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证动物模型及证型实质研究进展
热证动物模型及证型实质研究进展
大 鼠甲状 腺激素 比实热造模组 上升显著 。李冀等 ¨ 为探
讨热证 与 胃组织 S D活性 、MD O A含量 的相关 性 ,采用 黄
增 殖部 核分 裂相 频度 显著增 加 ,且 其 主细胞粗 面 内质 网
池扩 张 ,呈 小泡 状 ,失 去正 常 的同心性 层状 结 构 ,幼年 大 鼠主 细胞粗 面 内质 网排 列 比较整 齐 ,提示 热证 组动 物
清 V G 、 胃组 织 b G E F F F的 含 量 。结 果 热 证 模 型 大 鼠 血 清
广 泛 ,具 有 各 种 重 要 的 生 理 功 能 。 内源 性 P E 是 P 的 G G
~
VG E F、胃组织 b G F F含量均显著 升高 ,大黄黄连泻 心汤 、
理 中丸可分别显 著升高热证组 、 寒证组 V G 、 F F含量 , E FbG
活力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MD A在水应激 胃溃疡组 、
水应激 胃溃 疡热 证组 、单纯热 证组 与与 空 白比较含 量 明 显 升高 ,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且 以水应 激 胃溃疡 热证组 升 高最 为显著 ; 大黄 黄连 泻心 汤 、理 中丸可 选择性 针对
相应 的寒性 、热性模 型体现 出对 自由基代 谢的调节 作用 。
水 浸应 激 型 胃溃 疡寒 、热 证模 型 存在 自由基 代谢 异常 , 该 作者认为 MD A可作为水 浸应激型 胃溃疡热证 的微 观指 征。柴剑波 等 ] 为探讨 热证模型 大 鼠血清 V G E F、胃组 织 bG F F含 量 的影 响 ,采 用 酶联 免疫 法检 测 受试 大 鼠血
病证结合模 型的治疗上体现 了有选择性 的证治效应 ,对热 证模型有选择性 体现 了相应方治疗相应证的证治规 律 ,佐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内蒙古中医药文献研究生进行“医—患”检查练习,使学生就能够清楚眼部的体征。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除达到增强理解和加深记忆外,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3示教练习、组织有序:项目有视力检查、色觉检查、结膜囊冲洗法、滴眼药水法、涂眼药膏法、泪道冲洗法、外耳道清洁法、外耳道滴药法、鼻腔滴药法等。
采用的方法为:①课前准备:讲授适应症、禁忌证、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②示教练习:教师示教应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标准、示教设备要齐全,练习用具数量及完好程度要有保障。
根据情况组织全班同学示教练习和分组示教练习。
如远视力检查,采取全班示教—分组练习;如滴眼药水法、鼻腔滴药法,全班分4组,每组1位教师先示教,然后2位学生一组互换练习。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练习;在分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实践操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不规范的操作予以及时纠正。
③课堂考核评价。
考核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激励机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约15分钟进行,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随机抽取几对同学采用“真人真做”,先由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对不足、不规范的操作给予补充和纠正;对表现好、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也应该进行自我评价,充分发挥课堂小结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与促进作用。
3.4利用录像、充实教学:项目有眼科常用检查法、眼科护理管理、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法、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口腔科常用检查及口腔保健等。
通过录像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解决了实践教学的困难。
今后还要鼓励教师制作必要的操作技能标准录像带和多媒体课件。
3.5肢体语言、生动课堂:教师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来体现所讲授的内容,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授鼻出血的简易止血方法时(指压止血法)、鼻科病人的护理正确擤鼻法时,若仅从理论上讲听起来很抽象、乏味。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近况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近况中医证候模型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思想指导下,运用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把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在动物身上加以模拟复制而成,是中医学人体证候的具体再现。
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现已建立了40多类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1]。
本文对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加以论述,以便从中把握模型的动态变化,为今后建立更合理的中医动物模型打下良好的基础[2]。
1 脏腑兼病证动物模型人体各脏腑之间,即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腑同时发病者称为脏腑兼病,脏腑兼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证候也较为复杂。
1.1 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肝郁脾虚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上又称肝脾不和证。
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科研人员取雄性大白鼠,体重220~300g,在实验第一天及第四天腹部皮下注射纯CC14花生油溶液,每次剂量0.5ml/100mg体重。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一般表现并进行有关机能生化测定,第六日处死,取肝、肠作组织学与组化学观察。
1.2 肝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肝肾阳虚证是指肝肾阳气亏虚,温化失衡,表现以泄泻和水肿为主证的虚寒证候。
张永华等选择健康小白鼠620只,每只体重22~27g,日龄30~35天,随机分11批,每批又分造型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喂正常饲料,造型组喂造型饲料(即每3g正常饲料含相当于1g生大黄的煎出液)。
采取每只小鼠单独自食喂养法,每日分次定时供给饲料3g,量不足时由正常饲料补充,待虚证形成后(一般要7~9天),停用造型饲料,将造型小鼠再分成自然恢复组与药物复健组。
1.3 少阴病肾阳虚水停证动物模型心肾阳虚证是指由于心肾阳虚气虚衰,温运无力至血行淤滞,水湿内停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龙新生等选择体重2.5~3.5kg新西兰兔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
造模运动先灌服寒凉药7天,剂量为7ml/mg,停灌寒凉药的次日,将兔固定于手术台,在无菌操作手术下,暴露出心脏,在冠状动脉起始部下0.5cm 处,用丝线结扎处的下方约1cm处再行结扎,然后用血管分离钳分离主动脉,用自制缩窄环套住外主动脉,使两端相连。
论湿热证本质探讨——动物模型的选择
参 考文献
[ ] 马龙安 , 畅. 1 舒 大黄牡丹皮 汤临床应用体会[ ]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 1 ( )4 . 0 2,8 2 : 1
g生黄芪 2 , , 0g党参 1 , 0g 当归 1 , 0g 生地 1 , 2g7付。 服用 中药 一周后 二诊 时 , 患者 剑 突下 包块 明显变 小
( 收稿 日期 :0 0— 5—1 21 0 0)
论 湿 热 证 本 质 探 讨 — — 动 物 模 型 的 选 择
齐文杰 张淑 文 王 宝恩 (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北 京友谊 医院感 染 内科
的一 类征候 群 , 为临床 常见 病证 , 做 因其 病情 缠绵 、 治疗 发现 急性 重症 胰腺 炎 大 鼠模 型 在病 情 的发 展 过程 中可
困难 、 预后 不佳 而成 为 中西 医结合 领 域 的研究 热 点 。清 以出现 明显 的湿热证 候 一“ 苔厚腻 或黄腻 ”, 此我们 舌 故 代 叶天士说 “ 热得 湿 而 热 愈 炽 , 得热 而湿 愈 横 。湿 热 认为 急性 重症胰 腺 炎 大 鼠可 能是 一 个 更 理 想 的探 讨 湿 湿 两分, 其病 轻 而缓 , 湿热 交合 , 其病 重而 速 。 中西 医 结合 热证 的动 物模 型 , 在此基 础 上进行 了湿热 证 病机 的深 ” 并 和 中医现代 化 的发展 促 进 了湿 热证 证 型实 质 的研 究 , 入探 讨 而证 型实质 研 究 的关 键 在 于动 物 模 型 的选 择 。有 关 文 献 大多采 用综 合 因 素造 模 , 即高 温 、 湿 环境 及 高 脂 饮 高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医动物证候模型的研究已有50多年。
但其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尚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就中医证候模型的分类与评价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为动物证候模型的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
标签:动物模型;证候动物模型不管是在临床研究、基础科研、中药药理药效的研究上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是科研实验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
证候是一组互有联系的症状或体征的集合,是对疾病发展阶段或类型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
辨证则是对临床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判别为某一证候的过程。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研究和处理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更是在中医药研究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中医证候模型的分类1 中医病因模型中医病因模型是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指导基础下,把中医学病因施加于动物身上,来达到模拟出符合中医学特征的动物模型。
分为单因素造模和多因素造模两种。
如利用苦寒泻下的原则,用大黄、芒硝、番泻叶、玄明粉等苦寒泻下药物,以水浸煎剂灌胃实验动物以制造脾虚型模型。
曲长江[1]等利用100%大黄煎剂、100%番泻叶煎剂、游泳2-5分钟分别和叠加于昆明小鼠,从IgM、IgM含量,IL-2、NK细胞活性,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率,T细胞亚群比例,淋巴细胞转化率等项指标上评价不同的复制脾虚模型的方法的优劣。
2 西医病理模型根据西药产生的副作用类似中医证候临床表现,建立动物模型。
方法有化学因素刺激、生物因素刺激、物理机械因素刺激。
化学因素刺激:金莉[2]等采用利血平股四头肌注射法,每日1次、连续14日后小鼠模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等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同时小鼠出现畏寒、肢冷、发抖、蜷缩不动、食欲下降、大便稀等临床表现,并辨证认为是脾虚血瘀模型。
本法实质上是使动物慢性利血平化,动物所表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与中医脾气虚证有相似之处。
张子怡[3]等制造肾阳虚证大鼠模型采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mg/100g)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
中医“湿热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首先,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指标尚未完全统一,可能影响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其次,针对湿热证的发病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其内在作用机理;最后,针对湿热证的治疗方法尚缺乏特异性药物筛选和评价体 系,需要加强相关研究。
结论
中医“湿热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在揭示湿热证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未来研究应重视动物模型制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深入探讨湿热证的发病机制,并加强特异性药物筛选和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期为 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感谢观看
参考内容
一、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患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更好地理解 这种疾病,并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使用动物模型进行了一系列 的研究。这些模型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也可以用于 评估新药物和治疗策略的效果。本次演示将探讨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 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近年来,湿热证动物模型制备主要涉及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等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通常以外感湿邪和热邪作为主要刺激因素,通过对动物 进行特定环境控制、饲料调整等手段,模拟人体湿热环境,进而观察湿热邪气对 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同时,针对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 改变,采用相应的检测指标进行评估,如血清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此 外,针对湿热证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药药理学方法对药物进行筛选和评价,为临 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五、结论
动物模型在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通过使用基因工程模型 和饮食诱导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并评估新药 物和治疗策略的效果。此外,通过使用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中医证候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并为开发新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未来,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性研究使用动物模型来深入探讨 2型糖尿病的奥秘。
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
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中醫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熟,标准化中医动物模型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本文基于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通过分析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对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评价,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从组织、分子、免疫等方面探讨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为研究湿热证提供理论与实验参考。
标签:湿热证;动物模型目前,中医药逐渐被国内外学者重视,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逐渐也被凸显,需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多数的中医理论方法和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和阐释。
其中,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尤为重要,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中医动物模型是依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利用特定的致病因素,在动物身上复制出与人类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的证候[1]。
最早的中医动物模型是中医理论模型,到了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便记载了中医实体模型,及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医动物模型被逐步地建立和复制,对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及理论的形成发展及诊疗水平,如果利用人与动物的生理病理共同特征,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从现代的分子生物学等不同方面建立中医动物模型,以阐释和明确中医理论实质,将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标准化中医动物模型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2]。
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中医湿热证的重中之重,本文对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医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应用提供参考。
1 中医湿热证溯源湿热既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又是疾病过程中机体的特殊病理状态。
中医对湿热证的认识在古医籍中早有记载,《素问》中提到:“四之气,褥暑湿热相搏,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痒而为附肿”;《脉经》云:“伤寒有湿温,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搏,则发湿温。
及至明清时期,湿热证更加为人们所熟知。
如薛生白所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同时外邪犯肺,胸闷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又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湿热证总以脾胃虚弱为内因,外邪侵袭为诱因。
中气虚对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V
中气虚对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V(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田杰黄琴吴红张雅丽杨春英谭芸【摘要】目的观察中气虚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TC,TG,TNF-α含量影响,探讨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的实质。
方法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
首先建立中气虚动物模型,然后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造成湿重于热模型;分别灌服相应汤剂后,测定大鼠血清中TC,TG和TNF-α的含量。
结果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模型大鼠血清TC,TG明显增高,TNF-α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湿重于热反证组经三仁汤治疗后,大鼠血清中TC,TG,TNF-α均明显下降。
结论中气虚使湿重于热模型大鼠血中血脂较湿热模型组明显增高,而TNF-α增高不如湿热模型组,提示血脂可能与“湿”关系密切,TC,TG与TNF-α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温病湿热证湿热转化的关键。
【关键词】湿重于热中气虚血脂肿瘤坏死因子动物实验中医学认为:“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本研究通过多因素复合造成湿热证模型,观察中气虚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中TC,TG和TNF-α的影响,探讨湿热证湿热转化的关键及温病湿热证湿重于热的实质。
1 材料1.1 动物健康Wister大鼠40只,雌雄兼用,体重(200±20) g,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品及主要试剂生大黄煎剂600 ml,生药浓度为2 g/ml,三仁汤煎剂100 ml,生药浓度为1 g/ml,4℃冰箱保存,药物由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制剂室提供;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浓度为107个/ml,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TC,TG试剂盒由上海合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NF-α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提供。
1.3 造模箱由贵阳中医学院设备科设计制造,自动调温调湿,箱内控制温度(33±2)℃,相对湿度(93±3)%。
大鼠肾炎湿热证血尿模型的实验研究
大鼠肾炎湿热证血尿模型的实验研究大鼠肾炎湿热证血尿模型的实验研究引言: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常出现尿液异常,如血尿、尿蛋白等。
肾炎湿热证是中医学中对于肾炎特定证候的描述,常伴有血尿症状。
为了深入研究肾炎的病理机制及湿热证相关成因,本研究旨在建立大鼠肾炎湿热证血尿的实验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1. 建立模型所用的动物:选用健康雄性大鼠50只,即将体重在200-250g之间的雄性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
2. 模型的建立:将第一组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他四组继续操作。
第二组通过尾静脉注射10 ml/kg地高辛溶液,模拟湿热证湿毒病因。
第三组通过尾静脉注射10 ml/kg秧草酸,模拟湿热证热毒病因。
第四组通过尾静脉注射10 ml/kg地高辛溶液和秧草酸混合,模拟湿热证湿毒和热毒共存病因。
3. 实验指标:每组分别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一般症状、尿液颜色、尿液蛋白含量、尿液中红细胞数量等指标。
4. 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比较,并以P值小于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1. 对照组大鼠表现正常,尿液无明显异常。
2. 湿毒组大鼠出现尿液颜色深黄、蛋白含量增加、明显血尿症状。
3. 热毒组大鼠尿液颜色变浅、蛋白含量增加,但无明显血尿症状。
4. 湿毒和热毒共存组大鼠尿液颜色变浅、明显血尿症状、尿液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讨论:通过对大鼠进行模拟湿热证疾病因素的注射,成功建立了大鼠肾炎湿热证血尿模型。
该模型模拟了湿毒、热毒和湿热共存病因对肾炎的影响,通过观察尿液颜色、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量等指标发现,湿毒和湿热共存组表现出最明显的病理改变。
这与中医肾炎湿热证的症状特点相一致,为深入研究湿热证肾炎的病理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肾炎湿热证血尿模型,并通过实验观察得出湿毒和湿热共存对肾炎的影响最为显著。
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湿热证肾炎的发病机制及寻找相应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并为中医湿热证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研究进展
・1870・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11月第18卷第11期JETCM.Nov.2009,V01.18,No.11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研究进展张淑英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09)11—1870—03【关键词】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质研究脾胃湿热证乃脾胃实证中的常见证型,有发病隐匿渐进、病情缠绵难愈易反复的特点,其主症为舌质红,苔黄腻;脘腹痛满或胀或痛或灼热;u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小爽。
次症为肢体困重;身热不扬或汉出不解;口苦而黏;恶心欲吐;脉濡数“I。
目前,脾胃湿热}正发病呈上升趋势,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忙l,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发病率低于肝胃不和,高于肝胃郁热、肝郁脾虚等其他5种证候。
为了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确立脾胃湿热证的辨证依据及相关客观化指标,以明确脾胃湿热证的诊疗和疗效判断标准,许多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中医辨证论治1.1病因病机多数医家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类似中医的邪气致病,尤以“湿邪”与“火热之邪”为主,是脾胃湿热证的外因之一131。
吴娟等¨1将脾胃湿热证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湿热之邪和Hp为外因,饮食不调、情志内伤、劳逸失度、药物所伤为内网。
朱星等…认为外因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劳逸失度。
内因为他脏病变累及脾胃,如胆腑病变而致脾胃湿热证者以及脾胃升降失司,而致脾胃湿热内生者。
脾胃湿热证以脾胃病变为中心,以脾胃功能失调为其主要病机的观点已达成共识1410劳绍贤等№1总结认为,内外合邪、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化热为脾胃湿热证的病机特点。
1.2诊断与辨证劳绍贤等‘eI认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涉及的病种相对较多,影响因素复杂,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和针对性,故进一步总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诊断标准如下: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大便溏、纳呆4个主症以及口苦而黏、胸闷、口渴少饮、肢体困重、恶心5个次症。
慢性肾病湿热证实验研究进展
指标 , 并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 分析 , 出研 究思路 和方向 , 临床研 究提供理论依据 。 提 为
【 键 词 】 慢 性 肾病 ; 热 证 ; 关 湿 实验 研 究 ; 观 指 标 微
f 图分 类 号 】 R 5 . 【 献标 识码 】 A [ 编 号 】 17 — 5 X 2 1 1- l7 0 中 26 5 文 文章 6 2 9 1 ( 00)10 l— 3
No e v mbe .01 r2 0
慢 性 肾 病 湿 燕 证 实 验 研 究 进 展
李春 庆 孙 , (. 京 中医药 大 学 , 苏 1 南 江 南京 伟 周 , 栋 南京 20 2 ) 10 9 202 ;. 省 中 医院 , 109 2江苏 江苏
【 要 】 湿 热 证 是 水 湿 内停 的 病 理 产物 , 可 成 为 新 的 致 病 因 素 , 文 在 探 讨 慢 性 肾病 湿 热 证 病 因病 机 基 础 上 , 论 了 摘 又 本 讨 慢 性 肾病 湿 热证 在 实验 动 物 模 型 、 织病 理 、 疫 、 子 生 物 学 、 谢 、 液 流 变 学 等 方 面 的进 展 , 结 了 肾 病 湿 热 证 的微 观 组 免 分 代 血 总
“ 诸水肿者 , 湿热之相兼也 。“ ” 湿热相搏 , 则怫热痞膈 , 小便不
利而水肿也 。 ( 素问玄机原病式 ・ ”《 热类》 “ )诸腹胀 大 ,皆属 于热 ” 湿热 交织 , 液代谢 失 职 , “ 。 水 故 小便 不利 而水肿 也 ”
律很有必要。 近年来 , 国内学者运用现代研究方法 , 对肾病湿
肾 中血络 , 脉络破损 , 血不 归经 , 或湿热困脾 , 肾两虚不 能 脾 摄血 , 均可引起血尿 。 可为 肉眼血尿, 亦可表现为镜下血尿 。 1 湿 热之 邪与水 肿 . 3 古人早 就认识 到湿热 可导致水 肿。
急性重症胰腺炎湿热证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急性重症胰腺 炎大鼠模型是 一个
更符合临床急性热性病湿热证发 病过程 的动物模 型, 为湿热证 的证 型实质探 讨提 供 了较 为理想 的动 物模 型。
c ns de e s a m a k rt v ua e da p— a y d o e o ni a o e . t r i i e n o t r e o i r d a r e o e a l t m he t s n r m ft he a m l m d 1 Ra swe e d v d d i t e h
摘要 :目的
通过制作 急性 重症 胰腺 炎大 鼠模型, 索急性热性病湿热证动物模 型。方法 探
采用 5 的牛磺 胆酸 %
钠逆行胆胰管注入制作 大鼠急性 重症胰腺 炎模 型。观察造模后动物体 重、体温 、 精神 、大便、舌苔等, 以舌苔厚腻 作
为评价动物模型湿热证存在 的指标 。大鼠随机 分为模型组 、假手 术对 照组 、正常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根据 舌苔 是否厚腻 分为舌苔厚腻组 ( A组) 舌苔正常组 ( 和 B组) 。进行血淀粉酶 、内毒素 、肿瘤坏死 因子 (N ) T F 测定及胰 腺病理
h i o a r a uc f5 t e b l p nc e tc d t o % s di a o ho at . e bo y we g t e p r t e i i o um t ur c l e Th d i h ,t m e a ur ,m e t l s a us s o l , n a t t , t o s
C ic l a e dcn , e i r n s i Hop tlC p tl dc l nv ri , e i 0 0 0 C i J r i r i e B in F i d hp s i , a i i ies y B in 1 0 5 , hn ta C Me i j g e a a Me a U t jg a Ab ta t sr c :Ob e t e T x l r n ma o ei g o c t e e ie s t a — e t s n r m e b j ci o e p o e a i l v m d l f u e fv r d s a e wi d mp h a y d o y n a h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0 6年 1 0月第 4 卷第 1 1 0期
【 献综 述 】 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 病 湿 热 证 的 临床 和 实 验 研究 进 展
廖 荣鑫 周 福 生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广 东 广 州 5 0 0 I 14 5 关 键 词 温 病 湿 热 证 临 床 研 究 实 验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别 ,而见 上焦 湿热 、湿热 中阻 、下 焦 湿热 、肝 胆 湿 热
3 湿热证 动 物模 型 的复制 3 1 湿 阻证 动 物模 型 :郭 金 龙u . 根 据 湿 阻 的 致病 因
素 有外湿 、内湿 的不 同 ,模 拟 了伤 于外 湿 和 内湿 的 实
验 环境 ,一 方面 ,通过 提高 空 气湿 度 和 温 度 ,模 拟 长 夏 季节气 候 ,制 造外 湿 ;另 一 方 面 ,以过 食 猪脂 、蜂 蜜 的方法 损 伤脾 胃 ,制 造 内湿 ,据此 成 功 地 复制 了大
消 化功 能 以及 健脾 祛湿 方药 的影 响 。
3 2 温病 湿热 证 动 物模 型 :王 新 华l_ 郭 金 龙 复 制 . _ 在 l 8
湿 阻证 动物 模 型方 法 基 础 上 ,加 用 大 肠 杆 菌 内毒 素 , 以气候 、饮食 、感 染 等多 因素 模 拟建 立 了温病 大 白兔 湿 热证 动 物 模 型 。吴 仕 九 等 l _ l 气 候 、饮 食 、感 染 以 ( 鼠伤寒 沙 门多 菌 ) 等 多 因素 造 成 了大 鼠湿 热 证 动 物 模 型 。而程 方平 等lj _ 亦运 用气 候 、饮食 、感 染 ( 肠 2 o 大 杆 菌 )加 中药等 多 因素造 成 了大 白兔 温病 湿 重 于热 证
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和评价
● 一些病、证结合模型的重点探讨
焦虑抑郁相关证候模型:
营养过剩相关证候模型:
湿(热)相关证候模型:
惊恐相关证候模型:
寒、热证候模型:
张六通——外邪模型:
● “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病、证结合模 型
● 建立新的证候模型
“极端气候”相关证候模型:
“瘀热”证候模型:
肝郁化火证候模型:
■ 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创新性研究之一: 真正的局部辨证 ■ 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创新性研究之二: 真正的微观辨证
(二)扩展到气虚证和阳虚证
(1)胃粘膜肠化;
(9)心肌肥厚;
(2)恶性肿瘤;
(10)高血压动脉改变;
(3)中枢神经系统;
(11)动脉粥样硬化;
(4)植物神经系统;
(12)造血系统;
(5)自身免疫;
(13)粘液腺化生;
(6)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14)病位;
(7)男性性激素;
(15)疼痛;
(8)环核苷酸;
○ 模型辨证。 ○ 体质筛选。 ○ 全时段辨证。 ○ 多角度治疗反证。 ○ 以病带证。
体质筛选:
以病带证:
二、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 创新性研究之一:真正的局部辨证
(一)局部证候病理与整体证候病理 在性质和程度上往往不一致
再看例子:
糖尿病 前列腺癌 甲状腺癌
(二)所以,必须有真正的局部辨证: 尊重局部
肝脏证候 肝病(肝有病,病在肝) 伤魂 邪热伤肝 邪热伤肝、可治 邪热伤肝、不可治 肝病、虚 春、肝病 春、肝秋病 春、肝今病 春、肺之乘肝 春、心之乘肝 春、肾之乘肝 春、脾之乘肝 春、肝死
心脏证候 心病(心有病,病在心) 伤神 实热伤心 实热伤心、可治 实热伤心、不可治 心病、虚 夏、心病 夏、心冬病 夏、心今病 夏、肾乘心 夏、肝之乘心 夏、脾乘心 夏、肺之乘心 夏、心死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吴清;莫秀梅;陈达灿;晏烽根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22(17)8
【摘要】湿,属六气之一。
湿证是指具有湿之特性的各种不同证候。
近年来,湿证是中医证候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证候的构建是中医与现代医
学的桥梁和纽带。
构建能客观体现及反映湿证的动物模型是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立足点。
目前,已有很多的中医湿证实验室研究报道,尤其在各种中医湿证动
物模型的构建及相关指标的检测。
现对中医湿证的理论源流、湿证动物模型分类及湿证模型检测指标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研究提供参考及启示,以期为湿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湿证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总页数】8页(P1184-1191)
【作者】吴清;莫秀梅;陈达灿;晏烽根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8
【相关文献】
1.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中医及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研究进展
3.中医及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
征不孕症研究进展4.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5.腹膜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的干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免疫指标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免疫指标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采用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不同免疫指标的检测与比较。
预期结果可为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免疫指标;机制研究;防治【引言】温病湿热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之一。
其主要病因为湿、热两种外邪侵袭体内,导致机体阴阳失调,从而引起各种病态反应。
目前,温病湿热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病因、病程、症状、治疗都已有了很多深入的研究。
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外界侵犯的重要防御系统。
当温病湿热证侵袭人体时,往往会降低人体的免疫水平,导致机体防御力下降,从而诱发其他疾病。
因此,深入研究温病湿热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于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大鼠模型,探究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通过大鼠模型,模拟出温病湿热证状态,观察模型组大鼠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2) 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3) 提出温病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措施。
2. 研究方法(1) 建立大鼠温病湿热证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温病湿热证建模方法,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2) 实验指标检测:采用ELISA法、免疫荧光法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计数、血清IgG、IgM、IgA水平、血清亚种比例、T、B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凋亡相关蛋白等免疫相关指标。
(3)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图表展示。
【预期结果】通过本次实验,预期得到以下结果:(1)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验证;(2) 实验组大鼠体内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血清IgG、IgM、IgA水平、血清亚种比例等;(3) 温病湿热证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4) 针对温病湿热证相关疾病的防治措施。
中医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研究
中医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研究
吴仕九;杨运高;佟丽;杨钦河;刘立;陈江华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1(42)9
【摘要】中医温病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基础研究内容为两部分:一是研制湿热证动物模型;二是进行清热祛湿法的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以中医温病经典理论为指导,在五种因素,六种造模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因素(饮食+气候环境+致病生物因子)造模方法,所复制成的湿热证模型,无论从发病条件、病变脏腑,还是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型,具有重复性好及操作简单的特点。
【总页数】3页(P553-555)
【关键词】湿热;中医病机;造模方案;动物模型;湿病
【作者】吴仕九;杨运高;佟丽;杨钦河;刘立;陈江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一体化病证结合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医证候属性研究 [J], 冉秋;何建成
2.基于系统生物学和病证结合模型对中医证候表征的研究 [J], 刘进娜;谢鸣;赵静;杨宏晔;沈俊辉;王帮众;刘碧原;张媛凤;
3.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证候分类模型应用研究 [J], 许立辉;王池社;许林涛
4.用以药测证原理研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 [J], 孙景波;华荣;曾星;欧润妹;邓时贵;巫志峰;黄培新
5.网络证候学概念的提出及中医证候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与应用研究 [J], 于春泉;李正;边育红;李遇伯;所同川;王泓午;李先涛;高杉;李琳;王贤良;徐强;宋光明;李春洁;张虹;张砚;刘丹;徐一兰;高树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素, 环境、 饮食是重要辅助 因素 。 慕澜等[ 列采用综合因素
( 食 +气 候 +致病 生 物 因子 ) 成 大 肠 湿 热 证 大 鼠模 型 。 饮 造 吕文 亮 等 [ 采 用 饮 食 +苦 寒 药 +气 候 +生物 因 子 综 合 造 模 法 , 实验 用 新西 兰大 白兔 灌 服 油 脂 加 大 黄 末 1 , 将 0d后
维普资讯
荫 ‘ 0 年 2卷 2 伸 盖2 7 第 0 第 0
: Βιβλιοθήκη ! Ⅳ f 0 . : /… … … … … 。 — \ ’ 一
・文
…
献 综
…
述
.
・
√
湿 热证 动物模型及证型实质研 究进展
李赛美 , 王志高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 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 广东 广 州 5 0 0) 145
别 和 共 同作 用 下 , 物 的 症状 、 征 , 围绕 这 些 症 状 、 动 体 并 体 征 观 察 血 浆 内 毒 素含 量 、血 脂 变 化 、 血 清 TF a I — 水 N — 、L i
热型 为最低 ; 而血 中 P E 检测 刚好 相反 ,G : A U脾 胃 G: PE与 P 湿热证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 缪江霞 [ 从微生态角度研 究 9
平 ,以及与 消化 密切 相关 的肝脏 、结 肠组织 中 TF 眠 N一
I— m N L IR A的表 达 。认 为 内 毒 素 是 形 成 典 型 湿 热 { 正的主 要
I一 L 6水平 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 ,湿热证 多见 以上指标增 高, 且与 A T的变化规律一致 。 L 常淑枫等[ “ 采用多因素复 合造模方法, 复制温病湿热 证大 鼠模 型, 内毒素 (T 、 对 E ) 小 肠D 一木糖吸收率 、 大便常规 、 大便菌群 涂片 、 谷丙转氨酶
吴 仕 九 等 [ 对 6种 不 同 造模 方 法 比 1 ] 显 示 A U患 者 胃液 中 P E 低 于 正 常对 照 组 , 且 以脾 胃湿 P G:
i i 综 合 因 素造 模 .
较, 认为以饮 食因素 +气候环境 +致病 生物 因子 ( 鼠伤 寒 沙门 氏菌感染) 的综合 因素实验方法造成温病湿热 证大 鼠 模型较理想 。 丁辉[ 观察了湿热环境 、 z 肥甘饮食、 内毒素分
湿热 证 是近 年 来 研 究 的热 点 , 动 物 模 型 及 证 型 实 质 其
2 证 型 实质 研 究 2 i 湿 热 证 与 炎症 . 李 俊 等 探 讨 胃液 及 血 前 列 腺 素 E :
研究 已取得阶段性成绩 , 现综述如下:
1 动物 模 型
(G :水平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脾 胃湿热证的关系 。结果 P E)
摘 要 湿热证 病症 实质 的研 究涉及病毒 、 细菌感染、 免疫 、 代谢等 多方面, 湿热证 已成为近年来 的研 究热 点 。通过对 近几年来相关丈献的整理 , 从湿热证 的动物模 型和证型 实质 2方面加 以阐述 , 意在拓宽思路 , 以提 高
中 医疑 难 病证 防治 水平 。
关键词 实验动 物; 造模 ; 湿热证 ; 证型 实质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2 1 3 R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 5 (O 7 0— 0 8 0 1 0— 82 2 O ) 2 0 5— 2
妇科 疾 患 之 湿 热 证 , 为 微 生 态 平 衡 与湿 热 证 形 成 有相 关 认
性, 可以通过测定妇科湿热证 患者 微生态指标 ( 阴道菌 群 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 ,并与其他证型对照来探讨湿 热
证 部 分 实 质 。季 探 讨 肝胆 湿 热 证 与 血 清 H 、N - 、 A T F a
放入人工造模箱 ( 度 3 " 湿 度 9% 3d 兔耳静脉注射 温 6C, 5 ) ,
大肠 杆菌 , 而造成脾 胃湿热证 模型 。王瑾等 [ 从“ ” 从 5 湿
(L ) G B 等指标进行检测和病理观察。结果经用三仁 汤治疗 后症状渐趋好转 , 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而模型组则症 状加重甚 至死亡 。 三仁汤对湿热证血浆内毒素 的廓清作用 可能与抑制细菌繁殖 、 复肠道 黏膜屏障功 能、 恢 加快肝 脏 功能恢复、 增强机体对 内毒素的清除能力有关 。 2 2 湿热 证与免疫 . 杨春波等 [ 1 发现 , 慢性胃炎湿热证 患者淋 巴细胞亚群在 胃黏膜和外周血的免疫反应 明显加强, H 感染是引起胃黏膜免疫反应 的主要原因。陈江华等 P n测 定湿热病人的体液免疫水平 , 结果显示病人血清中的 I 、 IA IM C 显著高于正常人, c 则不明显。谢学军[ g 、g 、。 而 “检 测 13 慢性肝炎 ( 0例 辨证为肝郁脾虚和 肝胆湿热) 患者 的 外周 血 自然杀伤细胞 (I 活性 , N) ( 并与 3 0例健康人对照, 结 果 2 、 型患者 N 活性都显著降低 , 种证 I ( 而慢迁肝 , 肝胆湿热 证显著低于肝郁脾虚证。 强调扶正祛邪 是治疗慢性肝炎的 重要治则。熊宁宁等[ 1 认为慢性肾炎湿 热病理的基础 是 免疫反应 , 点为 C C及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 特 I 2 3 湿热证与 内分泌 、 . 代谢 欧阳宏等 m 选取脾 胃湿 热 证患者 3 例 , 1 服用 自拟清浊 安中汤进行治疗 , 以放射免疫
“ ” 邪毒” 热 和“ 3个方面模拟湿热病发病条件 , 对大 鼠施加 各种处理 因素 。单纯 改变饮食环境条件 , 鼠 SD活性 改 大 O 变 ,D M A水平无显著变化。在 3个条件 因素同时作用下 , 模 型大 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 改变 ,大 鼠红细胞 c 受体 数 降低 , 而免疫复合物花环数升高。结论认为临床湿 热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