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分析法好东东2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技巧之主体分析法
中公资深讲师:崔迪综观全国范围内的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最大的趋势便是愈来愈多地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诚然,无论是单选还是多选,抑或是简答论述都可以从不同层面上去考查这一能力,但是最典型的题目还是案例分析题。
几年来,案例分析题目的增多,大大增加了考生备考的难度。
很多考生面对各个灵活的案例,常常无从下手。
案例分析究竟应如何应对,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解答,下面以一个经典考题为例向大家介绍一种分析的方法——主体分析法。
主体分析法是通过判断案例中所涉及的不同主体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教育理论进行解题的方法。
而这里所谓的主体,是案例中所涉及的单个人物或者是人物群体,在教育问题中,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四个方面。
主体分析法的解题包括“判断主体——结合教育理论——回归案例”三个部分。
首先是判断案例中的主体,找出案例中所涉及的主体尤其是隐性主体是全面答题的关键。
其次是结合教育理论,分析最终还是要以理论为依据的,找出相对应的理论是得分的关键。
最后是回归案例,结合案例给出自己的观点。
【经典考题】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便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
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 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
这个9 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 条“罪状”。
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
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
”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省考面试技巧:分析主体,优化内容
面试技巧 20:分析主体,优化内容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这一类型的题目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可是很多考生心目中的一大隐患了,而且总是在整套题目当中的第一题出现,把它答好可以为答题开一个好头。
考生最关注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答题,在这个方面,考生可能已经通过一些资料掌握到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但是要想做到更加细致,“展开内容”才是大家更需要做到的,而如何展开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主体分析法。
一、什么是主体分析法?说到主体分析法大家一定不陌生,经常会在申论写作中用到,它就是按社会问题中涉及到的不同主体入手进行的分析,简单来讲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
二、用好主体分析法的好处?(一)升华内容: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在考场上都是想要留给考官最完美的印象,而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能够填充这种想法的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答出更多的内容,用好主体分析法就可以为扩充更多的要点,填充自身的内容。
(二)增加深度:主体分析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帮助分析到有关这一现象、政策、名言警句的各方面主体,从而深入到他们更加鞭辟入里的角度,将事情的本质体现出来。
这样的一种做法往往可以帮助在现实中解决根本问题从而产生共鸣。
三、如何使用主体分析法?主体分析法当前最主要仍然是使用在综合分析类型的题目中,答题中可以帮助考生拓展题目中的影响以及原因,下面通过一道题目去实践一下主体分析法。
【例题展示】近年来,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特别是“双十一”、“双十二”这些网络购物节,常常创下上千亿元的销售奇迹。
与此同时,实体零售增速放缓,各地出现关店潮,实体商业面临窘境。
因此,有人说,电子商务逼死了实体店。
对此,你怎么看?看到这道题可以通过审题观察到主要讲的是网络零售走红以及实体零售走衰的这一现象。
(一)与此现象相关的主体有哪些?1.网络零售商2.实体店商3.消费群体4.电商平台5.经济形态(二)由这些主体可以分析出这一现象在当前存在的影响可以有哪些? 1.促进网络零售商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市场占有率。
事业单位面试之主体分析法
事业单位面试之主体分析法在事业单位考试的面试中,综合分析题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考四道题,还是考三道题,甚至是考两道题,综合分析一直是必考题型之一。
在我们考生当中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得综合分析者,得天下”。
综合分析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恰恰是比较重要的综合分析题,也是最令我们考生头疼的一类题型。
即使有了清晰的思路,仍然感觉没有话说。
这时候大家就会发现主体分析法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方法,从微观到宏观,总能找到一些话说。
于是我们考生如获至宝,每道题型都是就个人而言……,就社会而言……,就国家而言……久而久之,可说的话翻来覆去只有几句,甚至成了生硬的模板。
那是不是说主体分析法就不能用了呢?其实,方法是没有错的,问题出在我们考生在描述每类主体时,语言太匮乏了。
世上本没有模板,说的人多了就成了模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各位考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可以就比较常用到的一些主体,归纳总结出一些常用到的语言表述。
本篇以微观层面的个人、家庭和学校为例:个人层面: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维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大局观,有集体意识;提高鉴别能力;提高抗压能力;提高环保意识,践行绿色出行;提高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劳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拒绝跟风;严于律己;自我定位清晰;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雅兴趣爱好;遵纪守法,知法、懂法、守法等等。
家庭层面:完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自立能力;传承家规家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营造好的家庭氛围;正确处理邻里关系;以身作则,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学校层面:设置合理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设立创业奖学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为企业和学生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注重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规范办学;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硬件设施;提高师资水平;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犯错误的同学,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建立合理的教师考评机制;教学与科研并重等。
公考面试:主体分析法
公务员考试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要想成功上岸都必须经历面试的洗礼。
在考场上,考官通过与考生十几分钟的交流对其整体素质做出综合评价。
对于考生来讲,你所有能力都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展现出来,通过语言向考官证明你能够胜任所报考的岗位,你的素质与岗位有高度的匹配性。
因此,行云流水的表达,充实饱满的内容,严谨有条的逻辑,自信坚定的眼神等都是面试致胜的“法宝”。
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面试时都会遇到一个瓶颈,即能很快掌握答题框架,但是内容上展不开,分析不全面。
所以在此推荐一种技巧供使用——主体分析法。
所谓主体分析法就是充分挖掘题干中可能涉及到的主体,根据主体展开分析或提出措施的方法。
这个方法在多种面试题型中普遍适用,下面逐一讲解:第一,主体分析法与突发事件处理题。
突发事件指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在正常工作计划或预期中突然发生、且需要马上处理的事件。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答题的时候需要多角度地提出对策。
考生可以尝试着分析突发事件所涉及到的主体,根据主体依次提出解决措施,使得答题内容更加充实。
以下面这道题为例:你是某教育局工作人员,辖区内某学校午餐后出现多名师生头晕呕吐等症状,领导派你到现场处理,你会怎么做?这道题中陈述的突发事件是学校食物中毒,所涉及到的主体就非常多,比如有医务人员、学校食堂、教育局、食药监、学生家长、媒体等,考生需要展开联想,挖掘出这些主体,然后根据这些主体分别给出应对措施,丰富自己的答题内容。
第二,主体分析法与调研类题目。
调研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信息获取方面的能力,往往要求考生完成领导交代的调查任务。
为了保证调研结果的真实有效,调查对象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这里可以利用主体分析法将调研对象进行展开。
比如这道题:政府要设立电动汽车充电桩以便更好地方便群众出行,要求合理布局。
你是某政府的工作人员,请问如何开展前期的调查工作?考生在回答的时候就可以依据主体展开调查,可以调查车管所、电动汽车车主、生产厂家、城市规划部门、已推广城市等对象,每个对象谈下用什么方式,调研什么内容。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文章写作之主体分析法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文章写作之主体分析法
在如今事业单位考题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针对事业单位申论,必须准确分析,寻找合理的答题思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体现出自己对问题认识和对主题了解的深度,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分数差距,获得笔试环节的优胜。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学习主体分析法,希望帮助考生提高分析能力,理清写作思路。
所谓主体,是一个问题涉及到的各个利益群体,这里面常见的有“个人”、“集体”、“政府(国家)”、“社会”,当然,主体不仅仅有这些,在不同的问题里会出现不同的主体。
申论材料中较多的内容是问题、原因、对策等,对于这些要点,如果能直接从材料中获取,是非常方便、简单的,但是如果要间接推导,或者通过背景知识自创,就非常考察大家的分析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一些分析方法,特别是今天的主体分析法,才能吃透材料,构思出层次清晰的文章。
主体分析法是一种分析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要素的常用方法。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考虑以材料内容为基准,从不同的主体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论证。
一方面,寻找、确定文章的分论点时可以从主体角度思考,如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角度或者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角度去构思,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三个主体,但主体角度这个思路都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具体内容的论证过程也可以从主体的角度进行展开,如在论证“教育不公平危害巨大”这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从学生、学校、社会风气、国家人才培养这几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就能轻松扩展文章内容,并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主体分析是最常见的分析方法之一,无论是小题,还是作文,都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建议考生重点掌握,并学会应用。
2014年辽宁省考面试结构化解题技巧新妙招之一:主体分析法
2014年辽宁省考面试结构化技巧新妙招之一:主体分析法随着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人数的增加和考试命题的日趋成熟,试题也日趋灵活、难度逐年加大,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感觉力不从心。
那么,在现阶段的公务员面试中,如何脱颖而出、独占鳌头,相信是众多考生关注的焦点。
在此,华图面试专家为大家提供一些应对结构化面试的新妙招,助您实现公职梦!中国人常爱说一句老话:“事在人为”,这就告诉我们,在分析任何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时,最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人”。
因此,公考面试中我们常常以“人”作为答题的逻辑主线,围绕命题中的相关主体展开阐述,这种方式就是主体分析法。
那么,答题过程中如何利用“主体”组织答案呢?一般来说,我们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想意识层面主体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或者主体想达到的目的等。
影响层面主体的某种做法对自己、对他人分别产生怎样的作用、意义或影响。
责权层面从社会身份来看,主体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应该遵守怎样的规范,以及主体拥有哪些权利,应该获得怎样的利益。
在答题过程中,找原因、谈影响或提对策,都可以使用主体分析法,例如综合分析、应急应变以及人际沟通等题型,主体分析法都是最常使用的答题技巧之一。
以综合分析为例,在答社会现象类题目及部分名言警句类题目时,考生在谈影响、找原因、提对策时往往觉得思路无从展开,此时,便可使用主体分析法从题干中去寻找明显的显性主体以及题目中暗含的隐形主体,从而各个击破,便能够全面、出色的回答出问题了。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主体有: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公务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相关部门、群众(弱势群体)、媒体、社会团体、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医院、学校等)、企业、劳动者等等。
下面以一道真题为例来加以说明:当前中国在校工科类学生达7000多万人,但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中国工程师的排名却比较靠后,企业抱怨招聘不到人才,针对这种状况谈看法。
当今,教育与就业的问题是热门话题,涉及到的主体为:1.个人;2.学校、企业;3.政府。
“主体分析法”在申论作文中的具体运用
“主体分析法”在申论作文中的具体运用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张迎春“兴废由人事”,“事在人为”等古训告诉我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在谈及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影响时、在落实社会问题解决之策时,“人事”是最不能忽视的。
考生在写作申论文章时,时常存在不知道文章主体内容怎么展开的问题,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种最为简单的文章写作妙招:主体分析法。
“主体分析法”是政治学科中较早使用的一种找原因、谈影响和提对策的方法。
在政治学科中存在诸多主体,具体有:党、国家(政府)、社会、集体(企业)、个人(公民、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经营者)等。
在申论考试中常用的主体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有:党、政府、社会、群众、媒体、企业等;从微观层面来说主要有:人大、纪律检查委员会、宣传部、教育部、环保局、交通局、质监局、税务局、银监会、企业经营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媒体等等。
下面以举例的形式来谈谈“主体分析法”在申论文章中具体如何运用:一、“主体分析法”在原因分析中的运用某个社会问题或某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必定有不同的主体对其作为。
例:当前我国儿童幸福感普遍不高的原因分析:一是学校未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学生仍存在“三多三少一沉”问题;二是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学校素质教育落实的引导与监管;三是社会缺乏对“儿童最大利益”理念的广泛认同,现存儿童娱乐设施少;四是社会转型时期,城镇化趋势不可逆转,代际分离严重,许多年轻家长对孩子“只生不养”。
二、“主体分析法”在影响分析中的运用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多个主体推动,那么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必定给多方带来意义或危害。
例:我国城市安全问题频发的危害有:一是导致人群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致使人们心理压抑,增加致病因素;二是人心惶惶,危害城市正常运行,影响社会安定,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三是危害政府公信力,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四是给敌对分子可乘之机,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2012年国考题·市地)。
面试主体分析法万能
主体分析法
中国人常爱说一句老话:“事在人为”,这就告诉我们,在分析任何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时,最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人”。
因此,公考面试中我们常常以“人”作为答题的逻辑主线,围绕命题中的相关主体展开阐述,这种方式就是主体分析法。
那么,答题过程中如何利用“主体”组织答案呢?一般来说,我们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意识层面
主体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或者主体想达到的目的等。
(2)影响层面
主体的某种做法对自己、对他人分别产生怎样的作用、意义或影响。
(3)责权层面
从社会身份来看,主体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应该遵守怎样的规范,以及主体拥有哪些权利,应该获得怎样的利益。
社会现象影响分析中的主体分析法
社会现象影响分析中的主体分析法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题是重中之重。
社会现象题的影响分析,更是考察的重点。
所谓影响,就是一个社会现象会给社会带来的结果。
换句话说,影响就是对社会现象的评价。
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我们经常称之为积极意义;可以是消极的,我们经常称之为“消极影响”;也可以是好坏两方面后果兼有,我们称之为“同时带来正反两面影响”。
下面几个案例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题型例子例1:谈谈如今在我国不少地方出现的“政绩工程”现象。
例2: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叫做“潜规则”,指的是表面看不到的各种规则,请问你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看法?例3:十二五规划中着力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此请谈谈看法。
二、影响分析的思路——主体分析法所谓主题分析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个人;家庭;企业或组织;政府;社会整体。
这个思路对于好的影响、坏的影响都适用。
具体是:(1)个人。
个人指的是该社会现象中涉及的普通老百姓。
主要是考虑这个社会现象影响到了这些老百姓的哪些利益或者是哪些生活状况。
其关键词是“利益”和“生活”。
(2)家庭。
主要是与当事民众利益、生活紧密相连的几个群体。
(3)企业或组织。
组织指的是学校、第三方组织等。
对于这个方面的影响分析,主要是考虑这些机构的“利益”和“形象”。
(4)政府。
政府所受的影响是影响分析的重要方面。
在这里,主要可以考虑如下方面:“执政能力”、“廉政”、“形象”。
(5)社会整体。
除了上述直接影响外,还可以从社会整体来考虑。
主要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着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或社会风气;生态;党建政治,即国家的基本政策方针、基本治国原则,属于我国国家生活中的原则性问题,比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等。
三、例题解析针对例题1的“政绩工程”现象分析如下:政绩工程这一错误的做法无疑会对我国社会的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具体包括:第一,它会影响到当地群众的利益。
政绩工程牵涉的强行征地、拆迁都是比较严重的侵权行为。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主体分析法”详解
公务员行测:“主体分析法”详解华图教育言语授课中有一种方法叫做“主体排除法”,技巧的核心在于“选项论述主体要和文段论述主体保持一致”,这种方法用起来特别顺手。
所以,华图教育专家在研究过程中改良了一下,加入了一些经验及想法,暂且称之为“主体分析法”。
在展开“主体分析法”之前要弄清楚几个问题:什么是“主体”?怎么找主体?用“主体法”选答案时应遵循什么标准?一、什么是“主体”?言语授课中我把“主体”描述为“论述核心”(这和“主题词”“关键词”概念类似),分为两个部分:“主体”和“话题”。
所谓“主体”就是围绕着“什么”进行论述,所谓的“话题”就是围绕“主体”说了什么。
如果一个成分“X”被称作主体,那么话题就可以表述为“X怎样了?”。
当然,语言学上的“话题”和实际语言应用上的“话题”是很宽泛的概念,这里我把它狭义化了。
在本部分的后半段,我会就语言学上的概念再增补一些有用的信息。
例如:我国海区的潮汐资源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潮汐中蕴藏这巨大的能量。
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然而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只有潮汐电站建在合适的地理位,并且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C )。
A.我国潮汐资源的分布情况B.我国潮汐资源的利用现状C.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D.潮汐发电需要突破的技术障碍文段分为3句话,第一句的论述主体是“潮汐资源”,话题是“有能量”;第二句的论述主体是“潮汐发电”,话题是“潮汐发电的原理”;第三句话的论述主体是“潮汐发电”,论述话题是“潮汐发电的自然条件”。
根据转折词“然而”可知,第三句是文段主旨句,结合“主体”和“话题”可知C项是正确答案。
文段3句话中,“潮汐发电”作为句子的主体出现了2次,可知重点在强调“潮汐发电”,且有“转折词”辅证,论述主体的地位非“潮汐资源”莫属。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什么是主体分析法
什么是主体分析法在申论课堂上,我们都会跟学员讲解主体分析法,主体分析法在公务员培训领域的知名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实际上,主体分析法除了在申论中可以适用,在面试中也是必备“良药”。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主体分析法,以及在申论考试当中如何应用。
所谓主体,换句话说就是某事情所涉及的利益关联方,通常按照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梳理,可以包括国家、政府、社会、行业、组织、家庭、个人等相关主体。
掌握了主体分析,基本上能够对某一个社会现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其主要用途体现在概括题概括要点、分类以及综合分析现象分析,甚至是文章写作中分论点的拟定也可以借助主体分析法,可见,主体分析法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希望考生高度重视、灵活运用。
下面以2011年917联考申论真题材料为例:张悟本的神医骗局被拆穿,其“行医”场所悟本堂也很快被拆除,一个靠着绿豆汤、白萝卜、长茄子“理论”忽悠民众的假专家,终于无法再混迹江湖了。
包括张悟本在内,一些所谓“神医”“养生明星”的发迹,固然与其本人骗术高超,媒体包装炒作推波助澜,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受到群众如此的追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群众对普及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关注。
我们周围有许多货真价实的医学专家,他们在理论素养、临床经验方面都有上乘水准,也出了不少论著。
但是,他们往往忙于教学、诊疗、写论文、做研究,活动范围仅限于学术圈,没有将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需要的、通俗易懂的养生常识,或者说这种转化的力度还不够。
所以,假神医才占有了市场。
材料中非常明显地提到了张悟本、媒体、政府、群众、专家等众多主体,通过对主体的梳理实际上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解读这段材料:张悟本利欲熏心、缺乏诚信、坑害群众,相关媒体推波助澜、缺乏职业道德,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群众存在养生需求、盲从、缺乏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专家缺乏社会责任、转化力度不够。
这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张悟本事件,运用主体分析法可以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主体分析法
学校: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给大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渠
道、就业方式上提供指导,在教学安排上,在专业设置、 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是与市场需求、就业状况相适应
企业: 发展生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制定与大学生专业和实际
相符的岗位。 国家: 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由重知识轻实践的应试教育转 向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素质教育;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 经济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提高经济对脑力劳 动者的吸纳能力,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 中国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清政 府自身的腐败
英国: 工业革命后急于打开中国市场,获得 廉价原料和销售工业品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美国
渡过了经济危机,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缓和了社会矛盾,扼制了美国法西斯 势力,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2)世界其他国家: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及其 它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丈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 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 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通人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 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水外之税,小部 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 “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 等”;部分轴线“数倍于正赋”,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 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 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 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 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每年 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 法收入大幅度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HR私家面试技巧:分析主体,优化内容,必过!
HR私家面试技巧:分析主体,优化内容,必过!考生最关注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答题,在这个方面,考生可能已经通过一些资料掌握到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但是要想做到更加细致,“展开内容”才是大家更需要做到的,而如何展开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主体分析法。
一、什么是主体分析法?说到主体分析法大家一定不陌生,经常会在申论写作中用到,它就是按社会问题中涉及到的不同主体入手进行的分析,简单来讲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
二、用好主体分析法的好处?(一)升华内容: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在考场上都是想要留给考官最完美的印象,而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能够填充这种想法的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答出更多的内容,用好主体分析法就可以为扩充更多的要点,填充自身的内容。
(二)增加深度:主体分析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帮助分析到有关这一现象、政策、名言警句的各方面主体,从而深入到他们更加鞭辟入里的角度,将事情的本质体现出来。
这样的一种做法往往可以帮助在现实中解决根本问题从而产生共鸣。
三、如何使用主体分析法?主体分析法当前最主要仍然是使用在综合分析类型的题目中,答题中可以帮助考生拓展题目中的影响以及原因,下面通过一道题目去实践一下主体分析法。
【例题展示】近年来,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特别是“双十一”、“双十二”这些网络购物节,常常创下上千亿元的销售奇迹。
与此同时,实体零售增速放缓,各地出现关店潮,实体商业面临窘境。
因此,有人说,电子商务逼死了实体店。
对此,你怎么看?看到这道题可以通过审题观察到主要讲的是网络零售走红以及实体零售走衰的这一现象。
(一)与此现象相关的主体有哪些?1.网络零售商2.实体店商3.消费群体4.电商平台5.经济形态(二)由这些主体可以分析出这一现象在当前存在的影响可以有哪些?1.促进网络零售商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市场占有率。
2.给人民大众更多的购物选择,缩短了传统购物的时间空间限制,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最新公务员面试技巧:分析主体 优化内容
一、什么是主体分析法?说到主体分析法大家一定不陌生,经常会在申论写作中用到,它就是按社会问题中涉及到的不同主体入手进行的分析,简单来讲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
二、用好主体分析法的好处?(一)升华内容: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在考场上都是想要留给考官最完美的印象,而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能够填充这种想法的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答出更多的内容,用好主体分析法就可以为扩充更多的要点,填充自身的内容。
(二)增加深度:主体分析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帮助分析到有关这一现象、政策、名言警句的各方面主体,从而深入到他们更加鞭辟入里的角度,将事情的本质体现出来。
这样的一种做法往往可以帮助在现实中解决根本问题从而产生共鸣。
三、如何使用主体分析法?主体分析法当前最主要仍然是使用在综合分析类型的题目中,答题中可以帮助考生拓展题目中的影响以及原因,下面通过一道题目去实践一下主体分析法。
【例题展示】近年来,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特别是“双十一”、“双十二”这些网络购物节,常常创下上千亿元的销售奇迹。
与此同时,实体零售增速放缓,各地出现关店潮,实体商业面临窘境。
因此,有人说,电子商务逼死了实体店。
对此,你怎么看?看到这道题可以通过审题观察到主要讲的是网络零售走红以及实体零售走衰的这一现象。
(一)与此现象相关的主体有哪些?1.网络零售商2.实体店商3.消费群体4.电商平台5.经济形态(二)由这些主体可以分析出这一现象在当前存在的影响可以有哪些?1.促进网络零售商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市场占有率。
2.给人民大众更多的购物选择,缩短了传统购物的时间空间限制,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3.推动形成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形态,逼迫平台运营管理方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合理的市场运营机制。
4.这一经济形态的出现以及走红很有可能会促使整体经济形态更加趋向于合理,完善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
5.对于实体电商来说的确是一个冲击,压缩生存空间减少了他们这一群体的盈利范围,可能促使转型或者寻求经营上的创新融合。
2019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之用主体分析法快速拓展思路
2019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之用主体分析法快速拓展思路在公务员面试拿到题目时,我们有时只能想到寥寥数语,很难展开答题思路,抓耳挠腮,痛苦不已。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向大家介绍一种神奇的方法——主体分析法,帮助大家快速拓展思路,帮助大家在考官面前侃侃而谈。
一、适用题目主体分析法适用于两种题型,一种是题干中有明显多个主体的题目,另一种是分析时可以通过多个主体进行分别论述的题目。
如下面所示:例题1:最近,领导安排你带领小马负责一项会议接待工作。
工作中,小马多次出现失误,引起来宾的不满,并向领导投诉。
而小马认为很多问题不是他造成的,觉得很委屈。
此时,你怎么办?例题2: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么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例题3:现在大学生跳槽频繁,有人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择业自由的体现。
对此,你怎么看?在以上题目中,我们发现,例题1、2中有多个主体,如例题1有小马、来宾、领导,例题2有乌鸦、老鹰、牧羊人和牧羊人的孩子。
对于这类题目中出现明显多个主体的题目,我们可以用主体分析法进行分析。
另外,在例题3中,我们发现,对于大学生跳槽频繁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主体分析其影响和原因,所以这种题目也适用于使用主体分析法。
二、使用方法对于题干中有明显多个主体的题目,我们应有主体敏感性,在审题时以不同主体为依托,审清题干信息。
例如,在例题1中,我们要通过不同主体,抓住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不难发现问题主要有:来宾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向领导进行了投诉;小马多次出现工作失误且未能认识到自己的失误而觉得委屈。
找到了这些问题,接下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资料(新课改版)目 录二.1.《政治生活》主干结构图..................。
(20)2.《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汇总......。
.. (24)3.《政治生活》主观题解题技巧...............。
.. (27)《政治生活》主干结构图一、公民与国家1、国家与公民(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国家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从国家权力的角度: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从行使权力的角度: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使权力,权力的行使要受监督,公民有监督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
2、公民的政治参与广泛性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特点真实性行使政治权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基本内容政治生活 公民与国家 两者关系 公民的政治参与 人民当家作主 政府行为 政府行使权力 对权力的监督 政治制度及其他行为主体 人大制度及其他国家机关 政党制度及党和政协 民族与宗教 国际社会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时代主题 国际关系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政府怎样做好某事履行政治义务 原则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能政治参与 坚持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主选举 相结合民主决策重要内容 民主管理 要求:依法有序政治参与民主监督问题:公民为什么能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是什么?公民应怎样政治参与?3、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法律保障:依法治国 基层民主制度 本质 保障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统一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问题:人民为什么能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二、政府行为(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1、政府行使权力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决定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家性质 政府职能反映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决定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决定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性质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人民民 主专政 人民当家作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主内容:真实 民主形式:多样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问题:政府为什么能够行使权力?政府有什么权力(职能)?政府应该怎样行使权力?2、对权力的监督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为什么要监督 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会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监督的意义人大的监督共产党的监督由谁监督 政协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怎样监督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一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 监督对象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渠道 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监督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怎样行使3、以政府为主体的两类主观题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政府的职能工作原则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三、政治制度及其他行为主体政府的权力 公民的监督权用来回答“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用来回答“政府怎样做好某事?”1、人大制度及其他国家机关问题: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为什么说人大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2、政党制度及党和政协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准则、重要机构政协(性质、职能)党的领导 科学执政党的执政方式 民主执政国家的性质 依法执政决定党的性质践行“三个代表” 人民的选择改进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 问题:共产党为什么能执政?党怎样才能执好政?比较党的执政方式与政府职能的异同。
四、民族与宗教五、国际社会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人民 人大代表 (产生及职责) 选举产生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职权)其他国家机关 产生 谁当家作主 (国体) 如何当家作主(政体) 对外政策 权利与义务 主权国家 分类组成国际社会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 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 巩固 发展公民自觉履行义务 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机关 自治权 原因(依据和优越性)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关系 贯 彻《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常用观点汇总常见主体是:国家/政府 党(中共中央或市委) 公民 国际组织/主权国家一、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生活依据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
3. 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 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①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②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③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
④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⑤其他意义5.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依法行政。
6. 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二、政府(国家)应该如何做1. 政府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职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职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 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4.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5. 政府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6. 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涉及国际关系1. 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
2.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3.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4.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6.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 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8.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0.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新秩序,努力营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 决定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定环境。
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某****事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党……2.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5.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6.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7.党这样做的意义。
五、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做某事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六、政治意义(有利于、关系到)(一)对国家(政府)1.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树立政府权威;2.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3.有利于发扬民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5.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6.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7.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8.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9.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10.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以人为本;11.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12.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涉及国内民主政治建设相关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人民负责);2.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3.有利于保障人权,真正体现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政治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法律保障(依据),转变政府职能;6.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7.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8.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对执政党1.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2.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3.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有利于坚持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廉政建设);(四)对公民1.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2.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
4.有利于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五)对国际社会或对外交往活动1.有利于发展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建立并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