失衡,产生对立情绪,引发群体性事件。
最新-心理学下群体性事件治理策略分析 精品
心理学下群体性事件治理策略分析
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群体性行为,也是群体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前提是从心理学视角去探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根据群体性事件发展不同阶段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从群体性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处置、源头治理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
心理学视角;群体性事件;治理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深刻影响着社会稳定。
目前关于群体性事件应对与处置的研究更多是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角度提出措施与对策,而忽略了从心理学视角去探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而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集群行为,必然是群体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前提是要掌握特定个体、群体和社会阶层的心理诉求、社会行为及其互动过程。
针对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破坏程度日益加剧,政府有关部门不能仅停留在事发后被动的应对处置上,而应该更加重视此类事件的源头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
鉴于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从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的力量,如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因此,无论是从治标和治本的角度来说,从心理学视角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提出了群体行为发生的价值累加理论,指出所有群体性行为的发生都由六个因素相互作用产生,某一因素单独出现不足以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只有当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时,它们的价值才会被放大,群体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心理及行为问题分析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心理及行为问题分析
群体性事件不仅蕴含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同时还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心理作用下的行为选择也成为影响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群体性心理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去个性化心理,造势心理。因此,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广泛开展社会协商对话,关注公共空间的群体心理变化。
标签:群体性事件;群体心理;群体行为;防控对策
群体即社会群体,原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的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的含义则是指“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都具有‘我们属于这一群体’的心理感受等等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人群集合体。”群体性事件不仅仅蕴含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同时还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心理作用下的行为选择也成为影响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
一、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心理及行为问题的研究意义
1研究群体心理及行为问题,有助于我们拓展对群体性事件治理问题的思考
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道德观念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已经涉及社会所有领域,这种空前的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目前,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社会冲突,已成为威胁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而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心理及行为问题作为诱发、推进群体性事件发生演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它的不断演化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难度,迫切需要对其规律的研究。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特定群体中,由于心理、生理或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个体出现心理、生理异常反应的现象。这类事件往往与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紧密相关,可能引发社会恐慌、群体焦虑、恐慌性逃散等不良后果。为有效应对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
1. 及时发现、识别群体性心因性反应,降低事件危害程度。
2. 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群众心理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3. 做好心理干预和医疗救治工作,保障群众身心健康。
4.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三、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以下情况:
1.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引发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2. 社会事件、经济事件等引发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事故等引发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处置工作。
2. 成立心理干预组,负责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医疗救治。
3. 成立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
4. 成立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交通保障和人员调配。
五、处置流程
1. 发现报告:发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迅速组织心理干预组、信息宣传组、后
勤保障组等开展处置工作。
3.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对受影响群众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干预。
4. 医疗救治:对出现身体不适的群众,及时进行医疗救治。
5.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舆论,稳定群众情绪。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已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社会背景问题。从根本上分析,群体性事件起源于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农村城镇差距、文化教育差距等,这些问题可以成为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内在因素。
2.现代社会文化影响。现代社会的文化分化和多元化,往往使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时,感到相当孤立和苦恼。这些负面情绪也成了构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因素。
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用于获取信息的媒介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许多错误信息的传播和公众心理生理加速响应,从而形成一些漫无目的,非理性的行为或者言论。
4. 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公共管理的存在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不全面,管理资源与人力不足等,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治理的缺乏,群众缺乏完整的参与渠道和途径,且个人所在的社团组织素质较低。
5. 与事件处置的误区,一些领导和部门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解、思考和处理方式,在处理过程中的舆论失误、情绪化、攀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和压力。
二、对策
1.改善社会背景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更全面的政策,人口普及的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措施,减少社会矛盾和压力。通过中长期计划以及改革,逐步解决民生问题,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矛盾和隐患。
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应对措施
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应对措施学院: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姓名:叶锦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不同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良好运行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寻找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办法,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矛盾,冲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和利益格局的重构期,社会不同阶层间的利益与冲突错综复杂, 政治、经济、社会的各种问题不断爆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从1994年的一万起上升到2003年的6万起;参与人数剧增:由1994年的约73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约307万人,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稳定的首要因素。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寻找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努力排解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从而降低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影响,对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良好运行等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的含义及特点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诱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
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群体性事件对民众心理影响及心理干预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对民众心理影响及心理干预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在转型期的中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民众心理及其发展阶段和群体性事件的民众心理特征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群体性事件下民众心理干预的思路与对策,应做到:事件发生前做好心理干预的准备工作;事件发生时做好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心理干预的沟通策略;事件发生后心理干预的善后措施。
标签:群体性事件;民众心理;心理干预
面对群体性事件,民众容易出现恐慌、焦虑等反应,情绪受到影响,使得心理出现某种失控,非理性意识增强,甚至做出非理性行为。可见,民众心理与行为反应是密切相关的。民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件演变的结果。因此,加强民众心理干预是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其民众心理发展阶段和特征入手,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干预这把钥匙解开民众消极心理的枷锁,防范和疏导民众消极心理,培育和强化公民良好心态,从而能够冷静对待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
1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特点
对群体性事件的最初定义是在2000年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的官方公开文件中,认为“群体性治安事件”是“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群体性治安事件主要特征是群体性、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后来,在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的文件中,把群体性事件定义为“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该定义强调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非法性。
突发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置机制
突发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置机制
汇报人:
2023-11-20
•引言
•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
•应急处置机制
目
•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
•结论与展望
录
01引言
突发群体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参与人数众多,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
定义
这类事件可能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及时有效应对。
影响
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和影响
通过提前预测、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
当事件发生时,快速、果断的应急处置能够减轻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预防和应急处置的重要性
应急处置
预防
本报告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本报告旨在分析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探讨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报告将涵盖预防策略、应急处置机制、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参考。
02
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
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网络,包括政府部门、社区、企业和媒体等多渠道,及时获取可能引发群体
性事件的线索和信息。
信息网络建设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和触发因素。
数据分析与研判
根据研判结果,建立预警发布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出预警信息,提醒采取预防措施。
预警发布机制
信息收集和预警系统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协作机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跨部门协作机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舆情引导与处置
定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前采取针对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由自主参与进去。也可能认为,既然身边多数人参加了,我不参加,别人会认为我是异端, 从而受到排斥和打击,为了不被群体孤立,也会加入到群体性事件中去。在贵州“瓮安事件” 中有不少十几岁的小孩、姑娘们向公安干警、大楼投石块和点放大型烟花,问他们为什么这 样做,孩子们都说不知道,反正看到有人投了他们就投,有人放了烟花他们就放。 · (三)观众效应 1904 年,社会心理学家茅曼在做肌肉努力和疲劳实验时无意中发现,当主持实验的人在 房间里的时候,被试者举重物的速度要快二些,掷的距离也远一些。此后,美国心理学家达 希尔(』 .F.DasMeⅡ)对哈佛大学的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也证明,在有观众在场的情况下,学 生做乘法要快一些, 好一些。 这种在 “有人在旁”“单独行动” 与 条件下个体效绩——4—— ’ 差异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观众效应” 。之所以产生“观众效应” ,是因为观众在 场会给人一种社会刺激的效力,在无意识中增加个体的竞争以及归属等动机。 在群体性事件的中期,观众效应特别容易发生作用,尤其体现在具有自我表现心理的参 与者身上,他们渴望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从众人的追随、关注中得到心理满足。这些人往 往会积极组织策划,冲锋在前. ,以爆发性的行为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四)责任扩散效应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遭受不法侵害或意外事故时,众多的围观者 都无动于衷,不去施救。难道在场的人都毫无同情心吗?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社会心 理学家拉特纳和达利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责任扩散效应”的结论:即某种紧急事情发生 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帮助他人的责任就被无形地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扩散的人越多,个 人责任就越少。因为每个人都会有“除了我还会有很多人去做”的想法,抑制了令人应有的 责任和帮助意识。 “责任扩散效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当属责任扩散效应的典型。 在群体性事件中, “法不责众”的心理现象就属于明显的责任扩散。具体表现为,个 体会产生群体为个人提供保护的错觉, 认为人多势众, 个人就不再以一个具体的个体而存在, 感到反社会行为是以整体出现的,责任落在众人身上, 一 5——或分散在每个个人身上,个人不会承担因群体犯罪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即使 惩罚也不会对参加的每个人都处理,从而往往容易使个体丧失责任心,失去理性,不考虑法 律的约束力,做出违反社会准则的过激行为。 (五)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性事件极易给类似的问题提供样板,从而使群体产 生“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使那些本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的问 题,也被集体上访、游行、静坐等行为所代替。如 2009 年 8 月发生的河南“林钢事件” ,就 明显受到 2009 年 7 月吉林“通钢事件”的影响, “林钢事件”中一些工人就喊出了“向通 钢老大哥学习”的口号。二是在一定区域内引起连锁反应,个别闹事群体在萌芽阶段专程到 闹过事的“兄弟”单位“取经” ,不良风气互相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往往一个地方出现这样 或那样的群体性事件,就可能涉及整个地区。 除此而外,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原因还有许多,如人们在经历战争、地震、空难等极 端压力后,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灾难症侯群”等症状,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 上存在不安定情绪、弱势群体认同、相对剥夺感、信任缺失感以及社会无助感等心理反应, 这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心理反应均与潜在的群体性事件存在内在的关联,这也是在灾难发生 后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原因。 二<\>预防处置的对策与建议 一 6一 针对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诸多社会心理因素,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加强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探析及预防处置对策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无疑, 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源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而从社会行动 主体的视角来看,民众自身的主观需求、认知判断、价值取向必然影响其是否参与群体性事 件。也就是说,群体性事件的最终爆发存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原因。为此,笔者试图从心理学 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机理,进而提出预防处置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原因探析 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要与他人形成一 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一般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和 共同的意愿、需要、兴趣, 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具备恰当的时机和场合,便会采取共同 的行动,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各地群体性事件的观察,发现经常 在其中起作用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心理失衡 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心理总是处于平衡和失衡的矛盾状态,二者之间 相互转化。心理失衡是个体社会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伴有失望、沮丧、易激惹、悲观、不 满、自责、 自杀倾向等症状,主要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造成人们心理失衡有许多 社会原因,公权的异化、贪污腐败、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管理方式 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等诸多因素,都会使人们的心理失衡,形成一种不健康 状态。适度的个体心 一 2 一理失衡会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社会有机体的活力,而大范围、 大规模的社会心理失衡则会破坏社会稳定,隐含着毁灭性的因素,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近几年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社会心理失衡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例如,2009 年 3 月 发生的海南东方事件,起因只是几个‘小孩的打架,结果却演变为数千群众的大规模械斗。 事后据《了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此次事件的实质在于政府官员和警察的不作为,长期对 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麻木不仁,从而在群众中丧失公信力,导致群众心理产生积怨 而失去平衡,以致于酿成一死六伤的惨剧。 值得关注的是,因生活遭受挫折、历经负性生活事件所形成的无信心希望、无法纪意识、 无精神信仰的“失意群体” ,在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情绪郁积缺乏疏导的情况下,极易产生 非理性行为甚至走向极端,危害社会。如果社会环境给个体精神所造成的压抑、伤害和扭曲 导致个体心理严重失衡,那么他们发泄不满就不再需要具体对象,而是寻找最为方便快捷的 方式来达到目的,这也是“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和近期发生的系列校园恶性事件的深层原 因之一。 (二)从众效应 ,从众心理是群体性事件中普遍的社会心理,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动力之一,这已是国 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个体之所以从众,是因为多数人的行为是个体行为的参照,个体 对偏离群体有着本能的恐惧,个体存在与群体融合的心 。 一 3 一理需要。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个体因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恰当的引导,会 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和多数人一样的知觉和判断,变得敏感起来,极易受暗示,产生感情冲动 和狂躁情绪。而情绪感染又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起连锁反应,由于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心理状 态的失衡、情绪的波动,人们容易偏听偏信,容易受传闻和谣言的蛊惑,容易产生非理性行 为,甚至有些本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也变得激动疯狂起来,最终导致群体性行为的发生。 群体性事件初期的参与者往往有很强的从众色彩,个体看到很多人参与一件事,可能会
危机时期的人员纳入预警的范围。在个别咨询中,若发现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人员,应及时 向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反映,作为预警的对象重点关注。四是评估预警信息。对收集的预警信 息进行分析, 判断真伪进而评估危机程度, 对可能处于危机状态的人员可以从心理伤害程度、 情绪状态 一 9 一和社会危险性等方面进行心理危机状况评估, 把处于危机状态的人员信息反馈 给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做好跟踪援助工作,从而形成信息一评估一反馈 一防治的预警体系。 (三)强化舆论引导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也都可以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处 置群体性事件,就要利用媒体或其他宣传工具把正确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大家,杜绝或减轻社 会心理传染,从而使政府、警察、群众在思想上取得共识,使事件朝好的方向发展。 “瓮 安事件”和“石首事件”都是由于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的,两个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死 者亲友和围观者都不相信公安机关作出的死者跳河或跳楼的“自杀”结论,都怀疑是由于腐 败和官官相护,公安机关没有也不会公布事实“真相” ,在外界猜测、谣言催化并通过网络迅 速传播的情况下,导致事件发生并恶化。为此,政府及公安机关、宣传部门都要加强舆论引 导,主动及时披露信息,消除猜疑、谣言等因素对群众心理的干扰。这就要求具备快捷准确 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迅速了解和掌握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正确把握舆情引导的方 向和程度,迅速回应公众疑问。这方面的正面典型是,在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中,成都市政 府于事发当天先后通过五次新闻发布会,及时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回应了公众对事件人员 伤亡的知情诉求、驾驶员是否逃离现场、起火原因、驾驶员身份背景—— ]0——等问题的 质疑,发布的信息在网上广泛传播后,有效驳斥了流言,同时稳定了群众情绪,迅速掌控了 舆论,为稳定平患事态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四)拓宽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群体性事件给我们的一个深刻警示是,在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必须建立顺畅 的沟通表达渠道,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能让百姓的利 益诉求形成“堰塞湖” 。如 2008 年 7 月发生的云南孟连事件,表面是警民冲突,实质则是胶 农与橡胶公司长期的利益纠纷。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指出,胶农增收致富的利益诉求长期 得不到解决,导致胶农对橡胶公司的积怨逐步转化为对基层政府和干部的积怨,最终集中爆 发冲突。 面对当今社会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各阶层意 见和利益的均衡表达与实现,促进干群之间的对话沟通,随时注意倾听民意、化解矛盾,畅 通群众利益表达的各种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防止群众的情绪 由正常表达不畅转向非理性宣泄。一是完善信访制度。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转变机关作 风,切实落实信访条例,防止对群众的信访推诿塞责、敷衍了事、久拖不决,努力把信访工 作变成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二是充分发挥工会等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的作用,使其能够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三是开辟网络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 兴媒体,把信息触 一 11—角伸向各个角落,广开言路,定期进行国情、民情、社情调查和民意测验,及时 了解社情民意,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四是依法对社会矛盾加以疏导。应发挥《中华人民共 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作用,在能对事态保持控制的情况下,适当批准群 众正当的游行示威申请,这样可以缓解社会压力和紧张程度,减轻对抗情绪,减缓社会震荡, 有利于社会的整合、稳定与和谐。 (五)强化思想疏导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人的思想离不开心理因素的支持,心理活动也离不开思想的主导。只有在正确思想支配
理论研究,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建立相应的整套工作制度和处置机制,从而更加主动、更 加有效地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 (一)构建社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心理问题是犯罪结构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打破这个环节,就有 可能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心理学领域的危机干预(Cdsis 工 ntewendon)是从 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 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危机干预的 目的首先在于预防危机可能导致的极端后果,如自伤、伤人或违法犯罪等,以保护干预对象, 预防意外发生。其次是恢复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使干预对象能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增 强个体在危机中的应对能力。 当一个人存在心理问题或缺陷时, 肯定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能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现心理问题时及时进行疏导,就有可能从根本上预防 犯罪,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设置一个与“¨0”类似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借助电话通信平台广 泛覆盖全社会,对存在心理危机的人群实施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其次,可以司法行政系统 为依托,结合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在市级司法行政系统设立心理 危机干预中心、县级司 一 7 一法行政系统设立心理咨询室、 乡街司法所设立心理辅导站、 村社区成立心理 “阳 光”工作室,形成以市级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为龙头、县区心理咨询室为纽带、乡街心理辅导 站为重点,村社区心理工作室为基础,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对相 关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具备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一旦出现家庭矛 盾、邻里纠纷或群体性矛盾,村社区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立即介入,进行心理疏导,化 解矛盾,把潜在危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再Biblioteka Baidu,在人群聚集的特殊机构(学校、部队、监狱等) 建立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中心。我国监狱系统建立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过对狱内存在心 理问题的服刑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及矫治, 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服刑人员狱内违法违纪、 自伤自残以及自杀等问题的发生,很有借鉴意义。第四,可在大专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培训 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鼓励成立研究团体,提高对心理压力、心理危机的研究水平。第五, 组织心理专家队伍、慈善组织有计划地到学校等基层单位举办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讲座,提高 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 (二)建立社会心理危机预警体系 危机预警作为危机干预的前奏, 是一种超前的管理。 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 “一个有预见性的政府应该采用预防而不是治疗”的管理模式。政府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突发 性群体事件带给社会的巨大损失,而是应该把工作重点——R 一转移到预警预防上。社会心 理危机预警系统是借助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和危机评估方式,通过对收集到的预警信息进行 分析和对照,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并发出危机警报,立即启动危机应 急预案,防止危机爆发的一种心理危机管理系统,它对于预防群体性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 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可以通过以下环节组成:一是利用现有平台增设心理危 机预警体系。我们可利用公安、国家安全、综合治理系统已经建立起来的预警网络平台,增 加社会心理监测和危机预警系统,利用社会心理行为监测指标和分析模型,定期或不定期地 分析、预测各种社会心理行为,以便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早期征兆,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 科学措施,防止危机扩大。二是确立预警指标体系。心理危机可以由重大突发事件引起,可 以由叠加的负性事件引起,也可以由长期的心理压力所导致。在应激状态下,个体会出现一 系列负性的生理、情绪、认知、行为反应,可据此建立社会心理行为监测指标体系。三是确 定预警对象。通过心理健康的普查和排查,建立重点人群心理危机预警库,将处于重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