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知识与策略的学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邻近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答: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答:4.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5.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通常对学习的分类有哪几种?答:2.评价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答:3.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
分别列举两种条件作用的学习实例。
答:4.观察学习有几个子过程组成?在每个子过程中都有哪些影响因素?答:5.描述苛勒关于顿悟的实验研究。
答:6.比较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以及和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讨论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答:7.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相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进步的地方。
答:8.最近发展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答:9.比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上的差异,以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影响。
答:第三章知识的学习1.什么是知识?知识可以分哪几类?答:2.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答:3.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的表征方式。
答:4.什么是知识学习?试说明知识学习的标准。
答:5.画出加涅有关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6.什么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元认知以及各自的特征?答:7.什么是概念学习及它的结构?它是如何获得的?答:8.什么是原理学习?可分为哪几类?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答: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略。
答:10.专家、新手在问题解决上有怎样的具体差异?答:11.简述陈述性知识掌握的几个阶段。
答:12.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三种掌握方式。
答:13.论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答:14.简述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
第五章 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
为了保持信 息而对信息 进行反复重 复的过程。
对信息进行 归类整理的 过程 。
一、复述策略
•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运用内部 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 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它是短时记忆信息进 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 1、及时复习:艾宾浩斯研究表明,遗忘进 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复习 最好及时进行。学习后10分钟就进行复习, 只用2分钟复习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复习 的黄金2分钟)。
• 4、单纯诵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单纯诵读学 习效果最差,而诵读与试图回记忆相结合的不 习方式保持效果较好。(反馈与查缺补漏) • 5、注意学习时的心向、态度和兴趣:感兴趣 的事或持积极态度的事,我们记得牢一些;不 感兴趣的事或持消极态度的事,我们就记得差 些,即“选择性的保留和遗忘”。因此,要使 教材符合学生的兴趣态度,教师也可以对学生 的兴趣态度加以适当引导。
第五章
本章要点: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概述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策略的促进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程序、方法或规则,即学习策 略就是学习方法。 里格尼(1978):用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 种操作程序。琼斯(1985):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 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 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 加涅(1985):在内部组织起来的,用来调节自己注意、 记忆和思维等过程的一般技能,其功能在于学习者反省自 己的认知过程。(8+5-2×6=?) 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法与调控技能的结合。 斯滕伯格( 1983 ) : 由一般的学法技能和调控技能整合而 成
10-11周盼盼:第五章《知识的建构》教案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第一节知识及知识建构一、知识及其类型(一)知识(最常用却最难界定。
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或按照不同的理论观点进行阐述)1.哲学认识论中反映论观点:感性知识VS理性知识2.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结构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是储存在个体长时记忆中有一定组织结构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通过主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而进行建构的结果。
3.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不同学者定义差别较大)布卢姆:知识是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
布卢姆等人在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中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把某种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这些信息。
知识这一类别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记忆。
加涅:知识是言语信息,即用言语符号来标志某种事物或表述某些事实。
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二)知识的分类1.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来划分(代表人物:安德森)1)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即传统上所说的狭义的知识)(1)定义: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般可用口头和书面言语进行陈述。
“两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及“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等规则和事实;“活到老,学到老”、“生命在于运动”、“知识就是力量”等观点、信念。
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方法性知识)(1)定义: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于实际操作。
例:骑自行车、管理课堂、操作电脑2.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的划分(代表人物:布卢姆)1)具体知识(1)定义:具体知识是指具体的、独立的信息,主要指具体指称物的符号。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教案设计
平行线一、目标与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与平行线的性质,运用所学的知识,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用作图工具画平行线,从而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什么是命题,知道一个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对于给定的命题,能找出它的题设和结论。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平移变换。
●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联系与区别;推理能力的培养;平移变换的理解及应用。
学习策略:●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借助练习熟悉“说理”和“简单推理”的过程,从而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本节内容。
二、学习与应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知识回顾---复习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一)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成的八个角中共有对同位角,对内错角,对同旁内角。
(二)同位角特征:截线旁,被截两线的方向。
内错角特征:截线旁,被截两线之间。
同旁内角特征:截线旁,被截两线之间。
知识要点——预习和课堂学习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请在虚线部分填写预习内容,在实线部分填写课堂学习内容。
课堂笔记或者其知识点一:平行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通常用“”表示平行,如图1中,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如果用l,m表示这两条直线,那么直线l与直线m平行,记作。
要点诠释:(1)平行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②,但要注意直线的特点是可以向__方无限延长,在平面内只能画出有限长,如下图2中直线a,b看上去不相交,但当把它们看作无限长之后会发现它们其实是相交的,因此直线a,b不平行,从平行线的定义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这样的知识: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②。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学习策略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基本类型,了解学习策略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模式以及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历史,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的概念,了解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本章重点:常用的学习策略本章难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与关系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会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在相关研究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各种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将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如P136 达菲(Daffy)平特里奇(P. Pintrich)认为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
②视作学习过程或步骤。
如Mayer .Nisbet&shucksmith,Kail&Bisan (见教材P136-137) ③看作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
如Dansereau(1985).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我国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认为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等同。
我们将从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来把握学习策略的涵义。
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有区别的:(1)具体的学习方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2)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3)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第五章--知识技能品德的学习--试题教案资料
第五章--知识技能品德的学习--试题第五章知识技能品德的学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及其答案1.由于反映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C)。
A.记忆知识B.直观知识C.理性知识D.应用知识2.由于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A)与程序性知识。
A.陈述性知识B.实用性知识C.抽象知识D.直观的知识3.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B)。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4.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C)。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5.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A)。
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6.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C)。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7.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属于(A)。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8.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D)。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9.作为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C)。
A.抽象B.概括C.直观D.比较10.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 A)。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形象直观D.感性直观11.对有关史地知识的领会,不能缺少C)。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12.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C)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知识 B.能力C.练习D.活动13.(A)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A.知识B.能力C.技能D.智力14.技能的学习要以(D)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度性知识15.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B)。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16.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A)。
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复习大纲
《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学习与教学1、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冯忠良的学习分类。
p20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讲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一是知识学习,包括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环节。
二是技能学习,又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
三是社会规范的学习,又称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
2、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领域: 认知、情感和心理运动。
P233、学习的含义:学习是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
学习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而且广泛出现于动物世界。
P154、学与教基本关系。
P301)学与教可以明确区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学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目的是为了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并以习得人类文化知识、社会行为规范为主要活动内容。
教是指教师的教授活动,其活动主体是教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社会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2)学和教又是紧密联系的,同处于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相互相成缺一不可。
3)学与教的紧密联系还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上。
5、教学的主要任务。
P29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6、教学不等于智育,教学也是通过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进行的途径。
P29第二章:学习理论1、19世纪晚期, 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p342、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p 423、感觉经验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p33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43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就是指人有尽其所能的内在倾向。
2)人本主义的学理论者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感情,学会与教师及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较直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梅耶的观点,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技巧等内容都划入了学习策略的范围。
通常,心理学家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看成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个体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认知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策略,它反映着个体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如何运用这些策略、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以及何时运用何种策略的清醒意识。
学习策略的获得与运用受制于个体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的发展水平、能力差异、动机差异以及个体所接受的学习策略的训练。
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的使用。
答:学习策略的训练虽然对提高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学习效率十分有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般化的学习策略信息常常是不够的,只有在既给学生提供陈述性知识,也给学生提供程序性知识,还给学生提供条件性知识的情况下,学习策略的训练效果才最佳。
研究结果提示人们,表象编码是促进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有效方法。
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
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方式,按照双重编码理论,长时记忆的编码既有语义编码,又有表象编码。
复述:复述是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一种加工方式。
学习者所采用的复述策略有两种,即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
组块:按照米勒的观点,组块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它是单个项目在长时记忆中的组合。
群集:在组块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组块策略相类似的加工策略。
群集主要有两种方式:范畴群集、联想群集。
范畴群集:将识记项目按不同类别或范畴进行归类,从而促进了识记项目的识记和保持。
组织加工:指利用长时记忆中的已有经验,对学习材料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再组织,以确立学习材料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使学习材料组织化、结构化和更有意义。
记忆的关键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提取。
记忆术:运用各种线索提取记忆信息的技术。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知识要点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的概念2、学习迁移的各种不同类型3、学习迁移早期的四种理论及现代新近的理论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5、联系实际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性,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
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二、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介于正、负迁移两者之间的一种迁移状态可称为零迁移。
(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四)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石,磊(五)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
第五章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
第五章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第一节技能的性质与分类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一)技能的传统定义1、技能定义为活动方式的缺点是,人们从这样的定义中看不出知识与技能到底的什么关系。
看不清知识与技能的联系,人们就无法的效的指导技能的学习。
2、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沿用活动方式定义技能。
例如,潘菽、荆其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把技能定义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的技能定义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4、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的技能定义是:“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练习形成的执行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
”5、把技能定义为活动方式来源于苏联心理学。
(二)从信息加工观看知识与技能的关系1、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看,技能是广义知识中的一种类型,即程序性知识。
2、技能习得可分为两种情况:(1)一种情况是先知道做事的规则,然后学会用这些规则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可以称这种规则为陈述性知识。
其后经过反复的运用练习,当规则支配儿童的解题行为时,规则变成了技能。
(2)另一种情况是,行为或实践在先,对行为或做事的规则的意识在后。
这样的规则学习被称为内隐学习,习得的知识被称为默会知识。
(三)技能的新定义1、技能定义: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这个定义强调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其实质是一套办事规则支配了人的行为。
这一定义使技能变得可以捉摸和便于操作。
二、技能的心理实质——技能的心理表征1、由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技能,这就与我们研究技能的心理实质(即技能的心理表征)问题提供了方便。
(一)产生式1、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件---行动(condition-action)的规则(简作C---A规则)。
2、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西蒙)和(纽厄尔)。
第五章教学策略
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
概念图(concept maps)是组织和表 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 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
1、学习的材料必须概念清晰,且以与学习者先 前知识可关联的事例或语言表征出来。
2、学习者必须有相关的先前知识。 3、学习者必须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二、概念图的特征
1、概念图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 课程内容
2、概念图作为学的工具
3、概念图作为评价的工具一方面可以评 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 或学生自己提供反馈信息
第二节 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 助者 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4、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 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1、概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
2、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 3、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 4、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 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
三、概念图的制作
1、要有效地应用概念图策略,首先 要帮助学生学会绘制概念图
2、绘制概念图不仅要注意以上步骤, 同时也要注意绘制规范
四、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11、允许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一、STS的定义和活动特性
定义 NSTA将STS定义为在人们现实生活 经验背景下的科学教学活动。
特征 1、学生找出当地有趣及有影响力的问题 2、运用当地的资源(人力与物力)来寻求能 够用来解决问题的信息 3、学生积极寻找信息的活动能够由来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问题
4、学习延伸至教室与学校之外(即放学之后)
5、着眼于科学与技术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6、认为科学的内涵不仅是那些要求学生熟练掌 握以应付考试的概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与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与学三过程:学习、教学、评价或反思过程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三、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二、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的感受是相同的,思维不可逆,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掌握守恒4、形式运算阶段(11—15):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用假设-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认知的发展四、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定义: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及对教育的启发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要指向“最近发展区"。
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五、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六、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七、自我意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形成与发展)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生学习的内容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我国学者对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二、认知学习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1)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既包括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发现的知识。
学习策略(2)
Have ——had——had take——took——taken forget——forgot——forgottenB专用22比较记忆法
用火烧(shāo),用水浇(jiāo), 用丝绕(rào、rǎo),用手挠(náo); 靠人是侥(jiǎo)幸,食足才富饶(ráo), 日出为拂晓(xiǎo),女子更妖娆(ráo)。 用手拾掇(duō),用丝点缀(zhuì), 辍(chuò一个叫友寄 英哲的职员,能背诵圆周率达小数点 后两万位。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 升从小就记忆力惊人,他爷爷抄古文 《三都赋》,他在旁边看,文章师” Dominic O'Brien出 生于英国,是世界上最令人赞叹的记忆天 才。1991年,奥布莱恩初出茅庐,凭借着 自己独创的“多米尼克系统”,在当时的 首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上扫尽强敌,成为当 年的记忆冠军,并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此 后11年间,奥布莱恩认的天才,他的天 才首先表现在他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而且,他的记忆力似乎也并不随年龄的 增长而衰减,几十年前读过的书,仍然 如昨日刚看过一样记忆犹新。钱钟书另 一个非凡之处是他的博学。他的学问的 渊博在当代中国可谓首屈一指。除此之 外,钱钟书还精通英、法、意、德、拉 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
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learning strategies 工欲的不同角度
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视作学习过程或步骤 视作学习方法和在学习活动中,学 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所采取的 任何活动。
算法式策略 启发式策略
手段—士和3个野人同在河的左 岸,他们都要到对岸去;河里只有一条 船,他们都会划船,但每次渡船至多只 能乘两人;如果在任何一边河岸上,野 人的数量超过传教士,野人就要吃掉传 教士,问怎样才能用船将3个传教士和3 个野人从左岸都渡到右岸,sson和Kintsch(1995)的 研究,拥有特殊记忆才能的关键要素是: “被试必须把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 系起来。这种联系允许被试以后激活某 一特定的提取线索,从而部分地恢复编 码时的条件以便从长on(1988)提出要想获得很 高的记忆技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意义编码(meaning encoding), 即信息应该在意义层面上加工,把信息 和存储的知识联系起来;二是提取结构 (retrieval structure),即线索应 该与信息一起存储以利于其后的提取; 三是加速(speed-up),即广泛练习以 使编码和提取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越监控问题 单
自考战略管理教程 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第一节一般竞争战略一、一般竞争战略的含义和内容1. 一般竞争战略的含义:3点.>1. 定义:指无论在什么行业或什么企业者可以采用的通用的竞争性战略。
.>2. 根本观念: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3. 根本的竞争优势:<1. 低本钱<2. 差异化2. 一般竞争优势的内容3点.> 两种根本的竞争优势及企业谋求获得优势的活动范围相结合,就得出了为在行业中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效益的三种一般竞争战略:.>1. 本钱领先战略.>2. 差异化战略.>3. 重点集中战略二、本钱领先战略(一)本钱领先战略的类型. 定义: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本钱,使企业的全部本钱低于竞争对手的本钱,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本钱,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 根据企业获取本钱优势的方法不同,可分为:5点1. 材料节约型本钱领先战略2. 改良设计型本钱领先战略3. 简化产品型本钱领先战略4. 人工费用降低型本钱领先战略5. 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本钱领先战略(二)本钱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及组织要求1. 适用条件:6点.>1. 现有竞争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剧烈.>2. 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3. 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根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4. 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一样.>5. 消费者的转换本钱很低.>6. 消费者具有较强的降价谈判能力2. 组织要求:企业本身还必须具备如下技能和资源:5点.>1. 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2. 生产加工工艺技能.>3. 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4. 认真的劳动监视.>5. 低本钱的分销系统(三)本钱领先战略的收益及风险1. 采用本钱领先战略的收益在于:5点.>1. 抵挡住现有竞争对抗.>2. 抵御购置商讨价还价的能力.>3. 更灵活地处理供给商的提价行为.>4. 树立及替代品的竞争优势.>5. 形成进入障碍 2. 采用本钱领先战略的风险:5点.>1. 新参加者可能后来居上 .>2. 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3. 丧失对市场变化的预见能力 .>4. 技术变化降低企业资源的效用 .>5. 降低过度引起利润率降低三、差异化战略(一)差异化战略的类型 4点. 四种类型:1. 产品差异化战略 ,主要因素 8点.>1. 设计,〔看〕是一种整合的力量。
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与教
分化也是产生式的变化,其结果为产生式的条件增 加。
(二)动作序列程序
动作序列程序是在试误与重复的过程中通过程序 化和程序的组合两个阶段完成。
1.程序化
程序化指将动作序列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转换成程序性 知识表征的过程,程序化之后执行某个动作不再需要提取陈 述性知识。 第一步是把动作的各个步骤以命题的形式来记忆,学生 通过阅读、听讲或观察他人记住各个步骤,在练习时一边想 一边做。 第二步是以产生式来表征各个步骤。 促进程序化的基本条件是练习与反馈。
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与教
2009.11
本章内容概览
第一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概述 第二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迁移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概述
一、程序性知识的概念与表征 (一)程序性知识的概念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用于完成某 项任务或解决某类问题的程序或一套行为步骤。 传统上的技能即程序性知识,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例如,面积的计算方法、文章的写作步骤等
三、模式识别程序与动作序列程序的学习过程
(一)模式识别程序的学习过程
1.概括化(generalization) 2.分化(discrimination)
1.概括化
概括化是对不同的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概括 化需要在同类刺激中抽取出共同的特征。 安德森认为,概括化就是产生式的变化,当具有相 同动作的两个产生式同时被激活时,就自动出现概 括化。 概括化的结果:两个产生式条件中的共同部分保留, 构成一个新的产生式的条件,动作部分与以前相同。
(二)智力技能的学习过程
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理论
智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 转化的过程 陈述性知识阶段 1.活动定向阶段
公共政策学(严强)第5—9章复习知识点
选择(第五章)1.政策议程的相关问题:政策议程的分类问题,相关因素问题、设置的机制、设置的途径。
2.政策议程的作用拉雷.N.格斯顿说过“公共议程:政治决策的焦点。
”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政策议程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另一方面是政策议程是政府在社会价值进行权威配置的基础。
3.政策议程类型:(1)拉雷.N.格斯顿: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公开的议程与隐蔽的议程(2)琼斯(3)系统性议程(公众议程),制度性议程(正式议程)4.象征性议程具有“安全阀”的功能5.象征性议程与实质性议程在政策过程中形成了某种互补关系,即政策行动主体会对实质性议题采取象征性回应(具体情况参考书127页)6.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都属于公开的议程。
7.隐蔽议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政府的合法性与效能性产生负面影响8.政策议程激发机制类型:理性模式的激发机制,政治模式的激发机制,多源流模式的激发机制9.政治模式的激发机制涉及以下因素:行动者,动力,信念,资源,地点10.多源流模式的激发机制的核心是试图解释为什么某些议程受到决策者的注意,而另外一些却被忽略了。
它是以政策之窗的形式揭示了政策议程设立的激发机制。
在该议程中存在三种源流:问题,政策与政治11.政治源流包括三个因素:国民情绪,压力集团的争夺行动,行政或立法上的换届12.政策议程激发机制构建的行为基础在于正确的理解和确立导致人的行为的前提,即人的本质或人性13.突破西方机制隐藏在背后的人性假设的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本质理论14.五种对政策议程建立形成触发效应的因素:需要或利益,认识或文化,规则或制度,影响力或权力,情境或环境15.重大事件形成触发机制,从而使政策之窗打开。
16.作为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催化剂,重大事件成为触发机制的条件来自于三个因素:范围,强度和时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激荡。
17.重大事件可分为内部事件(国内,自然灾害,技术突破,生态破坏和社会演变)和外部事件(国际:战争行动,间接冲突,经济对抗和军备增长)18. 政策议程设立的影响因素1、政策行动主体的特性;2、政策行动主体的态度(三种基本倾向:积极参与、被动参与、冷漠)19.利益集团资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成员数量上有大有小;二有没有包括相似利益的集团高峰联盟;三一些集团资金充裕20. 西方政策议程设立的主要途径:1、外部推动模式;2、社会动员模式;3、内部推动模式;4、联盟替代模式。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学习策略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基本类型,了解学习策略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模式以及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历史,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的概念,了解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本章重点:常用的学习策略本章难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与关系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会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在相关研究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各种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将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如P136 达菲(Daffy)平特里奇(P. Pintrich)认为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
②视作学习过程或步骤。
如Mayer .Nisbet&shucksmith,Kail&Bisan (见教材P136-137) ③看作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
如Dansereau(1985).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我国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认为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等同。
我们将从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来把握学习策略的涵义。
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有区别的:(1)具体的学习方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2)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3)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阅读知识点与策略
单元课题阅读知识训练点拓展训练点第五单元17、《可贵的沉默》1、比较辨析:“可贵”与“珍贵”,“沉默”与“沉静”。
2、注意引号的不同用法,并初步认识单引号(第6自然段);3、学习第2—8,14、16小节中关于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
注意人物对话三种形式,可按原文加标点并体会其中异同。
4、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如充分运用图文对照、前后对比的方法深入阅读课文有关文段,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沉默的可贵”及“极为珍贵的东西”的理解。
5、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6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对全文的总结和点题作用。
7、并能根据自身实际,体会课文说明的道理。
1、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父母,过生日时,希望得到孩子送的什么礼物?2、仿照第2—8,14、16小节的写作方法,提供场景,口头或书面练习描写多人说话的场面。
18、《她是我的朋友》1、根据课题归纳课文大意。
2、利用文中泡泡,引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的读书方法;如读懂“迫在眉睫”的意思。
3、注意积累有关描写“哭”的词语,联系具体语句比较“啜泣、呜咽、哭泣、抽泣”意思的差异。
4、掌握“血”字的两种读音;5、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6、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练笔:医生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
想一想医生会说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19、《七颗钻石》1、以水罐的变化为主线,找出并理解描写水罐发生变化的语句,探讨其原因,在阅读讨论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2、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用“……越…越……”写句子。
5、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根据自己的想象丰富某些情节;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某些部分展开想象。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罐子里装满了水。
罐子里装满了(新鲜)的水。
小练笔: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力写一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认知策略的学习
• 一、认知策略的性质
•
认知策略是指对人的心理加工过程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执
行控制过程。
•
认知策略的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被称
为默会知识。
• 二、分类
• 专门领域的认知策略
• 一般的认知策略
三、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 (一)过程
命题表征 阶段
产生式表 征阶段
三、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
获得 保持 提取
(一)知识的获得
•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
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
直观
概括
1、知识直观的类型
• 三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2、提高直观效果
灵活选用 实物直观 和模象直
观
加强词与 形象的配
合
如何提高知识直 观的效果?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
运用感知规 律(强度律、 差异律、活 动律、组合
• 2、定义性概念的学习 • 定义性概念是能够通过下定义揭示其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
的概念。 • 基本的学习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四)规则的学习
• 规则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 1、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
•
-------上位学习(发现学习)
• 2、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
•
--------下位学习(接受学习)
错误地再认和再现。遗忘并非全是坏事。
• (2)种类: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
•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的进程进行了系统
的研究。
•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2、遗忘的理论解释
•
(四)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 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 程序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
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 做的问题。
• 表征方式: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二、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
• (一)智慧技能的层次
高级规 则
规则
定义性概念
具体概念
辨别
(二)辨别技能的形成
第五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概念与类型
• 一、知识的类型及其表征
•
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
知识实质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
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一)知识的类型
分类依据
反映事物的不同深度
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
类型
感性知识 理性知识
第五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
• 1、学习策略的含义
•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
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 • 2、学习策略的结构 • 麦基奇的分类: •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
•
•
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
• (一)采用复述策略----深度加工材料
• (二)采用精加工策略----有效地运用记忆术
• (三)采用组织策略
• (四)进行组块化编码 • (五)适当过度学习----150%
“深加工,会记忆,组块化, 适度学,及复习”
• (六)合理进行复习
• 1、及时复习
• 2、分散复习
•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 二、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
学习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基础,知识的多少决定着技能
掌握的快慢和深浅,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
和发展。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 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
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 陈述性知识
命题、命题网络、图式
• 元认知知识:知道是什么 • 元认知监控: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
•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 控及其控制的策略。
•
设置学习目标
•
计划策略 浏览阅读材料•Βιβλιοθήκη 设置思考以及分析如何•
完成学习任务
• 元认知策略 • • • •
监视策略 调节策略
领会监控 策略监控 注意监控
四、资源管理策略
• (一)学习时间管理
•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 (二)学习环境的设置 • (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 (四)学习工具的利用 • (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 命题及命题网络被认为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最主要形式。
二、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与条件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
掌握符号所代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
同类事物的关键特
征
符号表征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 知结构的关系
上位学习
两种方式: 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同化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下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两种方式: 派生类属学习 相关类属学习
• 辨别是指对刺激的不同物理特征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 教师需要知道的促进辨别学习的条件: • 1、刺激与反应接近; • 2、反馈----肯定对的,否定不对的; • 3、重复----包括刺激和反应的重复; • 灵活应用强化或反馈、比较、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协同
作用
(三)概念的学习
• 1、具体概念的学习 • 具体概念一般是不下定义的概念 • 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上位学习
律)
学生充分 参与直观
过程
3、知识的概括
• 类型 • 感性概括(即直观概括) • 理性概括
•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 括?
•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 2、正确运用变式;
• 3、科学地进行比较;
•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 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 题的讨论)
(二)知识的保持
• 1、遗忘的进程 • (1)概念: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
画 线
过 度 学 习
多种 感官 参与
做 笔 记
记 忆 术
生
提 问
成 性 学
习
组织策略
列 提 纲
利 用 图 形
利 用 表 格
位置 记忆
法
缩减 和编 歌诀
谐音 联想
法
关键 词法
视觉 想象
系 统 结 构 图
流 程 图
模 式 或 模 型 图
网 络 关 系 图
双一 向览 表表
三、元认知策略
•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 自我调节。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
反省认知 阶段
• (二)特点 • 1、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内潜性; • 2、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 • 3、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多数是启发式的;
四、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原有知识背 景
反省认知发 展水平
学生的动机 水平
训练方法
变式与练习
有一套外显 的可以操作 的训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