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
《枫桥夜泊》教案
五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味;
2. 通过想象,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
3. 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初五分钟展示:
(一)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搜集的写景色的古诗师借助评价表进行评价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咱们学校要举行“古诗词吟诵”大赛选拔活动,要求吟诵要有节奏,有韵味。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21课《古诗三首》的《枫桥夜泊》,评选出诵读展示之星,参加学校的”古诗词吟诵”选拔,比比看,你在哪一级?
1.能把古诗读准确,试着背诵(合格级)
2.能说出诗意,并能读出感情、读出节奏(优秀级)
3.能结合诗意及写作背景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卓越级)
三、学习过程
(一)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咱们先走进《枫桥夜泊》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师小结,带着感悟齐读课题
活动一:生自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活动二:生展示古诗的诵读,比读,齐读
师:通过诵读,你觉着想表达什么?
生:愁师:愁眠啊愁眠,睡不着,那么看到了什么让他这样忧愁呢?让我们借助解释来看看师怎么表达他的愁绪的?任务二:借助解释,理解诗意
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解释,大体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活动二:小组展示师
预设:(1)生展示前两句时师:因为“愁眠”,他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江枫、渔火、霜
师:谁来说一下对江枫、渔火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获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获奖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诗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时所见所感,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夜景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小学阶段进行诗歌欣赏和朗读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基础,对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有一定的认识。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还需进一步引导和体会。此外,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和诗词背景知识了解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了
解古代文学常识和诗词背景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和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夜景,体会诗人的孤寂之情,激
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了解古代文学常识和诗词背景
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欣赏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夜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引出诗
歌《枫桥夜泊》。
2.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张继和诗歌的背景,让学生对诗歌有所了解。
3.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4.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优质课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诗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
晚停船泊岸,枫桥边的景象以及江南水乡的美景。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宁静、淡泊、深远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朴实,富有诗意,是进行语言、情感、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情感体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对诗歌的语言、格式、意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同时,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此外,诗中的一些字词,如“枫
桥”“夜泊”等,学生可能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
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培
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
导学生宁静、淡泊、深远的人生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诗中的一些字词,如“枫桥”“夜泊”等,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意境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图片等为
辅助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以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诗歌:学生自读,理解诗歌大意。
3.解析字词:讲解诗中的一些字词,如“枫桥”“夜泊”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进而能够背诵、默写。此外,通过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学生应能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 能力目标:期望学生能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同时,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的情感。
3. 情感目标:希望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特别是对于诗人的“愁”,学生应有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而教学难点则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
学情分析:
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争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其一是让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过程中的质疑,激起解惑的兴致与情绪,引发学生思维的“野马”在言语材料的“草原”中东奔西突;其二,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在与言语材料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其三,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
一. 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秋夜景象的古诗,作者张继通过细腻的笔触
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这首诗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表达
手法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背景知识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景象和情感,并通过相关资料的介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理解诗中的景象
和情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理解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2.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
力和创造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创作法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相关资料,以及古诗文朗诵等辅
助教学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播放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枫桥夜泊》教案(2019最新版)
《枫桥夜泊》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能力点: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3、德育渗透点: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三、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忧愁
四、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五、教学准备
1、小黑板、录音机。
2、歌曲《涛声依旧》、《枫桥夜泊》古诗范读及古诗新韵。
3、让学生课前查阅诗人及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查查抒发诗人愁绪的诗歌。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自由漫谈、揭题、解题、介绍诗人
1、听歌曲《涛声依旧》的前两句,引出诗的题目和作者张继。
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涛声依旧》的第二段。(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倾听)你听出了什么?
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通俗歌曲,正是人们根据一千二百多年前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一诗而改编的,歌中所唱的内容正是借用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诗句。借用了哪些诗句,我们学完了这首诗就知道了。
2、理解题目。
齐读诗题,你读懂了诗题是什么意思?
(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这首诗的诗人是唐朝的张继。
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
课前,同学们一定找到了一些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他的生死年月资料上没有说明。他在天宝12年中过进士,当过盐铁判官。张继的老家是湖北襄樊。
张继是我国唐代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那年秋天,他去赶考,榜上无名。于是他就买了一张船票,准备来年东山再起。船在苏州城西枫桥码头停泊。他带着满腔的羁旅乡愁,彻夜未眠。拂晓时,他走出船舱,看见一轮圆月即将落下,成群的乌鸦啼叫着离巢去觅食,天空中布满了寒霜。江边的枫树,渔人的灯火,好一幅美丽的霜天景象。他又往远处看,城外的寒山寺朦胧可见,他想:昨夜听到的钟声可能就是从这里传来的吧,于是他提起笔,即兴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枫桥夜泊》人教部编版
1.教学重点
-诗句的理解与感悟:《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的深层含义,如何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愁绪。
-诗歌朗读技巧:如何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通过朗读传达出诗歌的情感。
-诗歌意境的描绘:学会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如“霜满天”与“江枫渔火”,理解诗人如何通过对比营造特定意境。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显得比较拘谨。作为老师,我应该在讨论过程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时间原因,未能让更多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夜晚的景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感受,这为接下来的诗歌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深感欣慰。通过对比和举例,他们逐渐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是今天教学的一大亮点。
然而,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在分组讨论时,有些学生并未充分参与到讨论中,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讨论的方式感到不适应。这也提醒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尝试采用多样化的讨论形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分析“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对”字,如何将江边的枫树与渔船上的灯火形成对比,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枫桥夜泊》说课稿
《枫桥夜泊》说课稿
一、说教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诗人借景抒发了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诵读诗歌并尝试背诵;能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2.能在诵读过程中抓住诗眼及意象进行画面想象,进一步领会诗人感情,从而形成个性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抓住古诗意象,通过吟诵理解诗意,领会诗情。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愁”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重视古诗教学,对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时空差距,学生处在以直观感受为主的心理水平。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本课教学将充分体现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利用图画、声音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拉近学生与诗人与文本的距离。
2.提示点拨法。点拨学习思路,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点拨学习重难点,本课难点是理解诗人的“愁”及诗文传递出来的清幽凄冷的意境,这时我将提示诗人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声音、视频与文字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各项思维感官,从而深化对诗歌情感的体悟。
三、说学法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有三个: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2《枫桥夜泊》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张继在枫
桥夜泊时所见所感。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诗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古典文学素养的好材料。本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景,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代诗人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意境和情感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外,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程度不同,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理解诗中的意思,
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理解诗中的意思,把握
诗人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美,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
力。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
2.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朗
读能力。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
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与《枫桥夜泊》相关的课件,包括诗的全文、图片、音乐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2《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2《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描绘了作者在枫桥夜泊时所见所感。课文以美丽的景色和浓郁的诗意吸引着读者,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学生在理解诗意、感受诗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诗中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品味、感悟,体会诗中的意境,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文学兴
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美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
身临其境,感受诗中的美景。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
共鸣。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
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文阅读材料:准备相关的课文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景抒情的一首七绝。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教学目标】
1、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味道?。
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愁”的心情。
2、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枫桥夜泊》的有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解诗题:
1.师:同学们,在一千二百年前,有一位落榜学子的一首诗,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
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同时也让他自己名垂千古,这首诗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解题。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
生:夜晚在枫桥边停泊。
师:有补充的吗?
生: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
师:谁停的?
生:张继。
师:对,就在那个夜晚,张继把船停在枫桥边写下这首名扬千古诗,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古诗。
二、初步感知,知诗人:
1、了解诗人:(课件)
张继,字懿[yì]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公元七五三年考上进士, 做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 富有自然美,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收集作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1、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2、读诗题,理解诗题。
3、创设情境,教师激情诵读。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再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
1、抓住“客”字,理解诗人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之愁。
2、介绍作者,补充资料,理解诗人人生求索之愁、忧国忧民之愁。
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4、从哪些景物中,你能感觉到诗人的忧愁?
5、创设情境,朗读、背诵。
(四)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1、你想对满怀愁绪的诗人说些什么?
2、在诗意的氛围中,齐声诵读诗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2】篇〗
《枫桥夜泊》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课件
2、学生准备: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收集写“愁”的名句,字典。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枫桥夜泊》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枫桥夜
泊》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词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文意象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动静结合的写法。
2.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人格的志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课时《枫桥夜泊》
【课时目标】
1.学会生字,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意味。
2.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3.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
4.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整体感知。
1.抽生背诵王维的古诗《山居秋暝》。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枫桥夜泊》。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1)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5公里枫桥镇,建于唐代。该桥因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这首诗而闻名。“泊”的意思是船停靠岸边。谁能说说“枫桥夜泊”的意思?(夜里,船停靠在枫桥的一条河边)
(2)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张继,唐朝诗人,字懿孙,天宝年间进士。他的诗作风格清远,以《枫桥夜泊》最为知名。
设计意图:
由上节课的古诗自然引入本节课古诗的学习。
二、通读感知,理解诗意。
出示课件:
1.自学生字,读通读顺。
2.读出韵味。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的教学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张继的这首诗歌,感受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创作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张继的这首诗歌,感受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夜晚的理解和印象,引入课题《枫桥夜泊》。
(二)讲解和示范
1. 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发音和朗读这首诗歌。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他们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课堂活动
1. 集体朗读。可以让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分析讨论。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段落或诗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完成自己的分析报告,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润色,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欣赏了张继的这首诗歌?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是否有提升?我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以上就是一个关于《枫桥夜泊》的教学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说课稿第【1】篇〗
●说学习目标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与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泊”在这里为何意?师随学生回答而板书“停泊”。这里指什么停泊?在哪儿停泊?对,在姑苏城外枫桥这地方的古运河上,唐朝诗人张继途径此地,泊船夜宿。
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来读一读题目?指名生读。请感觉一下第三个字带给你的感觉,再读。很好,读出了感觉,读出了“泊”意,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课题。有感觉,有韵味,很好。
二、说通读感知,读懂诗意
1、自学字词,读通读顺。
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出了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拿出课文,自由
朗读《枫桥夜泊》。注意注音的生字要认真拼读,先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师出示古诗)生自由读。
好,谁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指名生读。
正确流利,口齿清楚,很好。这“寒山寺”的“寺”我们平时在念的时候有的同学将它念成了翘舌音,请注意,它是平舌音。这位同学念准了,很好。来,我们一起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预备起——生齐读全诗。
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1)好,字正腔圆,通顺流利。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也可以看看屏幕上插图,想想每一诗句的大概意思,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来读读《枫桥夜泊》,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3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课方案
一、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认识课后 2 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能背诵。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领会这首诗的意思,领悟诗中所描绘的情境及诗人的感情。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自己对古诗的兴趣,并能在课后去搜集更多自己喜爱的古诗。
二、教课重难点
这首古诗的教课重在美读。经过朗读,意会境界,领悟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课准备
学生:课前认识唐诗,作者张继及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教师:反应诗中境界的图画或教课挂图,古代弹拨乐曲的磁带。
四、教课时间
1课时。
五、教课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放古乐磁带,带学生入情入境。
2.教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
张继,唐朝诗人。他的诗,多是描绘旅途感觉和自然风光,写得
自然朴实,情味深远。《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风景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因为《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神往的名胜之地。
(二)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这首古诗。
2.学生自由读诗,将不懂的字、词勾出。
3.同桌相互帮助,解决不懂的字词。
4.怀疑答疑。
5.同桌相互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6.师依据挂图接踵纠正、指导。
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叫声阵阵,秋霜忧如遮天蔽日。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流浪思乡的忧虑使我难以入睡。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读课文,深入领悟
1.自由地朗诵诗歌,边读边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用笔勾勒出来。
2.这是哪个季节的情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在这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小学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
2.题解:(出示课件16)
“泊”:停泊。
板书:枫桥夜泊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指导:“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诗。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画。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板书:月落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板书:乌啼
(出示课件20)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出示课件22)(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出示课件25)
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
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
六、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内容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