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子课题管理办法 罗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对公司承担及参加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以下简称“课题”)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根据国家相关管理政策,结合公司管理制度制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以及与课题有关的二级单位。
公司承担的其他省部级课题管理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工作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科技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会”)对公司承担或参加的课题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科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监督及检查等工作。
第五条公司各承担或参加课题的二级单位应设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课题的管理、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
第六条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课题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七条科委会的职责如下:(一)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承担或参加的课题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二)负责组织贯彻、传达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相关的政策、制度、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三)负责审定课题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四)负责决策与课题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八条科委会办公室的职责如下:(一)负责制订课题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二)负责落实科委会的决议;(三)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关于国家课题的政策、法规,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促进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四)组织课题任务书、课题预算书的形式审查与签订,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每年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组织抽查工作;(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实施课题的相关经验;(六)汇总课题出现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案;(七)审核课题年度及季度执行情况和有关信息报表,汇总后报送有关管理部门;(八)协助项目组织单位组织课题验收工作,推动课题成果宣传扩散。
第九条公司各相关二级单位应设立课题管理小组,组长由单位主管领导担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
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和管理对于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选题和立项1. 选题的依据选题应以解决当前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关注教育发展的热点、前沿和前瞻性问题,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改革方向。
同时,要充分考虑实施难度和可行性。
2. 课题的立项课题的立项需经过专家评审和学校教研组讨论,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明确研究时间和经费预算。
同时,需注明研究的意义和预期效果。
三、课题组织管理1. 组织架构每个课题设立一个课题组,包括课题负责人、成员和相关机构的代表。
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需经过教研组讨论和审批。
2. 任务分工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组内成员需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并做好任务分工表,确保研究进展顺利进行。
3. 研究进度管理课题负责人需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并进行进度管理和监督。
同时,要做好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方法与方案1. 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课题组需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
同时,要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研究方案课题组需编制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研究方法和采集数据的方式等,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五、实施和监督评估1. 实施过程管理课题负责人要组织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方案和时间进度,开展实施工作。
同时,要进行周、月、年度的工作总结和经验分享,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2. 监督评估课题负责人要定期组织专家评审和同行评议,对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评估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小学课题管理办法模版
小学课题管理办法模版一、背景与目的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课题管理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小学课题管理流程,提高课题管理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小学课题管理办法模板。
二、课题立项1. 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和需求,确定研究方向,保证课题的实用性和价值。
2. 指导教师推荐:学校教师应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兴趣向学校提出课题推荐,并提交推荐理由和研究成果,以供决策参考。
3. 课题审核:学校应设立课题审核专家组,对推荐课题进行审核,包括课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评估。
4. 课题立项:经审核通过的课题予以立项,指导教师进行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准备。
三、课题实施1. 研究方案制定:指导教师根据立项课题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方法、进度计划等。
2. 学生选拔:学校通过调查问卷、面试等方式,选拔适合参与该课题研究的学生,确保研究团队的稳定和协作性。
3. 课题实施: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实施,包括数据收集、实验操作、调查问卷、文献阅读等。
4. 研究成果记录:学生应及时记录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实验数据、调查问卷结果、文献资料摘录等。
5. 研究成果展示:学生在课题研究完成后,应组织展示会或汇报会,向同学和教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增加研究的可见性和交流性。
四、课题评价1. 中期评价: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指导教师和学校应对课题的中期进展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 结题评价:课题研究完成后,指导教师和学校应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评估,并给予合理的奖励和鼓励。
3. 效果评价:学校应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并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五、课题管理1. 信息管理:学校应建立课题管理信息平台,包括课题立项、实施进度、研究成果等信息的记录和查询,方便管理和统计。
学校课题管理条模版
学校课题管理条模版一、引言学校课题管理是为了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将各类课题纳入有效管理的体系中,建立科学、高效的课题管理机制,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
本文旨在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一份适用的课题管理条模版。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明确课题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2. 原则:以科学为指导,以规范为基础,以公正为标准,以高效为要求。
三、课题申报与立项1. 申报条件:明确课题申报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参与人员的资质、课题的创新性与重要性等。
2. 立项程序:规定课题的立项程序,包括申报材料的准备、专家评审的程序和结果公示等。
3. 立项依据:明确课题立项的依据和标准,以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课题管理与过程监控1. 负责部门:指定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课题管理和过程监控工作。
2. 工作内容:明确各类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课题方向的调整、资金使用的审批和监督等。
3. 过程监控:建立健全的过程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困难。
五、经费管理与资金使用1. 经费来源:明确课题经费的来源和分配机制,确保经费的合理保障。
2. 经费使用:规定经费使用的范围和限制,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和监督制度,确保资金的合规使用和实际效益。
六、研究成果评价与奖励机制1. 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客观的成果评价标准,评估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2. 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对取得突出成果的课题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
七、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1.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成果的合法权益。
2. 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应用。
八、课题管理信息系统1. 系统建设:建立课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课题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2. 数据统计与分析:利用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课题管理的各类数据,为科研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九、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1. 风险识别:明确风险识别的要求和方法,加强对课题研究风险的预警和管控。
子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模式、方法及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模式、方法及实施策略研究》课题被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为“十二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课题批准号:ZHA1214001)。
为加强子课题管理,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和按期完成,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与水平,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总课题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全面设计和整体推进课题研究工作;设常务副组长两名,负责课题具体研究执行工作;设副组长若干名,合作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在立项子课题数量较多的市(县、区)设课题实验区,并设负责人一名,负责实验区子课题的统筹管理工作。
总课题组下设项目办公室(简称“项目办”),设在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主任由总课题组常务副组长担任,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条总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实际需要,面向教育科研教研机构、基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征集子课题。
项目办组织专家对申报的子课题进行评审后,统一下达子课题任务书和立项证书。
第三条各子课题组在接到任务书后,结合本课题组和所在单位实际情况完善课题设计,尽快召开子课题开题会,原则上一个月内组织完成开题,并将开题报告发送到项目办(注:大庆市的子课题统一有大庆市教科所李静波负责,开题报告及相关材料发送到邮箱***************,大庆教育信息化QQ群: 172846597),视为正式启动课题。
第四条子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参加人和名称变更,研究内容做重大调整后要及时向项目办提交变更申请书备案。
第五条项目办定期审查子课题研究进度、实施步骤和管理办法,子课题组及时提供课题研究成果,每年底提交年度课题研究报告。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子课题至少组织一次中期评估会议,向项目办报告研究进展情况,以便确保按预期进度与方向进行。
第六条总课题组采取“宽立项严结题”的管理政策,总课题项目办在2016年度及以后年度的6月份或12月份根据实际情况择期统一组织子课题结题评审会。
幼儿园课题管理规章制度
幼儿园课题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幼儿园课题管理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幼儿园课题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实用和可操作的原则。
第四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教师的课题管理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素质。
第五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课题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第二章课题管理流程第六条教师根据学前教育教学大纲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研究课题。
第七条教师应当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编制研究计划。
第八条教师应当严格执行课题研究计划,按期上交研究成果。
第九条幼儿园应当对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质量和效果。
第十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推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章课题管理要求第十一条教师的课题研究应当符合教育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第十二条教师的课题研究应当具有实践性、示范性和创新性。
第十三条教师的课题研究应当体现个性特色,符合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点。
第十四条教师的课题研究应当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根据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及时调整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
第四章课题管理监督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课题管理监督体系,确保教师的课题研究有效开展。
第十七条幼儿园应当定期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计划、进度和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八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跟踪和反馈。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幼儿园。
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规章制度共计6000字左右,详细规范幼儿园课题管理工作,确保教师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模版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本课题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小学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的课题管理能力,并促进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
该制度适用于全体小学教师,在课题的规划、准备、实施和总结等环节中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二、课题的选择与立项1. 课题选择原则(1)紧密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2)符合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3)有较大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价值。
2. 课题立项流程(1)教师提交课题申报书,包括课题的名称、背景、目的、意义等;(2)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评估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的重要性;(3)课题立项结果由学校进行公示并向教师反馈。
三、课题的规划与准备1. 课题研究计划(1)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2)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时间安排、所需资源等;(3)制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资源保障(1)学校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支持;(2)学校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源和文献资料支持。
四、课题的实施与监督1. 实施过程管理(1)教师按照研究计划有序进行课题研究;(2)教师主动参与相关研讨和学术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3)及时记录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保留相关证据。
2. 监督与评估(1)学校设立课题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课题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2)定期组织课题评审,评估课题的进展和成果;(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五、课题的总结与成果应用1. 课题总结报告(1)教师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过程、成果等;(2)报告需结合实际数据和资料,客观评价课题的实施效果。
2. 成果应用和推广(1)学校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2)学校组织教师交流、研讨和推广会议,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六、禁止行为与纪律处分1. 未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立项,私自开展课题研究的,取消课题资助和奖励;2. 擅自改变研究方向和方法,或违反学校规定的研究伦理与安全要求的,给予警告、严重者取消课题资助和奖励;3. 未按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报告内容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扣除课题资助的50%和相应奖励。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一、引言在小学教育中,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为了促进小学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成果,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课题选择与审批1. 课题选择教师根据学校及教学实际,选择与学科教学有关、具有实践性和研究性的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需符合学科要求,与学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同时,课题的选择应当避免重复,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
2. 课题审批学校设立课题审批委员会,由教务处、学科组长和年级组长等组成。
课题审批委员会负责对教师提交的课题进行评审和审批,并根据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经过专业人士的评审,符合要求的课题方可得到批准,教师方可正式进行课题研究。
三、课题组建与分工1. 课题组建教师在课题获得批准后,需要根据课题的特点和要求,组建研究课题的小组。
课题小组由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每个小组选取一名教师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
2. 课题分工课题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共同推进课题的研究工作。
每个成员负责针对课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调研,并及时进行交流和共享,以提高研究效果。
四、研究方法与时间安排1. 研究方法根据具体的课题内容和研究目标,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研究。
同时,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也需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选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2. 时间安排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合理安排时间。
根据课题的复杂程度和需要的研究时间,教师应提前规划时间表,明确研究的起止时间和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同时,教师还需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确保能够专注于课题研究。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1. 数据收集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测量、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要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验证和核实工作。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范本1.引言小学课题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优化小学阶段课题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制度旨在明确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流程、责任分工以及评材标准,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和质量保障。
2.课题申报2.1 学生选择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
2.2 课题申报学生向班主任提出课题申报请求,并提交《小学课题申报表》,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3.课题立项3.1 班主任审核班主任对学生提交的课题申报进行初步审核,包括课题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2 课题评审由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评审小组对课题进行评审,评审标准包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3 课题立项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立项,并将结果通知班主任。
4.课题组建4.1 导师分配课题立项后,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课题特点和需求,安排合适的学科教师作为课题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
4.2 学生组建学生根据课题需求,自愿组建课题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并确定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工作进度。
5.课题研究5.1 研究计划制定课题小组根据课题要求和课题导师的指导,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时间安排等。
5.2 研究实施学生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实施,包括调查、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环节。
5.3 学术讨论课题小组定期组织学术讨论,分享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课题总结6.1 研究报告撰写学生根据课题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结论等内容。
6.2 评审审查课题导师对学生的研究报告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6.3 课题答辩学生根据导师的评审意见,修改研究报告,并进行课题答辩,回答评审小组提出的问题和质疑。
6.4 评定成果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课题答辩情况和研究报告质量,评定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
7.课题成果应用学校可以组织课题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向校内外展示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荐优秀成果参加相关学术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
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及成果奖励规定
XX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及成果奖励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广大教师加强教育与教学研究活动,规范我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与成果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促进我校教科研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发挥教科研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是本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课题。
第三条: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重视实践性,注重成果性。
强调研究课题必须与教育教学第一线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在实践中检查验证,以教育教学实际成效大小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第四条: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对县、市、省乃至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第五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立论充分,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方法科学,步骤可行,有一定的创新与与特色。
第六条:符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
针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
第七条: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在该课题领域已进行过前期研究,具备按计划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第三章课题的组织管理第八条:校长室统一负责课题的规划、评审、立项、督导、鉴定和评奖等工作,学校教务处负责其日常工作。
第九条:立项课题由省、市、县教科研主管部门和申报人所在单位共同负责管理。
日常研究工作在本单位进行管理。
第十条:课题承担者负责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管理。
第四章研究课题的分类第十一条:依据研究课题的重要性,研究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性课题;依据研究课题的研究时限,研究课题分为:规划课题和年度课题。
依据研究课题的领域,研究课题分为:学科教学研究,课程研究,评价研究,教学管理研究,教研工作研究,教学理论研究。
第十二条:重点课题主要是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对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的课题;一般性课题主要是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局部的教育改革能起到推进和促进作用的课题。
中学课题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中学课题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中学的课题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规范教师的研究课题的选择、实施和评价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
本文旨在详细阐述中学课题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以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课题的选择1. 确定课题的原则:教育部门制定的中学课题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个人兴趣和特长等。
2. 课题的来源:可以是教育部门下发的课题,也可以是学校提出并经过教研组评审通过的课题。
3. 课题的定量要求: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三、课题的立项与审批1. 教师个人课题的立项:教师个人可以根据教育部门下发的课题研究方向或者学校的需求提出课题,需要填写课题申请表,提交给学校教研组进行评审。
2. 学校课题的立项:学校可以根据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出课题,由教研组发起,并通过学校领导审批。
3. 课题的审批流程:由学校教研组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并按照评审结果进行筛选和汇总,最终由学校领导审批通过。
四、课题的实施与管理1. 课题组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由教研组成员组成,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与。
2. 实施计划的制定: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目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方法、调查对象、时间节点等。
3. 研究过程的监督与指导:教研组负责对课题的研究过程进行日常监督和指导,及时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4. 资金与资源的保障:学校应根据课题的实施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5. 数据分析与研究成果的整理:课题组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6. 课题成果的评价与奖励:学校教研组对各课题进行评价,给予优秀课题组成员表彰和奖励。
五、课题的评价与总结1. 评价方法的制定:学校教研组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 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课题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完善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范围内的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涵盖了小学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实施、结题和总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创新导向:鼓励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探索创新、寻求突破,推动小学教育发展。
2. 客观公正: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结题等过程要客观公正,遵循事实真相和公平原则。
3. 质量优先: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不追求数量,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师生参与: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管理程序1. 立项申报a. 课题组组建:教师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自愿组建课题组,组建期限为每学年开始的一个月内。
b. 立项申报:课题组成员填写《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请表》,并提交给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立项。
2. 课题实施a. 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组按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包括讨论、研讨会等形式,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b. 资料调研: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c. 实践调查:根据课题的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收集实践数据并加以分析。
d. 教育实验:课题组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教育实验,验证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3. 结题总结a. 结题报告:课题组根据课题实施情况,完成结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和评价等内容。
b. 结题评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评审,以评判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c. 结题奖励:课题组根据评审结果,给予相应的结题奖励,鼓励教师深入开展科研工作。
4. 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a. 学术交流:课题组成员可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分享课题成果和经验。
b. 教研成果展示:学校可组织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展示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
校级课题管理制度XXX一、指导思想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落实“科研兴校”和“质量强校”策略,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以便试行。
2、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
二、组织领导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别由校长任组长。
2、课题组长负责本组教研理论的研究和课题的管理工作。
3、校长室每学期对该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进行二次检查评估,每学年举行一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4、课题组长负责本组课题研究业务指导,每学期初要制订工作计划,期终写好工作总结,并报校长室备案。
三、选题原则1、课题的确定应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
根据黉舍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黉舍教育中广泛存在的突出题目,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环绕职业黉舍教育的方针、办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构造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研究。
2、教师选题应根据自己的根蒂根基和已有的前提,力所能及,应先选择那些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题目,易出成果的课题,应尽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
3、从黉舍科研规划课题或黉舍承担的区(市)、市、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必选题研究;少数由黉舍或上级教育部门下达课题,指令有关青年教师进行研究。
4、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或学年必须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1、每一申报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般不得申报两项研究课题。
2、每个课题原则上由一人负责承担,课题较大可成立课题组,设课题组长一人,负责研究工作。
五、课题立项1、校级课题申报立项:由课题组向学校教科室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
学校教科室对课题进行初审后提交学校行政和科研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即为校级课题。
小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
小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小学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章。
二、课题选题1. 小学课题研究应以学校教学实际为基础,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
2. 课题选题应符合学校教学发展规划,并与教师的研究兴趣和专业背景相吻合。
3.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三、课题立项1. 教师在选定研究课题后,需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提出课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相关信息。
2.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立项,并给予书面通知。
3. 立项后,教师需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并按时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研究报告。
四、课题经费管理1.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小学课题研究,教师可根据研究需求申请经费支持。
2. 教师需在研究计划中明确经费使用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销和审批。
3. 经费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得擅自挪用或私自支取。
五、课题成果评审1. 研究结束后,教师需按时提交研究报告和成果,学校将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审。
2. 根据评审结果,学校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3. 优秀的研究成果将被推广应用,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六、课题管理监督1.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将定期检查和评估小学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督促和纠正。
2.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遵守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并如实汇报研究进展和成果。
3.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并向学校领导和社会公众进行汇报。
七、附则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对之前已立项的课题研究也适用本规定。
八、本规章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以上便是小学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教师们能够遵守规定,认真履行科研工作,为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中学课题管理制度(2篇)
2024年中学课题管理制度一、前言中学课题管理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参与科研活动所设立的课题进行管理和指导的制度。
它通过设立课题、管理课题、评价课题等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为了规范中学的课题管理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推动学生科研实践的发展,本文将制定2024年中学课题管理制度,以供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参考。
二、课题管理流程1. 课题申报阶段(1)教师组织活动:教师在开学初为学生介绍科研课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并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申报活动。
(2)课题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并填写课题申报书。
(3)课题审核:学校科研指导委员会对学生提交的课题申报书进行审核,评选出优质课题,并通知学生和教师。
2. 课题开展阶段(1)课题指导:学校科研指导委员会根据学生的课题选择情况,分配科研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课题指导和辅导。
(2)课题研究: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开展独立的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课题讨论:学生定期参加学术讨论会,向教师和同学们汇报课题研究进展,分享研究成果,接受批评和建议。
3. 课题评价阶段(1)课题评阅:学校科研指导委员会邀请专家组对学生的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评阅,评选出优秀的课题。
(2)课题答辩:学生根据评阅结果,进行课题答辩,对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回答评委的问题。
(3)课题评价:根据课题研究报告、答辩情况以及评委评价,学校科研指导委员会对学生的课题进行评价和奖励。
三、课题管理要求1. 确定课题要求: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科特点,明确课题管理的目标,要求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 配备科研指导教师:学校要配备具有一定科研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提供科研资源:学校要提供必要的科研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为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开创学校教研工作新局面,特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如下。
一、管理原则1、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参预课题研究。
2、鼓励教师个人领题或者教师间合作领题。
二、管理办法(一)课题的申报1、校级课题研究组小组课题、教师个人自选课题于每年初分别向学校教研室申报。
2、校级课题研究组、教师个人申报课题必须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3、学校组织课题认定小组,对课题进行认定。
(二)课题组长职责课题组长既是课题的实施者,又是课题的组织管理者,一项课题能否良好运行,与课题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有很大关系,故课题组长要增强责任性,做好课题的实施、检查、催促、总结评估工作。
课题组长职责:(1)、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资料的积累、搜集和整理工作。
(2)、负责完成对本课题组成员的考核。
课题组长应率先认真完成各项对课题组成员的考核要求。
(3)、在组内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好课题小组各类研究活动或者围绕课题的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课例研讨会,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活动记载。
(4)、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论文等。
(5)、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有一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县级以上业务部门认定。
(三)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要求1、按时参加课题组内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
2、每月环绕自己承担的校级课题上好一节实验公开课,上交有关教案、自我评价表、教后心得,参加课例分析研讨会。
3、注重过程研究,课题组成员环绕各自课题认真做好富有启示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笔记。
4、每学期环绕自己的课题完成一篇不少于 2000 字的专题总结,体裁可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研究随笔,教学案例,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
四、保障措施1、学校每年划拨一定经费作为课题研究专项资金。
2、学校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市级以上业务部门认定的教师赋予重奖。
3、组内有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市级以上业务部门认定的课题组长,学校此外予以奖励。
学校课题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学校课题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果,保证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学校各类科研课题的立项、管理和结题等工作。
第三条学校科研课题应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方向,强化实践,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四条学校科研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实用性,符合学校科研方向和政策导向。
第五条学校科研课题应遵循学术规范和伦理要求,保证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学校科研课题应合理安排研究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科研目标。
第七条学校科研课题应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和预算执行,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运用。
第八条学校科研课题的立项、管理、结题等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课题的立项第九条学校科研课题的立项应由相关科研部门或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并上报学校领导审批。
第十条学校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应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内容。
第十一条学校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应由课题负责人签字并承担法律责任,所有研究人员应签署承诺书。
第十二条学校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应附上相关研究人员的简历、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学校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应包含预算及经费来源,并确保经费的合法合规。
第十四条学校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经学校科研部门或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报学校领导审批。
第三章课题的管理第十五条学校科研课题应设立课题管理小组,明确课题研究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第十六条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检查和评估研究进展情况。
第十七条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小组应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小组应对研究人员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成果确定奖励和评优。
第十九条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小组应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二十条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小组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课题研究情况,接受领导的监督和指导。
课题管理制度
课题管理制度
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若干规定,使我校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更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特制定此制度:
一、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科研课题,并定期学习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使科研课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科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作用。
二、课题实验报告或方案、每学期实验计划由教研全体成员撰写,实验总结是全体实验教师提供实验情况,由教研组长撰写,上交教务处。
三、实验教师要做好日常实验情况的记录工作,记录要准确、细致,每学期提供能证明实验成果的撰写实验报告及论文一份。
四、每学期学校将评出优秀科研教改成果若干名,与学校科研教改成果一起上报区教研室,参加全区创新教育优秀成果的评比,并评出科研教改优秀教研组。
五、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科研教改成果交流活动或开放日活动。
六、课题撰写的要求
(一)撰写课题报告的步骤:
1.课题的提出;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课题研究的假说;
4.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5.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6.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和实验措施等步骤。
(二)撰写的方案格式参照教学工作常规中有关规定。
小学教科室、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教科室、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教育科研是小学教科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教科室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加强课题管理,提升课题研究质量;2. 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水平;3. 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推动教科研工作深入发展。
三、课题选题与立项1. 教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工作,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确定选题范围以及重点方向;2. 任课教师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提出科研选题申请;3. 课题申请应包含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经过立项评审合格后方可立项。
四、课题研究与进展1. 课题研究过程中,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召开课题研讨会,推动课题的研究进展;2. 研究内容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课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3. 课题研究人员应按照课题工作计划,逐步开展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4. 课题研究报告应结合实地调研、实验数据等科学论证,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五、课题结果评价与推广1. 课题研究完成后,应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2. 教科室负责人根据评价结果,在课题研究队伍内进行分享和交流,形成教育科研成果展示;3. 完成的课题研究可以进行优秀科研成果推广,有条件的可以申请科研成果奖励。
六、课题管理与经费保障1. 教科室负责人负责课题管理工作,制定科研课题管理计划,明确任务分工;2. 分配专职人员负责课题管理和协调工作;3.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合理安排经费预算,并监督经费使用状况;4. 遇到经费紧张的情况,可以申请相关补助和资助。
七、课题成果归档与利用1. 课题完成后,所有相关文献资料应整理归档,并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2. 课题成果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推广和共享,也可向其他学校或教育科研机构提供参考;3. 课题成果一般应在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进行发布,提升教师的学术影响力和专业声誉。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小学课题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小学课题管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本文将介绍小学课题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课题申报与审核1. 课题申报教师申报课题时,应填写详细的申报表,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方法、预期效果等内容。
同时,教师需要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和资料,支撑研究的可行性和深度。
2. 课题审核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核,主要考察的是课题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审核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教师,并在规定时间内对未通过审核的课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课题研究与实施1. 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审核的课题,教师应编制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评价指标等内容。
研究方案需要经过学校的审批才能实施。
2. 课题实施过程教师应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课题实施,包括组织教学实验、开展教育调查、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等。
同时,教师应记录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便后续评估和总结。
四、课题总结与评价1. 课题总结报告教师在课题实施完成后,应编写相应的课题总结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的与方法、实施过程、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启示等内容。
课题总结报告需要经过学校的审阅后方可发布。
2. 课题评价与成果展示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在教研活动或教研展示中展示课题成果,分享经验和教育教学改进的思路。
五、课题管理的监督与奖惩1. 监督制度学校将建立健全的课题管理监督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课题的申报、审核、实施、总结等环节进行监督。
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规行为,学校将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 奖惩措施学校将设立课题研究成果奖励机制,对取得优异成果的教师给予肯定和奖励;对违反课题管理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课题管理制度的优化与改进1. 经验总结与交流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
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升不同领域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规范子课题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批准立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负责实施的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其子课题面向区域、学校,经推荐申报,择优立项,保证课题质量。
第三条本课题实行“集中立项与分级管理”,“重点指导与一般管理”相结合,所有立项的课题均要做好自我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研究水平,落实各阶段成果,力争圆满结题。
第二章子课题选题
第四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是“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
选题原则:申报区域及学校在总课题研究内容框架内,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申报时可以按区域、学校进行申报。
第三章子课题申报
第五条子课题负责人应参照《课题实施方案》和《“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子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的要求,认真如实填写申请书。
第六条各个区域负责人负责组织区域和学校申报工作并将初审合格的申请书(包括文稿和电子稿)集中报送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迟于受理截止日期上报的申请书,一般不再列入该课题的立项评审。
第四章评审立项
第七条申请上报的子课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
届时将随机抽取部分专家指导组成员组成评审组进行立项评审。
第八条实行评审工作回避制度。
专家指导组的专家或有关工作人员,其本人申请子课题的或本人参与子课题研究的,将不安排其参加相关课题评审工作。
第九条子课题立项评审程序:
1.资格审查和分类。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九条和申请书进行资格预审,合格者转入综合评审。
2.综合评审。
评审组(原则上不少于五名专家)依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评审指标,采取会议方式对通过资格预审的子课题进行综合
评审。
出席综合评审会议成员以不记名投票方式,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
3.课题专家指导组对综合评审通过的子课题进行材料审核、意见汇总,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审批立项。
经审核通过的子课题由区域负责人发立项通知书。
第五章课题管理
第十条本课题实行“集中立项与分级管理”相结合,“重点指导与一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对全部课题有管理、指导的职责,并委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和区域负责人对所属范围内子课题实施日常管理。
区域负责人负责组织子课题的申报、评估和结题工作;负责对各类子课题实施及执行情况以及学校的课题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指导。
第十一条各类子课题的申报单位要按照本办法做好课题自我管理。
子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书后,应尽快确定详实的子课题实施方案,在两周内组织开题。
并及时将实施方案和开题情况报送相关的课题管理部门。
子课题负责人应主动接受所在单位管理并积极争取所在单位的支持。
各子课题承担单位要加强对子课题研究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在时间、人力、经费和出版等方面给予积极
支持。
承担子课题的单位,对其所属人员承担或参加子课题研究工作的成果作为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子课题承担单位领导对子课题的支持情况和实效,作为该子课题结题评审和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十二条子课题重要活动和重要阶段成果应及时上报区域负责人处。
各区域负责人汇总子课题年度研究报告,于当年12月底以前,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提交所管理的各类子课题总体情况评估、进展以及变更、调整情况的综合报告。
区域负责人依据各子课题的实施周期和进展情况,适时进行中期评估、检查和指导。
第十三条子课题有下列之一情况,须由子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审批:
1.变更子课题负责人;
2.改变子课题名称及研究方向;
3.改变成果形式;
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变更子课题管理单位;
6.子课题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因故中止或撤销课题。
对未经审核同意进行上述变更的立项课题,将不予结题。
第十四条子课题有下列之一情况,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将按照撤销子课题处理: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低劣;
4.与批准的立项课题设计严重不符;
5.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第六章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
第十五条所有子课题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均应及时申请安排成果鉴定和验收。
子课题完成后,子课题负责人应负责将完整的成果文本和电子稿(含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及课题结题申请书)整理好后,经所在单位同意,向区域负责人申请结题和验收,接受区域组织的成果鉴定或结题验收。
第十六条成果鉴定或结题验收采取专家评议方式,包括会议评议和通讯评议。
鉴定或验收组专家成员一般为5—7人。
鉴定或验收组专家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确定。
第十七条鉴定或验收组的专家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坚
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目标,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并由鉴定组组长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填写《成果鉴定书》。
鉴定完成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结题证书。
第七章成果的评奖、宣传和推广
第十八条各课题组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成果的出版、宣传、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课题成果的作用和效益。
各区域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重要学术意义的成果,及时报送相关教育决策部门,或充分发挥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向社会特别是教育界进行广泛宣传。
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成果宣传渠道。
各区域将不定期召开课题成果报告会,发布研究成果信息,组织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或学术研讨,促进成果的应用推广。
第十九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对课题的阶段研究工作,将举行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具体办法另行公布。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