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题

合集下载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

专题七实验与探究第1讲教材基础实验直击考纲能独立完成“实验考查内容”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判断下列有关观察类实验的叙述(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若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时,则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要调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放大光圈(2013·上海,13)(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2008·上海,16C)( ×)(3)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 g/mL和0.3 g/mL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预期结果是在0.2 g/mL 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2010·江苏,19①)( ×)(4)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用龙胆紫染液染色,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2011·福建,26Ⅱ④改编)( ×)(5)若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可通过“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D)( √) 2.判断下列有关探究类实验的叙述(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2010·四川,2A)( ×)(2)若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材料与试剂:前者为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而后者为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2013·江苏,23AC)( ×)(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2013·重庆,3C)( ×)(4)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2009·福建,1B)( ×)(5)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2010·江苏,19④)( ×)(6)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可减少实验误差( 2013·福建,4B)( ×)3.判断下列有关鉴定类实验的叙述(1)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应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2011·新课标全国,6B)( ×)(2)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应用的试剂是甲基绿,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2011·新课标全国,6C)( ×)(3)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2010·四川,2D)( ×)(4)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2009·江苏,21A)( ×)(5)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如下图)表明,Ⅳ为叶绿素a,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2010·四川,2B和2013·广东,6A改编)( ×)(6)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2013·重庆卷,3D)( √) 4.判断下列有关模拟调查类实验的叙述(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中考物理实验精练精解专题实验题7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含解析

中考物理实验精练精解专题实验题7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含解析

实验题7 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一.实验:《探究某物质熔化的特点》【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注意事项】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

2. 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

3. 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4. 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平滑曲线相连。

5. 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二.真题精练1.(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真题)小明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和图乙两套实验装置器材的组装顺序都是由下至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酒精灯用________;(2)小明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海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海波________;(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实验要经历的七个探究要素。

请把下列五个探究要素按照探究实验过程的顺序正确排序______( 只填字母);A.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评估 D.分析与论证 E.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4)如图乙,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中,中心有孔的纸板,除了有固定温度计的作用,还有______的作用,从而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5)如图丙,小明完成实验后,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中____(选填“AB”、“BC” 或“CD”)段图象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

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

专题七实验探究题1.(2022烟台)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图1 图2[查阅资料]硝酸铜溶液呈蓝色,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硝酸锌溶液呈无色。

[实验一]同学们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

(2)你认为通过上述图1所示的三个实验能否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能(填“能”或“不能”)。

[实验二]在完成实验一的过程中,同学们将试管①②③内反应后的物质都倒入废液缸中(如图2)。

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混合物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

待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3)小明将铁丝放入浅绿色滤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没有发生变化。

由此判断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Zn(NO3)2、Fe(NO3)2(填化学式)。

(4)探究滤渣的成分[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小明的猜想:银、铜、铁、锌。

你的猜想:猜想Ⅰ: 银、铜;猜想Ⅱ:银、铜、铁。

[分析思考]同学们认为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结合上述的实验现象分析,小明的猜想不正确的原因是锌与硝酸亚铁不能共存。

[进行实验]实验证明猜想Ⅱ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反思交流]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2022威海)探究与实践——制作松花蛋松花蛋也叫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小明看到妈妈用皮蛋粉制作皮蛋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配制皮蛋粉在妈妈的指导下,小明将“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提出问题]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生石灰、熟石灰与水混合后均能放出热量,但放出的热量不同。

[实验探究]常温下,将“石灰”、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加入水中,测量固体加入前后温度的变化情况。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实验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实验

常用语言模板: 选择长势相同 大小相似的同种 长势相同、 常用语言模板:①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A、B、C 等;② 等量分组 、 、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 各加入等量的某 等量 溶液; 选择年龄 体重(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年龄、 性别)、 溶液;③选择年龄、体重 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1、2、3 等。 随机等量分组 、 、 (2)对照处理: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 对照处理: 对照处理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 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养、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相同”“适宜
(3)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①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②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 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 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 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实验,求得平均值。 实验,求得平均值。 ③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算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菌。 ④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 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8单元 微专题七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8单元 微专题七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

微专题七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题型一膜电位的测量及变化曲线分析测量装置电位变化曲线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相同位置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不同位置(a、b两点)若减小a、b两点间的距离,则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两个波峰重叠,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不同位置(a、b两点)若减小a、b两点间的距离,则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两个波峰重叠,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跟踪训练1.(2022·常德高三市级重点高中联考)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

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B.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处处于未兴奋状态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B解析丙图表示先后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动作电位,由图可知,表1可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A正确;由图可知,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说明d处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此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C正确;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处于静息状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正确。

2.研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如图甲所示。

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树突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组成B.神经元维持-68 mV膜电位时,膜内的K+浓度比膜外的高C.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直接引发的Na+内流D.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引发的Na+内流答案A解析神经元维持-68 mV膜电位时,为静息电位状态,此时,膜内的K+浓度比膜外的高,B正确;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使钠离子通道打开,引发的Na+内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与细胞体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的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

高中化学微专题07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

高中化学微专题07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

微专题07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及应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方法一、依据反应原理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遵循以下规律(简称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方法二、根据“三表”来判断(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3)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方法三、依据“两池”判断(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

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在阳极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即是还原性强弱顺序。

在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Zn2+>Al3+>Mg2+>Na+>Ca2+>K+,即是氧化性强弱顺序。

方法四、依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高、低来进行判断,反应条件越低,性质越强;若氧化产物价态不同,则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法五、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判断。

(1)一般来讲,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2SO4> H2SO3;还原性:H2S> SO2。

又如氧化性:Fe3+> Fe2+> Fe,还原性反之。

(2)在和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氧化)的程度越大,即是化合价降低(或升高)越多,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强。

如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而Fe和S反应只生成FeS,则氧化性:Cl2>S。

2014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专题检测卷: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通用)

2014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专题检测卷: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通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十三)实验与探究(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3·哈尔滨模拟)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2.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C.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D.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的叶肉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3.(2013·烟台模拟)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B.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D.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还原糖鉴定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不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B.格里菲思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使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在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5.取洋葱内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边滴入添加了红墨水分子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进行观察。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及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白色部分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外界溶液B.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红色部分为液泡的细胞液C.视野中红色部分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D.视野中白色部分逐渐缩小,浓度逐渐升高6.(2013·山东高考)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七《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七《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七《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__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经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则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 B=________N.【答案】匀速直线压力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10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实验中第1 次和第2 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 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 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刚开始小英做第1 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 时的摩擦力为______N。

(5)同一组的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上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答案】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压力2、33 2.23.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⑴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__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⑵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⑶观察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⑷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

2024山东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课件)

2024山东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课件)
CuO粉末,振荡
黑__色__固__体__溶__解__,__溶__ 液__由__无__色__变__成__蓝__色__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方案评价】(1)小明认为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其原因是_猜__想__1_ _和__猜__想__3_中__物__质__均__不__能__使__无__色__酚__酞__溶__液__变__色__。 (2)小方认为方案二不能证明猜想三正确,理由是_猜__想__1_、__2_、__3_中__的__溶__质__ _都__能__与__B_a_C_l_2反__应___产__生__白__色__沉__淀__。 (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正确。除此方案外, 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_取__少__量__烧__杯__中__的__溶__液__于__洁__净__的__试__管__中__,__加__入__碳__酸__钠__ _溶__液__,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合__理__即__可__)_(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猜想二:_氯__离__子__(或__C__l-__)_起催化作用 猜想三:水分子起催化作用 【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得出此结 论的依据是_过__氧__化__氢__溶__液__中__本__就__含__有__大__量__水__分__子__。
操作、现象、结论的对应关系(潍坊2考) 例4 化学老师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 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讨论与交流】经过讨论最不合理的猜想是_猜__想__四_,原因是_碳__酸__钠__和__氢_ 氧__化__钙__在__溶__液__中__会__发__生__反__应__生__成__碳__酸__钙__沉__淀__和__氢___氧__化__钠__。

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系统复习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Ⅰ)

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系统复习专题七 实验探究题(Ⅰ)
吸入25 mL稀硫酸。
Ⅲ. 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
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
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200 400 515
x
525
(1)上表中的数据x=_5_2_0_。
【评价反思】(1)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小艳的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 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稀__盐__酸__和__氯__化__钠__都__能__与__硝__酸__银__反__应__生__ _成__氯__化__银__白__色__沉__淀__。 (2)小平的实验中强调“溶液pH≤7”而不是“溶液pH减小”作为判断二 者发生化学反应的理由是_溶__液__p_H__减__小__,__可__能__是__由__于__加__入__稀__盐__酸__后__氢__氧__ _化__钠__溶__液__浓__度__变__小__,__碱__性__减__弱__;__溶__液__p_H_<__7_,__说__明__溶__液__显__酸__性__,__或__溶__液__ _p_H_=__7_,__说__明__溶__液__显__中__性__,__可__证__明__反__应__发__生__,__氢__氧__化__钠__消__失___。
金属的形状
收集50mL氢气 所需时间/s
粉状
60
片状
120
片状
102
片状
110
(1)要比较金属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①__③____。 (2)通过对比实验②③,可得出的结论是_其__他__条__件__一__定__时__,__镁__与__酸__的__反___ _应__速__率__比__铁__快__。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7 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7  实验探究题

专题突破七实验探究题【题型特征】物质的探究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重要题型,以实验题的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猜想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对比能力以及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或偏大,有较好的区分度,失分率高。

【解题策略】做这类题关键还是在于对物质的性质,尤其是酸、碱、盐和单质、氧化物的性质要熟练掌握和运用。

认真审题之后,确定探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探究的问题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一般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除了一定有生成物之外,再看反应物是否过量,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

物质变质问题也有三种情况,包括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全部变质。

类型1物质组成或成分的探究(含标签类)例1(2021百色中考)某校毕业班同学准备进行化学技能操作考试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溶液不可能是A(填序号)。

A.酸溶液 B.碱溶液 C.盐溶液【获得信息】Ⅰ.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Ⅱ.室温(20 ℃)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Ⅲ.NaCl、B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碳酸钠溶液;猜想三:氢氧化钠溶液;猜想四:碳酸氢钠溶液。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根据室温(20 ℃)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无法配制出10%的溶液(合理即可)。

【实验推断】(1)小丽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合理即可)。

(2)小明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静置后,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振荡后无明显现象。

初三化学专题七跨学科综合题与探究综合题试题

初三化学专题七跨学科综合题与探究综合题试题

初三化学专题七跨学科综合题与探究综合题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一. 本周教学内容:专题七:跨学科综合题与探究综合题〔一〕跨学科综合题与探究综合题的特点1. 与语文综合的化学难题例1. “……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者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摘自:仇春霖?万紫千红的花?〕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答复:〔1〕肥皂水的pH_______7〔填“>〞、“<〞或者“=〞〕〔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____________〔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_____________性质相似。

答案:>;食醋;石蕊试液例2.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者中子〕质量的1/1836,下表是教材中的图表。

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的规律,除此以外,还能总结出的规律有:〔每条线上只能填写上1条规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2〕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2. 与物理综合的化学难题,两门学科联络较广。

专题七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专题七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专题七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一、选择题1.[2012·长沙]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湘江中的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D)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它既包括了某一地点的全部生物,又包括了环境。

2.[2012·东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B)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中央大液泡⑥细胞质A.①②③④B.②③⑥C.②③⑤⑥D.②④⑤【解析】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有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而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是看不到的,而动物细胞因没有细胞壁,可以看到细胞膜。

3.[2012·广安]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A) A.肝脏B.肾C.脾D.胰腺4.[2012·长沙]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的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D)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5.[2011·湘潭]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C)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主要成分是分解者。

6.[2010·济南]垂柳和鲤鱼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垂柳没有(B) A.细胞B.系统C.器官D.组织【解析】考查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7.[2011·福州]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A) 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8.[2010·威海]如图Z7-1所示植物的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B)图Z7-1【解析】C选项代表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D选项代表叶的表皮属于组织;B选项代表叶属于器官;A选项代表细胞。

云南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专题7】实验与探究(78页)

云南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专题7】实验与探究(78页)

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
要点探究
要点1 验证性实验探究 例1 [2014· 苏州]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如图TZ7 -1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图TZ7-1
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 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 右 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 光屏向 大 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________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 要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 右 屏上成清晰的像。 (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 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 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 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 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或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 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TZ7-2
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
图TZ个实验,比较图甲和图________ 乙 所示实验,说明 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图甲和图丙所示实验,说明在 压力 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 粗糙 ,摩擦力越大。 ________ (3)小明在进行图乙所示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 0.25 压。当木块 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F摩=______F 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 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 擦力为______ 1.5 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5 N,则木 加速 运动。 块将做________

专题七

专题七

不能选用该材料
健那绿 需要用_______ 染色
实验名称
常用材料 藓类 新鲜的_____ 的叶或者菠 _____ 菜叶、黑藻
选材原因
备注 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
用高倍显 微镜观察 叶绿体
富含叶绿

健那绿 染色后 会掩盖_______
的颜色变化,因此不能 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 来观察线粒体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细 胞的质壁分 离实验 绿叶中色素
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
时间长短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 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 的速率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培养基 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D.在“探究α -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
层析液 _______
实验名称
常用材料
选材原因
备注 应注意观察呈 正方形的根尖 分生区 细胞 _______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
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的
该处细胞具有
很强的
根尖细胞 __________ 分裂增 生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 ________
目的变化 能力
三、高中生物实验方法汇总
构建物理模型法 。 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_______________
④中的核酸应该是DNA,其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的组
成单位是氨基酸,遇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主要承担者,因此③正确。
热点考向 2
实验分析和评价
【典例2】(2013·临沂模拟)某兴趣小组为验证2,4-D对插条生

实验专题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实验专题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实验专题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2.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刻度尺等。

方案四斜槽、大小相等而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重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天平、刻度尺、圆规、三角板等。

3.实验步骤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在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利用等长摆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在光滑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非碰撞端,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使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专题七-全等三角形的探究题

专题七-全等三角形的探究题

专题七-全等三角形的探究题(共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2专题七 全等三角形的综合探究题1.(2011盐城)情境观察将矩形ABCD 纸片沿对角线AC 剪开,得到△ABC 和△A′C ′D ,如图1所示.将△A′C ′D 的顶点A′与点A 重合,并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D 、A (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观察图2可知:与BC 相等的线段是 ,∠CAC ′= .问题探究如图3,△ABC 中,AG ⊥BC 于点G ,以A 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 、AC 为直角边,向△ABC 外作等腰Rt △ABE 和等腰Rt △ACF ,过点E 、F 作射线GA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 、Q . 试探究EP 与F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延伸如图4,△ABC 中,AG ⊥BC 于点G ,分别以AB 、AC 为一边向△ABC 外作矩形ABME 和矩形ACNF ,射线GA 交EF 于点H .若AB =kAE ,AC =kAF ,试探究HE 与H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图3ABCEFGPQ 图4MNGFECB AH图1 图2C'A'B A DCABCDBCD A (A')C'3ABEABCEAB2、(11·辽阜新)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动点,点E 在射线BC 上,且PE =EB ,连接PD ,O 为AC 中点.(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试猜想PE 与P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不用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P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判断(1)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2011•临沂)如图1,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 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 与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重合,三角扳的一边交CD 于点F .另一边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图2(1)求证:EF=EG ;4(2)如图2,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 始终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4、如图2,AB=AD ,BC=CD ,AC 和BD 相交于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 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 相等 。 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
6
铁球
80
10
1.43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________( 填“有关”或“无关”)。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实验 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________(填“有 关”或“无关”)。 ③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实验 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________(填 “有关”或“无关”)。 (2)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二)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质量相 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他们发现两者下 落时间不相等,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值为________。 (3)如图丁所示,为多用途“演示教学电表”的接线情况,此时所 测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范围是________,示数为________ 。
【答案】 (1)0~200 g

取下右盘中最小质量的砝码,再移
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1.0 V
(2)10∶07∶38
1s
(3)电压
0~2.5 V
3.(2015,广东)用焦距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_( 填“较亮 较暗 ”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
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____ 上 移动。
(1)如图甲、乙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其量程是
________;现将这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 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天平的横梁是否平衡
?________,紧接着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2)如图丙所示,该手表显示的时刻为上午______,它的最小分度
成损坏,技术员按照两种方法设计“高温自动报警电路”,请
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成电路设计并计算出相应答案。(两种方法 都做,以第一种为准) 方法一: 器材:恒为12 V的蓄电池,开关S,定值电阻R0,热敏电阻Rx(电 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电压表,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 不计,线圈电流大于0.2 A时衔铁被吸下,线圈电流小于0.2 A时 衔铁被弹回),额定电压均为220 V的红灯和绿灯。
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 , 它不 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 ,动手动脑能力 ,还能反映 学生对所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 ,在考查方式上, 将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实验过程、实验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 新能力相结合 ,一般可分为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设计型实 验和开放型实验。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
。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 (2)52 (3)3型四 开放性实验题 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其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在 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
力,在做开放性实验题时,应设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探
,冬枣醋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答案】 (1)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2)A
(3)44
40 1.1
类型二 探究性实验题 探究性实验题一般会在题目中给出实验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数据 ,要求根据所给的数据进行探究分析和归纳,并得出相关结论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认识探究方法,完善设计方案,概括
探究结论,评估探究方案等。
功能:闭合开关S,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水温低于500 ℃
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 ℃时,红灯正常发光。
(1)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_Ω。
(3)电压表示数为3.6 V时,热液温度为______℃。
方法二:
器材:恒为12 V的蓄电池,开关S,定值电阻R0,热敏电阻Rx(电 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电压表,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 不计,线圈电流大于0.2 A时衔铁被吸下,线圈电流小于0.2 A时 衔铁被弹回),额定电压均为220 V的红灯和绿灯。
(3)下图甲是某实验小组绘制的金属球由静止自由下落的高度h与 时间t关系图象,则图乙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W与时间t关系的 四种图象中,正确的图象是________。
【答案】 (1)①1
2
3
无关
②1 6
无关
③2
4

关 (2)纸团受阻力较大(铁球受阻力较小) (3)C
类型三 设计型实验题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是力学和电磁学,并具有以
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 变化了____ 填“变大”“变小 4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________( 不变 ”或“不变”)。 (6)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 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或像与物不能完全重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问题以提高一题多解的能力。
【例】(2015,山西)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 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 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 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开放性试题, 答案合理即可)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得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一 测量型实验题 1.直接测量型实验:做好物理实验题首先要掌握各种仪器的使
用方法和读数,其中包括温度计、量筒、天平、刻度尺、秒表、
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能表等。这类题对能 力要求不高,但要求能熟练地使用仪器,所以在平时的实验中, 要勤动手,加强练习。
【例】(2015,江西)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吗?
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
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 反射 形成 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 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 虚 填“实 ”或“虚”)像。
(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 cm,再将蜡烛B移到A
功能:闭合开关S,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水温低于500 ℃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 ℃时,红灯正常发光。
(1)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_Ω。 (3)电压表示数为9.6 V时,热液温度为______℃。
【答案】方法一:(1)如图所示 (2)35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材料 铁球 铝球 铜球 铝球 铜球 质量/g 50 50 50 50 80 下落高度/m 10 10 10 15 20 下落时间/s 1.43 1.43 1.43 1.75 2.02
下特点:①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
,考查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②开放性:设计题器材不确定, 大部分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③贴近
生活实际,将日用品作为实验器材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
迁移能力与应用能力;④对学生实验能力要求较高,实验难度也 较大。
【例】(2015,常州)2015年1月,“蛟龙”号深潜器在印度洋下 潜,游弋于海底高温热液区,为避免过高温度的热液对器材造
2.间接测量型实验:初中阶段这类实验主要有五种重点实验,
即测平均速度的大小,测密度的大小,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 定值电阻阻值,测小灯泡的电功率。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的 内容有:影响这些物理量大小因素的探究;重要实验步骤及仪器 的安装、电路连接;实验故障分析与排除;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实验评估与实验结论等;要求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 使用和操作,而且还要了解相关物理概念及公式的应用。
【例】(2015,泰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