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苏轼《浣溪沙》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体裁:词题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者:名字:苏轼年代:宋代描述: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翻译:原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

傍晚下起了小雨后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原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作品是诗人在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

诗人经历了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被贬的愤懑之情烟消云散。

这首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赏析二:思想内容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赏析三:艺术特色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苏轼《浣溪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苏轼《浣溪沙》

写作背景
词人远谪(zhé )黄 州、抱病游清泉寺 所作。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 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 兰芽短 浸溪 ,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 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 休将 白发唱黄鸡。
①蕲qí 水:县名,今湖北浠 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 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 卷三《书清泉寺词》。 ②浸:泡在水中。 ③潇潇:形容雨声。 ④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 代。 ⑤白发:老年。 ⑥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 的流逝。
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 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 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 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 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 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 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 强不息的精神。
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 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c
2、“黄鸡”的本意 是: 指黄鸡报晓 ,诗中是 指: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 3、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 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4、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 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 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 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 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 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 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 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 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 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 家之一。其书法名列“苏、黄、 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人教版小学语文《浣溪沙》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浣溪沙》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浣溪沙》课文原文及赏析
《浣溪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代表作。

以下是课文原文: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游览蕲水清泉寺时有感而发的作品。

首先,词的上阕描绘了清泉寺周围的自然景色。

"山下兰芽短浸溪",写出了春天兰花新芽初生,浸润在溪水中的情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松间沙路净无泥",描绘了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整洁,没有泥土,展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萧萧暮雨子规啼",则以傍晚的细雨和子规的啼声,增添了画面的深远和凄美。

下阕则是苏轼对人生的感慨和哲理思考。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可能性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就像门前的溪水能够向西流一样,人生也并非只有衰老和衰败,也可以有新的开始和希望。

"休将白发唱黄鸡",则是对悲观情绪的反驳,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年老而自怨自艾,应该积极面对生活,珍惜每一刻。

总的来说,《浣溪沙》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慨,展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年级下册《浣溪沙》苏轼.ppt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年级下册《浣溪沙》苏轼.ppt

山下兰芽短浸溪
浸: 泡在水中。
山下那短短的兰芽浸泡在小溪之中。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一条沙石小路干净得没有一点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 形容雨声。 子规: 布谷鸟。
暮色中细雨潇潇,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啼叫 声。
谁道人生无再少?
无再少:
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谁说青春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门前流水尚能西 你看门前的流水也能向西奔流。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禁心生悲凉。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何必自伤自怜, 哀叹衰老呢?
兰芽浸溪
路静无泥
子规轻啼
自然的美景和生 机令人心旷神怡。
上阕
写景
暮雨潇潇
门前流水尚能西
下阕
抒情
不要徒发衰老之叹。 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发: 老年。 唱黄鸡: 感慨时光的流 逝。
不要再感概白发暮年时光流逝了。
指黄鸡报晓
“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代指时间,时光 流逝 四个画面。
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那 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潇潇暮雨 , 子规暮啼
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 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仍然力 求振作的精神。ຫໍສະໝຸ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 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 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 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 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苏轼《浣溪沙》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苏轼《浣溪沙》

此时作者是以待罪之官的 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 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 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 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 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 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 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 “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 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 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 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 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 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 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 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 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 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 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 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 发自强。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 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 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 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 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 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 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 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 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 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 的情怀。
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 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 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 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 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 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 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 强不息的精神。
唐诗与宋词
苏 轼
浣 溪 沙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浣溪沙》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浣溪沙》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浣溪沙》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课文原文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宋]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________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蕲水]县名,即今湖北省浠水县。

③[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④[潇潇]形容雨声。

⑤[子规]杜鹃鸟。

⑥[无再少]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⑦[休]不要。

⑧[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借以表示时光流逝。

知识点讲解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合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主要作品:《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水龙吟》《赤壁赋》等。

诗词理解: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1)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3)萧萧:这里形容雨声。

(4)子规:杜鹃鸟。

又叫杜宇、催归。

据说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5)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6)休:不要(7)白发:老年。

(8)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9)浣溪沙:词牌名。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浣溪沙》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浣溪沙》

教材简析:《浣溪沙》是宋代苏轼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是描写清泉寺的优美景色,下片表达了词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抒发了作者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2)解词句的意思,感受词句所描绘的意境。

(3)体味“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⒉过程与方法初读诗词,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诗意;赏读小词,体味幽雅景致。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2.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词中描述的情景。

3.体会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1.本课范读音频资料。

2.本课图片、幻灯片。

教学方法:诵读法---反复吟诵,体会意境,品味感情。

问答法---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品析词作。

讨论法--师生参与,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写出了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

2.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吧!3、走进作者(课件展示)二、初读古词整体感知1.播放朗读的音频文件2.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体会朗读要领。

3.由学生推荐朗读较好的同学诵读。

4、学生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

(学生可以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最后教师提醒重点。

)三、感知词意体会意境1、难解词句(幻灯片提示)浸溪:浸在溪水中潇潇:形容雨声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无少年:不能回到少年时代白发: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2、教师提问:“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笔下的景物才会如此清淡幽静?”学生讨论后答:“平静、宁静。

”(出示幻灯片)3、教师紧跟着问:“苏轼面对挫折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答:“旷达乐观。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浣溪沙》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浣溪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 白发唱黄鸡。
第四页,共10页。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 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山 兰芽 溪 沙路 暮雨 子规
第五页,共10页。
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翻译上阕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 Nhomakorabea鹃阵阵啼。
第六页,共10页。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第二页,共10页。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 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 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 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 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三页,共10页。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 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暮雨子规啼。
第九页,共10页。
第十页,共10页。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
第七页,共10页。
58岁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8岁的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八页,共10页。
这首诗是不服老的宣言, 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 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 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 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 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 态,勇往直前。我们还应抓紧 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你们 说对吗?
第一页,共10页。
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又称曲子词、乐府、 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 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 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 苑里,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 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宋词 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 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叫做“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依声”。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是宋代大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记游词。

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鉴赏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

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

通常,记游性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浣溪沙》作者简介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浣溪沙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浣溪沙

补充:浸溪:浸在溪水中。

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

四、鉴赏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上阕:“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这两句既点出游清泉寺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萧萧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了一种凄冷的环境。

提问: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明确:描绘了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三幅画面。

兰花发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涨满了水的小溪里,松林间一尘不染的沙路,黄昏时潇潇细雨声中杜鹃在啼叫,渲染出一派爽人耳目、沁人心脾、优美洁净的春景,又带有作者当时丝丝落寞之情。

上阕写暮春三月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两句以反问起,以借喻回答,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人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词人面对着眼前“溪水西流”,却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这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

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休将白发唱黄鸡”则唱出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用不着为白发苍颜而叹气。

表现了词人在贬谪期间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即景抒怀)、蕴含人生的小词,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浣溪沙》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浣溪沙》

• 能按节奏线位置提示,正确停顿,读通诗句。
• 边读边想:借助注释,理解下阙诗意。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门前流水尚能西:与“人生长恨水长东”相对,后人常用这句诗来 比喻光阴、青春像水一样向东奔流,一去不复返;而词中这句,意 为流水也能反东西流,借喻青春也可重新拥有。
浣溪沙
宋 苏 轼 游蕲(qí )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 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写感悟: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挫折,都要
用平和、淡然 的心态去面对,要积极乐观 、 心胸豁达 。
*休将:不要。唱:感叹。
*白发、黄鸡: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时光匆促,光景催年,发 出衰老、哀伤的悲叹。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品读感悟:
诗人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
写作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佑六年(1062年)开始为官,熙宁二年(1069年) 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迫离京。1079年,有人故意扭曲他的诗 句,说其有意犯上,被捕下狱,坐牢130天,史称“乌台诗 案”。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 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 生计。“东坡居士”之号便得于此时。元丰七年离开黄州 贬去汝州。此后,还曾被贬至过杭州、密州、徐州等地。
虽然光阴青春易逝但我们要绝不平和淡然积极乐观心胸豁达珍惜当下自怨哀叹浪费时光浣溪沙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学科下册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9 浣溪沙》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9 浣溪沙》教学课件
课前导入
同学们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苏轼的诗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题西林壁》
古诗词诵读
9
浣溪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课前预习
1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 “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 词人、诗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 乐府》。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古诗详解
浣溪沙 词牌名。 在今湖北浠水一带。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这里形容雨声。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
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老年。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句析: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清泉 寺的风光和环境,描绘出一幅明丽、 清新的风景画,令人好似身临其 境,心旷神怡,表达出词人热爱自 然、热爱人生的情怀。
谁道人生无再少?”两句,以反问提问,以借 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现象, 由景生发感慨,自我勉励。表现出词 人虽身处困境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 的精神。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解析:《浣溪沙》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解析:《浣溪沙》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解析:《浣溪沙》
【释义】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简析】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
寺庙在兰溪的旁边,
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
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浣溪沙》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浣溪沙》教学课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
• 苏轼,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 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 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 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 苏”。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词,读通顺,读流利。
读一读
浣溪沙
(宋)苏 轼
小序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清新幽雅
知诗意,想画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 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 啼。
写作背景
有人指控苏轼诽谤朝廷, 苏轼被皇帝关押在御史台, 史称“乌台诗案”。后来经 多方营救, 才被释放,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 在偏僻荒凉
的黄州,没有工资,一家人 吃饭都成问题。在朋友的帮 助下,苏轼在城外东坡上开 荒种地,成了地道的“农民”。 写这首词时,他刚刚生病看 完医生,和朋友一起游清泉 寺。
傍晚时的雨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干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晚风细雨中传来布谷鸟欢乐的啼叫。
学 无再少: 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一 唱黄鸡: 比喻时光流逝 学
谁道人生无再少?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回到少年时代呢?
门前流水尚能西!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流向西!
议 一
1、从“谁道人生无再少?”你
议 读出了词人的(不服老 )
2、是眼前的什么让他发出这样
的感慨?(门前流水尚能西!)
3、从“休将白发唱黄鸡”你读
出了词人( 珍惜时光 )
“黄鸡”的本意是指黄鸡报晓,在
议一议 诗中是指什么?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的 “听唱黄鸡与白日”,意思是说, 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 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 白发 唱黄鸡”,有何用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9:《浣溪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9:《浣溪沙》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其他诗词曲中的句子,只要 符合题意即可)
从哲理方面:即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 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从作者的情感方面:则要考虑词的写 作背景,作者当时正是政治上失意处于逆 境之中,本词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 (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 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 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
浣溪沙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 溪,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林间清沙小路干净无 泥, 松间沙路净无泥。 叫。 萧萧暮雨子规啼②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
谁说人老了没法再回到青 谁道人生无再少? 少年时代?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地向西 门前流水尚能西! 奔流! 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 自伤衰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和 性格?
这首词集中体现了诗人虽处困境, 仍力求振作精神的这种执著的生活态 度和旷达乐观的性格。
请用自己的话, 概括这首词表达 的主旨.
这首词抒写了作者 面对清新春景的愉悦心 情,作者由西流的溪水联 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 全词充满积极乐观的情 绪。
说说你读了着首词的感受。 这首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 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 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 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 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 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 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 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 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 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词牌知识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 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 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 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Hale Waihona Puke 2、“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 是指: 指黄鸡报晓 。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3、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 描绘出来。 4、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 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词进行简要赏析。
休 将 白 发 唱 黄 鸡
上阕写了什么样的风光和环境?有什么效果?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 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 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 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 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此时作者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 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 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 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 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 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 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 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 之一。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 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 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 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 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 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 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写作背景
词人远谪(zhé )黄州、抱 病游清泉寺所作。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蕲qí 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 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 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②浸:泡在水中。 ③潇潇:形容雨声。 ④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⑤白发:老年。 ⑥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 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 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 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 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 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 唤青春的情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 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 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 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 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 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唐诗与宋词
苏 轼
浣 溪 沙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什么?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 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 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 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 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 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山下兰芽短浸溪
山下的兰芽短短的, 浸泡在溪水中。
暮春三月,山下小溪潺緩,岸边的兰草 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芽儿浸着溪水。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沙路十分干净, 没有一点泥。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 的冲刷,一尘不染,十分干净。
潇潇暮雨子规啼
傍晚时候,细雨潇潇, 寺外传来杜鹃的啼鸣。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 名列“苏、黄、米、蔡” 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 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对王安石新法的某些政 策持不同意见,新党李定等人从他的诗篇中摘 引了一些讽刺新法的句子,指控他诽谤朝廷, 苏轼因而被捕。他被关押在御史台狱,在狱一 百多天,史称“乌台诗案”(御史台又称乌 台)。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 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春到黄州,元丰五 年七月苏轼到黄州城外赤鼻矶游览,写了《前 赤壁赋》;同年十月他再游赤壁,写了《后赤 壁赋》。作者时年47岁,他写赤壁双赋,在我 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
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年轻? 你看门前的流水还尚且能向西奔流。
休 将 白 发 唱 黄 鸡
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 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 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 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苏轼在这里却说“休 将白发唱黄鸡”,反用 其意,劝阻人们不要 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不要因为自己 满头白发而慨 叹忧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